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幸福武侠-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事,摔不死人的!”

    ……

    “这孩子,越来越皮了。”刀玉凤叹了口气。

    秦乐刀苦皱着眉,也是一声叹息,夫妻俩倒不是为秦朝的顽皮担忧。

    “御医和姚郎中都说……,哎,既然如此,我们何必管得那么严,就让他随着自己心意活上几年,也不枉来这世上一遭。”秦乐刀轻叹说道。

    正是抱着小秦朝可能活不长的心态,夫妻俩才对他如此放纵,任他随着自己心意乱来。

    “乐刀,朝儿自上次病好后,已经四十八天没有发病了。”刀玉凤低声说道,对于小秦朝的身体两人自然也非常关注,秦朝的身体在一天天变强,他们也是看在眼里的,一方面心里燃起希望,另一方面又更加担心,更加害怕这只是昙花一现。

    “嗯,四十八天了。”秦乐刀眼中闪过一丝光,“只要祖宗保偌这孩子活下来,即便不能习武,我也愿。”

    “不习武?”刀玉凤看向秦乐刀,秦乐刀看着窗外:“玉凤,昨天族长传来消息,周广同点头了。”

    “周广同这周扒皮点头了。”刀玉凤眼睛一亮,“书中自有通天路,习文是自己创造武功,而我们这样纯粹的武者,只是练习他人创造的功法,周广同既然愿意来秦家寨执教,那还真得让朝儿走文路。”

    “是啊,别说朝儿,整个寨子他们那一龄,怕是连秦龙那种千年难遇的骨相,乐金、林婶两口子怕也得逼他专走文,其他更不用说了。”

    ……

    秦朝卧室。

    “太极能养生,养拳,可内功。”

    “来武侠世界,不习内功,白来了,可是只是修炼,不探索内功奥秘,虽未白来,可也是庸人。”

    秦朝渡着小步子。

    只是修习前人功法,就算收集了九阴、九阳、北冥、凌波、紫霞、太玄等所有奇功秘芨,练了无数神功又如何?不探索内功的奥秘,顶天了一个抄书匠。

    作为现代人,秦朝自然不甘心做抄书匠。

    “先看看那《七煞典》吧。”

    秦朝笑眯眯来到床边的柜子前,这柜子上面摆着一寸厚,青皮线装书,秦朝一伸手抓过这书,翻开。

    “七煞第一煞……”

    绢美秀丽隶书字竖着排下,这是一本手抄本,看文字显然是个女子书就,秦朝在父母房中隐格内发现后如获至宝,连偷取了过来,书中都是繁体字,秦朝前世虽然学的是简体字,但他的阅历,繁体字也认识。

    “古文里藏着的最大秘密,就是武学奥秘。”

    秦朝读着这书的第一页,前世《永乐大典》重新出世后,史学界曾一次次掀起研究这部百科大典的热潮,而其中尤以研究《永乐大典·江湖史传》篇的专家最多,几百年的研究,《江湖史传》篇的秘密没被攻破的不多,而其中最轰动,也最引起人们兴趣的一个迷案就是里面的记载关于内功的奥秘。

    “《射雕英雄传》中,金庸写到黄裳读道经,自悟内功外功,著《九阴真经》这绝世神功,引起武林竞相争夺,史传中,李白创《太玄经》、《青莲剑》,无名僧读通佛经,创《九阳真经》,王重阳读……”

    江湖史传的历史记载,可以看出一本又一本的内功大都是文人创造出来的,甚至字里行间,只要读通古文经典,或佛经道藏,就绝对有可能创造出武功功法。

    真正的武学大宗师,首先是文人,其次才是武者。

    像六祖慧能,不识字能天生能通的,毕竟是少数。

    可是为何《道德经》、《易经》、《连山》、《孙子兵法》这些经典古文中能读出武学奥秘,能让人自创神功,也许在古代不是个秘密,可现代却让人摸不着头脑。

    “前世易水寒推测,古哲学就是一切功法的来源,可那只是在古代有用,到了现代,即便是那些功法放在你面前,黄裳,无名僧、王重阳亲自指教,也练不出真气内力来,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环境,古今有异。”秦朝前世对这话嗤之以鼻。

    “这太极在前世也就一普通健身操,可如今我练来……”

    太极拳的诡异,秦朝自然也能感觉到一点点,因此对这古文更感兴趣了。

第五章 孩童创招,二郎刀!() 
房中,秦朝只是看了半页,便将书本平摊开。

    “吱!”黑杉木柜门打开,一碗黄色汁水,一管毛笔静静搁在木板上,小手抓过毛笔,秦朝将笔尖在黄汁水中沾了沾,提笔在摊开的书本上涂划了起来。

    《七煞典》到手后看了这么多天,从文字里根本没读出什么。

    若是换一个人也许会搁置一旁不再理会,可来自前世的秦朝,他可是知道《易筋经》需要浸水才会显出真正的经文,《九阳真经》就藏在《楞伽经》夹缝中,影视剧,中另有玄妙的事见多了。

    喷雾,水浸、火烤,涂酒精,姜汁,涂酸性融液秦朝一项项都试验了,而今天这柜内碗中的黄色汁液是秦朝弄到的碱水。

    碱水遇酚酞便会显形。

    提着毛笔小心涂了一会,可书页上根本没显露任何文字。

    “看来这书真是普通的书,真正要找功法,还得从文字中领悟。”

    一个时辰后秦朝收起毛笔,拿着书一页页读了起来,一本书约看了七八页秦朝眉头便皱起。

    秦家寨是武林世家。

    武林世家第一要务其实是习文,理通才能创造内功功法,武强才能保护利益,秦家寨虽然在学问界芨芨无名,可实际上,寨中还是有不少有学问的人在的,这些人拿到现代,就是一个个被人追捧的古文专家。

    可这《七煞典》。

    《七煞典》在古籍中,也是文理较艰涩的,秦家寨中能读懂的也不多。

    秦乐刀自说是上辈子和大字有仇,可实际上,同龄中,他绝对算是学问比较深厚的,什么《论语》、《中庸》等儒家经典的四书,秦乐刀大都能通背。

    能通背四书的秦乐刀拿着这本《七煞典》都得云山雾罩。

    “这文字每一个字我都认识,可读……”秦朝也无奈,前世读了那么多书,就算真的古文拿到秦朝面前,也能读一读。

    “这七煞典,十句中顶多读懂三四句。”

    一本《七煞典》秦朝十句能通三四句,若是寨中人知道了,绝对会惊掉大牙,要知道,即便是秦乐刀,也只能通二三句。

    “十句才懂三四句,根本没用,嗯,时间到了。”摇着头将书放回柜子摆好,秦朝来到房中间。

    房中间秦朝只是静静一站。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轰!

    小小个子仿佛一瞬间成了整个世界的中心,天地间有着无数看不见的灵气向他周身涌来。

    手动,脚动,身动!

    虽然依然小手小脚,看起来有些可笑的拳招,却有一种大巧若拙的感觉,就如写意国画讲究神似而形不似一样,古太极打的不仅仅是动作,更重要的是心意,秦朝心意到了,动作不到位影响不是很大。

    秦朝越打精神便越足。

    “喝!”

    忽然秦朝动作一变,猛的一手挥出,小小的拳头竟然打出了空气震颤声。

    “呼!”“呼!”“呼!”

    第一次,秦朝打拳动作一反往常的缓慢松柔,变得快速而凌厉,并指如刀,上下翻滚,就如捏着把大砍刀左右上下乱戳,大抽大砍一样。

    “脚踏中门抢地位。”

    “上下翻飞神难防。”

    “足打踩意不落空。”

    “刀去有回方为能。”

    ……

    这竟然是先前后院中秦乐刀练的那套刀法‘二郎断门刀’。

    “‘二郎担山’之后的‘关公托酒’要用刀背托,这一托可不好托。”一套刀法打了十多招,秦朝就停了下来,喘着气胸口微微起伏,“二郎断门刀,是除基础刀招外我秦家最简单的一套刀法,共七十四招,今天记住这最后两招后,我也算是这套刀法所有刀招都记全了,不过刀招虽然记得,却只是脑子记得,身体不记得,打起来动作非常别扭僵硬,刚刚很多招都错得太远了。”

    偷招确实不是轻易就能偷到的,

    可那指的是毫无武学基础的人。秦朝练了五年基础剑法,再加上要玩好游戏,其他的一些武功,或剑或刀,或枪或棍都要接触研究,何况秦朝还有古太极拳的底子,武招本就有些相通,有这基础,二三个多星期记住一路非常简单的刀法并不出奇。当然,秦朝用了四天。因为除了那些原因外,他还用了前世科学研究出的一些特殊记忆法。

    若非年纪太小,秦朝甚至能‘照相式记忆’,瞬间记住招式。

    “脑子记得有什么用,练武练的就是身体,要招式化入身体才算是真正练成。”

    宁可一丝快,莫可一丝迟。

    宁争一丝进,莫争一丝停。

    高手相争,生死悬于一线,争的就是时间,谁快一线谁就胜,这时哪有时间等你脑子去想拳招,完全靠的是身体本能条件反射打出的拳招,而身体能条件反射使出合适的招式,就是古语所说的招式化入了身体。

    “要想把招式化入身体,甚至化入了脑子,就得练,千万次的练,可我这身体……”

    秦朝摇了摇头。

    年纪太小根本就不能练拳,强行练就算身体不练垮,也会损伤筋骨,将来不是早逝就是长成畸形,秦朝虽然最近将养得法,身子骨大为好转,可也不到练刀的时期。

    “三四岁小孩要练拳,唯一能练的只有内家拳,而且内家拳中的形意、八极都太猛了,也不适合练,真正好练的只有太极。”

    房中央秦朝又开始缓缓打起太极拳,忽的眼睛一亮。

    “太极,对,就是太极!”

    “正常刚猛练法是不行,可松下来,以太极原理慢下来练难道也不行?”

    秦朝猛的想了起来,太极拳真正的发迹可不是健身操,而是威猛的拳术。

    三百年前杨无敌!

    三百年后王无敌!

    讲的就是京城中两个站在绝对巅峰的武林高手,而这两个高手用的正是太极,杨无敌指的是杨露禅,一个被冠之为‘太极宗师’的人物,是他把太极拳从陈家沟带了出来,让这门古老的技艺真正闻名于世。至于王无敌指的是后世的一位太极高手。

    无敌无敌指的是什么。

    就是说太极这门拳法,真正用于技击搏杀,是至高无上的杀人技巧,无人能抗,无人能挡!

    秦朝若非玩‘天龙’游戏,对国术特别关心,也不会知道看起来软绵绵,打起来轻飘飘,老太太老爷爷公园里锻炼身体的太极拳,居然是世上最刚猛无铸,雄浑霸道的拳法。

    “至柔孕育至刚。”

    “太极是天下第一霸道拳术,唯有以柔练,越是大松大软,柔到极至,发力时就越刚猛。”

    秦朝想起前世对太极的介绍,心中涌起兴奋,“我秦家刀法,称为五虎断门刀,最是刚猛惨烈,打时凶猛,练时是否也要凶猛?老子讲,御天下之至刚者,唯有至柔,倘若以至柔练刀,打时未必不能发出至刚的刀法来。”

    越想就越是兴奋。

    房间中,秦朝原本捏着拳头,作单鞭状的手化为刀掌,缓缓比划着‘二郎断门刀’的慢动作。

    “嗯?怎么回事?”秦朝惊讶发现这‘二朗断门刀’先前快打的时候动作虽然也走形,出错,可这一慢起来,小心翼翼之下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更加变形出错得厉害。

    “前世拳经上讲,慢比快对功力要求反而更高,果然如此。”

    就像用笔划一条直线,画得快一笔带过,往往很直,可要慢下来,如蜗牛爬行般缓缓划过去,反而画不直了。

    “哈哈,正该如此,有难度才对,弄好了才能练出名堂。”秦朝反而更加兴奋,伸着小胳膊小脚,一下子就投入到了改造‘二郎断门刀’的工作中去了。

    对,是改造。

    而不是仅仅放慢动作。

    《道德经》上说,天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

    道理简单,可至柔如何驰骋至刚?至柔如何孕育至刚?

    只是将拳招简单变慢,只有一个可能,练出真正的老太太拳法,不仅练得软绵绵,打也如此,到最后只有健身效果,抗不住拳击手几下重拳。

    “也亏前世是末法时代,什么拳术都能放到网上去,不怕你学,就怕你学不会,反而说他是垃圾骗子。”

    太极拳,作为一项搏杀绝技,那可是经过无数代道家高手研究出来的古时用来镇派的绝技,也就是到了秦朝那个年代,才能略显容易的弄到它真正秘诀。而其中,如何以至柔练法,养出真正刚猛的拳法来,前世的功法里不仅有详细心法步骤,甚至网上有很大一批无聊伪专家对此作了专门的解说探讨,广大网友们更是各种说法都有。

    肌肉越松驰,发力时越强;

    人越空灵,心越静,反应越快;

    ……

    每种说法秦朝都看过,知道如何练,可道理至今没完全弄懂,毕竟里面含着的神奇东西太多,即便是科技也无法解释。

    “嗯,论武学知识,我根本就不懂,这改造‘二郎断门刀’不能乱来,必须依着太极拳,照着八卦、形意等内家拳来。”

    打定主意后,秦朝兴致勃勃投入了改造中。

    太极拳很强大,那么改造的太极版‘二郎断门刀’又有什么效果?秦朝充满着期待。

第六章 距离六,刀重二十六() 
二郎断门刀在秦家刀法中的地位,便如太祖长拳在拳法的地位,是简单入门的一套功法,然而如同太祖长拳一样,这么一套入门级刀法,真正的内涵绝不简单。

    秦朝前世真要学武,什么拳法都能弄到,可他兴趣不在刀上。

    内家拳中的刀拳‘八卦’根本就没研究过,而这太极准确说是‘鞭拳锤拳’,古代的猛将,提鞭挥锤的都是绝对的猛人,太极作为天下第一霸道拳法,自然是鞭锤为主,刀招极少。

    现在改造这么一门刀法,虽不说是白手起家,真正动起手一些新问题便来了,虽然不多,可那些每一个都是关键,毕竟太极拳的创造可是经过千百年才有的。

    日子过去,虽然二郎断门刀招四天就记住了,可秦朝还是装作继续‘偷看’了一个月时间才离开,而那本《七煞典》秦朝也很快还给了父母,秦朝也想通了。要想通内功奥秘,甚至从《七煞典》中悟出其中的内功,还得和这时代的其他人一样,入私塾,上学堂,读四书五经,学作诗填词,这么一步步的老老实实来。

    秦朝一天天长大,太极版的刀法改造也缓慢而不停步的前进着。

    天清气朗,十月初八。

    秦家老屋。

    “朝儿又在练拳了。”刀玉凤擦着手上的水渍埋怨着,只是脸上笑成一朵花,一点也看不出她不开心,“这孩子小脑袋瓜也不知怎么想的,明明身子骨不行,还整天的瞎胡练,这孩子就是个武痴。”

    她没法不开心。

    秦朝又多活了一年,再过二个月小秦朝就五岁了。

    “武痴好呀,他老子是武痴,娘也是武痴,哈哈,他这小兔嵬子敢不当武痴么!”秦乐刀哈哈笑着将水煮过的猪头摆到祖宗牌位前,“朝儿这身子骨,我看是完全好了。”

    “嗯,都年多没犯病了,应该是好了。”

    如今的小秦朝就算大冬天打冷水吹寒风也没见感冒,而且吃得多,跑得快,不是知道他底子的人,根本就看不出他二年前还是个三天两头就生病的病秧子。

    “不过也怪,当年我们处处小心呵护,他一头到晚犯病,现在我们本着让他顺着自己心意过,不管他了,反而他这身子骨一天好似一天。”刀玉凤说到这就是想不通。

    “确实怪。”

    秦乐刀也觉得很不可思议,他呵呵一笑,道:“这就是佛祖和祖宗显灵,知道小朝儿是我们夫妻的独子,保佑了他。”

    两夫妻都有些迷信,而且和大理大半百姓一样,都很信佛,这两年秦朝身子见好,夫妻俩拜佛拜得更勤了。

    “好了,玉凤,该祭祖了,走,去叫朝儿,这小嵬子乱七八糟的练武都入了魔,我现在都头痛这小嵬子上学后会不会和他老子一样,看见大字就头痛。”

    “你就吹吧。”刀玉凤眼睛都眯了起来,“别以为我不知道,乐字辈中,你上私塾那会,也是班中成绩好的,对文很青睐,你要见字都头痛,那其他人……”

    秦乐刀哈哈一笑:“对了,玉凤,你觉得小朝儿习文如何?”

    “朝儿对武入魔,这文么,上次一本《七煞典》都让他玩了那么久,还是我们总催促才还回来,应该也不会讨厌吧……”

    夫妻俩朝后院走去。

    后院。

    高高的围墙围着巨大的院子,东边便是一个刀架,刀架下面的第一格处架着一把二十六斤重的厚背大砍刀,这是秦乐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