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幸福武侠-第5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快下一期《新青年》报发行,这一期上著名记者阿朱、阿碧采访了秦仙傲。

    “很惊讶,很震憾!”

    “半球实验是我无意中发现的,觉得这个很有趣,里面定然包含着某种道理,只是这道理是什么,一直以来,因为杂务繁忙,而没有时间去思索,不然,只要我稍微能抽出两三天时间放于这上面,也轮不到伊川先生这篇文章……”

    秦仙傲采访中一开口就是狂妄无比,对于这,一个个读者都嗤之以鼻,半球实验的解释,谁没想过?

    整个武道界不说做学问的,就是纯修武技的有时间也在思索,只是一个个都找不出原因。

    事非经过不知难。

    现在程颐归纳出压强,大气压的知识,大家一读就懂,懂了后觉得不过如此,可是人人都知道这是错觉。

    虽然你秦仙傲确实比较忙,短短几年的成就,别人百年都做不成,可是你秦仙傲写小说的时间都有,又是最先发现这个现象,连半球都做出来了,会不想?没时间想?

    一个个笑眯眯的跳过这些废话往下看。(未完待续。)

第八章 评价() 
伊川书院。

    老人手持报纸廊下站立,可以看到程颐身上这青色儒袍有一种独特的韵味,上一次秦朝在丽正书院讲课,一身青袍却格外显眼,眼尖的武道界高手一些看出了其中的不同,司马光当时便询问秦朝缘故。

    秦朝向司马光讲叙后世的一些衣服设计理念,程颐、吕公著、刘琴等都在一旁,自然也记在心里,此刻程颐身上的青袍正是经过改进的儒服。

    “秦仙傲若不狂,就不是他。”程颐笑看着手中的新报纸。

    “此次伊川先生的文章给我的震动主要有三点,其一,他对于格物致知,理一分殊的讲解,尤其是重新定义了‘贱学’这个词的含义,我很欣慰,也很服气,无疑他对于格物致知,理一分殊的理解是符合大道的……”

    “伊川先生对贱学的定义是很恰当,这毋庸置疑,但是我要重点说一下,就是孔子不认可樊须,这本身也是孔子错了。”

    程颐脸色怪异,孔子错了?

    “即便伊川先生对‘贱学’的定义很有道理,但是错了就是错了,错在哪,错在孔子以为稼穑之道,是简单的道,随便一个老农都能轻易教你……”

    “同样是种田,我们大宋,大宋之前历朝历代,都是不同的,如果大家统计数据就可以看到,总体上这种田得到的收获是一直在增长的,所以孔子时代百十亩地才能养活一家,而现在数亩地便能养活一家,这其中原因是什么……”

    程颐脸色微微凝重,虽然程颐不是像司马光一样专攻历史,可也是饱读经史子集的,肚子里藏着的知识是海量的。

    这时稍一想。

    战国时,五口之家需得耕种百亩农田方可维持,即便唐宋相比,唐时每亩产量不过1。5石,而现今每亩2石。唐时耕地一年一种,而大宋各地耕地一年两种,有的地方甚至三种、四种,最高亩产达6至7石。相差何其之大。

    “历朝历代如此,我《神仙国游记》之中,记载的国家,一人种的地可供千百万户食用,这又如何?”

    “我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学问界深思。光靠泥腿子自己去研究,是不够的……”

    “一句‘樊须请学稼,孔子尤耻之’,误了黎民苍生多少?如果当年孔子不耻稼穑,我们帮着老百姓去研究提高种地产量的方式,汉朝时期就能够有了现今的生产力,而不是一家数百亩地才能维持好的生活……”

    程颐脸色沉凝无比,其实道理大家都懂,只是以前大家视而不见,或者说熟视无睹。并没有拿出来讲,或者说没有动力去研究这一些。

    “秦公子,你这么说,我可不同意,一个读书人跑到农田里去研究,那还是读书人么?难道秦公子你自己会去农田?”阿朱询问道。

    程颐脸上露出笑,让读书人去农田浇肥施粪怎么都别扭。

    “民以食为天,我秦仙傲既然要为岭南造福,自然不可能不下田,秦某正在研究一项叫做杂交水稻的东西。”

    杂交水稻?

    程颐眼睛瞪大。这秦仙傲如此身份,居然真的……真的研究起种田来?

    程颐脸色极为凝重。

    不管那什么杂交水稻有没有用,能不能用,单凭秦仙傲的身份。居然会真的亲自研究农事来。

    “可怕,这秦仙傲虽然是个魔头,可是这样的魔头……”

    程颐微微吸了口气,目光继续落在报上。

    “秦公子,什么是杂交水稻,能否透露一下?”

    “大家应该看过段海峰的《物种起源》。里面论及到各种物种之间的差异以及进化交配,这其中也是包含着道理的,授粉,自花授粉……”

    “秦公子,能否讲得通俗一点。”

    “通俗一点就是南方的人不怕热,怕冷,北方的人怕热不怕冷,南方人和北方人结婚的小孩就是杂交的,具有南方人和北方人的优点,杂交水稻就是这个意思,有时间我会详细写文章介绍的。”

    “看来我们不用多久又能欣赏到秦公子的大作了,对于伊川先生的大作,秦公子请继续。”

    “可以看到,稼穑之中也蕴含着天地道理,这些道理不是我瞧不起孔夫子,就是让十个,百个,万个孔夫子一起研究一辈子,可能也弄不明白,所以孔子看不起稼穑之道,其实很没有道理……”

    “所以我认为社会要想快速发展,我们应该抛弃那些传统的‘贱学贵学’理念……”

    “伊川先生这一次动手做实验,格物致知,最终格出来的知识,我是认可,甚至也认同伊川先生所说的,他的一切都是完美无暇,契合天道,可以入教科书……”

    程颐崩着脸,眼睛里不由自主的露出笑容。

    “老师,看来这秦仙傲还是有些眼光的。”声音响起。

    “本来就是正确的,秦仙傲只是实话实说而已。”程颐微笑道,脸上红光泛发,毕竟他程颐虽然极为肯定自己归纳的道理已经是正确无误的,可是外人,很多武道界的学问家并不这么认为,程颐也是听说了的。

    而秦仙傲。

    秦仙傲的光学已经能用来制作望远镜,秦仙傲认为的地球说,也已经得到了证实,所以秦仙傲一句认可,比得上别人千百句。

    大院子内。

    “秦仙傲居然真的认同了程正叔归纳的定理。”司马光瞪着眼,随即笑了起来,“秦仙傲都认为半球实验的原因在于大气压的压强,这么说,这个东西应该没大错了。”

    “空气有重量,大地上空气压在地面上,向着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吕公著眉头一挑,“连秦仙傲这魔头都这么认可?而且这秦仙傲不仅认可正叔的大气压,压强,浮力,压力等等,连他的……”

    “秦仙傲居然连声夸赞程颐的‘无真正真空’说,说程颐推理严密,合乎逻辑。真正做到了将学问严谨化。”王安石微微摇头,“真是难以想象,居然有一天,秦仙傲和程颐你夸我。我夸你,对双方的学说都极为肯定,不过……‘秦魔头’终归还是魔头呀!”

    报上秦仙傲夸完程颐后,就开始挑刺了。

    “伊川先生的这文章确实可以放入《物理》教科书,可是我认为。就这样放入《物理》中,还不够完美。”

    “秦公子这话阿朱可不懂,你先前说他的理论完美无暇,契合大道,这会怎么?”

    “理论是完美,秦某依然这样认为,可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说,对于传授给弟子门生,做教材,这还不够。因为他缺少了一样关键东西数学化。”

    “数学化?”不仅阿朱疑惑。

    一个个读着这文章的人也都瞪着眼,程颐眉头皱起。

    他做学问一辈子,就这几年震憾最大,先是秦仙傲提倡《工具论》化,要定理、定义,严格标准化,程颐这一次写这‘万物有质’文章,便完全按《工具论》来,定理、定义、定律都有,秦仙傲居然又来了一个数学化。

    “一门科学。只有当它成功的运用数学时,才能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伊川先生的大气压、压强,浮力难道就不能数据化?”

    “听起来很有意思。秦公子不如举个例子?”

    “我的半球实验,伊川先生说是大气压的压强,让他拉不开,那这压强是多少?大气压是多少?伊川先生在这里讲了影响压强的各种原因,那么这些原因能不能公式化?标准化?压强大小,与受力面积有关。那么多少面积会有多大的力……”

    “只有真正把这些都严格定义了,数字计算与实验完全无误,这才是真正的完美科学……”

    程颐眯着眼,或许秦仙傲最后讲的数学化,有些鸡蛋里挑骨头,可是在严谨治学中这确实是一个缺陷,程颐也无法否认。

    “老师,你别理秦仙傲,这人呀,若是不挑刺,才是太阳打西边出。”游酢轻笑道。

    “秦仙傲讲的有道理,我不是无法数学化,而是标准,没有标准,如何测量,这一切不解决,就是秦仙傲也是无法数据化。”程颐低叹着摇头,视线继续往下看。

    “秦公子,你的话确实很有理,可是我听出来了,伊川先生的理论要想数学化,似乎其中有一个难点。”

    “你很聪明,确实,他这大气压,压强必须有一个标准,就像我们测量距离,也必须以一样东西为标准一样,而且他这气压还不仅仅是标准的问题,更是测量工具的问题……”

    程颐心中点头,其实一开始程颐也有想过如何测量,总能每一次都用半球实验来做标准吧。

    “伊川先生要将理论入《物理》,也罢,这数学化,我便一起帮他解决了吧。”

    “帮伊川先生?不知秦公子?”

    “很快我会放在报上的,就暂时保密。”采访结束,程颐眉角一挑。

    “老师,秦仙傲会用什么来测量大气压?”游酢询问,一个个读着报纸的也心中好奇,大气压除了做半球实验能够证明,还能用什么方法来测量?虽然众人也能够想出一些方法,可是这些方法总不够方便和舒服。

    秦仙傲的采访,很出乎武道界的意料之外,当然这意料之外不是秦仙傲的狂,秦仙傲若不狂,就不对劲,也不是秦仙傲直接说万世师表的孔夫子错了,秦仙傲都能策划倒皇之事,还巴望他多么尊敬圣贤?

    让众人震憾的是,秦仙傲居然自降身份,和泥腿子农民一起进入田间,做孔子所鄙视的‘稼穑’研究,甚至还说出一个新名词‘杂交水稻’。

    一个读书人,不务正业,跑到田头去研究种地,秦仙傲能弄出什么名堂?

    一个个是既怪异又好笑,等着看秦仙傲的笑话。

    而最后秦仙傲居然大肆赞扬程颐的理论正确完美无误,谁都以为他既然这么赞颂,就不会挑刺了,可是最后还是挑了刺,只是这刺,大家虽然不服。

    毕竟秦仙傲所说的‘一切科学,只有当他成功运用数学时,才达到完善的地步’,这话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也是整个武道界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

    “数学化,是个美好的理念。”王安石低叹,“我也想一切数学化,那多漂亮,可不说其他,就说伦理学,你怎么数据化?”

    “秦仙傲要将大气压进行数学化,其实完全没必要,就算你知道某一个地方的大气压有多少,又有什么用?他这完全是画蛇添脚!”司马光哈哈笑着,“秦仙傲就是看正叔成功了,心中不舒服,所以最后才来一个数学化,恶心恶心程正叔一下!”

    “所谓的数学化,听起来很漂亮,其实也就是个没啥大用的东西。”吕公著微笑着放下茶杯。

    “秦仙傲也就是不想让正叔太得意了。”韩忠彦哈哈大笑着。

    数学无疑是重要的,可只是用在测量天文、地理,农田、水利、建筑时偶尔用到,怎么可能能捧到这么高?

    而且,真的一切科学都能用数据化么?

    没人同意。

    即便是再开明的人。

    虽然不认可一切科学数学化这个观念,众人也好奇,这个程颐弄出来的名词‘压强’,秦仙傲会如何来测量?(未完待续。)

第九章 伊川入岭南() 
湘江上波涛滚滚。

    一艘白帆船如飞似箭射向岳麓山方向。

    “这一路行来,岭南并不像传说中那么荒凉,反而颇见繁荣。”船头程颐微微点着头,那天看完报上阿朱对秦仙傲的采访没半个时辰,一封信,从《新青年》报社寄来的信落入程颐手中,信是秦仙傲写来的,邀请程颐来岭南。

    “秦仙傲邀请老爷商议测量大气压标准定夺之事,也不知他打的什么主意。”旁边老仆人程明眯着眼道。程颐微微一笑:“放心,我这一行不可能有危险,秦仙傲无非是示好罢了,他这样的人才,我想把他策反,弄入我洛学门下,他何尝也不想将我程颐弄入他太极社门下?”

    “他这是癞蛤蟆吃天鹅肉,也不称称自己几斤几俩。”程明哼声。

    “秦仙傲能力不在老夫之下。”程颐微叹,“若不是走错路了,心思不正,老夫还真很看好他,咦?”程颐耳朵一动。

    “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歌声飘荡在大江上空。

    “好歌!”

    程颐兴奋得眼睛亮了起来。

    此歌确实好听。程明也是眼睛发亮,侧着耳朵倾听,即便是一旁船夫脸上此时也露出笑容。

    “好是好听,就是这歌我们以前还真是从未听过。”程明说道。

    程颐顿时笑了。

    “你没听过正常。”程颐微微笑着,“若我没猜错,此歌定然出自秦仙傲之手。”

    “哦?”程明眉一挑,“老爷何以如此说?”程明一直跟在程颐身旁,自然知道程颐也是第一次听这歌。

    “持铁板,喝烈酒。船头大唱大江东去,此歌看似粗犷,却带着一股天大地大的豪气,非大胸襟大气魄不成写出。”程颐朗声道,“你说这样的歌,除了秦仙傲。谁还能写得出?”

    “老先生好见识!”船夫赞叹起来,“此歌名叫《好汉歌》,确实是出自秦公子之手,先是秦公子自己唱着玩,后来这一带的人都学会了,呦,二位老先生,前面就是岳麓书院。”

    “哦?”

    程颐目光看向远方,江边此时似乎有不少人。这些人

    “是先天高手!”程明眉头一下皱了起来。

    “别紧张,不一定是杀手。”程颐笑眯眯的,很快这船便在码头停下,程颐、程明踏着连接船与陆地的艞板上了岸。

    “可是伊川先生?”

    “这位一定就是伊川先生啦!”

    十来个先天高手围了过来,其中一美貌女子笑眯眯走到程颐面前,施礼道:“伊川先生,小女子有礼了!”

    “郭娘子好,这些……”

    “伊川先生大名鼎鼎。这一次南下岭南,即便我们没有张扬。可终究还是被有心人发现了,所以您要来这里,武道界可是知道的人不少,这不,他们都是闻听先生大名,前来一晤的。”郭媛媛说道。“先生,请随我来。”

    程明脸色一沉。

    “郭娘子,既然是秦仙傲邀请我家老爷来这里,为何不见他人?”

    “实在对不起,因为玻璃研制出了点问题。我夫君昨天连夜赶去,所以……”

    “玻璃?”

    程颐眉一挑:“郭娘子,这玻璃又是何物?”

    “伊川先生,这一次我夫君所说的测量大气压的工具就是要用到玻璃,而将来很多测量工具,甚至各种做实验的工具,也是必须用玻璃制作的。”

    “大量工具?尤其是实验工具要用到?”程颐眉一挑,“既然如此,不如直接带我去秦公子所在地,老夫也想看看这玻璃……”

    郭媛媛眉头微一蹙。

    “怎么,要保密?”程明沉声。

    “对别人自然是必须保密的,可伊川先生不同,只是先生初来乍到,尚未接风洗尘……”

    “无妨,老夫还没那么精贵,再说这是老夫要求的。”程颐朗声笑道,“秦公子的新鲜玩意儿,一定不会让人失望的,这比任何接风洗尘都好。”

    “这……也罢。”

    ……

    下午时分一座大山中。

    “篷!铛!”

    丁丁铛铛声音响起,大山山道上,程颐疑惑看着郭媛媛。

    “玻璃的制作材料要用到石头。”郭媛媛解释道,“除了石头外,还要碱,以及石灰,这声音是人工在粉碎挖到的石矿,以及挖矿,看……”郭媛媛指向一个方向。

    程颐连看过去,只见十来个青壮汉子,光着膀子在挖一些白色石头。

    “那好像是花岗石吧?”

    “可以叫花岗石,不过主要是石英石,只是石英石中含有云母、长石等。”郭媛媛连把从秦朝处得来的知识讲叙起来,“做玻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