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幸福武侠-第3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据说,他死前曾呕血半升,以血书《辩奸雄》一文,而后长哭离世。”

    静!

    四周一片安静,一代牛人韩绛居然就这么郁郁而终,被气得呕血而亡?

    韩绛在洛阳做府尹这么多年,洛阳人对他的感情还是很深的,如今居然为了和秦仙傲‘怄气’,活活气死。

    “那篇《辩奸雄》?”陆德夫沙哑的声音响起。

    “这文章我背得。”

    “有僧人知天,说佛法于摩西国,远近闻名,众皆云集而来,听其说一法,莫不拜首,善恶皆伏……”赵明诚低沉的声音缓缓响起,“知天名达于诸国。有罗汉善行,为西天佛祖门下弟子,游历经过,倾而拜之。与之详谈……”

    “善行归西天,见佛祖。佛祖双目视其顷刻,曰:汝何以入魔?善行大惊,曰:弟子无一刻不行善事,无一刻不参佛学。何以入魔?”

    ……

    这一篇文章一开始讲了一个寓言,说是有一个叫做‘知天’的高僧,在摩西国开坛讲佛法,渡人行善,因为他佛法讲得动听,远近闻名,一时间人们纷纷而来,无论是大善之人,还是穷凶极恶之辈,只要听了知天的讲佛。便会皈依。

    有一天佛祖门下弟子,一个叫‘善行’的罗汉,行走诸国普渡众生时听到了‘知天’的故事,遂心生好奇向往,前往拜见,与之详谈佛法,大感倾佩。

    善行罗汉回到西天见到如来佛祖,佛祖看了他一眼后,面色凝重道,你身上魔气重重。怎么入了魔道。善行大为吃惊,说道,我一直按照着您的要求,以佛法行善。普渡众生,为何会入了魔道?

    ……

    寓言讲毕,文章便开始论叙讲解,说越是漂亮鲜艳的蘑菇,越是有毒,美丽娇艳的女子。最能祸国殃民,倘若外表能让人一眼看出邪恶,即便是恶人,也造不成多大的危害,所以小奸雄相貌丑恶,中等奸雄言语放肆,真正奸雄反而是一切完美,似仙似佛,似普渡众生的大慈大悲菩萨,言语有节,样貌不凡,处处为他人考虑,甚而能割肉喂鹰,舍己救人。

    处低位而无私利,居中位而济他人,处庙堂则游刃有余。

    韩绛是中过探花的,其文采自不用说,而且这么多年官场历练,对人心,对文辞如何打动人心自有一套,经过赵明诚之口吟诵而出。

    “好文章!”

    “好一个大奸似忠!”

    “好一个其无私心?非真无私也,不过非有神眼通之能难以看出。其为天下?非真为天下而已,不过借为天下谋自己私名。”

    一个个读书人眼睛发亮,都想拍案高喝。

    而赵明诚吟诵过后再用白话文一句句解释下来,就是那些先前没听懂的普通食客也不由心中叫好,这文章的效用之好,即便是李清照也不由心情沉重至极。

    “那篇文章,就算是怦击圣贤……”李清照心中迷茫,“难道真的有那么大的危害,不清除,将流毒千古,天下将陷入黑暗之中?”

    “奸雄者,外表忠厚,内里邪恶,故而大奸似忠,巧言,而非直言,看似句句在理,实则句句诡辩……”陆德夫低低自语。

    “做学问要有道德底限,做人更要有道德底限,什么该怀疑,什么不该怀疑,以巧言指鹿为马,将明显的不道德也说成道德,实则是奸邪,虽然言句在理,实则祸害天下……”程俱眼睛里都是沉重。

    ……

    “什么?韩绛死了?”

    洛阳报社内,秦朝瞪着说出这话的尹淳。张绎、尹淳一则上了报上名单,被逼无奈,二则被秦朝那天那番话一激,也放弃了拜师程颐的打算,想跟着秦朝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毕竟秦朝如今已算是文坛中青年一代当之无愧的领袖人物,看其诗词,看他写在报上的各种类型的文章,文才在某些方面都能和程颐、司马光、王安石等老一辈的比。

    文才差不多能比得上老一辈顶尖高手,年纪却又这么年轻。

    谁都想得到秦朝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

    一二十年后,程颐、司马光等人故去,这片天下一定是秦朝的。他们提前跟着这样的人混,其好处是巨大的,因此两人很快找到了新青年报社。

    秦朝这时最缺的就是人才太少,张绎、尹淳既然在史书中被程颐一再称道,显然两人的基础功底是极为扎实的,而秦朝一番考核,这两人的基础确实已经不错了。

    于是秦朝便让两人进了报社,开始接替阿朱、阿碧的一部份看稿的工作,最终是让这两人承担主编的工作,当然秦朝也没完全把他们当劳动力使,有时间也会指点,给二人安排功课,毕竟这就是自己的门生,也是将来为自己撑门面的人物。

    “韩绛什么时候死不可,这个时候?”秦朝直觉这其中有阴谋。

    武道界老一辈的人,像欧阳修、范仲淹、邵雍等一个个都没有真的死亡。而是不管世事,隐姓埋名全力感悟天地以期破碎虚空,秦朝自然也是知道的。

    “历史中韩绛也确实在这一两年归隐的。”

    按照真实的历史,如果没有秦朝的出现。王安石这时已经‘仙游’了,而后司马光也会接着归隐,接着韩绛、孙固等一个个都会开始仙游。

    “彦明,你和我仔细说说,韩相公死前有没有做什么奇怪的举动。”秦朝连向尹淳询问道。

    “据外面传。韩相公这一阵子……”尹淳连将听到的一一说道,越听秦朝脸色也越难看,这时秦朝岂能不明白,韩绛是借着归隐给自己下了一个套,毕竟知道武道界真相的只有真正进了武道界核心层次的人才知道。

    “老师,现在外面此事传得沸沸扬扬,尤其是这篇《辩奸雄》,已经是人人争相抄阅,洛阳纸贵。”尹淳沉声说道,辩奸雄一文他也看了。看了后心惊肉跳,这一篇文章没一处置词点明秦朝是奸雄,可是综合韩绛这一段日子所做所为,无人不知道这文章所指的外表良善无比的大魔头,大奸似忠的大奸雄是谁。

    “而且这篇辩奸雄都是写虚的,却又处处让人产生联想。”尹淳皱眉道。

    秦朝眼中都是怒火。

    确实《辩奸雄》一文可以说完全集合了古的精华,就是处处用喻,这些比喻,或者格言非常发人深省,而且巧妙让人一读便印象深刻。朗朗上口。

    就如同‘不管黑猫白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种比喻如果真用《工具论》中的方式来剖析自然是什么也不是,可不用严谨逻辑来分析。每一个比喻都是很正确的道理,很让人眉飞色舞,拍案叫好。

    谁看书时时刻刻都用正宗的逻辑方法去分析里面的每一种喻比,后世文明发展到了那种情度都没人这样做,何况这时。

    如果说司马光信中所犯的毛病,就是以假逻辑代替真逻辑。用不完全正当的比喻来代替讲理。那这一篇那更是将这一点发扬到了极致,根本就不与你用逻辑方式来说正经道理,甚至根本就不置一实词,说一句真正的实在话,一切都是不指实物,不指实人,不指实事。

    一切都靠你自己想。

    这样的文章读起来酣畅淋漓,尤其是很多人联想到韩绛写这篇文章虽然没点明是骂秦仙傲,可是死前一直在与秦仙傲作对,这杀伤力自然也是极大的。

    “奸者,必巧言令色。”

    秦朝回荡着文中的话语,这篇文章还有一点更是杀伤力超暴,那就是《辩奸雄》最反对用理来辩驳。文中假扮得道高僧的大魔头‘知天’,便是所说的话句句在理,无人能够辩得过他,即便他指鹿为马,也人人信服,从无怀疑。

    秦朝若用道理将《辩奸雄》一文辩得一无是处,无疑更是成了其文中所指的‘知天’魔头,天下读者更加会认同《辩奸雄》所说的他秦仙傲是貌忠实奸的大魔头,这就是一个二难,不辩不是,辩更不是。

    除了这两点外,另一个大陷阱就是韩绛已经死了。

    中国人讲人死为大。

    上一次龙神宫之行,秦朝借死而攫获巨大的名声,这一次韩绛是以同样的方式,只不过是用来陷害秦朝。

    因为死了。

    有再大的过错,你也不能去宣扬,反而要为他歌功颂德,以显示自己的大度。

    因为你是秦仙傲。

    因为你是文坛青年领袖,不是真正的无所顾忌的小人。

    不然会激起人们的愤慨和指责。被人打了一耳光,既不能还手,甚至连嘴上过过嘴瘾都不行,反而还要陪着笑,去违心赞扬对方,岂能不让人感觉窝囊?

    可秦朝真的会称赞对方么!(未完待续。)

    ps:  (看到武侠版别的书推荐票在上涨,好羡慕,也请各位好汉助我一把。)

第八十六章 为你写传() 
韩绛这一个曾经与王安石一起当大宋宰相,主持变法一事的人,因朝廷不对秦仙傲及其所宣扬的学说及怦击圣贤道德的行为处罚,义愤积于胸,三封朝奏接连失利之后,呕血不止,以血书《辩奸雄》一书,痛哭而亡,这消息仿佛插了翅膀一样,顷刻间传遍天下。∑,

    伊川书院。

    游酢面带沉重,眼神却是兴奋和喜悦的将事情说给程颐听。

    “好一个韩子华。”

    程颐渡着步子在院中快速的渡着圈,他的智慧当然一下便能直出韩绛一招给秦仙傲造成的伤害。

    “好,死得好呀!”程颐眉一挑。

    “是死得好呀,这一死便将了秦仙傲一军。”游酢也笑道,他的身份资格自然也是知道韩绛并没有死去,而是归隐追寻天道去了,没外人在场自然不必忌讳说‘死得好’之类的话。

    “难得。”程颐满脸红光,感慨道,“子华一生锐意进取,行事果敢,变法失利之后,我还以为他已经磨去锋芒,宝刀生锈,没想到这把刀反而越发锋利,以死相逼,好辣的手段,当真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杀。”

    “老师,我们现在就是只管看戏,看秦仙傲如何应对,看韩相公的后手倒底是什么?”

    ……

    “韩绛仙游了?”

    司马光沉默许久。

    “韩子华比我年长七岁,也是该仙游了,其实我也早该归隐了,只是这心里有一口气咽不下,这才撑着。”司马光低低道,虽然比韩绛小了七岁,可是在一众同辈中,司马光的年龄依然是最大的之一,比王安石大三岁,比程颐更是大上十四岁。

    “说吧。我们刚刚还在讨论子华的奏折会不会来第四封,他居然就去了,恐怕这事没这么简单。”司马光立马便想到了韩绛这次归隐定有内幕。

    “是这样的,相爷。”旁边的人连说起了外面的传闻。

    “相爷。这便是韩相公临终所写的《辩奸雄》一文。”很快这人离开。

    司马光矗立半响。

    “果然是给秦仙傲下套子,韩子华当真是越老人越辣。”

    司马光拿起桌上的《辩奸雄》读了起来,越读眼睛便越亮,最后竟然眉飞色舞,许久司马光放下手中册子。

    “好一个韩子华。这一篇文章可谓是一把致命的尖刀,秦仙傲不是说文章必须严谨么,他偏不严谨,可是这种不严谨却有着无穷的力量,我倒是要看秦仙傲如何对付。”

    江宁半山院。

    “王大人,秦仙傲这次可是享受了与你同样的待遇呀。”

    “同样待遇?”王安石疑惑看着觉海禅师,“大师莫非是说韩绛、孙固上折要求取缔报纸及给予宰杀秦仙傲的事?”

    “是此事,不过事情又生变了。”

    觉海禅师连将刚刚来的路上听到的关于韩绛仙逝的事说了一遍。

    “韩绛死了,呕血而死?”

    王安石微微一愣便哈哈大笑起来。

    “好一个韩绛,先帝当年拜我为相时。亦任你当参知政事,一方面与我一起实施变法,另一方面也牵扯平衡我的相权,当年你表现并无太多出众之处,只是这一次,倒出了一着好棋,秦仙傲得头痛了。”

    “这是他临死前写的遗作《辩奸雄》,用来怦击秦仙傲,介甫看看与当年怦击你的文章比如何?”

    “哦?”王安石更是大起兴趣。

    当年王安石为相实施变法,反对的不少。支持的不多,这些的反对者中不少名望极高之士都是写文章打击辱骂他王安石。这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苏洵的《辨奸论》。

    苏洵是苏轼的父亲,这人也是传奇人物,二十五才开始发愤读书。四十八岁时带苏轼、苏辙进京应试,苏洵写了几篇文章拿给欧阳修看,欧阳修看了大为惊讶,认为能与贾谊、刘向媲美,因此向朝廷推荐,一时之间。京城纸贵,人人争相传阅。

    苏洵自此文名名动京城,第二年苏轼、苏辙参加科举考试,两兄弟同时应榜及弟,更是轰动京城。

    苏洵与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他最为称道的便是论辩散文,每每一文出,天下传阅。

    其他名士写文章怦击王安石,王安石不怎么在乎,可是苏老泉苏洵,他的《辨奸论》对王安石变法的杀伤之大,可想而知。

    如今苏洵的散文中有两篇最为经典,其一便是《六国论》,第二篇就是这《辨奸论》。

    王安石连观看起手中的《辩奸雄》一文。

    ……

    司马光、程颐、吕公著、文彦博……一个个大佬们得知韩绛的死,以及各种传闻,再加那篇《辩奸雄》,对于他们来说,秦仙傲的有奖征文,以及办报以来的各种行动,都是在打击他们这些人的学识神话,特别是那《论语》,那《神仙国游记》,《工具论》、《诡辩的艺术》以及最后那一篇有奖征文一出,可以说完全打破了他们的学问迷信。

    将他们,将圣贤学从天堂拉下地下,剥去神圣的外衣,这是让他们无法忍受的。

    可是慈航静斋支持秦仙傲。

    有慈航静斋的支持,他们就不能用暗杀,取缔或者主导报纸等卑鄙手段应付。

    而用事实,用文章这种堂堂正正手段又……

    可以说一直以来众人都有一种压抑感,这一次韩绛的手段一出。

    “韩子华出此毒招,很可能是窥到了秦仙傲的一个弱点,快去,这事别人不知道内情,孙固孙允中定然知道,你去询问一下孙允中,倒底是怎么回事?”

    一个个都兴奋起来,同时派人去询问韩绛家人及河南府府尹孙固。

    这些大佬一个个明白内情,普通士子阶层,普通市民,黎民百姓却是完全措手不及,韩相公这样的人居然为了搞死秦仙傲竟然把自己活活气死了。

    不就是一篇文章么?

    不就是讲圣贤书里的道德没有经过严谨的论证么?

    秦仙傲所指出的都是事实,你们这些人成天圣贤道德文章,治国也未见国家如何好。别说秦仙傲《神仙国游记》中的一条狗比不了,就是让大部分的人能够基本温饱都做不到。

    现在老大一把年纪,有这么必要气得呕血而亡。

    难道……

    在迷惑中。

    《辩奸雄》一文疯狂的传播开来。

    几乎短短时间内,可以说大中城池附近凡有井水处。必有人谈及《辩奸雄》一文,对里面无数意有所指,却又未完全说清的明喻暗喻,各种道理进行深度解读。

    为何韩相公如此认定秦仙傲是大奸雄?

    真的有那种巧舌如簧,句句在理。实则是奸滑满腹的么?

    好像这社会上这样的人还真不少?

    秦仙傲真的是这样的人么?

    ……

    人都是同情弱者的,所谓人死为大。

    秦朝在报上发起的檄文虽然热血沸腾,让一众‘愤青’恨不得一洗天下乌烟瘴气,可是韩绛这么一死。

    将秦朝办报以来的努力一下便打掉了一大半。

    不说百分百都倒向韩绛的观点,可是有一点却是实实在在的,无人不开始怀疑秦仙傲,怀疑报上文章,秦仙傲所抛出的《工具论》所倡导的一切真的就那么必要?

    遇到这样的事,逼死了老相公,秦仙傲又将怎么做?

    要不要去吊孝?

    该怎么对韩家人进行交待?

    这一天正是新报纸发刊日。

    “走。随我去街上走走。”程颐微笑着对杨时说道,杨时一笑,“老师,看来你也想早一点见到秦仙傲在报上会做何等反应呀。”

    “去吧,买到报纸后直接送到和丰楼。”司马光向老仆人吩咐道。

    “你说,秦仙傲为捏着鼻子赞扬韩子华,还是会大骂出口?”文彦博笑眯眯的。

    ……

    无论是大佬们,还是民间普通百姓,士子们一个个人都翘首以盼新的报纸,很快新报便出炉了。这一期果然有韩绛逝世的内容,不过这内容。

    头版第一篇是一则讣告。

    “韩绛,字子华,开封雍丘人。韩亿第三子。生于大中祥符五年。庆历二年高中进士甲科第三名探花,除太子中允,通判陈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