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幸福武侠-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脉,应该就能改好了,嗯……这样……”

    “啪!”

    一管羊毫直接飞入秦书经手中,而后宣纸落下,镇石压上、磨墨……秦书经也不管洞内有没有人,直接就在桌面上写了起来。

    “哈哈!”

    老族长这时咧着嘴一旁傻笑。

    秦朝都有些懵了,这都玩什么呀,不就是一个慧星出现的规律么,值得这么激动?

    “族长爷爷?”

    秦朝出声,连叫了几声,秦老族长才反应过来,一看秦朝,笑得更欢了:“好,好一个慧星有周期,孩子,你可真是我秦家寨的大福星呀。”

    “这是怎么回事?”秦朝询问。

    老族长眼睛都眯了起来:“孩子,别多想,这洞中的书籍,爷爷承认确实有些失误,可错误多,正确的更多,因为只有对天地自然的理解正确,创出的功法才能正确,我们秦家的五虎断门刀能增力千斤,就说明这里面有增力一千斤的东西是完全正确的,好了孩子,先一旁看着,爷爷等会再和你说。”老族长一个闪身便到了秦书经的背后。

    “只有对天地自然的理解正确,创出的功法才正确?”

    秦朝这次是真的懵了。

    比天地自然理解,什么古人能比得过从现代社会,经历过科学大熏陶的现代人?

第十五章 书院的真义() 
古代中国其实一直致力于对天地自然的研究。

    秦朝甚至知道百家学说都是阐叙天地道理的学说,可是中国古代科学有一个大特点,就是因为时代局限,而无法深入探索清,无法解释的道理总会冠之以各种玄妙理论。

    比如说医学。

    现代医学和古中医比较,中医最大的特点就是以阴阳五行为理论依据,来阐述人体生老病死的过程。

    所以在现代人看来极为荒谬的慧星是上天降灾,对帝王不修德的警告,这样的理论在古代不仅不荒谬,甚至被写入书里,不是有一定地位的人都不允许知道。

    这样的理论都能创造不错的内功。

    而对天地理解越正确,创造出的神功也就越强大?

    突然间秦朝有了一股强烈的冲动。

    “族长爷爷,小朝哥刚才是不是立了大功?”秦朝笑眯眯询问。

    秦老族长一笑:“没错,是立了大功。”

    “那这功劳,是不是能改进我秦家武功?”秦朝询问。秦老族长笑得更欢了:“大体应该是,不过,能不能成功,也只有九成,怎么,你想要奖励,等等吧,等成功了再说。”

    “九成?”秦朝眯着眼一扫两个老人,心里无语,秦老族长和秦书经的模样,哪里是九成,分明是有十成把握,一定能成功。

    “族长爷爷,小朝求你件事,如果成功了,那这奖励,小朝不要别的,就是想预支,先看看那个秘密!”秦朝说着又一拍胸脯,“放心,小朝哥的人品,嘴严得很,绝不告诉外人的。”

    秦老族长微微一笑:“这是家族的铁规矩,怎能破例,就算你立大功了,也不行。”

    “规矩不就是用来打破的么?”秦朝眼珠子一转,笑眯眯说道,“所谓特殊人用特例,族长爷爷,你想想,小朝哥这样的人你以前可见过?”秦老族长一笑,摇头:“你这皮猴子,我秦家幸好只有一个,若多了几个,那才不得了。”“对呀。”秦朝一拍手,“小朝哥可是秦家千年未有的奇人,你想想,这样的奇人异人,岂能用正常规矩来对待?”

    “千年未有的奇人?”

    秦老族长又好气又好笑,忍着笑瞥了秦朝一眼,淡淡道:“别多想了,正是因为你是个好苗子,族长爷爷才更要按规矩来,十八岁才让你看那东西,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现在么,听爷爷的话,若想将来看到那份秘密,就好好从文,不要再心武了。”

    “靠!这都不能?”

    秦朝也知道想特例是不可能的,他眼珠子一转,忽然想起一事,又询问道:“对了,族长爷爷,这秘密既是武林世家特有的,那其他非武林世家中人,其他平民百姓就不能创武学了么?那我秦家又是从何得到这秘密的?那天下的平民读书人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纯书生?”

    “秘密是武林世家独有没错。”秦老族长笑说道,“不过平民百姓也并非弄不到这秘密,如今天下,武道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很多武林世家,甚至朝庭国家,各家学派为了突破这瓶颈,在天下开创各种书院,挖掘,抢夺人才。”

    “书院?”

    秦朝眼睛亮了起来。

    北宋和历史上其他朝代不同的一点就是书院的盛行,这些书院和正常的官办教育机构不同,完全开放,不设门户,自由讲学,也就是说不论贫富,不分地域,只要是有志于学习的均可入学,最有意思的是,很多学院不仅不收一分学费,还每月给学生“膏火钱”。

    只是秦朝怎么也想不到,这种在后世看来不合常理的书院的盛行居然是为了抢夺人才来突破武道的瓶颈。

    “平民百姓可以入书院,倘若学识出众,脑瓜子聪明,被书院背后的支持者看中了,那他就可能被这些支持者招揽,为其探索武道,自然就会被告知这个秘密。”老族长说道。

    “那这些书院也有十八岁才能得知那秘密的规定吗?”

    “书院的规定更严,他们是学识不到就无法得知那秘密。”老族长笑瞥了秦朝一眼,说道,“所以根本没必要做十八岁这个规定。”

    “这么说……假如我?”秦朝眯着眼。

    “哈哈,孩子你想进入书院?”老族长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怎么,不行?”秦朝一怔。

    “行,当然得行了。”老族长呵呵一笑,“不过孩子,进书院可得学文,而且只有表现得非常不错,学识达到极高程度,年龄又够小才能进入,不然……”老族长摇着头。

    “学识极高?”

    秦朝一皱眉,他对书院确实了解不多,可前世讲古代书院是完全开放,不设门户的,可老族长。

    “别以为爷爷忽悠你。”老族长说道,“这天下是有很多不拘学识,只要你有志于学就能进的,可真正好的书院,岂能不设门槛。”

    秦朝心中点头,确实,书院条件好,名气又高,甚至还发‘膏火钱’,若还不设门槛,怕是整个书院都会被挤爆。

    “如果要进书院,那进哪一家比较好?”秦朝又询问道。

    “自然是进入大宋的书院。”老族长见秦朝感兴趣,也不厌其烦的说道,“这天下最顶级的书院,大宋就占了五家,分别是岳麓书院,应天书院,白鹿洞书院,嵩山书院以及石鼓书院。”

    秦朝眼皮一跳,岳麓书院,白鹿洞,应天,嵩山,石鼓这五家书院有些甚至后世都是著名学府。

    “这五家书院里面人才济济,每一个山长都是真正的大儒,大学问家,周广同和他们比起来,就像是个才入门的学子一样。”

    “至于辽国,西夏,甚至我们大理,也都有不少书院。”

    “可名气,远比不上大宋。”

    “而我们大理你若要进书院,只能去一个地方,其余过家家似的书院去了,也是给我们秦家丢脸。”

    “什么地方?”秦朝连问。

    老族长面色严肃,缓缓吐出三个字:“崇圣寺!”

    “崇圣寺?”

    秦朝心一跳,崇圣寺这个名字在后世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可是他另一个名字,后世却是人尽皆知,那便是——天龙寺。

    大理城,点苍山,中岳北。

    便是崇圣寺。

    《天龙八部》中讲,大理段氏历代祖先做皇帝的,往往避位为僧,都是在这天龙寺中出家,因此天龙寺便是大理皇室的家庙,于全国诸寺之中最是尊荣,每位皇帝出家后,子孙逢他生日,必到寺中朝拜,每朝拜一次,必有奉献装修。

    大理百姓也都习惯叫其天龙寺。

    秦朝知道的却是史传中。

    高升泰、孟述圣、郭叙真……所有大理顶尖的人才几乎全出于崇圣寺,一阳指、六脉神剑……所有大理最上乘的武功亦出于崇圣寺。

    秦朝甚至知道,在大理要想追求武道巅峰,天龙寺是必去的地方。

    他人想要一挫大理威风,天龙寺也是必去的,《天龙八部》中鸠摩志出山第一战,就是挑战天龙寺不无道理。

    “孩子,崇圣寺是我大理国举国支持的书院,一入书院,不仅衣食无忧,银钱‘膏火钱’每月发的,比你爹娘一年赚的都多,而且只要混够个十多年,便可自动被授予级别非常高的官职,所以,这崇圣寺也是整个大理所有上进,有识之士梦寐以求进入的书院,你是聪明人,应该想得到这样的书院,要进入其中,对人的才智,学识的要求有多高,朝儿你也是从小聪明,爷爷也不否认,可是,不是爷爷打击你,这天下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而能进入崇圣寺的,每一个都不比你笨,可他们进入的机率,也是万分之一。”

    秦朝眉一挑。

    老族长语重心长:“爷爷心里一直有个想法,就是送你入崇圣寺,可是别说你现在的学习态度,就算你一心一意,全力攻读的努力下,能不能进,这机会都十分渺茫。”

    “哦?”

    秦朝忽然眼睛一眯,又笑眯眯的:“族长爷爷您的忽悠功底越来越深了,好了,如果没事,朝儿先走了。”

    老族长一愕,也有些头痛了。

    “孩子,爷爷真没骗你,这样吧,你这些日子不要走,爷爷让你看一场戏。”老族长说道。

    “看戏?”

    秦朝扫了一眼旁边专注的秦书经,想到了一点,连点了下头。

    秦老族长心中微吁一口气,说实话,这次劝说秦朝,短短片刻,他感觉就像和人大战三天三夜一样累,老族长不相信自己的话这聪明的小孩子看不出那不是在忽悠,可偏偏秦朝的语气神态话语,嘻笑之间,一切滴水不露,让人根本就看不出他的真实心意。

    “慧星七十一年一周期,多么简单呀,为何偏偏我们秦家,整个大理,甚至大宋都没人发现?”老族长怪异的看了一眼正翻看书籍的秦朝,“有了这个发现,说不定五虎断门刀的内功又能改进一点点。”

    所谓的看戏。

    老族长就是要让秦朝亲眼看着秦书经是怎么根据一个简单的‘慧星周期’这个新的知识点来改进内功的。

    “只要这次劝说成功,这孩子发愤学文,成了传经人。”老族长眯着眼,以秦朝私塾中背文的记忆力来看,这下一代之中,秦朝是最适合做传经人的,最大的弱点,就是这样的人太少了,秦朝再聪明,没有一个班子帮衬着,终究是差了火候,事必躬亲说不定又是一个累死五丈原的诸葛孔明。

    日子过去。

    族里很怪异的发现了一件事,秦老族长、秦书经开始闭关了。

    秦书经闭关那是正常,这个神秘的传经人动不动就闭关,可老族长,就算年轻时苦修武功,也从没有闭过关,如今七老八十的,武功已经进无可进,居然闭关?

    这闭关是在做甚么?

    老族长闭关也罢。

    可更离奇的是,秦乐刀家的小王八蛋,据说这次狩狼节很神气的小秦朝,也闭关了,而且是和老族长、秦书经一起闭关。

    什么事,闭关用得着才八岁的秦朝在旁么?

第十六章 族长出关() 
若说闭关修炼武功要用得着小秦朝的,秦朝是聪明,而且据说狩狼节一人独杀五狼,可这就算是真,也只是天赋异禀,他能指点什么武功?除非——老族长和当年的秦雪一样,都发疯了,要学秦朝的那套‘二太爷爷断门刀’。

    可这?

    二老一少完全把整个寨子都搞懵了。

    就连秦乐刀、刀玉凤也成天疑神疑鬼,吃饭睡觉都在谈这事。

    整个寨子都在等着二老一少出关的一天。

    一晃二月。

    白虎洞中。

    “秦朝,接下来用不着你了,自己去外洞玩去。”秦老族长喝叫着。“嗯!”秦朝点了下头,放下手中正磨墨的墨块,眼睛看向桌子上。

    桌面白纸上。

    “迎香!”

    “大迎!”

    “地仓!”

    ……

    写着很多莫名其妙秦朝根本就看不懂的词句,一旁秦书经笔走龙蛇,这一刻老脸都开始泛着红光。

    “书经爷爷这些天如同入了魔一样,而这会儿更是。”秦朝瞥了眼秦书经发亮的眼睛,心里突然有些激动,“看经爷爷兴奋的模样,不会是……”

    “走,去外洞,别在这儿碍事!”一旁秦老族长又喝斥着。

    “什么叫碍事,经爷爷创功,小朝上知天文,下明地理,随意点醒他一两句,便是天道至理,金玉良言,放在寺庙就是经文,放在庙堂就是经国之言,在后世就是指导思想,在百姓宅子里就能镇鬼辟邪,写在书中……”

    “啪!”

    一个巴掌拍在秦朝脑袋上。

    “知道你能说,别废话了,接下来到关键了,小孩子不能看。”秦老族长一把抱起秦朝直接来到外洞,这才放下,“好了,自己玩会儿。”

    “族长爷爷,做人也不能这么不厚道吧,这磨还没卸哩,就想杀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国有栋梁……”

    “别废话。”

    老族长一转身入了内洞,又砰的一下将门关紧,脸上笑眯眯的:“这小子,难怪乐刀两口子要头痛,屁大点年纪,怎么肚子里的花花肠子一堆堆,开口就能满天开花,天花乱坠,冒出的贤文哩语,成语典故比老夫还多,真是个小怪物,咦,‘指导思想’这又是哪来的名词?”闭关这些天,秦老族长也算是彻彻底底领教了秦朝的难缠。

    一开始,秦老族长是准备安安心心趁着这闭关口,认真教秦朝读书识字,结果秦朝也很认真,可就是太认真了。

    对着经籍书文冒出来的问题一次比一次多,一个比一个刁难。

    老族长人不笨,学问也马马虎虎,可一听秦朝的询问,顿时傻眼了,问题多且怪。

    八十老娘不可能倒崩了八岁小孩,老族长一大把年龄怎么可能应付不了一个小屁孩,当下搜索枯肠,以几十年的经验连蒙带唬给秦朝一一讲解,刚开始倒是顺利,秦朝听得还不时点头,可很快,就出问题了。

    后面给出的讲解答案不知为何,和前面给的答案打架了。一开始遇到这后面答案推翻前面讲解的事,老族长还厚着脸认错,可这种事一而再,再而三,最后老族长一发脾气,你自己去玩,老夫不陪你了,这才清静下来,没事时叫秦朝来磨磨墨铺铺纸,偶尔讲些江湖传闻,秦家历史,也算是对付着过完这两个月。

    “经爷爷写的那些,我就算全记住,也没用。”

    外洞渡着步子,秦朝脑海里闪现出刚刚桌面纸上的文字,秦书经更改功法,秦朝一开始也想偷学,可是记了一个月,将前面秦书经所写的文字都记在脑海里,结果一推衍,傻眼了,秦书经演算,写划在纸上的就像密码一样,完全的毫无规律。

    “这些书籍,我现在还看不懂。”扫了一眼洞中的藏书,秦朝直接打起太极拳来。

    时间流逝,祠堂正堂。

    “老族长刚才发话了,马上就出关。”

    “族长总算出关了,哈哈,我都等不及了。”

    秦书武、秦书娄两人说笑着看向那有着白虎画像的后墙,“咔!”白虎像动了。

    “族长!”

    “书经!”

    秦书武、秦书娄连迎了上去。

    老族长一声哈哈当先一步迈出洞门:“书娄,书武,有好事,大喜事,你们,立即去召集在寨中的长老、各级核心,都来这祠堂正堂开会。”

    “喜事?”

    “一出关就开会?”

    秦书娄、秦书武一怔,只见老族长满面红光,脸上的笑得盛开的皱纹像牡丹花,而老族长身后走出的秦书经更是脊背挺直,精神抖擞,眼睛里都闪着光,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十岁一样。

    “族长,书经,倒底是什么大好喜事?还要开会?”秦书武连询问。

    “先不说,不说了。”老族长一摆手。

    秦书经也是朗朗声音响起:“这一次,是要给大伙一个大惊喜,人到齐了再说。”

    “呃……那好。”秦书娄连往外走,秦书武却是一眼看到后面打着哈欠的小秦朝。“秦朝,告诉爷爷,有什么喜事?”秦书武连询问。

    “能有什么喜事,不就是在小朝的英明指点下,二位爷爷对我们秦家的五虎断门刀的动力核心进行了某些改进,技术上已经勉强达到国际顶尖水……”秦朝懒洋洋的说着,秦老族长一巴掌拍在秦朝脑袋上,打断他的话,“书武,去点香,准备祭品。”

    秦书武自动忽略秦朝的话,毕竟寨中谁不知道秦朝这小屁孩说话向来用词新颖有趣动听,可绝对也是大话连天,没几句能信。“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