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太乙救苦天尊-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太乙终于完成了人体化的艰苦进程。

    太乙现在的容貌,与前世相比,虽然并没有做太大的改变,但是因为很多致命的瑕疵被他去掉,整个人看起来,竟然英俊阳刚了许多。

    突然,天空阴云密布,轰隆隆的雷响,云层而且愈来愈浓厚,宛若山峦,看上去威势无穷。太乙的脸绷的紧紧的,他可以感觉到天空中的乌云内部,蕴涵着的醇厚的,足以毁灭世间任何生物的庞大力量。

    出现这种情况,只会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天劫来了。

    天空的乌云浓密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闪烁耀眼的雷光,渐渐的,乌云之中,出现了一片极亮的白光,白光之中射出了一道让人感到恐怖的闪电,这是第一道劫雷。刘震迅速的布置了一个自己干领悟的简单阵法,身体蜷缩成胚胎婴儿行抱状,一副完全防守的模样。

    当第一道天雷打在身上的时候,太乙突然运转那自己创造的功法,硬生生的将这道雷劫炼化了。

    这时,另一道天劫,也打了下来。

    ……

    天劫是一种很玄妙的东西,没有人知道他们从何而来,这似乎是天地间自然形成的。

    天劫其实就是天道规则,宇宙发现世界上出现了可以超脱于规则之外的强大生命体,从而对这个生命体进行的考验,修为越深的人,他所要面对的天劫也就越强大。当然,经常普渡众生,布施教化之人,因为顺应天道,有功德加身,当他天劫来临之时,威力会小许多。

    相对一些残杀生灵,有害天道的邪恶魔头,天劫来临之时,威力会比其他修士大许多倍。

    度劫成功,自然是修为上个档次,整个人发生质的改变。度劫失败,基本上是形神俱灭,化为灰灰,即使个别兵解重修的,也是气数未尽的缘故,一般都是不能长久。传说天劫都有一定的意识,会根据度劫之人的品行和态度,出现不同的威力。

    太乙虽然有些怀疑天劫是否有意识这档事情,但他觉得这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他并不像一些狂妄自大的人一样,跟天劫叫嚣,释放法力公然跟老天叫板。

    秉承“闷声发大财”的至理名言,太乙摆出一副弱弱的姿态,希望天劫的威力能够小一点,即使不能小一点,但只要不突然增大威力,能够先活下来就行。

    所以在天劫来临的时候,他宁愿装孙子,为了就是多一分保命的机会。

    或许是天劫真的有意识,或许是人品爆发,装孙子的行为,还真的起了那么点效果。

    这八十一道天劫一道一道的打下来,威力虽然逐渐增大,但那最后一道天劫,威力也没有像传说中的那样是前面所有天劫的总和。八十一道天劫,轻轻松松的扛下来,中途除了两次大意,被雷麻击伤以外,因为在先天灵宝的帮忙下扛了几下,倒也没有出现太大的痛苦。

    其实太乙不知道,他的行为有多冒险。

    如果不是他穿越之前,经过了空间的洗礼,本身对雷电有一定的亲和力,这次哪里能这么容易将大部分天劫神雷炼进体内,恐怕在炼化第二道天雷的时候,就在麻痹中化为灰灰了。

    度劫之后,晴空之上,万里无云,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太乙全身舒坦,神志清明,前世过往的记忆,越发清晰,忍不住仰天长啸,以此表达自己心中的快意。

    对着虚空狠狠的打出一拳,看到拳头上面覆着一层电芒,想到它打在一些活生生的肉体上造成的效果,太乙心里不禁有些得意。

    看了看上天,太乙甚至考虑自己是不是要作个度劫专家,专门帮别人度天劫什么的。以此太乙知道他已经达到准圣之境。

    当然这只是想一下,他并不会真的这么荒唐去干扰天道运数。每一个生灵都有自己的气运,随便出手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带来灭顶之祸。

    现在天劫过了,该是考虑自己以后的修炼的事的时候了,首先释菩提需要愿力,而鸿儒需要功德,当然其他人也要,功德自然越多越好。在洞天中的五十年里我就在想,对天地有益的事自然给功德。讲道可以使众生有得到的可能,这个是有功德的,因为每一个穿越者都会以讲道来获得功德。但是,我想得到的人越多,发生大战的可能也越多,就像三族大战,巫妖大战,封神大战一样,这样是对天地有害的,假如可以减少这样的大战和修士的生死战,这一定也是对天地有利的,这样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功德。

    功德是天地对有利于天道或大道运转的奖励,当功德越来越多时,人的气运也会慢慢的大起来,是大起来不是聚集起来,大气运的人得天之佑,灵宝、机缘都要大于其他人,而人修道靠的就是机缘,没有机缘那你一辈子都是垫底的;而业力跟功德刚刚相反,业力缠身则做什么都要倒霉,当业力大至一定时,喝口水呛死都不稀奇,这就是修道人说的人在屋中坐祸从天降。

    而因果则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之间善恶关系,因果看的是强弱,既是强生弱灭;但是当人与自然结因果时,弱地一方一般都是自然,而自然就被破坏,而自然是天地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破坏自然就是破坏天地,破坏天地则就是业力降身;还有就是杀了有功德之人时,天地会自动消散你身上相等的功德,如果你身上的功德没有那么多,那不够的地方就会被业力缠上,所以说修道之人要积功德。

    功德就像大道下的硬货币一样,当你的功德很大时,天地气运会自动加身;而业力就是负债,当你业力缠身时,气运会自动流逝。

    气运就像一条河,它有枯水期与洪水期、还有平时的平稳期;当气运枯竭时这个人就得倒霉;当气运高涨时就鸿运当头,也就意味着机缘与幸运;而一般人的气运一般都是很平稳的,除了当天地量劫来临时,天地动荡,杀气、孽气、凶气四起时,人的气运才会动荡不稳。

    镇元子盘点着可以获得功德的事,那些洪荒大事时间未到,参与不了,不是还有别的不是嘛。

    有功于天,天降功德。何为有功于天?对天道、天地的形成、发展、完善、守护有功为有功于天。

    第一功为开天,开天始有天。所以开天功德够三清成圣(当然盘古元神是主因),巫族称霸洪荒外还形成了两件后天功德至宝,天地玄黄玲珑塔,九天元阳功德尺。

    传道让生灵走上修行之路,有利于天道演化,传播天之道,有功德。如鸿钧传道紫霄宫,众圣传道立大教。

    天地破损,守护、修补天地有功德,造成破坏者有业力。如女娲补天。

    建族群、立大教有管理洪荒的功德,当然,族群、教派破坏天地,族群、教派有大业力。如龙凤麒麟建族群,妖族立天庭。

    完善天道,如后土化轮回,推广应运而生的先天灵宝的功能。

    后土化轮回,本来生灵死后,灵魂四处飘荡,要靠磨时间将这些残魂化为虚无,成为天地灵气。然后,由天道调动生之法则,重新孕育灵魂。所以每次诞生新的生灵对天道都有一丝损耗。有了六道轮回,生与死完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实说的难听一点就是废物利用。虽然有些人形神俱灭,天道调动生之法则孕育其他生灵也有损耗,但相比而言,已经大大降低了。

    应运而生的先天灵宝,推广灵宝的功能,完善天道法则,可得天地功德。功德用于完善灵宝,或是将功德据为己有,增气运从而得天之佑。用落宝金钱、乾坤尺(或九天元阳功德尺)、河图洛书推广金钱、度量衡、八卦的作用,得大功德。西方教有一先天灵宝乾坤钵,他们一直作为法器抓人拿物,其实这是一个碗,用来吃饭的,若他们推广灵宝的功能,也能的功德,不过很少。对天道法则的完善作用越大,功德越大。

    以上五种获得功德的方法,开天就不用想了;建族群、立大教目前也不现实,守护、修复天地没机会,传道倒是可以。地书也算是应运而生,一为记录了地仙修行之道,二为梳理洪荒地脉,守护洪荒大地。

    最终,镇元子定下三种方法获取功德:一为传道;二为传洪荒礼仪。

    作出决定后,太乙就派分身出去传道,太乙每到一个地方都向方圆百万里传音:“贫道鸿儒,怜众生无处求道,特开坛讲道,以传有缘。”



………【第六章 鸿儒大道与讲道】………

    上回说到,太乙分出分身,所有的分身都去洪荒帮鸿儒道人讲道,

    且说鸿儒在一地讲道。方圆千万里内有近万只小妖,听到传音便纷纷拖家带口赶往讲道的地方。那近百成就仙道的小妖,更是不收拾一下,直接驾云飞奔。

    数月时间,近万小妖全部抵达讲道的地方,化形者甚少,植物妖怪不便移动,来的大多是兽型。只见所在群山青烟缭绕,灵气涌动。不见其人,只闻其声,山内传出句句大道真言,

    “天地初开之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生灵亦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很小声,但不知为什么传的极远。小妖们坐于一旁,恭恭敬敬的听着,不敢发出一声声响。大家静静的聆听这天籁之音。期间不时有人手舞足蹈,有人摇头晃脑,又有人挠头磕地,众生之态,不一而足。其他生灵虽然灵智未开,但在朦胧之中听到这些箴言,精神为之一震,仿佛着魔似地翻来覆去,他们知是有大机缘,有助于开启灵智。周围一些有灵性的树,哗哗的拍打着树叶,像是表达喜悦一般。远处不时有一两声兽吼,马上又沉寂了下去,但是却向这里飞奔而来。

    诸多小妖沉浸在太乙的大道真言中,如此过了一万年,太乙每次讲道一百年,一千年讲道一次。

    镇元子每次讲道,前六次讲的都是由凡入仙之道,为炼金丹,修元婴的道法。对妖族修士而言,破丹成婴,有两种选择,一为成本体形状婴儿,可增强自身天赋;另一为道体形状婴儿,可增强对天道的感应。再三次讲天仙之道,讲如何凝练法力达到天仙巅峰,又如何感悟一丝天道,进阶太乙真仙。后一千年,讲金仙之道。至于大罗金仙之道,讲了别人也听不懂。

    太乙真仙只要机缘巧合之下,感悟到一丝法则之力,就可能进阶金仙,虽然他们自己也许莫名其妙。金仙要做到观天之道,但他们的修为决定了他们无法领悟高深的大道法则,金仙只要五行或风雷等元素法则入门,随时能参悟就是金仙巅峰。而进阶太乙金仙及大罗金仙,需要能调动法则之力。观天之道,执天之行,金仙只要“观”,大罗金仙要做到“执”。

    如今,量劫刚过不久,先天灵气充沛,这些小妖的资质颇高,比起后世那些三五百年化形,千年左右成仙的天才,这些小妖那就是天赋异禀,天才中的天才。但是,天赋异禀,也就意味着成长周期缓慢。

    鸿儒讲道,什么是鸿儒大道?这是前世的儒家思想以及礼仪,还有可以修道的部分组成。将这些讲出来,有可能获得更多功德,还可以获得众生的愿力,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如此讲解,《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乐经》;《论语》、《孝经》,;《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孟子》,《十三经注疏》。《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后来的《四书》指是指《大学》(《礼记》中一篇)、《中庸》(《礼记》中一篇)、《论语》、《孟子》,五经则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这天鸿儒突然止了讲,开口道:“山下众人退去吧,我也要云游去了。”众人扑地拜恩后郁郁寡欢地离去,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又听到这大道至理。

    如此百万年,洪荒大部分的地方我都去过了。鸿儒传道之旅终于结束了,从乾元山金光洞而始,到东海而终。鸿儒站在东海边,向天祷告:“天道在上,吾鸿儒感洪荒众生不知修行,不体天道,好勇斗狠,破坏天地。吾传道洪荒,历时百万年,传道洪荒东西,并梳理地脉,减轻天地的损伤。如今已完成吾之誓愿,天道鉴之。”

    鸿儒借本尊准圣的法力,将声音传遍洪荒。洪荒东西的无数生灵,心中有感,纷纷向东海方向拜谢:“鸿儒大仙慈悲,祝大仙万寿无疆。”

    民心即为天意,亿万生灵共同向天道祷告,亿万道念力涌向天空,天象大显。恰逢天降功德,无尽虚空中降下一道深紫色功德光柱,大约有开天功德的三成多,要知道三清也只是各自得到开天功德的一成。鸿儒挥手将功德收入洞天世界中,并没有吸收。

    本来讲道功德并没有这么多,但是此时亿万生灵为镇元子向天道祈祷,洪荒亿万生灵的民意那就是天意。所以,天降功德生生的在原本基础上增加了半成。

    同时此次讲道,鸿儒不但得了功德,还得了许多愿力,只要将这些消化,必可使释菩提成圣,而鸿儒得到的功德与浩然之气也可成圣,只是他现在不愿,就算如此他也达到准圣。



………【第七章:蓬莱仙岛】………

    鸿儒讲完道之后便来到了东海,去寻找蓬莱仙岛,鸿儒在东海寻了一万年还是没有找到,正感不赖烦时,感觉前方有一些不同。

    鸿儒瞬间便飞到了哪片海面的上方。运起运起神通,发出一道毁灭剑气打向虚空,虚空中一阵阵悸动,如物坠水,荡起一圈圈波纹,却是没有破开大阵。鸿儒心中惊叹,又运起神通,接连辟出四十九道毁灭剑气,才将这大阵破碎开来,破开大阵便现出了那蓬莱岛来。细细一打量这座岛屿。只见那:好岛,好景致,只见那: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之上,彩凤双鸣;削壁之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有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百川会处独此岛,万劫无移蓬莱新。

    岛上更有灵川汇聚之地,丝丝灵气都化为点点灵液,更有一丝精纯的混沌灵气游与其中。岛上有奇花异草无数,人参灵芝随处可见,便是那千万年年份的朱果灵材也有不少。时时见有灵禽异兽出没,资质也是非常的好,灵性十足。

    鸿儒口中惊叹连连,鸿儒打算在这里开了道场,怪不得起点的大大们都着迷此处呢,此岛比之自己刚得到洞天时都要强些,真是造化。鸿儒也没有忘了正事,神念扫过整片岛屿,不一会儿,鸿儒来到岛屿中央,却是一个方圆十余里四面环山的湖泊。湖中开满莲花,粗粗一看,不下万朵,观其颜色有青莲、白莲、红莲、金莲等各色,看其品质竟也有六七品。却也不凡,那水中,也有无数鲤鱼,想来是吃了不少莲子的缘故,竟都成了先天灵物,若能化形成龙,堪比五爪神龙。

    湖心有一座小岛,方圆仅里许。岛上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