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还魂记-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吧,有幸一览朕这三件宝贝的女人,只你一个。”

  我此时已经顾不得谢谢他了,眼睛恨不得掉在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上。这三帖堪称中国最伟大的书法作品,后来经过了几百年的曲折坎坷,在战火中又有多少人为保护它们赴汤蹈火,最终各有珍藏,却再也没能同聚一室。我想我真是幸运的,若不是还魂,我怎么能见到它们,又怎么能知道它们的珍贵价值。

  皇上看我手指颤抖、无比激动无比崇敬的样子,又感叹了:“懂得朕这三件宝贝的女人,也只你一个。”

  我突然回过神,我干吗呢?我是来找元宸的啊,怎么和皇上在这里互相欣赏起来了。

  “今儿,朕很高兴,上次还没赏你,今儿就一并,送你一副御笔。

  天啊,我要皇上的字干什么啊。挂在宿舍里?他可真是爱写字啊!

  “说,想要朕写什么?你冰雪聪明,又和朕甚为投缘,朕要写一副灵秀如你的字。”

  看着皇上那兴致盎然的样子,我突然有了主意,“皇上!“我笑盈盈、娇滴滴地说:“我要四个字——行之无阻!”

  

中正殿藏着元宸(34)
皇上略一沉思,有些愠怒:

  “丫头,想行之无阻,不如向朕索要令牌,拿朕的字当通行证,不是糟蹋了朕的字吗?”

  “皇上,我本是寻常百姓,拿大清军中令牌行事,不合常理也惹人非议,捧着您的墨宝就不一样了,这是皇上御赐的荣耀与威仪。如能伴我行遍天下而无阻,就是满足小女子的最大心愿了!”

  皇上犹豫着,我又做出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

  “皇上……人家老是迷路嘛!万一下次再走错了地方,被别人捉住了打板子,那可怎么办……只有皇上您能保我!”

  皇上终于笑了,他用笔头在我额上点了一下:“鬼丫头,朕算不过你,就给你这护身法宝吧,料你也消停不了,但别犯了大事,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你这小巫女!”

  “谢皇上!”我内心狂喜,有了这御赐的“行之无阻”,找元宸何难!

  当皇上写罢,又盖好玺印,已经三更天。已有太监在外面跪捧着承幸簿,等皇上翻那召幸后妃的“绿头牌”。

  我只想快点脱身,急欲告辞。皇上看我一心要走,神情中尽是不舍,但终于还是摆摆手随我去了。转身便听见皇上不知为什么呵斥那太监。

  我揣着“行之无阻”,脚下生风,开心的不得了。我问送我出宫的小太监,中正殿在哪里?

  小太监惊愕:“姑娘莫不是要去中正殿?”

  “正是!”

  “中正殿在紫禁城内西北隅建福宫花园南边,可是现在已三更天了……”

  “请公公带我去!”

  一路无话,小太监将我带到春华门:好气派的3座随墙琉璃门,每座均安双扇实榻大门,每扇门纵横各9颗门钉,这就是进入中正殿的入口了。

  “公公请回吧,我有事情要办!不必等我了!”

  “姑娘不去弥妃弥主子那瘩了?”小太监依然地低眉顺眼地问。

  我心里一惊,这些太监随从看似整日默立无语,其实耳听八方,眼观六路,也难怪,给天下最大权势最深不可测的男人听差,不精明一些怎么能服侍到他心里去?

  我说今儿太晚了不去了,然后一劲儿催他走,那小太监才满腹狐疑地回去。

  我提了提裙角,大步地踏进门里!

  “站住!什么人?敢擅闯皇宫佛门净地!”值夜的两个太监喇嘛提着宫灯突然冒了出来。

  “公公,我来找一个人!”

  “你不是宫里人,又深更半夜潜入中正殿!一定不是什么好人!”

  看那太监喇嘛要鸣锣唤人,我赶忙亮出御笔墨字,“行之无阻!瞧,皇上亲赐,你们还敢拦我!”

  太监喇嘛看到果然是皇上御笔,气焰全无,交头接耳地商量了一下,尽管对我的来路迷惑却也不敢多问。但他们并不知道元宸其人,于是带我七拐八拐去了一个阁楼,题字“雨花阁”,他们让我等在下面,然后进去通报。不一会儿,出来一个戴黄色僧帽的喇嘛,太监对他非常恭敬,称他“桑吉达喇嘛”。

  看这位喇嘛,相貌雍容,大概五十岁上下,头圆如鼎,阔口深目,耳垂过肩,斜肩披了一块大红袈裟,裸出一条圆滚滚的臂膀。再看他手中,捻着一串色泽怪异的骨珠。这位喇嘛僧的面貌说不上一个“慈”,只道一个“奇”,不知道为什么,他的气场让我非常不舒服,但顾不上研究他,我只想快点找到元宸。

  “元宸,我不知道他现在叫什么名字,他长得很好看,眼睛很亮,曾经跟随皇上去热河狩猎……”因为激动,我听到自己的声音都在颤抖。

  “姑娘认识他?”桑吉达喇嘛声如洪钟,安定从容。

  “曾经旧识。”

  “姑娘找他什么事?”

  “要当面问他一件事。”我临时想到这么说。

  桑吉达喇嘛微微一笑,说了句“请跟我来——”,转身便走。我按捺着狂跳不止的心,跟随他来到一座琉璃瓦小楼前。

  停在一扇烛光摇曳的木窗前,我听到轻轻的诵经声,尽管是一种我完全不懂的语言和文字,但是听柔柔的明净的声音,我知道,那是元宸。

  桑吉达喇嘛先进去,诵经声停了,两人低声地交谈着。

  在那一刹那,在祥和而宁静的烛光中,天地如此寂静,我是穿越了几百年的时光,来感受这一刻的月光与柔风,在这扇木门后面,元宸,可曾知道我为这一刻心动所经历的等待。

  “你进来吧。”桑吉达喇嘛打开了房门。

  

元宸和格列喇嘛(35)
在那一瞬间,我仿佛看到多年前的那个雨天,少年元宸轻轻走到我身边,说:

  “没有人来接你吗?”我甚至闻到了湿漉漉的青草味,看到那一个瞬间天光的变化。那个来自远方的男孩子突然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可是他的目光和声音,一遍遍在我的青春回放,让我苦苦追寻到现在。现在,在摇曳的红烛中,在静悄悄的夜色中,在这我不知道是何夕何年的时空中,我终于找到了这一双眼睛,可是他的心里,可曾有过我的印记?

  他转过身,放下手中的经书,安静地望着我,面容祥和,嘴角带着笑意;他穿着酱红袈裟,头上只有一层细密的发根,他的脖子上,是长长的古怪念珠。他盘腿坐在那里的庄重,他的手自然下垂的姿态,都是一个僧人的样子,让我觉得他是那么遥远和陌生。

  “元宸是我6岁前用的名字,姑娘怎么知道?”他终于向呆立的我发问了。

  “你是汉人?”我惊讶。

  他迟疑了一下,轻声道:“曾经是。”

  怎么回事?一个西藏喇嘛,曾经是汉人,而且就叫元宸?我脑子先乱了。

  “格列喇嘛自幼失去父母,6岁由他的叔父,也是我的朋友带到布达拉宫,跟随我修习佛法。他的真名无人知晓,姑娘怎么会知道?事关格列喇嘛的生死,请姑娘务必直言相告。”旁边的桑吉达喇嘛语气平静而郑重。

  “格列”是他现在的名字,“喇嘛”是他现在的身份,这个称谓让我有片刻的恍惚。再看他的年龄,大概在二十五六,英俊清朗,玉树临风,似乎又是我认识的那个元宸。但我的年龄明显小于他,如果他6岁就进了布达拉宫,我说认识他是如何也成立不了的。

  我想了想,并无过多刻意地说:“我小时候,经常梦到一个名叫元宸的青梅竹马的伙伴,他陪我读书,回家,形影不离。本来我以为他只是我梦中的人,可是上次热河秋狩,见到这位师父,我才惊觉他果真存在,这是一种什么因缘呢?”

  桑吉达喇嘛与元宸相视无言,最后,达喇嘛轻轻叹了口气:

  “这缘分未必是喜事啊。格列小时候天资聪慧,很得活佛的喜爱,活佛曾经为他测字,说他命有三劫,前生后世,因果轮回,只能静心接受了。”

  “命有三劫?”

  桑吉达喇嘛低头持掌:“姑娘莫问了,总之元宸这个名字,不要再向任何人提起,否则会给格列喇嘛带来灭顶之灾。”

  在桑吉达喇嘛与我交谈的时候,元宸几乎是一言不发,他只是若有所思地听着,似乎在说别人的事情,神情十分平静,但我能感觉到他的目光一直停留在我脸上,当我去承接那目光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种令人陶醉的宁静、真诚、善意,还有一点点好奇,那明亮的双眸是我如此熟悉的。我不由的心如鹿撞。

  “请达喇嘛放心,我只知道有格列喇嘛,别的一概不知。”我望着元宸说。

  达喇嘛又行一礼,似乎有送客的意思。

  我心急,我还有好多话要和元宸说,我多想和他多待一会。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眼神流露了我的心思,元宸微微一笑,对达喇嘛说:

  “又让师父担心了,看这姑娘音容吉祥,不会给徒弟带来厄运,请师父放心。天色已晚,师父回房早些歇息,我送这位姑娘离开中正殿。”

  达喇嘛点头应允。早有太监喇嘛在外等候,一行人依次而出。达喇嘛回了“雨花阁”,我紧紧跟在元宸身后,闻到他身上淡淡的草药味道,却没有机会和他说话,在他高大挺拔的背影里,我就象一只怯懦的小兽,我想伸手触他的衣服,却只抓到衣角带起的微风。

  到了春华门门口,元宸停住脚步转过身。

  “姑娘,必定有特别的缘分,才会指引我们相识。但格列现在是佛门中人,姑娘忘记从前吧。”元宸说话的时候,眼睛中多了份浓浓的温柔,他的目光象月光一样将黑暗中的我笼罩起来。那种又幸福又难过的感觉,使我颤抖,千言万语都变做无声凝望。

  元宸鞠一礼,合掌为我祈福,然后安静地看了看我,便转身离去。看他离开的背影,决绝得似乎永世不得再见,那种欲留难留的绝望,让我撕心裂肺地痛起来。

  我无力地靠在门上,象经历了长途跋涉般的疲惫。

  就在这时,刚才送我的小太监竟然又出现了。

  他在夜风中缩着脖子抄着手,似乎已经等候多时,见到我,立即精神抖擞地说:

  “夏姑娘,皇上派我来接您去慈宁宫一起打鬼。咱们这就回吧。”

  ……

   txt小说上传分享

慈宁宫嬉笑捉鬼(36)
跟着小太监往慈宁宫走,我内心一片黯然。

  一心找到元宸,找到了,又怎么样呢。横亘在我们之间的,除了几百年的时光,还有无法改变的身世,无法逾越的岂止是这高高的宫墙……

  前面的小太监不停地搓手,抱怨风寒了。我怎么感觉不到冷呢?是我的心更冷的缘故吗?我真正体会到了咫尺天涯的痛楚,可是内心深处却还有一个声音在呼喊:我绝不放弃他!已经来到他的身边,我怎么能轻易退却?!

  正忽冷忽热地在心里翻腾着,已经来到一个灯火通明的宫殿前。深夜里还是这么热闹非凡的地方,必定是闹鬼的慈宁宫了。走上正殿前的高台甬道,远远看见殿前搭好了念经台,皇上和一行喇嘛僧说着什么。

  看见我来,皇上面露喜色,招手叫我:“夏荧儿,你跟在朕身边!”

  立即有喇嘛僧回头看我,让我有一点点局促。皇上可不要让我捉鬼呀,我可不想抢喇嘛的饭碗。

  原来这些喇嘛僧都是从雍和宫来的大喇嘛,而早有雍和宫中的“多达”(给大喇嘛役使的人)穿上白衣白裤,戴上白冠,脸上涂着狰狞恐怖的颜料,装扮成鬼的样子,事先埋伏在相传有“鬼”的地方,当大喇嘛开始念经做法,宫中灯火尽灭。

  黑暗中,只听见大喇嘛高高低低的诵经声,还有一个大喇嘛,手里举着个什么法器,口里念着咒决、在那里上窜下跳地作法,看上去非常神道。

  我心下想,天下之大,各有各的降鬼法术,不知道鬼最怕的是什么。

  黑暗中,却感觉到皇上偏过头来,他的嘴帖近我的耳朵。皇上的亲密举止让我吃了一惊,躲也不是,迎也不是,正慌乱中,却听他阴阴地说:“找到你要找的人了吗?”

  刚才还面红耳赤,听此言我打了个寒战。

  “是、是我认错人了。”

  正在这时,就听见一声可怖的吼叫,把我们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只见那些“多达”鬼突然从暗处窜了出来,大呼小叫地四处乱跑,而大喇嘛也一窝蜂地跳起来,手里持竹板四处追打活鬼……

  我扑哧笑出来,赶忙掩嘴窥视皇上,他似乎也是强忍着。就在这场闹剧火热上演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刚才“多达”藏匿的大殿内,有什么古怪。

  “皇上,我进去看看。”我轻声禀告。

  “去吧小巫女,别让鬼把你吃了。”虽这么说着,皇上目光中却是满满的信任。

  慈宁宫正殿前后出廊,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漂亮的双交四椀菱花槅扇门、槅扇窗。殿前出月台,台上陈鎏金铜香炉4座。我暗叹到底是皇太后的寝宫,这般气派华丽。进到殿内,明显感觉到阴气缭绕,在堂匾后,似乎有白光一闪。

  可是看看那房梁足有2层楼高,我怎么上去呢?

  看看外面还打的热闹,没有人注意我,心里禁不住好奇,想看看这清代的鬼什么样,于是赶忙运气,念断涤决,逼它现身!

  此时再看那梁上,果然坐了一鬼。竟然是个小太监,不过14、5岁光景,青衣青帽,面如满月,生得很是秀气,手里还把弄着拂尘,一副顽皮的样子。

  “姐姐要诛杀我么?”小太监的声音从高处传来,似真似幻,倒真的有点恐怖。

  “你什么来由,为什么跑到这里吓人?”我板着脸。但从直觉上判定它不是恶鬼。

  “姐姐在宫外听说过一种市井泼皮玩的游戏吗?就是拿一头扁圆的木棍打冬瓜,一直打到那冬瓜内瓤尽碎,却表皮完好。传到宫里,管事的太监们就把这法子用到了杖刑上。我本是在皇太贵妃跟前听差的奴才,一日里拿拂尘扫灰,不留神打碎了皇太后的玉如意,先皇在的时候,贵妃和皇后就素有恩怨,这下里还是不依不饶,打了奴才40板子,奴才的屁股可不比那冬瓜,一口气没上来,归西了。死后也无处可去,就在这里扫扫灰,擦擦窗,并无恶意。那夜正兀自忙着,皇太后不知怎地看见了奴才,吓得半死,才惹皇上来。”

  听那小太监声音绵软,竟还透着一股子单纯,见识了不少鬼邪,象他这样没有怨气的倒也少见。

  “你叫什么名字?”

  “奴才名唤莲生,进宫刚一年。”

  正要问他其他,外面的大喇嘛已经将活鬼赶出宫门,太监宫女立即开始点灯,大殿外一片光明。

  不好,我可不能让皇上看见我在这里捉鬼,看我急欲躲藏,小太监在上面招手:“姐姐快上来,攀那帷幔即可。”

  心想还没有问清情况,况且我有玉莲花和断涤术护身,也不用怕,于是顺着红绸帷幔向大梁攀升,竟然身轻如燕。刚刚藏好,皇上一行人就举灯进来了。

  随行的还有一些年老的皇家眷属,估计是太后那一系人。

  “莫尔穆大喇嘛,可将那鬼赶出去了?”皇上一边扶一老妇人坐下,一边询问身后。眼睛还四处巡视,可能是在找我。

  立即有一个长相丑陋、膀阔腰圆的喇嘛僧站出来答话:“皇上皇太后放心,《大金刚经》扬善趋恶、法力无边,那鬼已经魂魄俱散,再也不敢来了。”

  “姐姐,他们在说我吗?除了你,他们也是来杀我的么?”身边的小太监问我。

  “是啊,可是你怎么没被《大金刚经》收了呢?”我压低声音说。

  “呵呵,我也不知道,可能我听不懂吧,也看不懂他们跑来跑去做什么。”

  “那你不怕我杀了你?”

  “不怕哦,莲生已经死过了,再死一次也无妨。”

  我看看莲生,他坐在大梁上晃晃悠悠,拂尘也随之摆动,眉眼带笑,竟然有脱俗之气,想到他的命运,不禁心生怜惜:“莲生,你怎么不去投胎呢?”

  他低下头,半晌才说:“姐姐有所不知,莲生是一个太监,肉身不全,投胎也做不了完人。以前宫里的太监无论贫富,死后都要托人去买净身时割下的命根,一起下葬,叫做‘高升’,以求来世做一完人。莲生自小是一孤儿,又死的凄惨,没有人管身后事,所以阴阳两界都无处去。”

  我听了脸上火烫,只得转头去听下面说话。

  下面的大喇嘛还在口若悬河地表功:“那魔鬼青面獠牙,一头红发倒竖,张牙舞爪地在正殿里跳行,一听佛法金刚,便吓的魂飞魄散,附在多达身上,一起被赶出宫去了。”

  突然皇太后一声冷笑:

  “我说大喇嘛,你见到的鬼和我见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