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仙剑前传之臣心似水-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童率并不去接那帛,而是两手手指交叉,放在脑后,懒洋洋地道:“你怎知我会答应你?我为什么一定要听你的?”
公子琮又是一躬身:“我苦心经营多年,就是为了今日,请你一定要答应我!”
黎启臣拉起过童率的手臂,把他的手放在自己两手中间,轻轻拍了拍,道:“你还是跑一趟吧,为了公子,也为了我们。”
童率轻叹一声,点点头,接过那片帛,收在胸口衣襟里。
公子琮又道:“出得谷去,不必立刻返回,可以跟着他们,看看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童率笑道:“你这是得寸进尺了。”
黎启臣问:“公子看他们像什么人?”
公子琮反问:“你看呢?”
黎启臣一笑:“像兵。”
公子琮道:“果然所见略同,他们指掌内侧都有茧,应为长期持戈持弓所致。”
黎启臣问:“是哪里的兵?”
公子琮摇头:“全无头绪……”又转头对童率道,“你黎大哥的腿伤,还要医治一段时间,你待在这里也是气闷,不如出去散散。顺便若能探查此事,我自是感激不尽,若不愿意,也由得你,随时回来便是。不过你这一回来,他们便知道你识得路了,恐怕生变,所以还是夏至次日回来会合为妥。”
童率听他处处想得周全,倒没了主意,看向黎启臣。
黎启臣点点头,道:“你去吧,这里尽管放心。”
公子琮拿过童率的佩剑,双手递过去,道:“物归原主,本想给你换柄更好的,谁知道我这里藏着的几柄,竟都不如你这柄。”
童率接过剑,得意一笑:“那当然,这是穆玄石穆大师的手笔,自然不是凡品,我费了好大劲才淘换来的呢!”
次日清晨。
黎启臣因昨夜一番折腾,略受了寒,腿疼难眠,直到天亮才入睡,因此起得晚了。待装束停当出得房门,见晏薇早已起来,斜倚在窗口,束着发,戴着高冠,穿着一身男子的衣服,玄色的底子上织着娇黄色菱纹水波,难得的是竟然很是合身。三人出来得匆忙,并未带什么替换的衣服,因此也都是借公子琮的衣服来替换,只是想不到,公子琮这里竟还有适合晏薇穿的衣服。
晏薇见黎启臣盯着自己的衣服看,笑道:“这是他……公子琮少年时的衣服,听说是姜国的织绣,没想到十几年了,依然像新的一样漂亮。”
黎启臣笑道:“果然漂亮,竟似个美少年了!”
晏薇脸一红,不好意思地用手指抚了抚鬓发,低头笑道:“我以后就做男子打扮了,刚好这些人换了一批。”说着用手向下一指。
黎启臣把头凑到窗前往下看,只见十来个仆从忙忙碌碌,有的在洒扫,有的在担水,有的在劈柴,有的在烧灶……和往日没有什么不同。这种木楼上无法建灶台,所以楼旁另有土坯修筑的厨房。另外公子琮还豢养了很多动物,孔雀、鹤、鸽子、犬、鹿、兔……笼舍也都建在下面,也有人正在饲喂照料。
晏薇伸手一指道:“你仔细看看他们的脸!”
黎启臣又探头下望。他之前头脸上受过刑,右目的目力已损,表面上看不出来,日常也是无碍的,但真正用到目力的时候,便会觉得不济。不过这事他对谁都没提过,尤其是晏薇,更是只字不提。若是提了,只怕晏薇又咋咋呼呼地当成了天大的病痛来医,那处处小心呵护的劲头,实在是吃不消……想到这里,黎启臣脸上不禁露出了微笑。
晏薇见黎启臣神情温柔,眼神飘忽,伸出手掌在他眼前晃了晃,叫道:“喂!你这是在看谁呢?看傻了?”
黎启臣忙收回心神,定睛朝下面望去,仆从都是同样的穿着,因晏薇说过这些人有点古怪,所以自己平素也甚少和他们搭话,这些人到底长得什么样,也从未留心过。但此时,黎启臣却认出了一个人,那站在正中,对其他仆从指指点点的,不正是昨夜那个高个仆从吗?昨夜自从听到走水的警报,便消失不见了,整夜都没有露面,此时却出现在这里。
黎启臣轻声说:“果然是所有的人都换了。”
晏薇点点头,道:“这大概就是公子琮说的好戏吧?”
“等下才是真正的好戏呢,你们也要陪我演一把才是!”公子琮不知从什么地方踱了过来,一身紫色深衣,露出浅藕色的镶滚和内衬,显得整个人神清气爽,和犯病时的模样大相径庭,尤其是脸上神采焕发,倒像是干了什么得意事一般。
“每三个月换一批人,昨夜的那些人,此时已经在谷外了,不过昨夜耽误了时辰,想必有很多事没交代清楚。”公子琮说着便笑了起来,笑得极为轻松欢畅。
此时门外进来一个仆从,二十岁上下,嘴角微微上翘,天生一副笑脸,提着两桶热水。按往常惯例应该是先用早餐,再开始足浴的,今日看下面的情景便有些混乱,似乎饭食并未准备停当,竟先提水上来了。那仆从略有些不知所措,四下张望了一下,躬身禀道:“公子们需用的热水来了,看放在哪里合适?”
公子琮一笑道:“你是新来的吗?”
那仆从正色道:“公子莫要开玩笑,我是天天在这里伺候的。”
公子琮道:“既然是天天在这里伺候的,又何必问我们怎么伺候呢?”
那仆从依然一本正经,面露微笑:“昨夜做了个噩梦,被吓糊涂了,请公子再吩咐一次,准就记得了,一辈子不会忘。”
晏薇插口道:“只怕是被昨夜走水吓得不轻吧?”她故意放粗了嗓子,好让声音听起来更像男子。不过她看上去像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这个年纪的男子童音未脱,和女子其实也并未有太大分别。
那仆从一脸惊讶:“昨夜走水了吗?我怎么不知道?”
公子琮道:“昨夜你们那边没有走水吗?”
那仆从正容道:“并没有走水,想是公子做了梦,把梦当成真了。”
公子琮一笑,不再说话。那仆从倒也机灵,瞥见了墙角黎启臣用来药浴的大木桶,走过去把木桶安放在床前,把热水倒了进去,也不再说话,躬身退出。
公子琮微微冷笑道:“看到了吗?这才是真正的好戏,说谎话不眨眼的,人人都会这么演戏。这戏码三个月一次,我看了十几年……”说到后来,声音中竟带有一丝悲苦。
第二十章 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天时渐渐暖了,又加上室内药气蒸腾,正午的太阳照着,竟然有几分闷热。黎启臣早已遍身是汗,脱去了外衫。晏薇怕他受风,又拉过一个屏风来为他遮挡。
公子琮趑趄着,似乎有什么话要说,又不好开口,取过一个锦盒来,只用手捏着,并不打开。晏薇一瞥眼间见到了,随口问道:“那是什么?”
公子琮似乎一下子放松下来,也不说话,只把那锦盒打开,亮出里面的东西给晏薇看。
锦盒分成两格,其中一格放着玉片,另一格放着铜片,都是核桃大小,一分厚薄,铜片光可鉴人,玉片晶莹剔透。只是不像一般佩饰那样打有孔可以穿绳,中间部分微微凹下去半分,像个浅碟。
晏薇一看之下,略略有些惊讶:“你这是,那缣帛上说的……”
公子琮躬身道:“正是!请姑娘为我治病。”
晏薇摇手道:“这疗法我并未完全看懂,过程又极为凶险,不是我不肯医治,只怕会害了你。”
公子琮道:“治不好又如何?最多不过是和现在一样……昨夜我设局搅了他们交接,一定有很多事没有交代清楚,这三个月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错过了,今生就不会再有了,你们几个也断不肯在这里陪我一辈子的……只求你给我这一线生机,便是不成事,我也无悔了……”
无论他怎么说,晏薇却只是摇头,神色间显得十分为难。
公子琮长叹一声,道:“那你可愿意听听我的故事?”
晏薇松了一口气,用力点点头,似乎带着点儿歉疚。
黎启臣却是眉头一蹙,回思这些日子以来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倒都似公子琮设计好的。给三人下药的目的是让晏薇进谷;在竹屋中囚禁自己,让自己旧伤复发,也是让晏薇必须待在这里的关键一步。犯病时故意跑到晏薇眼前,是要勾起晏薇的恻隐之心,虽说当时只是为他针砭救急,但是有了第一步就能有第二步,为以后的治疗做了铺垫。昨夜的火灾想必是公子琮的布局,一来扰乱两拨人交接,让很多事情没了传承,接下来的三个月才好做手脚;二来拖延他们的时间,好让童率的跟踪更容易些。至于说在马车上装了机关来测算道路,更是闻所未闻的机关巧术。
但昨夜那样的形势,说不让童率去也是不可能的,去则两利,不去则两害……至于说让童率进一步探查那些人的来历,更是把童率的个性拿捏得死死的,以童率这种耐不住寂寞,好奇心又盛的性子,虽然嘴上说不乐意,但一定会去探个究竟的。这会儿又要讲故事,只怕是劝晏薇答应治病的又一环,但是……这么凶险的病症,晏薇并没有把握,万一失手怎么办?他毕竟是杨王的公子啊……若要稳妥,自然是找到晏薇的父亲晏长楚来医治最好,可是,晏长楚到底在哪里谁也不知道,如今这里的形势,又会不会再生变呢?
黎启臣正想着,公子琮已经幽幽地开口了:“我的母妃名叫冰台,在我很小的时候,被姜国刺客刺死了,据说是替大王挡了一剑……我从小身体便弱,似乎一直有寒证,母妃死后,我便和两名宫婢、一名筮人移居这里。据说是卜算的结果,说是这里的地气,是利于我将养身体的……而且我是四柱纯阴之体,又适合镇守这鎜谷……”公子琮眼神迷离,似乎在苦苦拼凑幼时支离破碎的记忆。
晏薇却是一撇嘴,对于巫卜之事,她一向是嗤之以鼻的。
“我那时候似乎也常常生病,只不似这样严重,也曾服药针砭,都是筮人来做的,他也教我读书识字……那时候也有这些仆从在,也是会换班,却是像兵卒戍边一样三年一轮的……直到我八岁那年,我一觉醒来,一切都变了……”公子琮说到这里,语气忽然转得急促。晏薇似乎已经沉浸在他的叙述里,跟着蹙起了眉头。
“那天早上我醒来,没有人给我穿衣,也没有人给我梳头,甚至屋子里炭火也熄了,冷得像冰……我找遍了整座楼,没有发现一个人,就连宫婢们和筮人的衣服和日用之物也都不见了,就像他们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我如同坠入噩梦,赤着脚,穿着单衫,沿着楼下这条卵石路走向那座楼。这段路并不长……我却似走了一天,一路上胡思乱想,是不是世上的人都没了,独独剩我一个?谁知道走到那楼下,竟是一群仆从喧喧闹闹地在洒扫洗漱,虽然已经换了一批人,虽然一个都不认识,但我却像见了亲人似的,大哭起来……”
“那以后,我病了很长时间,烧得昏昏沉沉……那以后,所有的人只叫我‘公子’,再无名姓……那以后,我便开始时不时‘寒疾’发作……那以后,无论我问他们什么,他们不是说不知道,就说那是我乱想的。再也没有人体贴呵护地服侍了,男子毕竟不如女子细心周到,那些来来去去的仆从,只是勉强尽到人事而已,我得自己学会穿衣、结发,自己练字、读书……”
黎启臣蹙眉道:“他们从那时起,就开始三月一轮了吗?”
公子琮摇头道:“那却不是……那时候还是三年一轮,后来发生了一件事,他们才改成三月一轮的。”说到这里,公子琮略顿了一下,似乎不愿意去回忆那件事,过了好一会儿才重新开口。
“那时候我存心要跟这些人作对,每日花样翻新地索要各种珍稀物事,珍馐美味也好,珠宝华服也好,珍玩典籍也好……他们是有求必应,一群人当中倒有一大半在外面奔波,这里人最少的时候,只留着三四个人……”
黎启臣想起自己在宫禁中的那些下属,一笑说道:“他们在这里当差虽不劳苦,但是颇为气闷,都是青春年少的年纪,自然也乐得出去走走……”心中又想,这个充满怨气的少年公子定然很不好伺候,出去跑腿办差自然人人欢喜。
公子琮也绽放出笑容:“是啊……照理说,每个人都愿意出去的,因为不是紧要差事,也没有什么繁难的,可是我留心观察,发现有一个人竟是一次都没出去过……”
晏薇奇道:“那是为什么?”
公子琮歪着头看向黎启臣,似要让他猜猜原因。
黎启臣笑道:“若我们猜测不错,这些人是各地军营调防过来的兵卒,那么就好解释了,这个人一定是不会驭车骑马的。”
晏薇更是奇怪:“难道兵卒中还有不会驭车骑马的吗?”
黎启臣解释道:“这些兵卒都是征召来的平民子弟,各人家境不同,各乡风俗各异,有些原本就不会驭车骑马,到得军营,有时会根据特长进行操练,譬如目力极好之人,可能专门习练弓箭,若特别不擅长驭车骑马,也就不必习学了,这样的人虽是少数,但数百人之中,总会有那么一两个。”
公子琮点头道:“正是!这些人出谷办事,若要备办大件,如粮食牲畜家具陈设一类,必须得驭车;若备办一些小东西,则要骑马。因为谷中有瘴气,需要在一夜之间进出才行,若是步行,脚程快的应该可以通过,但若是带着货物负重,则很危险了,所以众人出入,不是驭车,便是乘马。”
晏薇这才明白前因后果,点点头,问道:“那后来呢?”
公子琮道:“因他长期留在谷中,和我渐渐熟识起来,后来……我们便成了朋友……”公子琮脸上泛起温柔之色,“他教了我很多事情,怎么生火,怎么捉鱼,怎么设陷阱捕猎,怎么烧水烤肉,怎么撑船游水……他让我知道了除了看书练字,世间处处皆是学问;让我知道我若想出去,必得自立于天地间,至少要能照顾好自己,让自己活着……他也是我一生中唯一的朋友……”公子琮的神色又变得有些黯淡。
黎启臣想到初见他时,一人一篙在水上潇洒来去的情景,和此时的黯然神伤相比,像是换了一个人,心下不忍,略略欠身道:“若公子不弃,臣下愿与公子为友。”
公子琮点头一笑,那笑容,仿佛一池碧水被春风吹皱,衬得他俊美的脸庞似乎淡淡发着光:“接你们进来,就是立意要和你们为友的。听说你对公子瑖……七弟……就是如兄如友,只是因为志趣相投而相交,并非贪恋权位,实在难得。”
听公子琮这么一说,黎启臣一呆,倒不知如何接话了,想着他对自己的事情倒是了如指掌,只是他困在这里,怎会消息如此灵通?
公子琮见黎启臣神情,似是知他心中所想,说道:“你接着听下去,谜团会解开的。”说完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刚才自己说到哪里了,又继续娓娓诉说道:“那时我一心想着离开这里,甚至几天不露面让他们以为我跑了。最后……他被我说服了,答应帮我。出谷的道路有一张地图,在换班的时候,会从上一拨人交到下一拨人手上,他偷偷复制了一张。我在谷中闲来无事,早已学会了骑马,而且骑术精绝。他则是因为天生怕马,只不肯学。我只说我一个人出去便好,他却说我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个人出去,没人照顾定然活不成……于是我们约好共乘一骑一同出谷。”
又是一阵沉默,晏薇轻声问道:“中途出了什么变故吗?”
公子琮长叹一声:“唉……也是时运不济,我们走至半途,就被一队回谷的人撞上了,幸亏他见机快,抢先烧了那张地图……我只说是劫持了他,逼他带路出谷,他因不善骑马,不敢反抗,倒也搪塞过去了。他们虽然不全信,但是也不敢逼问我,只拿着我的话向上面交差便是。只是他被那些人嘲笑得抬不起头来:二十几岁的汉子,倒被一个小孩子劫持了……那以后没几天,这些人就被轮换了,从此天各一方,再也没见过面……”
黎启臣道:“莫非童率带走的那张地图,就是公子凭记忆加上机关测算绘制的?”
公子琮点头道:“正是!否则仅凭那计算里程和转弯角度的机关,根本没有办法绘制出完整道路,尤其这段路有一半是山路,加上高低坡度,比平地更复杂十倍,当天被他们押回来之后,我就凭记忆绘制了那张图,这些年来不断地修正,才敢放心地把它交出去……”
黎启臣听到这里,又为童率松了一口气。
第二十一章 坎于人也,心病加忧
天近黄昏,晏薇给黎启臣做完了针砭。三人啜饮着仆从奉上的醴酒,继续听公子琮回忆往事。
公子琮满饮了一耳杯醴酒,清了清嗓子道:“从那以后,那些人便是三个月一轮换了,而且无论我有什么差遣,谷里至少会留一半人……我的应对之法就是对他们百般挑剔,一件衣服改上五六次也不满意,他们无奈,只得把匠人接进谷来,当面为我修改。有一就有二,我便找各种借口,让他们找了很多五行八作的人进来,也从中学了不少东西。似乎……只要我不想着出去,随便我怎样,他们都应承。更何况我专心向这些人讨教,自然没有时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