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道行-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不知为何,此世间之前的经历,却是一片空白。

    这就是出离阳世,又不入幽冥,完完全全是真灵所见,返照真灵映现。出不去,入不得。

    这是师子玄第一次施法返照真灵。

    这与出阴神,化阳神分身,还不相同。是自离**二界,欲脱五行却不得。上行法界不能,下入他化诸千世界不能。上,上不去,下,下不来。

    若是寻常修行人,没有高人护持,敢这么做,那纯粹就是找死。寻不着出路,又无人接引,就茫茫于虚空中,不生不死,无知无觉,终究会化与虚空粉尘。

    但师子玄身上的赤阳元明衣,可以自由沟通阴阳两界。

    如何说沟通?

    打个比方,就是说青羊道宫的妙行真人,已经拥有观通法界,自由行走的大神通。以他们的阳神化身,入幽冥府中十分容易。为了日后门下弟子能够入幽冥观阴世景,晓因果变化,所以和阴世的接引司定下了约定,必要时可以接引自家弟子,无需业力牵引。

    妙行真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神通?

    那就在“观通”二字当中。

    何为观通?

    心见诸仙,诸佛,诸神,诸天人,诸鬼灵,诸世界有情众生。与生通,与灵通,与香通,与神通,与法通,与心通。

    自身欲见,就可见众生所见。一念落,就是一个化身至所见之处。便是这般自在无碍,妙行无阻。

    君不见世间神像,有人焚香祷告,虔诚祈求,便是一念与香通,一香与神通,神通与仙神佛菩萨又自通无碍。应你所求,就会寻香而来。

    所以善民信众去道观寺院敬香,为何要敬?神佛是不是缺你那一柱香?当然不缺。而是香可通神,上达圣贤。

    若是修到了“观通”境界的修行人,自可不必焚香。一念有感,万事尽通。

    师子玄这件道袍,上面就有某一位妙行真人留下的灵引,自然就有幽冥府接引司中人前来接引。

    当然,等师子玄修至大成真人,晓得阳神变化,就不用这么麻烦,就算没有人来接引,一样可以寻道“出路”。趣~读~屋

    在无名无觉的返照虚空之中,师子玄突然感到有人在心底问道:“你欲去往何处”

    为什么要问“你欲去往何处”呢?

    这**二界并非独一,亦如星辰沙数不可计算。师子玄所处世界,名为大浮离世界,这无尽虚空之中,还有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世界。

    彼此之间,相距无计,非凡人可及,却又近在咫尺,由心一念就可到达。但真灵在这其中,若不识路途,在茫茫诸千世界之中,根本不知何去何从。

    这时,师子玄取出了青牛的两颗牛眼。往虚空中一照,就见牛眼之中,闪出一条青光,四方闪耀,搜寻柳朴直的真灵。

    不过一刹那间,牛眼之中照出一方世界,幽幽昏暗,瞧不分明。

    师子玄有所感,便以心念道:“去往幽冥阴光世界。”

    师子玄一念,就感到自己被一股无边巨力牵扯,不由自主,就去往了另一个世界。

    这在师子玄魂识之中的照见,是一无所知的。

    整个过程,不是声闻感触能够形容,而是纯粹虚幻,却又真实不虚。

    等师子玄恢复感识,已经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这世界,亮晃晃,清新如画。

    天上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只有十足光华。一见四周,芳花异草,绿水潺潺,前面还有个凉亭,坐落在青山绿水之中。

    师子玄啧啧称奇,暗道:“这里就是幽冥府,地藏王菩萨大发愿心,以无上佛果所演化的世界?怎么不像传说中的那般可怖,倒与清微洞天没什么分别。”

    师子玄正四处张望,就见凉亭里走出来一个人,身穿帝服,相貌英伟,气度不凡,一见到师子玄,拱手道:“见过道友。”

    师子玄连忙道:“见过了。不知道友尊号。”

    这人道:“尊号不必说。道友唤我一声王仙君就是。”

    “王仙君你好,我初来此地,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师子玄问道。

    这仙君说道:“此地是考善司,是考核校验有情众生一世功果之地。”

    顿了顿,此仙君好奇道:“道友,我看你身有异宝,又福缘深厚,怎么会来这里?就算是毁了鼎炉,真灵只怕也不会被业力牵扯而来,这是怎么回事?”

    师子玄苦笑道:“不是肉身鼎炉被毁,而是另有原因。”

    当下,师子玄就将他入幽冥府来寻柳朴直真灵之事一一道来。

    王仙君一听,不由皱了皱眉,说道:“气数一尽,寿尽归天,这是因果律令,怎能更改?”

    师子玄道:“那书生并非善终,而且我也算过他的命数,不该此时身死,应是另有外因。”

    王仙君说道:“若是如此,或许还有还阳的可能。道友你且随我来,去生死簿中查过便知。”

    王仙君引着师子玄进了凉亭。

    这凉亭,远远看着不大,但一走进去,师子玄就知道什么是仙家手段。

    你道如何?

    这考善司,两边挂着匾,左面写着“引真灵入亭审善”,右边写着“算福禄随愿往生。”

    一进其中,这凉亭内又是另外一个世界,四方无边,随你意念延展。你当他是无尽星空,它便没有边际,你当他是陋室蜗居,他就只能容你一身。

    这内中,也不见其他人,除了王仙君,还有四人,分别是马仙君,陈仙君,刘仙君,赭仙君。

    师子玄与四人一一见礼,却颇为好奇道:“几位仙君,为什么这里面就见你们五人,怎不见来这里考善的善人?难道现在恶人就这般多吗?”

    五位仙君一听,不由都哈哈大笑起来。

    师子玄正奇怪,却听那马仙君说道:“道友,你有所不知。你面前见的是我,却也不是我。”

    这仙君,说话古古怪怪,若换了旁人,定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仙家交流,自不必你一言,我一语,非要用嘴说的分明,直接用了一种声闻神通,向师子玄展示这其中奥妙。

    原来,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见的都是这五位仙君。但每个人眼中,所见的仙君又不相同。

    师子玄是玄门中人,在这幽冥府中,见的就是五位仙君,去的也是福德考善司。

    若是罪业深重,恶根大于善根之人,进了幽冥府,见的就不是几位仙君,而是黑白无常,见你也不是和和气气,而是勾魂索先扣上,一路拉去阎君面前审恶再说。

    师子玄恍然大悟,不由啧啧称奇道:“这幽冥府,好生厉害,竟然是由人心善恶根脉自我演化,真是神奇。”

    五位仙君见他一点就透,都不由暗暗赞叹,那马仙君笑道:“道友,你稍等,等我去看过生死簿。”

    师子玄连忙作揖谢过。

    过了一会,马仙君捧着一个黑白相间的册子,随手翻阅,只扫了一眼,便念道:“柳智,癸卯年子时三刻,于大浮离世界落土,福得三斗,寿得四十有二,禄有三元。于此时小善二十八行,大善四行。小恶十八行,大恶未做……咦?此人命数还在,还有还阳机会。”

    师子玄一听,不由大喜道:“大善。多谢几位仙君。还请告知这书生真灵现在何处?”

    马仙君说道:“这个简单,待我查看一番。”

    马仙君翻过生死簿看来,忽地眉头皱了起来。

    师子玄感到不对劲,问道:“仙君,有什么问题吗?”

    马仙君说道:“奇怪,此人真灵并未入阴司,不知去往了何处。”

    “不可能。一入幽冥府,哪会不来阴司受审?”

    赭仙君连连摇头道。

    师子玄也说道:“会不会是生死簿上记错了?”

    马仙君摇头道:“生死簿非是人录,而是因果自成,怎么会出错?”

    “那就怪了。”一旁陈仙君和刘仙君两人也纳闷不解。

    只有王仙君沉思了片刻,忽地笑道:“你们也不用瞎猜了,这幽冥府中,除了我们,还有谁人能接引真灵,不经过生死簿?”

    四位仙君恍然大悟,师子玄也明白过来,在这幽冥世界之中,自然只有地藏王菩萨有这个能耐。

    这幽冥世界,整个世界都是菩萨大愿心,以无上佛果所演化,接引走柳朴直的真灵,自然是轻而易举。

    “菩萨为什么要接引走柳朴直的真灵?”师子玄十分不解问道。

    王仙君说道:“想来菩萨自有因由。玄子道友,不知你这就回阳世去,还是再游览一番?”

    师子玄没带回柳书生的真灵,怎能就这么走了,便说道:“既然来了幽冥府,怎能不拜见菩萨。还请仙君引路,带我去见一见菩萨。”

    王仙君点点头,说道:“这也容易,菩萨就在九华山道场中清修。我带你去就是。不过菩萨见不见你,我却不敢保证,还要看你机缘。”

    师子玄连忙谢道:“那就多谢仙君了。”

    王仙君连连摆手,引着师子玄就出了赏善司。(小师子作揖:幽冥府三日游现在开始报名,门票只要三张推荐票,对,你没看错,只要三张,不打折哦~~~亲们,还等什么,踊跃报名吧~~)

第四十八章 人心即地狱,谁悲众生苦?() 
出了赏善司,王仙君引着师子玄往外走去。趣/读/屋/

    起了云,驾了雾,一路行来。不多时,就路过一条江河,不知从何而来,流淌去何处。水色赤红泛黄,其中却光明如镜。

    “仙君,这是什么地方?”师子玄突然问道。

    “这是阴光镜。众生真灵受业力牵引而来,与此中返照一世善果恶果,一切都在其中,清清白白,真实不虚。”

    王仙君说道:“这阴光镜,也有人叫它忘川河,于此中踏过的人,会洗去一世的魂识记忆,返归真灵种子,只有修行人到了一定境界,能知本来面目,才可保神识不灭。”

    就在这时,恰好有两个真灵被业力牵引而来。直落在忘川河上,滚落进去,就不知所踪。

    师子玄问道:“仙君,真灵入了幽冥府,不应是先去审善判恶吗?怎会直接进了阴光镜中?”

    王仙君说道:“善恶非人判,非神判,非仙佛判。唯在真灵之中照见,自见自知。”

    王仙君这是什么意思?

    简单的说,就是真灵一入忘川河,所见善恶功果,都会在这忘川之中映现,有的人进来,见到的幽冥府,是鬼气森森,血污四方。捉拿押解的是黑白无常,判罪的是黑面判官,落印的是阎罗天子。

    有的人,进了此中,恭请而来的就是仙君,定了福禄寿,再问你一声,是愿去天街享福,还是留在幽冥阴街静修,还是随愿往生,去往其他世界。

    每个人所见所闻,都各不相同。

    就在这时,那两个真灵种子从忘川河中滚出,化成了两个男人。

    只听年纪较长的人惊讶道:“张屠户,你也在啊。我们这是到了哪里?”

    旁边的张屠户叫了一声:“丁先生,原来是你啊。快快救我性命,这里太可怕了,有小鬼拿叉叉我,说要带我去见阎王……哎呀,这水里怎么都是恶鬼,还要抓了我去分食!”

    这丁先生一脸茫然道:“张屠户,你说的是什么话?哪有什么鬼怪阎王?我好好的在家里睡个觉,不知怎的,就来了这里。刚才有个穿青袍的人对我说,他是本地的土地神,尚缺一个掌簿官,问我要不要去做。你没见到吗?”

    张屠户却在那惨叫道:“救命,救命……这里有鸡鸭在啄我的头,还有牛羊要吃我的肉。趣/读/屋/ 先生救命啊……”

    丁先生越听越是茫然。

    师子玄在一旁看着,哪里有什么张屠夫,丁先生。只不过是两个真灵种子,一个绽放清澈耗光,一个绽放暗浊耗光,也无他们口中的奇景。

    “幽冥府中所见,唯心所照,业力所化。善根者见之是天堂,恶根者见之即是地狱。”

    王仙君看出师子玄的疑惑,主动解释了一声,大手一挥,说道:“道友且看来。”

    仙君施法,让师子玄暂时拥有了观通阴阳世界的能力。

    师子玄定目一看,这张屠户和丁先生两人,彼此说的都没错。

    那张先生,身在一个神祠之中,内中是金碧辉煌,玉宫圣景,身旁坐着的正是一个穿着青袍,头戴玉冠,捧着玉印的土地神祇,笑呵呵的在一旁,恭请他去做地官。

    而那张屠夫,情况就大为可怖。所立之地,四周幽暗昏明,到处都是鲜血碎肉,白骨残肢。这屠户身边,跟着两个持叉小鬼,吆五喝六,叉着他就往前走。

    一旁还有无数鸡鸭,飞上他的头,就是一顿猛啄,真啄个鲜血直流,脑浆飞溅。还有牛羊猪狗从血池里钻出,撕咬四肢,任由这张屠夫如何挣扎,都是无用,想要往后退,忘川河里又生出许多恶鬼,向他扑来。

    师子玄匪夷所思道:“那张先生还好说,是善行得善福,可这张屠夫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所见如此可怖?这么多的恶鬼在这里撕扯阴魂,地藏王菩萨也不管吗?”

    王仙君说道:“道友,你可知地藏王菩萨的宏愿?”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师子玄说道:“菩萨此愿,世人皆知,是无量功德,我怎不知?”

    王仙君又道:“道友既知。那可知何为地狱?”

    师子玄想了想,说道:“人心即地狱。”

    王仙君点点头,说道:“没错。真灵种中明因果,返照虚空见真性。人心即是地狱。你看这张屠夫,所见为何累累白骨,为何血流成河,为何有鸡鸭牛羊,争相食他?

    因为在阳世时,他日日宰杀这些牲畜,一刀下去,鲜血落地,就是送走了一个真灵。这真灵离开时,怎能无怨?识神是见不到,元神真灵却看的分明,一旦命尽归天入虚空,全部都要返照出来。”

    师子玄一想,这张屠夫一世下来,是要宰杀多少鸡鸭牛羊猪狗,所有受他一刀的生灵怨恨,都要被他自己的元神真灵所观。一朝命尽归天,所有这一切都要他返照出来。

    他杀害鸡鸭牛羊猪狗时割了多少刀,就要在元神中受还多少刀,这是多么可怕?

    王仙君叹息了一声,说道:“世人都畏惧地狱,却也有人说地狱信之有,不信则无,这与信与不信有何关系?一切都在自己心中观照,离开阳世时返照再现,哪由得你自己?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藏王菩萨要超度的不是幽冥世界中的地狱,而是真灵种中的地狱,众生心中的地狱。消业还善,重得清清白白身,离苦得乐。”

    王仙君说道:“菩萨早在无量不可计劫前,就已成佛,却为普渡众生,依旧现菩萨身,以佛位功果演化了这幽冥阴光世界,可以让众生死后,得有机缘入此中受罪消业,再修善根。如此,才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即是入众生心中之地狱,非是幽冥府中之地狱。”

    师子玄虽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位菩萨的大愿,但却是第一次深深切切明白了菩萨的大慈悲心,无量功德,不由合什在胸,虔诚礼赞一声:“菩萨大愿,大行,功德无量,应被众生赞颂。礼赞大愿地藏王菩萨。”

    王仙君呵呵笑了一声,说道:“如地藏王菩萨这般大慈悲,大愿心的仙家佛菩萨,也有许多,地狱非是一处,幽冥府也非唯一,比如阎浮提世界之中的东岳盘古大帝,也用真仙果位演化阴世。只是随缘引渡,并无不同。”

    师子玄颇为好奇道:“仙君,若是真灵归入虚空,无人接引,也无机缘入幽冥府,会去哪里?”

    王仙君说道:“上行法界而不得,下入幽冥进不来。是为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或是于不生不灭虚空之中自承自受无尽地狱恶苦,永无解脱。或是归于阳世,做个孤魂野鬼,无神识,无所感,无所觉,永无归期。”

    师子玄听的毛骨悚然,与之相比,能在幽冥府中受那有期的罪罚,还有个念想盼头,真要是那孤魂野鬼,无人引渡,还真不如一朝泯灭于虚空,成那飞灰,一了百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阳世行走的有道之士,得道高僧,施法念咒,超度恶鬼亡魂,会有那么大的功德。

    两人边走边说,就见一城。

    这城中,便是:阴街大道与车马,人来人往不停息。漫步此中心恍惚,错把阴世做阳间。

    师子玄怔怔的看着此中,一城挨着一城,内中街道四通八达,房屋参差不齐,错落有致,有琼宫,有庙宇,有院舍,也有瓦砾楼屋。

    这城中人,有行商的,有跑马的,有打柴的,有捕鱼的,有缝针布线过活,也有挑担吆卖,等等。但凡阳世所有,此中一样也不缺。

    师子玄问道:“仙君,这幽冥府阴街,似乎和阳间并没有什么不同。这城里的人又都是什么人?为何不去轮转?”

    王仙君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