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断臂方丈-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迦罗就着仆人递上来的白铜盆子洗了手,挽了袖子亲手给老太太剥了一个。就见里面的红石榴籽儿紫红紫红的,如同摞在一起的红宝石般闪着莹光,甚是喜人。迦罗 将剥好的石榴递到老太太手里,老太太笑呵呵地尝了尝,一面不停地夸味道好,一面令 孝伯和几位夫人都尝尝。      
  孝伯见老母亲兴致这般好,又见独孤氏为人喜俏持重又颇知大礼,说话直把老娘逗得前 仰后合地乐,心下自然高兴。      
  众人在老太太屋里说笑了一会儿,宇文孝伯请杨坚来到前面的小客厅用茶说话,迦 罗留在后厅继续陪老太太说笑。      
  独孤迦罗看他们去后,和孝伯的两位家眷一起又逗老太太开心了一会儿。因见两位 夫人正忙着招呼诸事时,便附在老太太耳边上,把求老太太为自己女儿做媒的事低声说了一 遍。      
  老太太听说迦罗求她为杨家的女儿做媒,喜眉笑眼地一口应承了。可是一俟听说对 方竟是武帝的长子时,因知道皇家无私事的规矩,一时又显得有些犹豫了。可是当迦罗说起 这门亲事原也是李娘娘的意思,李娘娘也想托老太太的大面子促成时,老太太又露出笑意来 。      
  迦罗又说,娘娘不便出宫,令自己捎话说,事成后娘娘再重谢大媒。老太太一时笑 得满脸光彩:“咳!岂敢!岂敢!请国公夫人代我禀报娘娘,蒙娘娘见爱又信得过,臣妾一 定尽心办好此事!”又笑呵呵地说:“这可是天下第一媒啊!一家是太子太保独孤大人的外 孙女、三代国公之家的千金小姐;另一家竟是大周陛下的皇长子!不是我敢揽下这桩好事儿 ,说来我和老太后自小就是好姐妹。我去提这个亲,想老太后还不会驳了我这张老脸,所 以才敢应承下。” 迦罗又暗嘱老太太:此事办成之后,再令众人知晓更稳妥些。老太太点头道是:“我还不糊涂。”这样的大事,万一没张罗成,却张扬得众人皆知,不独娘娘和独孤迦罗面子上 不好看,就连她和老太后也会大失脸面的。          
虹桥书吧BOOK。   
第30节:第九章(3)        
  刚说到此,忽听外面报说:宫里李娘娘有贺寿礼物赏来。      
  大周后位一直虚设,李娘娘实际掌管后宫多年。她的贺寿礼,自然也含有陛下的意 思。      
  宇文孝伯急忙带领夫人和子女出门谢恩。他亲自接过贺礼,也不敢开封,双手一直 捧到老娘面前。      
  当他奉了母命把那用黄缎子包了好几层的寿礼小心翼翼地打开时,只见里面是一套羚羊羔毛做的背心暖膝和暖袜,另有一顶银獭皮的暖帽。      
  这几样都是世上极难得的极品毛皮缝做的,手儿触摸上去,感觉又暖和又轻柔,如水 似梦。拢在掌心,偌大一件背心竟能从指缝里拽出去。      
  这就是传说中的西番宝物。      
  天说话就凉了,上年纪的人都怕冷,有这三样穿在身上,从头到脚都会感到既暖又软 ,还轻若无物般。      
  礼物倒也有限。重要的是这样珍贵异常的礼物是掌管后宫的李妃娘娘赐给老太太的 。这便显得要紧了。      
  宇文孝伯望着喜眉笑眼的母亲,不知何故,心下突然有些沉甸甸起来…… 宇文老太太做事一向利索。      
  寿宴的第二天晚上,老太太对孝伯说好些日子没见老太后了,说明天要进宫去觐见 一番,顺便当面感谢李妃娘娘和陛下的厚恩。      
  宇文孝伯闻言,忙和夫人商议着备下了几样觐见叱奴太后和李妃娘娘的回礼,第二 天一早便令管家套好了朱轮高车侍候。老太太一脸喜气地着了九命大装和官服,孝伯派了三 四个下人跟着,由几个亲兵护着一路进宫去了。      
  老太太原是前朝大魏的公主,打年轻时就跟父兄和丈夫宇文测辗转南北,经历了从 北魏到西魏,又历经了大魏江山移主成了宇文氏和高氏两家的江山。耳闻目睹朝廷家国的波谲云诡、朝生暮死的纷争杀伐,在人情练达、世事洞明上,实在比儿子孝伯更透彻敞亮。      
  她岂不知杨家和自己儿子并非一党?今天背着儿子成全杨家的这门亲事,不是老太 太愚钝,恰恰是老太太的精明世故和深谋远虑:她养大的儿子,当然清楚他的性情,不仅 言行耿直,为人行事也从不知藏锋掖芒。得罪一人打堵墙,相与一人铺条路——她是想悄悄为儿 子铺下一条不意之时的路。      
  而且,杨家这门子亲事,只怕谁也阻拦不了的。即使自己不肯做这个媒,凭独孤氏 那样玲珑活络的一个人儿,也会去另托一个老太后肯听的人来做这个媒——比如尉迟迥的老 母亲、大周国的大长公主! 还有,宫中李娘娘是武帝患难多年的夫妻,她的儿子鲁王又是武帝的长子。只怕往后难 料的事还多着呢!若能促成此事,老太太便为儿子多铺了一条进退之路。再说了,即使人家 杨家的女儿做不了鲁王妃,也必会嫁给朝中别的一品三公之家!最有可能的恐怕就是三代出 将入相、一门数十人垂朱拖紫的驸马世家——尉迟府上;要么就一定是世代王公的柱国大将 军李虎的子孙! 既然如此,何不借此设法成全相与,反倒同时得罪杨家、独孤家、李妃娘娘甚至陛 下呢? 叱奴老太后见老姐妹、前朝北魏阳平公主宇文老太太进宫来叙旧,实在是高兴。拉 着手儿问长问短,半晌不肯放下。      
  老太后道:“老姐姐只顾在家享清福呢,这么久也不肯来宫里陪我说说话?” 宇文老太太笑道:“老太后现在是天下第一贵人,几番想来,都怕打扰了你。” 太后笑道:“在宫中,虽说有众多的儿子媳妇、孙子和孙媳妇们陪着,怎比得咱们 老姐妹在一起说话自在?你不肯来看我,倒有理了?” 宇文老太太笑起来了:“太后啊,你以为如今你这皇宫大院还是当初你们家那大将 军府的门槛,谁想来就能来得的?如今,我一看见你们家那么高的门台,还有那成百上千拿 刀带剑一脸正经的把门小子们,我这心里就扑通扑通直跳!还真怕哪个小子把我当要饭的叫花子 给轰了出去呢。” 老太后禁不住大笑起来:“还是那样一张利嘴!亏你还是皇家公主,什么没见过? 如今里外都是你的理了。好哇,我倒要看看,是哪个不要命的小子敢拦你这位老封君、堂堂 的阳平公主,看我不拿拐杖敲断他的小腿子!” 两人开心地大笑一通后,太后叹气道:“唉,说来这深宫重院、荣华富贵的日子 ,我怎么觉得倒不似当年那无拘无束的好!姐妹们随时都可以串串走走,也没有那么多的规 矩,也没有人来拘谨咱们娘儿们姐妹的。年轻时,和他们男人一样的骑马拉弓、杀牛宰马的什 么没见过没做过?这会儿日子倒是清闲了,可姐妹倒不如当年走动得勤了!我实在也不好出 宫惊动你们,可是你倒好,也不知是你人懒了,还是忘了我这个妹妹了。” 宇文老太太笑道:“妹妹怪得有理。想想当年咱们年轻的时候,男人家成年累月在 外面打仗,咱姐妹们、娘儿家扯儿带女的天天聚在一起,倒也忘了男人们在外面是死是活、 是伤是残。这会儿可倒好,小子们长大成人了,也封将拜相、功成名就了,家家都是金奴银 婢的成群结队,高车大马的成日闲在那里,人却懒得出门了!” 老姐妹俩说笑了一会儿,宇文老太太就把独孤迦罗托自己做媒,想把杨家长女丽华 说给太后的长孙鲁王的话头提了出来。          
→虹→桥→书→吧→BOOK。   
第31节:第九章(4)        
  老太后心下原本就爱见独孤迦罗。不仅因为迦罗一向敬重自己,出入宫掖总不 忘先到自己这里问候一番,更主要的缘故是,当年太后在后宫与明帝的生母姚夫人 的姐妹关系也比别的姐妹格外亲密,迦罗的大姐孤独皇后两口子和武帝两口子自然也比他人 亲密些。所以,明帝临终前才会把帝位传给武帝而不是别的兄弟诸王。      
  老太后见宇文老太太来为迦罗的女儿和鲁王提亲,立马乐呵呵地笑道:“我见过丽 华那丫头,不仅端庄知礼,模样比她的皇后姨妈生得更好看、也更有福相。嗯,她做我的孙 子媳妇我当然喜欢。只是劳动老妹妹亲自跑来保这个大媒,今天我要先谢谢你这个大媒人才 是!” 宇文老太太笑了起来:“我就算定了妹妹不会驳了我这个老脸的。” 老太后笑道:“虽说咱们老姐妹没读过什么书,可也知道皇家无私事的规矩,想来 这件事终归还是两个孩子的亲事罢了。咱老姐妹俩就做他一回主,想陛下也不会因为你来保 这个大媒、我替他挑了个孙子媳妇,就会说咱们是干预朝政,一定就不肯给咱们老姐妹这个 面子吧?” 宇文老太太乐呵呵地点头称是。      
  中午,老太后留宇文老太太在宫中用了酒饭。下午在宫中小憩了一个时辰,又携宇文老 太太游了御花园,一起看了宫里的鼓乐歌舞,又在宫中用了晚膳,听了一会儿曲,老太后这才派了 八名武士护着、八只宫灯在前面照着,一直把老太太送到郡公府。      
  当武帝闻听孝伯的老娘阳平公主亲自进宫为鲁王和丽华保媒的实情后,着实感到诧 异:猜不出隋公夫妇到底使了什么法子,竟能够打通宇文孝伯的老娘背着自己的儿子来做这个 大媒? 其实,武帝心下早就有意鲁王与杨家的联姻了:丽华本人天生丽质、博文好学,且 甚有后妃风范;杨家又系汉族大世族,这首先符合了鲜卑贵族入主中夏以来为了笼络中原汉 人而为皇室择婚定下的规矩。而杨氏家族中,丽华的先祖杨震自汉代时就是朝中太尉,丽 华的外祖独孤信御守陇蜀之地多年,因治理有方而被太祖亲赐名“信”,晋太子太保、大宗 伯,曾拜大司马,封卫国公、邑万户。丽华的两个叔父,一个娶的是大司马尉迟纲的妹妹, 一个娶的是武帝的妹妹顺阳公主。丽华几个姑妈的夫家也俱是当朝文武大员。丽华的大姨妈 是世宗明帝的皇后,四姨妈是柱国大将军、唐国公李昺的夫人。丽华的五个舅舅个个列侯封 邑。      
  最要紧的是,知子莫如父。武帝情知长子鲁王天性温弱,而当今皇族宗亲中,自太 祖以下九位兄弟诸王和几位侄辈诸王中,实在不乏文韬武略过人之辈,而且更有几个对大位 颇有觊觎的野心者。若鲁王背后势单力薄,将来绝不是那些人的对手。      
  因而,想要扶鲁王为储的话,就必得先为他选定一个娘家势力庞大的王妃作为后盾 。当然,武帝并非不清楚,后妃娘家的势力过重,自然会有外戚干政之虞。但只要分割大冢 宰、大司马等军政和朝政大权于几帮势力和诸王诸公,另外只要限制杨坚本人的权势不 可过重,便可保社稷无虞。      
  武帝决定:立即聘定杨丽华为鲁王妃,同时诏敕筹办大婚事宜。      
  当宇文孝伯得知杨家与陛下的儿女联姻竟是自己母亲做的大媒,而且还是母亲撺掇 叱奴老太后促成此事的真相后,脸都变青了。然而,事已至此,他只有哑巴吃黄连了。      
  当隋公夫妇携着厚礼来府上拜谢大媒时,宇文孝伯满脸是笑,心下却咬牙道:“姓 杨的,你别得意得太早!我清楚你最终的打算是什么!只要我在朝一天,你就别想得逞。” 杨坚一脸的憨笑,言语神情诚恳真挚,再三感谢宇文老太太阳平公主和孝伯的成全 。      
  两人在前庭论说着家务闲话和儿女琐事,独孤迦罗在后庭老太太屋里的说笑声不时 传到小书房来,使气氛多少缓和了一些。      
  孝伯心想,只要阻止武帝册立鲁王为储君,杨坚一党日后便无把持朝廷的可能。如 此,彼此其实也犯不着整日闹得剑拔弩张的。          
※虹※桥※书※吧※。   
第32节:第十章(1)        
  第十章      
小公主因天生柔弱,断奶后一直不大肯吃饭。亏得有奶娘秀月的精心照管,天天变着法 子哄公主吃东西。如此,原先进宫时说好的只留奶娘在宫里两年,可是小公主直长到四岁时 ,李娘娘也没有放奶娘回家。      
  后来,李娘娘觉得奶娘毕竟不比一般宫人,也是上有公婆、下有丈夫孩子的, 也不好再久留下去了。于是赏了许多金银财物和布帛粮米,派卫士宫监用宫里的马车把奶 娘秀月送回了山城老家。      
  那些年,周家靠着娘娘的赏赐,除了建下一座两进院子的青砖屋院外,还添置了二 三十亩的田地和几头牛马驴骡,日子倒也过得平安富足。奶娘秀月迈进久违的家院,乍一见 儿子翰成竟然长得一下子竟认不出来了,一把搂在怀里,一时又是哭又是笑的 。      
  自从奶娘秀月进宫服侍公主以后,李妃专门派人交代山城郡尹,特许奶娘秀月的儿 子到官学念书。奶娘秀月这次回家,凭着在宫里几年的见识,望着儿子写得端端正正的字 ,知道儿子出息了,泪水禁不住扑扑簌簌地滴在纸上,心内更是感念李娘娘的厚恩。虽说 母子分离几年,可若不是自己服侍小公主,自家儿子恐怕饭都吃不饱,更别说念书写字了。      
  在宫里的几年里,秀月想儿子都快想疯了。可因娘娘为人和蔼又重情知义、体 恤下人,每年都要派人到周家格外问候和赏赐一番。秀月虽思念儿子、挂牵家人,觉得只 有尽心服侍小公主,才能报答娘娘恩情的一二。      
  这次归家,秀月虽说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持家过日子,不知何故,仍旧还是 放不下心来。从见到小公主的第一眼开始,整整四年的朝夕相处,她早把小公主当成自家亲生 女儿疼了。如今乍一离开,心里竟是空落得难受,白天眼前总是时不时地浮出小公主那花朵 似的一张笑脸儿,夜夜几乎都梦见小公主,醒来忍不住唉声叹气地流一番泪。      
  十几天过去了,正要安下心来过日子,不想这天傍晚张宫监亲自带着车马卫士突然 又来到家中传娘娘的旨意,要召她重回宫中。      
  原来,自她离开宫后,小公主醒来找不到奶娘,当即便哭闹起来。每天也不大吃饭 也不肯玩耍,只是哭闹着要找奶娘。众人起初以为小孩子家的,过几天兴许就忘了,紫云殿 里上上下下全都设法子哄她开心。谁知一连半个月过去了,小公主依旧黑天白日地哭闹。加 上这几天又不小心着了凉,浑身发热,病中床上还是哭闹着找奶娘。李妃禀报陛下知道后, 便令张宫监火速出宫来接了。      
  秀月望了望满头白发的婆婆和失魂落魄的丈夫,再看看偎在怀里紧紧抓着自 己衣裳不松手的儿子,心都快碎了。可是,想想娘娘平素的恩情,再想想宫中正在病中的小 公主,平素无论得了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小小的人儿每次都要让奶娘先看一看、尝一尝 。再转脸看看这些年来家里起的屋、置的地,后院那满圈的高骡子大马……一咬牙,她毅然打 起包袱跟着张宫监登车回京了。      
  病中的小公主一见奶娘,一下子扑到怀里,紧紧地搂着奶娘的脖子怎么也不 肯松开了。李娘娘笑道:“连我都疑惑,莫非你们娘儿俩前世果然有母女缘分?怎么她一天 也离不开你呢?”又交代说,“你这次进宫自然不同往日了。我已和内史、宫监都交代下了 :以后你虽依旧在宫中服侍,可是每年清明和夏秋两季收庄稼,你都可以回家照顾一下,和 家人团聚几天。” 奶娘秀月忙谢了娘娘隆恩,从此越发一心一意地照顾起小公主来。      
  奶娘秀月只没有料到:这次进宫之后,后宫突然失却了往日的宁静,连着发生了好 几桩对李妃不利的事。首先在后宫传得沸沸扬扬的是:武帝决计,无论如何,今年也一定 要迎回大周皇后、突厥汗国的阿史那公主……      
  突厥之变,对武帝来说,不仅是他作为一个男人的屈辱,更是大周朝廷的耻辱。论说 ,武帝并非一定要娶一位胡番之地的突厥女子来替自己掌管六宫不可。胸怀大志的武帝十分 清楚:无论是北齐还是大周,谁与突厥的联姻成功,谁便无疑会以强势压倒对方。          
虹桥书吧。   
第33节:第十章(2)        
  这些年来,北方各游牧部落不时侵扰中夏,牙璋飞翰往来穿梭于东西两都。大周国 两代国主的励精图治、拓疆开边,从一州之地而渐与北齐呈相峙局面,胸怀天下的武帝一定 要实现一统大业。因此,无论突厥多么无理,大周使者仍旧连着三年长途跋涉于突厥和中夏之间,反复恳请突厥履行当年婚约,同时设法阻止突厥与齐国的 联姻。      
  今年开春,四位王公奉命第四次千里迢迢北上突厥。在大可汗牙帐内,反复昭述大 周国主的功勋圣德,论数伪齐的悖天不义和齐主高氏父子的荒淫无道,请求大汗同意大周迎 娶皇后。      
  孰知,突厥可汗此番不仅不肯允婚,反倒当众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