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宋青书-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说是殷六侠,就是峨眉派的众人也是惊诧万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纪晓芙居然另外喜欢上了。
“纪师妹,到底是不是真的,你说。”虽然现在不是问这个的时候,但是这件事关乎着峨眉派的清誉,容不得静玄师太有半点马虎,于是也面色严肃的张口问道。
纪晓芙脸色惨白,没有说话,只是深深的看了一眼殷六侠,什么话也没有说,转身跑了出去。
第九章寒毒发作
第九章寒毒发作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不会的,晓芙怎么回背叛我,一定是那个家伙欺负了晓芙,一定是了,一定是这样的,晓芙,晓芙。”殷梨亭先是不可置信的喃喃自语了半天,然后突然大叫几声,追着纪晓芙跑了出去。
“梨亭。”
“六弟。”
“六哥。”
众人一惊,连忙跟了出来,可是也只能够看到一道影子渐行渐远,瞬间消失在天际。
“唉,这都是造的什么孽啊!”静虚师太跺了跺脚,唉声叹气。
“好了。”静玄师太摆摆手制止了静虚师太,转身对张三丰道,“张真人今日之事,我要尽快回山告诉师尊,请他老人家定夺,失礼之处还请见谅。”
张三丰今日经历了这么多事情,早已经是心力交瘁,也没有寒暄的意思,只是摆摆手,点点头示意知道了。
静玄师太等人也是尴尬不已,沉默的行了一礼,转身摸摸的走了。
紫霄宫中,静悄悄的一片,大家谁都没有说话。气氛十分凝重。
“咚!”
就在这时,只听得一声响,大家循声望去,却是张无忌不支,昏迷倒地的声音。
“吴忌。”
“无忌。”
“无忌。”
当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殷梨亭的事情还没有解决,张无忌又出了事。众人连忙将张无忌扶了起来。
张翠山急忙将张无忌抱在怀里,以为他只是疲惫不堪,是以昏厥,连忙在他胸口推拿了几下,岂知无忌这口气竟转不过来,全身冰冷,鼻孔中气息极是微弱,张翠山运力推拿,他始终不醒。众人见他转眼也要死去,无不失色。
张三丰伸手按在他背心“灵台穴”上,一股浑厚的内力隔衣传送过去。以张三丰此时的内功修为,只要不是立时毙命气绝之人,不论受了多重损伤,他内力一到,定当好转,哪知他内力透进无忌体中,只见他脸色由白转青、由青转紫,身子更是颤抖不已。
张三丰伸手在他额头一摸,触手冰冷,宛似摸到一块寒冰一般,一惊之下,右手又摸到他背心衣服之内,但觉他背心上一处宛似炭炙火烧,四周却是寒冷彻骨。若非张三丰武功已至化境,这一碰之下,只怕也要冷得发抖。
张三丰撕开无忌背上衣服,只见细皮白肉之上,清清楚楚的印着一个碧绿的五指掌印。张三丰再伸手抚摸,只觉掌印处炙热异常,周围却是冰冷,伸手摸上去时已然极不好受,无忌身受此伤,其难当可想而知。
众人见状,都是不由得大吃一惊。殷素素更是扑在张无忌身上大哭。只有宋青书没有意外,知道这是中了玄冥神掌。
张三丰皱眉道:“我只道三十年前百损道人一死,这阴毒无比的玄冥神掌已然失传,岂知世上居然还有人会这门功夫。”
宋远桥惊道:“这娃娃受的竟是玄冥神掌么?”他年纪最长,曾听到过“玄冥神掌”的名称,至于俞莲舟等,连这路武功的名字也从未听见过。
张三丰叹了口气,并不回答,脸上老泪纵横,双手抱着无忌,说道:“以前我常道人定胜天,不想今日却是人力有穷时。我连一个小孩子也保不住,我活到一百岁有甚么用?武当派名震天下又有甚么用?我还不如死了的好!”众弟子尽皆大惊。各人从师以来,始终见他逍遥自在,从未听他说过如此消沉哀痛之言。
莫声谷道:“师父,这孩子……这孩子当真无救了么?”
张三丰双臂横抱无忌,在厅上东西踱步,说道:“除非……除非我师觉远大师复生,将全部九阳真经传授于我。”
众弟子的心都沉了下去,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师父这句话,便是说无忌的伤势无法治愈了。众人沉默半晌。
这时候宋青书开口道,“太师傅,爹,诸位师叔,现在还不是伤心的时候,现在当务之急是一边派人循着六叔的踪迹,找到六叔,以免在发生意外;一边派人寻找《九阳真经》的下落,要知道当初除了觉远大师可是还有人得到了《九阳真经》。”
宋远桥等听了这几句话,都是摸摸的点了点头,张三丰更是眼睛一亮说道:“除了恩师觉远大师以外,的确有人得到了《九阳真经》,就是当初的潇湘子和尹克西盯上并暗中盗走《九阳真经》。”
当真是‘天无绝人之路’,众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是欢喜异常,就连宋远桥这次也是给了宋青书一个微笑。
张三丰不愧是一代宗师,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情,道,“青书说的不错,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是不能够放弃,松溪,声谷你二人带着弟子去寻找梨亭的下落,莲舟你派人去寻找《九阳真经》的下落,你们其他人将无忌太刀我房中。”
。。。。。。
距离张无忌被送进张三丰房中已经三天三夜了。张三丰,宋远桥,俞岱岩,张翠山几人轮流运功为张无忌驱除寒毒,三日三夜之内,劳瘁不堪,好在张无忌体中寒毒渐解,每人的时候逐渐延长,到第四日上,四人才得偷出余暇,稍一合眼入睡。自第八日起,每人分别助他疗伤两个时辰,这才慢慢修补损耗的功力。
初时张无忌大有进展,体寒日减,神智日复,渐可稍进饮食,众人只道他这条小命救回来了。只有宋青书知道这不过是表象罢了,要是玄冥神掌的寒毒折磨好驱除,也就不会有以后的事情发生了。
果然不出宋青书所料,到得第三十六日上,俞岱岩陡然发觉,不论自己如何催动内力,无忌身上的寒毒已一丝也吸不出来。可是他明明身子冰凉,脸上绿气未褪。俞岱岩还道自己功力不济,当即跟师父说了。张三丰一试,竟也无法可施。接连五日五晚之中,四个人千方百计,用尽了所知的诸般运气之法,全没半点功效。
张无忌道:“太师父,我手脚都暖了,但头顶、心口、小腹三处地方却越来越冷。”
张三丰暗暗心惊,安慰他道:“你的伤已好了,我们不用整天抱着你啦。你在太师父的床上睡一会儿罢。”抱他到自己床上睡下。
张三丰和众徒走到厅上,叹道:“寒毒侵入他顶门、心口和丹田,非外力所能解,看来咱们这三十几天的辛苦全是白耗了。”
沉吟良久,心想:“要解他体内寒毒,旁人已无可相助,只有他自己修习‘九阳真经’中所载至高无上的内功,方能以至阳化其至阴。但当时先师觉远大师传授经文,我所学不全,至今虽闭关数次,苦苦钻研,仍只能想通得三四成。眼下也只好教他自练,能保得一日性命,便多活一日。”
于是当下将“九阳神功”的练法和口诀传了无忌,这一门功夫变化繁复,非一言可尽,简言之,初步功夫是练“大周天搬运”,使一股暖烘烘的真气,从丹田向镇锁任、督、冲三脉的“阴*向尾闾关,然后分两支上行,经腰脊第十四椎两旁的“辘轳关”,上行经背、肩、颈而至“玉枕关”,此即所谓“逆运真气通三关”。然后真气向上越过头顶的“百会穴”,分五路上行,与全身气脉大会于“膻中穴”,再分主从两支,还合于丹田,入窍归元。如此循环一周,身子便如灌甘露,丹田里的真气似香烟缭绕,悠游自在,那就是所谓“氤氲紫气”。这氤氲紫气练到火候相当,便能化除丹田中的寒毒。各派内功的道理无多分别,练法却截然不同。张三丰所授的心法,以威力而论,可算得上天下第一。
第十章武当内功
第十章武当内功
《武当九阳功》作为武当派的镇派绝学就连宋青书都没有得以传授,只有张三丰和武当七侠八个人得以传授,就连莫声谷也是几年前才得以传授的。
所以不是张三丰他们不愿意传授,而是宋青书修为还没有练习的资格。
这一次之所以破例传授给张无忌,也是因为张无忌身重玄冥神掌的寒毒需要《武当九阳功》修炼出纯阳真气。否则当年在冰火岛的时候,张翠山也会《武当纯阳功》,为什么没有传给张无忌?
武当派的内功,其实共有三种:一是从入门就开始修习起的,便叫做《武当内功》;二是武当内功的进阶功法,叫做《纯阳童子功》,这部功法必须得以童子之身才能够修炼,也就是说只有将《纯阳童子功》练成后才可以破身,否则轻则前功尽弃,重则筋脉俱损;第三部,便是最为高明的《武当九阳功》,修炼这部功法可以进阶到神奇的先天境界,但必须《武当内功》与《纯阳童子功》全部修成之后,才能够开始修炼这部《武当九阳功》。
宋青书对于张无忌被传授《武当九阳功》也是羡慕嫉妒恨,但是他知道自己目前还远远没有这个资格,他现在连《武当内功》都没修成,便连修习《纯阳童子功》的资格也还没有,更别提《武当九阳功》了。
由于现在既然《武当九阳功》对于自己来说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所以宋青书倒是没有什么其他想法。
在张无忌修炼《武当九阳功》以抗寒毒的时候,宋青书也在修炼者《武当内功》。
不要看张无忌现在要死不活,可是作为知道后来事的宋青书来说,可不这么看。要知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否则也不会有后来纵横天下的张教主了。
所以为了自己的悲剧不再重演,为了不被张无忌甩开,宋青书也是争分夺秒的努力修炼着。
夜已经深了,但是宋青书的房中依然点着星星之火,床榻之上,宋青书盘膝而坐,五心朝天。
《武当内功》共有十二层,第一层是入门打基础,修炼拳脚功夫,熟悉身体,武当派一般是修炼武当绵掌,第二层是呼吸吐纳的功夫,行走坐卧皆有配合,直到身有气感方成。第三层则是搬运小周天,第四层则是搬运大周天,第五层则是炼皮,以内力淬炼皮肤,第六层到第九层分别是练肉,易筋,锻骨,练脏。第十层则是炼窍,第十一层则是换血,第十二层则是洗髓。
宋青书前十一层都已修成,练肉,易筋,锻骨,练脏,炼窍,换血都已经练成了。现在就卡在第第十二层,洗髓这一关上。这是武当内功的一道关卡,其实不止武当内功,天下所有修习内功者,在洗髓上都是一道关卡。一旦过了这一关,到时候无论是修炼什内功还是外功,都会进展神速。
宋青书这一夜修炼,也并没有什么大的进展。他先是搬运真气大周天一遍,然后按惯例由表及里,先是运转内力淬炼皮肤,接着是肌肉,然后筋脉,骨头,五脏,穴窍,血液。最后就是尝试着洗髓。
原本的宋青书在洗髓这一关上便已卡了好一年有余了,现在宋青书也不奢望换了自己就能忽然人品大爆发,穿越过来的第一天晚上修炼便能够完成洗髓,功力大进。
他之前从未有接触过武学,现在虽继承了原本宋青书一身的武功、记忆与经验,但就他目前来说,对于武学的悟xing与见解上,那还是远不如原来的宋青书的。何况内功更加高深难解,他现在都还未必能把已学得的武当内功全部理解透彻,更别谈研发创新了。
他现在修炼内功,也只是按照原本宋青书的记忆按部就班地练习罢了。实际他现在对这内功还根本弄不明白,比如运功路线为何要那么走,他根本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其实原本的宋青书已经开始在进行洗髓了,但是洗髓乃是修炼的第一个关卡,原来的宋青书基本上都是自己摸索着在修炼。所以进展不是很大。你说什么,不是还有宋远桥和其他几位武当七侠?以先前宋远桥对待宋青书的态度就可以知道他是不会有耐心为宋青书讲解的,至于其他几位武当七侠,宋青书乃是宋远桥的儿子,乃是宋远桥负责传到授业解惑,他们也不好越俎代庖。
这一阶段乃是最难的一段,先不说其他,单是洗髓时的痛苦就够你喝一壶了。而且因为这一段涉及到人体骨髓,这是一个和大脑一样需要小心的地方。完成这一阶段必须得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因为一个不慎,就会骨裂而筋脉破损直接丧命。至于真气失控冲撞脑部,造成头颅震荡,神智不清,丧失记忆,甚至发疯发颠等等,那还算更轻的了。
所以,完成这一段经脉必须非常小心谨慎,也最是难过。真气轻了达不到效果,真气重了则可能会伤了骨髓,实是轻不得重不得,必须小心把握,不可一味强过。
《武当内功》中对完成这一段经脉的要诀是“天地不惊,道法自然”四字,讲求不要怕痛苦,但是又不要强求自然而然,功力到了,自然就过了。可书上讲来总是轻巧,实际做来,却是难上加难。痛苦也就算了,功力什么时候就到了,怎么就能自然而过了?
宋青书自觉功力早就到了,可就是怎么也过不了。
宋青书没能完成洗髓,也没有什么气馁。只是把真气不断搬运大周天循环温养,增加真气的浑厚度。虽然完不成洗髓,但内力还是能够通过不断的循环搬运来增长的,只是速度较慢罢了。
热烘烘的真气不断在体内循环游走,感觉是非常舒服的,第一次修炼的宋青书有些沉浸其中。也不知修炼了多久,宋青书忽然感觉到有些jing力不济,头脑发晕,心中jing醒,连忙停下了修炼,收功而起。
这种情况,是修炼过头了。修炼内功,练出真气,是一个炼jing化气的过程。这个jing是指人身体里的元jing,通常是靠从ri常食物中来摄取。而一个人身体里的元jing每天都是有限的,如果元jing消耗过度,就会出现如宋青书刚才jing力不济、头脑发晕这类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补,所谓‘穷文富武’就是这个道理。恋物就是一个烧钱的玩意儿,每天吃的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第十一章早晚课
第十一章早晚课
既然已经有些jing力不济,头脑发晕,这就是损耗精元的前兆,当然得赶紧停下了修炼,收功而起。否则一旦精元损耗严重,轻则功力倒退,重则根基被破坏,日后想要再进一步,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是难如登天的。
于是宋青书走下床榻,在屋中打起了武当绵掌。
武当派的武当绵掌功夫并不止是在修炼之初时用来熟悉身体,帮助人尽快找到气感是练出真气,拥有气感前的辅助法门,其在恢复与壮大身体元jing方面,有着独特的效果。
这门《武当内功》中的第一层功法,并不是练成后就不用练了,它是要伴随整部功法的。其重要程度上,一点儿也不下于后面梯云纵,绝户虎抓手的哪几门功法。
所谓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补不足而奉有余’。人身体内的元jing虽然可以不断补充恢复,能够持续成为炼化真气的来源,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也是不断下降,逐渐年老体衰,而体内的元jing也随之不断减少。
人体内的元jing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幼年时最弱,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不断增长,到成年以及壮年时期最强,四十岁之后,则又呈不断下滑之势,逐渐弱小。每个人体内的元jing也不相等,体质好的人强些,体质差的人则弱些。而如果得了某些大病,或者重伤,也会造成元气大损。
不过这是一般人的情况,练武之人体魄强壮,体内元jing比寻常人要更加强盛些,而且功力高深者,可能要到五十岁甚至六十岁后,体内元jing才会逐渐减弱。
但不论如何,他们也只能是减缓这个过程,而无法终止,最终还是免不了体内元jing衰竭,难逃一死。无论功力多么高深的高手,只要他终止不了这个过程,那就逃不脱最后一杯黄土掩埋。
所谓是‘没有垃圾的武功,只有不行的人’,再加上武当绵掌可以说是武当派所有武功的基础。
道家以水“解道论德”,认为水处下不争,随方就圆,柔和清静,然而,水亦可蓄能储势,穿石劈岭,无孔不入,无坚不摧。
张三丰在创立武当之初于武当山上观悠悠白云而悟出‘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道理,从而创造出了武当绵掌,可谓微妙精致,绵者,柔也;道家认为至柔则刚,武当绵掌刚柔要济,阴阳相随,不僵不滞,看似柔弱无骨,实则绵里藏铁。所谓刚则易折,柔则长胜,体现道家以柔克刚的真谛。
所以武当绵掌对于武当来说就好像是罗汉拳对于少林寺一般,乃是百般武功的基础,没有练习武当绵掌就算你天纵奇才也休想将武当功夫练到登峰造极,返璞归真的地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