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归恩记-第9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妃依稀能从御医这话里头听出一丝异端,当即挑眉说道:“去南院的的确是陈医官,这有什么问题么?”



  御医问道:“娘娘方才说到,二殿下手上的伤裂开了一次,那么傍晚为二殿下再行包扎的医师,不是这几天一直负责此事的赵医师,而是陈医师了?”



  德妃点了点头,然后目色微疑地道:“无论是陈医官还是赵医官,都是为皇家疗病保康的好助手,换谁为皇子治疗,不都是一样尽心尽责么?”



  “下官并非要说陈医师就不尽责了,只是在这治疗过程的中途换掉原治医师,却是行医大忌。”多的理论,这御医没再赘述,只直接话入正题,“二殿下手上的伤本来也愈合得差不多了,若再次裂开,伤口也会比原来缩小许多。而按照陈医师惯用的治疗手段,对于外伤用药,他会加用一道‘猴蒲草’。这种药草对加速伤口愈合有奇效,但也是因此,受用者会有一两天身体出现些许发热症状,这也是伤处新肌快速增长的原因所致。”



  御医讲得很仔细,但德妃却只是从他这番话里牢牢记下两个字,当即有些不悦地道:“些许发热?你可知道皇子现在身上烫得多厉害?你们也并不是不知道,皇子体质异于常人,需要更小心的用药,但凡有副作用的药,都最好不使用。陈医官是医术倒退了,还是今天喝酒了?”



  …(未完待续)
1082、小闲
  …



  那解释了一大堆理论的御医闻言眉头一跳,暗道自己差点疏忽了,本不该对这位医道之外的人解释这么多,哪怕她是陛下最宠爱的皇妃。言多必失,若让她抓住几个字眼,恐怕陈医师无辜为此受过,自己以后与他会逢也会觉得难为情。



  沉默着斟酌了片刻后,御医重新镇定了心神,稍微直了直身,平缓说道:“这种草药的使用经验已经颇为丰富,断然不会出现如此严重的不良作用,为此下官思索再三,倒是想起一个使用这种草药的禁忌。恕下官失礼,敢问德妃娘娘,二殿下今天的晚膳食用了何种食材?”



  德妃目中透露出一丝凛冽,她没有回答,只是偏过了脸,朝站在一旁的几个华阳宫的宫女扫视过去。



  这三个宫女都看见了之前那个掌灯宫女的遭遇,此时与德妃扫来的目光一触,立即心生一种不祥的预感。她们知道有些事连二皇子殿下也是不会偏袒的,避开不过,三人你看我、我看你的犹豫挣扎了片刻,终于其中有一人朝前站出一步,懦懦地道:“殿下喝了一盅参汤。”



  只是参汤,还是皇子平时常喝的那种,会出什么问题呢?



  这本该是毫无害处的饮食,宫婢们从未想过它会出什么问题,但此时那名回话的宫女被德妃的视线一迫,仿佛她就是说她端了一盅白开水服侍皇子饮用,都等于是给皇子送去了一盅砒霜。



  二皇子王泓偎坐在榻上柔软锦被中,经御医诊过腕脉后,一直只是静静旁听着德妃与御医的交谈。他本来以为御医诊断无碍,很快就会离开了。德妃也不会再多待,却没想到,这两人之间的谈话,不知不觉又扯到自己宫里的宫婢身上。



  刚才在德妃那里,他好不容易设法给华阳宫里的侍婢赚了些继续留侍的价值,没想到现在又扯出事端来。若任其延伸展开下去,华阳宫侍婢大清换的计划。德妃一定不会放过了。



  未及多做考量。二皇子王泓就忽然出声说道:“今日晚膳本宫没什么胃口,只想早些歇了。参汤是本宫命膳房做的,食用起来比较简单。也是平日里就常饮的那种,能有什么问题?”



  刚才他也是在德妃与别人说话时忽然掺了一句,却是一句话间接将那无辜的掌灯宫女发去了浣衣局做苦工。而这一次,同样是忽然开口。意境则大不一样。



  那个向德妃回话的宫女紧紧抿了一下嘴唇,她心里有些感激。但此刻她在德妃面前还不敢有丝毫情绪上的表露。



  御医先向二皇子一揖手,然后缓言解释道:“参汤大补,正阳气,的确是适合二殿下经常进食的一道养身药膳。但参汤的温补药性。会促使‘猴蒲草’致人身体发热的症状加重。药性相阻,这就类似于服药期间不可同服绿豆汤是一个理,下官劝二殿下最近这几天应该停服参汤才好。”



  “有医官的提醒。想必华阳宫里的一应侍婢都不会再犯这个错误了。”二皇子王泓说着话的同时,目光朝周遭环顾一遍。“医官的话,你们可都听清楚了?”



  华阳宫里的几个宫女太监闻言全都跪地叩首道:“奴婢记住了,多谢御医指教,叩谢二皇子殿下降恩体恤!”



  二皇子王泓抬手一挥,示意那些宫婢平身,然后他就又对御医说了句:“本宫自幼体质偏虚,承蒙父皇关爱,常年参汤不离手,这已不是什么隐秘之事。想必陈医官也当知悉‘猴蒲草’的这一偏效,为何傍晚时分为本宫包扎手伤时并未提及?华阳宫里的侍婢哪会知道这类事,岂非要平白为此担罪?”…



  总之是要想尽办法压抑德妃准备“清扫”华阳宫的念头,这参汤之祸,能踢多远踢多远,哪怕为此暂时又要让那陈医官背点委屈。不过,父皇向来对医者持有礼敬,就算太医局的医官偶尔疏失犯错,也只会是受点轻罚吧?



  听了皇子的话,御医脸色微白,知道自己想替陈医师揭责的计划是必定失算了,他只得垂眸说道:“金疮药都是配好了才使用,可能是陈医师一时大意了配方细则。陛下春秋鼎盛,圣体强健,极少传医,今天傍晚陈医师忽然被传去,想必是心忧圣上,才致使疏失了一方……”



  这御医的话还未说完,德妃忽然动怒了,凭空叱道:“心境如此浮躁的医馆,怎堪大用?待会儿本宫就去将他从南院撤了,陛下那边另派医官过去。”



  眼见德妃又发火惩人,王泓心里却渐生烦腻。且不算他明里暗里劝拦下来的,就数到陈医官这一次,已是今天晚上这半个时辰里被她惩治了的第三个人,接下来还不知道她准备又看哪些人不顺眼。



  也不知道她今天怎么火气就这么大?



  是人做事就难免有些微疏忽,如果连宫婢侍立在旁时不慎打了个喷嚏,仪仗队行走时有哪个人滑了一下脚,婢女斟茶时稍微斟满了些……这类小事都要惩来罚去,那宫里所有的婢仆全都得拴着镣铐服侍主子了。



  若真到了这个处境,还有哪个婢仆是真心侍主?个个心里有了委屈别扭,那么像今天这样主子不能喝参汤,奴婢还要往上进献的事情,很可能就真要演变成故意的了。



  罚人一时快意——或者根本不会给施罚的人带去愉快——留下的隐祸却是可以无尽传递延续的。



  王泓本是个宽忍的个性,厌烦这种做派,平时与德妃相处时,他尽量选择无视德妃的这点手段,只想着这也是她的个性,无法完全扭转。但此时此刻,他已经耐着性子与德妃周旋了这么久,身体上的不适令他疲累加剧,实在是已经撑到一个不想继续奉陪了的境地。



  长长舒吐了一口气,王泓自己抬手揉了揉有些滞气的胸口。语气里满是疲惫地道:“好了,母妃,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臣以后会小心的,医官们也多注意些就行了。太医局众位医官都是从全国一层层晋选过来的,大多都是名门名医,以后皇家康健还要有劳诸位用心献力。”



  “多谢二殿下体恤。下官铭感无内。必会将殿下的原话恩义回转太医局诸位同僚,以激太医局全体医官今后更加尽心为皇家做事。”御医揖手朝皇子拜了拜,略微顿声后。又道:“下官为二殿下诊疗事毕,眼见夜色已深,二殿下早些安歇才最是紧要事,下官不敢耽误。就此请辞。”



  ……



  冷意也正注视着青蔷的脸庞。



  他感觉眼前这个从入相府之初就常一起嬉戏的蔷儿姐姐,时隔一阵子不见面。模样好像变了些。她的眉眼更柔和,脸颊没有以前圆了,但多了几分女子秀美,仍然让他觉得好看。



  随后。他又注意到她眼中微愕的神情,不等她开口就又笑着道:“可能是管家大叔太忙了,忘了说了。不过。现在由我来传达给你此事,也是一样的。”



  他的想法。与青蔷没有说出口的琢磨,有一些一样,又有一些不同。



  青蔷有些勉强地笑了笑,目光一扫刚才那柴车走远的方向,又说道:“我还以为你是给那两位大哥帮忙来的。”…



  冷意随着青蔷的目光所指看去,很快也看见了那辆柴车,不过那柴车已经行至小路的一个转口,一眨眼就消失在路口,差不多等于是快要出史府后门了。



  “哈,那是五哥和七哥。”收回目光来,冷意缓言说道:“是五哥和七哥要来帮我,以后我必须住在大夫人住的院子隔壁,他们就把那间柴房收拾出来了。”



  “噢……”青蔷迟疑了一下,又问道:“这些琐碎事务,可以喊府中杂役来做,那两位大哥不是只为相爷做事么?”



  “五哥和七哥今天不当值,他俩闲暇在府里,本来是准备陪我对练刀法的。后来管家大叔找着我,吩咐下来,让我今后负责护卫大夫人的安全,两位哥哥也在场,就都知道了,便要着手帮我。”



  冷意望着青蔷,温言叙说着事情的经过。在他说话的同时,他眼中始终含着微笑。这份温和情态,在他那张极为年轻的脸庞映衬下,显得分外纯粹,不掺一点其它情绪。



  “两位哥哥总是特别的照顾我,才要亲自动手。不过,听柴房仆人说,那小柴屋里的柴存放了快一年了,潮气很重,刚才翻柴出来时,还翻出好几条蜈蚣。要是让府里的小姐妹们帮忙去做那些事儿,恐怕要被吓得够呛。”



  话说到这儿,冷意又扬了扬手中拎着的被褥,朗声说道:“有些力气活,就该男人来做。”



  青蔷闻言心中一暖,终于完全放下了刚才那种警惕中蕴着惧怕的心情。同时,她还默默提醒自己,不要再总纠结心思在刚才看见的那‘东西’上,不要沉溺于思考那些森然之事。



  转念想想,自家老爷身为一朝丞相,虽然地位极高,但在他用权决策时,难免会有人不服气、嫉妒,继而起祸心。十家将伴在老爷身边,偶尔需要拔刀除祸,也是为了保护老爷。护主之忠心,再正常不过了。



  虽然十家将成员都是练武的出身,但仔细一观察,就会发现,他们也并非是只知动武的粗人。他们对家主忠心,对自家兄弟也是心存关爱。



  当然,还有像冷意这样心思细腻的人啊!



  见冷意说话间语调毫无迟滞,一派率真模样,青蔷也已不再猜忌他。



  待心神冷静缓和下来,青蔷倒是顾虑起他话里提到的那间非常潮湿的小柴屋。琢磨了一下后,青蔷叮嘱道:“太潮湿了就不要立即住进去,小心霉湿气味伤身。”



  “还是蔷儿姐心细。”冷意眨眼一笑,“我听姐姐的,今晚不住进去。”



  ……



  冷意话里提到的五哥和七哥,前者姓季,如其名字那般,排行十家将第五。后者姓田,其实青蔷应该对这个人有点印象才对。因为她几天前才见过这个人,田七正是那天岑迟去京都内城西南角的那处庙宇时,负责一路上护送的两人之一,



  除了与冷意比较熟络,青蔷并不能分清十家将中其他九个成员的名字样貌。刚才她没有机会靠近柴车细看,所以才会忽略了有过数面之缘的田七,也错过了一次她能看见十家将阴暗面的机会。



  刚才她所揣测的森然之事。事实的确够森冷。



  出了史府后门。季五与田七二人拉着柴车穿街过巷,来到城南的垃圾山附近。



  整个京都在商业发展繁盛的同时,也生出每天都有大量垃圾抛弃的现象。清理之后还需要一个输出口堆放。不过垃圾山的主要成分还是建筑垃圾,一时难以彻底铲除出内城地域。而垃圾山长久立于此地,渐渐形成其独特的‘垃圾文化’。…



  垃圾山的一角,除了表面看上去一贯的肮脏形象。内里也是罪恶的存在。



  罪恶的根源便在于,堆停在这里的垃圾。除了民生活动造成的废弃物,还有废弃的生命。



  如果不是不远处,时不时有那小庙里的钟声和诵佛声传出,只怕城南要因为位于垃圾山这一个角落里的的罪恶。而空城半阙。



  垃圾山旁那汪无名的湖泊里,湖水常年呈现幽碧色。以前湖边的沼泽常常吞噬路人,死难寻尸。便有流言相传,那湖水之所以是幽碧色。正是因为它是人间往生池的象征。



  这种流言扩散到民间,传来传去,渐渐造成了两种现象。除了被动的被沼泽吞噬掉生命的人,有些想不开的人也会主动来这地方,却不是故意去踩沼泽,而是故意去跳湖,以命一博,祈盼获得好得轮回。



  后来沼泽被填,沼泽里的浅水被推到湖区堆积,使这无名的湖泊水面升高,但是杀人沼泽的消失削弱了流言,反而使跑到湖边寻死的人变少许多。



  但庞大的湖泊与总也清理不了的垃圾山中间,又冒出了另一种地域,便是弃尸场。



  京都原本严令禁止随意丢弃尸体,没有钱安葬逝去亲人的人可以到衙门领取补助。南昭皇帝以离自己最近的这片脚下土地为他执政后,首个代表他的治国策略之样板,京都官民秩序经过近十年的管理与控制,时至如今,在京都地界绝对不会出现人死几天还得不到安葬的情况,



  而若巡城队在街上看到无声死去的流浪乞丐,自也会将其遗体送到城南义庄装殓埋葬。义庄每年都接受朝廷的物资支援,有义务料理这些事务。



  可尽管南昭设立了这些周全的法度,并也得到十分有效率的落实执行,但这些都是对成年人而言的待遇,而死尸之中还存在另一种异类,那就是死婴。



  无论是难产死在母亲腹中,还是刚出生时憋死的,或者还有更残忍的死……总之这类尸体最难处理,而且是连义庄都不愿意接收的死亡遗体。



  有一种亘古难散解的传说,说婴灵三魂不定,七魄缺六,唯有一项人灵最强,且带有上世轮回亡灵的一丝戾气。这种死亡后的灵魂不容易超度,却容易被流散世间的恶灵挟持,因此,世间没有人愿意接触死去的婴儿,或许只有他们的苦命母亲不介意这些。



  但没有在世间留下生活痕迹、因而不需要立碑述名进行祭奠的死婴,他们不是猫狗牲畜,也是人,也需要认真埋葬的。如果没有谁、没有哪个部门愿意接手这种事,便只有私下了结。



  而需要私下了结的事,大多没有章法,又是处在这种环境中,不免更增加诡异气息。



  尽管近几年京都居民的生活水平都有提高,至少再怎么穷也饿不着孩子,但仍有少数意外,发生在女人分娩之时。



  垃圾山旁那个阴森的角落,虽说地方不大,但偶尔隔了一两个月,就有红肿着泪眼的女人拎着篮子来,也许是埋尸,也许只是来烧几张黄表,供奉这里的土地,纪念一些遗憾与哀思。



  这里成为死婴埋葬地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附近那间庙宇,很早就有传言,庙在那里主要就是为了镇邪度化。



  但是,在哪里都有处在规矩之外的人,埋婴地有时也会埋别的死尸。而这一现象的转变,其实是京都百姓私底下都知道的惯例。…



  季五与田七将柴车拉到这垃圾山旁埋婴的区域,便停下脚步。



  他二人在离开相府后门时,就已经解下腰侧的佩刀,并脱下外衣将其包好,藏在柴车里。同时他们还将发带解开,以手指为梳拨乱头发。如此略作改扮。两人看上去就与寻常柴夫差别不大。



  伪装是十家将必须学会的技能。这些都还只算是小伎俩,瞒骗路人足够了。



  此时到达目的地,他们将各自包着刀的衣服从柴车里取出。随手扔到地上,然后两人就从车板底下拔出两根竹筒,扯开木塞子,朝柴车上泼洒起来。



  竹筒里淡黄的浓稠液体洒在柴车上。没有什么气味,似乎是比较纯粹的油脂。但又与炒菜的油有些不一样。两人不仅将柴禾洒满这种油脂,连柴车也没有漏掉。



  做完这些,两人将竹筒扔到车上,又各自从衣袖里摸出火折子。吹亮后,前前后后将柴车点着个遍。



  原本看上去已经潮湿得有些快要烂掉的柴禾,似乎是在之前泼上的那种油脂的助力下。瞬间就剧烈燃烧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