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器时代-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偏偏在南门口遇到了不知天高地厚的辎重队,几百人的小队伍居然那么嚣张,马脖子上系着的,车辕上挂着的,枪尖上挑着的,赫然都是满人的脑袋。两下几乎是同时到达南门口的,所以谁先进谁后进,成了事关脸面的重要问题。

铁厂辎重队连续赶了几个时辰的路,不知不觉超过了远离官道扎营的崔承秀所部,反而在他前面抵达了兖州城,本来以为能进城歇歇脚,喝杯热茶吃顿饭的,没成想在门口遇到有人争道。

那些人打扮活像山贼土匪,居然打着大明山亭参将毛的旗号,气势凌人,仗着人多势众,招呼也不打一声,就拿鞭子往辎重队拉车的骡子身上抽,想把它们赶到路旁,让出一条路来供所谓的总兵大人通过。

效死营当然都不是省油的灯,因为好歹算友军,就没有明目张胆地动用兵器,合理冲撞就在所难免了,山亭部队因为出身山贼,属于山地步兵,骑马的机会不多,所以骑术甚至不如效死营的乘马步兵,两下推推搡搡,搞得很不愉快。

刘子光已经养成了一点大将风范,对方的总兵并未出头,他也乐得培养兄弟们这种好勇斗狠,当仁不让的泼辣作风。这样一来,吴三桂脸上可挂不住了,他的职责就是联络协调,避免友军之间的误会,现在好不容易到了家门口又出了岔子,这可怎么交待。

吴三桂看刘子光平静的神色不像生气的样子,很无奈地说:“刘将军,这山亭镇的毛参将是山贼出身,匪气甚重,不过好歹也是受了朝廷招安的大将,刘将军切莫和他一般见识。我这就去找毛参将理论。”

“吴将军不必前去,既然他们以为官衔高,人马多,非要比咱们先进城,那咱们也不是不能让,可是拿鞭子抽咱家的骡子就不能容忍了,你不知道,我那些蒙古兄弟把骡子当兄弟一样照顾的,现在有人欺负他们的兄弟,就等于直接欺负他们,欺负我兄弟,就是欺负我,都欺负到我头上了,这口气怎么咽得下去,让兄弟们和他们干!谁赢了谁先进城,这样总算公平吧。”刘子光一通忽悠把吴三桂弄得晕头转向,实在搞不懂怎么打了几匹骡子就等于欺负到了刘将军本人,但刘子光放任手下和山亭军斗殴的意图他是领会了。两方面都不肯示弱,他这个联络官也没办法。

南门已经大开,城墙上的徐州军今天可开了眼界了,城下两帮人为争谁先进城搞得鸡飞狗跳,大动干戈。穿着打扮比较规矩的是利国铁厂给咱们送军械的辎重队,这伙人真光棍,直接拉了几辆大车横在门口,弄得谁也进不去出不来,南门交通为之瘫痪。另一帮骑兵好像是什么山亭镇的官军,穿的五花八门,有明军、清军的盔甲,还有老百姓的衣服,穿的不咋地,谱倒不小,颐指气使、指手划脚颇有咱们徐州军的风范。

山亭镇游击将军陈继盛穿了一身大明中级军官的山纹铠,簇新的铠甲,鲜红的盔缨,牛皮战靴,制式武将佩刀,这些行头套在身上,使原来的山亭寨二当家感觉自己真成了牛比轰轰的官军。

纵马奔驰在兖州府的道路、阡陌上,同样的道路,不同的感觉,以前是聚啸山林、打家劫舍,人们看到都要惊慌躲避;现在私盐终于成了官盐,人们看到他们虽然也会下意识的躲避,但是眼神里除了畏惧还多了一份尊敬。堂堂大明官军的正四品游击将军啊,老陈家十八辈子也没出过这么大的官!

所以陈继盛迅速膨胀起来,走路都有意无意学起了大戏里面的官步,一步三摇的气派十足,出行更要骑兵开道,拿着鞭子驱赶行人,手下儿郎们也很受用这种感觉,虽然一路上因为兵荒马乱并无行人供他们驱赶鞭打。

幸运的是终于在兖州南门外遇到这么一群不识相的家伙,看旗号是利国铁厂运送辎重的车队,那就是民团嘛,没有品级的地主武装。见到参将大人的旗号还不赶快让出大路,一个个榆木脑袋是不是没尝过官爷的皮鞭啊,山贼们心中暗喜,好不容易逮到发威的机会,可不能放过。

这帮民团凶神恶煞的委实不简单,马脖子上挂着血肉模糊的人头,得胜钩上的狼牙棒仿佛还站满了血迹,哼,吓唬谁呢,在咱们山贼跟前玩血腥,你们还嫩,宰掉平民百姓冒充清军首级的把戏是爷们玩剩下的。

山贼们挥起鞭子驱赶辎重队的骡子,嘴里不干不净的骂着,这可惹恼了效死营的好汉们,手里的马鞭也招呼过去,把山贼们的战马抽得到处乱跑。还把几辆大车横到了城门口,把路堵上了。矛盾就这么被激化,两下开始推推搡搡,恶语相向,甚至拿盾牌撞击对方,因为是在兖州城下,满城墙的官军都在上面看着呢,双方才没有抽刀子动武,要是在荒郊野外,恐怕早就开打了。

陈继盛本来觉得儿郎们人数占优势,不会落了下风,可是闹腾了一会他才发现,自己这帮人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接二连三地被人家推落下马。

有点不妙,山贼们一贯都是欺负别人,现在被别人欺负,有点不能接受,有几个兄弟按耐不住怒火,“仓啷”一声把腰刀就给拔出来了。

袁大帅眼皮子底下闹出事情可不好看,陈继盛回望毛参将,一直装聋作哑的毛文龙打了个眼色过来,示意他出面制止事态的发展。

“素质!注意你的素质!”陈继盛催马上前,指着那几个抽刀子要动武的山贼大骂道:“大王……参将大人怎么教导你们的?对清狗要象秋风扫落叶一般残酷,对战友要象春天一般温暖,你们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你们是官军,人家是民夫,怎么能欺负人家呢,快把刀子收起来。”

几个山贼悻悻地还刀入鞘,退到了一旁,陈继盛摆出官威质问起面前几个效死营的骑兵:“本官乃是大明朝山东省山亭镇参将毛大人驾下正四品游击将军陈继盛,你们可知道冲撞朝廷命官的车驾是要问罪的?毛参将奉命紧急入兖州和袁大帅共商军务,误了时间,你们担当得起吗?念尔等不知,这次就算了,还不速速赶开马车,让出道路。”

扎木和手下那些骑兵们根本不吃这一套,依旧霸占着城门口,自顾自地准备先行进门,甚至没有一个当官的出来和陈继盛应付几句,这下连陈游击也大为光火,好心好意劝说你们不听,还真要爷们动家伙吗?

“小的们,给我推开马车,把闲杂人等驱赶开来,恭迎参将大人进城!”陈继盛一声令下,已经忍耐了很久的山贼们顿时扑了过去。

正在这时,后面远远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兵部尚书都督同知山东巡抚右副都御史崔大人驾到。”

所有人回头望去,后面来了一支更庞大的队伍,旌旗招展,遮天蔽日,一杆极高的大纛上写着崔承秀的所有头衔,士兵们盔明甲亮,刀枪如林,气势排场远远超过南门口这两支闹矛盾的小部队。

第三卷 山东 第22章 怒火

崔承秀一路上套了牛勇不少话,知道袁崇焕和毛文龙的关系不是很和谐,还知道利国铁厂和徐州军的关系甚好,所以看到两军争道,他心里立即就有了计较。

城墙上的官兵看到崔承秀的旗号早就派人飞报袁崇焕去了,城下面的两帮人看到兵部尚书驾到,居然没有一点让路的觉悟,还在那里对峙着。

毛文龙有点急眼了,兵部尚书可是不能得罪的大人物,千方百计搭上苗可鉴的路子还不就是为了认识几个朝廷大佬,眼下大佬已经到了近前,怎么能让人家看到山亭镇的兵如此不堪。

毛文龙本来在众将的簇拥下端坐在高头大马上处在队伍中间,这会儿急火火地滚鞍下马,一溜小跑向崔尚书的马前奔去。手下那帮新鲜出炉的游击、千户、把总们也慌忙下马,很有眼色地跟在毛文龙背后,前去拜见兵部上官,这边吴三桂看到兵部尚书的旗号也大吃一惊,急忙招呼刘子光一起去见礼,刘子光撇撇嘴说:“我们又不是官军,见他做甚。”其实心里在想:老子见了皇帝都不磕头,又怎么能给你一个小小的兵部尚书下跪。

吴三桂见不是事,只好带着手下几个旗牌官前去参见崔承秀。两帮人在尚书大人马前跪倒,大声喊道:“卑职山亭参将毛文龙率部参见尚书大人。”“卑职徐州禁军千户吴三桂参见尚书大人。”

崔承秀一身绯袍乌纱,骑在高头大马上,在众将簇拥下很有点儒将的风采,此刻他在亲兵的搀扶下慢慢爬下马来,满面笑容地先走到毛文龙跟前,伸手虚扶了一下,嘴里说道:“本官久闻毛将军威名,今日得见,果然虎将也,快快请起。”

毛文龙坚持着又磕了几个头才爬起来,低眉顺眼地站在一边,崔承秀暗自赞叹了一声:“是个可造之材。”转而又去搀扶吴三桂:“这位就是年仅十八岁的我朝最年轻的千户吴三桂吧,真是后生可畏啊,本官在战报上多次看到你的战绩,不错,快起来吧。”

“谢大人。”吴三桂站起身来,在一旁恭敬地站着。

崔承秀满意地看着仍在地上跪着的其他低级官佐们,大手一挥:“都起来吧。”山亭镇的军官们闻声都爬了起来,可是吴三桂身后几个旗牌官还在跪着,直到吴三桂迅速回头低声下令才敢起身。

崔承秀稍微有些愠色,开言问道:“刚才你们两军吵闹推搡,所为何事啊?”毛文龙上前一步禀道:“回大人,适才儿郎们和吴千户的手下闹了一点小误会,现在已经没事了,儿郎们都回避在路边恭迎大人进城呢。”

吴三桂见毛文龙话说得漂亮,只好说:“毛参将说的极是,一点小误会而已,大家都想先进城就不免冲撞起来,些许小事惊动了尚书大人,卑职惶恐。”

崔承秀“哦”了一声,手扶玉带抬眼看去,城门口两帮人马泾渭分明地分列两边,明显是毛文龙的手下人数更多一些,沉吟片刻,他开腔说道:“毛参将久在山东,忠肝义胆,心怀故国,召集齐鲁之地血性男儿,为大军北伐做了很多贡献,我们远在京城,山亭义军的大名依然如雷贯耳,你们点起处处烽火,高举反清义旗,威震敌后,严惩汉奸的事迹更是四处传扬,令人景仰,令人叹服啊!”

毛文龙心中暗喜,急忙再次下拜,谦虚道:“大人谬赞了,这都是文龙身为大明子民应该做的。为朝廷,为百姓,虽肝脑涂地也不敢有丝毫怨言。”

崔承秀急忙搀扶起毛文龙,转而训斥吴三桂:“吴千户治军也忒孟浪了些,毛参将这样的英雄只好多多亲近,怎可纵容手下与之相争?”

吴三桂只是个十八岁的年轻后生,听到这话有点着急,慌忙辩解道:“这是利国铁厂的义勇辎重队,卑职只是联络官,并非主官,大人明鉴。”

“哦,原来是民壮啊,那更加的不成体统了,居然和朝廷官军争道,他们的领队呢,怎么不见过来见礼,真真是村野匹夫,冥顽不灵。”崔承秀怒道。

拉一方,打一方,是他看到毛文龙所部之后即兴想出来的计策,毛部千人久在山东,身经百战,非常值得拉拢,甚至在除掉袁崇焕的行动中能起到不小的作用,所以他准备借这个机会打压铁厂的辎重队,向毛文龙显示一下诚意。

“叫辎重队的领队过来见驾,本官要问问他,谁给他那么大的胆子,区区数百民夫就敢藐视朝廷,真是无法无天。”崔承秀继续发飚。

“这……”吴三桂这才后悔起来,刚才把罪过揽过来就是了,现在拖累到刘将军,真是过意不去,他回头望望,为难的张张嘴,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

刘子光的顺风耳已经听到了崔承秀的话,顿时怒气冲天,把白虹刀的绷簧按开了一点,就等吴三桂过来脚踏了,如果姓崔的有半句话不客气,就要他血溅当场。

这时候,一阵锣鼓齐鸣,城门里有大队人马出来,效死营的堵门大车已经拉开了,打着徐州军旗号的迎接队伍浩浩荡荡地涌出来,在南门外排开阵势。

袁崇焕一身重甲在身,骑在战马上走在前头,身后是满桂、祖大寿、何可纲等将领,再后面是两千精兵,雁翅排开,鼓乐齐鸣,旌旗招展,全副仪仗地欢迎尚书大人的驾到。

袁崇焕策马来到崔承秀跟前,翻身下马,直立不跪道:“徐州都指挥使袁崇焕参见崔尚书,请恕下官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吴三桂和毛文龙已经很识趣地闪到一边去了,崔承秀满脸堆笑地说:“元素(袁崇焕的字)兄不必客气,本官也是为过将帅的,知道全身甲胄的辛劳,不必如此多礼,看来这兖州的防务还很紧张啊,需要元素兄时刻披甲守候。”

袁崇焕从容答道:“下官职责所在,不敢懈怠,适才鞑子又有异动,下官闻讯登城观之,所以耽误了迎接大人,还望海涵。”

崔承秀心里暗骂:不想跪拜迎接我就弄这么多幺蛾子,有意思吗?你再折腾还不是要死在我手下,哼。嘴上却客气道:“军务为重,本官怎么会计较这些虚礼呢。”

袁崇焕道:“多谢大人体谅,还请大人上马进城,大人的部属也请一并进城吧,行辕和营房已经收拾干净了。”

崔承秀的部属是京里带过来的一营标兵,还有苗可鉴的亲兵队,以及三千浙军,其他一万五千浙军因为人数太多,只得在远处扎营了。这些人马随驾护卫兵部尚书也不算太过分。

“这是山亭参将毛文龙,还有他手下的好汉们,鞍马劳顿了大半天,我看就和我们一起进城吧。”崔承秀对袁崇焕说。

让毛文龙来开会,这厮居然带了一千人过来,这可没地方安排住宿啊,袁崇焕一边应付着毛文龙的参拜,一边想着对策,忽然看到了吴三桂,对了,利国的辎重队肯定到了,听说连护卫队带车夫骡马也有六七百人,几百匹马,把给他们预留的地方让出来不就行了。

袁崇焕把吴三桂叫过来耳语了几句,后者神色难堪地去了,然后大人们各自上马,袁崇焕陪着崔承秀走在前面,崔承秀又硬把毛文龙拉在身边,他们的后面才是满桂、祖大寿等将领陪着陈继盛、苗可鉴,再往后是山亭镇的骑兵和崔承秀带来的部队。而刘子光的人马根本连进城的资格都没有。

吴三桂不停地陪着不是,说着好话,依然无法熄灭刘子光胸中的怒火,他的马脖子上也挂了七八个清兵的脑袋,本来觉得能在兖州城里众目睽睽之下露个脸的,可是这赫赫战功根本没人理睬,几百里路跑来巴巴地给人家送物资军械,结果连城都不让进,真是欺人太甚!现在他觉得马脖子上挂那么多脑袋不是威风,而是可笑了。

山亭镇的那些小子们得意洋洋地在徐州军的列队欢迎下大摇大摆的进城,那些刚才在效死营手下吃了亏的家伙都斜着眼望过来,有几个胆子大的家伙看到当官的走远了,还冲着他们喊着:“进城啊,你们刚才不是很牛气的吗。怎么现在软蛋了?哈哈。”

轻骑兵们打架在行,斗嘴可不行,看到这情形都气得要冲过去揍人,可是又不知道揍谁好,辛辛苦苦跑来帮人家打仗,给人家免费送东西,结果热面孔贴个冷屁股。

吴三桂在一边劝说着:“刘将军,贵部歼灭清军精骑的事情我一定会禀告大帅帮您请功的,眼下城里真的没有地方了,崔尚书那么多部属,再加上毛文龙的一千人,恐怕咱们徐州军都要把营房让出来,我看你们还是去城东大营吧,那里有贵厂三千骑兵,住在一起也方便些……”

吴三桂的话刘子光根本没听进去,他已经被愤怒包围了,左右看自己的兄弟们,个个也是面露怒色,身上裹着绷带的伤员赵彰成是个火爆脾气,看到刘将军面色铁青,知道将军大人恼了,伸手就去扯弩车上盖的苫布。

“你干什么?”刘子光低声喝问。

“射这帮龟孙!”赵彰成岔岔道。

“收起来,传令下去,都不许动家伙,不许乱走动,给我好好看人家进城。”刘子光虽然气愤,但是远未丧失理智,五百人马在人家几万大军驻守的城下还能翻出多大的浪花啊,恐怕这边动手那边就被灭了,何况还有更重要的任务等着他呢,怎可意气用事,争一时不平。

效死营全体将士加上一百多马车夫,都静静地列队站在徐州军的欢迎队伍后面观看别人入城,一直等到所有人进入兖州,南门关闭为止。

刚才还人满为患,热闹非凡的南门外只剩下铁厂的辎重队孤零零的站着,夕阳西下,旗帜在风中翻卷,没有一个人说话,气氛显得格外苍凉。刘子光问吴三桂:“吴千户,刚才你说让我们去哪里扎营来着?”

效死营终于没有闹事,吴三桂长长出了口气,听到刘将军询问,赶忙回答:“是城东大营,那里也是小将的营地,还有贵厂的三千铁卫骑兵,大营的主将是我舅舅祖大寿,大家都是自己人,一定不会有什么不愉快的。”

“那好,咱们就去城东大营。”刘子光说完,带领愤愤不平的手下们前往宿营地。

第三卷 山东 第23章 整顿

范文程藏在车队里一辆不起眼的马车里,他掀开窗帘的一角,从头到尾观看了城门口的一幕,这个崔承秀还是有点小手段的,几句话、几个举动就拉拢了毛文龙,不过还是太露骨了些。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