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戾太子重生-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意见。

    “哼!”刘彻突然哼了一声,把大家吓了一跳,喜欢察颜观色的人马上就觉得今日皇上态度不大对,似乎对西南诸夷很是反感。

    刘彻看了看大家,说道:“匈奴逃了,南越灭了,西羌也平了,可现在竟然有人敢对朕说不!对这样的人,朕决不轻饶!”

    刘据一听有些明白了,他担心刘彻又要兴兵,于是上前奏道:“父皇,此乃蛮夷小国,不懂王化,儿臣以为还是派人走一趟,把事情说清楚,儿臣想他们会知道自己错的。”

    “为什么要派?难道朕还怕他们不成?”刘彻有点动气,“是他们做错了事,应该让他们到长安来,跪在朕的面前承认错误。”

    大家一听都明白了,皇上是想出兵平乱,可没人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所以都没接这个茬。刘彻见没人说话,就开始点名回答:“公孙贺,你说是不是应该教训他们一下?”

    公孙贺也觉得不宜出兵,可皇上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又不能反驳,只好硬着头皮站起来说:“应该,应该,不过皇上,臣以为派人召抚可能更稳妥一些。西南多山地,不同于南越,缺少河流,道路不畅,此时出兵恐怕有些得不偿失了。”

    刘彻没想到公孙贺也反对出兵,气得他想冲上去扇他两个大耳光,他努力压了压火,讥讽道:“怎么?太仆大人是不是老了?做事越来越谨慎了?”

    石庆一看皇上是铁了心要出兵了,如果硬抗下去准没好处,估计最后又是皇上罢了一些人的官,然后再强行通过。石庆想了想,上前替公孙贺解围:“陛下,臣以为不如派杨仆、路博德两位将军顺道去趟,再伺机而动。”

    刘彻听到丞相主张派兵,脸色稍稍好看了一些:“就这么定了,马上传旨,让杨仆和路博德去西南。告诉他们,别客气,放开了打。”



………【第19章 粉墨登场(7)】………

    “诺!”石庆见主要的事情解决了,又说道:“陛下,王中尉请旨,去西疆的流民已经安置好了,是否让他回来,望陛下定夺。”

    刘据在一旁一听就明白了,一定是王温舒在西疆呆烦了,想回长安,他本来是想借着平定西羌建功立业的,没想到等他到了西羌,主要战事已经结束,他成了徐自为手下打杂的了,而且徐自为根本看不起他,只是让他管理些戍边屯田的琐事,所以想回来。

    刘彻摆摆手:“急什么,西羌还没定下来,让他就在那待着,告诉他,把他的手下都给我看好了,别出什么乱子。”王温舒手下不少是囚徒,军纪等方面自然比不了北军,即使比边军和郡国兵也差了许多。

    刘彻见大家没什么事了,就宣布散朝,大家在往外走的时候,就听到倪宽急着问石庆:“丞相大人,现在不宜再动刀兵,你怎么还给皇上出了这么个主意?”

    “小声点,”石庆看了看大家,见没人注意他,才把倪宽拽到僻静之处,小声地对他说:“你看皇上的脸色了?我不这么说他能放大家走嘛?一会儿你派个可靠之人去传旨,告诉杨仆和路博德,带兵到了那就招降他们,如果打起仗来可别指望我们给他们送粮食和装备。”

    “噢……”倪宽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一旁偷听的刘据当然也明白石庆的意思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等于是让他们两个人带着军队去招抚,只要言语上婉转一点,让大家都能下得了台,这样的招抚应该没什么问题的。

    这时,就听倪宽又问:“你说皇上这是怎么了?以前不是这样的,为什么这次非要动兵?”

    “唉!”石庆长叹一声,“这还不是最近打仗打得太顺了,让皇上不再把这些小部族放在眼里。以前是一切为了击败匈奴,其它的都不重要,可匈奴一旦真的被打败了,皇上就能腾出手来了,他是不允许有人敢违抗他的旨意的。你等着看吧,以后这样的事决不会少,有时间我们都要劝劝他,这样下去朝庭可不了多长时间啊。”

    此时,西海,徐自为大帐内。

    徐自为自从到了西疆以后,就决定先平定武威、张掖、金城等郡,他乘着冬季先把周围一些小部落平定,扫除了一些羌人的山寨,在开春之后才率军进攻西海一带。

    此时,西疆只剩两处还没有平定,一是正在与终军谈判的杨玉的先零羌,另一个就是西海的参狼羌。参狼羌一直在西海一带,上次氐池一战,参狼羌没有参加,主要原因是木洪与姚络、石松平等人有一定的旧怨,很难联合到一块去。现在不同了,姚络死了,石松平跑到杨玉那去了,姚兴身边只有一万多残兵败将,只得放下架子来求木洪,希望得到一个容身之所,木洪自然成了西海,甚至是酒泉以东所有羌人的首领。

    木洪知道汉军的厉害,当听到汉军进攻的消息,立即集中主力五万余人与汉军对峙,另外两万余人则护着各个部落的老老少少缓慢地向南转移,他的目的很明确,汉军不可能在西疆久待,一定想速战速决,只有避其锋芒才有可能寻找机会打败汉军。

    对于这样的情况徐自为非常头疼,他率越骑营及边军共三万多人紧随其后,他也想在对方的移动中寻找破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胜利。

    徐自为刚刚接到报告,说与他对峙十余日的羌人主力正慢慢向南撤退,很可能是想和已经退走的羌人部落会合。徐自为眼睛一亮,立即命令聚将升帐,他自己则利用这段时间思考着对策,羌人缓慢撤退,这里也不适合骑兵突击,如果硬攻,一定会有很大的伤亡,怎么办?徐自为很投入,连众将都到齐了都没有发觉,大家见主将在思考问题,也没有打扰他,而是静静地等着。

    终于,徐自为发现了羌人的破绽,紧锁的眉头也舒展了,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他一转身,这才看到大家都已到齐,于是也不客套,直接招呼几员大将到地图前讲解目前的形势及对策。

    大家都是征战多年,目前的形势不需要他多说,徐自为直接在地图上指出了羌人最新的位置及部署情况:“你们看,羌人部落已经向南走了十多天了,不过他们走得很慢,大概在我们南面二百多里的地方。现在,与我们对峙的五万羌兵已经开始撤退,估计是去和他们的部族会合,他们离我们大概有三四十里。”

    徐自为稍稍停了一下,等大家都看明白了才继续说道:“我们不能放他们走,越往南,地势就越高,也就越不利于我军的行动。但我们也不能直接攻击对面之敌,他们人数比我们多,而且已经有了准备。所以,我决定,绕过面前的羌兵,直接攻击他们的部族。”

    徐自为的话让大家一愣,随即就发现了其中的好处,而且羌人没有骑兵,而汉军有一半是骑兵,虽然这里不利于骑兵冲锋,但骑兵行军还是要比步兵快得多。徐自为的办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好,”徐自为见大家都没有意见,于是开始下达命令,“钟司马!”

    “末将在!”钟新急忙出列,上次大仗他就没能参加,这次说什么都要来,结果第一个命令就是给他的。

    “钟司马,我命令你率本部人马冒充全军紧跟在羌人的后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要让他们认为你就是我军主力,让他们放心地走在你的前面。”

    “诺!”钟新没想到自己分到这么个任务,心中有些不悦,不过想想也没办法,谁让他指挥的是步卒,根本不可能和骑兵想比。

    “孙司马!”徐自为又点了孙烈的名字。

    “末将在!”孙烈也急忙答应。

    “我命你率本部三千人马为先锋,绕过当面之敌,直插羌人的主力。切记,你的任务是迷惑并包围羌人,一定要拖住他们。”徐自为有点不放心孙烈,怕他脑袋一热什么都顾不上了,上次李息的命令他就没执行,结果被提前送回了长安。

    “诺!”孙烈急忙接令,他对这个任务还是比较满意的。

    徐自为又提醒大家:“大家要注意,千万不能让敌人发觉我们的意图,否则很容易被对方个个击破。”徐自为说的没错,他们本来就比羌人少了近一半的兵,现在再一分兵,万一被对方钻了空子,那麻烦可就大了。

    “诺!”好在大家都是聪明人,久经沙场,不需要他多提醒。

    当天下午,徐自为就分兵了,钟新带着一队人大张旗鼓地跟在羌人的后面,徐自为则带着越骑营的主力悄悄地绕开了当面之敌,向南疾进。

    西海的羌人各部现在是统一行动,可惜他们的前进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十多天才走了不足二百里,这个距离对于骑兵来说也就一两天的路程,徐自为带人兜了一大圈,也只用了两天时间就追上了他们。

    第三天下午,当汉军的骑兵出现在羌人面前的时候,近二十万人乱成一窝粥,看着羌人混乱的样子,徐自为笑了,他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了。

    徐自为率军轻易地击退了羌人的几次冲锋,他现在只有一万多人,而羌兵有两万,还有数万可以拿起刀枪的青壮。为了不让对方突围,他只派少数人马据守各个要点,主力不断变换自己的位置,让羌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汉军来了多少人,主力又在何处。

    徐自为骑马站在高处,眺望着羌人的营地,终于长舒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道:“好了,现在就等着木洪来降吧。”

    旁边的副将孙烈听了不禁问道:“怎么?将军就这么肯定他会投降?”

    “呵呵……他不投降还能怎么办?他的族人都在我们的包围之中,如果我们把他们全杀了,那他也完了,别说西海,就是整个西疆也没有他的立足之地。”徐自为自信地说,“你看着吧,过不了三天他就会来降的。”



………【第20章 粉墨登场(8)】………

    当木洪的弟弟木戎从斥侯那里得到汉军的消息时,大吃一惊,他知道事关重大,吩咐手下不要声张,然后亲自去见木洪。

    他急急忙忙走进木洪的帅帐,见左右无人,就凑到木洪的耳边说道:“大哥,不好了,汉人已经跑到我们前面去了,现在他们把我们的家人都包围了。”

    “什么?”木洪一听,霍地站了起来,“消息可靠吗?”

    “绝对可靠,这是探子刚刚送到的消息。”

    木洪呆住了,他慢慢地坐了回去:“完了,全完了。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啊?”

    木戎见自己的大哥犹豫,就提醒他:“大哥,这仗不能再打了,只要我们这一动,汉人肯定会对我们的族人下手,到那时,就算我们打败他们了,也真的全完了。”

    “这还用你说!”木洪当然清楚这种局面,可他现在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大哥,事到如今我们只有投降了,只有这样才能保全我们族人的性命啊。”他们兄弟的所有亲人,包括他们的老母、妻儿都在内。

    木洪望着弟弟,反问道:“投降?我们和汉人斗了这么多年,他们能容我们吗?”

    木戎说道:“大哥,汉人现在没有动手,正说明他们在等我们去投降,不如让我走一趟。”

    “你?”木洪不放心,万一汉人翻脸,那他连这最后一个亲人都没了,“不行,太危险了,不能让你去。”

    “大哥,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如果他们肯接受我们的投降,我们一家就能团圆,如果不接受,到哪都是个死。就让我去吧!”木戎竭力劝说自己的大哥。

    木洪一见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也只能这么做了,于是点点头,说道:“好吧,但你要小心,千万不能走漏风声,尤其是姚兴。”

    “嗯,我知道了,大哥你也要小心。”说完,木戎匆匆忙忙走了出去。

    晚上,姚兴正和几个副将讨论最近汉军的动向,他们对汉军这种不战不和的作战方式很不理解。几个人正在纳闷,帐帘一挑,他的卫队长从外面走了进来,一拱手说道:“大首领,不好了,汉军绕道我们的前面去了,木洪那老小子想投降!”

    姚兴和在场众人都是一惊,连忙问道:“什么时候的事?消息可靠吗?”

    “是我无意中听一个回来的斥侯说的。汉军已经把他们的族人都包围了,木洪决定投降,已经派木戎去汉军大营了。”

    “这可怎么办?”帐内的几个人都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只有姚兴呆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众人争论了一会儿,想起了姚兴,都希望他尽快拿个主意来。

    姚兴咬咬牙,恶狠狠地说道:“我是不会投降汉人的,谁想投降我就要了谁的命!”

    一个副将提议:“大首领,不如我们马上集合人马和他们干一场。”

    “不,”姚兴制止了他,“不能硬拼,就算我们杀了木洪,前后都是汉军,我们还是活不了。我们悄悄地潜入他的中军,杀了木洪,然后散布谣言,就说是汉军下的毒手,再联络他的人马一起和汉军干。”

    “好!”几个人都同意,很快,大家都分头准备去了。

    当天全黑下来之后,姚兴亲自带了几十个人悄悄地离开自己的营地,向木洪的中军摸来。他们很顺利地来到木洪的中军帐后,姚兴带人透过帐蓬的缝隙向里望去,只见木洪正坐在案几的后面沉思。姚兴稍稍犹豫了一下,就听里面木洪说道:“贤侄,既然来了为什么不进来啊?”

    姚兴一愣,不明白为什么木洪会知道自己来的,可他现在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用刀一挑帐帘,带人拥进帐内。

    姚兴冷冷地问道:“大首领,你怎么知道是我来了?”

    “哈哈……”木洪大笑几声,说道,“其实,你一出营地我就知道了,所以就在这等着你。”

    “什么?你一直在监视我们?”姚兴出了一身冷汗,知道自己中计了,他的话刚说完,就听外面一阵铜锣响,数百木洪的羌兵从黑暗中冲了出来,把大帐团团围住。

    姚兴见木洪的人把自己包围了,反而冷静下来,他看看自己的手下,所有的人都在望着他,只等他一声令下就和木洪的人拼了。可姚兴却把手中的刀一扔,对木洪说:“大首领,既然你都知道了,要杀要剐就悉听尊便吧。”

    一听他这么说,他手下众人也没有勇气再反抗了,一个个把手中的兵器都扔到了地上。

    木洪慢慢站起身来,走到他们的面前,然后对姚兴说:“谁说我要杀你?我不杀你,你走吧。”说着,木洪摆摆手,示意他的人都出去。

    姚兴及其手下吃惊地看着对方的人都退了出去,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问道:“你为什么不杀我?”

    “哎!”木洪叹了口气,说道,“我和你不一样,你和汉人有杀父之仇,而我的妻儿、老母都在他们手中。虽然我和你父亲斗了不少年,可我们终究都是羌人,有着同一个祖先。我不杀你,现在羌人全完了,我也要投降了,也只剩下你这一支了。你走吧,走得越远越好,把愿意跟你走的人都带走,就当我给羌人留支血脉吧。”

    姚兴没想到木洪会这么说,反而愣在了那里。木洪见他半天没有反应又对他说:“你走吧,过去我们是为了生存才会斗来斗去,以后不会了,我和你父亲明争暗斗几十年,不想再把争斗延续到下一辈。”

    “叔父!”姚兴忍不住跪下,向着木洪连磕了三个头,然后才说,“叔父,你的大恩大德姚兴永世不忘。”

    此时的木洪对他这话已经没有感觉了,他慢慢扶起姚兴,对他说:“恩不恩的就别提了,你只要记住,你是羌人唯一的希望了。但我最后还是要劝你一句,有多远走多远,别再和汉人斗了,你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姚兴终于走了,他带走了自己的部属和邻近的一些羌族部落,他带着他们向南走去,向着高原深处走去……

    木洪在姚兴离开的第三天带着全族向汉军投降,他跪在徐自为的马前,说道:“罪人洪木向大汉将军投降,但求将军能饶过我的族人,至于我的生死全由将军处置。”

    徐自为等他把话说完了才跳下马来,笑呵呵地走上前,把木洪搀扶起来,对他说:“大首领不必如此,只要大首领愿意归降我大汉,那我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说完,徐自为用眼扫视了一下木洪的身后,问他:“不知这里哪位是姚兴啊?”

    木洪急忙回道:“惭愧,他已经带人走了,在下拦不住他。”

    “哦……”徐自为点点头,“大首领想让他走,他留不下来,想让他留,他也走不了。”木洪不知他这话是何意,以为他要兴师问罪,没想到徐自为话锋一转:“算了,人各有志,他想走就走吧。留下的是朋友,走掉的也不一定都是敌人。”

    随着木洪的投降,西疆的羌人叛乱彻底平息。



………【第21章 粉墨登场(9)】………

    此时,张全和李仲元一行人已经离开了邯郸,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