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通臂之虎-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潇洒地一溜轮子走了。

    贾运康赤着脚追下来,跺得楼板噔噔响。看老头已经走远了,又牲口似的叫骂了一声,然后又冲赵英旗道:“你干嘛拦着我?”

    赵英旗反而被贾运康骂愣了,“我什么时候拦你了?”

    看贾运康发疯的狼狗一般,也没跟他一般见识,但一看地上不对,贾运康的脚脖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一块皮,正滋滋地往外渗血。

    凌秀琳赶紧找创可贴、胶布之类给他包扎起来。贾运康嘟囔着打了个电话,呼哧了好一阵,那边才把他安抚下来。

    “老小子是七星螳螂拳师爷级人物,叫祖长林,还真是个协会主席,老小子今年都七十了,竟然还是这么火爆。”贾运康好似自言自语,看着自己的脚脖子唠叨着。但是精神却像撒了气的皮球,没方才那么亢奋了。

    其实贾运康骨子里并不坏,他就是嘴上碎一点。不过他认为这是练武人的性情,如此可以增长气势,又能拉近与成年徒弟的距离。只是忘记了,来访者是个老大爷,还是个要来踢馆的老大爷。

    “没事吧?”赵英旗问。

    “嗨,摔了两下,不伤筋不动骨的。倒是事情不好解决,他一把年纪了,我又不能打他。狗日的武协也是,弄这么个老头出来主事!”贾运康沮丧地看着窗外,一个粉红色的塑料袋正借着热风忽悠忽悠地飘飞着,那样子像是水中舒展的水母,可正爽着,一头撞在了电线上,然后很纠结地绕在了上面。

    “倒了血霉了,以后他天天这么来,真就不用教拳了。不咬人硌硬人。”说完贾运康站了起来,冲徒弟们嚷了一声,“继续练!该怎么练怎么练!”然后一瘸一拐地走回去了。

    赵英旗过去没见过这老头,但是听过他的名声,原本以为他七老八十已经不怎么出门了,没想到身体比街上那些戴眼镜的高中生都棒。赵英旗对凌秀琳道:“这个老头真不好惹,还是小心些好,备点好茶,他再来你出马,跟他使劲哭诉一下难处,然后哄着他过来支持。”

    凌秀琳道:“你快得了吧!跟二姑父日子久了,老人你也骗。还是等黄校长回来吧。”

    “可别黄校长了,老头儿最不待见这种得瑟青年。”

    凌秀琳笑着捶了赵英旗一拳,“不要这么说你老板啊!最近你也留意些,三哥把人打得不轻,李玉明肯定不能算完,二姑父把这事情按在了王祖茂头上,早晚会闹起来,一旦查清楚了,二哥、三哥都走了,怕他们找你麻烦。”

    赵英旗冷笑道:“他最近没来看你?”

    凌秀琳脸上一红,“他见我,我还不见他呢!”

    赵英旗嘿嘿笑了两声,转了话题道:“你跟那位贾教练商议商议,不行先放几天假,老头明天来了一看,‘诶?真关张了’,说不定往后就不来纠缠着了。”

    “难道他还真能天天来啊?”

    “你当他开玩笑?你没听贾运康说么,那老头就是祖长林。那可是踢场子的祖宗哎!他一天闲着没事尽干这个。”

    “那他不怕累着啊?万一真被人打了呢?”

    “你知道黄忠是怎么死的么?”

    “讲义气,替关羽报仇,为了引诱吴国大将进埋伏舍身中箭的。”

    “也对,但也不全面。他就是想死在战场上,不让他去他飞去。”

    凌秀琳道:“我明白了。”然后又低声道,“你说话也注意啊,贾运康是李玉明的前例小舅子。”

    二人又嘀咕了一番,赵英旗起身要走,冲贾运康嚷了一声:“贾教练,兄弟先回去了啊!”

    “干嘛要走?不看看徒弟们练拳啊?拉出几个给你做陪练啊?”贾运康缓和了口气,有点讨好赵英旗。

    “改天吧,咱尊敬前辈,撤了。”

    “我……擦哦!那也留下点什么啊?”当着徒弟的面儿,贾运康没有骂出那个脏字,他感觉是自己被老头摔了,赵英旗看不上自己了。

    赵英旗没空跟贾运康啰嗦,道说:“这工作近期怕是做不成了,我得赶紧回去,现在参加民兵应急任务还来得及,现在我很需要这半天二十块钱的工资。”

    赵英旗走后,贾运康狠狠地朝沙袋踹了一脚,然后压着下巴、瞪着眼珠子,发疯似的一阵拳打脚踢,好似那沙袋就是老头的替身一般。一阵组合打出四十多次攻击,脚脖子上的纱布被蹭了下来,伤口一开,又叭叭往下滴血。

    学生们都被他这气势吓得够呛,怕教练下不来面子朝自己发火,也都抖擞精神,拼了命地踢沙袋。

    流了一身汗过后,贾运康对凌秀琳道:“今天没有学生来,我先回去了。”他说的学生是学校招收的小孩子,不是社会上这些。

    凌秀琳问:“你去哪里?”贾运康没好气地道:“医院。”凌秀琳担心地道:“那你快去吧?你感觉严重吗?别丢了票据,回来报销。”

    贾运康无奈地道:“我看病号去,昨晚出了点事。四个弟兄,让人家一个人,一腿一个收拾了!老大那边正生气呢!”

    凌秀琳故意道:“什么人干的?”

    “练散打的生面孔,不过有通臂拳的影子,老大怀疑是‘百港’请的新保镖。”

    贾运康没法穿鞋了,就把后帮踩倒了当拖鞋穿,也没给徒弟布置作业,丢下他们气冲冲地走了。

    赵英旗出门后,给好朋友陈志刚发了条传呼短信,大意是:你师父下午又踢馆了,把练格斗的人打了,恐怕这事没有完,你去看看吧。

    陈志刚是祖长林最喜欢的徒弟,接到信息都没管真假,直接跑步去了工人文化宫。这是老先生给他定的规矩,除非不在市里,否则练拳时必须跑步赶到。

    (请继续支持——4师父,我是女的——)



………【4师父,我是女的】………

    **月份的太阳最是毒辣,毫不留情地刺激着文化宫前的大广场,地面都被映得泛起了一层白光。

    由于天气太热,除了遮阳伞下卖冷饮的老板懒洋洋地趴在冰柜上外,广场上没有几个人影,早先的时候,那一排四个篮球场都是人满为患,现在这日子,只有一个半大小子还在反复地练着过人上篮。

    祖长林站在广场的一角,背着双手走来走去,心中不时地感叹两声,这小子是个材料。在他眼里,那已经不是在练运球过人了,而是在用马步背靠与人对抗,然后穿过多人,直取对方头领。提膝腾身,哎!正蹬上步就好了!可惜……

    老头身后的台阶的阴影里,还坐着几个眯缝着眼的老头,正美滋滋地看着眼前两排高低不等的徒弟。这些人衣装、年龄差别都很大,有妇女、有儿童、有残疾人……

    祖老先生朝其中招了招手,一个中年妇女离队跑出来,“师父。”

    “嗯。”老头淡淡笑了笑,“打得不错,不用练套路了,串套拳我看看。”

    这妇女得有四十岁了,身形看着不错,比正在发育的青少年要结实不少,但是一点都不显胖,因为是女子,其他少年都穿着很暴露的衣服,她却是穿着一身严实的蓝色运动装,随着活动,一晃一晃地泛着太阳的光亮。一张脸却像孩子一般倔强地努着,透着柔美的发丝,还有坚石一般的表情,却是一种略带悲伤,略显怯懦的眼神。好似是吓了极大的勇气才站在这里的。

    很难想象,这样年纪的一个妇女,为什么会跟孩子一起站在太阳底下挥汗如雨地练拳。看模样也算是一个美妇了,但是皮肤却因为太阳的照射黑得像个男人。

    女子并步抱拳,将身猛然一挺,两手随即一按一起,做了一个立身拦扎衣的式子。

    老头使劲撇了撇了,喊了声“停下”,“不要起手式,让你随便串一套拳。”

    女子咬咬牙,轻松地走了两步,而后猛然踢出一脚,身子忽悠一闪,两臂一圈走了个门户,式子不停,右手一探一抓,左手一拳戳出,身随步转,拳头一振而返,小臂在眼前画了一个圆圈反崩出去,而右手同时自右下斜上圈扇回来,不待到位,步子一低,身子好似猛然往前下一拱,左手在眼前一抄挡住头面,右手托掌上撞,看架势不像螳螂,倒像是蝎子张螯。步子不停,身子向右穿出,右手也挺了起来,左手好似软鞭一滑落了下去,随着身子带动又抽撩起来……

    然后是一个很古怪的急停,身子猛然一起,右腿独立支撑,左腿勾抄,身子却往后回返,左拳往后一抡,一掌变拳落了下来,同时右手的圈锤也到了。

    就这身子反拧,身子猛然俯下,勾抄的左腿不待落地便倒踹出去。然后落成大仆步,身子就随着胯部一调,贴着地面涮了过去,两手一抄一翻,圈绕回来成了“双提刀螳螂钩”。

    这一串动作一气呵成,呼吸之间便完成了,看得台阶上的老头一阵喝彩。

    “好。”祖老先生点点头,让他说出个好字可不容易。

    女子收了拳,又直愣愣地立在那里,好像是一根哨棒。她的拳与场下人练得动作差不多,但节奏、劲力却有不少差别。就套路而言,别家练拳,要么迅猛、要么优美、要么扎实沉厚,但祖长林教的拳却有点硬邦邦又无力的感觉。这给祖长林丢了不分数。因为祖长林以保留着拳法原貌自居,相比泰拳、拳击,祖长林这这种玩意给人的感觉是不堪一击。冲着他的年纪,许多人也愿意相信他就是保持了原貌,如此便只有一个结果了,就是传统武术,确实不行。因此很多慕名而来的人看了一阵之后都失望而回了。

    而祖长林的弟子,有的认为师门有一套练功力的功法师父没透露,也有人认为,螳螂拳练的主要是反映跟迅速,出手歹毒,直追要害,所以也不用多大劲。但就坚持到现在的,最能打的是陈志刚,而陈志刚用的拳却更像拳击。

    这让许多练拳的少年都感到难以理解,也有人请教过“二姑父”,二姑父捏着烟卷道,这你们就不懂了。这一派螳螂拳的套路,才是真正的套路。套路是什么?就是串联起来的招式。螳螂拳一个动作,可不是简单的拳打脚踢,你看着拳头往前打,但用起来却是前后左右四面惯用。

    简单说吧,排除手法、腿法,单说身手配合,走得是钩挂绞错,手脚连环,同样是打右拳,站在对手左边也这么用,站在对手右边也能这么用。螳螂拳有许多的暗腿,提腿奔裆,落步捆腿,手法崩补之间要打麒麟步过身,但就套路中的任何一个动作,蹿到对手右后侧也是这拳,钻到对方左后侧,也能用这拳,根本不用变式。每一拳都带有沾衣跌法。

    你说,这一拳,是不是就不是单纯的一击了?既然不是单纯的一击,你说如何侧重发力?所以取了中和中正,套路便就是套路了。

    有些人盲目加强拳劲,招式的作用便仅剩下一拳了,这是不可取的。甚至有人感觉其中一些小动作很无力,甚至连巧妙都赶不上。其实你错了,那才是最巧妙的招式,每一个摩腰的动作,都暗藏着掏飞刀的用意。如果求劲,就无所谓套路了,套路就是练得劲力衔接,培养一种本能。

    祖长林瞧不起任何拳混子,所以也不允许徒弟们跟二姑父这种人交往,但如果他知道二姑父这么评价他,估计他会请二姑父喝一盅。可惜他俩不是一类人,生活的轨迹也不同。在同一片天空下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却也是视而不见。

    “再加个意识。”祖长林对女子道:“开始走步的时候,两手掸抽大腿的动作一定要带上。别看这个动作小,这可不是表示客气用的。”

    祖长林教拳时通常不笑,但对于这个女子,脸上多了些缓和的表情,只是一双眼睛依然闪着寒冷黑亮的光亮。

    “师父,这是干什么用的?提精神入状态的吗?”女子怯怯地问了一句。

    “用得着么?”老头诧异地看着女子,“都临场动手了,还提个什么状态?一眨眼都能让人放躺了。”

    老头抬头望了望还在操练的队伍,缓缓道:“打裆用的。”

    “哦。”

    怕徒弟不明白,又补充道:“你又不打擂台,求得是个自卫,所以从此时下手方便,群战对敌的时候也可以用。以后要继续追求,再慢慢灌劲,不过你的身子松透了,劲也不小了。群战对敌的时候,跑打也最适合你。”

    “师父我愿意继续学。”

    “好。”祖长林点点头,“胡英,想过打比赛吗?”

    “套路还是对抗?”

    “对抗。”

    女子憨厚地摇了摇头,“我没想过。”

    祖长林笑了笑,好似随意地道:“如果让你替我去打对抗,你敢不敢?”

    “敢!”女子把身子又猛然一挺。

    “跟壮实的小伙子打呢?”

    “带拳套吗?师父,我是女的,不用脱光膀子吧?”

    “哈哈哈!”祖长林大笑起来。他很少在教拳的时候笑,而且就是笑,一双眼也冷得跟刀子似的。但这一次,他笑得很开心。

    “不用。”

    “师父,你让我打,就是光了膀子我也敢打。”女子说得很是诚恳,祖长林突然不笑了,有一种酸酸的东西,不断往鼻子上涌。

    “师父,打比赛就不准打要害了吧?”

    “对。如果有浑身肌肉的小伙子,练得又是硬气功铁布衫,而且特别会摔跤,你用什么办法跟他打?”

    女子像是回忆起了什么事情,皱着眉头,瞪着眼睛,看来看去却没想出什么法子来,最后说:“我不知道。”

    然后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本以为师父会很失望,但是老先生却道:“我教给你怎么破铁布衫。”

    赵英旗离开市区回了成杰网吧,一进里屋被呛得一阵咳嗽,里屋烟气腾腾的,隔着五步都看不清人了,赵英旗找了找,孙成杰不在,过去找着二姑父踢了一脚。“怎么不把排气扇打开?”

    “哦!”二姑父刚要发作,见是赵英旗就安排边上一个小青年去开排气扇了。

    赵英旗看了看,二姑父正在跟一个孩子玩《拳皇97》,推了二姑父一把又出去了。刚坐下没多大功夫,二姑父提着两瓶啤酒出来了。别看他平时不干什么活,他出摊是一卦二十五块钱,又外地找上门来的,一卦三百。一天摇个五、六卦,就能歇上三天。赵英旗把要去做应急民兵的想法一说,二姑父连连摆手,“不好不好,明天跟我去下边出摊得了,捞上三天,食宿报销,连带洗浴,挣了咱俩对半分。”

    “你让去给你干托啊?我可不干。”

    “操,还不干,这些孩子都跪着求我带他们下去。”

    “你可别把人带坏了,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敢干。”

    “你当初,我带环过你吗?要不你跟喇叭下去得了,喇叭那个就是力气活了,成杰都去了,都比干民兵强。”

    赵英旗道我可不吹喇叭。二人调侃了一阵,就说上了培训班的事情,赵英旗问祖老爷子的功夫到底怎么样。二姑父道:“如果祖老师跟人掐起来,孙大喇叭都得上。”赵英旗问,这跟三叔有什么关系?二姑父又拿出了B仙的样子道:“这就不知道了吧?”

    然后二姑父端端正正坐在椅子上开讲了。

    孙成杰的父亲孙明喜,外号孙大喇叭,在他吹喇叭之前,是个挺了得的京剧武生,特别擅长靠功,鹞子翻身耍得风车轮转的。当年随着剧团四下演出,也是到处打听哪哪有武艺好的,然后去拜访求教。

    螳螂拳并不是当地拳种,而且祖长林跟赵奉南一样,也是后来迁来的。祖长林的父亲算是躲难过来的,他家早先在德州临着沧州的地方有两家拳房,平素走镖山西,通常是从石门这边过,所以也算熟悉。在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祖长林家因为成分不好,险些死在当地。后来也一直夹着尾巴做事,直到有一年,祖长林的一个师兄弟因为拳艺出众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嘉奖,后来跟着出国表演立了功劳,祖长林的父亲才稍稍缓了一口气。

    祖长林是七星螳螂拳真传,但从小喜欢较技,没出门时就经常打得师兄弟满院子跑,他父亲又怕他打坏了,又怕他被人打坏了,所以一直不怎么教他套路,只在基本功上逼他下功夫。祖长林兄弟三人,大哥、二哥都能开馆授徒了,他还打不下几趟完整套路。后来一气之下去学太极梅花螳螂拳了。

    后来一段时期,国家又开始挖掘武术,祖长林算是组织眼中的名人,当年到桂林支援农村建设,因为在猛兽口中救下过一对母女,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实际返回到县里,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而且祖长林基础扎实,会得又多,自然就成了当地武术界的重点挖掘对象。而他为人仗义公道,也深受当地群众拥护,慢慢就成了当地的拳师代表,武协成立后,没费劲就成了会长候选人。

    当时也有不服的,不少人花钱买正宗,跟祖长林竞争,但祖长林就不不服这个理,扬言要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