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衙内闯三国-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至斥候还有些犹疑的禀告,说这些黄巾之间似乎多有防范之意,对着蓟县城方向的防御力量,貌似还不如设在自己大营周围的。当然,这都是从旗帜的多寡,安排的位置来推断的。至于具体情况,却是不得而知。

不过,斥候回报的另一个情况,却再次引起了刘璋的注意。结合着白天拔都的汇报,刘璋心中渐渐有了初步的定计。

☆、第95章:定计(2)

“先生,以你之见,这一战该如何去打?”大帐内,刘璋于沮授相对而坐,两人中间的小几上摆着几色小菜,一壶烧酒。刘璋提壶给沮授倒酒,似乎漫不经心的问道。

沮授欠身谢过,待到刘璋倒完,伸手端起酒盏,微微一笑,啜了一口杯盏中的老酒,笑道:“主公已然心有定计,何必再问?”

刘璋微微一愕,随即呵呵一笑,也提起杯子,对着沮授一邀,仰头喝下,笑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我定计是我的思路,安知就是完备之计?先生但且讲来就是。”

沮授点头笑道:“以授思之,蛾贼虽十万之众,不足虑也。而且,这种情况下,他们人越多,对我等却越是好事。”

刘璋眼中闪过一抹赞赏之色,却并不说话,只笑眯眯的再次举杯一邀,等他继续说。

“围阕之战,首重令通。倘若军令不谐,谈何困敌?今蛾贼十万,但却偏偏有十余股,各不统属。令出十余家,根本达不到同进共退的战略要求。非但如此,他们各怀心思,互相戒备。这般情形,岂不又是当日束鹿之下,郭大贤、褚燕、丈八之旧事?一旦稍有波动,必然有变。我乘其变而击之,岂有不胜之理?”夹起一根蛋丝丢入嘴中,嚼了几下,沮授笑着说道。

刘璋微微一笑,又问道:“此番城中只怕没有多少积粟,南边僵持之势怕也难能给咱们那么多时间,若是他们不变,为之奈何?”

“哈哈,主公可是考较授吗?”沮授哈哈一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又道:“主公方才下令,将沿路所见之人,不论贼人还是百姓,尽数捉了。又使大军不入范阳,而绕城于此驻扎,授料主公之意,必是听闻贼人不设斥候,欲要以突袭之计而乱之。有备袭无备,若是主公再施展此计于夜晚,其乌合之众,安有不变之理?”

刘璋哈哈大笑,放下酒盏抚掌大笑道:“知我者,沮公与也!”说罢,起身在帐内来回走了几趟,停步转身道:“传令众军,明日不必急赶,以常速而进。令子龙血旗军在前,务必不使一人露出。血旗军只打本军旗号,这样一来,便是万一走漏一个半个,也必然以为是血旗军路过,想不到咱们头上。”

沮授赞赏的点头。刘璋又道:“蓟县西北有山名军都,传令大军自广阳外便绕开大道,往军都隐住。届时,初更造饭,二更行军。总攻定于三更,一鼓作气,拿下这股蠢贼!”

沮授大笑起身,一揖拜下道:“主公妙计,授拜服矣。”

刘璋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不想沮授竟也是妙人一个。平日里稳重端凝,这会儿却也拍上马屁了。

蓟县城外,黄巾大营一座座一幢幢四散排开。临近西北一处营帐中,陶升皱眉端坐帐中,手中举着一只大碗,碗中酒香四溢,他却半口也没去喝。两眼望着碗中酒水,似是里面有万般奇妙似地。

☆、第95章:定计(3)

大帐门口两个亲兵见自家将军这种姿势,不由的又是奇怪又是惴惴。貌似将军维持这个姿势已经好长时间了,难道是那酒中有什么问题吗?

想到若是酒中有问题,自己只怕多半要遭些瓜落,两人面色不由微微发白。只是他们却不知,与他们心中这点惴惴相比,陶升心中却可以用恍惚不安来比喻了。

他是太平道老人了,虽然一直活动于常山郡,但势力总是不大不小。手下不过千余人,每次劫掠之后,相对别的头领,恨不得将所有丁口全都充入军中来说,陶升却实在是个异数。

别看他手下只有千余人,但却是实打实的千余人。个个都是壮年汉子,所有老弱妇孺一概不要。但凡充入军中的兵卒,如果有些亲属之类的,陶升就会想方设法将其弄出去。当然,弄出去后是给予安定还是直接咔嚓了,外人自不会知晓。

但就是这种苛刻的规矩,却让陶升这一股人马,在整个常山郡的黄巾中,战力能排进前三。

前一阵子,束鹿一场大战,汉轻车都尉刘璋一举袭破两万七千余黄巾,给了常山郡众小股黄巾极大的不安。

陶升跑的最快。他从小就有一种天赋,似乎对于危险,总是能提前预知。当得知郭大贤他们败了,陶升想也没想,第一个率领队伍退出了常山郡。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听说后来一队骑军横扫常山、中山两地。留下来的一些兄弟部队,竟然全给屠戮一空,连俘虏都没有。

陶升明白的很,哪一场战役会没有俘虏?战阵之间,一旦分出胜负,总会有怕死的跪下的。若说没有俘虏,那就是一个解释,对方手段狠辣,不要俘虏!

想到这些,陶升便有些身上发冷。等到他来到了这幽州广阳郡,竟尔发现,原来世上聪明人还是有不少的。好多原本在常山郡混的人,都陆陆续续跑了过来。

这么多人凑到一起,大家不由的胆气壮了许多。但随着壮起来的,可不止是胆气,还有消耗!

广阳一地的小县邑早被当地的黄巾兄弟犁了好几遍了,眼下小小的广阳一地,忽然涌入这么多人口,真个是成了狼多肉少的局面。

而也在此时,当地一股最大的黄巾渠帅主动来联络众人,说是为了大伙儿能顺利过去即将来到的冬季,不妨通力合作,一起将蓟县城打下来。只要能打下蓟县,整个广阳一郡也算掌控在自家手中了。以蓟县的州治主城来说,城中存粮定然不少。

众人起初听说要打这种坚城,都是心中发虚,可是等到那渠帅说出了一番计较后,大家顿时兴奋起来。

后来,所有事果然按着预计的步伐进行。顺利的将那个愚蠢的幽州刺史郭勋骗了出来,随后攻下广阳城,进而围住了蓟县。

本来这一切都很顺利,但正因为这种顺利,大大小小的渠帅、小方们却起了别的心思。谁不想多分一点好处啊,但好处分配的原则,却是和实力挂钩的。这一点,没谁是傻子,都明白。

于是,接下来的事儿便有些变了味。虽然十万人围住了蓟县,但是攻城时,却都紧着让别人上,除非迫不得已,才会装模作样的打上几下。这其中,所为的不过就是个保存实力罢了。

非但如此,开始还算团结的众渠帅,到了此时,已然相互提防的紧。唯恐一不小心就成了别人口中的食儿。话说这种事儿,以前也不是没有过。眼下虽然没人敢先挑衅,但却不得不多防着点,小心没大错。

本来就是这样也无所谓,看城上的抵抗虽然仍是顽强,但这几天下来,却明显感到比刚开始弱了好多。只要大家再坚持一段时间,蓟县城,必然是众人袋中之物了。

但是,就在这时,陶升却忽然又感到了那种极度不安的情绪。毛毛的,一颗心跳的让人闹心。这种难以言述的预感,让他连喝酒的情绪都没了。

要是按照以前的惯例,陶升想都不会想,必然撒丫子走人。但是现在却不行了。

首先,眼看蓟县打了这么久,马上就要到手大家分脏了,此时走了,岂不是亏到家了?此次参与围攻蓟县,陶升也是付出了百多人伤亡的代价。

再者,就眼下各路渠帅的紧张,一旦自己拔营起寨,只怕必然会触动其他渠帅敏感的神经。一旦引发误会,群起相攻之下,陶升自料自己连半分活下来的机会都没有。

就因为这种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的煎熬,让陶升感到快要崩溃了。他甚至在想,到底是什么危险要来了?不管是什么,拜托快点来行不?要知道,明知道危险临近,却偏偏无法躲避,只能等着的煎熬,实在是不如痛痛快快的挨上一刀好。

或许是收到了他的哀告,也或许是陶将军的好运真的走到头了,总之,在他有了这个想法没过多久,那话儿便真真的出现了。

“将……将军,外面…。。外面,好多……。好多火把,是…。是…。是汉军…。”亲卫面白唇青的将有些昏然的陶升喊起来,哆嗦着禀告道。

陶升心中不祥的阴影迅即便完全将他笼住。当啷,啪嚓!一只放在小几上的陶碗被撞到了地上,瞬间摔的粉碎………。。

☆、第96章:夜破连营(1)

第96章:夜破连营

火把,一支接一支的次第亮起,似乎要铺满整个山野。火光如同一道围带,将整个东南方尽数围起。

陶升手足颤抖,定定的望着。漆黑的天幕与大地相接,那片火光星星闪闪,无穷无尽。

哪里来的?哪里来的这么多的汉军?不是说朝廷的大军,正和大贤良师对峙于广宗吗?可眼下这架势,分明就是朝廷的大军,否则,便算放眼整个冀州,也不该有这么多的官军啊。

火光还在不断耀起,极目之处,似要将半边天幕染红。略略有些扭曲的景象里,那火光,如血。

陶升只觉得心头似被什么东西揪住,越揪越紧。面色惨白之际,眼前猛的一黑,已是仰天向后倒下………。。

黄巾大营乱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东南方的异象。先是离着那边最近的一个营盘吹响了号角,随即,临近的几家贼军也相继敲响了战鼓。

无数的贼人嘶喊着,惊慌失措的到处乱窜,但凡能摸到的东西,都是紧紧抢过来握在手中。这个时候,手中有样武器,总比赤手空拳让人心安。

各黄巾小方大声呼喝着,叱骂着,拼命想要收拢队伍。但是,黑夜之中,忽然出现如此规模的敌军,又明显将自己包围其中,早将众黄巾士卒吓破了胆。这种情况之下,没有炸营,便已然算是万幸了。

最东边一个阵营首先移动了起来,做出了向北边撤退的态势。但此时移动军伍,暗夜之中乱成一团,必然将和左近的营盘冲突。

叱骂声、马嘶声混成一片,附近两个紧挨着的营盘首当其冲,登时怒骂了起来。只是当先而动的那个小方,显然也是个强横的,他才不想冲在最前给人当了炮灰呢。

也不理同伴的喝骂,推推搡搡的直往后退。有那心急的,对挡着自己的,便直接饕以老拳。

初时还只是小范围的殴斗,但不过瞬息,混乱便如同波纹般荡漾开来。整个东南方一侧的黄巾大营,尽数绞在一起。叱骂声、兵刃的撞击声、哭喊声喧嚣尘上。

陶升被亲兵扶起,掐人中捶后背的,悠悠醒来。乱成一团的鼓声、号角声盈耳,入目之处,到处都是四下乱窜的人影。各个营帐前的篝火堆被奔跑的乱兵踢飞,点燃附近的帐篷后,浓烟滚滚,火焰处处,似是要与天边的火光接成一片。

“传…。传令下去,不要乱动,谨守营盘!谨守营盘!”陶升抖颤着站起,绝望的看了看四周,忽的大声叫了起来。

这般暗夜之中,敌情不明,再要乱跑乱窜,不用人家来打,光自己人互相残杀践踏,就完全绝了活路了。

陶升好歹懂些军阵之术,眼见大乱已成,顾不上别的,却只能先尽量让自己麾下不乱,争取一线生机。

亲兵不迭声的应着,转身跑下山包,随即,一片声的传令声响起。好在陶升的大营扎在西北角,离着混乱中心最远。又加上他部下最是精锐,人数也不过千余。这般一番传令,陆陆续续的,总算是将部下拢住了。

☆、第96章:夜破连营(2)

只是拢住归拢住了,却不敢擅动半步。左近几个营盘都乱成一团了,他要一动,必然被乱军冲散。到时候,没了兵,单枪匹马想要在这种混战中活命,不啻于痴人说梦。

所以,他只能等。等自己一方各路头领将混乱止住,大家共进退,才可能有一战之力。而眼下,除了稳在这儿,再无他途。

黄巾大营西北方向,离着不过三里处,一队队汉军屏息而立。无形的煞气,令的四周空气都似乎凝结不动。

刘璋端坐火云驹上,噬血大枪已然抖开,满面萧然的看着前面大营。眼眸中,半分波动也无,沉凝的如同一块坚冰。

颜良文丑不时的伸长脖子往前眺望,脸上一片急不可耐之色,有心张嘴催促,但是望望刘璋的面色,终是强自忍住。

抬头望去,夜空中月影渐移,已是即将三更了。刘璋端坐马上的身躯微微一挺,如冰寒般的杀气更形愈烈。

此次夜袭,他与沮授两人分在两处。沮授带着臧霸、徐盛、褚燕、丈八四人,各领五百军潜到蓟县东南。那些火光不过是事先架好的柴堆,浇上桐油,待到时辰到了,依次点燃而已。

两千人足足点了两三万堆。如此,在黑夜之中,乍然显现,于对方完全不防备的时候,必然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逼迫一些小股黄巾乱动。

只要有一个动了,对于这些并无多少军事素养的黄巾军来说,接下来持续引发的整个大营的混乱,就是可想而知的了。

乘其变而击之!这是刘璋与沮授二人定下的计策。汉军虽勇,然兵力以十倍悬殊,刘璋不得不预为之所,尽量减少己方的伤亡。此战,不单单是杀敌,最重要的是解蓟县之围。

“启禀主公,贼子大营已然全乱。沮授先生那边已经发出信号,全部准备好了。”一个斥候奔到刘璋马前,低声禀报道。

刘璋两眼射出森寒的光芒,轻轻颔首,随即将噬血缓缓举起。嘴中如冰凌子般吐出三个字:“擂鼓!杀!”

咚!咚!咚——

随着刘璋的命令,震人心魄的战鼓声忽然在暗夜中响了起来。先是短促的几声,随即如雨骈急般连成一片。

传令兵纵马飞驰,一声接一声的“全军进击”的呼声,在军都山下的旷野上响起。

首先应声而动的便是赵云和太史慈。扑啦啦迎着夜风而起的,正是一杆血迹淋漓的大旗。

赵云、太史慈催动胯下战马,一千五百骑卒,先是慢慢小跑,渐渐开始加速。堪堪离着敌营不足里许之地,战马的速度已然全部提了起来。

地面微微抖动着,万马奔腾之声,犹如天际闷雷,轰响在耳边,似欲要压到人的心上。

血旗军奔行之后,张合的呼喝声暴起,五千手持缳首大刀的刀盾兵也开始动了。

再后面,刘璋轻踢火云驹,将噬血背于身后,颜良文丑满面兴奋,狂吼着喝令中军亲卫紧跟其后。

☆、第96章:夜破连营(3)

月光下,八千大军犹如滚滚浪潮,向前涌动。由慢而快,终至形成奔雷之势。冲天的煞气,将夜的宁静彻底撕碎。

满面紧张的陶升,在听到身后万马奔腾的声音后,登时一颗心彻底沉了下去。

声东击西!

汉军在东南方布置的必然是虚!真正的杀着却是来自于西北。而他,却非常不幸的由身处最后,而变成了首当其冲。

“全军向后——,向后迎敌——”在短暂的震骇过后,陶升忽然声嘶力竭的大吼了起来。现在便是想跑也来不及了,只有拼死一战还能有一线生机。至于最终能不能活下来,一切便看天意了。

整个营盘一阵大乱,所有人都惊惶的向后转动。只是暗夜之中,又是仓促传令,众士卒俱皆满面恐慌,如无头苍蝇般四下乱撞。

轰!

巨大的撞击声响起,随着这一声响,低矮的寨栅瞬间被撞飞到半空。接着便是一片凄厉的惨叫声响起,无数的骑士蜂拥而入,如同滚滚洪流,势不可挡。

月光下、火影中,血旗军骑士手中清一色的制式长刀,耀起璀璨星光,恍如平原之上,忽然绽放了一朵银花。每一起落间,便是鲜血四溅。

全速奔驰的战马,如同重型坦克一般,许多人尚未及反应,便被撞的口鼻喷血,手脚颤动的飞了出去。

一千五百骑军,骤然冲击一千乱成一团的步兵,其结果自是毫无半分悬念。哪怕是陶升精选再精选的精锐。

陶升两眼血红,催马往东南方奔窜。什么麾下军士,什么围攻蓟县,这一刻,他唯一存于脑中的念头就是逃!先保住小命才是首要的!

只是才不过奔出几步,耳边便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那马来的好快,似乎蹄声刚起,便已到了身后。

陶升骇然中回首,入目处却是身边十余个亲卫,正惨嚎着纷纷跌落马下。

自众亲卫中,一员白袍小将显现。手中一杆虎头亮银枪舞的如同瑞雪纷飞,眨眼间,似是便刺出了数十枪。

银光晃成一树梨花,随着枪尖的残影之中,却是刺目的血花迸现,凄迷而令人心颤。

眼见这小将不过一晃之间,便杀光了自己的亲卫,随即向自己冲来,陶升不由的心胆俱裂。抬手狠狠抽打胯下战马,拼命向外逃窜。只是那马吃痛之下的长嘶刚出,陶升耳边便传来一声锐啸。

随着那啸声响起,陶升只觉身子忽的一颤,随即一阵冰寒之气霍然自胸间扩散。一霎那间,全身的力气如潮涌般向外泄去。

“哈哈哈,子龙将军,这番功劳却是某先抢到了,恕罪恕罪啊。”耳边传来一声豪迈的大笑。远处一个手持大戟的将军,正大笑着向那开始的白袍小将喊道。

陶升伏在马上,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