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壹)·风起-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好楚名棠也并未对他责难;只是问了一下楚铮今日去了哪里;楚铮并不隐瞒;但也只说了七八分;他可不想让父亲知道这武媚娘是个足以祸国殃民的尤物;不然难保父亲不会一时好奇想见上一见;那岂不是给楚家引来个特大灾星;那“媚惑众生”可不是寻常人能抵挡得了的。
楚名棠听了点点了头;楚王方三家虽已成联盟之势;再也无惧那储君赵庆;但能有个人在赵庆身边知晓他的一言一行也总是件好事。这幼子能有此本事;自己果然没看走眼。
楚名棠找楚铮并非全为此事;问完楚铮今日行踪便说道:“此番为父叫你来;是有一事与你相商。”
楚铮笑道:“父亲与孩儿说话;怎还用‘相商’二字。”
楚名棠也不由得一笑;这儿子越来越能干了;已快成自己的左膀右臂;自己与他说话竟不自觉地开始用商量的口吻。
楚名棠看了楚铮一眼;有些犹豫;道:“你两个兄长已经离京数十日;虽说轩儿不久还会回京城完婚;但婚后还是要回南线大营的;原儿临走前曾与为父提过;想让你去禁卫军中任职;不知你是否愿意?”
楚原先前也跟楚铮谈及此事;楚铮也知道;这是他迟早要走的路;于是说道:“孩儿谨遵父亲之命。”
楚名棠道:“可你年纪尚小;又掌管着鹰堂;到禁卫军中也不是无事可做;你两个哥哥走后;楚王两家弟子谁也不服谁;你到了军中后;还要操心这些事;为父真担心你忙不过来。”
楚铮一笑道:“如今鹰堂中三大供奉也对孩儿印象颇佳;完全掌握鹰堂只是迟早之事;这事是急不来的;与其这段时间无所事事;还不如到禁卫军中去。”
楚名棠想了想道:“也好;如今你虽执掌鹰堂;可鹰堂毕竟是上不得台面的;你是为父之子;将来也是要走上仕途的;不如先到禁卫军中挂个一官半职;至于鹰堂;等你完全掌控后让你师父或他人代管便是。”
楚名棠苦笑道:“为父原本想让你到禁卫军任副将一职;方相国也已同意此事;可到了你郭伯父那里却怎么也不同意;说什么你尚未成年就从军本已是不该;更毋论什么副将了。铮儿;看来你只能先去当个校尉了。”
楚铮笑道:“孩儿能成为我大赵国最年幼的校尉已是喜出望外;这副将还是日后再说吧。
楚名棠道:“也罢;铮儿;你就先到你堂兄楚慎安的麾下吧;他是礼部侍郎楚上棠之子;为父想那禁卫军中楚王两家子弟也不会因你是校尉而轻视你;何况如今禁卫军大都是楚王方三家弟子;你也不必再与方相国之子为难;毕竟他有可能会是你二姐未来的夫婿。”
楚铮也没想到那方令信居然主动与父亲和解;更没想到如花似玉的二姐楚欣就这么便宜了方中诚;想想就觉得郁闷;那小子楚铮与他初次见面就看他不顺眼;原本还想到了禁卫军后找个机会与他斗一斗的;可父亲既然这么说了;以后若是二姐再护着他;那就根本没机会了。不过要是这小子对不起二姐;楚铮忍不住捏紧拳头;自己倒想看看他能禁得住自己几拳。
楚铮告别了父亲回到踏青园内;见园内几间屋子灯火通明;不禁有些奇怪;平日这个时候柳轻如几人早就歇息了。楚铮微微凝神;听到轻如屋内还隐约传来哭泣声;不由得心中一急;纵身一跃便到了轻如门前;一掌便把门劈开。
屋里人都吓了一跳;止住了哭泣声。楚铮见轻如对面坐着一个瘦骨嶙峋的少年;两人都是双目红肿;脸颊带着泪痕;细看之下;轻如与那少年眉目间依稀有些相似。楚铮突然想起一事;连忙放下高举着的右手;暗嘲自己此举可是鲁莽了。
柳轻如迎了上来;道:“公子;你这是做甚?”
楚铮有些尴尬;轻声道:“我听到屋内有哭声;情急之下有些失态了。”
柳轻如一想便明白了;心中反倒一喜;道:“此事还需多谢公子;若不是公子命人相救;妾身表弟又如何能逃离南齐。”
柳轻如转身向那少年说道:“表弟;这位便是方才姐姐与你提及的……楚公子。”又对楚铮说道:“这是妾身表弟范若诚;刚到府中没多久;原本想明日再拜见公子;没想到公子这么早就回来了。”
那少年当然知道眼前这“楚公子”是自己表姐的什么人;只是见楚公子年纪竟比自己还小了两岁;不由得一呆。
楚铮也有些难堪;不知怎么称呼他好;轻如是自己的妻子;这范若诚又是轻如的表弟;照理来说自己也应称他为弟才是;可自己这副模样称他为弟也太老气横秋了些;想了想只好拱手道:“范公子。”
范若诚似乎也不想称他为兄;也拱手道:“见过楚公子。”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五章 魔门东来(2)
翠苓在一旁对紫娟轻声笑道:“该叫姐夫才是;可怎么看公子也不像。”
楚铮如今何等功夫;翠苓与紫娟的耳语他听得一字不落;但却也只能故作不知;与范若诚寒喧着;范若诚虽在南齐历经磨难;但仍保持着一个世家子弟的气度;举止儒雅有礼;楚铮不由得大起好感。
柳轻如突然想起楚铮这一路回来还未吃饭;便让楚铮和范若诚在屋内坐着;自己和紫娟、翠苓二人为楚铮去准备夜膳。
柳轻如三人出去后;楚铮和范若诚之间也突然冷淡下来。
楚铮突见范若诚欲言又止;笑道:“范公子有话请说。”
范若诚迟疑了一下;道:“楚公子可知我们南齐范家?”
楚铮点点头道:“略知一二。”
“南齐范家由来已久;一直以来被南齐人尊为‘儒者第一家’;在南齐地位不在北赵楚家之下;”范若诚黯然说道;“只可惜南齐皇上昏庸无道;听信馋言诛我范家满门;范某年幼被发配到苦力军营;轻如表姐则沦落到赵国为妾……”
楚铮听了有些不大舒服;柳轻如虽委身为妾;但他对待轻如已竭尽所能;听范若诚的口吻似乎仍有些不满;加上他今日为武媚娘之事颇为心烦;不由得冷冷地说道:“听范公子所言;范家既然为南齐第一家;那可曾掌兵权?”
范若诚一愣;道:“我范家传承孔孟之道;向来信奉礼仪安邦;这兵者乃杀伐之道;我范家从不愿习这武人之事。”
楚铮冷哼道:“范家手无寸兵;难怪南齐皇帝要诛你们范家;范家无丝毫还手之力。”
范若诚听出楚铮语带嘲讽;微怒道:“我范家满腔正气;面对危难慷慨赴死……”
楚铮忍不住哈地一笑:“慷慨赴死?真是笑话;难道皇帝要杀你;你们这么引颈待戮?据我所知;范家子弟门生遍天下;怎么你们就不知反抗?”
范若诚犹豫道:“皇上乃天命之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上是为奸臣所昧;范家虽遭惨祸;但其浩然正气必永留青史。”
楚铮被噎得呆了半晌;良久才叹道:“这就是范家为何只剩下你们姐弟二人;而我们楚家却传承百年不倒的原因。”
范若诚斜了楚铮一眼说道:“可后人对你们楚家就不知如何评价了。”
楚铮已明白眼前这少年不过是酸儒一个;淡淡地说道:“自古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史书向来是胜者所写;楚家至今仍掌控朝政;那些史官又岂敢胡言乱语;何况我楚家百年来抗击胡蛮;抵御外敌;这些功劳容不得他们抹煞。”
范若诚道:“可你们楚家能一直风光下去吗?”
楚铮心中有气;道:“那你们范家呢?起码我可以自信做到有生之年护得家人周全;也可让轻如姐此生无忧。”
范若诚也觉得两人话不投机;起身道:“楚公子救命之恩;在下没齿难忘;可公子方才所言;在下不甚赞同;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范某就此作别;轻如表姐就托付公子照顾;希望公子能记得今日所言;好生善待于她;她若有什么不测;我范某即使……”
楚铮抬手阻止;道:“轻如既已入楚家门;我必会好好待她;不消外人来说三道四;你也不用威吓于我;我还不放在心上。只是你在楚国举目无亲;若想告辞;尚需轻如姐应允。”
范若诚起身道:“我范若诚铮铮七尺男儿;又怎可寄人篱下。”
楚铮摇头道:“你在苦力营中受罪不少;即便想走;也等养好伤再说。”
此时柳轻如和两个丫头端着夜膳走了进来;楚铮和范若诚对望一眼;不再争辩。
楚铮吃完宵夜后简单沐浴一番;柳轻如为他铺好被褥;正想离开;却被楚铮一把拉住。
柳轻如心中如小鹿乱撞;轻声叫了声:“公子。”
楚铮没注意到轻如羞怯的神情;只是皱眉将方才范若诚欲离开之事说了一遍。
柳轻如听了后轻叹道:“妾身这个表弟自幼深受外公熏陶;性子是执拗了些;还请公子见谅。”
楚铮道:“这倒没什么;只是他身无一技之长;离开楚府他又以何为生;我虽可送他些钱财;但多了恐怕他未必愿收;他又清高得很;不屑于做那商贾之事。轻如姐;我看你还是劝劝他吧。”
柳轻如想了想道:“公子既已救了他性命;已是对他莫大恩德;公子就由他去吧;范家儿郎原本就是如此;是从不求人的。”
楚铮无言;他都几乎忘了轻如也是范家子女;骨子里和那范若诚颇为相像;若不是在自己身边;凭她的性子;在楚家恐怕是待不长的。
楚铮叹口气道:“那这样吧;城南那一带大都是平民子弟;就让你表弟到那里办个私塾以教书为生吧;也不没了他面子;平日里有楚家暗中关照;不会有人欺侮他的。”
柳轻如想想此事的确可行;心中感激;盈盈拜倒:“多谢公子。”
两人身处暗室;楚铮握着轻如纤手;又见其颈晶莹滑润;不觉色心大动;轻轻一拉;佳人便倒在他怀中;楚铮在她耳边轻声细语道:“如要谢我;今晚便留在此处吧。”
柳轻如羞不可抑;忙站起身;楚铮也并未用力;竟被她挣脱开来;伸手又去抓;只听“哧”的一声;轻如衣襟被他撕了一块下来。
轻如并不停留;临走时回头笑道:“公子曾许诺未成年前不欺侮妾身的;可别忘了哦。”
楚铮听了便不再追赶;将手中衣衫放在鼻前嗅了嗅;嘿嘿怪笑。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五章 魔门东来(3)
楚名棠正与儿子商量到禁卫军之时;宫内赵明帝御书房内也来了一个熟悉的人。
赵明帝身边的童贵妃向来人行礼道:“见过叶先生。”
赵明帝示意童贵妃先下去;说道:“不知皇妹找为兄何事?”
赵茗不答;目送童贵妃出了门;道:“这丫头比敏儿也大不了几岁吧。”
赵明帝知她何意;叹道:“如今这宫里也只有她毫无心机;能陪朕说几句真心话了。”
赵茗无言;看着赵明帝那苍老的面容;心中有些怜惜;这个兄长不管怎么样也是个勤勉的君主;为国事日夜操劳;可惜身边没有几个能助他之人;导致心力憔悴。楚名棠与他年纪相差不多;可看起来年轻太多了。
赵茗看了看书案上高高的奏折;道:“皇兄怎么还有这么多折子要阅?”
赵明帝一听腾的站了起来;厉声道:“你此言是何意?”
赵茗心知失言;无意中犯了兄长的大忌;登时沉默不语。
赵明帝盯着她;良久才缓缓坐下;颓然道:“你说得不错;这些折子中大都已由楚名棠和方令信批阅过了;有的甚至已经着手去办了;送到朕这里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
赵茗道:“那皇兄还看它做甚;楚方两人别的不说;办事能力绝对是可信的;皇兄又何必再操这份心呢?”
赵明帝怒道:“那样的话他们二人将朕这皇上视为何物;难道朕只负责为他们盖上玉玺吗?”
赵茗见皇兄颇为失态;不想再谈此事;转口道:“小妹最近听说方令信的儿子方中诚要娶楚名棠的女儿楚欣;不知此事是否当真。”
赵明帝苦笑道:“无风不起浪;此事看来不假。这几日三大世家一同弹劾刑部尚书梁上允;这是本朝从未有过之事;若不是三家已达成某种密约;又怎会如此。如今朝中忠心于朕的也就这寥寥数人;朕怎么也不能再让梁上允罢官了;只能硬保他了。”
赵茗轻叹道:“他们三大世家间关系错综复杂;皇兄原本就不应想依靠王方两家来对付楚家。”
赵明帝苦笑道:“那还能靠谁呢;朕苦心经营数十年;才培养出郭怀和梁上允等人;可仅凭他们几人;对付楚王方三家当中任何一家都力所不逮啊。”
赵茗迟疑道:“皇兄;小妹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明帝道:“说吧。”
“小妹虽不晓朝政之事;可自幼也通读史书;知道历代为君者铲除权臣;大都是那些权臣蛮横霸道;惹得天人共愤;” 赵茗看了赵明帝一眼;“可楚王方三大世家势力虽大;但多年来一直还算颇守本分;皇兄为何一定要铲除他们呢?”
赵明帝哼了一声;道:“皇妹难道不知什么是权臣误国吗?”
赵茗道:“可这三大世家人才辈出;两相比较;梁上允和成奉之等人还颇有不如;而那郭怀也只是精通兵法;皇兄将他放在兵部尚书这位置上;实在是用错了地方。”
赵明帝叹道:“这些朕都知道;但朕最大的愿望是替我们赵家收回朝中大权。自董家被诛后;楚王方三家在大赵境内势力越来越大;长此以往;万一他们之中出个居心叵测之人;我大赵江山就危矣。朕是想为朕的子孙铲除隐患啊。”
赵茗忍不住说道:“皇兄恐怕主要还是为了庆儿吧。”
赵明帝道:“皇妹何出此言;当年朕立誓铲除三大世家之时;庆儿还未出世;又怎么说是为了他。”
赵茗说道:“可如今呢;皇兄?”
赵明帝默然不语。
赵茗道:“不是我这做姑姑的说皇侄的坏话;可是皇兄;可你觉得庆儿真能做个贤明君主吗?这几年来;皇兄对楚家步步紧逼;无非是为了庆儿着想;庆儿因琳贵妃之故;与楚家势如水火;他又不懂得如何韬光隐晦;即位后很可能与楚家起冲突。”
赵明帝苦笑道:“皇妹;你觉得庆儿还能与楚家斗得起来吗?三大世家已沆瀣一气;郭怀和梁上允等人都知势不可为;必全力劝阻庆儿的;庆儿对这点时势也还是懂的。”
赵茗盯着赵明帝道:“难道皇兄忘了宫中还有四圣卫了吗?”
赵明帝一惊;道:“你是说庆儿会不顾祖训;强命四圣卫去刺杀楚家之人?”
赵茗点头道:“以庆儿的性格;难保他不会如此做。四圣卫历代忠于我们赵家;虽只奉命护卫皇宫大内;可庆儿若以皇上的身份强压他们;这四人也不敢不从。宫中有四圣卫;可楚王两家也有鹰、狼二堂;堂中高手如云;若真惹怒了他们;后果恐怕不堪设想啊。”
赵明帝突然目光闪动;道:“皇妹;如今三大世家成联盟之势;其中关键人物便是楚名棠;他既是楚家宗主;又是王烈的女婿;方令信又将与他联姻;若将此人除去;三大世家联盟之势必将土崩瓦解。”
赵茗道:“若真能轻易除掉此人;皇兄又怎会有今日之困境?”
赵明帝看了赵茗一眼;道:“那就看皇妹的本事了。”
赵茗讶然;没想到皇上竟然也有此心;摇头道:“这江山社稷之事岂可用江湖手段来解决;何况小妹也不屑为之;即使小妹愿意出手;也不可能做得天衣无缝;鹰堂两堂能人众多;必能觉察出些蛛丝马迹;引来他们报复。论武功小妹是不惧天下任何人;可天道高手不是神;鹰狼两堂的六位供奉联手便足以阻止小妹;四圣卫的武功也不过和那几个供奉相仿;鹰狼两堂有足够的人手能挡住他们;如此算来双方实力最多也在伯仲之间;可楚王两家掌控的数十万大军朝中有何人能抵挡?郭怀最多能让北疆大营按兵不动;而南线和西线大营都为三大世家掌握;到那时大赵国才真有亡国之危啊。”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五章 魔门东来(4)
赵明帝知道赵茗所言不虚;无力地说道:“那你要朕如何去做?”
赵茗道:“小妹斗胆进言;我赵家宗室子弟中才能之士也不少;皇兄何不效仿楚天放;从中挑选一人另立储君?”
赵明帝惨然说道:“若真是如此;庆儿还能留得命在吗?”
赵茗想了想也是;若真是这样;赵庆绝不甘心;势必会在朝中掀起风浪;皇兄在世还好说;若是新君登基了;肯定无法再容赵庆活在世上。
赵茗还想再言;赵明帝摆手阻止道:“此事不必再提;朕就庆儿和敏儿两个子女;只希望他们两个日后能平安;庆儿那边朕会严加督导;不让他鲁莽行事;四圣卫朕也会交代他们不得做那暗杀之事。至于敏儿;皇妹;你们叶门并无门规禁止门下弟子谈婚论嫁;当年朕曾安排你和楚名棠和郭怀曾见过面;可你连这两人也看不上;整日戴着个面具;宁可孤老宫中;这是何故?”
赵茗黯然;当年她以民间女子身份也曾与楚名棠和郭怀交往过一段时间;只因她心高气傲;看不上这两个不谙武功之人;后来她出外游历一年;发现江湖中人大都粗鄙不文;更难与之相处。等回到京城后;楚名棠已经与王家小姐成亲;郭怀也有了意中人;赵茗有苦难言;心灰意冷之下便隐居深宫之中;再也未曾与这两人谋面。
赵明帝不知此中详情;见她不答;也不便再追问;道:“朕不管你当年如何;可敏儿不能再走你的老路;朕将来要为她安排一个好夫婿。”
赵茗不由得苦笑;这可就难说了;赵敏这些日子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