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阿玖-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裴 阁老向来不跟皇帝扯谎,实话实说,“他们真还不委屈。陛下,臣三个儿子当中,能做到四品以上官职的只有中郎,大郎不知灵活变通,三郎胸无大志,没有上进 心。大郎和三郎的孩子们肖父,或是老实,或是贪玩,总没个特别出色的。依臣看,就凭他们的资质,若能做到四品,已是非常侥幸。”
    皇帝大为叹息,“裴卿,你的聪明才智都传给谁了?”
    孙子们凭自身本事难至四品,比起你来可差的太远了。
    “传给阿玖了。”裴阁老微笑,“臣九个孙子孙女都是心存厚道的好孩子,其中最聪明机灵的却是阿玖。她不拘泥,不守旧,清闲无事之时安享太平,怡然自得,若遇到事,却是从容镇定,机敏果断。陛下,阿玖比她哥哥们都强。”
    皇帝大乐。小十是朕最疼爱的儿子,朕的英明睿智都给了小十,小十的英明睿智当然全给了小正正;裴家也是一样,裴锴的聪明才智给了阿玖,阿玖的聪明才智给了小正正。小正正真是得天独厚的好孩子呀,天命所归的皇太孙!
    皇帝眉飞色舞的把裴阁老大力夸奖了一番,又赏赐金银宝钞若干,才放他离开。
    裴 阁老回到文渊阁,照旧坐下来办公事,毫无异色。不过,这天他早早的下了班,早早的回了家。方夫人见他回来的这么早,不免奇怪,“老爷,今日朝中无事么?” 裴阁老挥退侍女婆子,激动的握住方夫人的手,“夫人,阿玮他们,终于可以出仕了!”方夫人很是惊喜,“陛下有了旨意么?这可真是太好了。”
    自从长孙裴玮中了举人之后,方夫人就在盼着他们一个一个的参加会试了。不过,一开始是裴玮火侯不到,后来是裴阁老奉命做会试总裁,孙子们要避嫌,然后是阿玖被聘为太子妃,裴阁老更不许他们应试,“陛下有旨意,他们便出仕;陛下若不开口,他们悠闲度日便是。”
    盼了这么多年,孙子们终于能参加会试了,方夫人高兴的差点流下眼泪。
    “快跟孩子们说说吧,让他们也欢喜欢喜。”方夫人催促道:“除了琳儿还没回来,这会子都在家呢。”
    裴琳回原籍参加乡试,考试结果是传回京城了,他这解元却是迟迟未回。
    裴阁老咳了一声,“夫人,容我先歇息片刻,再跟孩子们说。”
    方夫人奇怪,“怎么,累着了么?”
    他自年轻时候起,便一直精力充沛,从早忙到晚,好像永远不知疲倦似的。今天这是怎么了,朝中要事甚多,把他累着了?
    裴阁老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夫人,我倒不是累了,就是……有些激动。”
    终于等到陛下这道旨意,很兴奋,这会儿见了孩子们,会不镇定的。
    方夫人笑的前仰后合。
    裴阁老也开怀的笑了。
    裴阁老去了他的书房,命人把孙子们全叫到面前。裴玮、裴珏等七兄弟听说祖父传唤,很快都过出来了,七兄弟齐刷刷站成一排,整齐的很。
    裴阁老看看年轻俊美、温文尔雅的孙子们,露出满意的微笑。
    “阿玮阿珏阿琅,你们哥儿仨这阵子不许游游逛逛了,闭门读书。”裴阁老命老大裴玮、老二裴珏、老四裴琅好好用功,明年春天参加会试。
    “阿珩阿璟,你俩和阿琳一样,等下一科。这三年里头,十天歇一天,一个月歇三天,过节放假,其余的时候,都要埋头苦读。”老五裴珩、老七裴璟、老八裴琳还年轻,裴阁老认为他们火侯不到,不许他们明年下场,要他们再用三年功。
    裴玮等人都恭敬的答应,“是,祖父。”
    几个年轻人眼中都有雀跃之色。祖父终于发话了呀,不容易,不容易。终于不用再在家中赋闲,英雄要有用武之地了!
    喜悦过后,裴璟注意到祖父没提裴琪和裴瑅,疑惑问道:“祖父,三哥和六哥呢?”
    裴琪和弟弟裴瑅肩并肩站着,一脸淡定,“我们俩在家教孩子。大哥二哥,弟弟们,不拘谁一房的孩子们,都由我和阿瑅启蒙。”
    裴瑅一本正经,“真的,我俩管教孩子,不收束修!”
    裴玮等人眼中流露出同情之色,裴阁老温和慈爱的看着他们,“阿琪,阿瑅,你们哥儿俩也会有前程的。”这兄弟二人都笑,“可不是么,我俩一定会有官位,还低不了。”
    他们会比哥哥们、弟弟们官大,不过是虚衔,手中不会有实权。这是没办法的事,谁让他们是太子妃的亲哥哥,皇太孙的亲舅舅。
    “你们埋头苦读的时候,我俩在拥抱明月清风。”裴瑅一向调皮,得意的向哥哥们炫耀。
    “抱什么明月清风。”裴玮等人不乐意,“抱孩子吧。阿瑅,哥哥明日便把孩子交给你,你哄孩子玩吧。”
    “这世上还有比哄孩子更有趣的事么。”裴瑅继续得意。
    “你们上书院或上衙门的时候,我在陪小骞骞玩耍。”一向刻板的裴琪,也微微笑着,颇有卖弄之意。
    这两个气人的!裴玮等人纷纷予以白眼。
    “等阿琳回到京城,咱们一家人好好聚聚。”裴阁老笑道。
    “对,等阿琳回来。”裴玮等人都笑着附合。
    只等老八裴琳回来,便可全家人团聚,好好乐一乐了。
    裴琳却迟迟未回。
    他这趟出远门是门房先生陪他一起去的,应该不存在安全方面的问题。
    “怎么一直不回来呢?”裴家人都是纳闷。
    “小八会不会是邂逅了一位美丽贤淑的姑娘,以至于流连忘返?”裴三爷做起美梦。


☆、第188章 幕僚 
    裴家就剩小八还未娶妻;若是他中了个解元,再遇到一位中意的姑娘;那岂不是十全十美?
    裴三爷把这美梦悄悄跟徐氏说了,徐氏轻轻叹了口气,“咱们倒是想,可哪里能够呢?相公;美丽贤淑的姑娘;都养在深闺之中;小八单身在外;哪里见得到?”
    “那,小八的媳妇儿从哪来?”裴三爷很是下气。
    “慢慢挑呗。”徐氏笑咪咪,“再由着他胡闹一年,若是二十岁之后还敢这样,哼,看我怎么对付他。”
    “怎么对付他?”裴三爷疑惑看着妻子。
    徐氏不怀好意的笑笑,咪起眼睛,“五花大绑,吊起来打。”语气中透着股子寒意,说的跟真的一样。
    裴三爷大为气愤,“亏你还是小八的亲娘,这么对付自己亲生的儿子!你虽无情,我却有义,我一定会千方百计营救他的!娘子,我们父子一心,一致对外!”
    “我以为自己是内人呢,原来竟是外人么。”徐氏竖起柳眉。
    徐氏瞪着裴三爷,眼波娇利;裴三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要为小八主持公道。夫妻两个认认真真拌起嘴,玩的兴兴头头。
    裴三爷一直有些孩子气,徐氏近年来越来越像他,两人相处的很开心。徐氏年纪越大,反倒越活泼风趣,每每她回魏国公府省亲,魏国公夫人会迷惑起来,“阿仪你怎么越长越回去了?人家都是越来越老,你是越来越年轻。”说的徐氏大为得意。
    裴 琳命人送信回京城,说他难得出趟远门,要在路上游历一番,正旦之前一定赶回来。裴阁老倒是很赞成,“年轻人就是要出门历练,大男人总是呆在京城,守着父 母,能有多大作为?”他一赞成,裴三爷和徐氏自然没话说,给裴琳回了信,让他出门在外多加小心,算好日子,正旦之前得回来,“小八,过年时候必要合家团聚 的,缺了你,可不行。”
    自打阿玖又怀上孩子,皇帝比照着上回的待遇,依旧允许裴家女眷时常进宫陪伴阿玖。方夫人年纪大了,顾氏管 家,又有孙子,整天围着孙子转,倒是林幼辉和徐氏进宫最多。嫂子里头是温雅和安泰去的最多,温雅和阿玖一向投机,安泰一开始不乐愿去,“莫把小殿下再带的 不爱说笑。”裴璟一再鼓励她,“你看小正正,是不是可爱得紧?便是真严肃些也没什么,男孩子持重些好。”安泰被他劝着,阿玖又一再邀请,便犹犹豫豫的,时 常和温雅同行。
    按常理来说,第二胎应该比第一胎要从容的多,一回生二回熟嘛,有经验了,轻松些是正常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阿玖这次怀孕明显比上回顺当,孕期反应很小,心情愉快,是个快乐的小孕妇。
    “八哥还没回来呀。”阿玖抱着一个水晶盒子,津津有味的吃着青杏果脯。那果脯是碧绿的青色,一眼看上去就觉得酸。
    “没呢,说是游历天下,增长见闻去了。”温雅和安泰告诉她。
    “什么游历天下,增长见闻。”阿玖乐了乐,笑嘻嘻的想着,“他是谈恋爱去了吧?我就不信他年近二十,要被家里逼婚,还有心思游玩。”
    安泰瞅瞅殿中的女官、宫女、傅姆们,心中颇有些感慨。这座宫殿的女主人怀了孕,身边居然还是清清净净的,并没有讨人嫌的次妃、妾侍入住,也算是稀奇少见了。表嫂,她是有大福气的人。
    “有没有人想往你这儿塞个美人什么的。”温雅关切的问道。
    “有,全被你妹夫推了。”阿玖炫耀的说道:“他很专一很痴情的,对我好的不得了,对小正正也是,还有我肚子里的这个。”拍拍自己的小肚子,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温雅嗤之以鼻,“很专一是这种用法么?我还以为只对你一个人好,才叫专一。”
    阿玖振振有辞,“他疼爱小正正,你知道是因为什么?因为小正正是我生的呀。六嫂,这便叫做专一了,没有别的词汇可以形容。”
    安泰静静坐在一边,听她俩娴熟的斗着口,面目不知不觉间柔和了。
    “七嫂,七哥待你好么?”阿玖殷勤的看向安泰。
    “极好。”安泰认真的告诉她,“到目前为止,我和他还没吵过架,一直你让我,我让你,斯斯文文的。”
    “七哥和七嫂……真和谐。”阿玖夸奖道。
    七哥和七嫂,算是裴家很特别的一对了。七嫂不爱说笑,常年很严肃,和七哥却很恩爱。七哥脸上常常挂着幸福的笑容,暖暖的,如春风般和煦。他一定是生活的很舒心,笑容才会这么温暖。
    女官进来禀报,“殿下,皇太孙回来了。”小正正每天要到乾清宫“上课”,他的皇帝祖父是个大忙人,他上课的时间并不会太长,一个多时辰的样子,也就“下课”回东宫了。
    “小正正回来了呀。”温雅眉开眼笑。
    “皇太孙回来了。”安泰坐的更加笔直。
    乳母、傅姆、宫女等人簇拥着小正正走了进来。小正正日常穿着朱红绣九团龙袍服,端庄又美丽,他不许乳母抱,自己稳稳的迈着步子,小大人一般。
    温雅见了他很是眼谗,笑咪咪迎上去,蹲下身跟他说话,“皇太孙殿下,我是六舅母,你记得我么?”小正正很庄重的点点小脑袋,表示自己记得温雅,阿玖笑吟吟说道:“儿子,见了六舅母应该怎样啊?”小正正想了想,口齿清晰的叫道:“六舅母。”
    温雅美的冒泡,“皇太孙叫的这声六舅母,真好听!”
    小正正客气的冲她笑了笑,好像是在表示谦虚,又好像是在彬彬有礼的道谢。
    安泰也坐不住了,站起身走到小正正面前,和温雅一样蹲下身,“皇太孙,咱们大前天才见过,你一定还记得我,对不对?”小正正漆黑灵动的大眼睛盯着她,想了好一会儿,才不确定的叫道:“七舅母?”安泰目光中有了笑意,“皇太孙记性真好。”
    小正正见过两位舅母,迈着小短腿走到阿玖榻旁,可怜巴巴的仰起小脸,“娘,累。”阿玖示意乳母将他抱上榻,让他坐在自己身边,柔声问着他,“怎么会累呢,你做了什么?”小正正还不到两岁,若是累到了,那还得了。
    小正正指指自己的小手,认真的说道:“画画,累。”又指指自己穿着青缎靴子的小脚丫子,“走路,累。”阿玖明白了,“儿子,你画画久了,所以胳膊和手累;走路长了,所以腿和脚累,是么?”小正正委屈的点点小脑袋。
    “画画累了,便停下来。走路累了,便让乳母抱,好不好?”阿玖柔声跟他商量。
    小正正嗯了一声,往阿玖身边挪了挪,小脑袋靠在她身上,依恋的蹭了蹭。
    温雅和安泰一齐走过来,“孩子累着了么,那还得了。”
    “这臭小子哪是累了,分明是又在撒娇。”阿玖忍不住笑了,“他从前便爱粘着我,自从我怀了肚子里这个,更是变本加厉。六嫂七嫂,他可会撒娇了。”
    瞅瞅他这小模样,做娘的心早就融化了。小正正你很有危机意识啊,虽然弟弟还没出生,你已预感到他会分走爹娘的疼爱,开始和他争宠了。
    “原来如此。”温雅和安泰恍然大悟。
    “皇太孙殿下你多虑了,你是兄弟之中最尊贵的,最受父母疼爱的,弟弟无论如何越不过你。”温雅笑咪咪逗着小正正。
    小正正头埋到了阿玖怀里。
    安泰瞅着可爱的小正正,心底最柔软的那部分被触动了。若是能有一个孩子,能有一个像皇太孙这样的孩子,该有多幸福啊。
    “回家和七爷商量商量,我们也该有个孩子了。”安泰严肃的想道。
    ……
    裴 琳直到腊月里才风尘仆仆回到玖宁街,他又长高了一截,神采奕奕,整个人更加精神。裴阁老瞅着他这模样很顺眼,“男人还是要出门历练的。你这趟长路没白跑, 稚气渐消,沉稳多了。”方夫人拉着他看了又看,满目慈爱,“小八,祖母想你想的不行了,怎不早些回来?你哥哥们全在家,就缺你一个,真是不热闹。”裴琳讨 好的笑,“祖母,小八也想您,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来,飞到您身边。”一番甜言蜜语,把方夫人哄的十分欢喜。
    裴三爷和徐氏就没那么好打发了。两人把裴琳拉到一边,语带威胁,“老实交代,你这阵子都做什么了?坦白招供,倒还算了,若敢有所隐瞒……”两人看着裴琳,目光不善。
    裴 琳才回来,还不知道他可以参加会试的消息,犹豫了下,陪笑请示,“爹,娘,好男儿志在四方,我不愿总在京城呆着,碌碌无为。我在老家附近游历,路过一个叫 明水的小县城,这个小县城虽然很小,却被治理得井井有条。县令陶大人是位忠厚长者,有学问又肯埋头苦干,孩儿很是钦佩他,想给他做幕僚。一方面可以增加见 识,另一方面,可以为百姓谋福利……”
    他这一番话说的虽是冠冕堂皇,裴三爷和徐氏却是不约而同的相互看了一眼,心有灵犀,异口同声,“陶县令家可有好女儿?”
    小八,你千万莫要告诉爹娘,你纯粹是去跟陶县令学习的!
    裴琳扭捏起来,嗫嚅道:“有倒是有一位,可是……”
    裴三爷哪管他后面有什么可是,仰天大笑三声,“果不其然,被你爹爹我猜中了!”
    臭小子说什么游历,增加见闻,其实就是遇着美貌小姑娘了!说要去做什么幕僚,就是想近水楼台先得月!
    “姑娘美么?”裴三爷揽过小八,低声问他。
    裴琳红着脸,点了点头。
    “你喜欢她么?”裴三爷轻轻笑了一声。
    裴琳不敢说是,不愿说不是,直挺挺站着,额头上开始冒汗。
    “仅仅是喜欢而已?”裴三爷不怀好意的看着他。小八你再来一回仅仅是喜欢而已,爹得抽你。
    “不是。”裴琳下意识的摇头。怎会仅仅是喜欢而已?不是的。
    “那就是认真的了?”裴三爷步步紧逼。
    裴琳被他逼的紧,索性豁出去了,“孩儿若能娶得陶家小姐为妻,足慰平生。”
    “臭小子!”裴三爷笑吟吟骂了他一句,去跟裴阁老讨主意了,“爹,明水有位陶县令,您能不能托人打听打听,是个什么来历。”
    不用打听,这人裴阁老知道。陶县令名陶铭,进士出身,他自打中了进士之后便被派到一个偏远小县任县令,直到如今,没挪过地方,没升迁过。
    并不是他政绩不好,升不上去。他把明水县治理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家家有余粮,百姓安居乐业。不过,明水本是个偏僻小县,是他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才造就了如今的明水,他舍不得离开,明水百姓也舍不得离开,他便一直留任。
    裴三爷搔搔头,“爹,听着跟您特别像。”
    您任姑苏太守的时候,百姓也是舍不得让您离开,一再挽留。
    “若是这家的姑娘好,再合适不过。”裴阁老沉吟。
    裴家如今已经够显赫的了,小八的媳妇儿只要知书达理,合他心意,并不需要门第。
    裴阁老叫过小八,温和告诉他,“明年即是县官考核的年份,陶县令也应该进京述职。祖父到时会亲自拜访他,问他愿不愿接受你做幕僚。”


☆、第189章 不长大 
    裴琳红着脸道谢;“祖父您太好了。”
    这晚裴家合家团聚,在小花厅摆了两桌酒;既是为欢迎裴琳回家,也是祝贺他中了解元。觥筹交错;欢声笑语;裴家兄弟举杯畅饮;孩子们在地上嬉笑玩耍,一团和乐。
    “小八你再娶个媳妇儿;咱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