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主宰江山-第6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的,塔列朗的外交手腕是非常厉害,堪称欧洲第一流的外交家;富歇为人冷酷,但工作一丝不苟,而且精力充费,是一个合格的刽子手。法国因大革命而败坏的治安,正是因为有他的努力,而恢复正常。但再人才难得,他俩也是个背叛者,拿破仑的心怎么就这么大呢?

    法兰西第一帝国现在紧缺资金,这一次杨德望前来法国,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与法国达成殖民地购买协议的。拿破仑在买了路易斯安那之后,再次把法国在美洲的全部殖民地出售给了中国,主要是加勒比海的几个岛屿和法属圭那亚的权利。另外拿破仑还想向中国借上一笔高额贷款,但拿破仑已经拿不出合适的土地来做抵押了。

    其他的事情那都是这件事的附属品。

    驻欧办跟法国的情报机构是不是展开亲密合作,又怎么具体的合作,杨德望根本不关心。这都还没他内心里对拿破仑想法的好奇感大呢。

    明明知道这俩人是大叛徒,干什么还留以重用呢?杨德望甚至都觉得拿破仑是昏了头了。

    要知道塔列朗可是一个超级大贪污犯,要是把塔列朗查出了,至少能搞出3000万法郎。虽然25法郎才顶的1英镑。但塔列朗短短几年从一无所有到现在的百万英镑私财,绝对可说的上是经营有道了。

    这家伙刚刚担任上外长【督政府时期】,刚刚走马上任,就首先给自己大把捞钱。在法兰西威震欧洲的岁月里,许多国家都想和它拉关系,那么第一关就得通过它的外交部长塔列朗。

    塔列朗毫不客气地叫他们先拿“甜头”来,无论对哪国人:德意志各小邦、普鲁士、西班牙,还是葡萄牙、奥斯曼,甚至美国和奥地利,他都伸手,一张口就是几十万、一百万。单在任外长的最初两年里,他接受的贿赂就超过了一千二百万法郎。

    塔列朗大胆勒索,无所顾忌,因为那个时候的法国官场贪污成风,督政官们本身就立身不正,**不堪,塔列朗再怎么为所欲为,也没人寻他的麻烦。而作为国家的外交部长,塔列朗对法国外交部还是进行了许多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改革。他规定驻外领事要为法国商业服务,法国商人可以选出代表做领事;重新恢复了领事局,规定领事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法国商人的利益和搜集商务情报。拿破仑政变后,领事又干脆改名为“商务交涉代表”。他还恢复了附设于领事局的青年翻译学校,为驻各国的大使馆、领事馆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样的一个塔列朗可以说的上是拿破仑的得力臂膀,在国际局势和外交事务上给予了拿破仑极大地帮助。甚至在拿破仑的政变过程中,他也发挥出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开始塔列朗是主动贴上拿破仑的。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现在已经背叛了拿破仑。拿破仑很清楚这一点,甚至于他都知道是为什么。

    这可能是因为塔列朗并不是一个革命家,塔列朗参与共和,纯粹因为他讨厌波旁如他在逮捕处死当甘公爵【路易十六的堂弟】上和拿破仑背约入侵西班牙问题上扮演的推波助澜角色。但他还称得上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头脑冷静理智,本身人脉广泛,城府心机,善于交流沟通,他通常被认为是弗金斯伯爵【法国波旁王朝晚期的外交家】的外交事业继承者,有时候也被认为继承了米拉波的一些理念。

    “塔列朗经历了波旁王朝后期,几届共和国政府再到帝国,始终屹立不倒,他在欧洲的人脉,他的政治眼光,他丰富的外交经验,等于一政治外交智库,陛下根本舍不得杀他。”路易波拿巴在中国风风光光的转了一年后又回到了法国,被他的二哥拿破仑任命为警务大臣。‘智库’这个词是路易波拿巴在中国学习到的新词汇。

    中国的皇帝在好多年前就组织从政府中退休的大臣,还有不少政治学院的教授,联合编辑了一套政府施政准则,这些年来这个‘准则’里的内容在不停的增长。几年前被中国的大皇帝正式更名为‘智库’。

    那就是政治智慧的宝库啊。

    “聪明的智慧不能为我所用,反而是祸害。他和富歇都是叛徒,留着这样的人在身边,对于拿破仑陛下的伟业绝对是一种伤害。”杨德望依旧无法理解。

    塔列朗的政策外交是偏于保守的,他不喜欢拿破仑的让法国成为欧洲霸主的理念,他希望维持一种保守的,维持欧洲现秩序,并稳健的寻求共和国利益的政策,他不想看到法国成为众矢之的,更不认为法国有能力统一欧洲。

    他认为拿破仑的道路只会把法国带入毁灭,是对法兰西的重大伤害。这就像二战时候德国的一些‘仁人志士’,自始至终的在反对希特勒一样。

    而富歇呢?他却是一个隐藏在黑暗里,拥有着变色能力的毒蛇,危害性更强。他在雅各宾专政时期以残酷的暴力闻名,在受到罗伯斯庇尔的攻击后,就同反对者一起推翻罗伯斯庇尔的统治。他和外交部长塔列朗不同,富歇每天是最早来到办公室,最晚离去的;同样和塔列朗不同,他从来不回放过工作上的任何细节,而且他的记忆力也非常惊人,他对自己主管的部门和政府的其他部门情况了如指掌。一切都记录在他的秘密卷宗里,这些材料是连拿破仑也无法看到的。

    富歇的生活简朴、服饰简单,但他绝不拒绝穿他最喜爱的、带银饰的蓝丝绒制服,他也不拒绝乘坐由骑兵护送的马车在巴黎的大街小巷疾驶而过。这是一个有矛盾的人。

    他将自己视为一个政治家、一个伟人,而不仅仅是个警务大臣。他期望着更大更远的政治前程,这可能就是他背叛拿破仑的最大因由之一。

    因为拿破仑统治下的帝国,富歇永远拥有不了自己渴望拥有的权利。

    西方有句谚语说得好,“最卑鄙和最邪恶的行为也需要气魄和才能”富歇就拥有这方面的足够气魄和才能。他与罗伯斯庇尔、拿破仑都打过交道,人们尽管可以说出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但历史的结局却不会改变:前者遭富歇的暗算,后者则对他无可奈何,最后还得用他。

    可杨德望却觉得这就是西方政治与东方政治最大的不同。西方政治有自己的一套准则,而且他们愿意围绕着这套游戏规则来做游戏。可东方的权力者却往往掀桌子,通吃一切。他相信要是陈皇帝坐在拿破仑的位置上,那第一天富歇和塔列朗就会被送进监狱,甚至是砍头。即便这样的行为有可能导致外交部和内务部的崩塌,导致警察系统的混乱,受到很大的反噬,陈皇帝也绝不会有半点手软。

    因为东方的帝王都相信一句话:天底下愿意当官的人是杀也杀不尽的。

    “监狱才是他们俩的最好归宿。如果拿破仑陛下不愿意杀了他们的话。”杨德望不管接受了法国一神教多大的影响,从骨子里他还是个中国人,从根本上他就不能接受背叛。

    自然的,驻欧办的情报网是绝对不能与塔列朗和富歇这两个家伙沾染干系的,绝对不能。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西班牙的落幕

    拿破仑听了杨德望的意见后久久不语。

    把塔列朗和富歇送进监狱?呵呵,那可真是想的大啊。

    西方君主手中的权利怎么能同东方帝王的皇权相比呢?别看他是拿破仑第一帝国的皇帝,却无时无刻不在对着国内的某些人进行妥协。

    慢慢地在会客厅内踱着步子,拿破仑很有些感慨地的对自己的弟弟路易波拿巴说道:“虽然我成了皇帝,但我的权利远没有东方的君主那样无穷无尽,至高无上。”

    拿破仑是有感而发,他现在正遭受着巨大的压力。他的大陆封锁体系使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遭受严重损失,法国同样也不得不吞下大陆封锁政策种出的苦果。由于英国的**,法国的原料极端短缺,市面很不景气,各个港口的贸易十分萧条。法国的资产阶级被大陆封锁政策弄得精疲力尽,他们的经济力量远远赶不上拿破仑政治、军事上的扩张需要。现在,他们已经开始要求拿破仑放弃大陆封锁政策,停止新的征服,对英和谈!

    但是,拿破仑的狂妄野心并没就此受到抑制,现实中的重重困难只会让他更加斗志昂扬。他心中想的始终是‘大帝国’,始终是法国带领着欧洲走向与中国对抗的辉煌顶端。

    所以他不能干净利索的拿掉塔列朗和富歇,拿破仑和他的帝国都承受不起外交部、警务部、内务部三个重要部门混乱的后果。不管是塔列朗了,还是富歇,拿破仑都不得不忍受他们。

    这两个人太重要了。

    没有了塔列朗,法国的外交事务将陷入停顿,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拿破仑绝对不能容忍。

    而在富歇上位之前,大革命下的法国治安是十分混乱的。就连巴黎的犯罪都每日不断,每天都要发生抢劫和凶杀,男子出门不得不带上武器以便自卫。

    是富歇用自己超人的精力改变了这一切。他外表装出的平静下隐藏着过人的精力,晚上他一般只睡几个小时,除了简单的用餐之外,他从来不在任何其他事情上浪费一分钟时间,他甚至在起床穿衣服时还要接见来访者。他站立时,除了那双细长的、骨节棱棱的手之外,很少有其他动作;交谈时,他狡猾的眼睛和警觉的耳朵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富歇的名气和他遭到人们憎恶的程度是同等的。甚至在拿破仑勃然大怒的滔滔指责下,他也能保持心平气和的态度。富歇是真正的喜怒不形于色,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他的底气是在于他的间谍遍布所有的沙龙、政府部门甚至是军队的内部。他已经查封了47家全国性的报社,监狱里关满了被他的手下抓来的疯狂袭击旅行者、驿车甚至国家仓库和银行的土匪和罪犯,还有多的数不出来的无辜者。在法国还没有任何一名警察局长能够取代这位外表阴沉的警务大臣。

    在他的命令下,一个个‘罪人’被逮捕、审讯、拷打、监禁或处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却完全是无动于衷,照常生活。对他而言那只是执行任务,拿破仑在看到他战死或伤残的士兵时,至少还会流下伤心的眼泪。富歇有多么的冷酷就可想而知了。对于富歇来说,搞秘密活动是他生命的组成部分,处决人更是如呼吸一般平常。

    “这个人天生就是当警察头头的材料,我离不开他,帝国也离不开他。”拿破仑的脑子里不是没有干掉富歇的念头,这个人的危险性比塔列朗都要大,但他觉得自己承受不起那重大的损失。包括对塔列朗,拿破仑也是这么认为的。

    塔列朗机敏,富歇勤奋;塔列朗分析事件的方法是纵览全局,富歇则是条缕分析。两个人的组合真的可称之为黄金的。拿破仑找不到代替他们的人。而且这两人就算背叛了拿破仑,也是有限度的背叛。

    塔列朗背叛拿破仑而不是背叛法国,富歇背叛拿破仑也不是背叛法国。前者的出发点甚至还是为了法国的未来,而后者的出发点是因为权力。

    这样的人如果能够始终忠诚于拿破仑,那真的会成为拿破仑稳定法国内政的一块基石。可惜富歇和塔列朗都不是这样的忠诚者。

    当然拿破仑始终留着这俩人,也是因为他们自始至终都触摸不到军权。拿破仑帝国的统治基础是崇信拿破仑的几十万法国士兵,没有军权,他们再是反对拿破仑,也无法对拿破仑造成致命的威胁。

    这俩人对于拿破仑来说,或许更像是两个生了外心的公司合伙人。两个小股东在阴谋反对者大股东,但他们绝不是想把整个公司给搞得稀巴烂,给搞得彻底垮掉。

    最大的损害也就是对反法同盟通风报信了。

    只要拿破仑让整个公司始终处于兴旺态势,他们私下的小动作就不值一提。

    历史上的富歇就是因为擅自下令在全国招募国民自卫军而触怒拿破仑,不久被免职的。拿破仑不允许他触碰军队,但拿破仑为了把富歇赶出法国,任命他为伊利里亚行省总督,这也真的是厉害。

    历史上的那一幕在眼下这个时空还没有出现,也不知道还会不会出现。反在杨德望是坚定反对驻欧办的情报系统与法国的情报系统做亲密接触的。拿破仑也理解这一点。

    “我虽然做了帝国的皇帝,但是从本质上说,我还是一名革命者,我为波兰人民带来的希望,同样的对于爱尔兰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我也是非常非常愿意支持的!我愿意为他们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个统一、繁荣、独立的爱尔兰,对于法国,对于整个欧洲都是一件好事。作为欧洲大陆的领导者,我当然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

    欧洲搅屎棍的老巢后院起火,伦敦的那些混蛋肯定要把注意力转移到英伦三岛去。

    杨德望看着法兰西的皇帝,心里面自然是好一阵的无语!一个皇帝自称是革命者,天底下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事情吗?虽然法国的民法典的确带有着大革命的精髓,但拿破仑也绝对不是革命者了。

    过了好一会儿之后,杨德望才开口问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您打算给爱尔兰人什么实质性的帮助?金钱还是武器?”拿破仑不愿意处理了富歇和塔列朗,杨德望就不再把那个话题进行下去。他又不是拿破仑的老爹,干嘛一颗红心的为拿破仑考虑呢?

    说不定拿破仑还认为,自己可以轻松驾驭那俩货呢。

    所以转变话题,还是谈谈爱尔兰,谈谈波兰的好。

    杨德望相信驻欧办是靠谱的,所以他相信很快爱尔兰人就会行动起来。驻欧办希望法国人能真正的参与到这件事上来。如果爱尔兰人能在未来时候爆发出武装起义,那将是驻欧办最闪亮的一枚勋章。

    拿破仑并不认为爱尔兰人能给他带来多大的惊喜,以英国的力量,他看不到爱尔兰人独立的希望。除非法国能彻底的击败英国,但要彻底的击败英国必须先彻底的击败他们的皇家舰队,以法国现在的海军力量,拿破仑早就丢开了这个期望。除非中国人能彻底对英国开战!

    不过拿破仑真心的错估了一撮破坏分子的威力,就在不久后,爱尔兰人为他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惊喜。

    但那时的杨德望已经离开了法国,开始了自己的萨克森国王之旅。

    在与拿破仑会晤之后,他就离开了巴黎。反正杨德望已经得到了满意的答复,无论是美洲问题,还是欧洲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杨德望并不需要为接下来的事物担忧,他只需要他处理好协议即可。

    下一步杨德望进入萨克森王国,这也是因为法国人的牵头搭线。

    作为德意志诸邦中的一员,萨克森王国现如今已经被牢牢地绑在了法国人的战车上。

    萨克森国王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一世兼任着华沙大公,在1806年被普鲁士抛弃之后,萨克森王国果断抱上了拿破仑的大腿。现在他们抱大腿的行为为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一世赢来了丰厚的回报。

    萨克森的韦廷王朝早在四十多年前就被波兰的众议院确立为波兰的世袭王朝。只是当时的萨克森肩膀太单薄,扛不起这副重担,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一世主动放弃了波兰王位。然后没过几年,波兰就被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来了一趟大瓜分。

    作为一个封建君主,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三世的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一世非常反感宪法和革命,但他性格保守,都没有在皮尔尼茨宣言上签字。

    皮尔尼茨宣言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二世、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弟弟阿图瓦伯爵夏尔,所通过了一份反对法国革命,支持法国君主制的公开宣言。这份宣言被看作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宣战书,是欧洲战争的导火索。

    如此一直到第四次反法同盟,萨克森才与普鲁士结成同盟,向法国宣战。然后普萨联军在耶拿和奥尔施塔特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普鲁士自身难保,果断抛弃了萨克森。萨克森公国由此纳入了拿破仑的势力范畴,加入了莱茵联邦。这一转变换来了不俗的汇报,萨克森与巴伐利亚、符腾堡一同升为王国,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三世变成了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一世。他还得到了华沙大公国。这一次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一世没有再拒绝。

    陈汉现在相同波兰的‘革命者’建立一种正规渠道的联系,那必须是要经过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一世的。再白痴的国王也不会把主动送上门的好处拒之门外,虽然这让萨克森彻底上了拿破仑的战车,但现在的拿破仑帝国可一点没有翻车的可能。

    就在杨德望在华沙与波兰人会晤的时候,欧陆上的战争再一次爆发。奥地利人彻底按耐不住了,第五次反法同盟成立,战争迅速开始。

    这场战争几乎是法国和奥地利的单挑,英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