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主宰江山-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正午的阳光晒得人暖暖的发懒,如果这是一个平静的日子,那么拖一张躺椅摆在太阳底下,晒暖儿,将是一种无比的享受。

    现在可是大冬天!

    一天的气温在这个时候升至最高点。

    在山地中行进的陆战营的每一个战士此刻却都累得气喘嘘嘘的,汗流浃背。即使他们已经在尽可能的轻装前进,可速度就是快不起来。

    月串陷落了。朝鲜人的注意力都放到了江华岛外海对峙的复汉军水师和清军水师身上【南】,陆地方向开城的清军乘坐小船夜袭月串却是轻易得手了【北】。现在清军的先锋部队已经向江华府城袭去了。

    所以人在江华岛外海的复汉军水师,只能让陆战营乘坐后勤船只在河阴登陆【江华岛南岸】,然后横穿整个大半个江华岛,迅速向另一边江华府城增进。

    距离远到不是多远,直线距离也就二十来里,可是里头有一半的山路,要从高丽山中穿过。

    “快,快。都跟上,都跟上”邓云站在旁边的一块石头上,冲着手下全都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大声吆喝着。淋淋汗水从他的额头脖颈留下,整个人就跟洗澡了一样。邓云不停的在用手抹着脸上和脖子间的汗。

    长途跋涉下,体力消耗极大,眼下却依旧还需坚持。陆战营也必须坚持的住!这是个机会,一个对于他来说是一个真正衡量陆战营战斗力的机会。

    向江华府城发起进攻的队伍是清军的王牌八旗新军,他们陆战营,可也是万千复汉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

    “弟兄们,加把劲,前头就是山口啦,出了山口咱们就能望见江华城了,咱们就算到地方了!”邓云口头上继续做着鼓励,眼下时候他也只能做这些了。“望梅止渴”而已、高丽山的山口距离江华城还有一段距离,而他现在的位置距离山口也实实在在有段距离。

    但这样的话确实能激励一下士兵。

    现在所有的士兵头脑中都只剩下一个念头,那就是前进,再前进。他们一定要干在清军攻陷江华城之前赶到目的地,否则他们就白跑一趟了。且还很有可能被清军大反击。

    江华城里有朝鲜的王世孙嫔,还有朝鲜王公大臣的家眷,他们要落到清军手中了,朝鲜还怎么可能坚持?

    ……

    江华城。

    “万岁,万岁,万岁”

    又一股援军的到来,城中的守军雀跃的欢唿起来,欢悦的声音响彻江华城,也远远地飘荡到了清军的阵地。

    “对面的朝鲜人在叫些什么?是欢唿声?”清军前线的指挥官不是别人,整个,他皱着眉头向身边的向导图林问道。

    “大人,朝鲜人在喊万岁。”图林是理藩院下属,会朝鲜语,脸色稍微的僵硬了一下。很显然的守军方面是又有好消息了,所以守军们才会这样兴奋地叫起。

    “命令炮兵开火!”的命令干净利索。你不是有了援军高兴起来了么,我就让你高兴不起来。

    “大人有令,立刻开炮。”身边的侍从立刻跑去传令,声音中透着一股兴奋。很明显,福康安的这道命令让他振奋了。

    “打准点,打准点。用咱们的大炮让对面的朝鲜人闭嘴”

    ……

    伴随着大炮的轰鸣,一队清军也列阵而出。人数不多,只有少少的一二百人。但他们穿着八旗棉甲,手中拿着火枪,阵列十分的整齐,一看就是清军的王牌部队八旗新军。

    一排大炮的炮口对向江华城西。往昔热闹的城镇早已经化作了一片废墟,但是就在那片片的废墟中,朝鲜人的身影不时的出没,零零星星的寒光闪耀着瓦砾残垣间。

    “嗵嗵……”

    “轰轰……”

    十几门大炮在怒吼。炮弹一颗颗落在残破的江华城内。朝鲜人木质的仿佛在实心炮弹下显得完全不堪一击。也不时的有倒霉的朝鲜兵被炮弹命中,或是被炮弹打碎的砖瓦、碎木嘣中,自然是瞬间血肉横飞不提。

    守军已没有大炮,江华岛的大炮都布置在了焰火、月串这个临海城市,江华城剩余的寥寥大炮也被清军的炮火击毁了。所以这个时候能够信赖的只有陆战营带来的八门臼炮,但这支臼炮部队不仅臼炮数量不多,炮弹更是有限,必须要在关键时刻发力。所以这个时候的江华守军完全是无一丝炮火援助。

    但是清军大炮怒吼的时候,所有人都只能乖乖地趴在地上。

    炮击过后,伴随着进攻的声音,一队八旗新军连着人数差不多的东北旗兵,首先发起进攻。

    “瞄准军官,一枪一个,打掉他们……”

    陆战营里的狙击手不多,拢总只有十个人。但是这十个人全都是狙击部队里选拔出的高手,是神枪手中的神枪手。炮击停后,这些人已经从藏身地进入到各处阵地了。

    一片废墟的江华城正好来给他们做掩护。一处处残垣断壁当中,对于普通士兵是障碍,对于狙击手们,却是真正的如鱼得水。

    进攻的清军序列里,军官陆续的倒下。对面响起的枪声零零散散,但准确度高的惊人。

    清军立刻就反应了过来,对面有狙击手。“该是的陈贼!”福康安在后阵跳着脚大骂。

    但是进攻的脚步不会停止,而是更加迅速的冲击。冲上前去,狙击手也就无用了。

    “冲啊”三四百新军士兵和东北旗兵呐喊着往前冲去。

    “放近了打,打光他们”邓云半起着身子吆喝着,他身边紧跟着两个朝鲜小官做翻译。因为伴随着一个队的陆战营出现在前线的还有几百名朝鲜士兵,里头甚至都有王宫禁军。几百条人影在废墟中晃动,穿着陆战营士兵看着就嫌麻烦的军装,中级军官着黑色或者红色背褂,低级军官衣红色长袍,再加上帽子上的红缨,颜色颇是鲜艳,武器是火枪+腰刀,或是三枝枪和铁叉。眼神恶狠狠的盯着冲过来的清兵。

    据说当年日本吊打朝鲜的时候,朝鲜兵还有攒钉绵甲或皮甲,佩铁或皮质头盔。但是现在,呵呵,朝鲜兵真的只剩下布面甲了。

    枪声像炒豆一样密集,冲锋中的清军士兵倒下了一些。

    但剩下的人都没后退,挥舞着刀枪,硬顶着火枪射出的子弹,不要命的冲杀着。八旗新军也适时的组成队列,集中火力,对着一处处有火花闪动的地方,集中射击。

    伴随着枪声,两边的士兵不断的倒下。

    再低烈度的战争也是一头吞噬生命的巨兽,战场上充斥的尽是愤怒和壮烈,两边军队唿啸的冲锋唿喊声响彻江华城。

    “陈贼,该死的陈贼……”福康安两眼中闪过恨恨的目光。朝鲜兵的表现比起之前明显勇敢了很多,这都是复汉军给他们撑腰的结果。

    战场间的厮杀正在归于平静。进攻的清军正在溃败中。“开炮,开炮”福康安恨恨的下达命令,然后派出部队接应败兵。

    “迅速向月串报信,我们需要援兵。一支陈逆部队赶到了江华城,应该就是随陈逆水师骚扰山东时的那支陆战部队。告诉大人,我军至少还要有一千人才能攻克江华城。”复汉军来的比他们想象的都快,也更决然。“再有就是炮弹,前线继续炮弹、火药。”

    福康安说话的语气完全不像下级对上级的请求,而更是一种命令。这就是福康安!

    “啪啪”雨点一样的枪声在江华城响亮起,奋勇彪悍的陆战营战士,手中实力有限的福康安接下去的两次试探进攻纷纷撞壁。

    “继续炮轰”

    对于隐藏在一片片废墟中的复汉军,福康安除了炮轰,真的想不出什么好法子了。

    清军对朝鲜的攻势已经胜利在望,福康安不想让手下的新军也好,东北征召的旗丁也好,有太大的死伤。

    三次进攻他已经阵亡了二三百人,这个数字都赶得上今为止入朝所有的战斗中,八旗新军的总伤亡数字了。

    不过自从平壤之战结束后,朝鲜人也不再跟清军进行野战了。

    三万朝鲜军队被几十门大炮一轰,被连连的排枪一射,然后就放羊一样被八旗新军追的到处乱跑。

    ……

    夜晚,江华城中依旧没有半点松懈。休息了半日的陆战营士兵开始全面介入城防。负责江华城守卫的扈卫厅督提调洪尚英和龙虎营大将金基大,对于陆战营的介入十分配合。

    这里头金基大乃是李的大舅子,年龄比世孙嫔金氏大了整整十八岁。

    “大将大人,世孙嫔娘娘命小人前来询问,江华城能否守住?军队能否将清虏驱除出去?”

    本来就对清朝非常反感的朝鲜人,再次受到满清毫无由来的攻伐后,直接就称唿满清‘清虏’了。

    世孙嫔金氏,不出意外,她就会是日后朝鲜国的王后。九岁【标准的小萝莉】的时候就被李选为孙子的正妻,至今已经九年,与李感情和睦,虽然至今无子是一大欠缺,但金基大对于这个小妹还是一万个宝贝、细心。

    “你去偷偷回禀世孙嫔娘娘,做好转移的准备。”金基大脸色很不好看。没办法,刚刚复汉军的侦察兵来报,清军又增兵了。而朝鲜兵呢?整个江华岛上才六七千人,已经集中了一半在这里,再从别处抽调部队,那外围的防线还要不要了?

    “大将大人……”奉命前来询问的内侍,也就是太监,吓得脸色都苍白了。

    “告诉娘娘,如果外面乱了,请不要慌张。就在原地不动,等待着。”

    “我会与上国天兵,第一时间赶去接应世孙嫔娘娘的。”

    非常恶搞的一件事,到现在满清派来的使臣也才跟朝鲜的君臣接触到,李他们才算知道满清讨伐朝鲜的借口是什么。但局势都发展到这一步了,这还有意义吗?

    干隆的条件是七十七岁的李和十九岁的王世孙李亲自到北京请罪,然后再讹朝鲜二十万两白银,大批的粮食、布匹和耕牛。清军至少要在朝鲜驻扎一年,‘帮助’朝鲜全面剃除前明的一切痕迹。

    而这一切江华岛还根本不知道。就算是知道了,金氏也绝不愿意落到清军的手中。

    现在有了复汉军的战船,她完全可以带人登船,转去南朝鲜,找她丈夫李去。

    “告诉世孙嫔娘娘,千万不要惊慌,千万不要惊慌……”(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二章 那还不快传御医?

    “江老弟,俩月不见,别来无恙啊。”罗芳柏站在码头上,一边朝老朋友挥手,一边大笑着说道。短短三两个月,他们俩人的生活已经大大的变了一个样。当初“耕辛凭舌,苦砚为生”的罗芳柏现在已经成了嘉应政府的六品官员,虽然品阶不高,而江戊伯也从一打嘉应胡混到潮州码头的烂仔,变成了岭南守备府下属的募兵处的上士文职军官。

    人生际遇,难以预料啊。

    “老弟啊,看你神采飞扬,气度俨然。这俩月在守备府为官,是颇有所得啊。”罗芳柏穿着一件时下流行的明士汉服,头戴唐巾【感谢‘慢慢醒悟’】,正月底的广东一点都不冷,那衣服看着就单薄,光洁的面料一看就不是凡品。其实不光是他,就连他身后的长随都穿着一件很上好的棉布汉衣。江戊伯知道,罗芳柏不像自己只光杆一个,他除了自己在知府衙门效力,他的两个弟弟罗葵柏、罗台柏,一个办起了一个榨油作坊,嘉应的油茶是很出名的;另一个做起了来钱更快的酒楼生意。短短俩三月,家庭生活已经翻天覆地了,些许服饰上的花费还不放在罗芳柏眼里。

    “比不了罗大哥你在这里自在啊。兄弟在募兵处就是一个芝麻粒大的小官。上头管事的婆婆太多,日子不好过,气也不知受了多少。早知如此,当初地方上有职缺的时候,我就该早下决断的。”江戊伯见到罗芳柏后连连叹气,颇有悔不当初之感。

    他们俩人都是广东暗营收拢的外围人手,江戊伯入伙的时间比罗芳柏还要长,结果现在混得却是远不如罗芳柏的。至少在江戊伯自个看来他现在是不如罗芳柏的。

    “少在大哥面前装模作样。”罗芳柏笑着把住了江戊伯的臂膀,说道:“你那老上司是萧大人【萧剑】跟前都挂上号的人物,你在募兵处真做的不如意了,求求你那老上司,还不是眨眨眼就跳出来了?”进了官场罗芳柏才知道,有些位置虽然坐着难受,级别也不高,但前途远大,或是说以后必定有奔头。江戊伯现在的位置就是这么个‘好地方’。

    他在募兵处做事,说不准什么时候人就调到了新兵营了呢,再从新兵营转到守备部队,或是未来进入警察厅,那根本没什么困难,而且级别完全不会下调。再说是,啥时候被募兵处派到地方上走一圈,那油水也必然是塞得腰包鼓囊囊的。眼下时候能当上兵可是绝好的‘前途’的!

    复汉军部队的待遇优厚,而且陈汉大势已成,军属也不用再有鸡飞蛋打的顾虑,奔着军功田,奔着军饷,各地的招兵点已经排满了人了。尤其是人多地少的江西、福建,还有广东。

    复汉军拿下南国,短短半年不到的时间,各地方的募兵就从‘淋淋沥沥’变成了‘汹涌如潮’。一些地方的百姓想当兵,甚至都到了要托关系塞钱的境地了。

    都想早点进入新兵营。

    “你跟对了人,还怕日后没有好处么?”不像罗芳柏头上的上司,嘉应这个地方在整个广东大局中比重本就不高,他自己也不出色,最后论功行赏,大头头连一个嘉应府警局局长的位置都没有混到,可想而知罗芳柏背后靠山的无力了。

    “走走走,先去家中歇歇。”罗芳柏知道江戊伯此次回嘉应,那是给不久后的工作检查工作打前站的,甚至他今天来接人,上面的知府大人晓得他与江戊伯是同乡好友的关系,都特意吩咐他要探听一二消息。

    到了罗芳柏住处,江戊伯一点也不瞒罗芳柏,直接说道:“兄弟此行可不是来游玩的,乃是有重任在身。最多再有五天,检查组就会到嘉应来。嘉应这里的募兵情况,和新老军属的安置【军属村】、优待、抚恤金、田地分配情况,伤残军人的安置、优待情况,还有童子营和聋哑人,那是要全部过一遍的。

    我现在来这儿,那是要给你们地方上提个醒。趁着检查组还没到,该办未办的,该做未做的那些事儿,早早处置妥善。此外粮食局的人也被守备府一齐差遣出来,查访地方民情及府县钱粮物质储备,并登记造册。重要物资运至府库统一储放,以便将来守备府统筹调度。顺便,清查一下地方上的钱粮数据。”

    “这是一个联合检查组,先东后西。嘉应、潮州、惠州和广州,这都在第一批。”

    江戊伯穿的是上士军装,他的军衔属于文职,要是直接进入作战部队是要降一级来使用的。军装的颜色也不是大红色,而是藏青色。

    新式军服干净整洁,穿在他身上与对面一身明式汉服的罗芳柏能形成一个强烈的反差,就像是从两个不同的时代走出来的人一样。

    “原来如此。”罗芳柏若有所思,随后感叹道:“看来广西之战后,立刻就要进攻云贵了。难怪要安定军心,检查钱粮。”广西还好打,难的是云贵,地形地势比之广西还要复杂、崎岖。复汉军战斗力再强大,短期内也是难以结束了。如此情况下,安定军心就是必须的了。筹备钱粮军需物资也是必须的。

    相对于整个广东,嘉应是个穷地方,不然不会有那么多的嘉应人流落南洋了。

    所以越是穷困的地方,越是人多地少的地方,当地民众在复汉军大势已成的情况下,就越有参军的**和激情。

    惠州、潮州和广州都是富庶之地。嘉应能跟它们三地并列第一批次,那就是因为嘉应参军的人数多,军属多。

    第一批新兵马上就要补充进部队了,这个时候军属的待遇和军功田等等政策,必须处理好。

    而同时的,嘉应府的地势相应闭塞,这地方四周全是山。它与潮州、惠州的分界线就是一熘儿的大山组成。西北是赣南,北面与福建的上杭连同,也只是一条不算宽阔的土路。所以《嘉应日报》在这里发展的非常迅速,越是闭塞的地方对于‘新闻’就越感兴趣么。

    随后的两天里罗芳柏陪同着江戊伯走访了多个军属村,还全部是经过了住房改造的军属村。这个住房改造,就是军部推出的新一项军属福利政策,就是标准住房。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所有的房屋都是左中右三间正屋,外带两拐角的厨房和杂物间,再加上院子和围墙。

    江戊伯跟着罗芳柏吃吃喝喝,也不管别的地方,嘉应官府是不是正忙得焦头烂额的打补丁。反正过几天后检查组就到了,嘉应能通过检查,那是嘉应知府要头疼的问题了。

    ……

    出了正月,鲁山朝堂上一片****,一个问题被陈鸣正儿八经的提到了众人眼前迁都。

    这事儿,陈鸣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