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元梦(完结)-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纳妾呢。”

    “这个倒没听说。老太太只是有这个意思,还没明说呢。二老爷这几日不知忙些什么,还没落家呢。”尤氏是个老实人,有什么就说什么。

    贾珍听了,心中方始一宽,思量了一番,便有了一定计较。他找了一个小厮来,密密地叮嘱了一番,小厮领命而去。然后又特意对尤氏派了任务。尤氏明知贾珍的算计,心中发苦,却也不敢违拗。

    看过戏,便回花厅吃饭。贾珍此时倒也不急,只在外面招呼几个爷们喝酒吃饭,里面就尤氏领着几个姬妾丫环布菜让菜,服侍着。

    吃过饭,漱口,洗手,吃茶,然后尤氏陪贾母等在后花园子里略走了走。贾母有些倦了,本想先回去,把几个小的留下来继续看戏,但尤氏极力挽留,说珍大爷专门去请的一个唱青衣唱得极好的旦角,寻常人家请也请不来的,难得听他唱一回。贾母一听,便又有了些许兴致,仍回天香楼看戏。

    那青衣果然唱得好,唱腔、身段都极具功力,声情并茂,清丽婉转,动情处扣人心弦,哀伤处催人泪下。贾母竟也不觉疲倦,兴致勃勃地一直跟着哼哼唱唱,比比划划。

    贾珍一直候在书房,等那出去的小厮回来,那明前的毛尖喝了一盏又一盏,脖子都望酸了。

    那小厮终于回来,把一样文书递给了贾珍,贾珍略微一看,脸上便露出笑容。他把文书揣进怀中,便向后园里来。

    待戏台上的戏唱得差不多了,贾珍才走上了天香楼。贾母在喝茶,尤氏正陪着说笑。贾珍上了楼,看了尤氏一眼。尤氏便起身,说刚得了几种新鲜的丝绣花样,要带妹妹们去看看,拉着元春、王熙凤和秦可卿一起从后楼梯下去了。

    贾母知道定是贾珍有什么话要说,却不能让姑娘们听见,便笑道:“珍大爷弄这些机关做什么?有什么话直说吧。”

    贾珍便上前笑道:“老太太疼孙儿,孙儿便实说了吧。孙儿早听说老太太身边有一个秦姑娘,是个聪明绝顶的人物,针线也好,场面上也来得,跟老太太学理家也出色,所以孙儿想着我们东府里并没有这样一个能帮着你孙儿媳妇理家的人,就想着把她求了来给蓉哥儿做媳妇。这样您孙儿媳妇也不用成日家那样累,孙儿也省心不少了。”

    贾母想不到贾珍会说起这样一件事,她的本意是要把秦可卿给贾珠作妾的,这样荣府里便多了一个可以顶事的人,只是还没有明里提出来而已。而贾珍提出的是给贾蓉作媳妇,是正经大奶奶,那身份和地位便不一样了,对秦可卿而言,这样当然是最好的了。若是不允,便是耽误了秦可卿的大好前程,让别人知道,于她的声名便不利,若是允许,她心里却着实舍不得。心中不免犹豫,沉吟起来。

    贾珍见此情形,便又道:“孙儿想着,秦姑娘的亲事也要她自己的父亲点头作主,所以孙儿就派人去她家提亲,她父亲也乐意。也合过了两个人的八字,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老太太,您看,这是他们两个人的庚帖,请先生算过了,是金玉良缘呢。”

    贾母心里像被剜了一块肉一般,勉强笑道:“珍大爷做事还是这样精细,连庚帖都换好了,还给我说什么?”

    贾珍忙道:“老太太恕罪。孙儿是想着我们东府的确无人,心里着急,便自作主张,把这事就这样办了。当然,她是老太太的人,还得老太太点头呢。老太太若是舍不得,那孙儿也无法,只有另外再给蓉儿寻一个好媳妇吧。”

    贾母见事已至此,也只能顺水推舟了,便道:“庚帖也换了,我还有什么舍不得的。终归还是在我们贾家,没落到别家去。只是蓉哥儿还小,成亲还得等上几年吧?”

    “老太太,还有一层,孙儿想着我们东府里至今无人。不如就先让蓉儿成亲,让蓉儿媳妇先当家,过几年再圆房,岂不两便?”

    贾母见贾珍事事都想到了,自己也没什么可说,只心中惋惜,因为自己犹豫了这么几天,竟让东府白白捡了这么一个便宜。只得点头道:“这样也好。她也当得起这个家,就让你们得了这个便宜吧。”

    贾珍见事已谐,心中高兴,顺便也奉承了几句贾母:“老太太调理出的人儿,那是再没话说的。就连身边的丫头也比别人家的小姐尊贵大方呢。”

    至晚开饭,贾母心中不快,并没吃什么,略沾了沾就完了。

    回到荣府,待府中晚辈请安毕,人都散了,贾母才把秦可卿叫到跟前,叫她把自己东西收拾好,明日就回家去。旁边的丫环便给她道喜。

    秦可卿一听,脸上羞涩,心中却十分欢喜,以为是贾珠这边的亲事。

    她回到碧纱橱,欢快地收拾着自己的衣物首饰。这段时间,贾母又给她赏下了不少的衣服和首饰,收拾起来也是一大包。

    这时,珐琅走来,拿了一个绸里哆啰呢的包袱皮,说老太太叫送来给秦姑娘使。

    秦可卿忙站起来谢了,又让珐琅坐下。

    珐琅叹道:“秦姑娘倒修成了正果。我们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秦可卿笑道:“姐姐的结果只怕比我更好呢。我也不过托老太太的福,才终身有靠。姐姐将来求了老太太,只怕做了正经主子奶奶也未可。”

    珐琅笑道:“我们再好,也不过是个丫头。哪像你,有自己的家,还有父亲作主,才有了这么好的结果。”

    秦可卿奇道:“怎么说上我父亲了?这事不是老太太作主?”

第一卷 三春争及初春景 8、图美色贾珍定儿媳 失相知贾珠害相思2

    珐琅笑道:“我们再好,也不过是个丫头。哪像你,有自己的家,还有父亲作主,才有了这么好的结果。”

    秦可卿奇道:“怎么说上我父亲了?这事不是老太太作主?”

    “是呀。老太太怎么舍得把你给东府!老太太一直想把你给自己的孙子呢。”

    “东府?”秦可卿懵了。

    珐琅一看秦可卿的神色不对,便道:“怎么?你不知道定的是东府的蓉少爷?你以为是谁?”

    秦可卿的眼泪“刷”的一下子流下来,人也软倒在椅子上,哭得五内俱伤,哽咽难言。

    珐琅想了想素日来秦可儿的神态,见贾珠来,便神采飞扬,脸上带笑,心中有些明白,也只得劝道:“婚姻大事由父母作主,你还算好的,有父亲在。我们呢,就如水上的浮萍,不知道今后会怎么样。说不定就随便配了一个小子,一辈子就这样完了。你呢,东府里的正经大奶奶,多少姑娘小姐想都想不到的位置,你还有什么想不开的?”

    秦可卿的心事只有她自己知道,有苦难言。可是事到如今,又有什么办法呢?只得慢慢收泪。

    珐琅见秦可卿不哭了,心中稍宽,再劝了几句,便要回去。

    秦可卿叫住珐琅,要她别把自己哭的事让老太太知道,不然又会让老太太觉得自己轻狂,不知足。

    珐琅走了,秦可卿坐在那里,怔怔地发呆。想到贾珠,心中万分不舍,却也无可奈何,又无法传递消息,只在把一腔心事藏在心底了。

    秦可卿拥被坐了一晚,眼泪都快哭干了。天明起床梳洗了,换好衣服,到贾母跟前辞别。

    贾母叮嘱了几句,见她眼睛红肿着,还以为是舍不得荣府呢,心里也伤感。然后秦可卿行大礼跪别,出来,在仪门外坐了轿,委委屈屈地回了家。

    家中倒是一片欢天喜地。父亲秦业已经升为了营缮郎,积极地给她备嫁妆。贾珍倒是体贴,知道他家产业薄弱,经济艰难,所以先就把聘金五百两送了来,另有装箱衣服钗环若干。

    然后请人看日子,定下半月后成亲。

    秦业就用这五百两银子,风风光光的把女儿嫁了出去,自己没花费什么,还赚了一个好差使。众邻里都不胜羡慕,都道生儿不如生女好。这是后话。

    且说贾珠天天都要到贾母面前请安,往日还可见秦可卿,慰一慰相思之情。这日早上去没见着秦可卿,心中纳闷,一整天都没精打采的。晚间进来又去贾母请安,仍没见秦可卿,心中奇怪。便偷偷拉了琥珀袖子一下,琥珀会意,跟出屋外。

    贾珠见琥珀出来,便问:“琥珀姐姐,怎么没见秦姑娘?”

    琥珀抿嘴一笑,道:“大少爷问得奇怪,她见不见跟我有什么关系?你问她做什么?”

    贾珠忙陪笑道:“琥珀姐姐,你是好人,你就告诉我吧。秦姑娘究竟怎么了?是不是病了?”

    “大少爷,你老实说,你为什么这样关心秦姑娘?不说,我就不告诉你她到哪里去了。”琥珀知道贾珠是个老实人,故意逗他。

    贾珠给她作了一揖,道:“好姐姐,你就告诉我吧。以后我求菩萨让你嫁个天下最得意的如意郎君好不好?”

    琥珀啐一口:“大少爷也学坏了,跟着那帮小子学得油腔滑调。看我告诉老爷,仔细揭你的皮!”又顿顿足,才道:“算了,我还是好心告诉你吧,免得你晚上睡不着觉——人家秦姑娘回家去了。”

    贾珠一听,心里一下子空落落的,道:“她回家去做什么?这里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回家?”

    琥珀“嗤”一声笑:“这里又不是她的家,再好,能住到老去?人家秦姑娘是回家去办嫁妆,过几日就嫁进东府做大奶奶了。”

    这一听不打紧,贾珠只觉一颗心被剜了一刀一般,一阵剧痛,“噗”,一口鲜血喷了出来,眼前一黑,便倒了下来。

    琥珀顿时吓得没了主意,只一迭声喊:“不好了,大少爷吐血了!来人啊,快来人啊……”

    屋了顿时涌出十多个丫头婆子来,珐琅托起贾珠的头,一个婆子忙着掐人中,也有一个丫头递过水来,给他喂水。又有丫头忙着跑出去叫二门上的小子请大夫去。

    贾母也颤微微扶着鸳鸯的肩出来了,哑着嗓子问:“珠儿怎么啦?刚才是谁跟他说话呢?”

    琥珀走出来跪下,哭道:“老太太,我并没有跟大少爷说什么?谁知道他就,他就……”

    贾母瞪着眼,狠狠地道:“你究竟说什么了?还不快说!要我请你,是不是?”

    琥珀吓得抖着身子道:“大少爷问我秦姑娘到哪里去了,我只说秦姑娘回家去了,过几天就做东府的大奶奶了。大少爷听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成了这样了。老太太饶命,我不知道会这样,不然打死我也不说的。”

    贾母闭上眼,半晌才又睁开眼,然后道:“你起来吧。这事不怪你。只是这些话不许再向外面说去。有人问,也只说大少爷是不小心跌倒了,才吐的血。知道了吗?”

    众人把贾珠抬到贾母外面的卧榻上。大夫也来了,诊了脉,说道:“珠大少爷一是因为连日来劳神过多,二来又急火攻心,才酿成了如今症候。性命倒是无碍,只是也不能再忧心劳神,否则就会成大症候,终身缠绵。而今最要紧的是用心调理,静养数日,便可望痊愈。”

    贾母一听,又急又气,不料贾珠的病情如此严重。心中忙乱,却也强作镇定,命人带出大夫,开方取药。

    元春和王熙凤闻讯赶来,却也只能站在一旁干着急。王夫人赶来了,坐在贾珠身边“儿”一声“肉”一声的哭,元春和王熙凤忙上前劝慰,也陪着哭。

    贾政也来了,问地下一屋子的丫头婆子:“你们是怎么服侍老太太的?让老太太这么大年纪的人还操这个心,还不赶快把大少爷弄回他自己屋里去!”然后才对贾母道:“珠儿扰了母亲休息,儿子心中不安。还请老太太恕罪吧。”

第一卷 三春争及初春景 8、图美色贾珍定儿媳 失相知贾珠害相思3

    贾母厉声道:“这个时候还说这些。你这个当父亲的,不知道心是什么做的,竟是这样心狠!成日里勒逼着他读书写字,胆子都唬破了,身子也淘空了。不然身子如何这样禁不起来?珠儿要是有什么,我只问你要人!我自己的孙子,我不心疼谁心疼?还说什么扰不扰的。你走吧,回你屋里高乐去吧。让我们娘儿母子守在一起就好。”

    贾政见贾母生气,忙赔罪道歉,贾母也不理他,自顾自安排把药端来给贾珠喝。

    贾珠晕迷了半日,方才醒来。见一屋子的人,便要坐起来。

    贾母忙按了,道:“你刚吐了血,不禁再劳动的。先把这药喝了,再看吧。”

    贾珠这才想起昏倒前发生的事来,想起秦可卿离开了,要嫁给别人了,心里又一阵酸痛,撑不住,只得又躺回去了。

    贾政见贾珠醒了,说话也清楚了,心中也放宽了,见自己插不上手,便扶着赵姨娘一起回去了。

    贾珠喝过药,神色渐渐好了许多。叫贾母和王夫人都回去歇息。

    王夫人见贾珠精神好多了,才听从元春等人的劝告方回去了。

    一时人都散尽,贾母也撑不住,歇息了,吩咐丫头们好生照看大少爷。

    琥珀知道自己闯了祸,虽然贾母并没有责怪她,但她心里难过,所以一直守在贾珠身边,尽心照顾。

    贾珠见众人都散了,心中的悲伤再也忍不住,又怕惊了贾母,只能无声地流泪。琥珀见他流泪,也陪着流泪,又递过手帕给他擦泪。

    贾珠强笑着,低声道:“傻丫头,我自己流泪,关你什么事?你为什么流泪?”

    琥珀也低低地道:“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流泪。我看到大少爷这样伤心,心里也不由地难过,那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了。”

    “真是个傻丫头!以后别这样了。各人有各人的伤心事,自己的眼泪自己收,自己的债自己偿。谁能管得着谁?我在这家里也呆不长了,大家各管各的吧。”

    琥珀不禁又流下泪来,轻轻说道:“大少爷为什么说这些伤心的话?大少爷的文章这样好,老太太、太太又这样疼你,大家还都指望着大少爷考取功名,为官做宰,光宗耀祖呢。”

    贾珠凄凉一笑:“人活着,就为了为官做宰,光宗耀祖?要是自己的婚姻大事都不能自己作主,一辈子守着不喜欢的人过,那活着还有什么趣儿?还不如死了好!眼睛一闭,便什么都不知道了,再也没有伤心难过。”

    琥珀见贾珠说得不祥,却又拿不出大道理来反驳他,只能坐在榻边轻声抽噎,然后道:“大夫说了,你不能忧心劳神的。大少爷,你别想多了,还是把身子养好了大家才都安心。你不看在我们这些人的份上,也要看在老太太、太太疼你的份上。你要再有个什么,老太太这么大年纪,怎么禁得起?那时你心里怎么过得去?”

    这时珐琅走出来,对贾珠轻声道:“大少爷还不睡?别说话了,早些歇息吧。不然病又重了,再把老太太吓着,大家都脱不了干系。”又对琥珀轻场呵斥道:“你这个小蹄子,不好生服侍着大少爷睡觉,却净招他说话。让老太太听见,可不打折你的腿!今天你闯的祸还不够?不是我说你,老太太也算宽厚的了,不然你今天能讨了好去?还不快悄悄的!”

    门口一个老婆子道:“姑娘早该出来管管,叽叽咕咕,怎么那么多话说呢。大少爷的病得静静的养,哪能这样劳神费力的。”

    琥珀吓得不敢再说,忙将贾珠的被角掖了掖,走到一边去,远远地坐在一张小凳上守着。

    珐琅见已无事,才又进去了。

    (九)为冲喜贾珠成亲

    王夫人把贾珠挪到自己院内,方便照顾。宝玉仍旧挪回贾母的碧纱橱,由贾母照管。

    贾政见贾珠吐血了,并不知与秦可卿有关,而是真以为是自己逼贾珠用功过度,才造成这样后果的,心中也颇后悔,便不再逼他读书写字了,只嘱太医用心用药,让贾珠早日康复。

    王夫人一心扑在贾珠身上,家事也不管了,全盘交由元春和王熙凤料理。

    元春和王熙凤天天上午在荣禧堂后身的三间小小报厦厅里理事,午后方回。府中一应执事媳妇婆子们来往回话,络绎不绝。

    起初家人媳妇们听得是两个姑娘理事,心中欢喜,以为可以懈怠搪塞。但过上一两日,才觉这两人理事比王夫人亲自理事还要精细得多。那元春头脑活络,帐目款项一经过目,便牢记于心,过上十天半月说出来也一丝不错;那凤姐不但心思细密,且威行令重,只要有犯错之人,便回了王夫人,按例处置,决不姑息。如此一来,家人媳妇们非但不能丝毫有所懈怠,反添了许多警惕畏惧之心。

    赵姨娘自认为生了一个小姐,如今又怀了孕,虽然还不知是哥儿还是姐儿,但总之,身份已经高了,连老太太都给了面子,赏了金丝燕窝,所以越发骄矜,常要东要西,一会儿要厨房给她炖点乳鸽,一会儿要吃点酸枣蜜饯,身边的小丫头也不耐烦,口中抱怨,却还得跑腿,只多费两双鞋罢了。

    赵姨娘还求了贾政把她兄弟安排在后园子里管花草。贾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