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舞:比翼双飞-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辰,终于还是保持了沉默,随她去了。
初二,是出嫁的姑娘回娘家的日子,怡宁知道这样的日子胤禛是一定要陪拉那氏回一等公府的,所以连个招呼也没打,天刚蒙蒙亮,就驾着马车回娘家了。钮钴禄府里为了迎接她的到来早就准备齐整了,从老太太始,到荣勒新娶的媳妇佟佳氏,都早早的立在门洞里等待。这佟佳氏是康熙的亲额娘佟娘娘的哥哥佟国刚的孙女,本来按照门第,荣勒是根本配不上的,却不知道胤禛怎么安排的,竟让荣勒与这佟小姐私下见了面,又亲自上门替跟荣勒求亲,与佟国刚一翻密谈后,佟国刚不顾弟弟佟国维的反对,愣是请下圣旨,将这个最疼爱的小女儿嫁进了钮钴禄府。
见怡宁的马车到了,荣勒紧步上前,为怡宁挑开车帘,红杏搀扶着她走了下来。怡宁见老太太和额娘、阿玛就在眼前,忙就要行参拜之礼,却被老太太一把拉住,搂在怀里,口里“心肝、宝贝”地叫起来,一旁的夫人,又开始泪水涟涟流个不停。急得旁边的两个男人直跺脚,最后还是凌柱大人拿出一家之主的威严,厉声道:“大过年的,谁都不许添晦气!宁儿回门本是高兴的事情,你们要再这样,我就要禀告雍亲王,以后不许宁儿再回来了。”
佟佳氏听公公发了怒,忙掏出绢帕,一边给婆婆差眼泪,一边低声劝慰,时不时地还偷眼打量自己这位名扬京城的小姑子。她嫁到府里后,曾随着婆婆到宁园拜访过两次,见识过怡宁在宁园里处理日常事务的情景,更见过雍亲王对怡宁的万般宠爱,对这位小姑子是又羡慕又敬佩。可是今天偷眼观察,却见怡宁面上虽然仍然是一副巧笑嫣然的模样,但这笑意却达不到眼底,一丝幽怨在不经意间还是流露了出来。
难道小姑子有什么不痛快?以她今日在雍王府里的地位,还有谁敢给她不痛快?莫非是她和雍王爷闹别扭了?佟佳氏心里揣度着,却不敢问。
众人回到正堂坐下,在怡宁的坚持下,还是给老太太、阿玛和额娘行了家礼,又吩咐从人将礼物一一奉上,一家人其乐融融,诉着别情,话题很快就转到怡宁肚子里的孩子身上。钮钴禄府里的众人自然懂得这个孩子对稳固怡宁在雍王府地位的重要性,少不了又是一番千叮咛、万嘱咐。最后终于说定,等到九个月的时候,老太太和夫人就搬到宁园去住,接生虽说肯定是要用皇家的嬷嬷,但有自己的亲祖母在身边,也好有个照应。毕竟,这皇家因为生产死去的女人和孩子太多了。
很快,中午饭开宴了,众人刚在桌边坐好,凌柱举起酒杯正要说点什么,就见管家慌慌张张地冲了进来,“老爷、老爷,来客了!”
“慌什么?不是说了,今天姑奶奶回娘家,什么客人也不见!”凌柱不高兴了。
“是雍王爷!雍王爷已经进府了!”
“什么?”凌柱腾地一下直挺挺地站了起来,眼睛望着怡宁,竟说不出话来。怡宁也愣住了,今天初二,按照规矩,胤禛是一定要陪嫡福晋那拉氏回娘家的,而且今天上门的姑爷是娘家的第一娇客,是要在中午宴上坐首席的,更何况他的身份!现在他不在费扬古家里,突然来到自己这个侧福晋的娘家,这叫那拉氏的脸面往哪里放?
众人还没回过神,就听一个清厉的声音已经在餐厅门口响起:“怎么,本王来老丈人家,还没人欢迎?”随着话音落地,胤禛已走了进来。慌得众人忙迎了上去,只有怡宁依然坐着没有动。
她抬眼上下打量着胤禛,只见他身穿一件簇新的天青色夹袍,外罩黑貂大氅,藏青面子,头带九层貂尾冠,红宝石熠熠生辉,显得整个人威严而又贵气。“你为何会来?你不是该陪那拉姐姐吗?”怡宁淡然地问道,虽知道胤禛的行为明摆着是来给自己撑面子,是要告诉众人自己在雍王府的地位等同为嫡福晋,但因她心中已经结了冰霜,对胤禛便也少了感激之情。
“我早上已经去过费扬古府了,内务府有急事找我回宫,这刚从宫里出来。”筵席上的主客位置是怡宁坐着,但现在看她根本没有让出的意思,胤禛不紧不慢地解释着,一屁股坐在了她的旁边副客的椅子上,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她的态度。
这时众人也注意到了怡宁的态度,急得凌柱一个劲儿给怡宁使眼色,怡宁只作不见,操起筷子,夹了一只大虾,头也不抬地吃了起来。胤禛也不生气,也拿起筷子,从盘子里夹了几只虾放进她的碗里,口里道:“这虾看着不错,你多吃几只,给肚子里的孩子补补营养。”
女眷们见了礼就要躲,却被胤禛止住了,他微笑道:“老太太,夫人,算起来,您们也都是我的长辈,至于佟妹妹,更是亲上加亲,都不是外人,大家一起吧。”众人听了,只得添了椅子,落了坐。凌柱和荣勒小心翼翼地奉承着雍亲王,凌柱心里直骂怡宁不懂事:这雍王爷初二来府里,而且明着说是来看老丈人,这是把怡宁抬到了跟嫡福晋平等的位置呀,这是多大的荣耀,这孩子,怎么还使小性,闷闷不乐呢?
酒过三循,就听荣勒对胤禛道:“雍王爷,昨儿个我听三爷说,年大人新进四川巡抚,出了年下就要去赴任,后天想请他到诚王府坐坐,年大人是王爷旗下的奴才,到时王爷恐怕也是要一同去的。”
“这事我知道,后天我也去。”
怡宁听了他们的对话,才知道原来这年庚饶升了四川巡抚,怪道这些天胤禛对那年氏宠爱有加,心里更加不屑。当下,把碗往桌上一放,道:“我吃好了,要去躺躺,你们继续吧。”
见她如此,胤禛心下也有不快,怪她当着外人不给面子,更怪她不理解自己。那日,年氏到书房来找自己,说起前几个早夭的孩子,梨花带雨,自己一时情动,与她在书房巫山云雨了一番,不曾想怡宁却偏偏来找书。听秦福回禀了之后,他就觉得无颜见怡宁,这才有了年三十夜里的一番解释。当时,她明明也是体谅自己的,谁知初一就使性子。今天初二,她出门连个招呼都不打,自己好容易找了借口来钮钴禄府,也是想讨她高兴。哪知,从进门开始,不但没看到她的笑脸,还一副不稀罕的样子。
这男人最要的是面子,这女人最要的是忠诚,夫妻也不例外。怡宁的冷淡对胤禛也是伤害,但毕竟是自己对不住怡宁在先,当下只得强忍了。凌柱和荣勒见了,只得小心地陪了笑脸,殷勤劝酒,反正这俩人是一个都惹不起。
二人离开钮钴禄府,上了马车,谁也不理谁,各自想着心事。马车行进了没多久,怡宁挑开窗恋,见外面白雪茫茫,几个亭子怡然独立,知道是来到了陶然亭。想起高君宇和石评梅的故事,心有所感,便叫道:“停车,我要下去走走。”
胤禛惊奇地看了她一眼,没吭声,当先跳下马车,将手伸给她,将她抱下马车。怡宁下了,站正身体,就要向前走,左手却被胤禛紧紧拽住,挣了几下都没有挣开。
胤禛拉着怡宁的手,慢慢地在雪地中走着,他的大手温暖滚烫,于是怡宁心中的那点冰也渐渐的有些要溶化了。握着怡宁的小手,想起之前的恩爱,胤禛心中的那点气也烟消云散了。只是碍着面子,谁也不肯先开口。
二人默默地走着,离开大路,踏上雪原。怡宁突然停了下来,她回过头,望着雪地上笔直的两条足印,大的足印旁是一行小的足印,不即不离,平行前伸,她想起在网上曾读过的一段话:执子之手,与子携老,这本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可是现在,你一只手拉着我的手,另一只手却拉着三宫六院,又如何与我携老呢?
越品味这句话,越觉得有意思,怡宁不自觉地竟笑了起来,胤禛看着她,眼中充满了不解,于是她指着皑皑白雪道:“胤禛,你看这白雪,晶莹剔透,美丽耀眼,多像我们的爱情!可是,谁又知道这白雪下埋着的是什么呢?一旦太阳升起,谁又知道雪水下露出来的又是什么呢?”
“我们的爱怎么能像雪呢?我对你的爱如磐石一般坚定!难道说你到今日还不相信我?”胤禛凝视着她,神情十分伤痛,他真的受到了伤害。
“不,不是,胤禛,我爱你,我也相信你对我的爱。”怡宁轻抚他冻得通红的脸颊,爱怜地吻了吻,低沉下声音道:“我只是对人生感到无奈,这几天,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光有爱情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本来是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我们的思想和我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那么不同,我们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相遇,即使彼此相爱,又能如何呢?我不能改变你,你也不能改变我;你不能包容我的小性,我不能包容你的博爱,我们都是自私的人,等阳光一旦溶化了我们的爱情之雪,谁又能知道露出的会是什么呢?”
“不,即使我们的爱是雪,我们的雪下掩埋的也是青青的草地,等到春风吹过的时候,一定会开出绚烂无比的花朵!”胤禛把怡宁紧紧地搂在怀里,仿佛一松手,她就会消失。
穿过他的肩膀,怡宁望着远处孤零零伫立的亭子,想起高君宇与石评梅的爱情,自言自语道:“如果不是死亡的突然降临,他们的爱情结局又会如何呢?”
弘历出生
一过完正月十五,怡宁就命令从人收拾东西离开了雍王府,这次她收拾得很彻底,连小强子等人都一并带到了宁园。胤禛并没有同她一起回来,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安排,怡宁不问也不催,每日里挺着大肚子在宁园的机械研究所与王先生探讨力的原理。
得益于在初、高中时学过的物理知识,怡宁在王鹤与戴梓眼中简直就是学究天人。她背书般地,什么牛顿定律、摩擦生电、瓦特与蒸汽机、爱迪生与电灯泡、诺贝尔与炸药,也不管王鹤与戴梓能否听得懂,一骨脑全都讲了出来。那王鹤与戴梓可说是当时世界上水平最高的机器制造专家,都是识货的主,听了怡宁乱七八糟的言论,立即如深山中发现了宝藏,兴奋得俩人返老还童一般,将她讲的东西都一字不啦地记录了下来,然后领着一帮全国最好的工匠没日没夜地研究、制作。
康熙五十年四月,大清历史上的第一展明灯照亮了宁园的庭院。
为了庆祝这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诞生,胤禛特意安排于暮春时节在宁园的花园里召开夜光酒会。他是三月初回到宁园的,虽然见怡宁并未有任何不快的表现,但毕竟心虚,为了表示对宁园科技进步的鼎力支持,主动担当起了科学推广大使的职责,亲自出面将太后、皇上和德妃娘娘及满朝王公大臣邀请到宁园,观看当世奇观。
怡宁的预产期还有半个月,按照之前的约定,钮钴禄府的老太太和夫人已经搬进了宁园,御医和稳婆也都准备停当随时待命。所以,对于这次规模宏大的产品推广活动,她没有参予,完全放手给胤禛来做,只是在当天康熙陪同太后驾临的时候,做为宁园的女主人和唯一参加活动的儿媳妇陪伴在圣驾身边。
暮春时节,草长莺飞,宁园里面花团锦簇,碧绿的树枝上挂满了一串串葡萄形状、五颜六色的彩灯,夜幕降临,万盏齐明,登时将宁园照得如同仙境。饶是康熙见多识广,也看得目瞪口呆,当时龙颜大悦,重奖了王鹤、戴梓等有功之人,又详细询问了发电机、灯泡的制作原理和应用前景,连连称奇,兴奋地对身旁的德妃道:“你不但给朕生了两个好儿子,还为朕娶了一个好儿媳妇。”
太后娘娘也点头道:“不错,你这个媳妇最招人疼,又孝顺、又聪明、又懂事,哀家也喜欢。”
要说在德妃心目中,最待见的儿媳妇可不是怡宁,倒不为别的,就觉得她不守妇道,天天古灵精怪的。但是,既然皇上和太后喜欢,而且这媳妇不但救过皇上、救过皇子、救过自己的嫡亲长孙,每年孝敬自己的银两也不少,给自己争了不少面子,对怡宁心里也不由不带几分气重,当下也笑着点头道:“还是皇上教得好,要讲起这学识渊博谁也比不了皇上。”
康熙笑了,道:“爱妃,你这就不知道了,要说学识,这大清朝朕当之无愧是数一数二,但要说到眼界新奇长远,你这儿媳妇可称为大清第一才女!”
太后听了,也笑道,“不错,宁丫头当得起大清第一才女,你这皇上,还不赶快御笔亲封?”
怡宁听见,忙跪倒推辞道:“谢万岁恩典,儿媳才疏学浅,这大清第一才女实在是当不得,还请皇阿玛收回。”胤禛也忙跪倒,连称不敢。
康熙挥挥手,不理他们,一旁早有太监捧过笔墨纸砚,康熙提笔酣畅淋漓地写下六个大字:大清第一才女。
放下笔,康熙左看右看,觉得十分满意,众位大臣也忙凑趣,纷纷赞扬康熙字写得好,写得妙。一旁的众位阿哥望着并肩而立的胤禛和怡宁,有羡慕的、有欣喜的、有嫉妒的、有怀恨的,什么心情都有。
康熙将字亲手交给怡宁,道:“朕这字可不白赏,是要有回礼的。最迟在今年中秋节前,朕要你将皇宫内的所有院子和房间,都安上这东西。”
德妃娘娘忙指着一盏荷花水晶灯道:“我屋里要一盏这样的。”
怡宁谢了恩,笑着答道:“皇阿玛,皇额娘放心,研究院正在研制书桌用的台灯,梳妆台用的梳妆灯,客厅里用的水晶灯,卧房里用的夜灯,品种很多。我家王爷早就说过了,连着今天展示的这些灯,一盏都不留,先孝敬祖母和爹娘。太后娘娘、皇阿玛、皇额娘看上哪盏尽管先挑,明儿个就叫那些工程师给您们先安上。等有了新的,再接着装。等日后成立了灯泡厂,产量会越来越多,到时候,连承德的行宫里,也都按上。”
旁边正在心怀嫉妒的太子胤礽,听说要成立灯泡厂,立马一把拉着胤禛的衣袖道:“四弟,这个厂子我要入一半的股份。”
胤禛尚未答话,却听见九阿哥胤禟道:“你凭什么入股一半?难道就因为你是储君吗?身为太子,与民争利,也不怕丢了体统!”
老十更是落井下石道:“不错,太子也太跋扈了,上来就分一半,把内务府、宁园、众家兄弟放到了哪里?”
听了二位弟弟的话,老八也慢悠悠地道:“的确,这灯是宁园发明的,宁园自己都未必能占得一半股份,太子上来就要一半,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了吧。”
其它人也纷纷附和、议论纷纷,虽不敢明着攻击太子,但话里话外夹枪挟棒的,也认为太子太贪心。要知道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准备入股呢,谁都明白,这可是一个天大的聚宝盆呀!太子上来就要一半,宁园和内务府再分个大头,哪里还轮到这些人?
太子没想到自己的一时嘴快,不但引来众兄弟的攻击,看父皇的脸色也有些不满,口上唯唯,心中却气恼万分,打定了注意,明天一定要找胤禛单独谈谈,争取多拿到些股份。
赏完灯,吃过饭,按照安排,康熙一行人就该走了,怡宁挺着大肚子,陪了半天,也确实是有些累了。哪知康熙兴趣越来越浓,想起刚才戴梓汇报正在研究的手榴弹,非要去看看不可。就这样,一群人簇拥着圣驾又来到了宁园的枪械研究所。听说康熙要看手榴弹,戴梓面露难色,怡宁忙问道:“怎么?有什么问题?”
戴梓对皇上施了一礼道:“皇上,这手榴弹刚刚做出,试验工作尚未完成,爆炸范围不稳定,安全性恐怕不过关,还是待臣先检验后再呈现给皇上看吧。”
康熙听了,不以为然,道:“老戴,朕对你的技术是了解的,朕相信你。再说,朕这一辈子,沙场征战多少次,什么战火没见过?这么小小的一陀炸药能有什么威力?不碍事,你且演练一下。”
戴梓无奈,只得带领众人来到投掷试验场,命人拿出一颗手榴弹放在场中央。怡宁也是第一次见这东西,只见那引线足有两米长,知道是技术不过关,怕人来不及抛开被炸伤,这手榴弹目前的技术恐怕只能当炸药包来使,便劝康熙离远点。哪知道这康熙的好奇心最是强,走到十米之外,就再也不肯走了,倒是一些胆子小的大臣和女眷们,都躲得远远的。怡宁和胤禛做为主人,只得也和侍卫一起陪伴在康熙左右。
就见戴梓点燃引线后,拔脚就跑回皇上身前,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怡宁的心也一点一点地揪起,眼看引线的火花已经到头,伴随着一声巨响,一股巨大的力量迎面扑来,撞得她站立不稳身体就向后仰。刹那间,她下意识地将身体一歪,把身后的康熙护在了身下。
由于手雷巨大的冲击波,将康熙等人都扑倒在地,怡宁为了护皇上,早产了。
(作者:乾隆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这里为了文章需要,提前了几个月)
产房里传来怡宁压抑不住的呻吟声,老太太坐在床头,用手巾搽着她身上如水的汗滴;心疼地道:“疼得厉害你就叫吧,生孩子哪有不叫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