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我是杨广-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好象还有什么地方不对,对了,求婚的可是李世民啊,我干吗要帮助他,拆散他的婚姻不是更好吗,让他结不成婚不是很好吗,李世民啊李世民看来你们李家的如意算盘是打不响了。
“依朕之见,我看你们两家还是不要结成亲家了。”我斩钉截铁的说道。
长孙晟疑问道:“不知皇上为何这么说?”笨蛋,我总不能告诉你我是因为看李世民不顺眼才不让他娶你女儿吧,不过我还是要找个理由搪塞过去。
“朕也想问问卿家为何要来问朕呢,婚姻大事,父母之言,你女儿的婚事完全你自己就可以做主,干吗还要来找朕呢?”
长孙晟回答道:“皇上您有所不知,一来这事也就是今天我们才接到的,无垢的娘死的早,我一手把她带大,我很疼这个女儿,所以只要她满意就行,我不会干涉的她的婚姻的。”不容易啊,在古代这样封建包办的时代,还能有像长孙晟这样的为人父,为子女考虑,不强迫他们逼迫他们嫁娶。
“所以,卿家的意思是……”
“皇上,臣的女儿跟臣说由于事出突然,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臣的女儿就告诉臣想让皇上您拿拿主意,还请皇上不要怪罪臣的冒昧。”
“怎么会呢,长孙卿家你为国效力,为朕效忠那么多年,朕帮帮你也是应该的,怎么还会处罚你呢。这事朕觉的你女儿做的不错,不知卿家的女儿今年多大,还有那李渊的二公子今年多大呢?”
“回禀皇上,小女今年芳龄一十三岁,那李家的二公子今年十八。”我靠,老牛吃嫩草啊,普天之下,除了我能吃嫩草外,李世民也想吃啊,你想吃我就偏偏不叫你吃。等等,长孙晟的女儿,还十三岁,好熟悉的岁数啊……啊,原来是她。
长孙无垢,长孙晟的女儿,十三岁嫁给李世民,原来今年就是她要嫁给李世民的这一年啊,原来长孙晟的女儿长孙无垢就是那长孙皇后啊,不是有这么巧合的事情吧,太让我意外了。
一个邪恶的念头浮现在了我的脑海,我不仅奸笑起来,原来生活可以这么美好,哈哈……
“长孙卿家,你这么做可是不厚道啊?”长孙晟纳闷的看着我,不明白我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于是问道:“皇上的意思,臣愚顿,不是很明白,还请皇上能明白点告诉臣?”
“长孙卿家,对朕你可有什么评价。大可无妨的告诉朕,你觉的朕对待皇后她们,可称的上一个合格的丈夫吗?”
长孙晟想了想回答道:“皇上乃是名君,对皇后她们自然更不比说,体贴之处,我想历代皇帝都比不上皇上您。”如果他这话是拍马屁,那他的拍马功夫那真是如火纯青了,说的实在是太真实了,让我都感觉自己就是那样的人拉。
“既然如此,长孙卿家你为什么从不想想让你的女儿嫁给朕呢?”顺水推舟,我把我心底的想法说了出来。
“啊。”长孙晟大叫一声后,傻在了那里,心里大叫不好,原来你的对我女儿也有那意思啊。
“卿家为何大叫,其实朕也有意想让无垢入宫,不知卿家你意下如何?”
“这个,臣没别的意思,臣的女儿年纪尚小,恐怕不足以担当起侍奉皇上的重担,请皇上还是收回成命吧。”长孙晟委婉的拒绝道。
“荒谬,朕难道还不能跟李家相比吗,你长孙晟能跟李家结亲,难道就不能跟朕结亲吗?亏朕还把你当成朕的心腹,你却不了解朕的心,你太令我失望了长孙晟。”说完我做出一番痛苦状。
长孙晟这个时候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搞的倒是自己好象做的不对,他还是说道:“皇上,您刚才也说了,李家事先跟臣有约,臣总不能失信于人吧。”
“失信什么啊,你直接拒绝跟李家的婚事不就行了,长孙卿家你怎么这么笨啊,实在不行,你就直接跟李家说,朕早就看上无垢,在他们之前就已经有意纳无垢入宫,让他们打消这个念头,不管怎么样,用什么理由,你要和李家拒婚,这是朕的命令。”
长孙晟无言以对,心里纳闷,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正文 第一百零三章:长孙妹妹(下)
长孙晟此时十分郁闷,根本不明白我究竟是什么意思,从我的话他大概听出好象是我也有打算娶他的女儿,不过却不明白事情怎么发展成了这个样子。
“不要在犹豫了,快把这个结果告诉你的女儿吧,朕相信你的女儿一定会乐意嫁给朕的,才不会选李世民那个……李家的公子不适合你的女儿,还是让你的女儿跟着朕好些。”
长孙晟郁闷的回去了。我此时有一种报复的快感涌现心头,李世民啊李世民你想不到吧,你那会跟你同甘共苦的长孙皇后会被我抢先你一步抢走吧。
抢了别人的老婆真***爽,老子横刀夺爱,李世民你就哭死吧,哈哈……(貌似主角有对李世民有不共戴天之仇)
长孙无垢,想不到我居然能把这个贤良淑德的女人给娶了,跟他的两个哥哥一样,长孙家的三个人,每个人的禀性都是善良,对争权夺利并不上心,李世民曾想让长孙无忌当宰相,但是却遭到长孙无垢的强烈反对,长孙皇后认为自己的兄长当宰相,会让人认为这是外戚专权的,对皇帝的权利有一定的威胁,而长孙无忌本人的意思也是一样,坚持不做这个宰相,由此可见到他们的真实性格。
我之所以兴奋的原因,这次抢了李世民的老婆后,还打乱了李家原本想和长孙家结成姻亲的计划,他们想多一座靠山,我可不会让他们得逞的,不过抢了他的老婆我没有太多的成就感,毕竟李世民还没有和长孙无垢交往过,甚至认识不认识都很难讲,假若是他们认识,李世民又爱到她深处,到那样我把他老婆抢来,那才叫有成就感,娶长孙无垢,其实也可以拉进我和长孙家的关系,以后我还需要他的两个哥哥为我效力的,一文一武,我用到他们的地方有很多。
长孙晟怏怏不乐的回到了家中,刚进家门,他的两个儿子就迫不及待的向他询问事情发展成什么样了?长孙晟无可奈何的说道:“皇上决定让你们的妹妹进宫了。”长孙无忌和长孙枫一时就傻了眼,嘴张的很大却说不说话来。
长孙晟走到自己的女儿跟前,说道:“无垢,看来我们跟李家是不可能结成姻亲了,不过皇上已经说要让你进宫了,你赶快收拾收拾,过几天你就进宫了。”
长孙无垢惊讶的问道:“爹爹,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我怎么要进宫啊?”长孙无垢紧张的冒汗,她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长孙晟叹声说道:“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总之皇上最后对爹说,皇上想纳你进宫,你也明白,爹没办法不答应皇上,所以孩子只能委屈你拉,进宫之后,无垢你就能享受到荣华富贵了,不用在想爹了。”
长孙无垢泪水流了下来,悲伤的说道:“爹,女儿明白了,我愿意进宫。哥哥,妹妹我也向你们告别了,嫁给皇上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皇上他一表人才,女儿能嫁给皇上,爹爹您也能满足了吧。”
长孙晟老泪纵横,对自己女儿的贴心以及她的懂事,感到十分的感慨和伤感,当夜,长孙家就开始忙活了起来,为准备长孙无垢进宫做着准备。
三日之后,我把长孙无垢接到了宫中,对于我又纳了一名妃子进宫,萧妃倒没说什么,关键就是那宋玉致一直在我耳朵边吵个不停,说我喜新厌旧了,说我对几位姐姐不好了,总之说我是见一个爱一个,不再喜欢她了。为此,为了讨好这个小魔女,我下了不少功夫,给了她不少甜头,才总算没有让她破坏我的好事。
宋玉致的年纪跟现在的长孙无垢是一样的大,我不禁再次想起了那次跟小玉致一起翻云覆雨的一次了,那夜我推倒了她,今夜,我是否推倒长孙无垢,毕竟她也才13岁,年纪也不是很大,推倒她也纯属正常……
不行,不行,我邪恶的思想也太无耻了,无垢是个清醇的女生,且不像玉致那样是练武出身,能不能支撑住都很难讲,万一把她搞的死去活来,还搞晕了,那不是浪费激情与感情吗?
但是不搞,我觉的这是失去一次千辛万苦才得到的一次推倒机会,不使用是不是太对不起自己了,难道只是叫我轻轻的点破长孙无垢的处女膜,温柔的普通的一次,那样也太无意思可讲了,欢好到无法自拔那才叫欢好,否则两人一起行苟且时有什么兴奋可言。
最后的最后,还是后者战胜了前者,黑暗战胜了光明,观音遇到西门庆——才子佳人。叙说那一夜的风流,长孙无垢就这么进入了我的魔爪。
是夜,长孙无垢进入了我的大床,我们终于第一次见面了。我不是一个变态的人,所以身上是绝对不会出现类似绳子这样的东西,我对这些变态行为深恶痛绝。
“皇上,臣妾看到您手上有一条麻绳,您要用它做什么呀?”
“哦,这条绳子是朕送给你的礼物,来乖,如果你能让朕用绳子把你绑起来……你不喜欢啊,朕也不勉强你,这里有蜡烛……没关系,朕都是在跟你开玩笑呢,你别当真,千万别把朕当成坏人。喜欢吗,喜欢的话,朕把这条铁项链挂的你身上……”(这点写的太无耻了,原谅则个)
缠绵悱恻的情话,是每个女孩都爱听的,我只是吟了几首古人的诗,就吸引了长孙无垢的目光,以从刚才的害羞害怕,瞬间的转变过来了,此时的她对我寒情脉脉看着,我趁着这个机会,终于吻了她第一口,随后就是那最原始的活动的发生,身位皇帝的我再次推倒了一个罗莉。
正文 第一百零四章:民族意识
(上个章节写的过于邪恶,抱歉下。大家不要在意,没别的意思,就是不想让李世民娶到长孙无垢,个人偏见,个人偏见。大家不要在意……不会再出现抢人家老婆的事了……)
一如既往的上朝,全新的开始,为了安置铁勒和契丹两族,费了不少功夫,关于两族,我的那帮大臣意见不一,甚至有人提出来将他们全部杀光,不要给我隋朝留下祸患。
这个建议倒是好的,不过我还是觉的有些过于残忍了,至少把女人留下来嘛……开个玩笑,这个大臣被痛斥一顿,杀光,那么多人全杀光,朝廷的名声不全都毁了,不过很多大臣考虑的很周到,毕竟他们两族又不是汉人,现在是降伏了,万一以后再反叛呢,朝廷不还是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援助吗?更何况将来的事情谁说的准,万一我的后代成了昏君,而他们又出来一名英明神武的首领,把我的江山给抢去怎么办,任何可能会发生的意外都要考虑到,所以才一直想不错很好的办法。
到了最后终于让我想到了办法,我准备效仿李世民那样怎么对待东突厥的,所以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大臣们,当然我也略微的修改一些。
大臣一致赞同我的,一个个称颂我是明君,我只不过拿他人嫁衣罢了,自己倒是真没有费什么力气想出来。既然有了相应的政策,立刻我就召见那些投靠朝廷的两族部落的首领。
过了十多天,两族所有的部落首领高达数百人来到这里了,所有部落现在就是一盘散沙了,他们的首脑都已经死掉了,降众们没有了依靠和主心骨,自然乱成一片,所以当我军攻打他们的时候,他们自然就投降了。
我把面见了他们,告诉他们我即将施行的政策。“契丹与铁勒两族已归属大隋,以隋朝百姓为论,两族人民与汉人一样,不分彼此,两族人民与汉族人民待遇一样,身份平等。两族部落首领依旧为贵族,不取消身份。两族归属后,生活习惯要与大隋百姓一样,两族百姓也可以参加科举,得到功名,不管是任何种族,都可以得到官职。政治地位也相同。铁勒与契丹是隋朝的百姓,与汉族百姓相同,都要遵守大隋的法令,违法乱纪者自当处罚一样,两族勇士可以报名当兵,待遇与大隋士兵待遇一样。”
我把所有的内容都一一告诉了他们,这些内容的好处我想他们在我这么苦口婆心的说服下,他们应该会明白。我告诉他们,这些内容都是针对他们而设的,目的就是告诉他们两族成为隋朝百姓后,任何待遇和汉人一样,通俗点讲,我是效仿现代的中国社会一样,56个民族是一家。总之告诉他们不管什么民族,只要是隋朝的一员,都是不分彼此,是一家人。
所以在明白这些好处之后,两族的部落首领都是欣然接受,参加科举成为封疆大吏,他们是想都不敢想,以前向往着中原的奢华生活,他们也终于有机会踏足这片土地,正大光明的踏足,而且说不定还能以当官的身份踏足呢。
看到他们一个个高兴的模样,我安心了,这样他们还会反抗那就怪了。我施行的好处,其实是以民族融合为主的,等过几年,两族人过上了汉人的生活,又和汉人通上了婚,自然而然,他们会慢慢的被同化,到时候他们只剩下自己的血统,而不是自己的身份。
杀这些蛮人是永远杀不完的,当然宋朝时被辽人、蒙古人、金人也不会再让他们上演了,只要同化这些人,那他们也就融入到了汉族,成为汉人的一份子了。当然想让他们乖乖听话的顺服,只有通过不断的战争,先征服他们才行。
强有力的民族意识,不是单纯依靠武力完成的,为什么以前历朝历代,不管是哪个朝代当权,都受到胡人的侵扰,匈奴、鲜卑等等,如果当时在打胜他们之后,将他们纳入身边,五胡还会存在吗?汉人对这些蛮人相当的看不起,也导致了民族矛盾,曾经归属汉朝的胡人,如果不是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又怎么会再度脱离呢?所以我当权,就不能让这种事在出现,把他们当作和汉人一样对待,不管是教育、文化还是什么其他的,都要禀着一视同仁的态度,这样才能一步步的同化他们,腐蚀他们的信念,改造他们的思想,用几年时间,让他们外表与汉人无异,让他们真真正正的成为大隋百姓中的一员。
达成这样的目的自然前路还很漫长,当今天下还很不稳定,能不能一步步的走过来,我还要做很多的努力,我友好对待他们,不代表我不会我防备着,昔日唐朝灭突厥,建立起都护府,在他们还没有完全被同化前,我还是要派遣部队去看管着他们,以防有人图谋不轨,滋扰生事。
另外更早使他们同化,自然要派遣大量的学者、农民去他们那里普及知识和教授领先的农业,他们生活美满了,还会有人出来反抗我?要完成这些是很麻烦的,而且铁勒和契丹只是开始,强大的突厥还有其他一些地方的部落,他们现在还是和大隋有水火不容的架势,不可能能全部杀光他们,自然还是用这种同化的方法把这些部落也变为与汉人无异的样子,我要建立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管这个王国究竟会发展出多少民族,总之前路漫漫,一切都需要我努力,杀戮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杀光他们固然也是一种快速解决他们的方法,但是那样除了手段残忍之外,并不是好方法,我也是绝对不会去做的。
正文 第一百零五章:科举
转眼过又过了半年多,隋朝经历几次大战之后,经过这半年多的休养生息,百姓的生活比前几年没打仗还要好些,军队也没有荒废训练,在我的各路打击下,一共产平了几十路小势力,胜利的因素关键是我施行了仁政,百姓过的好了,自然这些义军也就没什么作用了,投降的被消灭的不计其数,想起来那以后的六十四烟尘、二十四路反王什么的,那是肯定不会在出现。
这些被义军中并没有什么大人物,最有名的可能就是魏刀儿,也就他的名字我好象听说过,其他的我压根就不认识,我惊奇的发现,在杨义臣的手下有一个我十分熟悉的人,而这个人也不是泛泛之辈,他就是刘武周,这个人可是跟李阀干过几年仗的,不过野心不小,对于现在的他我不知道该做什么安排,先让他一直待在杨义臣的身边吧,一旦他有什么不轨,就立刻杀了他。
隋朝时的起义军,我记得名字的真的不多,但是我还是知道几个的,例如徐元郎、宋金刚、王建平等等,这些曾混出名声来的人我都知道,由于我的到来,他们现在还都是普通人,但是不怕万一就怕一万,百姓的生活是好了,但是我还是怕万一有人出来造反怎么办,而且这些人能起义后混出名堂不能小看,所以这些人身边或多或少的我都安排着人手看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可以不请示我,当即杀掉,以免后患。
半年多来,我做了好多事,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除了灭掉几十路义军之外,朝堂上我也做了些变动,我强令杨素告老还乡,这老家伙骄纵的很,如果留在身边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