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玄法变-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辅佐商汤,奈何瑶姬仙子私自下凡,把宝旗带走,并非与之为难不与,委实无宝可借。”

    南极子闻言亦是吃惊不小,无奈间只好叩请谢恩,空手来阵前与广成子相见,把事情述说一遍。二人感叹一番,心中惭愧,寻思:“原意是为阐教显名声,不意白忙一场,徒劳无功,早知如此,当日便不该自告奋勇,取这差事,如今却是时运不济,反大失脸面。”然则事已至此,亦是无可奈何!只好据实报于柏鉴;柏鉴问道:“如此说来,只要寻得瑶姬公主,此事可解?”南极子答道:“正是!”

    柏鉴遂密问于六耳猕猴,原想六耳猕猴有聆音乾坤之能,万物皆明,自然有寻觅瑶姬公主之法,不意六耳猕猴搜寻一番,苦笑道:“瑶姬公主原是私自下凡,仙凡相恋早犯天条,想是害怕天庭拿她,才拿了素色云界旗来护身,那素色云界旗乃天地五方旗之一,实为洪荒有数的灵宝,以此蔽身,以我目前‘万物皆明’的神通,亦是无可奈何,寻她不着。总是我目前修为委实有限,才有此弊!”

    不一日,萧升、曹宝二人押送粮草到阵前,至帐中见柏鉴愁眉不展,问道:“不知有何烦恼事?”柏鉴遂把借旗寻人之事说了一遍,萧升、曹宝笑道:“别人寻那瑶姬不见,葫芦道兄却能寻见。”柏鉴问道:“何故?”二人把当年胡卢与六耳猕猴赌斗之事说了一遍,笑道:“葫芦道友身怀诸般异能,其中有两样,一叫千里眼,一叫顺风耳,专可用来寻人查事。若葫芦道友有心,三界大小事物,事无巨细皆无法瞒过他的耳目!”

    六耳猕猴接道:“确有此事!刚才却是我忽略了!”柏鉴大喜,复又忧心道:“只是不知老师

    处。”六耳猕猴笑道:“那瑶姬仙子以素色云界旗意隐匿踪迹,叫我寻他不见;老师光明磊落,不曾隐藏,我却可以寻到,却是在东海龙族逗留做客。”

    且说胡卢在龙族逗留了些许时日,分别从四海龙王的子孙里各选出一人,把天地玄功中的地煞数神通悉数传下,吩咐四条小龙好生修炼,然后向祖龙辞行,准备往五庄观一行。不意才刚离东海地界,迎面便遇六耳猕猴寻来,说道:“可算是寻到老师了。”胡卢问道:“你不在阵前效力,寻为师何事?”六耳猕猴遂把事情叙述一番,说道:“还请老师施法寻人!”

    胡卢闻言,心中苦笑,寻思:“当日一语,今日应验;贫道本欲避开,事却自行找上门来。如今看来,瑶姬之事,不得不管,不能不管。”说道:“吾知道了,你且回去。”六耳猕猴回两军阵前不表。且说胡卢即把神目张开,观遍三界;神耳聆听,闻遍洪荒。在巫山地界见一奇景,有氤氲遍地,一派宝光笼罩,若非胡卢耳目神异,当真发现不了这若隐若现的氤氲宝光,料想这定是那瑶池仙宝——“聚仙旗”。当年逐鹿之战时,胡卢曾见九天玄女使过此宝,因此认得。遂把遁光驾起,化长虹往巫山而来。

    才到巫山,却见一副好景致,但见:山岭峨峨,巫峡千寻。如将有闻,载瞻星辰。疏雨相过,如铅出银。苍树翠柏,周遮丛密,岚光风影。变化云烟。鸟语莺歌,婉转不绝。正是:世柱擎天起,霞光一线通。佳木莺空,苍山草自香。华月光如昼,秋高混太清。

    正玩赏间,忽闻一面喧哗起,见一个六七岁小童。驱细犬逐雏鹰而来。那小童生地眉心处有一道细痕,胡卢把慧眼看时。却见细痕内竟隐了一道金光,似有莫大的威能。胡卢心下称奇。略略升起一丝疑惑,和声问道:“小友如何称呼?”那小童笑道:“吾叫杨戬,老人家你是来寻我母亲帮忙的么?”

    饶是胡卢见惯的名人轶事,闻听杨戬之名。亦觉命运似乎再次和自己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当日听玉帝所述,胡卢便疑心和杨戬有关,今日终于得到肯定,心下不免有些感慨。寻思:“也不知这杨戬命运若何,是否如《宝莲灯》中那般凄凉无助。单只贫道受玉帝之托,便不能坐视,终须想个万全之策,叫诸事完美。”

    然天道本不全,胡卢动慈念,却已与天道有背,世事玄妙,种善因却未必得善果,今日一念慈悲,却种下了他年杨戬与混世四猴无法解开的无穷因果!

    胡卢微笑道:“确是寻你母亲有事!”

    那杨戬闻言,似乎十分欢喜,笑道:“老人家你放心,我母亲很厉害,听乡亲说,当年有十二条巨大的孽龙联手为祸人间,也不是我母亲的对手。因此不论老人家有什么疑难事,都会顺利解决。”胡卢见杨戬天真模样,不由哑然失笑,心道:“这便是天庭将来地司法正神么?”

    二人转过一处山角,杨戬小脸显出几分得意,说道:“这便是我家了,很好吧。”。,收拾得颇为利落,周围点缀了些许人间花草,虽不见得如何艳丽奇瑞,隐隐间却透出一股淡雅清新之意,可说别具匠心,叫人神情舒爽。胡卢亦不觉心中暗赞一声,寻思:“这一番布置虽不能与仙家洞府相比,却也别有韵味。”由衷笑道:“确实很好。”

    “吱呀”一声响,在这幽静地山景里十分清楚,听来自然悦耳,没有丝毫突兀,反有一种天饰和谐之美。房门开处,走出一位淡装丽人,只见:粗布素衣罩玉肌,云髻黛眉显妖娆。花钿显现多娇态,绣带飘飖迥绝尘。半含笑处樱桃绽,缓步行时兰麝喷。碧玉着装雍容相,窈窕身段动人心。

    瑶姬亦是有**力之人,今日忽觉心神不安,此时一见胡卢,便知对方不是凡人,疑心是天庭来人,不觉色变,急忙把杨戬护在身后,全力戒备,冷声问道:“道友是谁,意欲何为?”胡卢料想此人便是瑶姬公主,上前打个辑首,笑道:“贫道胡卢,见过道友。”

    有时一句话真的会有很多含意,瑶姬闻听胡卢不叫自己公主,只称道友,又知胡卢之名,向来与人为善,是个热心之人,实是三界最好的大好人!心下略略放松,戒备之意却不敢尽去,先叫杨戬回屋暂避,然后说道:“原来竟是葫芦道兄法驾亲临,据我所知,道兄理应主持伐夏大事,如何得隙来寻贫道?”

    胡卢叹了口气,说道:“道友之事乃为家事,贫道已经尽知,原不欲多管,

    数使然,不得不来。却是夏军大巫布一先天木属奇云界旗可破,道友把宝旗带下界,隐匿不出,无意间已阻了大势所趋、天道运转,何去何从,只在道友一念之间。”

    瑶姬面露凄苦神情,说道:“道兄之言,微言大义,贫道何尝不懂,奈何贫道全仗宝旗护身。若把宝旗予了道兄,贫道势必无法继续躲避天庭追查,届时天兵天将寻来,以贫道所犯天条,断然难逃身陨之局。所以……”说到此处,瑶姬忽然又生出一丝侥幸心理,寻思:“葫芦道人名声虽大,却似并无什么惊人战绩,若当真动起手来,我有宝旗相助,他却未必是我对手。”

    胡卢叹息一声。说道:“道友这又是何苦,把素色云界旗强留手中,却是阻了天下大势,宝旗在手中留的愈久,罪孽愈深么?何况利用宝旗之能,避得一时,避得一世么?”

    瑶姬固执地摇了摇头,说道:“道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仙凡相恋触犯天条不假,但是只要给贫道百年时间,贫道就能把夫君导入仙道,届时贫道即使有错,也不再是死罪。可惜时不予我、命数不济,贫道也只好退而求其次,拖得一时是一时。将罪孽尽归己身,保得家小平安。道兄欲从贫道手中夺取宝旗。行那顺应天道之事,却只好手上见真章了!”

    胡卢闻言。心知瑶姬此举,很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意思,却不欲和她动手,笑道:“原来如此。道友却是好心思,以贫道看来,还有两全齐美之策。贫道不才,有些小手段。可助道友一家隐匿踪迹,届时莫说天庭,便是洪荒圣人也未必寻得见道友。如此一来,道友可愿把宝旗交给贫道?”

    瑶姬面露犹疑之色,寻思:“能不动手最好,且不说葫芦道人实力未知,贫道未必能胜。即使能胜,以葫芦道人的惊天功德,贫道亦不敢下死手,至多将其赶走。然而,葫芦道人既然能寻来一次,料想有非常手段,贫道便有宝旗护身,亦未必逃得开,再说若当真惹恼了此人,也不须他动手,只要把天庭众神引来,则万事休矣,左右前后无路,倒不如信他一次,三界盛传,葫芦道人为人至善,此中生机却有九成!”即和声说道:“道兄若能做到,贫道自然没有异意,但事关家小性命,贫道不得不慎,尚须证实,才敢把宝旗交给道兄,还请道兄见谅。”

    胡卢笑道:“无妨,此才为人之常情;却不知道友如何相试?”瑶姬傲然道:“道兄只管施法,只要能瞒得过贫道推算即可。”胡卢点了点头,说道:“且看贫道施法!”说罢,胡卢伸左手望天上一指,顶上显出三尊葫芦法相,即无庆云升起,也无毫光绽放;复又伸右手望地下一指,天地似乎在这刹那暗了一暗;然后两手合什,望中间一指,虚空中显出一道百丈波纹,向内塌陷,随即恢复如常。

    瑶姬却是全神戒备,只觉胡卢所施手段平平无奇,并无甚特异之处,不觉微微失望,待得胡卢施法完毕,把元神探出,才大大吃了一惊,瑶姬但觉左近虚空似乎并无异样,却又有一种非常古怪的感觉,复又把推算之术使来,果然俱如胡卢所言,叹道:“道兄果然妙术,返朴归真,当真大神通!贫道这便把素色云界旗交给道友。”瑶姬此时已知胡卢神通莫测,至少已是准圣一级修为,胜过自己太多,纵有素色云界旗在手,亦是无济于事,不觉暗暗庆幸刚才地选择!

    胡卢却道:“暂且不忙,贫道却须把丑话说在前面,此术虽妙,确瞒过三界众生,但也有一样弊端,受术者切不可使用本命玄术,否则此术便会被自行破解。寻常修士手段倒是无妨,但也须尽量少用,因为使用神通,会削弱此术地效力。”

    瑶姬却是不以为意,从怀中素色云界旗取出,说道:“贫道已经适应了凡人地生活,若非事急,根本用不到法术神通,道兄大可放心。”

    胡卢把旗接了,说道:“玉帝、王母亦非绝情之人,只要道友小心隐藏,天庭不会刻意搜寻。若是事急,道友可至商军阵前,或者至五夷山,来寻贫道,寻求解决之道,大凡世事不可做尽,尽则生祸!”

    虽说瑶姬自信没有胡卢来寻,凭借素色云界旗,天庭亦寻她不见,但是经过胡卢施法,能不再须要借重宝旗护身,终是解去一噩,不羁再违天意,阻碍洪荒大势,对胡卢深施一礼,谢道:“多谢援手,道兄好意,贫道铭记在心。”



………【089回 送宝旗因果已定 论混元轮回有终】………

    卢辞别瑶姬,到阵前来见柏鉴。

    葛伯垠霸于中国之时,但凡有反对者,无论大小,皆遭灭国之祸,余者皆惧于葛伯垠淫威,不得已违心顺从。待陈塘关之役后,葛军损失惨重,势力锐灭。商军却是士气正宏,商侯又素有仁善之名,豫方诸侯大多心中向往久矣!消息才一传开,豫方诸侯纷纷派遣使者,情愿推举商侯为新盟主,历数葛伯垠诸般罪状,请商侯兴义师征伐葛氏。如今却是柏鉴引大军,兵临葛城。

    胡卢按下云头,行至辕门,自有探马报入:“葫芦道长来了。”柏鉴急忙出营,把胡卢迎入中军帐内。胡卢将素色云界旗取出,说道:“此宝予你破敌,有阐、截两教修士相助,料想当再无甚意外,事后切记得派人把宝旗送还天庭,送还之时只说是胡卢谢过天庭援手便是!”

    柏鉴把宝旗接了,说道:“老师只管放心,弟子理会得。”复又取出一弓三箭,说道:“另有一事,日前弟子去火云洞送还乾坤弓、震天箭,轩辕师兄却说自己隐于火云,不复红尘,再不问世事,空使利器蒙尘,不肯把宝弓利箭收回,叫弟子转呈给老师处置。”

    胡卢闻言怔住,并不接弓箭,寻思:“乾坤弓与震天箭,原该放在陈塘关的,但是贫道却为什么要将它放到陈塘关?且不论这弓这箭是不是贫道记忆中的那弓那箭,即便是同一样东西,就目前而言,也没必要拿来给四百年之后的哪吒当玩具吧,或者可避免一场杀劫,救回几条性命也说不定。”说道:“这乾坤弓和震天箭,非常人可以驭使,仅有限几人可以驾驭,但为师要来无用,便由先由你收着。有机会交给玄元防身吧,此宝由玄元使来倒是相得益彰。”

    事有轻重,亦分缓急;商军受阻,须用素色云界旗来破阵,胡卢理应把宝旗寻来。但在胡卢的眼中,伐夏之事却远远不如确立六道轮回的秩序来得重要,于是说道:“为师还另有要事在身,须为六道轮回之事奔忙,不宜在阵前久留。军中若有当紧事。可着知事寻我。”遂与柏鉴匆匆作别,驾祥云望五庄观而去。

    不一时行至万寿山,只见:高山峻极,大势峥嵘。根接昆仑脉,顶摩霄汉中。白鹤每来栖桧柏,玄猿时复挂藤萝。日映晴林,迭迭千条红雾绕;风生阴壑。飘飘万道彩云飞。幽鸟乱啼青绣里,锦鸡齐斗野花间。正是:崖前有草秀。岭上着梅香。荆棘密森森,芝兰清淡淡。麋鹿从花出。青鸾对日鸣。仙山真福地,洞天只如然。

    胡卢赞叹之余,不觉又将之与圣人洞府、自家居所相比,心思愈见弥坚。暗道:“只待此间诸事了却,定要向黄钟李道友求教,到方丈仙岛,开劈一方福地。”行到观前。正逢清风、明月出来,瞧见胡卢身影,急忙上前行礼,说道:“原是葫芦老爷来了。”一个留下,把胡卢迎入观内;一个飞奔,报与镇元大仙:“禀告大老爷,葫芦老爷来访!”

    镇元子闻言大喜,起身来迎胡卢,笑道:“贫道正觉今日神清气爽,至此方知原是贤弟要来,快入观内相叙。”胡卢打稽首坐下,把来意说明;镇元子接道:“此事甚善,为兄怎么会有异意?贤弟看着处理便是!”

    胡卢以为镇元大仙和三清等人一样,没有意识到六道轮回的重要性,叹道:“兄长不免太过看轻六道轮回的作用了。”遂又把参与六道轮回的好处说了一遍,劝道:“吾观兄长空担地仙之祖的虚名,实际上却极少管事儿,小弟理解兄长的难处,但兄长亦不可一直无所作为,凭白湮灭了自己的威名。否则,只怕待到千年之后,那新进之仙竟不知天地间有一位地仙之祖是兄长你。以小弟之见,兄长不如乘此机会,在六道轮回占得一席之地,取得部分话事权,一则张显威名,一则可以广结善缘,将来有事,或者有用得上地时候。”

    镇元大仙听罢,摇了摇头,叹息一声,苦笑道:“贤弟呀,为兄自是知道你是一片好心,但你对为兄说这些实在是没有意义的。一则是为兄性情淡漠,即不争名,亦不夺利,只愿潜心静修、一心向道,以求早日得证混元道果;再则是地仙之祖这个名份极大,以至于为兄身份尴尬,行事不得不慎,就如贤弟你名声虽盛,却无立教之缘法无异。”

    胡卢闻言,亦知镇元大仙说的是实情,地仙之祖的名份实在不小,别的不说,单只阐、截两教的门人弟子绝大多数便份属地仙之列、名义上实归镇元子管辖而言,就非常遭人忌讳了。以此而论,镇元大仙的处境和胡卢倒很有些同病相怜的意思,尽管胡卢向来就没有立教的心思。胡卢心有戚戚然之余,却又生出一丝好奇,问道:“兄长修为精深,法力通玄,见识心得未必就比圣人稍差,只是缘何迟迟不能成就混元,证得无上道果?”

    镇元大仙面露缅怀之色,声音略显空洞,说道:“当年为兄与红云道友一起到紫宵宫

    钧老师讲道,闻得证道之法有三:以力证道、斩三尸成圣,后来鸿钧老师赐下鸿蒙紫气,言道得者可证圣位。为兄没有机缘,不曾分到,红云道友倒是有幸得了一道,可惜红云道友时运不济,不幸中道身陨,那鸿蒙紫气却有不知所终了。”

    胡卢奇道:“难道那鸿蒙紫气竟是成就混元地关键?兄长迟迟不能得证大道,只因少了那一道鸿蒙紫气的大道机缘?”镇元大仙接道:“是!然却也不全是!鸿蒙紫气虽为混沌之前无上妙品,但证道之事若只由区区一道鸿蒙紫气决定,却也未免太过儿戏了。”胡卢闻言一愣,不禁失声惊问道:“此言怎讲?”

    镇元大仙解说道:“为兄与红云道友交情甚密,据他所言,鸿蒙紫气只是对道行的增长极有帮助,但说到境界与法力却还得靠自己领悟、积累,以此看来,鸿钧老师所说的‘得紫气者有望可证圣位’虽蕴涵大玄机,但也未免略有言过其实之意。为兄坚信。即使是没有鸿蒙紫气,只要方法对头,机缘不差,亦可成就混元,无非是多费此时日、气力罢了。”

    胡卢问道:“那兄长你……”镇元大仙叹道:“为兄却是作茧自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