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火河山-第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宗教既有出世之处也有入世之处,欧洲很久以来一直有这一传统,就是政教合一,皇帝需要教宗加冕才算合法。
因此,梵蒂冈可以说是整个欧洲的“心脏”,不管是德国人还是奥地利人,再胆大包天也不会想到占领梵蒂冈的主意。
“上帝!”德约克上将再胸口划了一个十字:“您的主意实在十太不可思议了,您必须得知道攻占梵蒂冈会引起多么大得反响!”
唐争微微笑道:“是的,攻占梵蒂冈会让全世界的教徒都陷入恐慌之中,但那又有什么呢?我们的目标是取得战争的胜利,为了这一目标,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不为过!从这到梵蒂冈的路线轻松得甚至象旅游一样,既然有这么轻易的路线,我们又为什么不采用呢?”
德奥军官互相看着,他们面面相窥,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
中国军官的建议被没有任何折扣的执行下去了,第一中华装甲师和第二闪电装甲师在当天上午就踏上了启程的道路,他们的目标是梵蒂冈。意大利人,包括协约国的所有人都不会想到把梵蒂冈当成攻击目标,所以在一路上中国军队没有遇到任何的阻碍。
当中国的坦克出现在梵蒂冈的时候,整个梵蒂冈都傻了,在这没有任何的武装力量。当本笃十五世教皇看到中国士兵的时候,他无法相信自己的眼镜。
“上帝,这里是神的中心,你们怎么可以随便进入这里!”本笃十五世教皇大声地指责进入教廷的中国士兵说道:“你们这些异教徒,一定会受到神的惩罚的!”
教皇觉得自己有理由这么斥责这些贸然闯入教廷的人,每个欧洲国家国王的登基典礼,都必须要经过他加冕才可以,这些来自东方的士兵是绝对没有权利侵犯神圣而庄严的教廷的。
但让本笃十五世教皇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中国军人丝毫也没有顾及教皇的尊严,带头的军官冷冷地说道:“我们只是纯粹的军人,我们从来不相信神佛和命运。但是我们也不愿意破坏你们的宗教信仰。本笃十五世教皇阁下,我们来只是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并不想伤害到你和教廷所有人的生命,所以请你尽可能的配合我们!”
教皇没有什么话好说了,他呆呆地看着这群一点也不信仰上帝地异教徒,整个人都像是傻了一样……
……
中国军队占领了梵蒂冈地消息震惊了全世界,也让意大利政府感到了世界末日的来临。意大利国王匆忙任命巴多格里奥将军组建6万5千人的军队,布置在罗马的周围,企图阻挡住中国军队。
巴多格里奥将军毫无疑问是一位是一个优秀的将领,虽然他的手里只有6万多名士兵,但他将这些士兵很巧妙的分配在了罗马的周围,他想利用有限的兵力阻击住中国军队对罗马的进攻。
当中国党卫军青年师、军刀师和国防军十三师的全部主力到达后,中国军队立刻对罗马展开了攻击。
中国士兵的战斗力和意大利士兵不可同日而语,他们仅仅用了八个小时的时间,就全线突破例如意大利人的正面防线。
当惊慌失措的意军盲目地东冲西突,窒息而乱成一团时,中国军队的坦克开始疯狂射击,用最快的速度推进,后面紧紧跟着手持手榴弹和轻机枪装备的突击部队。当火力达到它的射程限度时,部队就冲过意大利防线的缺口,绕过孤立地区的抵抗,从后面包围残敌。当意军想摸索着逃跑时,坦克的炮弹就劈头盖脑地打来。在这样的攻击下,意大利军队的防线很快就垮了下来。
此时放在意大利军队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投降或者死亡!
在意大利军队溃散的时候,巴多格里奥将军急忙调了六个师企图去增援正面战场。但是,让将军感到沮丧的是,这六个师也在最短的时间内被中国军队击溃,此时的罗马,已经完全笼罩在中国军队的炮火之下。
罗马城里乱做了一团,国王的命令已经形同虚设,士兵和平民完全处在了混乱之中,国王的威严已经降到了最低。其实在世界大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国王的对于人民的信用就已经基本丧失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意大利是“三国同盟”的签字国。在战争正式爆发后,由于奥匈帝国屡战屡败,意大利人显得不大想再持中立了。1915年,罗马签订了秘密的伦敦条约,这个条约规定,作为对协约国军事援助的报偿,将给予意大利以蒂罗尔、的里雅斯特、伊斯特拉、达尔马提亚海岸的一部分和希腊人聚居的多德卡尼斯群岛。还允许意大利扩大其非洲的殖民地和参预瓜分奥斯曼帝国。正是因为这个协约,才使得意大利从同盟国的创始国而倒向了协约国。
意大利人于1915年5月22日对奥匈帝国开战,但财政枯竭和惧怕德国,使它的军事野心受到约束。罗马得到它的新盟国的同意,不对德宣战,直到1916年8月28日,那时它感到更为安全,不怕报复了,才对得宣战。意大利的行为被视为背叛。此后,同盟国只能称这个敌人为“背信弃义的意大利”。
当中国正式全面介入欧洲战争,并在战场上节节取得胜利之后,意大利立刻为自己背信弃义的行为感到后悔,并很快和中国德国方面取得联系,企图重新加入同盟国组织,但这一提议却遭到了中德方面的联合拒绝。
应该说意大利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非常后悔,但却为时已晚。他们也没有想倒中国军队竟然那么不将讲情面,迅速的对自己开刀,并且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打到了罗马。
随着中国军队对罗马的炮轰,罗马城内派出了使者,请求和中德奥联军进行和谈,但德约克上将却冷冷地告诉意大利地使者:“我们曾经是盟友,我们也对你们抱以了极大的希望,但你们却背叛了同盟国。如果不是中国军队的及时参战,意大利会那么容易的就和我们进行和谈吗?所以对于你这样的国家,除了无条件投降以外,别无选择!”
第508章 罗马
德约克将军的回答是对意大利的最后通牒,这也代表了中德奥三方的共同意见。意大利人尝到了自己酿造的苦酒,一个背信弃义的国家,总有一天会得到它应得的报应。
同盟国给意大利下达的最后投降时间为1917年9月17日下午1时前,而当时在意大利政府里对此也分成了两派不同的意见,以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为首的一部分文职官员主张投降,而以巴多格里奥为首的意大利将军们,却主张以罗马城坚固的城墙为依托进行最后的抵抗,以期待协约国对意大利的援助。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虽然是意大利的国王,但其时在意大利政府里,主要权利却控制在军方手里,埃马努埃莱三世只是一个空扛着国王头衔的精神而已,在将军们的坚持下,埃马努埃莱三世并不太敢提出什么反对意见。
在埃马努埃莱三世勉强的同意下,巴多格里奥将军积极组织起了罗马的防御。他手里可以应用的兵力并不是很多,仅仅只有8个正规师和7个预备役师,不足15万的兵力,以及600余门大炮。所幸在罗马城外的同盟国军队也只有10余万人,没有重型火炮,但同盟国的优势却在于中国党卫军的两支强大的装甲部队。
巴多格里奥将军很清楚凭借罗马城的这点力量是绝对无法抵御住中国军队的进攻的,他一边命令部队加固城防,一边紧急向协约国求援。协约国非常清楚意大利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如果意大利战败,那么中国军队可以直接从意大利进军法国,协约国所面临的压力将大大增加。
因此,协约国想方设法的想给予意大利援助。1917年5月接替尼维勒担任陆军总司令的贝当将军,组织了25万人的部队,企图通过勃郎峰经都灵、亚里山得里亚而后到达罗马。但是这一意图却被中国远征军团得总指挥柳波成元帅所察觉,柳波成并没有选择在勃郎峰阻击敌人,而是在亚里山得里亚设下了埋伏。
当翻越了勃郎峰得法军到达亚里山得里亚的时候,25万军队已经精疲力竭,疲惫不堪。就在这个时候,无数的中国军队从四面八方出现,他们在坦克和大炮的掩护下,对法军进行了猛烈地冲锋。
法国士兵并不是不勇敢,他们地作战素质也相当优秀,但连续地行军却使他们消耗了太多的精力,整个部队现在最想做的就是休息。当养精蓄锐的中国军队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原本打算在亚里山得里亚好好休整上一天得法军意志几乎就要崩溃,他们疲惫而艰难地举起了手中的枪支,勉强阻挡着中国军队的进攻。
中国军队没有任何的留情,他们将25万法军分割成了几个部分,一股一股的吃掉敌人的有生力量,在这样的打击下,法军伤亡惨重,当法军司令皮热尔将军终于下定撤退决心的时候,他却恐惧地发现勃郎峰地退路已经被中国军队截断了。当天下午,皮热尔将军给协约国总指挥部拍去了一份电报,法国人绝望沮丧地心情在电报里可以看得出来:
“在亚里山得里亚,我的部队遭到了几十万中国军队的包围。敌人早就在这里设下了埋伏,他们一边吃着早餐一边悠然自得的等着25万法国士兵象个傻瓜一样的钻到他们的口袋之中。
退路已经被中国人占领了,我们已经无路可退,到处都能看到冲锋的中国士兵、横冲直撞的中国装甲车、还有从早到晚响个不停的大炮。法国士兵们一个接着一个倒下,我们没有空收拾他们的尸体,因为收拾尸体的人也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
现在我的指挥部门口也落下了敌人的炮弹,我甚至能够听倒中国话就在我的耳朵边响起。上帝,我们本来是来救援意大利的,但现在却成了需要被救援的人,请尽快往我们这里增派援兵,否则的话,在中国的战俘营里,将增加25万的法国俘虏!”
皮热尔将军的电报里充满了对战局的失望和哀求,心急如焚的贝当将军紧急向英美两国求助,但现在英美两国考虑的并不是这25万法军的生死,而是如何尽快挽救战场上对协约国越来越不利的局势,他们寻找出了各种各样的借口,婉言拒绝了贝当将军的请求。贝当将军心中的愤怒,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而此时想单单依靠法国人自己的力量去营救皮热尔将军,已经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
久等援兵不到的皮热尔将军,放弃了最后的希望,他下令所有法军各自为战,寻找战机强行突围。这一命令下达之后,整个法军都乱了套,他们三三两两的盲目向自己认为是空隙的地方冲锋,但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自己成为了中国人的活靶子。
战斗到9月15日夜间,25万法军士兵大部被歼,其中有11万人成为了中国人的俘虏,正如皮热尔将军所说的,中国人的战俘营里又多了无数法国人的面孔。
皮热尔将军是名勇敢的法国军官,虽然他的指挥能力欠缺,但他却带着自己的卫队一直抵抗到了最后。当弹尽粮绝的皮热尔将军企图自杀的时候,他的卫队长挽救了将军的生命,并且建议将军向中国人投降。卫队长告诉将军,在这场战争中死去的人已经实在太多了,不应该再让法国将军的鲜血流淌在战场上了。我们已经尽到了军人的职责,现在投降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将军接受了卫队长的建议,带着他不多的卫士们走出了战壕,面无表情的将手中的军刀交给了中国人。
有7万法军从法国和意大利的边境线逃了回去,这点让柳波成元帅非常恼火。倒并不是少抓了多少俘虏,而是在军队、火力,以及战斗的突然性完全占据压倒性的优势下,还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说明部队里现在出现了问题。远征军团自从出征欧洲以来,百战百胜,部队官兵在思想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轻敌,这样的情绪对于将来的作战是非常危险的。
柳波成元帅之所以成为世界军史上赫赫有名的“战神”,除了他天才的指挥才能外,还在于他无论是在顺境逆境总能够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他从来不会因为挫折而沮丧,也不会为歼灭了多少的敌人而庆幸不已。在每次战斗结束后,他唯一要考虑的就是发现部队中出现的弱点。
在亚里山得里亚战斗结束之后,柳波成下令等意大利战败后,全军休整一周,他要彻底解决官兵们思想中出现得轻敌麻痹思想。
而这一周在日后也被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在后来的战争中,远征军团正是凭着这一周的整风,让全军团成为了一支不败雄师。
当法国25万援军遭到溃败的消息传到罗马之后,强硬的主战派巴多格里奥将军如遭棒击,他明白罗马的外援到此已经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一贯主和的埃马努埃莱三世在这个时候却给了将军极大的安慰,在埃马努埃莱三世给在前线指挥防御的将军写的亲笔信中,埃马努埃莱三世说道:
“亲爱的将军阁下,我也得到了法国援军惨败的情报,这没有什么,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意大利也一定能够打败侵略者。是的,我承认在此之前我有过向同盟国投降的想法,但现在这一切已经过去了。意大利正处在战败亡国的关键时刻。在这种时候,不管是国王、将军,或者是每一个士兵和平民,都应该拿处最大的战斗热情,为了意大利而奋战到底!
请放心的指挥你的军队吧,我将给你最大的帮助。我已经在王宫中组织起了一支军队,我将把它将给你来使用,到了最后的时刻,甚至我,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也将亲自拿着武器走上罗马的城楼,与士兵们一起并肩作战。努力吧,巴里格多奥将军,意大利就在你的身后!”
国王这封慷慨激昂的信,给了困境中的将军莫大的帮助,虽然它并不知道埃马努埃莱三世是如何突然转变的,但有了国王的全力支持,将军他觉得自己有办法打败城外的敌人。
“埃马努埃莱陛下给我们写来了激励我们战斗的亲笔信!”巴多格力奥将军挥动着手中的信件,为他的部下打气高声说道:“这是我们莫大的荣幸,它将激励着我们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现在是我们这些军人为祖国献身的时候了,罗马城中每一个可以走到的士兵都拿起武器来,为了罗马,为了意大利,让我们奋战到底!”
信件在意大利军官的手中一个接着一个传了下去,所有人脸上的表情各异,有的为了国王的话而激动,有的却无动于衷。国王只需要写一封信就能够让巴多格力奥将军如此激动,但他想过没有最后牺牲的是谁,他想过没有面对的敌人是谁?
在罗马城外,有7万让意大利屡屡战败的德奥联军,有在欧洲战场所向披靡的中国远征军团。就算罗马能够短暂抵御住敌人的进攻,等百万中国大军到达之后,罗马城面临的命运只有毁灭。
离同盟国限定的最后时限只有一天一夜了,中国人历来是说话算数的,埃及开罗抵抗到底结果遇到的悲惨命运现在还在军官们的眼前不停浮现。
“好吧,现在让我们行动起来!”巴多格力奥将军兴奋地说道:“第2、第8师放在罗马地东城,第11师为预备队,那里遭受的压力将会最大……”
将军的布置还没有说完,一个意大利军官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在将军地耳朵边说了几句话,巴多格力奥将军地脸色立刻大变,他关上了指挥部的门,面对他的部下面色沉重地说道:“才从王宫传来消息,我们敬爱的国王,埃马努埃莱陛下在一小时前骑马巡视新组建的部队时候,不幸从马上跌落,脑部碰到了坚硬的石头,现在生命垂危!”
这一突发消息让意大利军官们乱成了一团,他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纷纷,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巴克那上校,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巴多格力奥将军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点了参谋长的名字问道。
巴克那上校站了起来,不假思索地说道:“首先我们应该严密封锁消息,现在敌人大军压城,军民地信心千万不能动摇。然后,我建议将军立刻带着自己地卫队赶赴王宫,控制住王宫地局势。格雷米首相是个投降派,如果这个消息让他知道,抢先控制住了国王的话,那么罗马一定会被格雷米首相强制性的命令投降,那时,就算将军您再想抵抗也是徒劳无功的!”
“你说的非常有道理!”巴多格力奥将军点了点头:“各部军官立刻回到自己得岗位,严密再军队中封锁国王病危的消息。巴克那上校,你带着卫队和我一起进入王宫,希望我们还来得及见到陛下的最后一面。”
一路上的巴多格里奥将军忧心忡忡,现在意大利的局势已经够危急了,偏偏在这个时候遇到了国王病危的事情,这让将军觉得不是一个好的预兆,难道意大利的命运真的已经无法逆转?
当将军带着卫队到达王宫的时候,将军安排在王宫里的内线,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的贴身侍卫长塞乔那少校迎了上来。
“陛下真的不行了?”巴多格里奥将军是个谨慎小心的人,在这一路上他仔细思考了下前后发生的事情,先是国王突然转变态度,支持战斗到底,接着又是莫名其妙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