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武卒-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纸马,派人扯点楚军士卒的衣襟不就行了吗?如果巫师念个咒,楚军就一个个变成天兵天将,箭射不死,剑刺不死,那么秦军不就没饭吃了吗?
说到这里,下面的士卒笑了起来。王离继续说:这些把戏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大秦国能有今天,依靠的是秦国百姓勤勤恳恳的劳动,勇敢务实的精神。我今天就说到这里,衣襟缺损的士卒,也不要整天疑神疑鬼的,多吃点饭,多锻炼锻炼身体,病就好了。
第六章 妖术(9)
吃过早饭,王离安排下了训练任务,便去县城了。到了县衙,见章邯坐在屋子里,盯着桌子上的几卷竹简发呆。王离知道他在琢磨近来的几起妖术案子呢,便笑着问道:查出点蛛丝马迹了没?
章邯说:最近这五起,只有一起已经查实,而另四起即使有被告,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证据。至于秦军当中发生的事情,更是不着边际,几个负责洗衣补衣的楚国妇人老实巴交,家里穷得连布头都没有。而且秦军士卒的衣襟在训练当中非常容易损坏,也不见得是有人故意而为。
王离点点头,道:本来我就觉得这事真是混蛋王八蛋,不知谁吃饱了撑的瞎传。
章邯说:前几日,郡府发来加急竹节,让县令到九江城去商议事情,听说从咸阳也发来了加急命令,大概和这些妖术案有关。县令走后这几天里,我的心思也一直放在这上面,翻来覆去地琢磨,总觉得这不过是一次妖术恐慌,追查不出什么来的。
两人又谈了些别的,吃过午饭,王离准备回大营去,不想县令回来了。两人出门迎接,看见县令脸色阴沉,又有几分沮丧,知道事情严重,也不便多问。
县令坐下来,喝了口茶,才慢慢回过神来,开始叙述起他在郡府遇到的事情。原来,这次到郡府报告清查妖术情况,郡守开始也没发表什么意见,只是先让各县县令报告。县令最先说,一点不知道该怎样说,说些什么。没办法,他只好照实说:高陵县真正查实的妖术案件只有一起,这些妖术案很可能只是在民间流行的恐慌,只要严惩真凶,必然能慢慢平息下来。这时候,郡守十分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说:楚地已经妖术成风,现在已经向山东蔓延,你仅凭一案便妄下论断,分明是你为政松弛、麻木不仁,不能敏锐觉察隐情。
县令张了张嘴,有点发蒙,就没再说下去。
其他几个县的县令看到这种情况,知道事情严重,便大致汇报了情况,都没有做出自己的判断。郡守听后,也没有多说什么,取出三件发自咸阳的加急文简。
一件是皇帝的御旨,大意是说,楚地有一批暴民企图谋逆,其中一个手段便是利用妖术蛊惑人心,希望各地秦吏倾力清剿妖乱。
第二件是发自廷尉府的文简,大意是参与此次妖乱的并不仅仅是贼盗、流民,还包括楚地的巫师、文人、士卒、贵族,其活动也不仅仅是妖术,还包括私藏楚国旧简,用楚国钱币,沿用楚国旧车轮辐宽等行为,对这些行为一律要严厉惩治,其中行妖术者凌迟,私藏楚简、沿用楚币、楚轮辐者鞭一百,徭役三年。各地官吏一定要严格按秦律惩治,切不可姑息纵容,损害秦律尊严。
第三件发自奉常府,大意是各地祭祀活动必须与皇帝在咸阳的祭天大典相协调,只许在夏七月进行大型祈福活动,如有其他巫祭活动,必须在起首处为皇帝、秦国祈寿祈福,不能再出现各地旧国号与国君谥号,如有违反者与谋逆同罪。
各县县令听完了文简内容,如同兜头泼了一盆凉水。他们在此之前做梦也没想到,皇帝会把妖术案和谋反联系在一起,而且一连发来了三道命令,此次皇帝决心之大,行动之迅速也是前所未有的。
之后,郡守又声色俱厉地训示了一番,要求各县严格查办,彻底清剿妖乱,力争抓住贼首。如有隔岸观火、人浮于事的官吏,定将革职严惩。
第六章 妖术(10)
县令说完,三人沉默了一会儿。王离用手指尖敲着桌子,说道:皇帝陛下他老人家是有所不知哟,楚国这地方搞巫术的比种地的还多,得杀多少人?这哪里是办案?分明是在屠宰嘛!
县令长吸了口气,道:没什么回旋余地了,主将你还是好自为之吧。
王离不满地说:妈的,都当我手下的秦军士卒是铁打的心肝。在这里驻守快两年了,咸阳那边一有点风吹草动,这边必然要狠下心杀一批楚国人。就拿一年前那次上山剿匪说吧,那哪里是什么匪呀,都是他妈的老实巴交的楚国农民。咱们来了,人家没地种了,也不让他们国祭,原来的文字也不让用,是个牲口都得急啊!那一仗,一共死了几百个楚国人,人家一个都没投降!现在想想,我都觉得对不住楚国人。
三个月后,郡守亲自来高陵县督察剿灭妖术的情况,郡守走后,县令与王离、章邯等人一起喝茶。他半天没有说一句话,很久才长出了一口气,想说什么却终未说出口。
这次县令向郡守汇报,三个月当中,高陵县因妖术凌迟一人,触犯其他相关刑律的斩首四人,而刖刑、鞭刑、徭役的有近三十人。郡守听后,脸色冷冰冰的,皱着眉头,没说什么。走之前,他面无表情地说:犯人有罪,其家属却是要留一条生路的,给他们安排一些活计吧。
与县令喝过茶,王离、章邯两人都挺累,三个月来,神经紧张,像弓弦快崩断了似的。他俩找了个小酒馆,坐下来。此时酒馆十分冷清,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恐慌的气氛。两人喝了几杯,都沉默不语,想想三个月来查处的这些案子,严格说来,只在一桩案子里,妖术与谋逆确实有点联系,其他案子只不过表明,楚国人接受秦制的速度,在咸阳看来似乎还太慢,因此,借妖术案下了一剂猛药。
王离很清楚这个与谋逆有关的案子。那是开始大规模清剿妖乱的一个月之后,县衙把高陵县的巫师、懂得楚国诗词的乐人、军人、旧贵族列为重点清查对象。
一日黄昏,五十名秦军士卒在一名屯长的带领下来到那个与王离有过交往的男巫家中。他如同往常那样坐在角落里,一言不发。屯长喝问巫师屋子里有没有已经列为销毁的东西,巫师眼睛也不眨,不发出一丝声音。几个士卒急了,像拖开一张席子一样,把巫师拖到草房子外面,扔在地上,将里面翻了个底朝天。不一会儿,在屋子一角挖出一只木箱,打开一看,里面满满一箱竹简,上面用楚国文字刻成,箱子底下有一块石板,上面也刻着一些文字,所有人都不认识,大概也是巫祭文字。
罪证如山,巫师被关进了县衙大牢里。接下来的审问也很简单,巫师跪坐在大堂上,继续一言不发,盯着天空。县令问:这箱竹简所刻是什么?巫师含含糊糊地答道:是楚国三闾大夫屈原所作的诗词。
县令大声呵斥道:难道你不知现在已经通用小篆文,私藏楚简者要受罚吗?巫师答道:知道。县令问道:那为何明知故犯?
巫师说:今日用秦文,明日用楚文,上天的意图谁又说得清呢?县令说:说出这话等同谋逆,你可知?巫师诡异地笑了笑:当然知道,你以为你们可以杀得了我吗?
县令命人抬出箱底的石板,问:上面写的是什么?巫师道:天意!县令道:可是你写的吗?巫师道:不是我写的,是上天让我写的。
第六章 妖术(11)
县令道:什么内容?巫师笑道:天机不可泄露。
县令怒道:还在这里装神弄鬼,找一个楚国人来,看看上面写的什么。一个县衙里的杂役走了过来,扫了一眼,说:是为农事祈福的祭词。
巫师长叹一口气说:何必要替我掩饰呢?我为楚国祈福二十年,如今要我为灭我楚国、囚我国君的秦国人求福、求寿,怎么有脸面见上天神灵呢?我告诉你们,上面刻的是,始皇死而地分!十年之内必将应验!
县令定了定神,不必再问了,既是妖术,又是谋反,同时私藏楚简,定罪凌迟,而且先斩后奏,执行之后再向郡府报告。就这样县令命人把巫师拖了下去。
凌迟行刑的前一夜,王离来到囚着楚国巫师的大牢,见他正闭着眼睛,端坐在大牢正中间。王离有些沉痛地说:你所相信的我改变不了,可大秦律我也改变不了,就只有处死你了。你死了,会怨恨我们吗?
男巫面无表情地扫了一眼王离,道:行尸走肉一样的秦国人,这其中的道理你不明白。我根本就不怨恨,但楚国人的神灵一定会降灾难于你们,因为你们和你们的大秦律不尊敬他。
王离脸色有些释然,笑了笑问道:我看过你的巫祭,尽管不相信你们的那个神灵,但知道你是个好人,总觉得大秦律不应该让你这样的人死。
男巫看了一眼王离,语气温和了一些,道:秦国人,光有好心是没有用的。如果我不死,明天就会站出来反秦的。没有妥协的余地,一丝一毫都没有。明白吗?
接着,男巫又说:死有什么可怕呢?回到神灵那里不是很好吗?说罢,他闭上眼睛,把身体转向牢墙,道:秦国人,还记得上次我对你说的预言吗?当这预言成为现实的时候,你大概才能明白,在最后的命运面前,你我都没有选择的余地。
执行凌迟那天,刑场围满了楚国人。王离与一千名秦军士卒在雨中维持秩序。
行刑之前,一个小男孩捧着碗黄酒来到男巫的面前。男巫的双手被捆着,但他微笑着蹲下来,让小男孩将酒送入他的嘴里。喝完了酒,他对小男孩说:孩子,我有几句很有趣的话,你把它记住,然后讲给其他的孩子听,好吗?如果你这样做了,就会得到我对你的祝福。
小男孩稚气地点点头,瞪大眼睛听着。
男巫慢慢地说:好好记着,有一天,一个能举起千斤铜鼎的楚国人将打败不可一世的秦军,赶走秦国人。但是,他的妹妹却要和那个被打败的秦军将领一起死去。他们怎样初见,便怎样永诀。
男巫说完问道:记住了吗?小男孩认真地点点头,随即转身离去了。男巫看了一会儿小男孩的背影,冷冷地对行刑手说:别愣着了,开始吧!
男巫的表现十分惊人。被割了几十刀,他一声不吭,闭着眼睛,嘴里不停地念着什么,仿佛那利刃割下的是别人身上的肉,与他无关。在场的人看得心寒,不时有人哭出声。
男巫的前胸、两股与手臂上的肉已经割尽,血流了一地。突然,他猛地仰天号叫起来,那声音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在向神灵呼告,凄厉而又真挚,随着他的号叫,割开的血管喷出鲜血,溅了刽子手一脸。
这时,刮起了大风,天色骤然变得阴暗起来,在沙土飞扬当中,男巫的号叫声戛然而止。天下起了大雨,在场监刑的县令神情凝重地结束了仪式,坐车回县衙了。楚国人在刑场久久徘徊,不愿离去。
王离心情郁闷,他猛然想起了一件事,对章邯说:我们什么时候去看望荀先生吧。两人的眼光都很亮,因为此时两人都有些迷茫,很需要向他们的导师谈谈自己的心境,也期望着从那里得到指引。
三日后,两人到达苍陵小城。屋子里空荡荡的,书桌上散放着几卷书简,一只陶杯。椅子斜斜地靠在桌旁,仿佛荀先生刚刚还坐在这里看过书简。不过,到处都落满了灰尘。灰尘之上,留着不知是什么小动物的脚印。
这时,一个年轻人走进来,告诉王离与章邯,荀先生在三个月前已经去世了。先生临终前曾说,他在死之前才知道自己一生的学问其实只是末流,真正重要的问题并不是天下是否能定于一,而是怎样定于一。是否定于一决定于天,怎样定于一却决定于人。但是,这个问题却被他错过了。荀先生希望他的学生能够给出答案。
第七章 祭与魅(1)
黄昏时分,赵高慢慢跨过内宫的门槛,听见背后暗红色的大门沉重地撞在门柱上,关闭了。他回头望了一眼,黄昏的阳光随着大门的关闭,逐渐被隔绝在了外面,内宫里只剩下深不见底的黑暗。
赵高的背微微弯着,无论在谁的面前都显得那么谦卑。他的步子又很轻,简直像夜空里飘荡着的一张白纸。回到那间又小又阴郁的屋子,赵高有条不紊地换上宽松的衣服,顺手从架子上取出一卷竹简看起来。
一名叫小燕子的侍女轻巧地走进屋,端来一碗茶放在桌上,对赵高说:刚才郎中令来过,像有什么急事,临走,他说过一会儿还要再来。
话音未落,郎中令便来到门外。进了屋,他推开侍女递来的茶碗,说起了一件事情。昨天,皇帝在骊山上的宫殿里批阅奏简,累了,就从大殿的窗子向外眺望。这时,丞相的车队从山下经过。皇帝突然大发雷霆,说身边的侍从有人嘴不老实,把不应讲的话到处乱讲。皇帝要郎中令三天之内查出乱讲话的人,严厉惩罚。
郎中令办事一向镇定稳健,内宫血雨腥风的事经历了不少。可此时,他也有些沉不住气,对赵高说:我连皇帝为什么发脾气都不知道,更别说查出乱讲话的人了。赵大人,你是皇帝身边的人,应该比我更了解皇帝的心思。
赵高装出为难的神情道:皇帝的心思可不好乱说呀!
郎中令明白,越是皇帝身边的人,越是忌讳说皇帝的事情,于是他连忙道:这也是为皇帝分忧啊,赵大人可不要推辞。
赵高这才点点头,嘴里念叨着,丞相的车队,丞相的车队……丞相的车队难道会有什么问题吗?
赵高用手指敲了敲脑袋,转过头说:对了,丞相的车队原来很排场,前一段时间不知为什么,突然缩减了许多。我当时也很奇怪,只是没有细想其中的原因。这样看来,大概是皇帝曾经无意间对侍从们说过丞相的车队太豪华,而某个侍从便把这话说给了丞相听。
郎中令恍然大悟,点点头,他又问:可怎么查出这个人呢?
赵高想了想,抿着嘴,眯着眼睛,道:什么办法都来不及了,只有把当时在场的所有侍从都杀掉,连侍女也在内。
郎中令瞪大眼睛看着赵高,很久没有说话。
赵高笑了笑,向郎中令点点头,说:你不这样做,皇帝陛下也会这样做的。
郎中令镇定下来,不说什么,小声告辞走了。
赵高站在门口,望着郎中令的背影,摇了摇头。这时,他转过身,猛然问道:小燕子,你的脸色为什么这样苍白?刚才吓着你了吗?
小燕子一下子跪在赵高面前,抱着他的腿,道:赵大人,救救我的姐姐吧,她是皇帝的侍女啊!说罢,她没有血色的脸上流满了泪水。
赵高没有动,也没说话。等小燕子哭过一会儿,才用手抬起她的下巴,冷冰冰地盯着她的眼睛,道:谁也不能和皇帝陛下讨价还价。明白吗?
赵高掰开小燕子的手,坐在椅子上,语气中带着一点怜惜,说道:四十年前我来内宫的时候也是欢天喜地的。可是,内宫哪里是我那时想象的样子呢?小燕子,忘掉你的姐姐吧。
喝过一碗茶,赵高想起自己今天一直在宫外,还未到皇帝的小儿子胡亥那里去呢。胡亥很小的时候,皇帝就指派赵高当他的老师,教他大秦律法。因此,两人的关系很亲近。
赵高进了胡亥住的小院子,胡亥的仆人如同见了救星一样,悄悄指了指一间小屋子。赵高心中明白了几分,小心地走过去。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七章 祭与魅(2)
屋子的地上丢着一只垂死的大兔子,毛色雪白,体形丰满。只是它浑身血迹斑斑,双眼被一根竹签穿过,耳朵和双腿被捆着系在柱子上。胡亥一脸怨气,紧闭着嘴不说话,用皮鞭狠狠地抽打着兔子。
赵高站在一旁,平静地看着眼前的事。胡亥头也不回,怒气冲冲地问:老东西,你来干什么?赵高用近乎于老太婆一般爱怜的声调说道:哎呀,小祖宗,为什么生这么大的气呀?
胡亥转过头,眼里含着泪水,怨怒地看着赵高,说:他们不跟我玩!赵高忙问:是谁不跟你玩呀?
胡亥说道:还有谁?就是嬴妩那个疯丫头,让她和我玩五子棋都不肯。还有那个扶苏,装腔作势,总是偏向嬴妩,好像都是我的不对。赵高装出很是快活的样子,说:别生气了,我不是来陪你玩了吗?
胡亥撅着嘴,说:好吧,你陪我玩。说罢,他大声唤过仆人,指着笼子里的一只花皮大猫,叫道:快把它给我吊起来!
仆人们胆战心惊地捆好了那只大猫,然后退到一旁。胡亥高兴地一拉绳子,看着大猫蜷起身子,在空中慌张地挣扎。接着,胡亥又命人把烧红的炭火搬过来。他猛一松手,大猫落在炭火上,发出一声吓人的惨叫,身上好看的长毛马上被烧掉一大块,并散发出皮肉烧焦的气味。
胡亥又把大猫拉起,观察着它如何挣扎,在它快没力气的时候,冷不丁一松手,让它重新落在炭火上。胡亥回过头,说:赵高,快过来看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