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寻明记-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日,高进在原生态的鸟叫声中早早醒来,大口的呼吸了下最环保的,pm2。5数值为零的清新空气,享受了小翠端来的洗脸漱口水。

    浑身通泰的高进坐在船头享受着丰盛的早餐,看着周顺昌、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一个个软脚蟹一样从船舱出来,大声笑道:“快来,上好的水包蛋汤。”

    周顺昌、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四人略带羞涩的互相大量了下,看着高进呵呵的笑。

    众人吃完早餐,看到绿珠打了个小包裹,小媳妇般跟着趾高气扬的董祖常,连招呼都没打,先走了。陈明跟在绿珠身后,尴尬的看了看高进一伙,也跟着走了。

    李应升向众人道:“这是为何?”

    周顺昌问身边侍女:“董公子为绿珠姑娘赎身了?”

    侍女骂道:“讹走的,会有报应的。”

    高进看到绿珠往自己望过来的坚定眼神,轻轻的招了招手。

    “高学弟还给那个王八蛋招手,吾现在非常后悔昨日叫其名字、与其同席”,周宗建有魏晋学士点捶胸顿足的模样,感叹道。

    “王八蛋走了自应开心。生活就像被****,如果不能反抗,就一定要学会享受。天道恢恢,疏而不漏,坚强的活下去看坏人受报应才是正理”,高进辩解道。

    黄尊素大笑:“高学弟的奇谈怪论若是被山长听到,又要罚扫丽泽堂了。”

    高进向各位师兄拱手,郑重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小弟今日郑重劝谏兄长们,你们都是国之精英,秉性纯良刚强,但脑袋只有一个,要留着干活。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看起来很美,丢下危局谁来收尾?今后定要为国保全性命为先”,高进说完很严肃的鞠了一躬。

    周顺昌、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四人愣住,然后哄笑,周顺昌拍了一下高进的肩膀道:“快走,国之精英!山长不见人,要罚我们一起扫地了。”

   

第194章 原来是太监

    高进、周顺昌、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五人一人拿着一把大扫把在依庸堂内外扫地。

    李应升站在依庸堂外的大树下,扫着满地落叶,高兴道:“明天就不用扫了,不亦快哉!”

    “虽然被山长罚扫了一个月,但是莺莺燕燕,燕瘦环肥,同学相得,吟诗相和,如此夜晚,也是人生不可多得的阅历”,黄尊素站在依庸堂的台阶上拄着扫把,感叹道。

    “还不快扫地!去晚了,饭堂又没饭了”,周宗建在堂内高声叫道。

    “没饭,我们再去喝酒怎样!”,闷头在院中扫地的高进张嘴建议道,却发现无人应答,抬起头接着大声道:“诸位师兄,今晚我们再去如何?”

    “咳咳!”,一人身后干咳。

    高进转身一看,高攀龙和魏大中不知何时站在身后。

    高攀龙怒目而视,魏大中低眉凝望。

    高进低着头环顾左右,周顺昌、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四人一个个低着头做认真扫地状,不仗义啊。

    “高进不知悔改,欲再次带坏同门,罚打扫书院藏书阁一月。魏大中你来监督”,高攀龙怒道。

    “图书管理员,少林藏经阁扫地僧”,高进的脑海里第一反映。

    魏大中低声应诺,打断了高进的联想。

    “今日起到明年县试,每天晚膳后,魏大中在精舍监督周顺昌、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高进温书,五人轮流教高进功课,每日任务若不能完成,均不得回住处歇息!”,高攀龙说完,拂袖而去,魏大中急忙跟上。

    悲催的高进看着围上来用同情眼光看着自己的周顺昌、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四人,低声道:“完鸟!毛搞了。”

    “也好,明年科举在即,我等理应抓紧温书,同时又能帮高学弟。高学弟天资聪慧,一定能在三个月后的县试中一鸣惊人”,周宗建道。

    “快去吃饭,魏大中都吃完了,肯定没剩多少了!”,黄尊素一拍脑袋,大声叫道,众人丢下扫把,狂奔而去。

    五人很失落的看着空荡荡的饭堂,哪里还有饭的影子,连空碗都没得。

    幽灵一样,众人身后露出一人,用毫无感情的声音大声令道:“晚膳时间已过,开始温书。”

    高进、周顺昌、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垂头丧气的在食簿上签了名,跟着魏大中到精舍。

    关上房门,魏大中点了油灯,小声道:“给你们留了五碗,只管垫肚子,不管饱。”

    五人小声欢呼,抢过饭碗大口吃起来,虽然就是一般的

    饭菜,饿着了也吃的格外香。

    “魏师兄果然够义气!”,周宗建代表大家一起道谢。

    “些许小事,何足挂齿。和高师弟给大家加餐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高师弟有孟尝君之风,这样的富家子弟,不多矣!”,魏大中转换了话题。

    “也是,高山长只罚高师弟去扫藏书阁,上次章师弟可是被罚扫了一个月的厕所”,周顺昌大笑。

    李应升道:“高师弟要去给各位师父送餐的,那要是刚扫了厕所。。”

    “莫聒噪不雅之事,吾等还在用膳”,黄尊素皱眉打断李应升。

    众人哄笑,其乐融融。

    吃完饭,房里添了油灯,众人一起温书。

    南国冬天静谧的夜,偶有轻风,时有冬雨,沿着白墙青。。瓦留下片片滴滴答答的声音。

    油灯明亮,精舍的窗口几支修竹,掩不住勤奋攻书的学子们的身影。学子们相互讨论经义,再埋头写作,相互批改。

    杜二宝在旁,候着给油灯加着香油;天晚的时候,让家丁带进酒菜;天寒的时候,还要负责加炭。

    忙完了,杜二宝和两个家丁就乖乖的坐在高进身边,也是读书写字。书生的书童大字不识,也是会闹笑话的。

    高进走的是速成的模式,将学长们给的心得和范文反复背诵,烙进心间,先是筑基收材料。

    然后,高进又让才子们按自己写的文章的口气改出了几套万金油的文章,准备一些观点按需添加,就如后世网络写手照同一个大纲,写好几部小说一样。

    同时,高进每日要去东林书院藏书阁楼打扫卫生,自然,在扫的都是杜二宝。高进总是翘着脚躺在最里的角落里研究各种感兴趣的书籍。

    明人的书籍真是奇葩,什么方面的都有,高进看的乐不可支,深刻体会到了图书管理员的快乐。

    当然,为了应付考试,对经义方面的书也是一一涉猎,特别是阁楼堆里翻出来的书院开张八年来所有学生的习作,高进是毫不客气的笑纳了。

    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的更远,高进站在五位将来的一等一的进士肩膀上,将县试、府试、院试考官的脾性摸得清清楚楚,根据藏书阁里掏出资料对症下文。

    二个月后,丽泽堂,高攀龙穿着王腊根从北方搞回来的貂皮,制造组做的皮裘,检查书院学生的习作,看到高进所作,不禁赞道,“顾泾阳好眼光,收的好弟子。”

    “从不通文理到开篇只用了四个月。此文虽然不到火候,但中个秀才还是有望。这里,这里,都还可以这样说,不能完全用你师兄平日的说法”,高攀龙提笔指点站在身旁的高进道。

    高进羞红了脸,道:“说来惭愧,很多是抄袭了各位师兄的主张。”

    “天下文章一大抄指的是引经据典。高进你能把诸位师兄的主张和看法融汇为你的看法,这就是你的主张。”

    “自圆其说,为文章大要!”,高攀龙作出了让高进终身难忘的评点。

    满院学生均恍然大悟,纷纷称是,高进心中沾沾自喜,想着改写文章那可是复制粘贴时代人人必会的,有了材料、稍加组织,就是一篇雄文,难不倒吾。

    公元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元旦,东林书院放春假,书院学生们各自放假回家回去过春节。

    拜别了各位师傅,到县衙看望了父母官和学政,奉上貂裘,说定二月回来参加县试。

    高进拉上全部同门,上百号人,杠着书箱,带了书童,雇了五条槽船包来回,走大运河,准备过清宁桥直奔长江,一起去高家庄万博园玩耍几天。

    天阴沉着,还下着一点小雪,船缓缓的行在水中,带出一条波纹。

    高进站在船头,看着肃穆的河景。清宁桥在前,崭新的花岗岩堆砌,很漂亮的单孔石拱,圆润的将繁荣的运河两岸连接在一起,两岸行人来往匆匆。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高进情不自禁叹道,感叹这些都会在混乱的明末清初化为乌有。

    “高师弟为何如此伤情,难道是近乡情怯”,周顺昌摇着折扇道。

    “哈哈哈哈,周师兄寒冬还摇把折扇,不怕把岸上的女子迷的七晕八素”,高进指着几个盯着船头看,满是崇拜羡慕神情的年轻洗衣女子笑道。

    周顺昌关上折扇,看着岸边顶着寒冬洗衣的女子叹道:“民生唯苦,悯民力,思节俭!吾等当记!”

    魏大中、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高进等人同声击掌赞叹!

    突然,几条快船从槽船边急行而过,槽船一阵摇晃,往岸边紧急的靠去!众人扶着船甲板七歪八倒,魏大中大骂道:“寒冬腊月,何来贡鲜,黄、马快船居然还如此恣意妄行,”

    一条快船正好经过,船首一年轻人正好听到,喝令快船减速,大声向槽船方向道:“兹有公务在身,有所冲撞,还请各位生员体恤。曹如这边有礼了。”

    高进趴在甲板上道:“这人谁啊?”

    “宫里的公公!姓曹,曹公公,可有人认识?”,黄尊素

    “太监?”,高进惊奇道,站起来瞪大眼睛看遇到的第一个太监。

    “什么太监,看衣服就是个长随。刚进宫的阉人只能当典簿、长随、奉御,如果表现好得了赏识,方能被升迁为监丞,监丞再往上升是少监,少监上面是太监”,魏大中冷言道。

    “这么有礼貌的太监?”,高进惊疑道,“太监居然这么有礼貌?”

    对面的快船上的年轻人,看着这边槽船上没有人回应,拱了拱手,有点失落道:“开船!”

    高进看着要走的快船,自言自语道,曹如曹公公,呀,难道是他,兴奋的对着快船大幅度的招手,嚷嚷道:“曹化淳,幸会幸会!”

    

第195章 神人托梦

    曹化淳在快船上听的分明,心中惊异,仔细向对面的槽船看去,只见一个胖乎乎的书生,跳着脚招手,心中一热,又下令停住。

    两船靠近,曹化淳抱歉的拱手向高进道:“这位小生员识的咱家,咱家却不记得什么时候见过,惭愧惭愧!”

    高进没料到曹化淳又转回来了,瞪大了眼睛看珍贵的老古董一般,从上到下认真的看着曹化淳,八字眉,三角眼,尖嘴猴腮、还外加一张大白脸,真是十足的奸臣相。

    曹化淳看见高进入迷的端详着自己,很尴尬的干咳了两声,心中嘀咕这家伙屁大一点,难道好男色,可自己并无此好。

    高进醒转来,快速的转了个脑筋,拱手大声笑道:“昨夜晚生得神人入梦,告诉吾今日会遇到一个叫做曹化淳的人,吾与之相遇后好好结交,二人均可得富贵。”

    曹化淳心头一荡,心底按奈不住的好奇与欣喜,情不自禁道:“果真有此一梦?你当真未见过我。”

    “你真的叫曹化淳,神啊!竟然真的这么灵验”,高进装做惊讶万分,把神人托梦的典故发扬广大,看的曹化淳和周围的人一愣一愣的。

    “晚生是东林书院的学生,一直在书院认真温书,从未见过曹公公。昨夜神人说曹公公你是狮回头的贵相,今日一见,果然贵不可言,妙不可言!”,高进继续神吹。

    原来,神人托梦都是这么来的,不就是一个理由吗,高进自觉又揭开了一个谜底,心中不免沾沾自喜!

    曹化淳的脸皮绽放的像朵花样的,突然又收住,看了看身边几个跟随办事的东厂伴当,呵呵道:“生员什么时候也学会说吉利话讨钱了!”,掏出怀里的钱袋子,也不解开,直接向高进丢了过来。

    “好生温书为天子效力,荒诞之言不可再向人语!我记住你了,高进”,曹化淳哈哈大笑着转头命令开船。

    看着身边惊异的东厂伴当,曹化淳自嘲道:“腐儒一个,就我这样的一个阉人,还谈什么富贵,只求为皇上办好差事就好。”

    一个玩的相与的东厂校尉凑近了低声道:“曹公公诗文书画,无一不精,又深受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赏识,日后总能出人头地。今日此生员之言,吾会约束手下不得妄言。”

    曹化淳拍了拍那校尉的肩膀道:“进舱喝酒!”

    校尉回头看着几个手下,喝道:“神道之事,回京后不得与人妄言。需知头上三尺有神明,不可误了自家的阴功。若是曹公公上了位,少不了你们的好处!”

    几个手下低声应了,自跟着喝酒去了。

    槽船上一众人等看到黄、马快船飞速远去,李应升疑惑的问高进道:“怎么我横看竖看那曹公公,都是一副奸佞市井之徒的相貌?”

    开心的翻捡着曹化淳丢来的钱袋子,高进提起袋中几块精致的玉牌和印章,看了看成色,很满意的放了回去,再将钱袋小心的揣入怀中。

    “宋时宰相蔡京不可谓不漂亮,可惜是奸臣!战国时晏子身材矮小,却是治世之良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古之人不余欺也!”,高进傲立船头吊着文,看傻了一帮同修。

    黄尊素看着魏大中、周宗建、李应升、周顺昌等人,正入迷的看着振振有词的高进,一副信然的样子,心知众人都在猜测高进是否如上次在饭堂那样装高半仙。

    “高半仙夜遇神人必然不假,不说别的,刚才那钱袋光银两就有几十两。若非神人指点,哪里来得如此飞来横财!”,黄尊素幽幽道。

    魏大中、周宗建、李应升、周顺昌等人反映过来,轰然大笑,众人自回舱休息。

    槽船顺着运河进了长江,顺流而下,向通州而去。

    正好是早晨,江上起了薄雾。朦胧中鲜红的太阳冉冉升起,染红了天边,绚丽的朝霞映红了浩瀚的江面。

    雾气逐渐散了,显露出奔腾不息的江水。

    顺风顺水,船行的很快。不时有几只白色的江鸥在船头激起的浪尖上掠过,几声鸣叫,空幽静远,穿透古今。

    望着远比后世要大的长江水量,高进不禁感叹:“逝者如斯夫!”,让正聚集在一起,激情探讨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魏大中等人又吃了一惊。

    魏大中仔细看了看高进,向众人道:“吾感觉在师兄弟中,吾已经是最老的,现在细细想来高学弟最老气。奇哉!”

    在众人的一致赞成笑闹声中,槽船开进了高家庄万博园码头!

    迎客的有穿着异域服装的美女、帅哥,其中不乏真正的佛郎机人、日本人、高丽人、印度人,甚至还有黑不留丢,只有牙齿白白的的黑人。

    上了岸的魏大中、周宗建、李应升、周顺昌、黄尊素等人带着师兄弟们,一个个看的目瞪口呆,新奇的感觉油然而生。

    高进得意的带着同门们,跟着一个举着一面红色小旗负责引导的漂亮汉服女子,一边听着介绍,一边走过庞大的风车,穿过一个个外国著名建筑和风景模型,在世界奇观之间流连,不知不觉就是一个上午。

    漂亮的汉服女子,提着硬纸板卷成的小喇叭,带着高进等一百来人走进一大群球状物,站在一个高大的、圆圆的、蓝色的木球前。

    魏大中看着木球上各种各样的形状问道:“这是何物?”

    “这是地球。”

    汉服女子很自信的走上专门为讲解搭建的一个平台,举起手上的喇叭,大声道:“天圆地方,但是天其实不圆,地其实也不方。脚下的土地虽然辽远,但辛勤的探险者已经把它走遍。”

    “根据探险者的记录,我们生活在这样一块土地!诸位请看,这里是亚洲,这里是……”

    躲在人群后的高进,满意的看着自己躲在东林书院藏书阁里撰写的解说词,让信使传回后得到了快速的使用。

    面前的大明精英们,一个个呆若木鸡,他们的脸部表情,已经不能用震惊来形容了!

    汉服女子讲解完地球,笑着对一众书生道:“大家可以走近来好好研究一下地球,大家在码头上看到的黑人,就来自这里,就是非洲。而佛郎机人,则来自欧洲。”

    “世界之大,民族之多,若不进步则被其它民族吞并,各位乃国之栋梁,眼光要远,手段要高,若只拘泥古书,不但打不赢北方的蛮人,也挡不住海上来的巨炮!”

    高进仔细端详着背讲解词如小钢炮一样突突的汉服女子,虽然不算漂亮,但胜在模样周正有气质,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