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芷若之只想种种田-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芷若忙道:“娘快别这样说,能有您这样贤惠温柔的娘亲,芷若不知是几世修来的福气。”

    薛氏摸着周芷若扑过来的小小身子,心中大是欣慰,觉得这样乖巧懂事的女儿,真是上天垂怜才得已降下在自己膝下。此时觉得,便是此生现款我所出,没有儿子,也都不枉了的。

    转过天来,那来收绣品的城里绣坊的伙计来取了绣品去,又下了单子,周芷若却只挑了其中几样,说是母亲病重,无力绣这么多。那伙计说了半天周芷若也不松口,也只得去了。

    周芷若这是故意少收了几样,一则是如今白天绣活儿,夜里又要渡真气给薛氏,确也辛苦,二则也是故意推掉些生意,让别家的人作了,好减轻些别人的嫉恨。

    却说这日午后,沐英送了午饭去田里,周芷若在家中午睡——正好这时节地里有活儿,薛氏也躺在床上歇脚着,周芷若才能好好睡个觉而不引人怀疑。

    结果一觉醒来,却是听到沐英在后面劈柴。

    沐英这年虽然只有六岁,但好在他力气大,周远达见他用大斧子劈柴虽然不及自己快而多,但毕竟胜在一直在家里,有的是时间——沐英与别家男孩不同,并不喜欢扎堆一起打闹玩耍。

    周芷若这几日天天午睡,精神倒是好了不少,如今起了床便去后面看沐英去了——与他在一起过了一年多,天天被他跟在身后,却也习惯了,若是没有他在身边,倒是觉得心里像是空了一块。

    周芷若走到院后——那后院已经被周远达扩大了范围,圈了更大一块来,本来是要动工造一间屋子的,结果家里这段时间钱用得多了,这事也就先放一放了,只是搭了个小棚子来放柴禾。

    周芷若到时,沐英正劈完了一块短木,喘吁吁地站着歇息。周芷若见沐英身上沾了不少尘土,又见他面上似是又青了一块,便过去问他是怎么回事。

    沐英先是不说,后来当不得周芷若逼问,便告诉她是又跟何长生干了一架。

    只不过这次主要是因为何常有家的儿子何诚,究其原因,也不过是前几日卫氏在周芷若和薛氏这里碰了钉子,回去后对着丈夫抱怨了几句。何诚听得母亲对周芷若家里颇多不满,今日与何长生等人一起撞见沐英,自是仗着人多,要打他一顿出出气的。

    何长生却是因为上次被父母责骂了,怀恨在心,只是不敢轻易再寻衅罢了。这次由何诚打头阵,他自然在一旁相帮的了。

    但是这次沐英学了周芷若教他的几招对付人多的招术,虽然打不过,但也好歹逃了回来。

    “你别担心,我没什么事的。倒是何长生,被我打得两只眼都肿了。”沐英见周芷若露出关切之色,便也宽慰她起来。

    周芷若见沐英没有吃什么大亏,也是松了口气,心想这些孩子在一起,总是打打闹闹的,也不是个事。自己家本来就是外来的,大人间碍着面子还好说,孩子间受些欺负是难免的。却要怎生想个法子,教这些孩子不敢再来找碴儿。

    周芷若这边还在想,结果这日晚间,便又听得隔壁何长生在哭叫。周远达夫妇只当是何长生又惹了什么祸,被爹娘打了在哭叫,倒是周芷若耳朵灵便,听到何长生在哭喊着“不去不去”之类的话来。

    想起去年冬天刘氏的话,又想到今日里何长生被沐英打肿了双眼,周芷若知道定是这次秋天地里农忙,何长生又不安心在地里帮他父亲,只顾着顽闹,于是刘氏要送他去那城里郭大户,也就是郭子兴家中为奴了。

    何家真的不比周家,地里的活虽然也做得不错,但这年刘氏有了身孕,毕竟不能去地里如往年般帮着做些农活儿,何长生还到处惹祸,隔三差五还要赔人些钱财礼品。所以这一年何三家里过得也着实艰难。

    周芷若听了,心里也算是松了一口气,去了块小心病。

    果然,几天后周芷若与沐英再在村子里便再也没有见过何长生,而在此之后周远达带回来的消息,也的确证明了周芷若的判断——何长生果然被带到了县里去,在郭子兴在家中做了男仆。

    “唉,如今世道艰难,便是与人为仆,也好过一家人挨饿。”

    周远达也是对何三家的境遇颇多感触。

    周芷若笑道:“却不知那郭家可收婢女,不如我也去了郭家吧。”

    周远达正色道:“我怎么会让我的女儿去为人仆婢!”说着看了一眼沐英,温言道,“英儿也是一样,我是不会让你们去听人使唤的。况且咱们家也没到那个地步。”

    周远达说的没错,他虽然动用了沐英母亲留下的金子,但那也只用于对薛氏的病情治疗,平日里的生活,虽然艰难了点,但好歹也没有挨过饿,偶尔还能吃上白面的馒头和白米饭,只是不能再像两年前那样,每个月都有肉吃了而已。

    周芷若听父亲这样说,想起上一世父亲虽然在江上日日操劳,但仍然对自己关怀倍至的情形来,心中也是一暖,便不再多说,只是想着该怎么让家里的生活再好一些来。

    一家人各自努力,沐英也把家里劈柴和送饭等事也做得有板有眼,薛氏的病体也真的渐渐好转了起来。几个月过去,眼看着就要除夕,却下了一场大雪。待得雪停了,周远达雇了一辆车,带着薛氏和周芷若、沐英一起进了县里。

    这一来是为薛氏再复诊看病,二来也是为一家人添一些过年的新衣之类的。

 第十九章 芷若进城

    周芷若上一世其实也来过定远,但这一世还是第一次进定远县县城,看看却也与上一世没什么差别——其实也不过差了二十多年,虽然战乱不断,但这一地区主要是在朱元璋、陈友谅等起义军的互相争夺之中,元军并没有参予进来,所以对于百姓的伤害却不是很大。

    但是毕竟薛氏有病在身,并不能带着两个孩子逛街,只是在一家布庄里扯了几尺布,然后订做了衣服,过几日再来城里取。

    不过在郎中吴效农那里得到的消息可谓是好到不能再好——吴效农看到薛氏的气色便是一惊,诊了脉后,更是吃惊,说道这病已经好了六七分了,之后再细心调养个一年半载便可痊愈。

    只是这次开的方子,仍然有几味名贵的药材,周远达没有办法,便仍然动用了沐英母亲留下的金子。

    上一次用的金子本来并不是一次都用完的,但是之后又抓过几次药,且又雇人在地里帮忙,家里开销也增加了不少,渐渐地也就用得差不多了。

    南宋时代的黄金和白璧最贵,一两黄金最多时可以换五十两白银,元代因为蒙古帝国在世界各地抢掠了大量财富和黄金的关系,金银比率略有下降,大概一两黄金能换十两白银,如果白银的成色不好,还能多换一二两。

    沐英母亲留下了大约五十两黄金,其中十两的两锭,五两的四锭,一两小金锭也有十锭。之前用了两锭一两的,这次又用了一锭。

    那吴效农见周远达又摸出一块金子来,脸上也是吃惊不小——这年头,像周远达这样的人,能拿出一笔银子来已经不易,通常都是拿着铜钱或银钞的,更不用说是这样色纯又分量标准的黄金了。有些农人来请他这样的名医看病,都是捧着大堆的东拼西凑的铜钱来的,所以周远达一年之内连续三次拿出黄金来,这简直是让吴效农难以想像的事!

    不过这年头,吴效农也只管收钱卖药看病,对于对方的钱是怎么来的,他并不关心。所以他吃惊归吃惊,但仍然开了方子,让手下的伙计去称药和称银子找钱。

    周远达这次又包了十几份药,然后带了妻子儿女一起回家。薛氏倒是疼爱女儿,非要让周远达带着女儿和沐英一起去逛一逛,自己却坐在吴效农的药铺里且歇一阵子。

    周远达也觉得女儿难得进一次城,刚才那块金子,也找了四、五两银子出来,既然已经用了,也不在乎再用一点。而且,再替沐英买些东西,也算是良心上的一点慰藉——这毕竟是沐英母亲的钱。

    虽然连年饥荒瘟疫,但是这一两年里毕竟有所好转,而且逢着过年,城里的小贩也有不少。周远达替沐英和周芷若两个各买了套文房四宝——总该练练字了,不能光靠薛氏拿着书给他们两个看。

    而沐英虽然年纪小,但是却早熟得很,路上经过的小贩摊前,周远达问他要些什么,他都摇头。最后经过一家打铁铺前时,沐英却站着不动。

    周远达心中惊异,周芷若却问他可是要打制些什么东西。

    沐英点了点头,说想要打制一对护腕。

    周芷若笑道:“你这细小的胳膊,过不了一年,现在打的护腕就戴不上啦!”

    沐英却是摇了摇头:“我想打造一副跟我爹的护腕一样的,可以分开来拆卸组合的,可大可小。”

    周芷若心中惊异——看来沐英的父亲,果然是武林中人呢。

    周远达更是吃惊不小,要知道元代对于百姓打造武器是管理十分严格的,这护腕虽说不是武器,但也很引人注目,他可不想惹出什么事来。更何况听沐英所说,这对护腕很是与众不同的样子。

    所以周远达最终还是没有答应沐英,而是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别处。

    转过一条街,看见一个小贩在卖香粉之类的,周远达对周芷若道:“芷若来年也七岁了,要不要买些胭脂?”

    周芷若前世也不甚用胭脂水粉的,如今却因为与父亲在一起,听了这话却有些心动。周远达见女儿眼中露出想要的神色,便过去挑了一盒粉色的,以及一面小铜镜。

    这时沐英看到这小贩的货箱里,居然有一把小匕首,便指着说要。

    那小贩吃了一惊,忙道:“这是小人出门在外的防身之物,不是卖的货物。”

    沐英听了,大为失望,那小贩对周远达笑道:“令郎这么小就爱舞刀弄枪的,将来定是一条好汉。不过这东西还是不要给孩子玩耍的好,我这边有几块帕子,便给令千金买了去用吧。”

    那小贩不知这是周芷若所绣,还一再夸说这帕子的料子是如何上佳,绣工是如何少见,周远达也不知是女儿绣的,便问价钱,那小贩居然说要二百文钱。

    周芷若皱了皱眉——虽说这帕子的质地是不错,但也不至于卖到这个价。

    需知她做一块帕子,酬劳要比别家要高出近一倍来,却也只有十二、三文钱一块,居然城里卖了她织工的十几倍。

    周芷若故意指了一块质地相近,却不是自己绣的帕子问价钱。

    那小贩笑道:“这块帕子虽只要五十文,这绣的花草却没有这两块好看呢。”

    周芷若笑了笑,摇头说不喜欢帕子,便拉着父亲走了。

    虽然这个价格比峨眉派卖出去的帕子还要便宜不少,但周芷若仍然觉得贵了点,不免心里想着——待下次再接绣活儿,便要多加些价钱。

    周远达见女儿脸色忽变,也不知为了什么,便跟着走了。待去得远了,周远达问女儿怎么不爱帕子,是不是因为平日里一直做绣活就讨厌起这些玩意儿来了。

    周芷若笑道:“是呀,那帕子却是我绣的,我的针法与众不同,一见便知的。倒不知原来我绣的帕子能卖得比旁人绣的贵出这么多来,下次我可要多收些工钱了。”

    周远达哈哈一笑——他也知道女儿的绣活这阵子的确赚了不少钱,听女儿这样说,心中自然高兴。

    这时路边有一人,听到周芷若说自己会绣活,也不免多看了她两眼。周芷若察观到此人的神色,心中也是一惊——忙快步走开了。

    周芷若一天可绣三、四块帕子,接一次活也有二十来块帕子,不到十天就有人来取货,每次也有七、八百文收入,再加上还有枕套、汗巾、被面之类的,一个月里至少也有一两千文的收入。

    元代铜钱与银子的比例,仍然是两千文钱换一两银子,周芷若每个月的绣品,最多时能有一两多银子,也不怪别家的眼红了。

    周芷若本来是不想把这峨眉派的绣活儿亮出来的,但是母亲病重,也不得不如此了。但既然已经亮了出来,自然是要尽量多弄些钱的。这时也顾不得再担心别的什么,只盼着母亲的病快些好起来,再教会其余几家人绣这东西,那这价格就会平息下去,也就不会再引人注目了。

    路上沐英又中一支铁制的弹弓,周远达买了给他,这才让沐英没有空手而归。

    不过周芷若一边走着,却发现身后有人在跟着自己。偷眼看去,却是那刚才在路边听到自己说那绣帕出于己手的人。

    周芷若心中疑惑——看这人的打扮,似是个家奴,对这事又有什么起意的呢?难道是某个绣庄的伙计?可是附近并无什么绣庄啊……

    周芷若一边提防着他,一边跟着父亲回到了吴效农的药铺,把薛氏接了,一起坐了驴车回家。

    这下那个人可跟不上来了,周芷若心里也终于安定了点。

    回到家中,薛氏因为许久没有出门,身子虽然好些,但毕竟比不得康健的时候,终是觉得有些气喘,便又到床上去歇着。

    周芷若洗了手,去帮着父亲下厨作菜——虽然她自认为手艺不错,但这灶台做得似乎偏高了些,她即便是比同龄人身材修长,也没法在这里做菜。

    沐英终于得到了一个好东西,到村里挖粘土团泥丸去了,准备好好玩玩这新买的弹弓。

    不多时回来,身上却又颇多尘土。周远达问了他几声,他只说是跌了一跤,不过当夜周芷若问他,他才说了实话——原来是何长生走后,另一个叫做何流水的男孩儿成了这何家村里男孩儿的头。

    这何流水是村东头一户人家的孩子,平时他家与周远达家里也无甚来往,他比何长生小两岁,但是长得却颇壮实,往日里跟在何长生身后,也是个顽皮的。

    前些日子他和一些孩子都在帮着父母去田里做活儿,不知道沐英打了何长生和何诚他们一伙人是怎么回事,这次看到沐英拿了一个对他们来说已经算是精致的弹弓,自恃人比何长生与何何诚二人被打时要多,自然便要来抢,结果被沐英又是好一顿教训。

 第二十章 家入贼匪

    这次沐英学了周芷若教给他逃窜的步法,虽然没有内功,但也灵活了不少,手上又有了远距离进攻的武器,自然是一边打一边跑,把对方人人打得浑身上下都中了好几弹。

    周芷若听得沐英没有硬拼,而是靠手上的武器灵活地打败了对方,也是会心一笑,伸出手在沐英的小脸上捏了捏,笑道:“不错嘛,这次没有受伤,可把爹娘也瞒过去了。”

    沐英也笑了笑:“你会打弹弓么?教我好不好?我刚才怕打中他们的眼睛,都不敢往他们头上招呼。”

    周芷若摇了摇头:“我不会。这个你自己练练,手法也就熟了。”

    其实周芷若是会的,峨眉派的霹雳雷火弹改机括用手劲,威力准头更佳,岂有不会暗器的法之说。只是这种暗器手法虽然正合用于圆溜溜的弹丸,但毕竟是峨眉派的手法,万一被人识破,只怕后患无穷,所以周芷若并不说实话。

    不过周芷若本来还以为会有人找上门来为自己中了弹的儿子讨说法的,但是等了两天也没有人来,看来不是这些小子颇有种,没有告诉父母,便是这些父母知道自己孩子以多欺少,挨了揍也是活该!

    接着又过了几天,到了除夕时分,周远达又去了县里,拿了订制的衣裳回来,一家人试穿了,果然又合身又漂亮。

    薛氏笑道:“只可惜芷若的绣品没有在这几件衣服上显出来,不然我们穿出去,也好看些。”

    周远达也道:“确是如此,我这次去了还特地问了,芷若所绣的东西,比通常的绸缎布匹,得贵上几倍呢。”

    周芷若也笑道:“下次有人来找我绣,我可得好好提高价钱才是。”

    薛氏道:“却只怕是要遭人嫉恨呢。”

    周芷若道:“这段时间娘的病也大好了,咱家的钱也都花得底朝天了吧?”

    周远达脸上一红,道:“这个事不需要你来操心,你只管好好地去玩吧。你娘的病,再吃三两个月的药,也就差不多了。熬过了这一阵,咱们家也算是能翻身了。”

    的确,幸亏有周芷若每月一两多银子撑着,不然还真是要吃糠咽菜了。

    一家人说笑了一回——也很久没有这样轻松了,主要是薛氏的病,真的渐渐地好了,而周芷若也不必再夜夜偷着为她渡真气了。

    吃了晚饭,一家人在一起守岁,沐英毕竟年少,又没有内功,便有些撑不住,薛氏便让周芷若带了他去睡觉。

    “芷若你也早些歇息了吧。”薛氏推了推睡眼矇眬的沐英,对周芷若道。

    “咱家也没什么亲戚要走的,便和往年一样,在家里闲坐着罢了,我且再陪娘亲一回吧。”

    周芷若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