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风波-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钊说道:“张渐的办法行不通,现在不是灵活运用的问题,而是没有灵活运用的余地。朝廷的收支现状是入不敷出,没有钱财如何变通。变通了,皇上用钱受到限制,还不马上清查啊,那不是自找麻烦吗?”

    鲜于仲通说道:“这钱的法子,我来想。杨大人的这座酒楼,能收一些钱币吧。”杨钊说道:“同样是入不敷出,钱是赚到了不少,但都花出去了,倒赔了不少钱财进去。”

    鲜于仲通说道:“那是管理不善,我主动请婴,到京城来为杨大人管理酒楼,保证一月之内见成效。”

    杨钊说道:“这酒楼平时十分兴旺,也能赚钱的。只是我平时的客人比较多,都花在这方面了。”章仇兼琼说道:“官场上的人缘很重要,杨大人既然瞄着宰相的位置,这座酒楼就不能赚钱。”

    鲜于仲通说道:“那杨大人就再开办一个绸缎庄,我来管理。而且投资由我先奠出来,经营所赚的钱,全部由杨大人支配。”

    张渐说道:“这方法好,仲通员外是理财的行家,生意一定会越做越大。”杨钊说道:“这样做,太委屈仲通先生了。我的本意是要仲通大哥在朝廷中谋个官做,不是来京城做生意的。”

    鲜于仲通说道:“现在都是一家人了,就不要再说两样话。我先为你张罗着,杨老弟当了宰相之后,再来提当官的事。”张渐说道:“钱财是现在的关键,让仲通先生先试着办,杨公有了权位,封个官位还不容易吗?我建议这事要抓紧办。”

    杨钊也觉得这方法好,他不能插手吏部,没有办法用官位来拢络人。只有施用钱财来拉拢官员。同意了鲜于仲通的请求,先开办一个绸缎庄试试。

    鲜于仲通在东市买下了一个门面,挂上了宏达绸缎铺的牌子,顾了几个伙计,专门从蜀地请来几位有名的裁缝师父,店铺就正式开业了。

    这里卖的是从蜀地运来正宗蜀锦,在京城各地的上等丝绸都有,卖蜀锦的也有几家铺子。相比之下,这里蜀锦的质地更加高档,衣衫的制作工艺更加精巧。一出市就吸引了许多客人。

    因为是新开张,来看的人很多,可以说是络绎不绝。那些达官贵人的小姐夫人,都是识货的。见到这些正宗货,就迈不开步了。再一问价格,都摇着头说太贵。店铺门前红火得很,问价的人很多,真正能成交的是少之又少。

    门前拥挤得很,看货的人很多,就是没人买。几天下来也没做几件生意,这样下去不但赚不到钱,本钱只怕都要蚀光。

    杨钊来到店里,看过之后,对鲜于仲通说道:“京城的绸缎庄太多,相互比拼,先生有难处就不做了。我向皇上为你讨个官位。”

    鲜于仲通并不着急,他是做生意的大行家,对杨钊说道:“货物卖不出去,是因为没有人识货。杨大人能不能将贵妃娘娘请到店里来一趟,我们为她做几套衣服,来买的人就会络绎不绝。”

    杨钊说道:“让贵妃娘娘来到店铺,影响当然很大,只是这样做太委屈贵妃娘娘了。”鲜于仲通说道:“现在已经骑上了虎背,不能下来了,只有向前冲。”

    杨钊原地转了一圈,见鲜于仲通十分迫切,对他说道:“我进宫试试,但不一定能请得动。京城与剑南不一样,做不下去就不要做了,我们再想其他办法。”

    出了绸缎铺,杨钊立即进宫对杨贵妃说道:“妹妹一定要帮哥哥一个忙。”杨贵妃见杨钊一脸的期待,笑着说道:“什么事啊?要我怎么做?说说看。”

    “你答应了我就说,不然的话还是不说的好。”杨钊站在那里等杨贵妃的回话。“这样急吗?这样神神秘秘的。”杨贵妃看了杨钊一眼说道:“好吧我答应你,你是我娘家的哥哥,不帮你帮谁啊。”

    杨钊说道:“这事要委曲一下娘娘,我在东市开了一个绸缎庄,现在生意不好,赔了一些钱进去了。想请娘娘到绸缎庄去做几套衣服,到门前走一趟。”

    “这事啊,朝廷没有先例,不好办啊。”“没有先例的事多得很,请妹妹为哥哥着想,破破例。”杨贵妃斜眼瞅了一下杨钊说道:“既然这样重要,我就去一趟,再将后宫嫔妃的高档衣服都拿到绸缎庄上去做,你该要赚钱了吗?你要那么多的钱干什么?做官不好,要去做生意。”

    杨钊说道:“启禀娘娘,朝中许多官员用钱大手大脚,入不敷出。我想给他们一些接济,讨个人缘。用朝廷的钱不行,只有做生意了。”杨贵妃轻笑一声说道:“你是不是盯上李林甫的位置了,这样的话我全力支持你,哥哥做了宰相,皇室和朝中大臣就不敢轻视于我。”向唐玄宗上奏后,杨贵妃带上喜儿,立即坐轿去了东市。

    东市的门刚刚打开,宏达绸缎铺门前和前几天一样,来看货的人特别多,这些人都看好了这里的衣服,都觉得价格太贵,他们一个劲的要求降低价格。

    店小二作不得主,老板鲜于仲通一口咬定:“我们这店卖的就是品牌,讲的是货真价实。既要便宜又要高档货的事,是做不到的。认准了就买,没有钱只能饱眼福。”

    一位贵夫人模样的妇人对鲜于仲通说道:“我说大老板,你这里的料子的确很好,做工也很不错,但价格也有些离谱。昨天我在这里呆了一整天,也没有看到你们卖出几件货物。卖不出去,你们是不是要赔本啊,多赚当然好,可是如果赔本那就不如少赚一点好了。”

    鲜于仲通笑着说道:“谢谢你的好意,我这里的布料是特制的,其他地方买不到,我这里的工匠是顶尖的,其他地方没有。好物品当然有好价钱,你不买,自然有人买,京城之中识货的人多,有好货不愁卖不出去。”

第四十二章 经营店铺杨钊敛钱财 看重名节真卿拒贿赂(四)() 
正在鲜于仲通和那贵妇人对答的时候,一队护卫开路的高贵辇轿向这边走来。众人愕然回首,一个个伸长脖子观看。辇轿停在店铺的门前,护卫分立两边,嘈杂市面一下子静了下来,只听到走在轿子前面的丫环喜儿大声喊道:“贵妃娘娘听说这里的蜀锦别具一格,今天特地来看看,昨天要你们试做一套衣裳,做好了没有?不知裁缝的手艺如何?如果比得上宫中的师父,宫中的服装,就可到这里来做。”

    鲜于仲通弯腰说道:“早就做好了,就等贵妃娘娘试穿。”走到辇轿边跪下说道:“草民鲜于仲通,迎接贵妃娘娘千岁,娘娘千岁千千岁。”“免礼,让本宫看看衣服。”杨贵妃从辇轿中下来,跟随鲜于仲通一起进入店铺内间。听说贵妃娘娘来了,人们都向这边挤,将宏发绸缎铺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将街面都塞满了。

    不一会,杨贵妃穿着新衣裳出现在众人面前,大家眼睛一亮,内心羡慕不已。杨贵妃也不看旁边的人,自个儿上打量着身上的衣裳。这里拉拉,那里扯扯,口中连说几个不错,便进了辇轿。

    喜儿大声说道:“鲜于老板,贵妃娘娘说你这店里的裁缝的手艺,比皇宫里的师父还要好,请你做两百套上等面料的外装,送进宫去,按你们的价格付钱。”

    鲜于仲通跪在地上对轿中的杨贵妃说道:“草民全力以赴,一定让娘娘千岁满意。娘娘千岁、千千岁﹗”

    听到杨贵妃要在这家店子做衣服,原来观望的人群,立即要求做衣裳。几名店伙计收钱都忙不过来。

    货架子上的布料,很快就卖完了。上一批,又卖完了一批,一批接一批。里面的裁缝师父量身材尺码都来不及。人们拿着布料,排成了长队,等着挂号。最高兴的是鲜于仲通,他的这一招,果然收到了奇效。

    李林甫又到杏儿的房间来了,杏儿迎上说道:“相爷有几个月没有来了,妾的眼睛都望穿了。我还以为小燕那狐狸精,把相爷迷住了呢?”

    李林甫说道:“这些天我一直在忙,到小燕那里也只去过一两次,照顾一下情绪总可以吧,醋劲不要太大。这些天你到皇宫去的多不多,贵妃娘娘还安好吧。”

    杏儿说道:“我就知道你又有难题解不开了,想通过贵妃娘娘想办法。贵妃娘娘好得很,还让喜儿和我一起逛了西市和东市。东市可热闹了,有一家新开张的宏发绸缎铺,清一色的高级蜀锦,各种样式的衣服都有,做工可好了。”

    李林甫将杏儿搂至怀中对着他的耳朵说道:“我现在既要侍候好皇上,不能让他生气。又要忽悠好朝中的大臣,让他们不反对我。要做的事情堆积如山,脑子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那来的时间休息啊。这阵子朝中风平浪静,可越是平静,我这心里就越没有底。不知道皇上对朝廷的事情有没有不满的地方?对尚书省和中书省有没有意见?现在我这心里啊,就象打鼓似的,终日不安。”

    杏儿说道:“这朝中平静对相爷来说,是好得很的事啊,还担心什么呢?”

    “你不懂,我做了十七年宰相,独揽大权十四年,得我好处的人不少,但遭我打击的人也很多。这些人都怀恨在心,无时无刻不在算计我,他们要是在皇上那里参上一本,皇上信以为真,我随时都有罢相的可能。我只要离开相位,就离死不远了,你们也要跟着受罪。所以摸清皇上的言行,就能知道那些对头是否有动作,就能做到先发制人。”

    杏儿说道:“我就替相爷跑一趟吧,但总要有说话的筹码呀,喜儿非常喜欢宏发绸缎铺的衣服,说比宫里的还要好。”李林甫说道:“两套衣服值几个钱,他既然喜欢,你明天就去拿两套,我这里有二十贯。”

    杏儿说道:“一分钱一分货,二十贯只能买中低档次的,高档次的得一百贯一套。”李林甫没有吱声,虽然他的钱多,不愿自己掏腰包,这是习惯。去找谁要这几百贯呢?呼延宝金这段时候不知道到那里去了。这大的数额,一般人也不容易拿得出来,他搜肠刮肚,想到了杨钊。

    上朝处理完事务之后,李林甫来到杨钊的办公房间,杨钊迎了上去说道:“相爷日理万机,还有时间到下官的房间来视察。这样看重下官,在下受宠若惊了,我一定尽心竭力,办好差事。”

    李林甫说道:“杨钊啊,你现在是富得流油啊。”杨钊说道:“启禀相爷,去年的租税,都用在对吐蕃的战争上了。今年正在全力收取,力争有所节余。”

    李林甫说道:“王鉷管理租税的时候,从来就没有说力争的话,都是将皇上要用的钱筹集到位。你难道还不如他?”

    杨钊说道:“王大人在朝中管理户部和御史台,对下官看得紧,我是公私分明,从不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租税也是按照朝廷的规矩,不敢少收,也不能多收。所有开支都是规规矩矩,不敢枉法。”

    李林甫说道:“我今天来不是检查工作的,是有事相求。最近手头有些紧,想在度支部门提前支取一月的奉禄,不知可行与否?”他这是试探,如果明说要钱,万一杨钊较真,到皇上那里告一状,那就麻烦了。

    杨钊高兴了,李林甫向他支取奉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正愁没办法拉上关系,这是找上门来了。笑着说道:“相爷要钱用,我等会让人送到府上。”

    李林甫说道:“你别坏我名声,我是来特意支取奉禄的,歪门邪道不要搞。”杨钊说道:“相爷放心,我杨钊不会乱用朝廷的钱的,来路都是堂堂正正的。”

    李林甫从朝廷回家,刚刚进门,杨钊的长子杨暄就接踵而至。李岫将他带入书房,李林甫接见他。杨暄进门就下跪,口中说道:“杨钊之子杨暄拜见相爷,特送钱币一千贯,给相爷使用。”

    李林甫板起脸来说道:“我只是要支取报酬,那来的这多。”要知道唐朝官员的奉禄,一品官一年的粮米也只有六百石,加上土地,折成钱币也没有这多,虽然李林甫急要这笔钱,但也不能随便乱拿。

    杨暄跪在地上说道:“我父亲说,这钱是他开办酒店赚的,这酒店本身就有相爷的股份,这是相爷该得的。”

    李林甫上前亲自将杨暄扶起来说道:“你父亲真会办事啊,做官还顺带做生意,我有一股他也不告诉我。快说说是怎么回事?”

    杨暄将一千贯放在书桌上说道:“我父亲说,他到度支部门工作,看到朝中的大臣,每月的供奉仅能违持生计。他便在京城开办了宏发酒店和宏发绸缎铺,正在筹办宏发当铺。很多朝中的大臣都有股份,所以家父也偷偷的给相爷入了一股,基金是他先给奠上的。两年来的红利已经还清了投资本金,这是多出的,特地送到相爷的手上。”

第四十二章 经营店铺杨钊敛钱财 看重名节真卿拒贿赂(五)() 
李林甫对杨钊刮目相看了,这一着的确很利害,那个不喜欢钱呢?而且这钱还来得光明正大。他已经预感到王鉷不是他的对手,从这点看,杨钊的野心大得很。说不定正在谋取他的位置呢?因此上也要防他一手。虽然拿了钱,心里并不自在。杨暄完成了任务,喜孜孜的回家复命。

    颜真卿正在家里生闷气,在御史台辛辛苦苦干了十六七年,监察御史就干了四任,侍御史又干了两任,仍然没有晋升的迹象。

    而杨钊,两级加起来也不到一任的时间。已经做到御史中丞了,由他的部下升成了他的上司。可在他看来,杨钊的能力平平,并没有突出的表现,如何会成了他的上司?百思不得其解。他渴望晋升,但找不到门道。

    张渐突然到访,颜真卿到门外迎接。在职位上张渐是正六品,比他的从六品高一个档次。按照官场中不成文的规定,下级是要迎接上级的。

    颜真卿直接将张渐带到书房,亲自为他上茶。张渐说道:“颜大人真清廉啦,在京城做了十几年的官,连个使唤的丫环都没有,这下人的事,还要亲自做啊。”

    颜真卿说道:“都说御史台是肥缺,可我颜真卿在御史台干了差不多二十年了,还是这样清贫。”

    张渐说道:“颜大人的清廉众所周知,但是现在的官场与原来不一样了,讲的是奢华,比的是阔气。李丞相妻妾成群,生了二十五个儿子,二十五个女儿,家里不但有用人、丫环,还有护卫,那日子过得才是滋味。”

    颜真卿说道:“朝廷中也只有一个李丞相,他是他,我是我,不要用来比较。他花钱如流水,在朝中一手遮天,外表上风光得很。其实他内心之中十分惊恐,他家除了朝廷配备的护卫人员之外,还请了武林中的高手作保镖。成天提心吊胆,生怕有人暗害他,”

    张渐说道:“是啊,李丞相已经老了,快七十的人了,不值得说啊。现在有一新起之人,是值得说一说的。”

    颜真卿说道:“你说的是王鉷,他虽然没有进丞相的行列,但掌管吏部、户部和御史台三个关键部门,权倾朝野,而且办事的能力不错,将来有望接替李林甫,成为首席宰相。”

    张渐打断他的话头说道:“不、不、不,王鉷进不了宰相府。他现在虽然有权,但不会长久,有一人会超过他。”

    “你说的是杨钊?”张渐笑着说道:“心有灵犀一点通,他的来势是不是很猛?”颜真卿说道:“不到三年时间,便从八品升到了三品,的确前所未有。但他能力有限,掌管不住朝廷。”

    张渐说道:“有皇上宠信,有没有能力没关系,张九龄比李林甫的能力强,可还是输给了李林甫。能力这个事谁说得清楚啊,皇上宠信就有能力。杨钊的这种势头王鉷能挡得住?王鉷的能力是比他强,杨慎矜的能力不是大家公认的吗?怎么样,落得个身首异处。他如果不争也许能慢慢退出,要是挡道,立马就会被搬掉。颜公久在官场,应该知道这其中的奥妙。”

    颜真卿轻笑一声说道:“在官场上混了近二十年,也看不懂官场啊,这里面的学问比书本中的深奥得多啊。你今天是来作说客的,是不是要我投到杨钊的门下呀?”

    张渐说道:“什么事都瞒不过颜公这双眼睛?看不懂官场,在朝廷是十分艰难啊。颜兄的才学是有目共睹的,已经进了官场,就要适应,不然的话,就要四处碰壁。”

    颜真卿说道:“张兄说得对,我这人食古不化。当朝宰相李林甫,许多人都想巴结,可我就不把他当回事。”

    张渐说道:“杨钊很欣赏你,他也知道他的能力不行,因此想找几个帮手,帮他出主意,集众人的智慧来管理朝廷。颜兄是入幕之宾,抓住机会,就能飞黄腾达。”

    颜真卿说道:“谢谢张大人提醒,我颜真卿自有主张。”张渐站起身来,抖动一下衣袖说道:“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告辞了。这是不容错过的机会,请颜兄好生珍惜。”

    送走张渐,颜真卿拿出他恩师张旭的字帖,用心研究书法。但是不管他如何用心,却很难静下心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