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风波-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重。鱼朝恩到阵前观察,他走到董秦的军营,看到军士都趴在地上。对董秦说道“将军的队伍怎么都趴在地上,不向城楼冲锋呢”

    董秦说道“军中只有三天的粮草了,为了能坚持几天,军士们一天只吃一顿饭,早就饿得没有力气了,那来的劲冲锋啊。朝廷再不拨粮草来,这城就不用攻了,赶快撤退吧。”他十天前就向鱼朝恩要粮,到现在还不见粮草,鱼朝恩不好处置,立即又写了一份奏折,火速送往京城。

    苗晋卿拿着鱼朝恩奏折上奏唐肃宗“启奏皇上,鱼朝恩上奏,叛军非常顽固,三十五万大军围攻一个多月,仍然不能攻克邺城。前线将士浴血奋战,鲁炅和李嗣业亲自冲锋,敌人虽然死伤惨重,但仍不投降。现在粮草不继,前线的个别军队只有三天的粮草了,他正在军队内部调整。但大都缺粮。如果粮草十天之内运不到前线,军队难以坚持,围攻就要半途而废了。”

    唐肃宗接过鱼朝恩的奏折,看过之后说道“他这是第三次上表要粮了,前线没有粮草怎样打仗第一次上表,朕就非常重视,将筹集粮草的任务给你了,怎么还没有运到前线”

    苗晋卿说道“启奏皇上,河南及江淮以北地区都在打仗,土地荒芜,收不到粮食。只有从江南收取,现在虽然收取了军粮,但搬运成了大难题。几百万石粮食草料等物资,搬运几千里路,一下子很难到位。荆、襄诸道租庸使韦伦,全力以赴征收了一百五十万石粮食和两百万石草料,堆放在襄阳,但襄州刺史魏仲犀搬运不力,已经被撤职了。现任襄州刺史王政,刚刚到任,正在组织搬运,可能还需要时间。”

    唐肃宗说道“鱼朝恩通过辅国上奏,史思明已经有反叛的迹象,请求一并解决问题。卿认为如何”苗晋卿说道“史思明始终是朝廷的心腹之患,此人反复无常,很可能再次反叛。皇上如果想去掉他,臣奏请还是在歼灭安庆绪之后,再行歼灭他。如果这样的话,至少要半年的时间,粮草还要增加。”

    唐肃宗说道“粮草的事就交给卿了,朕现在要的是第一批粮草在十天之内到达邺城前线,限定时间内筹措不到位不要来见朕。不管你采取何种措施如果鱼朝恩再上奏折要粮,你这个丞相就别当了。专门去运粮,一定要保证以后前线的粮草供应,直到拿下了邺城,消灭了史思明为止。”

    苗晋卿没有退路,立即下了两道命令,一道给荆、襄诸道租庸使韦伦,要他再筹集军粮两百万石,草料三百万石,运到襄阳。另一道给襄州刺史王政,要他在五天内,务必将粮草运到邺城,否则提头到长安京城来晋见皇上。

    韦伦接到命令,笑着说道“我的第一批粮草已经到了襄阳,朝廷的命令晚到了。”他的属下说道“租庸使有先见之明,亲自督促州县,催要租税。很快就征收到了三百万石粮食和大批草料。租调大批船只,运送至襄阳码头,提前完成任务,一定会受到朝廷的嘉奖。”

第一百五十二章 唐军强攻两战将阵亡 邺城解围燕君臣暗斗2() 
    

    韦伦再次来到荆州府,杜鸿渐说道:“超额完成了征集军粮的任务,租庸使立大功了。2yt。org”韦伦高兴的说道:“我也不敢贪此大功啊,这都是荆襄两道刺史县令的功劳,以及长江两岸百姓的奉献,尤其是你这位荆州刺史的支持。这样短的时间内,能征集到那么多粮食,简直不敢相信。但是还不够啊,朝廷要五百万担。唉,这下苦了江南的老百姓哪。”

    杜鸿渐说道:“江南的百姓真好,听说是围攻叛军,都将家里的口粮都交出来了。他们宁可吃野菜,也要支援朝廷消灭叛军。还要他们奉献,老百姓也要吃饭啊。”

    韦伦说道:“他们不愿让战火烧到自己的家乡来,吃野菜算什么啊?战区的百姓,生命都没有保障,那才叫苦呢。已经向朝廷上报了,五天前第一批粮草就到了襄阳码头,已经征集的三百万石军粮草,也在陆续运往襄阳,剩下的两百万石,还要靠刺使大人征集到位。我韦伦做这个荆、襄诸道租庸使,就只能靠地方长官。”

    杜鸿渐说道:“围攻叛军的军队需要大量粮草,你不能只盯着荆。这次将重点放到山南西道和江南东道吧,再征集五百万石粮草难那。”韦伦轻笑一声说道:“看把你吓的,好吧。”

    苗晋卿接到韦伦的上报,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位了。他对同僚们说道:“第五琦推荐韦伦担任荆襄租庸使,是选对了人,他做事一丝不苟,已经超额完成任务”王玙说道:“韦伦是前任宰相韦见素的堂弟,主持江南几个道的租庸税收,现在黄河两岸都在打仗,长江两岸倒十分平静,那里历来就是朝廷的粮仓。按照鱼朝恩的上奏,打了安庆绪之后,接着打史思明,没有半年,解决不了。粮草是大事,再给他一些压力,要他出色完成任务。他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办事干练,交待的任务,不会打折扣。加上长江中游两岸都比较富裕,受战争的影响不是很大,军粮到位也在情理之中。襄阳刺史王政,在仓促之间,不一定能将前线需要的军用物资运送到位。要派个人去督促。”

    苗晋卿说道:“让日升去,他当年到南阳传旨,非常出色。使鲁炅及时得到圣旨,坚守南阳半年,拖住叛军,为收复两京赢得时间。”

    曹日升到襄阳向王政传达命令,王政不敢怠慢,立即向襄州司马康楚元布置,将任务交给了康楚元。整个襄州都忙碌起来了,周边的驿站将所有车马都调到襄阳。但物资太多,驿站的车马根本不够用。驿将何远叫苦不迭,他对康楚元说道:“几百万石物资,单靠我这小小的驿站目前的运力,三年也运不到邺城,耽误了时间,在下掉脑袋事小,将军也吃罪不起啊。”

    康楚元说道:“运不完就不停的运,只要没有闲着,上司能把我们怎么样?”当即发车,让副将张嘉延押运到邺城。

    曹日升在码头看到运粮的马车出发,但太少,十分不满意,直接进了王政的衙门,王政见朝廷的钦差大臣来了,慌忙迎接。曹日升进门便对他说道:“军粮调运如何?”

    王政说道:“启禀中使大人,司马康楚元正在运送,行动很快,已经发了二十车,共六万斤,三天后就能到达。”

    曹日升冷笑一声说道“你那行动很快,我已经看到了,六万斤,三十五万大军,一人不足三两。刺史大人,你是等着砍脑袋了。”

    王政立即派人将康楚元找来,对他说道:“三天之内不将粮草运到邺城你我一起拿脑袋到京城去。”康楚元一脸的委屈,嘟哝着说道:“这是根本就完不成的任务,单靠我们襄州的运力,根本不可能保证进攻邺城军队的后勤保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能有什么办法?”

    曹日升说道:“襄州刺史衙门,难道调个车队的本事都没有吗?你们现在以朝廷的名义,用支援平叛前线的旗号,到民间征用运输车辆。用官军押送,将襄州码头的军粮火速运往邺城。如果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本钦差只有请出上方宝剑,代表皇上,就地正法了。”

    王政说道:“州府立即贴出告示,征收车辆,你亲自押送,保证邺城前线的粮草,完不成任务,就地正法。”康楚元立即以朝廷的名义迅速到襄州、邓州、等地征用民间的车马,组成车队,到码头上的物资运送往邺城。

    他也知道,朝廷的几十万军队在邺城围攻安庆绪的叛军,带队指挥的人一定是朝中大员,为了能攀上关系,第一批物资他亲自押送。

    一千多辆马车,拉着三万多石粮草向邺城进发,在官道上排成了十多里长的车龙,浩浩荡荡,好不威风。

    由于催要的时间紧,康楚元日夜兼程,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物资送到。他满以为,指挥官会亲自接见他的。不想军需官清点了物资数量之后,让他签上名字之后,就再也没人理他了。他左等右等,也没有见到一个穿绯袍的军官。想攀高枝,却找不到对象。他怀着一肚子的牢骚,带着车队回到襄阳,向王政报告之后,与何远到酒楼上喝了一顿酒,此后的运输节凑就慢了下来。

    粮草到了,鱼朝恩的心终于安定下来了,他一个劲的催促攻城,然而,由于九个节度使有九种想法,不能相互配合,仍然毫无进展。而新的危机已经出现。史思明侦知到,唐军的进攻软弱无力,再次向唐肃宗上表,要求增援唐军,消灭安庆绪。

    苗晋卿不愿节外生枝,李宓也认为史思明不怀好意,他们俩不约而同的向唐肃宗上奏。不准史思明增援邺城。唐肃宗不但没有批准史思明的奏折,反而严令史思明不能擅自调兵,只准老老实实的呆在蓟城。

    史思明终于按捺不住了,他对行军司马周挚说道:“李亨仍然防着我,这如何是好?”周挚说道:“主公要当心啊,李亨消灭安庆绪之后,就要对范阳动手了,他们号称六十万军队,虽然慌报了实力,但实际兵力是范阳的三倍。到时候对主公下手,没有安庆绪牵制,主公万难对付。”

    史思明猛然站起,一拳砸在桌面上,咬牙切齿的说道:“我不是傻瓜,让李亨打如意算盘。马上打出旗帜,反叛唐朝。”周挚说道:“主上圣明,打出旗帜,便声援了邺城的燕军,安庆绪的军队有了希望,士气就会大增。”

    乾元元年腊月史思明在蓟城公开举起了反旗,僭称大圣周王。封周挚为军师,李归仁为大将军。

第一百五十二章 唐军强攻两战将阵亡 邺城解围燕君臣暗斗3() 
    史思明公开称王,立即实施救援安庆绪的计划,派李归仁率步骑一万屯于滏阳②。滏阳距邺城仅仅六十里地,可以监督前线攻防,只要安庆绪危急,随时可以增援。旁边驻扎着一支叛军,围攻邺城的唐军将帅顾虑重重,鱼朝恩上奏史思明再次反叛的奏折,用加急送到了长安。唐肃宗在朝堂之上说道:“朕对史思明不薄,封他为归义王。没想到那斯反复无常,在朝廷围攻邺城叛军最紧要的关头,背叛朝廷,该如何处理?”

    苗晋卿上奏:“启奏皇上,安庆绪的叛军十分顽固,朝廷的大军围攻三月,仍不能攻克。史思明此时反叛,无疑增加了围歼邺城叛军的难度。臣奏请皇上暂时不理史思明,先集中精力迅速拿下邺城。然后再回军围剿史思明,各个击破。”

    王玙上奏:“启奏皇上,史思明反叛,就是为了解救安庆绪。他几次上奏,要求去邺城增援,真实意图是要救援安庆绪。被皇上识破之后,他按捺不住了,终于露出了原形,因此要加强对他的防范。臣奏请邺城前线要加强对蓟城方向的防御,阻止史思明增援。”

    唐肃宗说道:“这次进攻邺城,已经调集了全国之兵,连防守边防的军队都调到了前线。那里还有兵可调?现在朝廷围攻邺城的军队,是安庆绪和史思明两地兵力的总和的两倍多,占有绝对优势。只有让鱼朝恩招集前线的将领,重新调整部署,具体解决问题。”

    太子少师崔圆虽然免去了宰相之职,但对朝廷的事仍然十分关心,他出班上奏道:“启奏皇上,前线九节度使各行其是,鱼朝恩不懂打仗,很难组织指挥,臣奏请还是请太子挂帅,郭子仪为副元帅,鱼朝恩为监军,总领平叛之事。将安庆绪、史思明一并歼灭掉。”

    这的确是个好建议,但唐肃宗还是怕军权落到一人手上,不好控制。沉默了好一会没有出言。李辅国上奏:“启奏皇上,朝廷的力量是叛军总数的两倍多,完全有能力歼灭叛军。前次收复两京的时候,郭子仪擅自作主,与回纥叶护发生矛盾,造成两国之间不愉快。此人持功傲物,不可担当重任。其他将领又无驾驭全局之能,副元帅没有合适人选。臣奏请,前线保持现状,让鱼朝恩集中各节度使的意见,总领平叛。”

    听了李辅国的上奏,唐肃宗立即做出决定:“命令鱼朝恩迅速拿下邺城,先消灭安庆绪,再回军围歼史思明,不得有误。”

    史思明的反叛,对邺城前线震动很大,城内的燕军看到了希望,士气大增。朝堂之上,安庆绪低垂的脑袋终于抬了起来。高尚说道:“启奏皇上,史思明自称大圣周王,表明不愿回到燕朝。他这样自成体系,虽然不能受朝廷节制,但牵制了唐军,对朝廷守卫邺城有利。臣奏请皇上派人向史思明联系,承认他的大圣周王,两家合好,共同对付唐朝。”

    安庆绪说道:“此议甚好,但唐军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谁能出得城去,与史思明联系呢?”田承嗣上奏:“启奏皇上,史思明这时反叛唐朝,一定是冲着邺城来的。我们只要坚守,他肯定会来增援。他就是不直接来援,只要打掉唐军的粮草供应渠道。三十多万唐军,没有了粮草,就只有撤军了。李亨知道史思明再次背叛唐朝,一定会命令唐军加紧攻击城池,先全力解决我们,再回军攻击蓟城,各个击破。臣奏请目前不用忙着与史思明联系,先鼓舞士气,加强防守,拖住唐军,到时史思明一定会来救援皇上。”

    安庆绪说道:“田元帅分析得好,邺城的防御,由田元帅全权负责,众位将军精诚团结,全力抵御唐军的攻击。”

    崔乾佑内心虽然不大舒服,但危难之中,有了一线希望,也很高兴。虽然这些时他是燕朝的主帅,但大部分军队是田承嗣的,实权都在田承嗣的手上。现在将主帅的虚名也让给了田承嗣,他内心不舒服,但手上没有实力,也没有发表意见。

    燕朝君臣增强信心,全力以赴,加强城池的防御。而前线的唐军,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鱼朝恩没有想到,史思明会在这时反叛。完全乱了阵脚,不知道如何是好。按照唐肃宗的圣旨,他召集九节度使,研究对策。前线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以李光弼为代表的,主张兵分两路,他和王思礼攻击史思明,先夺回滏阳,以攻为守。阻止史思明的增援。切断两路叛军的联系,长期围困,瓦解叛军。一种是以李嗣业、鲁炅为代表的,要求坚决攻城,速战速决,一举拿下邺城,先砸死一个,再攻史思明。

    李嗣业说道:“史思明反叛朝廷,新的危机已经出现,只有以最快的速度消灭安庆绪。再全力对付史思明。滏阳的李归仁不过一万多人,如果敢来增援,可在运动中将其消灭,不足为虑。”

    鲁炅说道:“安庆绪已经是强弩之末,邺城也摇摇欲坠,我军先集中全力,迅速攻克邺城,再攻击史思明,就要容易得多。”

    李光弼说道:“问题是安庆绪知道史思明来救,一定会困兽犹斗。短期内拿不下邺城,到时史思明从背后插上一刀。我们内外受敌,非败不可。”

    双方各有道理,争执不休。鱼朝恩不知所措。他不懂军事,判断不出两种方式的优点和缺点。

    郭子仪认为这两种方式,都有道理,又都有缺陷,他对鱼朝恩说道:“王思礼带一部分兵马去防守魏州③,阻击史思明来援。李光弼派部将李抱玉驻扎在滏阳的南边,观察李归仁的动静,阻止李归仁增援。其他军队全力攻击邺城,各军都要全力攻击,争取在史思明来援之前,攻克城池。”郭子仪比其他节度使年长,战功显赫,李光弼、李嗣业、鲁炅等人都维护他的威望,不再争执。鱼朝恩就以处置使的身份发出命令:“各军按照郭元帅的部署,全力以赴,必须在史思明的增援到来之前,先攻克邺城。”

    总攻击开始了,李嗣业格外卖力,但他的部下缺乏武艺高强的勇猛之士,他只好亲自履锋冒刃,被坚冲突。在车驽、伏远驽等远程攻击武器的掩护下,李嗣业冲在最前。

    城楼上的崔乾估认得李嗣业,立即指挥车驽集中对他射击。密集的箭矣象暴雨一样撒向李嗣业,他挥舞手中陌刀击打箭头,但车驽巨箭的威力不同凡响,李嗣业虽然武艺高强,也难抵挡连续不断的巨箭的打击。

    注②:唐朝地名,今河北磁县。

    注③:唐朝地名,今河北大名县。

    &ns666 )获取最新内容

第一百五十二章 唐军强攻两战将阵亡 邺城解围燕君臣暗斗4() 
    

    面对城楼上的箭雨,李嗣业仍向前冲。连续击落六支巨箭,双手酸软力量衰减。击打的速度慢了一拍,一支箭插进了他的腹部。他前冲三步才倒在地上,几支巨箭越过他的身子插在地上,不住的颤动。他的儿子李佐国奋不顾身的冲上前去,在大队军士的帮助下,救下李嗣业。但箭伤很重,箭头洞穿了他的腹腔。

    郎中为他取出箭头,上了金枪药,李佐国向鱼朝恩报告,想让他到长安养伤。李嗣业说道:“将军沙场上滚打,难免马革裹尸,一点小伤,何须大惊小怪。不攻克邺城,我不离开战场。”

    李佐国说道:“父帅不愿离开的军队,就在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