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风波-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赞扬欧阳惠莲打得好,早有回纥兵将事件报到登里那里。

    登里让先锋左杀去捉拿人犯,但是欧阳惠莲早就不见了人影。登里到了郭子仪的帅府,对他说道:“我的一队军士,五十多人,被一个女子部杀了。我请求副元帅下令,城搜捕那名女子。”

    郭子仪说道:“你这是天方夜谭,一个女子能杀五十多名彪悍的回纥兵,那个相信啊?本帅不准”登里说道:“我们和父皇是有约定的,你为什么不准我们回纥兵搜捕捉拿那名女子及其家人我们不受你管,我现在就带兵去损人。”郭子仪说道:“你敢,协议也有限度,这里不是你们横行的地方。”双方发生口角,登里一气之下带领回纥兵返回草原。

    回纥军撤走了,剩下的唐军虽然还有七八万人,但他们从长安一路攻击过来,遭到燕军的节节抵抗,伤亡很多,而且军队十分疲劳,无力继续追击安庆绪。郭子仪向唐肃宗上奏,请求在洛阳休整一段时间,得到批准。

    再说睢阳守卫战,尹子奇久攻不下,本想退兵,但令狐潮不干,他对尹子奇说道:“我们艰难,敌人更加艰难。请元帅再给我一次机会,一定拿下城池。”

    至德二载十月,令狐潮带领燕军大举攻城,这一次他豁出去了,在弓驽的掩护下,他手持陌刀,冲在最前面。燕军鼓噪着涌向城门,唐朝守城的将士们已经衰弱得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眼睁睁的看着叛军到了城下。

    张巡向西遥拜皇帝说道:“睢阳无法保,微臣活着不能为国家效力,愿死后做厉鬼继续杀敌!”城池陷落之后,张巡、许远、姚訚、南霁云等人被俘,数十人被绑在一个屋子里。张巡起身上茅房大解,部下以为他将要赴刑,都大哭起来。张巡从容告慰说:“各位不须害怕,死生,命也!”

    尹子琦对他说道:“我听说您督战时总是咬牙切齿,以至于连牙齿都咬碎了,有这回事么?”张巡骂道:“老夫想将你这个逆贼一口吞下去,只可惜现在没有力气了!”尹子琦大怒,命人用刀撬开他的嘴一看,果然只剩三四颗牙齿了。

    尹子琦被张巡的气节打动,想将他释放。对令狐潮说道:“这人牙齿都没有了,已经是个废人了,不如押送洛阳。”令狐潮不愿,他与张巡仇深似海,因此说道:“张巡节操高洁,肯定不会为我所用。而且他深得人心,留着迟早是个祸患。”不等尹子奇发话,命令刽子手持刀一个个地逼迫唐军官兵投降。唐军俘虏,当着张巡的面当然不会屈服。

    令狐潮就令刽子手就地砍杀,一时间血流成河,惨不忍睹。轮到南霁云,南霁云沉默了一会儿,似乎是有投降的打算。张巡大喝:“南八!男子汉死则死也,绝对不能投降!”南霁云排行第八,他笑道:“末将本来打算先投降敌人保住一条命,等以后有机会了再杀叛军。中丞大人是我的知音,既然您这样说了,霁云岂敢偷生!”于是与姚訚等三十六人同日遇害,遇害时,张巡脸色如常,慷慨赴死,毫无惧意。

    太守许远没有立即遭到杀戳,尹子琦打算将他押送至洛阳向安庆绪邀功,行至偃师,安庆绪传来圣旨,要他放弃睢阳,带兵北上,到邺城保驾。尹子奇要许远投降,许远昂首挺胸,毫无屈服之意,尹子奇无计可施,下令将他杀害。

    张镐大军进至淮口,睢阳已经城破,对闾丘晓见死不救,贻误军机,十分气愤,立即命令闾丘晓到淮口。

    上司的命令不敢不从,闾丘晓心怀鬼胎,想起了当初没有救援宋州,肯定会受到责罚。他不怪自己畏葸不前,反而怪王昌龄进言。如今唐朝收复了两京,叛军已经没落。但后悔已经晚矣。为了表明态度,他立即杀了王昌龄,然后来到淮口晋见张镐。

    张镐坐在帅案上,闾丘上前参见,跪在地上说道:“濠州刺史闾丘参见元帅。”张镐让他继续跪着,大声问道:“本帅命令你救援睢阳为何不去?”

    闾丘晓答道:“当时情况不明,叛军势大,我军若脱离城池,有可能被叛军伏击,而且叛军要是袭取濠州,城内无兵可守,将拱手让给叛军,江淮的防线就彻底垮了。”张镐大怒:“一派胡言,本帅带兵在此,江淮防线有何危险?违抗上级命令,见死不救,重打一百军棍。”

    一百军棍的重击,任何人都不可能活着,闾丘晓知道要是执行,他当场就会被打死。闾丘晓大惊失色,伏地说道:“都是王昌龄的蛊惑,下官上了他的当。请丞相网开一面。”

第一百四十九章 收复两京睢阳城失守 兼并不成范阳军降唐4() 
    提到王昌龄,张镐脸色有所好转。用缓和的口气说道:“王昌龄,听说他的诗写得很好,但很不得志,一直只是一个小官,他人在那里,本帅想见见。”闾丘晓说道:“下官恨死他了,已经将他正法。”张镐听到这话,勃然大怒:“不尊军令,还胡乱杀人,岂能容你。押下去,重打一百军棍,必须打实。”

    闾丘晓不想死,伏在地上哀求道“大人开恩哪,我家有老母在堂,幼子尚未成人,大人先记下这一百军棍,等我送走老母,扶养儿女长大后再到元帅面前领死。”

    张镐冷笑道:“王昌龄也有母子,谁来养活他?”不知张镐与王昌龄有何关联,但这个举动,明的是惩戒闾丘晓见死不救之罪,实则是为王昌龄报仇,有公报私仇之嫌。

    其时郭子仪已经在新店击溃了张通儒的燕军,安庆绪退到了南阳,唐军早就收复了洛阳。尹子奇、令狐潮接到安庆绪的圣旨,放弃睢阳向北撤退。张镐不费吹灰之力,便收复了宋州。

    南阳的燕军,几经商议之后,并没有按照安庆绪旨意去收复洛阳,而是在南阳休整。主力在田承嗣的手上,他本不愿听安庆绪的,但如果投降唐朝又怕得不到好结果,一时之间十分犹豫。

    他对毕思琛说道:“长安、洛阳都丢失了,燕朝只是昙花一现,我们何去何从啊?”毕思琛说道:“元帅有五万军队,如果与唐军战斗,凶多吉少。如果投降唐朝,得不到重用。如果与安庆绪合兵一处,再与史思明、蔡希德联合,还可以与唐军对峙一阵。等双方都拼得精疲力竭的时候,再寻出路,就有本钱了。”

    “高见,天塌下来,让高个子顶着。我们保护安庆绪向邺城退却。”田承嗣立即发出命令,撤向黄河以北。他手下的主力都是河北本地人,听说回到北方,都很高兴,撤退十分迅速。

    田承嗣、尹子奇和李庭望都向北撤军,河南地面都空出来了。郭子仪上奏,回军收复河东,与李光弼连成一片,进攻范阳。唐肃宗批准了郭子仪的奏折,指示他将河南交给张镐。接到圣旨,郭子仪准备离开洛阳。

    张镐来到帅府,对郭子仪说道:“河南受叛军的影响极深,百姓都尊安禄山,元帅带走攻克洛阳的主力军队,请将安西、北庭行营兵马使、虢国公李嗣业、陕西节度使来瑱留下来,巩固河南政权。进而从济州过黄河攻击叛军的后方,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张镐与河南都知兵马使、嗣吴王李祗一起,回军收复河南大部分郡县。百姓又回到了唐朝,原来跟随安禄山的人,又回到了朝廷,唐朝平叛的形势一片大好。

    安庆绪逃到邺城,虽然有六万人,但都在田承嗣的手上,他的亲兵只有五千兵马。严庄不知去向,他任命高尚、阿史那承庆为宰相,这时如果郭子仪乘胜追击,李光弼在黄河北岸拦截,安庆绪将无处可逃。

    但由于郭子仪与回纥的叶护太子发生冲突,回纥兵撤回本国,郭子仪不敢轻举妄动,带兵回头巩固收复的地盘,白白错失良机。

    蔡希德首先向邺城进发,他手下三万精锐骑兵英勇善战,李光弼不敢拦截,眼巴巴的看着他们经过他的防区,从云中驰援邺城。

    蔡希德的到来,安庆绪十分高兴,他亲自到城外迎接。不久尹子奇也到了邺城,安庆绪的守军扩展到十万,田承嗣还运来了充足有粮草,稳固了邺城的防御。

    唐军忙着庆贺,巩固地盘,等到想攻击安庆绪的时候,叛军已经收缩合兵一处,已经没有能力击垮对方了。

    唐肃宗搬进了长安皇宫,以前的不愉快的心情一扫而空。他对张淑妃说道:“一年多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收复两京,对朕来说,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朕可以以一个成功者的姿态,将上皇天帝迎回皇宫。接下来的事是要消灭叛军,彻底平静叛乱。”

    张淑妃说道:“皇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终于扭转了平叛的局势。现在朝中的大臣们,武将个个喜笑颜开,压在心头两年多的阴霾,已经散去了。文臣们扬眉吐气,对前一段撤换丞相的所产生的不安心情,终于得到了安静。”

    唐肃宗说道:“爱妃也功不可没,这一年多来,你处处替朕着想。贵为皇妃,却要做下人的事,朕有时都过意不去。你就象隋文帝杨坚的独孤皇后一样,是朕的贤内助。”

    张淑妃说道:“危难之中,臣妾责无旁贷。主要是皇上圣明,义无反顾的拉起了平叛的大旗,现在总算成功了。臣妾吃点苦,又算得什么呢?那都是臣妾该做的事情。”

    唐肃宗说道:“朕从马嵬驿与太上皇分道扬镳的时候,多亏了倓儿,要是不与他哥哥争权多好啊,朕现在很想他。他有能力,但争权朕不能容忍。也多亏了你和辅国及时提醒,要不然他们兄弟俩,就会为了抢夺太子的位置,打得你死我活。朝廷的大臣也会分为两派,内部就斗得不可开交,那来的心思去平叛啊?”

    张淑妃说道“建宁王李倓精明过了头,已经掌管禁军了,还想要他不该要的东西,他想学太宗皇帝,可与太宗皇帝相比,他比得上吗?臣妾是不想看到玄武门的故事重演,才向皇上建言。臣妾知道皇上内心痛苦,除掉他是不得已。虎毒不食子,臣妾的内心也万分痛苦。但是为了国家社稷,又不得不做出痛苦的决定。皇上不同于凡人,该承受的就要面对。”

    唐肃宗说道:“因此,朕现在想册封皇后和太子。因为太上皇当时没有立皇后,朕登基的时候也不便册立皇后,实际上淑妃等于皇后。朕现在要为你正名分,册封为皇后。俶儿担任平叛大元帅,收复两京,功不可没,朕要册封他为太子。”

    张淑妃立即跪下:“臣妾谢皇上恩典。”唐肃宗上前将她扶起来说道:“爱卿快快请起,此事让三省议定之后,即行颁旨。”

    张淑妃站起来说道:“太上皇在剑南,身边还有大臣,请他回到京城来。一方面尽了孝心,另一方面还能减少朝廷的费用,集中精力平叛。”

    “皇后的建议很好,朕准备让韦见素和房琯到剑南迎接上皇天帝,他们是上皇天帝的老人,上皇天帝一定高兴。上皇天帝回京后,朕请他参加皇后的册封仪式。”唐肃宗说过之后离开了内宫。

第一百四十九章 收复两京睢阳城失守 兼并不成范阳军降唐5() 
    定王李侗一阵小跑,进了内宫,哺养他的宫女跟在后面说道:“慢些跑,慢些跑,别摔倒了。”张淑妃上前一把抱起三岁多的儿子,对他说道:“你父皇上朝去了,什么时候你能为你父皇分忧啊?快些长大,我盼望着呢。”

    李辅国进来了,笑着说道:“定王快快长大,不但娘娘盼望,大家伙儿都盼望着哪。”张淑妃斜了李辅国一眼说道:“李公公现在是忙人了,今天怎么有时间到我这里来啦?”

    李辅国说道:“早就想和淑妃说说心里话,只是宫内的事情太多,太杂,忙不过来。高力士侍候太上皇的时候,担任骠骑大将军,我这两年侍候皇上,也做了不少事,至今没有兼职。现在收复了两京,娘娘马上就要做皇后了,我这公公也应该担任一两个官职吧。”

    张淑妃说道:“全权管理后宫,你还不满意呀,而且在皇上面前没少进言。你看不惯韦见素、裴冕两人,就在皇上面前说他们的坏话。三月,朝廷就罢免了韦见素、裴冕的宰相职务,任命苗晋卿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崔圆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都是你的功劳,应该满足了。”

    李辅国说道:“他们二人是太上皇的丞相,怎么能够继续当皇上的丞相呢?撤换他们,是皇上的主意。”张淑妃说道:“你当我不知道啊,当时你对皇上说,平叛不利,武将们出力打仗,宰相无所事事,如果更换新人,就会有进展。其实是韦见素和裴冕对政事管理甚严,你没办法插手,便想搬掉他们二人。”

    李辅国说道:“成功的杀掉建宁王李倓,我也出了不少力,为娘娘去掉了一个心腹之患,我也是效了犬马之劳的。后面的时间长着,娘娘如果用得着我,我还是与从前一样。皇上今年还不到五十岁,再有二十年的时间,定王也该长大成人了。”

    张淑妃一笑,对李辅国说道:“李倓管理后宫的护卫,去掉他所有的权力都交到了你的手上,还不满足啊。你对政事这样热心,我就在皇上面前举荐你。不过你要记住保护定王,你是想参政呢,还是参与军事决策?”李辅国说道:“现在打仗,皇上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军事上,我就参与军事决策吧。”

    “让你兼任元帅府司马,负责军事事务如何?”“谢娘娘千岁,你我两人联手,同心协力,一定能办成大事。”

    张淑妃说道:“首席太监,负责内宫的事务,我们本就是联在一起的。定王现在虽然很小,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你要记住今天说的话,如果忘记了,本宫也会提醒你的。”

    唐玄宗在剑南,听到收复两京的消息,十分高兴。对他新任命的丞相李麟说道:“我们在剑南已经一年多了,该回长安了。”

    李麟说道:“皇上在剑南并没有闲着,为平叛呕心沥血。”唐玄宗说道:“你也有功,到长安后,朕向肃宗推荐,继续担任丞相。”李麟立即跪下:“谢皇上恩典。”唐玄宗转身对高力士说道:“力士赶快做准备,朕要回京了。”

    高力士说道:“皇上,我们离开长安一年多了,现在回去,会不会影响肃宗皇帝啊?”“唉。”唐玄宗叹息一声,杵着拐棍走出屋外,向北方眺望。官道上尘土飞扬,韦见素领一队人马出现在眼前。

    他立即下马跪在地上:“太子太师韦见素磕见上皇天帝,奉皇上之命,迎接上皇天帝回京。”

    唐玄宗老泪纵横,高兴的说道:“爱卿请起,力士准备行装,明天出发。”

    高力士说道:“行装早就准备好了,皇上放心不会误事。”他走到韦见素的身前说道:“韦丞相不在京城为新皇帝出谋划策,怎么来做这迎接圣上的差事?这种礼仪上的事,后宫来人迎接就行了。”

    韦见素说道:“将军有所不知,宰相早就换人了,我是太子太师,不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新皇上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将首任的三个宰相都撤换了。”

    唐玄宗说道:“好,敢换人才有作为,象朕当年的作风。朕已经老了,进了京城之后,静心休养。唉,贵妃在就好了,有她在朕的身边,朕就不觉得老。”提起杨贵妃,一帮人都不敢吱声,都怕招惹是非。高力士上前扶着唐玄宗,进了房间。

    这段时间,唐肃宗忙于重建皇宫,和迎接上皇天帝回长安,白白放弃了歼敌良机。安庆绪得到蔡希德、田承嗣、崔乾佑等人援助,在邺城建立了新的防御体系。与唐朝又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投靠安禄山的唐朝官员不在少数,攻克洛阳之后,这些人都投降了唐朝。怎样处置这些人,朝廷有两种意见,苗晋卿主张从轻发落,对御史大夫李岘说道:“许多有能力的朝廷旧臣,投降了叛军,当时他们确有难处,御史台要酌情处理。”李岘说道:“我赞成丞相这样的观点,不能一下子将人赶上绝路。”

    苗晋卿向唐肃宗上奏,推荐御史大夫李岘及兵部侍郎吕諲负责审理投降叛军的官员。唐肃宗要约束朝廷的官员,要求从严处理叛臣,准奏的同时又诏令御史中丞崔器、刑部侍郎韩择木、大理寺卿严向为三司使,具体进行审讯,要求严肃追究叛臣的罪责。

    崔器为人尖刻,阴忍寡恩,而且兴灾乐祸,对投靠安禄山的原朝中大臣,深恶痛绝。他向唐肃宗上奏:“启奏皇上,那些投降叛军的人,都对大唐不忠,犯了叛国大罪。臣请奏:只要是投降叛军的朝廷官员,一个都不能饶恕,包括张均、陈希烈、达奚珣等人在内,他们得到安禄山的赏识,在叛军内担任宰相之职,为安禄山出谋划策,应该统统处死。”

    李岘立即上奏:“启奏皇上,投降的叛军朝廷官员,都事出有因,如果他们愿意回归朝廷,为社稷出力,应该宽大处理。”唐肃宗说道:“朝廷的大臣,不为朝廷分忧也就罢了,还要投降叛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