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风波-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思礼挥动手中长枪,带领一部分勇士向前突进,但后面没有唐军跟随,他不敢孤军深入,单靠几个勇士冲击敌人大军,就会成为人家的俘虏。他靠着武艺高强,突出重围,向后撤退。郭子仪在郭晞和宇文惠等人的保护下,带领残兵败将退出包围。田乾真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一路追杀。

    唐军精心准备本想一举攻克长安的战役,遭到大败,监军孙知古、判官韩液被俘,辎重尽失。郭子仪只好领着剩余军队退守武功。

    田乾真、李归仁打了个大胜仗,击溃了气势汹汹来进攻长安的唐军,心满意足。田乾真说道“按照军事学识,应该乘敌人新败,立足未稳之际,继续攻击,一举消灭他们。”

    安守忠说道“唐军的进攻军队是我们的三倍,力量比我们大。我们虽然运用计谋大败了唐军。然而以少胜多,自身的损失也很大。我们能够取得俘获唐朝的监军还有许多将领的胜利,完全是出其不意。虽然缴获了很多战利品,然而军士十分疲劳,缺乏再战的能力,再向前攻击,反而会落败。”

    李归仁说道“兵力不足,不能轻举妄动,军队需要休整。不用追击敌人,缩回长安防守,作长期打算。”

    郭子仪和王思礼合军十万攻击长安,中了埋伏,被燕军打得大败。形势逆转,而且燕军攻克了潼关和陕州。战事不利,唐肃宗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安。天没亮,他就起床了。

    张淑妃来到他的身边,对他说道“皇上整天这样焦虑,妾身感到心痛,恨不能为皇上分忧。”唐肃宗说道“淑妃在我最艰难的时候,来到朕的身边,那时朕遭李林甫的打击,被迫休掉了结发妻子韦妃,继而又休了杜良娣,父皇让你嫁给我,一直跟在朕的身边,担惊受怕,没过一天舒心的日子。马嵬之后,你又随朕一路奔波。身为皇妃,太平年间要掌管后宫,现在却要同下人一般受累,朕惭愧啊。”

    张淑妃靠近唐肃宗的身体,握住他的手说道“皇上在危难之中登基,拯救唐朝,妾只有尽已之能,为皇上担当,帮助皇上剿灭胡羯,振兴大唐。”

    唐肃宗一把将张淑妃搂到怀里,拍着她的背部说道“振兴大唐,谈何容易啊”张淑妃抱着唐肃宗,温顺的说道“从天宝开始,父皇宠爱贵妃娘娘,很少上朝。以至朝政荒废,才使得那胡羯有机可乘。皇上要吸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啊。”

    “你放心吧,朕当重整旗鼓,剿灭叛军。不然的话,史书为别人写,父皇的形象就会和杨广一样,朕也成了丢失江山的皇帝,不会有好名声。”唐肃宗推开张淑妃,匆匆进了尚衣局,更衣上朝。

第一百四十八章 张镐赴任燕军击睢阳 李俶挂帅唐军攻长安2() 
    朝堂之上,唐肃宗说道:“朕自登基以来,已经一年有余,太上皇让朕全力平叛,可到现在一点效果都没有。朕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到剑南迎接上皇天帝回京,但是长安还被叛军盘据。不能让叛军总是占着我们的京城,收复长安是当前的重中之重。长安的叛军只有两个军团,现在安禄山已经死了半年多了,叛军内部矛盾重重,是反击的时机了。众位爱卿,要多想办法。”

    韦见素上奏:“启奏皇上,前者郭子仪、王思礼领十万大军攻击长安,大败而归,监军孙知古及多员战将被叛军捉去。现在军队士气低落,再攻长安得不偿失。洛阳的探子报告,叛军内部不和,原来作主的张氏兄弟,张垍被杀,张均已经靠边站。史思明蔡希德都不听安庆绪的指挥。臣奏请,先稳固防守,不让叛军扩展,再整顿军备养精蓄锐。等待叛军内部的裂痕进一步扩大,然后选择时机,一举收复京城,平灭叛军。”

    唐肃宗说道:“京城是朝廷的象征,长期让叛军占领,如何振奋军队的士气?现在云中已经失守,程千里阵亡,南阳失守,鲁炅退守襄州。平卢、宋州被叛军围困,消息闭塞。朝廷的防线不断后退,如何能稳固防守。天天都向朕上奏,叛军内部不和,过一段时间,叛军就会分裂。可是一年过去了,叛军并没有削弱,朝廷的攻击没有效果,连续三次进攻长安,三次大败。而且朝廷的防守节节后退,军队的士气低落。只有攻克长安,收复京城,才能鼓舞士气,打击叛军的嚣张气焰。朕的决心已下,全力攻击长安。今天朝议,只讨论如何攻击?不谈其他问题。”

    整个朝堂,一下子鸦雀无声,满堂的文武官员,一个个都不敢说话。他们都对当前的形势担心。进攻长安,一败再败,他们已经失去信心了。

    黄门侍郎张镐上奏:“启奏皇上,一年来,朝廷三次攻打长安,虽然一败再败,但叛军的损失也很大,目前朝廷的兵力不足,招募新兵不能应急。臣奏请派一名使臣,出使回纥。如能向回纥借兵五万,就能攻克长安,收复京城。”

    唐肃宗的脸色有所好转,紧绷的脸缓和了许多,对台下说道:“这建议很好,那位爱卿愿意代朕出使回纥,借来军队。”

    仆固怀恩上奏:“启奏皇上,长安的叛军虽然只有五万多人,但都是叛军的主力,朝廷目前可用的劲旅不多。回纥的军队,虽然武器不及朝廷的好,但其军士勇猛,攻击力强。用于攻城十分有力,借兵是最佳方法。臣愿意出使回纥,向回纥可汗借兵。但是借兵要有条件,如果没有能够打动回纥可汗的代价,回纥人不会轻易出动一半军队来支援朝廷。”

    唐肃宗的脸色终于好转,当即说道:“准奏,嘉封仆固怀恩为丰国公,全权代朕出使回纥,朕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回纥借兵五万收复长安。怎样运作?卿全权处理。不管葛勒可汗有什么要求,只要大唐能做到的,尽量满足。”

    仆固怀恩持节来到回纥,回纥汗国的国王当地人称葛勒可汗的药罗葛磨延啜亲自接见他,仪式完毕后,仆固怀恩立即步入正题。对药罗葛磨延啜说道:“我是奉皇上的旨意,特来向贵国借兵的。安禄山反叛朝廷,给朝廷带来巨大的麻烦。现在安禄山已经死了好长时间了,叛军内部虽然出现分裂,但他的部下仍然占领长安,皇上坐卧不安哪。我这次来向贵国借兵五万,帮助我们收复两京后,一定重谢,将来贵国需要我们的时候,一定有求必应。”

    药罗葛磨延啜说道:“我们回纥在最困难的时候,大唐帮助过我们,理应帮助大唐,但我们是小国,兵源少,全国不过十万兵,借你们五万,我们自己的安全就要受到威胁了。这是一个大难题,要与众位酋长商量一下再行回复。”

    仆固怀恩说道:“大唐现在虽然遇上了麻烦,但地广人多,可汗现在帮了大唐的忙,将来一定有回报。”药罗葛磨延啜正要答话,一个英俊的青年进入大帐,药罗葛磨延啜转过话题对来人说道:“快来见过大唐有使臣仆固怀恩将军。”

    青年说道:“叶护1登里见过大唐使者,请将军回到大唐之后,向皇上进言,保持两国关系永远交好。”仆固怀恩眼睛一亮,陪着笑脸说道:“见过叶护,叶护如此英俊,我们大唐皇上的公主都非常美丽,如能成就姻缘,则两国世代交好。”

    药罗葛磨延啜立即说道:“仆固将军所言极好,我们也希望与大唐交好,请使节暂且等些时间,我们商量过后,即行回复。”

    回到内帐,药罗葛磨延啜对登里说道:“大唐内部出了乱子,自顾不暇,已经没有能力处理外国的事情。现在我们出兵帮助他们,如果他们一旦安定了,就会强大起来,对我们又是一个威胁。我主张暂不借兵,让他们乱下去。”

    登里说道:“父王说的是实情,如果我们不借兵给唐朝,唐朝会乱下去。但是混乱总是要平静的,要么李氏王朝被推翻,要么平静叛乱,李氏王朝再兴起。不管是那种结果,中原肯定是要强大起来的。我派出去的探子回报,开始的时候,安禄山势如破竹,不到一年时间就攻克了唐朝的两京,逼得唐朝迁徙。但是安禄山死得太快,他死后叛军就没有作为了。现在唐朝新皇帝卧薪尝胆,想一举平定叛乱。如果我们这时帮了唐朝一把,我们双方结盟的关系就牢不可破。”

    药罗葛磨延啜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只是一个小国,在国际争端中永远都是弱的一方。如果能与唐朝交好,就有了靠山,与他国争利就不致吃亏。但这样不提条件的答应他们,我们就已经吃亏了。”

    登里说道:“儿臣愿意出使大唐,商谈借兵的事宜。一来与唐朝永结盟友,二来为我国出兵争取必得的利益。”药罗葛磨延啜大喜,再次招见仆固怀恩,对他说道:“使节来我回纥借兵,虽能全权代表唐朝皇帝,但事关重大,还是与唐朝皇帝亲自商榷为好。我派叶护登里随你一起去见唐肃宗,商谈出兵的条件。”仆固怀恩当即表示,愿意带登里参见唐肃宗。

    注1回纥可汗的继承人,相当于唐朝的太子。

第一百四十八章 张镐赴任燕军击睢阳 李俶挂帅唐军攻长安3() 
    

    回纥叶护登里随仆固怀恩一起到达凤翔,安置好登里之后,仆固怀恩匆匆进入皇宫,向唐肃宗汇报与回纥的协商经过,提出联姻的事情。2yt。org唐肃宗说道:“朕的公主都出嫁了,没出嫁的年龄太小,没有合适的人选许配回纥的叶护。这如何是好呢?”

    仆固怀恩说道:“臣有一女,年方二八,知书达理。如果皇上需要,臣愿意献给朝廷。”唐肃宗大喜,立即说道:“朕封她为宁国公主,即刻接入皇宫,与登里相见。如果对方愿意,朕亲自主婚。”

    登里进入皇宫,唐肃宗在临时宫殿内用最高规格招见他,他有些受宠若惊。一位绝色美人向他献上一怀茶,他目不转睛的盯着他看。

    唐肃宗对美女说道:“宁国公主向回纥的叶护可有好感?”宁国公主嫣然一笑,轻声说道:“全凭父皇作主。”转身出了房间。

    登里的眼光一直跟着宁国公主的身子转,唐肃宗轻咳一声,他才惊醒过来。

    唐肃宗对登里说道:“葛勒可汗愿意借兵,朕非常高兴,愿将宁国公主许配王子,两国结为秦晋之好。我们互为表里,今后有事,同进同出。”

    登里喜出望外,他此行的目的达到了。立即向唐肃宗行晚辈礼:“谢父皇恩典,儿臣回国一定说服父王借兵五万,并亲自带领,讨伐叛军。2yt。org”

    唐肃宗生怕回纥不出兵,对登里说道:“请转告诉可汗,贵国派军来援,攻克城池,平分战果。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女子皆归回纥。”

    登里没想到此行的收获如此之大,作为一个小国,受到大唐如此的礼遇,超出了他的想象。与宁国公主成亲之后,带着她回到回纥。说动药罗葛磨延啜,亲自带领五万精兵援助唐肃宗。

    郭子仪对借兵的条件提出质疑,他对唐玄宗说道:“启奏陛下,这样的条件太过屈辱,堂堂大唐在一个小国面前,用不着这样低三下四,不向他们借兵,我们一样能平息叛乱。”

    唐肃宗说道:“朕给出的条件,是有些高,我们向回纥借兵,目的是要收复两京,没有这样高的条件,他们出人不出力。攻克不了城池,借兵又有何用?不借兵,军力不足,又如何能拿下两京呢?一年来三次攻击长安失利,只有借助外力了。已经议定了的事,就不要再提了。”

    皇帝已经铁了心,郭子仪不能再反对了。但由此增长了回纥兵将的嚣张气焰,他们在唐朝军官面前不敛俭,任意胡为。郭子仪等唐军将领,对其十分的反感,他们之间无形之中已经产生了隔阂。

    唐肃宗下了最大的决心,采用调动、动员招收等有效方法,拼凑了十万军队,准备再次攻打长安。

    建宁王李倓知道又要进攻长安,主动请缨,愿意挂帅带兵。唐肃宗也认为李倓能干,想任命他为元帅。李宓知道了,对唐肃宗说道:“李倓掌握禁军,负责皇室的安全十分重要。按照祖制,应该立长不立幼。广平王李俶②是长子,陛下应该让他担任元帅。”

    唐肃宗听取了李宓的建议,任命李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进兵长安。将具体的指挥大权赋予郭子仪,并单独招见他。对郭子仪说道:“朕这次是孤注一掷,不惜以近似屈辱的条件向回纥借五万精兵,目的就是要收复长安,鼓舞全国的士气。朕知道你对借兵一事持有不同意见,这很自然,朕不怪你。但打仗一定要好好配合,如果再收复不了长安,我们君臣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郭子仪说道:“皇上的恳切嘱托,子仪永远铭记在心,一定全力以赴。皇上对子仪如此信任,我郭子仪就是肝脑涂地,也报答不了君恩。为了大局,一定与回纥的叶护登里搞好关系,不至影响平叛战争。我已作了破釜沉舟的准备,不攻克长安,以死谢罪。”

    就在唐肃宗紧锣密鼓的准备攻击长安的时候,河南节度使嗣虢王李巨的奏折,送到朝廷。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苗晋卿,对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崔圆说道:“李巨的奏折,报的都是不好的消息,皇上见了之后,心情会更加不好。”

    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镐说道:“皇上正一门心思收复长安,现在河南的仗打得不是很顺,这些坏消息报上去,少不了一顿骂。”

    崔圆说道:“你是从马嵬驿跟随皇上起兵的原始班底,深得皇上的信任,接替房琯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有一段时间了,这事就请张丞相上奏。”

    张镐说道:“这是什么事啊?你是中书侍郎,中书令还是韦见素,我是黄门侍郎侍中还是房琯担任,我们都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持朝廷的事务,可是中书省的事,还要听韦见素的,而门下省的事也要听房琯的。这朝廷的事务本就不顺。”苗晋卿说道:“韦见素和房琯是太上皇的老人,皇上现在虽然已经登基,但还没有做出业绩,免去他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职位就已经很费力了。我们要为皇上想想,还是多做事少出怨言吧。”

    崔圆说道:“长安的仗是非打不可,皇上已经下了决心,到时候打得不可开交,敌我双方将有一场激战。河南应该有所作为,拖住洛阳的叛军。李巨没有作为,不宜再担任河南节度使,我建议张丞相兼任河南节度使。河南有起色,收复长安也容易得多。”

    就在唐肃宗为收复长安紧锣密鼓的时候,张镐拿着李巨的奏折上奏:“启奏皇上,收复长安的战役即将开始,但河南的战事不利。如果河南抗击叛军的作为更大一些,攻击洛阳,策应朝廷对长安攻击,收复长安的把握会更大。”

    唐肃宗说道:“河南李巨担任河南节度使一年多,毫无启色,有那位爱卿,愿意到河南,配合收复长安的正面战场。”

    张镐上奏:“臣愿前去。”唐肃宗说道:“准奏,任命李巨为太子少傅,调回朝廷。任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黄门侍郎张镐兼领河南节度使,都统淮南诸军事。任命滑州刺史许叔冀担任徐州刺史,到彭城去防守江淮一线。”

    八月,张镐和许叔冀到河南赴任,当时张巡许远在睢阳与燕朝大将尹子奇战得难解难分。

    注②后立为太子,更名李豫,即唐代宗。

第一百四十八章 张镐赴任燕军击睢阳 李俶挂帅唐军攻长安4() 
    张镐三年时间能从低级军官升至宰相,很不简单,是一位有勇有谋敢作敢当的人。现在统领豫东、苏北唐军,总管东南防线,对张巡十分重视。一解李巨的战略计划,一上任就率领当地驻军去援救睢阳。

    但是他的兵刚一出动,燕朝的淄青节度使能元浩便带领两万大军,向郓州扑来。能元浩并不是执行安庆绪的圣旨,他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兵。得到探子报告,东平郡(唐朝的郓州)的守军去救援睢阳郡(唐朝的宋州),能元浩认为有机可乘,是扩大他的地盘的好机会,亲自带兵向东平郡进发。

    接到探子的报告,张镐大吃一惊,知道李巨为什么让张巡困守宋州,而不派兵增援的原因了。立即调回增援宋州的军队,阻击能元浩的进攻。能元浩的军队刚到东平郡,行军司马李平报告:“启禀元帅,探子报告,唐军增援睢阳的军队已经回转,现在已经在半道上了,如果我军攻城,很可能遭到两面夹击。到时候沾到了一起,骑虎难下不得脱身。建议白天后撤,引诱唐军追击,再杀他个回马枪,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能元浩当即发出命令,后队改为前队,火速向西撤退。唐军不知是计,张镐以为燕军惧战,指挥军队追击。不想中了能元浩的埋伏,虽然退得快,还是损失了一部分军队。只得退回郓州,紧闭四门,坚守城池。见张镐摆出一副拼命的架势,能元浩不愿消耗兵力,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