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风波-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百三十一章 进攻受挫郭子仪上书 病情好转安禄山施计2() 
    李光弼走到阵前,观察城楼,郝廷玉白孝德跟在他的身后。【本章节首发…爱…有…声…爰亲⊥�罚╓道:“我军一路进攻,连续作战近四个月了,伤亡惨重,一直得不到休整,军士十分疲惫。叛军似乎早有准备,城楼上没有动静,沉着得很,一定比攻常山的难度大。我们应该休整一段时间。这样打疲劳战,不会有结果。”

    李光弼说道:“朝廷来了圣旨,要我们两个月之内攻克蓟城,已经过去十多天了,再不动不行了。圣旨是没有价钱讲的,就是战死沙场,也比被皇帝砍头要好。就算是疲劳战,也要拼命向前。”

    郝廷玉说道:“我知道这个道理,但人不是铁,体力是有限的,疲劳过度能力发挥不出五成,没有必胜的把握,还不如不攻击。”

    李光弼说道:“你急什么?我们先扎下营寨,让军士好好休息,不要急于攻城。我们并不积极,先行围住叛军,给他们造成心里压力。我们先示弱,如果他们产生错觉,先进攻我们就好办了。”

    白孝德说道:“叛军没有这个胆量,常山城他们只坚持了一天,就退到了上谷郡。他们要是敢攻击我们,就会在常山坚守。”

    李光弼说道:“上谷与常山不同,离蓟城更近。史思明没有胆量守常山,是因为他们的兵力不足,他不得不收缩防线。朝廷通报,刘正臣和王玄志两支军队共五万人,已经攻克了平卢,正在西进,夹攻蓟城。一旦史思明的后院起火,他就会再次收缩。我们先养精蓄锐,然后再考虑攻城。想什么时候攻击就什么时候攻击,主动权就握在我们的手里。”

    一连三天,两边都没有动作,李光弼安然坐在帅帐之中,有时到栅栏内检查一下各种弓驽排列设置的情况。叮嘱一番之后,就没有了下文。他好象不是来攻城的,倒象是防御营寨一样。薛嵩也很悠闲自在,他时不时的在城楼上走动,对唐军的营寨视而不见,有时的还要大笑几声,以壮气势。

    双方似乎十分默契,都在等待对方先出手,让对手先露出破绽。薛嵩的函养似乎比李光弼要深,他的城门半开半闭,时不时的还有几个大胆的军士在门前走动,打扫卫生。双方在比拼耐心,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李光弼的偏将郝廷玉见敌军敢开城门,到李光弼的帐前讨令:“叛军太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两军对阵,竟然敢开城门。末将请求出战﹗”李光弼说道:“敌军敢开城门,必有防备,你带五百部众作试探性攻击,不可用强。命令陈利贞带领弓驽手掩护,马上出击。”

    郝廷玉说道:“诸葛亮用空城计对付司马懿的时候,就是用几个老兵在城门前打扫。末将认为,叛军计穷力歇,是攻克城池的最好时机。建议将全军都压上去,一举拿下城池。”李光弼说道:“放肆,本帅打仗还用得着你来教吗?诸葛亮用空城计,是街停失守,汉军在外,不得已冒险。现在叛军虽然退缩防守,但主力仍在。他是在向我们示威,并不是空城计。赶快执行命令,打击一下叛军的气焰。”郝廷玉不敢再争辩,恭身应道:“末将尊令。”出了帅府。

    回到军营,郝廷玉立即提刀上马,亲点五百精骑,出了寨门。他飞舞着陌刀,带领军士直冲城门。薛嵩在城楼大笑:“唐军无兵,几百人也敢攻城,让你有来无回。”他下令城门大开,城楼上所有的驽箭准备射击。

    郝廷玉见对方的城门不关,反而大开,认为是个好时机。一马当先,勇猛前冲。身后的军士,也以为有机可乘,鼓噪着放马飞奔。距离城门已经不足百步,突然城楼上箭如雨下。郝廷玉挥刀拨打箭头,奔行受阻。

    陈利贞命令弓驽手向城楼射击,掩护郝廷玉冲锋。城楼上的车驽、伏远驽、擘张驽等远程驽箭,飞蝗似的射向唐军阵地。操作驽箭的唐军弓驽手纷纷中箭,伤亡惨重。弓驽手自顾不暇,不能向城楼发箭。攻城的骑兵,没有掩护,抵挡不住城楼上的驽箭,成批的掉下马来。

    白孝德接到李光弼的命令,立即鸣金收兵。攻城的军士听到锣声,在郝廷玉的带领下,慌忙撤退。薛嵩命令强驽追踪射击,城楼上的车驽、伏远驽发挥到了极致。暴雨般的洒向撤退的唐军。五百骑兵全部中箭阵亡,只有郝廷玉一人回营。

    郝廷玉到帅府领罪,李光弼勉励他说道:“叛军气盛,不可用强,非廷玉之罪。众位将军,各自守卫营寨,困住城内的敌人,等待郭元帅的援兵。”从此之后,李光弼的军队,守住栅栏,不再出击。

    郭子仪进攻妫川郡,比李光弼还要艰难。蔡希德与薛忠义汇合后,兵力上已经超过郭子仪了。两军实力防守的一方占有优势,这攻坚战不当之处怎么打。加上蔡希德在妫川郡经营多年,地利人和,郭子仪要想攻下妫川,是不可能的。就力量对比而言,唐军处于弱势,还要进攻就不切实际了。郭子仪知道这个道理。攻击肯定是吃亏的,但圣命难违,他只能摆摆样子。在城外屯兵,构建工事,等待时机。

    郭晞年轻气盛,到达城下之后,就有些浮躁。但郭子仪有令在先,没有立即行动。过了几天之后,实在撇不住了,向郭子仪请求攻城。开路先锋仍然是张尚,他所辖的一个镇有两个上等镇的兵力,在他的军队中实力最强。张尚带领项勇、项猛,在弓驽的掩护下,直冲城门。

    蔡希德不愿示弱,对张啸天说道:“对方攻城的只是一个六品官,你已经是正五品将军,有没有胆量去会他一会。”旁边的薛忠义说道:“此人武艺高强,金赤锋都没能战胜他。”张啸天横了薛忠义一眼说道:“有什么了不起,我去会他。”

    张啸天提枪上马,带领一队军士冲出城门与唐兵对阵。双方在城下摆开了阵式,弓驽手压住阵脚。两人摧马狂奔,枪矛相交,发出一声巨响,两马错开,势均力敌。一连十几个回合,两人都向前冲,兵器相交,人马分开,表面上是不相上下,但实际上张尚的内功明显的要高出一筹。

    蔡希德是内行,看出张啸天处于劣势,立即鸣金收兵。张啸天挡开张尚的长枪后,错开身体,向城门奔去。郭晞不干,擂鼓摧促张尚的部队追击。张尚挥舞着长枪,纵马赶来。

    列阵于城门外的燕朝弓驽手并不惊慌,瞄准唐军射击,掩护张啸天撤退。张尚全力舞动长枪拨打箭矢,追赶的速度慢了下来。

第一百三十一章 进攻受挫郭子仪上书 病情好转安禄山施计3() 
    抗旨的罪名,郭子仪不能接受。对刘奉庭说道:“我不能眼看这些军士,死在敌人的箭头之下。我是前线将领,对战场比较熟悉。就河北而言,兵力上朝廷的军队并不占有优势。如果刘正臣不能在史思明的背后猛插一刀,朝廷难以取胜。我现在写奏折,向朝廷奏明实情,再请皇上定夺。郭晞带中使大人去阵前看看,看看前线将士的奉献。”

    刘奉庭说道:“好,我先看看,呆在帅帐,心里不踏实。”郭晞带着刘奉庭到妫川郡城下,城楼上旌旗飘荡,碉楼林立,依稀可以看到摆在上面的车驽。郭晞说道:“守城的叛军主将,名叫蔡希德,是安禄山任命的正一品天策上将,冷静果决,有勇有谋,不好对付。刚刚攻击一次,冲锋的勇士死伤一大半。我们目前的力量,只能与敌人对峙。”

    刘奉庭说道:“叛军的实力不容低估,如果硬着头皮立即组织人马进攻,伤亡太大,看来我是不能完全执行皇上的旨意,督促你们攻击了。”

    郭晞又带他去看伤员,营帐里全是重伤号,足有一两千人,有些已经奄奄一息。他们进门的时候,四个士兵正抬着一具尸体出来。刘奉庭瞟了一眼说道:“这样多啊。”郭晞说道:“这里是重伤号,那边的轻伤号人员比这还要多得多,中使大人去不去看。”

    刘奉庭说道:“不去了,真是想不到呀,朝廷只知道你们胜利了,怎么知道你们打得这样艰苦。安禄山不是易于之辈,皇上的部署只怕有些过急了。”郭子仪将奏折交给刘奉庭,刘奉庭说道:“我一定如实向皇上奏报,将元帅的作战方案上报朝庭。”郭子仪说道:“辛苦中使大人,子仪感激不尽。”

    再说住在洛阳皇宫里的安禄山,这几天的心情好多了,眼睛和身上的不舒服感觉也好了许多。也许是战争的形势出现了新的转机,几份奏折上来,他的心情舒畅多了。不适的感觉,也就没有了。

    首先是豫州刺史武令珣全歼了鲁炅的五万唐兵,打击了唐朝南方的防线,这个胜利对几个月来一直笼罩着失败阴影的燕朝来说,就象是重病之人打了一针强心针,使消沉的机体一下子兴奋起来了。

    接着来了史思明的报告,他歼灭了刘正臣的主力两万多人,使平卢的唐军缩了回去,不敢轻举妄动,稳固了蓟城的防守。

    虽然这些胜利并没有捍动唐朝的根基,燕国要想生存,还需要更大的胜利。但是转折点已经出现了,他又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在朝堂之上,议论了一番,大臣的心情都稳定了。回到皇宫,特地招严庄来商议。

    严庄奉命来到皇宫,他进门就要跪拜。安禄山立马制止,执着他的手说道:“你是我的智囊,我们的性命都捆绑在一起了,私人场合用不着行君臣之礼。”严庄甚为感动,高兴得泪花都流出来了,深情的说道:“主公还能记得微臣,臣受宠若惊。”

    安禄山说道:“不要拘束,还是和我们在蓟城的时候一样,畅所欲言。我这一段时间,身体上有些不舒服,老想发火,动不动就想打人,你也受了不少的冤枉气。其实我总在控制,可越是控制火气就越大,我自己也找不出原因。事后十分后悔,但错都犯了,后悔也没用。今天找你来,是想你能与从前一样,出些注意,打破目前的疆持局面。”

    严庄猜测安禄山此举的目的,当他断定安禄山是真心实意时。单刀直入的说道:“唐朝的进攻受挫,必不甘心,他们还在想定快消灭大燕朝。主公只要按照李隆基的这个思路制定战略战术,寻找唐军的薄弱环节,就能彻底击败唐军,推翻大唐王朝,我们大燕朝就会强大起来,统治整个中原。”

    安禄山高兴了,笑着对严庄说:“这么好的注意放在肚子里,我不让你来,你就不说。看来我现在在你们的心目中,已经成了不可信任之人了。这十年来,我一直将你视为我的心腹,现在连你都不敢说话,这大燕朝的危机四伏啊。”“主公这样说,臣无地自容了,臣没有向陛下建议,是怕干扰了皇上的决策,并不是对主公不信任,现在虽然很困难,我们都相信主公一定能够带领我们冲出困境。”严庄摸不清安禄的真实想法,模棱两可的回答。

    这段时间安禄山阴晴不定,好的时候好得让你感到毛骨悚然,坏的时候骂得你无地自容。不敢说他的错误之处,反而大加赞扬,他深知人的天性是喜欢听好话,奉承的话谁都愿意听。

    “哈、哈、哈…”安禄山畅怀大笑,摸着胡须说道:“知我者,严庄是也,不出一月,我大燕军队将攻克潼关,直扑长安。”“恭喜陛下,找到了进攻唐军的弱点,攻破长安之日,就是我大燕朝一统中原之时。”严庄附和着说道。安禄山说道:“这里面也有你的功劳,是你让我坚定了信心,进一步确定了战略方针。”

    安禄山当即发布命令:“田乾真军团和李归仁军团撤回洛阳待命,要崔乾佑全力防守,阻挡唐军的进攻。”信使用加急送去前线。

    第二天上朝,安禄山在朝堂之上,大肆宣扬,要亲自出马,挥兵南下,夺取荆襄地区。整个洛阳城几乎都知道安禄山要御驾亲征,并从潼关撤下了一半军队,进攻襄阳和荆州。

    唐朝安置在洛阳的探子,得到了这一消息,确定之后,迅速将这个消息送进了长安和潼关。哥舒翰得到报告,担心是阴谋,向唐玄宗上奏折,仍然坚持防御。杨国忠将哥舒翰的奏折递到唐玄宗的手上,唐玄宗看后脸拉的老长,问道:“你怎么看?”

    杨国忠立即上前说道:“启奏皇上,这仗不能再拖下去了,现在国库已经空虚,赋税收不上来,军队的开销日益增长,如果长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朝庭会被拖垮的。”

    唐玄宗说道:“这道理还用你说,我说的是哥舒翰的奏折,他的理由似乎很充分。”杨国忠说道:“皇上,不能听哥舒翰的一面之词,叛军在我军的强大攻势之下,已经是顾此失彼,防御失控了,即使安禄山将重兵布防在潼关,哥舒翰出击不能拿下陕郡,也能打乱叛军的部署,拉动叛军的防线,其它地方的将士就能乘虚而入,也能收到击败叛军的效果。哥舒元帅手握重兵,找寻这不是理由的理由,不听朝庭的指挥,有拥兵自重之嫌。”

第一百三十一章 进攻受挫郭子仪上书 病情好转安禄山施计4() 
    一支车驽巨箭射向张尚,张尚全力拨打。张啸天乘机逃跑,拉开了距离。紧接着几支车驽主箭直射过来,铁翎主箭的威力太大,张尚手忙脚乱。一不小心,他的坐骑中了铁翎巨箭,倒在地上。坐骑倒地将张尚摔了下来,他贴地翻滚,狼狈不堪的躲避城楼上的驽箭。还是他武艺高强,连躲带打,总算没有中箭。

    而他带领的一千名骑兵,只有几个武艺高强的队长,能用兵器拨打箭头。一般的军士没有防御能力。这种大部队冲锋,没有防御工事,在敌人的强弓硬驽的密集射击下,损失惨重。

    郭晞命令所有的远程武器,一起攻击城楼。密集的箭雨,压得城楼上燕军弓驽手抬不起头来。射击速度放慢,冲锋的部队才撤回阵地。

    经过这一仗,唐军虽然只损失了几百人,但他们是郭晞的精锐,人数不多,他也十分心痛。这也提醒了郭晞,使他知道了妫川郡不比云中城,唐军占不到半点优势。收拢军队后,他走进帅帐,对郭子仪汇报说:“叛军的防御极其稳固,首次攻击失败。我军一时找不到有效的攻击办法,建议重新调整部署,只围不攻,等待时机。”

    郭子仪笑着说道:“吃一堑长一智,打一次败仗学一次乖,能知道曲伸,进步不小。以我们目前的兵力,能与叛军抗衡就不错了,如果得不到朝庭的增援,现在的局面都很难维持下去。就看潼关的二十万大军了,哥舒翰能攻到洛阳,只要困住安禄山,叛军的阵营就会动摇,他们内部就会出问题,现在我们只能与其相持。”

    郭晞一拳砸在栅栏之上,愤愤不平的说道:“这哥舒翰真是图有虚名,二十万大军驻扎在潼关,半年来一点作为也没有,枉称一代名将。如果换上我,早就攻克洛阳,活捉了安禄山。”

    郭子仪说道:“换上你,潼关早就失守,长安也到叛军的手里了。”他不给儿子一点颜面,手指无意识的轻轻抖动着。郭晞十分不服气的说道:“二十万主力,是我们军队的四倍,半年没有作为。身为平叛的大元帅,哥舒翰一点气势都没有,白白丧失良机。”

    郭子仪慢条斯理的说道:“你知道多少?叛军的主力都集中在潼关,那是真正的虎狼之师。如果没有潼关天险,就凭垅右和河西的几万人加上新招收的十几万壮丁,抵挡不住叛军的锐气。我还真为他们担心啦,千万不能犯糊涂,如果潼关失守,这仗就更难打了。”“不会的,再不中也有二十万人马,叛军有多少人。”公孙琼岩进来,插嘴说道。

    郭子仪说道“人多人少是一回事,战斗力又是一回事,战争的胜利并不在人多人少,而在军队的战斗力,军队的士气。河南的军队还少吗?十天时间,全部落入叛军之手。”

    正在这时卫兵进来报告:“营门外有一人自称是朝廷的中使,名叫刘奉庭,长安来,说有圣旨传达。”郭子仪连忙起身,匆忙出了帅帐。

    中使刘奉庭在妫川郡唐军的军营门口站着,郭子仪出营迎接,行礼说道:“钦差大臣驾到,子仪出迎太晚,还请怒罪。”刘奉庭还礼说道:“元帅统兵有方,营门看管严密,奉庭十分佩服,回京一定奏明圣上。”

    两人进了帅帐,刘奉庭立即拿出圣旨,大声说道:“郭子仪接旨。”郭子仪立即面向长安的方向跪下:“臣郭子仪接旨。”刘奉庭站在一侧,捧着圣旨,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胡羯反叛,触犯天颜,已成瓮中之鳖,困守洛阳、蓟城。令卫尉卿、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兵分两路。子仪亲领一军攻克蓟城。光弼领一军南下渡河,进攻陈留。钦此﹗”

    郭子仪趴在地上:“臣尊旨,吾皇万岁、万万岁。”刘奉庭说道:“郭元帅,皇上已经部署,李巨到睢阳郡,在宋城组织军队西进进攻陈留,和李光弼呼应。鲁炅坚守南阳,拖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