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穿之惟有清风-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阳神 九鼎记 斗破苍穹 猎国 阴阳冕 凡人修仙传
收藏本书到网络收藏夹: 新浪ViVi 收藏到QQ书签 POCO 365key 你好BLOG 天极 和讯
背景颜色 默认 白色 淡蓝 蓝色 淡灰 灰色 深灰 暗灰 绿色 明黄 字体颜色 黑色 红色 绿色 蓝色 棕色 字体大小 小号 较小 中号 较大 大号 鼠标双击滚屏 (1…10,1最慢,10最快)
书客居…》清穿之惟有清风最新章节列表…》小说清穿之惟有清风最新章节目录上一页 | 返回书目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清穿之惟有清风 第五十八章 羁绊加深
…
…
…
胤禛对风华的说辞不置可否,却细细问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比如修道之人寿命几何?可能成仙?法力如何?有什么宝贝?
最后,他居然踌躇了半晌,才迟疑地问风华,可会命理占卜之术?
风华在心里翻白眼,就知道是这些问题,不过胤禛既然能问出来,就说明他对风华的态度,依然是笼络信任为主,甚至有对风华暗暗流露志向的意思,却是渐渐把风华当做倚重的心腹了,这正与风华的打算不谋而合。
因而风华虽然不可能如竹筒倒豆子似的把自己底儿都倒光,但在能回答的地方,也绝不含糊,而胤禛的几个问题也几乎都是可以回答清楚的——若苦苦修炼最终还是无法踏上大道,修道人的寿命也就在一百到两百之间;千万人中有一人得道成仙都属罕见,常常几朝几代也未必能出一个;宝贝倒也有一些,在凡人眼中可能匪夷所思,只是并不如传说中那般神通广大。
至于胤禛的最后一个问题,风华笑了笑,闭紧了嘴巴,所谓天机不可泄露,这个是绝对不能由她说出口的,天道无情,岂是她一个尚未突破桎梏成神的半神能够挑衅的?
然而风华虽然没有回答,胤禛心中却另有一番见解,以风华的身份,却没有选择太子,而是留在他身边,尽心尽力帮助他,这就由不得他不多想了。
也是在此刻,窥到一丝天意的胤禛,那颗争储夺嫡之心,慢慢破土发芽,这却是风华没有料到的。
最终,风华拿出了一个外形古朴低调的储物戒指,宝库里这样的芥子有一大箱子呢,这个外形符合胤禛喜好的储物戒指内里空间并不算大,里面主要放些保命的珍稀药材,以及经过稀释的灵泉,炼制的药丸,强身健体的初级功法,还有一些干粮,换洗衣物,武器等等,递给胤禛,让他在无名指上划了一个口子,滴血认主。
认主后,胤禛第一次意识探入戒指中,饶是他做好了心理准备,依然感到震惊,细细地摸索一遍,对这个宝贝满意得不得了,有心帮十三要一个,后来想想还是作罢,风华的身份,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哪怕是十三,十三本身虽然值得信任,但十三的府上混乱程度堪称皇亲宗室第一,各种奸细,只有想不到的,没有遗漏的,所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待将来有机会再说吧。
其实,胤禛的态度之所以如此平和,也是由于风华坦白的机会选择得很恰当,如果再过几年,等她和胤禛都再大上几岁,恐怕胤禛就不会轻易相信她了,但无论如何,现在她还是沾了年少的光。而且,风华还选择了胤禛为救她而受到后果严重的伤,而她又为了报答胤禛而不得不暴露出自己秘密的方式,这样感情互动后的坦白,也更易让胤禛接受。
至少在胤禛心中,就会形成这样一种印象——无亲无故,怀揣不能对人言明的秘密多年都没有泄露,说明风华的警惕心之强,能建立起蓬莱山庄那么庞大的生意,说明风华的实力之强。
这种人,胤禛自从办差后,多年来与朝野上下的人接触,也遇到过不少,他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会给自己留一张保命的底牌,多智人常伴随着多疑,在风华认为他睚眦必报心性多疑之时,他何尝不是也察觉到风华并不如她表面上表现出来的洒脱不羁。
曾经,胤禛认为以蓬莱山庄的财富与遍布全国的触角,那就是风华的底牌了,风华将她的底牌袒露于他面前,足见诚意,所以,在风华被他的那些手段高明的兄弟察觉前将她收入囊中,是他做过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可今日方知,风华竟还怀有修仙问道的身份秘密,试问天下人谁不想长生不老,点石成金,呼风唤雨?如此底牌,又岂是区区蓬莱山庄可比?如此这般一步步地剥开真相,让胤禛产生兴趣之时,却再也不敢肯定,这就是风华最终的底牌了,可他无法想象,还有比这个更加有份量的底牌,难道风华还能是神仙不成(o(╯□╰)o四爷,你真相了……)?
所以,胤禛没法对此感到不悦,甚至产生戒备忌惮的心理,他是个爱憎分明的人,一旦下定决心全心全意信任风华,就不再去纠结,拉着风华研究起那两本功法来,还让风华“表演”几个法术,
风华满头黑线,还是依照他的要求,表演了几个最低微的小火球,小水球,幻术等等,对自己的伪月亮头也做了合情合理的解释,不过看样子她不用担心被胤禛发现她没剪发了,很显然,胤禛非常喜欢她那头顺滑的黑发,于是默认了风华以小道士自居,无需剪发。
胤禛在见过那个连小鸡都烧不死淹不死的小火球小水球后,果断地放弃了和风华学道法的念头,转而练习起那两本功法。
说是研究,也不过一天功夫,第二天,风华就趁胤禛睡觉时把他带出了洞府,她担心胤禛体力恢复后要求出门,看到不该看的东西,那她的一番心血真就白费了。
夜行百里,他们又回到了当初受伤的山神庙前,不过短短数日,山神庙已经成了流民们的家,满怀希望地来到江宁的难民们,迎到的却是一盆透心凉的冷水——江宁城闭,不允许难民入城!!
风华和胤禛看见的,便是难民们无处安身的场景!!
胤禛哪里还想不到为何会出现此景?没有主事者的命令,这城门是说关就能关的?
风华却是看出了胤禛隐忍的怒火,看到遍地饿殍的惨状,她也说不出任何肤浅的安慰之语,思忖一番后,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是说由你写一份书信,送到曹寅那里?曹寅可是个老狐狸,他能相信你?”胤禛对风华的想法认真思考了一番,提出疑问。
风华笑道,“四爷却是高看曹大人了,曹大人虽说立身极正,得皇上看重,然他本人却并非老奸巨猾之辈,能力是好,但论才智,却是比不过他的儿子曹颙,只在忠心两字罢了。我送信于曹大人,想联系的也不是他,而是曹颙,曹颙看到我的信,必定知道该怎么做。”
“曹颙?”胤禛微微皱眉,一副刚想起此人的表情,“似乎是你结义兄长?蓬莱山庄的大东家?”
风华点点头,又摇摇头,冲着胤禛咧嘴一笑,“如今我既是四爷门下的人,便实话实说了,在我陪着四爷南下后,大哥就脱离蓬莱山庄了,如今二哥正在广东做一些收尾的工作,待六月过后,这蓬莱山庄便只是我一个人的了,如此集中在一人手中,也更方便调动。大哥和二哥,毕竟是读圣贤书长大的,将来还是希望走仕宦之途,也是光宗耀祖的意思,我自然不会阻拦,只是他们二人毕竟年轻,若真有这么一日,还请四爷照拂一二。
最初建立蓬莱山庄的念头,却是因为我这结义兄长。四爷如今掌管户部,必然知道,江南曹家,为着皇上数下江南,挪用了公中多少银子!四爷虽然没有发话给他们,只是曹寅却是时时不安,只是苦无还钱之道,曹大哥如今是曹家嫡系独子,一来要为父分忧,二来他若想接手一个没有后患的曹家,就得想法还了这笔庞大的债款,所以我们才想到了做生意,也唯有这个,来钱最快。
我用了点小手段,大哥出了人脉,二哥出力,我们得了第一笔本钱,这才有了蓬莱山庄。其实经商这回事,也是万事开头难,一旦有了这第一桶金,又有了绝对发财的主意,那么财富积累的速度就十分惊人,不知不觉的,蓬莱山庄就成现在这般规模了。
到如今,曹家已经还清了债务,而大哥也需要进入仕途,必然要和经商划清界限,二哥在李伯母去世时曾发誓要考功名做大官,好光宗耀祖,他们也是拿得起放的下,所以……”
风华一句都没有提这些事情都是发生在她投靠了胤禛之后,然而胤禛也不是傻瓜,只稍稍转了转念头,便猜到曹颙和李卫在此时退出如日中天的蓬莱山庄的原因,也许有风华说的那些原因的一小部分,但更重要的却是因为他的介入,他们便干脆把整个蓬莱山庄经由风华之手送到自己手里,既表明了他们的诚意,又避免被他自己猜忌的可能。
这份诚心,可是太大了些。
然而有风华所暴露出的秘密在前,胤禛再多疑,也不再会为此产生疑心,只是在心中对曹颙李卫二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两人既然商定下来,风华便立即动身,她除了要和曹颙商量安置难民外,还要联系走散的七阿哥十六阿哥,肯定不能及时回来,她担心胤禛的安全,胤禛却没有多说,只让她把自己带入城中,他自去了东城的一处民房安置。
阳神 九鼎记 斗破苍穹 猎国 阴阳冕 凡人修仙传
收藏本书到网络收藏夹: 新浪ViVi 收藏到QQ书签 POCO 365key 你好BLOG 天极 和讯
背景颜色 默认 白色 淡蓝 蓝色 淡灰 灰色 深灰 暗灰 绿色 明黄 字体颜色 黑色 红色 绿色 蓝色 棕色 字体大小 小号 较小 中号 较大 大号 鼠标双击滚屏 (1…10,1最慢,10最快)
书客居…》清穿之惟有清风最新章节列表…》小说清穿之惟有清风最新章节目录上一页 | 返回书目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清穿之惟有清风 第五十九章 施恩拢民
…
…
…
风华去了江宁织造府,却说曹寅早已默认曹颙接替自己家主之位了,手中大半的势力都移交到了曹颙手里,曹颙这些年通过各种渠道清还了曹家积欠国库的巨额银两,既让曹寅有些羞愧,又有种生儿当如此的自豪感,对曹颙越发放手,虽说他年纪不过四旬有余,但当年的丧子事件掏空了他的身体,也让他有些心灰意冷,便由得风华和曹颙一力做主,当然也有趁自己还有余力的时候锻炼儿子的意思。
曹颙和风华早有默契,对风华为他选择的主子心中有数,便爽快接下了任务,早出晚归,开始布置起来。
自那日后,江宁城整个儿动了起来。
每年的江南洪讯,虽说不会威胁到江宁城,但是对南方的经济还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毕竟江南有鱼米之乡美誉,而一场洪水,毁去的何止是一方百姓的生机?
上至朝廷官场,下至平民佃户阶层,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夜之间,强势的宣传铺天盖地,席卷了江宁地界所有城镇乡村,这对于遇到坏事从来都喜欢藏着掖着的传统习俗来说,不可谓不是一次石破惊天的挑战——而效果,也是极其明显的!!
达官贵人们一向都不屑于关注贱民的生死,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并不是说说玩的,稍微有点良心的,不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大肆吞并散落在百姓手中的土地,就算做好事了,哪还会有别的动作,赈灾,那可一向都是朝廷的事儿。
可这次,他们不得不关注了。
江南官场有贪污**一心捞钱的,自然也有真正心怀苍生的,如今江南有曹寅镇守,他等于就是康熙的耳目,既然他对这次蓬莱山庄的趱越行为不置一词,各方势力也不敢妄动,只冷眼旁观——清朝对民间言论自由的控制度,可是历代之最,否则也不会大兴文字狱,这蓬莱山庄,如此不知天高地厚地胡乱出风头,还不知道会有什么下场呢?
蓬莱山庄不仅仅是宣传者,也是第一个站出来赈灾的商家,大手笔地布施米粮棉衣,为灾民搭建遮风挡雨的棚屋,在百姓中一举获得了极高的威望,官府随即下了地方文书,盛赞蓬莱山庄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解难,实乃江南第一义商!
风华和曹颙根本就不在乎流言蜚语,而官府的褒奖又在他们意料之中,背靠大树好乘凉啊,就算四阿哥再没有野心,也绝不会把刚吞进去的蓬莱山庄给吐出来,虽然他们没有对外公布,但蓬莱山庄如今就是代表了四阿哥,而赈灾之举更是在帮四阿哥收拢民心,所以,有四阿哥在,还怕康熙那关过不了?
当然,他们也是识时务的,只把重心都放在了安置灾民上,默契地没有去碰河工这一块,这可是康熙的一大块心病,要是被他俩轻而易举解决了,人家就该把那不舒服的劲头转到他俩身上了。
就在江宁城里的赈灾行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一支满载贵人的车队正缓缓向江宁而来,整个车队虽然庞大,难得的是一丝儿声响都不闻,连马叫声,车辙声都几不可闻,两旁是一队队前后驰骋交替的侍卫,一个个身着贵重皮袄,腰悬刀剑,脚蹬皮靴,身姿挺拔,眼神锐利,显见训练有素。
车队中最大的銮车中,康熙独自一个人盘膝坐在厚厚的毯子上,一手支着面颊,一手漫不经心地敲打着面前案上的奏折,凤眼深深的,表情淡淡的,完全看不清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梁九功垂首跪在下方的小蒲团上,垂首盯着膝下地蒲团纹路,呼吸几不可闻。
“想不到,一向以孤臣自居的老四,也有自己的势力了。”
康熙不咸不淡的语气,让梁九功头皮一阵发麻,脊椎发寒,不过心知皇上只是自言自语,他自然还是装好自己的透明人才是。
康熙紧盯着那份奏折,确切地说,是一份请罪折,四阿哥就自己在江宁擅自组织的行动,向康熙表达了自己深深的忏悔和请罪之心,一再说明自己微服在流民中混迹半个多月,实在是被百姓的困苦艰难所打动,因此造成了冲动鲁莽的后果。
“老四,倒还是那份真性子,混迹流民中,微服私访,亏他想得出,也不顾及自己的安全……急躁!冲动!这么多年,还是没改掉。罢了,这份折子,倒是让朕为难了。”
康熙忽然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明明是冷淡的语调,却透出点不易觉察的关切意味,面上也看不出一丝不悦的情绪,将皇帝的一举一动尽收心底的梁九功,忽然觉得,皇上嘴里说着为难,心里反倒像是很高兴,可是,四阿哥不是一直不得他的心么?如此越过皇上直接调动当地官府办差,即使有钦差身份在身,也说不太过去吧,尤其这个人还是皇上一向苛刻相待的四阿哥,若是一向受宠的太子和八阿哥,那还不出人意料,皇上,到底在想什么呢?
梁九功心里其实已经隐隐捕捉到了一点真相,他却不敢再深想下去,打了个寒战,把自己脑子里思考的东西深深地压下去,永不翻出才好。
“你说说,老四到底在想些什么?”康熙忽然问道。
梁九功暗暗叫苦,可皇帝垂询,又不能不答,毕恭毕敬地思考了一会,他方避重就轻地轻道,“奴才也说不好,只是四阿哥虽没有陪伴在皇上身边,却日日都有奏折呈上,如此一片孝心,真让奴才为皇上高兴呢!”
皇上的问题,实在不是他一个太监总管能够轻易回答的,只是若只在皇上面前含糊其辞,两面讨好,那也就不是他梁九功了,能坐上皇宫大内总管的他,才干也许不如前朝的大臣,可若论心机手段,未必就会输给索额图明珠之辈,因此心中模糊地产生了皇上对四阿哥的态度外界传闻有误的念头时,他竟是毫不犹豫地相信了自己的直觉,不动声色地说了四阿哥的好话,又搔到了一心渴望普通父子亲情的康熙的痒处。
康熙果然没有再纠缠这个话题,不过神情中可以看出比刚才放松多了,又仔细看了一遍奏折,方调笑道,“老四也是个有运气的,只是找个小门人,却连人带财满载而归,这个蓬莱山庄的少东家,倒也有些意思。”
梁九功听出来,皇上对四阿哥突然增长的庞大财力竟然半点异议也无,反是一副很为四阿哥感到欣慰的意思,心头更是一凛,忙接着话凑趣道,“回皇上,奴才这几天听十三阿哥身边的小顺儿提过,这位小公子不止经商手段强,还是位十三岁的小举人,奴才跟在皇上身边这么些年,倒没见过这么小的举人老爷。”
“哦,老十三见过?你去宣他过来,朕听着倒觉得有趣儿。”
康熙主仆正说着,窗外忽然传来一阵压抑的骚动,不过片刻,康熙便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到了车门前,停了下来,来人的声音随即响起,令他一愣。
“儿臣胤祐,参见皇阿玛。”
康熙没想到来的是一直跟在四阿哥身边的七阿哥,前些日子十六阿哥送信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