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泪倾城,暴君的孽宠-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竹烟却是淡淡的笑了笑,眸色深幽的探向了不远处,“记得小时候,你常带我去逛庙会,那时你总是笑我粗笨,时常跟丢。那段日子,是我最单纯快乐的时光。辶”

    看了眼渐渐走近的兰翠,她朝连曦福了福身子,“六王爷,我便先告辞了。”她转过身子,小手搭上了兰翠伸出的手,随即朝玉萝宫的方向缓缓而去。

    连曦目送着她渐渐离去的背影,沉默了片刻,终是径自转身离去。

    假山后,绾苓神色震惊的坐在大石上,小手按压在胸口,极力的平复着略显沉重的呼吸澌。

    僵硬了半晌,她才缓缓将小手从胸口移开,低垂了眉眼。

    原来,他一直爱慕着的那个人,是竹烟。

    忽然一抹莫名的情绪涌上了她的心头。心上似被压了一块大石般难受,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心痛么。

    他恋着这样的女子,怕是自己一生也无法比拟的。强烈的失落感将她的心占的满满,恹恹的直起身子,绾苓木木的朝自己所住的院落踏去。

    或许这便是苏姐姐所说的历练吧。原来,当自己学会看清爱情最初的模样时,竟是痛。

    *******

    翌日,夜。

    今日,便是太后举办大型家宴的日子。各皇亲国戚都已准时入宫,候坐在了位于晴暖阁前的高台上。

    久未入宫的连彦也携了清洛一道坐于了其中。而高台的前方,太后居中,左手边是皇后,右手边的空位旁是竹烟。

    显然,连澈还未入席,但竹烟却因有孕在身,颇得荣宠。是唯一一个以妃子身份坐与高台前方的人。

    见太后一直神色惬意的等待着家宴的开始,兴致似乎颇高。竹烟缓缓侧过头,小声的朝身后随侍的兰翠吩咐了几句。

    片刻后,兰翠恭敬的将一碟黄金葵送至了她手中。目光落向隔着一个席位的太后,她小心翼翼的起身,行至了太后身旁,“太后娘娘,晚宴还未正式开始,若您不嫌弃,可以先尝尝臣妾做的糕点。”

    她缓缓探低了身子,将小碟摆至了太后面前。

    太后目光一转,落向了面前碟中的糕点,唇角轻扬了几许,她淡淡道:“这可是苏丫头曾做给哀家吃的黄金葵?”

    “正是,臣妾偶然得知太后娘娘喜好此物,便特地求教了苏姐姐。”竹烟微垂了眼眸,乖巧应声。

    “噢?是你亲手做的?”太后目光缓缓挑向她,拉长了语调。

    “是,臣妾粗笨,不知是否及得上苏姐姐的手艺。”

    太后点了点头,幽幽道:“惜妃有心了。”她随手拿了一块碟中的糕点,送入了嘴里。细细品了几口。

    “口味甚好,看来你费了不少心。”太后拍了拍她的手,继续道:“莫要因忙这些,而动了胎气,还是要注意歇息。”

    竹烟忙轻轻的福了福身子,“谢太后娘娘挂怀,臣妾不累,只要您欢喜便好。”太后笑了笑,没再开口说什么,只是又捻了一块吃了起来。

    见太后吃第二块时似乎颇为缓慢,沈如月便招呼身旁的嬷嬷将艳彩羹端了上来,轻轻推至太后面前,她轻笑,“母后,这艳彩羹清新爽口,特别适合与黄金葵一同食用。”

    太后瞥了眼面前的白玉小碗,红彤艳紫的瓜果散落于莹莹饱满的细粥中,让人心中顿时觉得清朗了不少。

    执起勺子,她挑了一口放入了嘴里,甜香软糯的口感让她立刻将目光落向了身旁一袭艳紫吉服的女子,“如月,你何时有这等好手艺了?”她虽淡淡的吐着字句,却仍是能从神色中探出些许惊异赞许之色。

    “母后,儿臣平日里虽甚少钻研厨艺,但仍是想着能为您尽一份孝心。便偷偷的学了这道羹的做法。能博得您一笑,儿臣便满足了。”沈如月眉眼淡淡的笑了笑,容颜温婉而沉静。

    “傻孩子,你能有此心,哀家甚为欢喜。哀家也不想别的,就想着你何时也能替皇上生下一儿半女。”

    沈如月微垂了眼眸,脸上露出了一丝娇羞之色。目光落向身旁的竹烟,太后缓缓开口道:“惜妃也快去入座吧,保重身子要紧。”

    竹烟点了点头,随即缓缓行至了自己位坐前。刚要入座,她手臂上便紧上了一袭力道,连澈已迈着轻雅的步履款款而来,静立在了她身旁。

    眸光探向身旁的太后,他轻笑,“母后因何事笑的如此舒心?”连澈挑了衣摆,径自在椅子上坐落。竹烟看了眼身旁的男人,也安静的坐了下来。

    “今日惜妃与如月都给哀家呈上了口味颇佳的食物。哀家吃着欢欣。”太后眼梢轻轻一挑,浅笑开来。

    目光转向连澈,她继续道:“她们二人的孝心,哀家是甚为欣慰的。不过话说回来,如今惜妃有了身孕,也不方便伺候你。你有空便多去看看如月吧。”她不紧不慢的道着言语,语气颇为祥和安逸。

    连澈微微颔首,唇角仍是噙着一抹浅浅弧度,“儿臣会的。”

    眸光转向高台的前方,他轻抬左手,示意歌舞助兴开始。而身旁,竹烟正细心的替他的酒杯中斟着酒水。

    晴暖阁广场外部的小道上,聚了好些个宫女太监,听闻今日有歌舞与烟火助兴,那些手头上没有差事的宫人便都纷纷前来,驻足观看。

    清浅晚膳后只觉无趣,便在小道上漫步了开来。不知不觉中,她竟也行至了晴暖阁前的广场旁。

正文 195195。想要活下去

    *******

    清浅一早起身后,便径自做了些口味清淡的小菜和粥。 温吞漫悠的将早膳用完,也没收拾,她就独自行至床榻前坐下,眸色沉幽的思虑着一些事。

    倘若自己真的有孕了,那么她在宫中的处境,无疑是更加艰难的。且如今还身中有毒。皱了皱眉,清浅略显烦躁的将小手抚上了眉间,呆呆的望着地面。

    绾苓清早用过早膳,向太后告别后,便寻思着来找她。

    轻缓的推开木门,她一眼便瞧见了独自坐在床榻前发呆的清浅。她唇角一扬,打趣道:“谁家的公子让苏姐姐这般魂不守舍?辶”

    清浅听得门口传来的戏谑声,微微一顿,忙转过脸,起身将她拉至了床榻旁坐下,“家宴已经结束了,你为何还在宫中?”

    “方才给太后娘娘请过安了,本是准备离宫了。想起那日与苏姐姐相处的颇为愉快,就想着来见见姐姐,和你说说话。”绾苓娇俏的笑了笑,朗朗开口。

    “嗯,你是安排在几点出宫的?”清浅拍了拍她的手,轻笑澌。

    绾苓撇了撇嘴,应道:“宫中规矩多,巳时前要出宫的。但是我好想和苏姐姐多说说话。”她小手亲热的挽上了清浅的手臂。

    二人惬意的聊着,不觉中,已到了绾苓即将出宫的时辰了,可她却舍不得离开,但又不能不走。她便提议将清浅一道带出宫,陪自己逛逛聊聊,随后再送她回宫。

    阳光斜斜的笼至这九重宫阙上,将琉璃瓦顶映的灼眼而明耀。一辆蓝色的暗纹马车,缓缓驶出了太和门。行至热闹的街市中,马车拐到一条小巷内停了下来。

    家丁缓缓掀开车帘,绾苓踩着马凳欢快而下,身后则是一身侍婢装扮的清浅,轻踏着马凳缓缓下地。

    之前接受了绾苓的提议后,清浅便与她的贴身侍婢换了身衣裳,偷偷的上了马车出宫。

    将随行的家丁遣在五米开外,绾苓拉着她谈笑着寻了一间茶楼坐下。待店家上好茶水后,清浅替她倒了一盏茶,放至了她面前。

    绾苓却是将小手撑于脸颊,略显失神的望着窗外。这一路上,尽管她一直同自己说笑着,可清浅还是窥到了她眼中想极力掩饰的落寞与失魂。

    刚想开口说点什么,绾苓却忽然转过小脸,目不转睛的盯着她的双眸,一字一顿的开口,“苏姐姐,你知道六王爷喜欢的人是竹烟么?”

    看着身旁女子澄澈晶亮,却又带着点点浅忧的眸子。清浅一时竟不知该怎么与她说,轻轻垂下眼眸,她盯着自己手中的茶杯,算做默认。

    绾苓见她一副沉默不语的模样,眉间一拧,倏地站了起身,“如果你知道,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我以为你是真心为我好,我还拿你当朋友!”她一张小脸涨的通红,小手紧握成拳。

    咬了咬唇瓣,她转身迈开步子,出了茶楼的雅间。

    清浅望向她愤然离去的背影,微叹了口气,还是让她先冷静下吧。

    瞥了眼窗外的明媚艳阳,她缓缓起身,出了茶楼的雅间,沿街寻到一家医馆,她犹豫了片刻,终是踏了进去。

    目光略显忐忑的落向里面坐诊的一位郎中,她深吸了口气,行至了他面前坐下。郎中看了眼她略略苍白的小脸,便示意她将手腕拿上来。

    一番诊脉过后,郎中淡淡一笑,开口道:“恭喜这位夫人,你已有快两个月的身孕了。”稍稍顿了顿,他脸色微凝了几分,继续道:“不过,你虽有喜脉,但从脉象上看,却是有些紊乱,略显沉疾。”

    清浅心中微微一顿,想来这便是那毒发的反应吧。

    “目前对腹中的孩子,暂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若一直这样下去的话。到临盆时,怕是会危及到生命。这边我就先给你开始一些调理的药物,你要时常过来,定期观察脉象,方能有应对。”郎中一席话毕,便提笔在纸上写下了数味中药。

    将方子交予清浅手中,郎中示意她到后屋的药坊去取药。将诊金放于了郎中手边,清浅将药方收入了怀中,便起身朝医馆外走去。

    晃晃悠悠的行在街市上,清浅一直微垂着眼眸,心乱如麻。这个孩子来的不是时候,小手轻轻抚上尚且平坦的小腹。指尖触上自己因有孕后略显滚烫的体温,一想到自己的体内有一个生命正与自己紧密相连,她心中便莫名的一暖。

    终究还是舍不得,这是那人的孩子,也是她的孩子。

    小手缓缓垂于身侧,她忽然有一抹强烈的渴望,她要好好活下去,同这个孩子一起,好好的活下去。

    坚定了信念,清浅抬起了眼眸,眸中那犹豫闪烁的光亮已凝成一抹栩栩璀璨的光耀。迈着沉稳的步履,她继续朝前行着,却在巷口的拐角处,遇上了一脸急切的绾苓。

    “苏姐姐,你让我好找。方才是我不对,其实和你就没关系。”她撇了撇嘴,小声开口。

    清浅却是婉婉一笑,拉上她的小手,拍了拍,“正是因为担心你,所以才没有告知你。”

    “但是这种被蒙在鼓里的感觉真不好,我以前竟还找她帮过忙。她心中当时指不定会怎么笑我呢。”绾苓皱了皱眉,恹恹的垂下了头。

    清浅拉着她朝前走去,安慰道:“莫想太多了。太后娘娘有意将你指给六王爷,还是有希望的。”

    “即便如此,他的心也不会在我这儿。”眸光轻轻一转,绾苓兀自笑了笑,“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走,今日我还要负责将你送回宫呢。”她挽上清浅的手臂,朝之前停靠马车的小巷踏去。

    二人靠坐在回宫的马车上,绾苓瞥了眼似有心事的清浅,不禁问道:“苏姐姐,方才见你从医馆出来,可是身子有哪里不适?”

    清浅转过小脸,唇角轻扬,“没有,只是最近睡眠不太好。便向郎中问了问情况。”轻握上绾苓的小手,她目光移向了窗外繁盛热闹的街市,眸中却是凝了一抹淡淡的思绪。

正文 196196。如你所愿

    “柳嫔?”清浅满腹疑惑的脱口而出。

    柳嫔却是轻扬了眉,淡淡的笑了笑,“怎么?很是诧异?”她的语气似乎颇为淡然从容。

    目不转睛的盯着清浅,她细细的打量着眼前女子的神情。清浅反道忽的一笑,“这宫中,谁没有点秘密。”

    “我只是不明白,你既已贵为妃嫔,为何还要如此?”她轻转了眼眸,淡淡开口。

    柳嫔执着锦帕的手牵了牵衣袖,唇角微翘,“这个你不需要知道。”看着清浅似有疑虑的神色,她果断的从腰间摸出了一枚荷包,摊于了掌中辶。

    借着月光的微亮,清浅将荷包细细端详了一番,这荷包上的纹饰她认得。正是上午自己亲手交予苏相的那枚。

    将拿着荷包的手移近了些,柳嫔继续道:“主上说了,这事,还得看小姐你的诚意。”她眸光轻轻一探,等待着眼前女子的回应。

    沉默了片刻,清浅缓缓从怀中摸出了那枚刻有印迹的珍珠,放至了她手中,“看看便知。”她不紧不慢的轻吐出几个字,温温淡淡澌。

    柳嫔修长的指嵌起珍珠,轻轻一模,随即放在眼前看了看。将珍珠收于荷包中,她轻笑,“那小姐便静候我的佳音吧。”

    话音刚落,她便婉婉转身,迈着轻盈的步履离去。清浅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却是微微一惊,自己坐的这个地方,四周花草山石还是颇多的,路并不很平稳。

    可她从到来至离去,步履都是轻落无声的,想必她的轻功是极好的。如此看来,她应该也是个厉害角色。

    微垂了眼眸,她静静的思虑了一番。却总觉得似乎有哪里不对劲,忽然想到了什么,她猛的抬起了眼眸,随即起身,快步朝重华殿偏殿的厢房踏去。

    急匆匆的回到自己的厢房,她从一处隐蔽的地方将上次苏夫人冒着性命危险交给自己的名册翻了出来。

    凑在烛火下,她将名册倾展开来,再次细细的打量一遍。除了有一名之前在朝为不大的官职,现已被罢免的人外。其余的全是没见过的名字。若其他人都不是当朝的官员,那又是什么?而名册的最后,还有一些她看不懂的密文。苏相在知道自己拿到了名册之后,并没有急于取回。极有可能的是,他并不担心名册里的内容被曝光。

    把名册再次收起,她忽的心生一念。小心翼翼的将门窗关好。她拿出了纸和笔,凭着记忆,将方才那些人名都默写了下来。

    将名字横着排列了一遍,她看了半晌,似乎没有发现什么端倪。重新写了一份,她又将名字纵向排列了一遍,看来看去,仍旧没有什么突破。

    坐在圆桌前,她拿着纸张,目光跳跃式的继续搜寻着是否能有解密那些看不懂的文字线索。

    良久,她的眼睛盯的生疼,记号也圈了无数,却丝毫没有任何头绪。烦躁的将笔朝桌上一甩,她将纸张撕得粉碎,丢在了墙角。

    皱眉看着墙角的那团纸屑,她忽的走过去拾了起来。随即寻了个金属小盆,将纸屑扔在了其间全数烧尽。

    将纸灰处理完毕。她直起腰身,一阵眩晕猛的袭上了她,再次微俯了身子,清浅步履微乱的朝床榻旁行去。

    虚软的坐上床榻,她略显吃力的褪掉了绣鞋,身子斜斜的朝床榻上一卧。小手顺道将被衾拉上,她深吸了口气。

    只觉整个身子都软绵绵的陷在了床榻里,她皱眉阖上了眼。

    想起今日在重华殿,苏相说的那番话,看似是要隐退还乡,实则是以退为进。想借着自己如今在朝中的影响力向连澈施压。看样子这君臣二人,已貌合神离。

    胸中的疼闷与身子的虚软稍稍缓和些许后,她垂放在身侧的小手,下意识的抚上了肚腹,掌心触上自己滚烫的肌肤,一想到里面安睡着的孩子,她便咬牙坚持强压下身体的各种不适。

    希望她与孩子,能一切都好。

    不知过了多久,她终是浑浑噩噩的睡去,似乎做了一个梦,但梦里好像什么都没有。

    *******

    翌日清早,清浅用过早膳后,便有宫女来报,今日早朝后,皇上会在重华殿接见贵客。

    帝都通往皇宫的十里长街上,是一队浩荡的人马,军容比起常年驻守在帝都的军队,显得更加威武与勇猛,这正是之前支援幽黎国击退侵扰部族凯旋而归的军队。

    而城中的百姓也都流连在街头,驻足观看,以表对班师回朝的军队的赞扬与敬佩之情。

    重华殿。

    连澈正坐与龙案旁接见着刚班师回朝,领旨进宫的云,柳二位将军,以及幽黎国的使节。大殿内除此之外,还有温玉,沈相以及其他几名大臣。

    连澈眸光淡淡的掠过殿内的众人,开口道:“此次支援幽黎国,我军整体战况如何?”

    云将军沉吟了片刻,上前一步朝他一揖,“回皇上,此次虽历经了数月的交战,但我军还是顽强的将幽黎国边境侵犯的部族大军击退。余下那部分也已溃不成军,分散而逃。所谓穷寇莫追,我军已长期深入在荒漠地带作战。许多士兵都因地域的关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土不服。因此不宜长线作战,便向皇上请旨,班师回朝了。”

    连澈眸光一转,落向了一旁的右相,嗓音淡淡,“沈相对此事有何看法?”

    沈相听得他的询问,忙上前一步,躬身道:“皇上,臣以为,这些蛮夷之族,本就生活在那个区域。自然是对气候与环境极为适应与熟悉,想必再次发展壮大,还是很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