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好女婿-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让他隐约有些担心起来。
  实际上,他也知道苏木今天会去参加考试。也知道这场院试对所有童生的意义,大考之前保持心态最是重要。苏木这鸟人还是有些才气的,搞不好还行了狗屎运一不小心中了。
  所以,在考试之前顺便打击一下他的士气也是好的。
  苏瑞声对此蓄谋已久,见到苏木,立即就将稿子掏出来,扔到他的面前,故意挑衅,以乱心志。
    
    
第七十八章 入场

      看到苏瑞声将自己的旧稿扔出来,苏木有些微微尴尬,不过却有一股怒气腾起来,笑起来:“瑞声,看不出来你还挺关心我的,为兄谢了。”
  苏木的一丝怒气如何瞒得过苏瑞声,他凑到苏木身边,小声耳语:“苏木,其实,你文章写得不错,立意高明,很多地方让人耳目一新,就连小弟也颇为嫉妒啊!这样的文章,任何一个主考看了都会心中喜欢,只可惜……”
  他故意一顿,以为苏木会下意识地问:“只可惜什么。”
  但等了半天,只看到苏木依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苏瑞声闹了个没趣。哼了一声,接着道:“只可惜你文字实在太差劲,一看就是基础实在太差那种。你文章是好,只这垃圾文字一粒耗子屎打坏一锅汤。就这么上考场,也是自取其辱。我缺你,还是多读几年书,好生将雕琢雕琢文字,再去考不迟。”
  他越说越得意:“至于我,嘿嘿,这次是必中的。”
  苏瑞声神色转为神秘,“老实同你讲,这次省学政下来主考保定府院试,这几日,家父和府中的士绅们都全程陪同。学政大老爷的每一句都被牢牢地记在心中,仔细推敲。也合该是我的运气,士绅们推敲了几天,总算抓到了一些脉络,也大约猜出学政的出题方向。哈哈,以有心算无心,恰如一场大战,知己知彼此,又运筹周详,我苏瑞声这次是必中的。到时候,咱们苏家再出一个秀才,我苏瑞声的风光却不是堂兄你所能企及的。”
  苏木听得心头大震,刚开始的时候他还以为苏瑞声事先得了考题,听到后面,才明白,他是打了题目。
  这也是明朝科举中地方大族的一种手段,无论是院试还是乡试,上面派下考官之后,地方的缙绅名流们都会作陪。
  有心的,自然要细心揣摩主考官的一言一行,看能不能从中抓到一丝蛛丝马迹。
  比如宣德年间的河南乡试,中央的学政官被派下去主持的时候,河南那群大族豪门们就蜂拥而上,好酒好肉接待,还陪考官四处游山玩水。
  那主考官是个书呆子,不疑有他,乐得整日风花雪月。
  他这场考试的题目早就拟好,试帖诗一题用的是唐诗“巴山夜月涨秋池”一句。一日,喝醉了酒,看到庭院中的荷塘,心有所感,又经不住士绅们的恭维,随口以这句诗意赋诗一首。
  于是,题目就这么泄露出去,一考试,满眼都是“涨秋池”三字。
  看来,苏三老爷和士绅们用的也是同样的手段。
  难怪那苏瑞声看起来如此自信。
  不过,这家伙既然猜出题目,只怕是真的要上榜了,苏木也是无奈。有什么办法呢,人家是三房的少爷,手头资源多。这资源除了金钱,还有人脉和士林中的声望,也不是自己能够与之相比的。
  苏瑞声更是得意,继续打击着苏木:“苏木,是不是想要题目啊。想要你就说啊,看在都是苏家一脉的份上,你若说得我高兴了,没准就会告诉你。不过,马上就要开考,你就算是现在知道题目,也来不及准备了,哈哈,哈哈!”
  说到这里,苏瑞声终于放声大笑起来。
  苏木心中冷笑,好个苏瑞声果然是得志就猖狂,居然同我玩起了心理战来。
  今日我若不反击,还真要被人看扁了。
  还有,这次考试我苏木是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你苏瑞声也别想顺风顺水。要玩心理,你还嫩点,看我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当下,苏木也笑着将嘴巴凑到他的耳边,咬牙笑道:“瑞声啊,现在你父亲也不过是猜了几个题目而已,真进了考场,究竟考什么谁说得清楚。别打错了题,而新题你又不会作,那笑话才是真正地弄大了。还有啊!”
  他悠悠道:“还有啊,胡家货栈的股份你退没有,那可是一千多两银子啊,三房的老本可都要被你填进去了。只怕三叔私底下没少家法侍侯你吧,我的堂弟。三叔之所以没有将你打得半死不活,估计是怕影响你的考试。依为兄看来,这场考试你若中了秀才,自然是一好百好,如果中不了,只怕三叔要新帐旧帐一起算。堂弟,如果真那么不幸,你又该如何面对三叔的怒火?”
  据苏木所知,胡百户自从当了锦衣卫百户之后,最近非常风光。保定千户见他是牟指挥亲点的人选,以为他有通天的手腕,对他也非常客气。
  胡百户如今是摩拳擦掌欲在这个位置上大干一场,货栈也不开了,也免得被人拿了把柄,耽误前程,依靠明朝的规矩,军职人员可是不能经商的。
  至于苏家三房的股份,依胡顺的恶劣性子,要让他退钱,可能性不大。
  又因为没有看货栈,苏家三房自然没有分红可拿,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一大笔损失。
  听完苏木这番话,苏瑞声脸色就变了。
  他上次惹下了那么大一个祸,给家里造成了巨大损失,父亲早就心疼得咆哮了好几日,差点将他打死,若不是有母亲在旁边拦着,又说马上就是院试,如果打坏了,岂不误了考试,只怕要在床上躺上一段时间。
  至于大哥苏瑞堂,更是在旁边煽风点火,看他的目光中满满都是痛恨。人家是长子,又是嫡出,这家里的钱可都是他的。
  如果自己这次考得不好,苏瑞堂也不知道要弄出多少鬼来。
  父亲也不会轻易饶了自己。
  想到这可怕的前景,苏瑞声一呆,面色苍白下来,手也颤个不停。
  心中一阵迷茫:题目真的猜对了吗,我能中吗,能中吗?
  苏木见到这种情形,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心中一阵痛快。
  看苏瑞声现在的状态,猜中题目还好,若猜错了,只怕前景不妙得很。
  苏瑞声眼睛里全是怒火:“你笑什么?”
  “我自笑我的,你若听不得,自己走就是,偏偏要等在这里听我的笑声,却是奇怪了。”
  “你你你……”苏瑞声一跺脚,上了凉轿。
  一群人见他吃亏,都有些丧气,有气无力地走远了。
  苏木正在一整背上的考篮,潇潇洒洒地朝前行去。
  路上的人多起来,大清晨的,满街都是喧闹的人群,看穿戴,大多是去参家考试的士子和家人奴仆。
  更有卖早点的挑着挑子满街叫卖,这个清晨是如此的热闹,同往日却又不同。
  苏木走不了几步,就遇到一大群人,有人喊:“子乔,子乔,真是好运气,在这里碰到你,一起走吧!”
  定睛看去,正是补习班的两个同窗,一个姓木一个姓孙。
  这两个家伙苏木是知道的,是赵县人,家里颇为豪富,书香门第,在地方上也是有名的缙绅,在保定城中也有产业,早在两个月就进了城,一边读书一边备考。
  这两个家伙好好去考也罢,偏偏还带了一大群仆人跟着,弄得声势浩大。
  三人聚在一起一边走一边说话,苏木想起先前苏瑞声所说的话,忍不住小声问:“木兄,孙兄,你们也是地方望族子弟,这次考官大人来保定,家中可有人前去应酬。”
  两人都同时点头,说族中的长者都同主考吃过几次酒,做过两个文会。
  苏木又小声说:“两位兄台可不够意思,我听人说已经有人打出了本次考试的题目,你们也不提前说一声。”
  两人同时叫起天屈,都道猜题打题那是瞎猫抓耗子,根本就没个准,在没拿到题目之前,根本就当不得真。再说,这次大家猜什么题目的都有,坊间有三十多个题目,鬼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与其在这上面费心思,还不如把韶先生的题目好生作作。又何必反去在那种子虚乌有的题目上浪费时间,反把学业给耽搁了。
  再说,以我们的才学,用得着去打题吗?
  两人都是一脸的傲气。
  苏木心中深以为然,说了半天话,走得慢,他正要让二人加快脚步,眼角的余光却看到有条纤细高挑的影子一闪而过,看身影好象是胡莹。
  心脏不争气地一跳,猛地转过身来,却没看到人,不觉一阵惆怅。
  又行得几步,人影又闪。
  这次回头看去,却是小蝶。
  苏木心中苦笑:原来是小蝶啊,先前却是看错人啦,难道我心中究竟是放不下那个大眼睛高个子的女子?
  就朝小蝶挥了挥手:“你怎么来了,不是说好不来送吗,回去吧!”
  “不,我没来送里,就是在屋中呆得烦闷了,出来走走。少爷你走你的,别管我。”依旧在后面不紧不慢地跟着。
  木、孙两书生同时小声笑起来:“子乔的房中人很是不错啊!”
  苏木被同窗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转头大声道:“回去吧小蝶,你若在跟,我压力很大,考不好就不回来了!”
  小蝶大吃一惊,这才停下了脚步。
  木、孙二人又笑起来。
  走了一气,就到了保定府贡院,这已经是苏木第二次来这里了,地头也熟,很轻易地找到了其他清苑县的考生,立在人群中等这点名。
  苏瑞声的状态更差,好象有些冷的样子,紧紧地裹着身上的衣裳,显然是心理压力很重,弄得苏木都有点同情他了。
  院试的人比府试要多许多,等到所有的考生进场,天光已经大亮。
  第一场正式开始,等拿到题目纸,苏木一看:会作。
    
    
第七十九章 简单却不容易

      且说这还是苏木穿越到明朝之后第一次进入正规考场,心中未免感觉好奇,就考场气氛的紧张程度,已经可以比拟后世的公务员考试了。
  虽然说院试只是取得正式公务员考试资格的预考,但一旦中了,就能够获得秀才功名,可以免除一切赋税。成绩好的人经过考核,入了府学、县学每月还有廪米可拿,算是公家的人。
  因此,同县、府两场考试不同,考生们刚一进场先要经过搜身,没有夹带之后,才领到一个考号进场。
  进场之后,你得依据考号,寻找到你的考棚,被人用大铁锁锁在里面,不到考试结束不能离开。
  上次苏木来贡院参加府试的时候,因为考试不严格,他和其他人都安排在大殿中作题,还没资格去后面的考棚。
  这次一到地头,顿时吃了一惊。
  只见眼前都是一排又一排低矮的青瓦小房,连成一片,相对而立。坐在里面,旁边的人是看不到,可对面考生的表情却尽收眼底。
  远远看去,很有些后世联排别墅的味道,不过,尺寸却要小得多,更乡下的土地公公的小神龛差不多。
  考棚大约一米六左右高,宽约两米,里面又窄又小,只一个小炕,人躺在上面,脚都没办法伸直。明朝人个头普遍不高,还好些,苏木就觉得难受了。
  来参加考试的人实在多,好在他是最先一批进考场的士子,也免得在外面等得恼火。
  进考场的同时,每个考生还得领一叠卷子,上面依旧如前两场那样上面印着红色暗格。
  除此之外,还有几张盖在府学大印的草稿纸。
  所有的考生在领到卷子之后,都会放进随身携带的一口小布袋子中,挂在脖子上。这口布袋又被称之为考袋。
  苏木因为不知道,也没准备,只得将卷子捏在手上。
  进考场坐了半天,等到天完全亮开,考生们总算都入了场。
  “砰!”一声,贡院放了炮,关上大门,本期保定府院试算是正式开始了。
  苏木倒被这一声炮吓了一跳,再看对面那个刚进入考棚的考生,更是惊得脚下一个趔趄,险些跌倒在地。
  ……
  此刻,在考场外面,听到这一声炮响,不少送自家少爷或者老爷来赴考的家人和奴仆们都席地而坐,静静等待着。又有衙役抄了手,四下走动,示意大家保持安静。
  这场景,倒有几分后世高考时,家长前来陪考的意思。
  在远处,有人的身体微微一颤,喃喃道:“终于开始了。”
  却不是胡莹又是谁,同一个月前相比,这个高个子的小美女瘦了许多,颧骨也有些微微的突起,让她的五官显得更是分明,眼睛也仿佛要大了三分。
  两个锦衣卫的番子在旁边讨好地说:“大小姐,考生们都进考场了,该回去了吧。若是叫胡老爷发觉,咱们可要吃不了兜着走。”
  胡莹也不说话,只微微摆了摆头,将双手合十,嘴唇微微翕动,好象在念着什么,一脸的虔诚。
  没错,苏木先前并没有看错,胡莹来了,一直跟在他的身后。
  胡小姐知道今天是苏木的大日子,关系到他一生的前程。
  于是,她便起了个大早,就带了两个锦衣卫的番子过来,只想亲眼看看苏木是否进了考场,又考得如何。
  在苏木没有出考场之前,她是不会离开的。
  胡顺知道自己对不起女儿,又知道自家女儿是个刚烈的性子,一但惹恼了她,天知道胡莹会干出什么出格的举动。因此,这一个月以来,胡顺她都都是百依百顺,再不敢多说一句。
  所以,胡莹来贡院,胡顺干脆装着不知道,只派了两个得力手下跟在后面。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胡小姐终于将那段经文念完,抬头看了看天色,“应该开始答题了。”
  ……
  第一场正试的题目纸终于下来。
  苏木接过题目一看:会作。
  这两道题一道来自《大学》,一题来自《孟子》。
  第一题是《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意思是,所以,君子在任何方面都要尽心竭力,务必作到尽善尽美。
  这也算是《大学》中的名句,只要读过几年书,任何人都能明白其他的意思,也知道该如何作题。
  第二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很长。《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这题目一口气读下来,让他有些接不上气。
  这一题的意思也很简单,意思是地位低下的人尊敬地位高贵的人,这叫尊敬贵人;地位高贵的人尊敬地位低下的人,这叫尊敬贤人。尊敬贵人和尊敬贤人,道理都是一样的。
  讲的是礼,这题目也简单。
  这两道题中第一道因为是《大学》名句,在这些天经过韶先生的题海攻势中,苏木恰好做过,范文也由老师细心修改过,此刻只需直接誊录上去就是。
  笑了笑,心道:“韶先生说不打题的,却不想还是中了一道,却是我等的运气。”
  实际上,明朝的八股制艺严格限定在《四书》范围之内,区区四本书,出题的范围显得很窄,只要长年累月以其中的每一句话为题,逐一作下去。等上了考场,总归会碰到一道以前做过的题目。这也是科举制度中一件很无奈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到清朝时,八股文已经走到尽头,可谓该出的题目已经出尽。
  没办法,只能从《四书》以外的儒家典籍上寻找题目。
  可就这样也不成,于是,又有考官将两句不相干的话各裁去半句,组合在一起让考生以此作文,称之为:截塔题。
  当下就伸展了一下筋骨,磨了一池墨汁,用毛笔蘸了,也不用打草稿,就这么写下去。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一句中“是故”,是承上文,说不,不重要。君子,是大人成德之名。极,即是至善。
  “看来,这破题一句,则应该在善字上着眼。
  然后是承题,善后而成德,这一句也不能单独看,得联系上问,上文书日新,便是明德的事,末后说无所不用其极,便是止于至善的事。
  只要破题和承题写好了,后面几股倒也简单。
  实际上,当初苏木做的时候,只在破题和承题上出了点问题,后面的几股韶先生表示很满意,也就修改了其中几个句子。
  苏木作题是出了名的谨慎和慢,这一题作完,区区八百来字就花了两个小时,等到写好,已是后世北京时间上午十点左右。
  看了看自己的卷子,字写得极其工整,想必誊录的时候也不会被人抄错。
  至于文章的内容,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这道题目当初可是经过韶先生修改的,放在这一千多考生之中虽然不算优秀,但排个中上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如果这场考试只这一道题目,自己是妥妥地排进前一百,中个秀才当不在话下。
  关键是第二题,这一题以前可没做过。
  不过,经过刚过去那个令所有学生谈虎色变的一个月,苏木对八股文的认识又有所不同,心中也不担心。他也不求如童子试前两场那样场场第一,能够上榜就满意了。
  只需扣着题意写,格式上不出岔子即可。
  吃了块饼子,喝了口凉茶。
  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