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时空之门1619-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姚宗文本人当然从心里往外都想早一点派人去找王书辉的麻烦,找回自己的面子。可是呢,因为戚继光生前很得文官集团的赏识,戚家军和文官们配合的一向很好。所以,姚宗文也确确实实是把看起来很有本事的戚元彪当成是自己重要的臂膀的。
所以,下意识的,姚宗文就向戚元彪讨主意,想要听听他的看法。
戚元彪自然是非常熟悉武官们的猫腻的。不过呢,戚元彪这个“纯理论派”考虑问题相对比较全面。他向姚宗文建议,应该派遣一千多名新近招纳的“新兵”,随同考察小组一起前往荆州。
毕竟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压制荆州卫,警告荆州卫。另一方面,这也是对“新兵”的行军能力的一次考验。
听到戚元彪说出了这么“有见地”的观点,姚宗文是非常高兴的。他欣然的接受了戚元彪的建议。以陈建业为新军统领,率领一千人的队伍,随同考察组前往荆州。
。。。
第206章 连锁反应7
戚元彪的建议在姚宗文看来很“有见地”。樂文对于这一点,在明面上看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不过,戚元彪提出让刚刚被挑选出来的一千个“样子兵”跟随调查团出动的建议,那是有深层次的原因的。他可不是真的出于什么好意。
为什么我们总是说封建社会的人际关系问题很大呢。原因就在于,在封建社会中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在外部条件固化的情况下,封建社会的人很容易就会陷入到内斗消耗的桎梏中去。
比如说,原本戚元彪才是姚宗文直辖部队的长官。可是因为在选兵理念上,戚元彪和他的老板姚宗文之间产生了冲突,这就让作为武官次要位置上的陈建业看到了机会。
戚元彪之所以会被姚宗文夺走了统兵权,这和陈建业的挑唆是离不开的。
戚元彪在京卫里,这种事情他见得多了。虽然戚元彪自己很不喜欢这种龌龊,但是不代表他不明白这里面的猫腻。所以说,戚元彪很快就从蛛丝马迹中发觉了陈建业在这件事里起到的作用。
对于这个陈建业,戚元彪心里是相当的瞧不起的。原因不是别的。这个陈建业本来是万历年间的一个司礼监大佬的侄子。因为他的文化水平非常的有限,所以,即使他的叔叔是大明朝的顶级权力人物之一,但因为他本身的条件限制,也实在是没办法给他安排个好差事。
很多现代人觉得,现代社会里的各种考试中的舞弊行为很严重。事实是,在古代社会里,无论是作为国家抡才大典的文官科举考试,还是负责选拔统兵武将的武举考试,两者中的各种舞弊现象都是非常的常见的。
很多官二代官三代靠着自己的老爹或者爷爷考上了状元或者进士,这种事情在封建社会里是层出不穷的。要不怎么说,封建主义的东西比资本主义的东西更腐朽更落后呢。官二代、官三代,再加上利益集团,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封建主义在中国肆虐的表现。
陈建业就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还是个中官太监二代。
内廷的大佬们,不像作为外官的文官集团那么注重虚名,喜欢做些当婊子立牌坊的事情。所以,他们做起事情了更加的没有底线。这个陈建业因为文化上实在拿不出手,写自己的名字都困难,与文官科举彻底的绝缘。所以,他的大太监叔叔,就把他安排到了武举考试中。
大明朝的武举考试,除了要考察考生的个人武艺之外,还要考察考生兵法策论的能力。结果,这个陈建业不仅在策论考试中是靠了枪手才通过的,在个人武艺的考核中,此君居然也是请人代考的。结果,这件事情,就成了京师社会,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的共同丑闻。
戚元彪在京卫里,早就听说过此人的名头。原本想着这等人应该比较心虚,在为人处世上应该比较低调。没想到这个草包居然敢挖他的墙角,抢他的机会。自然而然的,戚元彪就要利用自己在姚宗文那里的影响力,通过阳谋收拾这个草包了。
戚元彪从来没有带过兵,这是个事实。可是呢,在京卫里混了十几年的戚元彪无论是从兵书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知道,带兵这件事情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
虽说从襄阳到荆州不过才四百多里地的距离。可是没有经过任何训练,没有任何经验的一千多个新兵,想要完成这四百里地的行军,那也是件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戚元彪可是知道,陈建业这个人可能除了他和自己的太监叔叔学的那些官场争斗之术外,基本上没有任何的治军和领兵的本领。此人在京卫里一直当的是后勤部门的负责人。怎么克扣粮饷,怎么倒卖军服军械,陈建业自然是很拿手。行军打仗的事情,这个草包必然要抓瞎的。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戚元彪才给姚宗文出了这样一个检验新兵行军能力的主意。这种堂堂的阳谋,陈建业还真的没办法拒绝。
更主要的是,戚元彪已经把点兵核饷的权力和领兵的权力全都让给了陈建业。他自己更是要呆在襄阳当宅男。反正不管这次的行动出了什么样的纰漏,都和他这个目前被夺了权的武官魁首搭不上关系。
戚元彪更深层次的目的,是要用事实的失败教育自己的老板姚宗文。所谓不听好人言吃亏在眼前。戚元彪知道,自己那个不通军务的老板要是不经过失败的教训,是不会全面采纳自己的建议的。既然如此,那就让失败来教育他吧。
陈建业这个人,怎么说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君是个比较仗义的人。
对于自己的同僚,他能够做到利益均沾。不管是哪个人当上了总管京卫后勤的主官,他这个后勤部门的佐贰官都能够把他拉下水。不管是他的上级还是他的下级,都能在陈建业倒卖京卫物资的黑买卖里吃上肉喝上汤。
自然而然的,陈建业甚至都不用借助自己叔叔的威势,就能在京卫里获得个“及时雨”的好名声。
陈建业其实算他叔叔的嗣子。因为他的三个儿子中的一个过继给了他叔叔当孙子。所以说,他叔叔在司礼监当大佬这十几年攒下的百万家资,实际上都是他的。
他在京卫里当了主管后勤的武官,每年的黑色收入也是无数的。所以,陈建业这个人在花钱方面向来大方。他非常喜欢到处撒银子,给人帮忙。他的这个特点,让他在京卫里积攒下了非常好的口碑。
去年的时候,陈建业叔叔去世了。失去了靠山的陈建业居然没有因为这个原因在京卫里混不下去了。因为他在京卫里的“好名声”,他被新上台的魏忠贤的爪牙,司礼监秉笔太监王体乾看上了。
就是因为王体乾的举荐,这个在后勤方面“颇有办法”王体乾语的陈建业,才被魏忠贤安排进了湖广武官体系中。
和戚元彪这样的纯粹的书呆子武官还不一样。陈建业这个人的个人风格是非常四海的。从京师到湖广的路上,他就和姚宗文的文武两班幕僚都打得火热。
陈建业也是有他的个人追求的。和深受姚宗文器重的戚元彪争夺武官魁首的地位,最终成为湖广武官第一人,就是他的目标。
。。。
第207章 连锁反应8
在现代社会,随便找一所县一级的中心小学或者中学,学生的规模都差不多能够达到一千人左右。【全文字阅读】し
现代社会的小学生和中学生们,常年的受到队列的训练的熏陶。无论是在体育课上还是在课间操上,他们都要联系集体行进。可是,在要进行运动会之前,这些常年受到熏陶的中小学生,也还是要在学校的组织下进行排演,才能保证运动会上的检阅活动不出问题。
与现代社会的小学生和中学生相比较起来。姚宗文通过陈建业从襄阳等四个卫所精挑细选出来的一千来个“样子货”的士兵,无论是从身体素质还是从文化素质上,都是一点儿也没办法和现代社会的中小学生们相比较的。
他们都是纯粹的文盲和纯粹的农奴。他们的平均年纪虽然已经在二十岁左右,可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过任何系统性的军事训练。都不要求他们能够排着整齐的队列行军,单纯的一个跟一个的走路不掉队,对于他们的难度都不算小。
在现代社会里,身体正常营养充分的一个现代成年人,每小时差不多能够步行十里地左右。连续走上七个小时,连续走路七八天,一般来说都会有太大的问题。
也就是说,在不需要负重的情况下,从襄阳到荆州这四百里地的距离,一个健康的现代人,最多六天的时间就能走完这个路程了。
但现在的问题是,陈建业目前领导着的一千个菜鸟“样子兵”,实际上是完全不能和一个健康的现代人相比较的。
你别看他们是从上万的卫所正兵中挑选出来的。实际上,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其他的卫所兵一样糟糕。常年的吃不饱饭,体力常年的透支,让这些看起来比那些年纪大的卫所兵更健康更有样子的年轻士兵,身体状态相当的不好。
别说让这些很多人都穿不到鞋的士兵每小时走十里地了。每小时三里地的速度,他们能不能坚持五个小时,这都很成问题的。
更主要的是,因为没有什么有经验的底层武官来管理这些菜鸟新兵。怎么组织和带领他们,也是个很大的问题。陈建业在最初几天里也一直在为这个问题烦恼着。
陈建业为人四海,能够被上司、同僚和下属称为“及时雨”,他的这种善意可是只针对自己这个阶层的人的。对于普通士兵,他和一切封建社会的武官一样,都认为他们是可以随时替换的消耗品。所以,为人四海的“及时雨”陈建业,根本就不关心士兵的状态如何。
新官上任的陈建业还是按照武官们的潜规则那样,部队成军之后,该怎么吃空饷,他就怎么吃空饷。该怎么克扣粮饷,他就怎么克扣粮饷。
倒是陈建业相对比地方武官算是有点见识。早在离京之前,他就自己出钱,从京师雇佣了三四十个身强体壮武艺不错的镖师当自己的家丁。
这三四十个家丁算是救了陈建业这个草包的急了。他们每个人都有些行镖保镖的经验。组织起队伍来,居然也算井井有条。不过,相对于正经八百的军官,他们这三四十个人把一千多个新兵当成了趟子手来管理。整个队伍看起来像个大的保镖团队,多过像一支军队。
比如说,正在路上行军的调查团队伍,物资和文武官员们都在马车上。而这些马车,被三四十个镖师,领着各自名下的趟子手士兵团团围住,在整个队伍的中间。
从保镖的意义上说,这种安排是倒是可以很好的保护住物资和重要人员。可是从军事指挥的角度出发,没有系统的指挥体系。指挥官和士兵处于完全分离的状态。一旦出现埋伏之类的突然袭击,这样的队伍完全是送菜。
从襄阳城出发,整个调查团走了十多天的时间,才渐渐的接近荆州府境内。
就是像陈建业这样的草包,也发现荆州地界和其他地区不同。一路上看到的情况都是让他非常的警觉的。
每个村子都建设了自己的城堡实际上是复兴会基地村的村民和复兴会各直属农场工人们居住的棱堡式民居。每个村子都练有使用鸟铳复兴会淘汰下来的不适合改造的复兴二式步枪。目前复兴军已经开始换装复兴三式步枪。复兴三式步枪即日本人根据夏塞波的改进版格拉斯步枪改制而成村田式步枪的民壮。
这种紧张的状况,使得一行人也不得不紧张了起来。就是陈建业也开始觉得荆州知府张宏的报告不一定是荆州卫的搪塞之词了。毕竟,这样严密的防卫和紧张的氛围,可不像是为了应付调查团专门弄出来的样子。
因为在这些地主阶级出身的文武官员们看来,这种在乡间守卫严密的堡垒,往往都是乡间的地主大户们建设的。要不是地方上的治安确实已经变得很差了,地主大户们不可能是这样一副风声鹤唳的样子。
比如说,调查团的队伍在试图进入一个村子的时候,就遭到了该村民壮的鸣枪示警。还没等队伍接近村子。村子的堡垒中就敲响了警报。然后就有一队队服饰奇怪但是却统一民兵制服,组织水平明显比调查团部队的素质要高的多的民壮队伍,迅速登上墙头并向调查团部队鸣“铳”警告。
陈建业派了一个师爷前去和村子里的人交涉。可是村子里话事的人,却死活也不允许调查团接近村子。哪怕他们出示了湖广巡抚的文书,他们也不相信。
陈建业他们不知道的是,他接触到的这个村子,实际上是复兴会的一座直属农场。整个农场里的生产建设兵,全都是复兴会下属的农业工人。他们都是接受过复兴会充分的军事训练、文化教育和思想教育的。
别说是湖广巡抚的命令了,就是天启皇帝的圣旨,也别想指挥得动他们。
作为接受了复兴会充分教育,产生了明确的阶级意识的农场工人们,他们没直接派出部队消灭这群人,那还是因为复兴会有明确的命令呢。
实际上,觉得受到了冒犯,感到非常生气的陈建业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幸运。正常情况下,超过三十人的队伍,在没有复兴会通知的情况下贸然进入农场的范围,一般情况下,他们的下场只有死路一条。
。。。
第208章 保民军第一战1
对敢于和复兴会作对,敢于主动挑衅复兴会的一切反动势力,复兴会的态度都是明确的。【】 章节更新最快彻底的消灭一切反动派,一直是复兴会的基本理念。
复兴会的这种看起来比较严苛残酷的信条是出自王书辉的影响。王书辉作为一个信仰科学社会理论和伟人思想的人,他认为自己没有毛老人家那么伟大的胸襟和敢于改造一切反动派的胆略。
正是王书辉出于对自己能力的不信任,才让他面对注定要被消灭的,落后的封建反动势力的时候,表现的相当决绝。他就是要彻底的,毫不留情的,对中国的一切封建反动势力进行最彻底的斩草除根。
当然,在这种理念下,可能会被王书辉领导的复兴会消灭的封建势力的人数,在现代人看来会有些骇人听闻。但是,杀掉千分之一的人,拯救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人,这种选择题怎么做,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情。
复兴会目前的情报部门在整个长江以北的湖广地区的每个州县里,都有自己的情报来源。新任湖广巡抚姚宗文对荆州卫不满。他要通过“点兵核饷”的手段为难荆州卫。这些消息,很早就被复兴会在襄阳地区的情报人员获得了。
对于这个事情,复兴会常委会的常委们态度很统一。他们认为,只要复兴会谨守荆州地区,消灭一切敢于入侵复兴会势力范围的人就一切ok了。
至于借口么,也很简单。就像以前复兴会应付原来的武昌府方面的原湖广巡抚衙门一样,以本地区地方不宁匪徒横行为借口,全面的屏蔽外来势力就行了。
是的,全面控制了荆州地区的复兴会,可以轻松的屏蔽一切外来势力。
毕竟,就是那些目前名义上还掌控在朝廷手中的县城,也是在复兴会的农场和复兴会的基地村的包围之下的孤岛。想要和这些地方联系,就必须经过大量的复兴会的地盘。所以说,复兴会想要阻断荆州地区和荆州以外地区的联系,那是非常的简单的。
王书辉对于目前的湖广形势有自己的看法。实际上,他觉得实力已经完全可以控制整个长江以北的湖广地区的复兴会,目前还不应该立即的就打出**旗帜,跑到前台和大明朝打擂台。
毕竟,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大明各地区越演越烈的兵变民变,还是整体趋势越来越严重的自然灾害,或者是最直接的东虏的入侵,或者是已经彻底陷入党争,乱成一团的大明朝的政治状况,都在客观的,持续的消耗着大明朝的生命力。
在王书辉看来,时间是站在自己这一面的。他真正的敌人事实上不是看起来张牙舞爪实力非凡的东虏,也不是已经病入膏肓的大明朝,甚至不是各地蜂拥四起的兵变和起义。对于王书辉来说,他最大的敌人是大明王朝在中国人心中的正统地位,是大明王朝代表着的封建制度。
对于他来说,在三四万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装备了用跨时代的工业体系支持的超时空的先进武器的复兴军面前,神话传说一样“满万不可敌”的满清,犹如一个蚂蚁一样可笑。
而在使用先进的农业科技,用机械化、专业化和专门化的手段进行农业生产,使用最先进的来自现代社会的高产耐寒耐旱种子的复兴会农业体系面前,那些总是号称几十万上百万的流民们,也完全不是问题。
如果真有几十万流民入侵复兴会的势力范围,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