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禽兽不如的穿越女-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男爵夫人气呼呼地宣布说,以后严格禁止决斗,所有的人都要到法**去听取她的裁判。

    人们立即叫起苦来,几个老人被推选为代表,到男爵夫人面前求情道,像这等只牵扯到一小笔财物的纠纷,标的物还不够诉讼费呢。

    罗怡气愤地指出,医药费,休养费,误工费,加起来远远超过了诉讼费。

    既然他们可以冒付出这些费用的风险,为什么要吝惜一笔诉讼费呢?

    就是诉讼费超过了这些费用,他们至少不必受皮肉之苦啊!

    何况,以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一个破口很可能就代表一条人命。

    但是农夫们听到男爵夫人的决定后,显得很不乐意,因为他们原是野蛮的民族,现在被迫束缚在土地上,又没有多少娱乐,又没有什么上升到贵族阶层的通道,参与或观赏一场斗殴是发泄积怨的有效方式。

    他们在表面上勉强地服从了,心里却并不当作一回事。

    这一原因罗怡并不知晓,但是她能看出他们的不服气,决定等白天的工程结束以后,再找几个人问询一下这件事。

    随后,她命令几个小学生将铁楸发到雇工们的手里,并登记他们的姓名。

    这几个小学生都是她挑选培养的,由她亲自教授了一些最简单的语文和算数,他们已经预先将要挖的水沟量好了,分成了等分的四十段,下包到每个挖沟的工人那里。

    另外,又有二十辆人力推车被发给其他人,他们将挖出来的泥土倾倒到指定的地方,那里有专门的计量员,每倒一车,就发给一根做了标记的木条,作为工作的记录。

    事后,这些人可以凭借这些木条,换取谷物、布匹或银钱。

    挖沟的工人在挖好自己那一段之前,不能领取报酬。

    罗怡发给每个挖沟工人一个用木条钉成的框架,他们挖出来的沟必须符合这个框架的大小规格,胡乱地掘一掘是不行的,必须用这个框架量过,符合了才行。

    前十名挖好的工人,可以得到额外的一桶酒,每人还能再得一个大面包和一块咸肉。

    最后十名挖好的工人,报酬里要扣去在工作日中供给他们的面包和牛奶。

    工具损坏的,可以到计量员那里更换一个,但是,丢失工具的人,必须照价赔偿,这是为了防止他们害怕弄坏工具而不使用工具,或是偷藏工具。

    计量员两人一组,罗怡本人流动巡查,若是对计量员有不满的地方,可以到她那里申诉,不收取诉讼费,计量员要是遇到农民无礼,也可以到她那里去申诉。

    另有五个人,负责给所有的人送饭送水,做一切的杂事。

    所有这些规矩,全部都说明了三遍,在开工之前,又叫每个人再重复一遍,再开工。

    这样做,是考虑到他们都是没有文化的人,有些连自己的手指头都数不明白。

    幸好,对酒,这些野蛮人倒是没有一个不明白的。

    听到最早做好的人可以喝到“真正的酒”,很多人已经懊恼没把老婆孩子都带来帮工了。

    听到开工的号令,他们便一起动手干了起来。

    罗怡慢慢地从边上踱步而过,观察他们的动作。

    因为,能够听从命令的工人,是最好的兵员……

66 基础

    昨天没刷开网站……

    穿越后,罗怡不曾认为自己安全过,越是熟悉这个世界,她越是知道这个世界,有多么的朝不保夕。

    穿越前,她从一些小说、影视作品里看到过充当反派的教会。

    烧女巫、迫害异教徒,等等。

    穿越后,她开始思考一个她以前从来没想过的事情。

    区区十几名使徒,是如何建立一个庞大的,跨越几个大洲的,从身到心禁锢所有人的教会的?

    最初的时候,他们并不比新中国建立后的那50个皇帝强到哪里去——地方官便处理了,都没有惊动中央,当时号称救世主的人,总督杀得并不少。

    信奉一神教的宗教理论家说,一神教天然便优于多神教,因为老百姓可以不用动脑子去记那许多神的名字和事迹了。

    只供一个神,简单,方便。

    但是,看那些比一年的天数还多的圣徒(许多都是异教神灵被换了个名字)和各式各样被供奉的圣物,罗怡觉得,供奉一大堆花花绿绿也是人的心灵需要。

    特别在这个一没文化,二没娱乐的时代。

    看看男女老少各种各样的圣像和绘画,听听各种神迹故事,算得不多的娱乐之一了。

    而且,众多的造像和绘画,还给匠人提供了工作,增加了就业,拉动了gdp,怎么看都是一举多得。

    又有一种说法,一神教不搞活人祭祀,优于野蛮的多神教。

    罗怡也看不出,把小孩在暗嫩子谷投入火中献祭给摩洛,跟指责一个女人半夜骑了锅子在天上飞然后把她烧掉,就结果来说有什么不同。

    何况,多神教也不意味赞成活人祭祀。

    即使在古代帝国,活人祭祀也是极为不寻常的,中国一向是多神教,但是商朝以后便不赞成活人祭祀了——《左传》中说,人是天地间最宝贵的,牺牲宝贵的人去祭祀,难道能得到更宝贵的?

    那么,教会的优势,在于哪里呢?

    罗怡觉得,是组织。

    因为只许信奉一个神,所以比起多神教来,一神教更重视控制信徒,他们轻祭祀,重布道。

    因为只信奉一个神,祷告的次数,礼拜的次数,饮食的禁忌,对异教徒的态度,等等,更容易统一,一般的信徒,更不容易脱离控制。

    信奉多神的,若在礼拜的日子不在宙斯的神庙里,可以托词说在马尔斯的神庙里,若是只信奉一个神的话,统共一个教堂,去没去做礼拜,一望便知道了。捐献的贡品,也更容易清点。

    信徒没有简单方便到哪里,教会收税可是简单容易多了。

    还有一点,就是一神教的教会,不但有组织,并且有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对穷人的施舍福利,这使得他们可以得到民心,取代政府。

    教会虽然黑暗,但是在这个混乱而残暴的时代,普通人——弱者们除了教会,还有哪里可以得到接济与上升的机会呢?

    教会就这样网罗了人才,增加了力量,终于进化成了boss。

    罗怡看到了教会的成功之路,她决定投资于教育和组织。

    若是一味依靠武力,最终……顶尖也就到蒙古人那个程度吧,占领,而不是统治。

    占领,可以给蒙古人提供醇酒美人,这对于他们来说就足够了。

    问题是罗怡对这两样都没兴趣。

    光有武力的话,即使一路胜仗,对她也没啥好处,何况,光有装备,就能一路胜仗吗?

    罗怡从来不认为,装备就能决定胜负。

    最好的反例就是明末,耶稣会支援了明朝廷红衣大炮的科技,还帮忙培养了炮手,一般穿越者能做的军事科技也不过如此吧!有的穿越者本身还要依靠耶稣会的技术支持呢!

    但是,在得到近乎穿越者的耶稣会的军事科技支援之后呢?

    这些炮和炮手,都落到了后金手里。

    这些可以说是穿越来的大炮,没能打下后金,倒是轰下了明朝的堡垒。

    一个几亿人的国家,被一个几万人的部落打到崩溃的边缘,差在哪里呢?

    后金的奴隶制度,跟“先进”“民心”都谈不上有什么关系,跟“生产力”“科技”那就离得更远,但是,他们起码还有组织,组织还有执行力度。

    它的反面,有国家制度,有先进科技,有广大的领土,丰富的物产和众多的人民,但是,户口编到了灭亡的几十年以后,税都收不上来……源源不断的奢侈品走私贸易,在它自己的子民因为饥饿在造反和饿死中间选择的时候,喂肥了这个国家的掘墓人。

67 办教育

    而且,罗怡手下的骑士们,并不比明末的,或者中国历史上任何时期的军阀更值得信任。

    也许有人会说她的能力不够,但是,不要说她一个异界来的穿越者,思考回路和这个世界的人经常对不上,就是纽卡斯尔王国土生土长的,如假包换的国王陛下,难道就能控制得了手下的军队吗?

    杰斯科的约翰就曾经说过,上一次战争的时候,有贵族投靠了北方人,导致纽卡斯尔王国战败。

    北方人,是异教徒。

    国王,是正统国王。

    正统的国王,尚且不能阻止手下的贵族投靠异教徒,卖国求荣,她罗怡,在正统性、合法性、个人武力、被教会和其他各界承认等方面,难道还能超过国王陛下?

    国王陛下都做不到的事情,叫她去做……

    能有什么好结果?

    另外一个例子,是课本上就可以读到的,孙中山先生的故事。

    同样在一个混乱的,军阀割据的时代,孙中山先生,一直依靠军阀闹革命而没有自己的枪杆子的结果是,闹来闹去,把自己闹到了中山舰上。

    不管现在对他的看法如何,罗怡可不认为自己的忽悠能力可以超过他。

    中山舰事件后,孙中山建立了黄埔军校。

    罗怡不打算把他走过的弯路再去走一次。

    所以,她一有物质基础,就建立了一所小学校。

    第一批一共招收了15名学生,七个男孩,八个女孩,都是农奴家庭的长子长女。

    要培养军队,就要先培养士官,要推广教育,就要先建立师范。

    之所以选择农奴家庭,是可以用“毕业即给予自由”作为交换条件,选择长子长女,是因为他们都有带弟弟妹妹的经验,将来更容易教训得了学生——罗怡自己没上过师范学过教育,只能从学生的来源弥补了。

    开学的那天,罗怡竭尽可能地,办了一个隆重的开学典礼。

    也许有人认为典礼是多余和不必要的,但是不管是学校、教会还是黑社会都办的事情,肯定有它的道理在。

    一个隆重的典礼能增加团体的凝聚力——让新成员感到自己找到了有前途的地方,感到自己被新的社会关系所接纳,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一员,等等……

    为此,罗怡特地穿上了盛装。

    要把孩子们从他们的父母和传统那里争夺过来,必须摆出权威的样子。

    这样才能做统领。

    人人平等的原始社会的时候,是没有什么“王冠”“权杖”的,一个村子的人,彼此都认识,也都平等。

    但是,一个村子是打不过几个村子的联盟的。

    而几个村子要联盟,一起出兵的话,做首领的人,就必须打扮得与众不同,否则,邻村的人如何认得出他来呢?

    如果认不出的话,人多而没有指挥的下场是悲惨的。

    长官的特殊服饰的必要性,是由对越反击战证实过的,之前,军队里认为军官和士兵是平等的,服饰上也该平等,指挥么,大家反正彼此都认识。

    一打仗,长官牺牲了,士兵跑散了,碰到一起的时候,怎样才能确定该听谁的呢?

    那个人自称是军官,真的吗?

    我比他官大还是小?

    于是,恢复了军官的服饰标志。

    从氏族社会进入部落联盟,酋长们——不管是东方、西方还是南太平洋某小岛上的——都穿戴起华丽的服饰,戴高冠,坐高位子,好叫人一看就知道,该听他的。

    这样,其他人就学会了该服从谁的命令。

    他们就能在一个确定的统帅的指挥下,前进或者后退。

    那些人人平等的氏族,我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除了我别人休想指挥的,不是指挥服从鲜明的阶级社会的对手,于是便节节败退,终于被从所有肥沃的物产丰富的土地上赶走,只能在某些人迹罕至的贫瘠深山里才看到他们的存在了。

    人压迫人的阶级社会,比起人人平等的原始**社会,就先进在这里。

    他们更有组织性,就能取得胜利。

    所以,罗怡穿戴得叫人一看就知道,她和那些学生的家长,是截然不同的。这样鲜明的对比,是为了给学生们一个深刻的第一眼印象。

    每个入学的小学生——年龄其实都不小,搁在罗怡穿越前,起码都是初中生了——都得到了一身新衣服,白色的束腰外衣。

    仪式上,罗怡叫他们拿起放在他们面前的麻绳,用它束腰。

    然后告诉他们,以及站在他们身后的父母们,若是他们能学习得好,就能得到红色的丝绸腰带和受尊敬的自由人身份,腰带已经准备好了,就放在这里,能不能得到,就看他们的努力了。

    另外,又摆出了一副铁制的镣铐,说明不好好学习而捣乱的,必将得到什么样的下场。

    男爵夫人说,捣蛋的孩子,会被拉到图尔内斯特,卖给异教徒,大家都知道,他们是惯于拿教徒的小孩的血做祭祀的。

    胡萝卜加大棒的讲话结束后,这些人都得到了丰盛的招待。

68 美食

    木盘盛装着烤鸡、烤野兔、烤发酵面包、煎鱼、黄油煎蘑菇等等美食。

    都是罗怡改良过配方的食物。

    也就是说,这些新鲜食物在端上桌以前,在烹饪过程中就加了盐。

    魔王对美食的执着是教士意料之中的,毕竟贪吃是七宗罪之一,魔鬼爱吃也没啥奇怪的。

    奇怪的是,魔鬼的食量其实不大,还不到贵族们在宴会上吃的一半分量就能叫他走不动路——教士猜测,这是因为这具身体的原主人那软弱的**实在承载不了魔鬼日益高涨的物质需求的缘故。

    但是,人类软弱的**虽然吞不下太多东西,用来执着于美食还是有可能的。

    他把很多时间,都消磨在了做菜上。

    这着实让教士不知道是该高兴好,还是该生气好。

    因为,魔鬼不在做菜的时候,通常会搞出各种新花样,比如,又一座冒着黑烟的砖窑——骑士们以为那是砖窑,虽然样子和普通的砖窑不大一样,不过他们一看不出那分别来,二不屑去认出那分别。

    砖窑或者瓦窑,那都是低贱的工匠的玩意儿,不是他们关心的。

    但是,教士看在眼里,忧在心里,这领地上的烟囱一天比一天多,这领地的特别也就一天比一天不好隐瞒。

    然而,魔鬼要是沉浸于做菜,教士又不高兴。

    魔鬼的许多发明,如今已经被证明了价值,土地增产了,教士因此也受到了农民们的欢迎,布道的时候来得人多了,人们手头宽裕,献给教会的奉献也多了,造纸作坊更是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银币,其数量是他以前不敢想象的。

    怎么能把宝贵的搞发明赚钱的时间,用来满足口腹之欲呢?

    这个魔鬼大君,也太没有志气了!

    他就这样陷于两难的境地。

    魔王对于教士的痛苦根本一无所知,又不能一天24小时工作,原料、工人、开工时机不可能随时都正好,在等待要素们凑齐的闲暇时间里琢磨一下做菜或者别的改善生活的办法不是挺好的吗?

    何况,需要改善的地方,也太多了。

    说给她以前的朋友听,大概都没人会信,罗怡这个异界大魔王,为了吃上一顿面条,等待了多长时间,花费了多少心思,经历了多少惨痛的失败……

    首先,她要等到小麦丰收,有足够的面粉供她实验。

    等有了原材料以后,罗怡一开始想制作拉面。

    在糟蹋了许多宝贵的面粉后,罗怡悻悻地放弃了制作拉面的念头,改用了机械方式——她让木匠制作了一台压面机。

    压面机,中原又叫河落床的,构造并不复杂,一个木制的框架,下面几条支撑的木腿,上面是一个放大版的锤子似得东西,柄比较长,有个支点,人压着手柄,锤子就落到框架上一个凹处,那里放着和好的面团,面团被放在一个类似蒸笼的空间,下面有许

    多孔洞,面团被锤子压着通过孔洞就挤成了一条条细长的面条。

    韩国、日本、泰国、尼泊尔、中国……都用这种方式制造面条,当然,中国还有许多其他的制造面条的方式,但是那些罗怡都不会。

    这个压面机采用了中国的式样而不是其他国家的式样,也就是说,锤子的支点放在一边而不像其他国家那样放在中间,这样,利用杠杆原理,一个女人也可以轻松操作而不必出动几个壮汉。

    爽滑的面条得到一致好评后,魔王野心勃勃地制造了一系列面点。

    其中一样就是猪肉饺子。

    饺子很受欢迎,耐德吃过以后,但是他是这个世界的居民,口味与异界魔王还有差异,所以,他觉得还有改进的空间。

    他让自己的老婆也仿着做了饺子,改进了馅料,邀请男爵夫人上门品尝。

    大魔王高高兴兴地吃了一口,就感动地掉了泪,声称在耐德家里,白天都能看到星星和天堂。

    这是当然的嘛,馅料又用了最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