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唯有轻徭薄赋,降低赋税,百姓必然负担减轻!”李纲说道,“此次平叛之后,不如对叛乱区域,减税三年!”

赵朴点点头,又摇摇头,这个策略,治标不治本,眼神看先了赵鼎。

赵鼎道:“唯有召集流民,加入军伍,在前线边疆屯田,以供军资!”

赵朴点点头,这依旧是治标不治本。召集流民加入军伍,将军队变得庞大,战斗力也稀释了,又加重了财政负担。而最为忧虑的是,屯田制度高耗低能,得不偿失。

又问了几个臣子,答案也差不多相同。

或是整顿田地,清查田税;或是整顿吏治,治理**;或是压制土地兼并;或是将流民编入军伍。来来回回,就是那三板斧,多是治标不治本的策略。

多数策略,只能起一丝效果,长远看来,是失策的;有些政策,看似英明,其实执行起来,困难重重。

比如轻徭薄赋,降低赋税,这根本不可能。此刻是宋军决战的前夕,宋朝必须维持高税收,府库充足,这样抗金才有钱财,不然走轻徭薄赋,倒是有利于百姓,但是不利于国家。

而整顿田地,清查赋税,更是不可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的基层政权,都是被宗族和士绅势力把持,他们有的是办法,隐瞒田地亩数,将上等田说成下等田,而将一些贫民的下等田说成上等田,将田税转嫁到贫民手中。

而整顿**,更是不可行。在二十一世纪,尚且是**严重。而此时,仅仅是宋朝,识字率低下,法制意识淡薄,地方到中央政权,全被士绅把持,十个人九个贪,根本没法治理。只能是整顿一下,好上一段时间,过后恢复依旧。

而压制土地兼并,更是无稽之谈。开国时,经历战争,人口大量死亡,可以较好分配土地;可是随着人口数量增多,土地兼并也会随着扩大。

土地兼并,是符合商品经济规律的,违反规律,必然受到惩罚。想要抑制土地兼并,唯有大规模发动战争,最后人口户数,十不存一,自然能压制土地兼并。

而赵朴从来不想要压制土地兼并,他不觉的靠一人之力,能单挑了整个地主阶级。

赵朴的脸色变动的阴沉了起来,在场的臣子们也觉得忐忑不安,显然他们的话,并不能让皇帝陛下满意。

“流民动乱,原因很多,说一千到一万,就是土地数量不够,难以养活足够的百姓,故而,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揭竿而起!”赵朴平静道,“各位卿家的办法很好,只可惜治标不治本。朕倒是有个一劳永逸的办法!”

在场的臣子立即竖起了耳朵,李纲不由问道:“不知是何种法子?”

“殖民!”

赵朴提起笔,在宣纸上,写了两个大字。

“殖,养殖,放养;民,百姓,民众。要好似,放养牛羊一般,放养百姓!”赵朴说出了对“殖民”的理解含义。

“吃饭问题,是第一问题。只有解决好吃饭问题,才能谈及教化。连饭也吃不饱,谈论礼义廉耻,谈论忠君爱国,谈论北伐大业,谈论千秋功绩,谈论文成武德,都是水中月,镜中花。”

“而人力有时尽,良田的数量是有限的,在高明的一些君王,也无法变出土地。而一些山地、沙地等,土地肥力有限,不适合耕种,强行开发,只会破坏水土!”

“为君王者,当以开辟土地为先。商代时,土地仅仅有河南一部;可到了秦朝北到河套,南到大海,西到四川,东到大海;而到了汉唐时代,扩张到了西域,扩张到了东北;而到了我朝领土萎缩,如今更是划江而治,苟延残喘!”

“开辟领土,扩大领土,不为扬名立万,不为后人敬仰,只为子孙争取生存空间!”

“草原民族也是频繁南下,也是为了争取生存空间,只是他们以杀戮为主,以破坏为主;而我朝争夺生存空间,以弘扬圣人之道为本,以种田为主,以缓解人口压力为目的,建设创造为根本!”(未完待续。。)

第437章殖民,弘扬圣道

殖民,殖民地!

后人,一谈起“殖民”,多是想到了印第安人的苦难,想到黑人的掠夺史,想到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其实,殖民的根本意思,则是将民众组织起来,形成强大的建设力度。

殖民,是创造,而不是破坏。

当年,夏商之时,华夏的起源之地,仅仅是山西、河南、陕西的一部分,四周都是蛮夷。可是随着扩张,文化、习俗、典籍等,各个方面的侵袭,将那些蛮夷之地,改造成繁华之地;昔日的蛮夷,也是渐渐化为了华夏族的一部分。

而这一方面,西方人做的不好,多是烧杀抢掠,多是毁灭。直到,英国人蒸汽时代,才开始建设农业,发展牧场,发展种植业,发展轻工业,才算是走上殖民的轨道。

赵朴开始向臣子们,孜孜不倦的灌输着殖民的概念。

“殖民的本质,是弘扬圣人之道!”

“世界上,都有蛮夷之地,那里土著野蛮,不知礼仪廉耻,不知圣人之道,身穿兽皮,饮血茹毛,刀耕火种,好人殉人祭,残忍无比,可怜无比……”赵朴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述着,蛮夷们的悲惨生活。

同时眼神看着这些臣子,只见这些臣子们面无表情,似乎在认真顷刻,可却有些睡着的倾向。

不由得心中有些发怒,赵朴开口道:“圣人之道,不能闭门造车!只是,李卿家。可否跟朕解释一下,何为圣人之道!”

李纲头一震。有些醒了过来,说道:“天之道,利而无害;圣人之道,为而不。”

这是《道德经》中的答案。

赵朴摇了摇头,很是不满意,秦桧挂了之后,失去了政敌的李纲,似乎也憔悴了很多。有些无精打采,不由的看向了一旁的赵鼎。

赵鼎心中会意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赵朴道:“一百分,只能得到八十分!”

而刚刚李纲的回答,属于不及格。

赵朴又看向了范宗尹。

范宗尹回答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赵朴满意的点点头道:“一百分!”

接着。问道:“那如何为天地立心:如何为民立命?如何圣继绝学?如何为万世开太平?卿家可知道吗?”

范宗尹摇摇头道:“微臣不知!”

赵朴道:“你不知,但是朕知道!”

这一刻,赵朴没有一丝谦虚;到了此刻,也不需要谦虚。

“我大宋,乃是天朝上国。何为天朝上国?天朝上国,就是天地的中心。文明的中心,是天地精华之地!身为天朝上国,宿命就是要将那些蛮夷,教化为文明人,摆脱落后。摆脱蛮夷!”

“想当年,华夏的起源。黄帝的故居,不过是河南一部分而已,四周多是蛮夷,河北幽云为戎狄之地;关中陇上,为西蛮羌狄之地;山东为东夷之地,就此刻的杭州,也是蛮夷之地。”

“可是,那些先辈们不避艰险,不避艰苦,不断的教化蛮夷,于是蛮夷化为文明,昔日蛮夷之地化为汉土!没与那些先辈开发江南,江南可能现在依旧是蛮荒之地,依旧是蛮夷纵横。那时北边有女真压迫,南边有蛮夷追杀,我大宋可能真的亡了!”

说道这里,赵朴不觉笑了起来。

在场的臣子们则是揣摩起皇上的意思。

想要当好臣子,要揣摩出皇上话中意思,做到步调一致,做到时刻去擦屁股,这才是合格的臣子;而时刻与皇帝对着干,缺乏默契感,是混不下去的。

可在场的臣子,此时,觉得有些跟不上皇上的节奏。

皇上说了半天,他们还是一头雾水!

赵朴道:“一些蛮夷国家,时常先我朝进贡一些珍奇异宝,而我朝则是以一些金银丝绸回赠,看似慷慨,其实最为小气。钱花了,就没有了,授之以鱼,授之于渔。我朝不应当只是送一些金银,这太俗气了,应当将圣道也弘扬到异地,弘扬儒道于蛮夷,教化他们!”

“东北是女真人萨满教,西域是伊斯兰教,而西藏则是喇嘛教,而南洋诸国又是诸多邪教。而我等应当秉承圣人之道,传播儒学,而不应当让这些邪教,毒害这些蛮夷,让蛮夷们一直蛮夷下去!”

这时,在场的臣子总算是听明白了,原来是想要让一些士大夫们,去蛮夷之地,传播圣人之道。

只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那些蛮夷们,可不懂得尊敬读书人,一个不好就上了架,被烤了!

况且那些蛮夷之地,或是金军占领,或是交通不畅,或是瘟疫瘴疠之地,九死一生呀!

赵朴扫了一眼他们,就知道他们心中想什么,这是多年来养成的默契感,不由开口道:“蛮夷之地,多有大军护送,安全无比。闭门造车,不是圣人之道。即便是论语倒背如流,也未必能弘扬圣人之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圣人之道,不在于说多少,说得多么漂亮,而在于做得有多好!”

“立德,立言、立行!立行胜于立德、立言。说一百句漂亮话,也不如干一件事实!”

“当年孔子才学出众,与他不相上下之辈,大有人在。可是为何只留下孔子名号,其他人泯然众人矣,只因为孔子以行检言,行胜于言!”

“当年,孔子游历列国,儒家为之兴起,世人才知儒学存在;后来孟子周游列国,儒学成为一时显学;而董仲舒游历列国,最后说服汉武帝,独尊儒术,方有儒家今日盛世。孔子能周游列国,尔等难道不能吗?”

这时,各个大臣总算是明白了皇上的意图,这是要臣子们效仿孔子周游列国。

只是孔子只是在几千里范围内打转,可他们中一些人却要出海,到南洋。

南洋,湿热,毒气重,一个不慎就是病重身亡。

这可比孔子周游列国艰难多了,危险系数也大。

只是臣子们都没有反驳,总不能说怕死就不去了吧!

这也太丢人了。

果然赵朴说道:“其实死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大宋天天都在死人,牵线战士每时每刻,都面临着生死。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或是老死在床上,或是死在美人肚皮上,或是死在战场上,或是为国而死,总是免不了一死。若是因为泡妞把妹,身体亏空,最后死在女人肚皮上,那是龌龊,是轻于鸿毛;若是为弘扬儒道而死,那就是重于泰山!”

只可惜,在场的大臣们都是老油条,没有听进去。

宁可轻如鸿毛的活着,也不愿意重如泰山的死去。

有些唱独角戏的味道,可该做的还是要做,可是还要继续唱下去。

赵朴滔滔不绝的说着,灌输着殖民理论。正所谓见菜下锅,对不同层次人说不通话。只是讲着讲着,有些疲劳,在场的臣子们都奄巴巴的,好似死了爹妈一般。

没有质问,没有反驳,只是一个劲的点头,似乎很是赞同。

可这恰恰是最坏的现象。

此刻,赵朴在销售殖民理念,不怕臣子们质问、怀疑、挑刺,就怕一个劲的点头,似乎很是同意,其实不以为然,根本没有进入耳朵中。

说着,说着,赵朴也没有了兴头,宣布散会。

秦桧死亡后遗症,再度显现出来。

秦桧死后,这些臣子们好似被阉了的狗,一丝激情也没有。这些臣子们,暮气已衰,垂垂老矣,再也没有上进心。等着退休,等着养老,至于殖民的事情,一点也不关心。

殖民,好处很大,只是过程太漫长了。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是上百年,才能收获到结果。而那时,他们早已经进了棺材,见不到那一刻了。

而殖民时间太漫长,繁杂事情又太多,一个不慎就容易出问题,一世英名尽数毁。

收获与付出不成比列,自然不积极了!

“果然,还需要奸臣,没有奸臣,朝堂内暮气沉沉,一点活力也没有,不想着干事情,全想着揽权!”此刻,赵朴有些怀念秦桧,奸臣还是有一丝作用的。

第438章内阁换人

在御花园内,赵朴正在散步,身边只有瑞雪相伴。

昔日的侍女,也变成了他的女人。

“陛下,发生了什么,你的心情有些不好!”瑞雪敏锐的感知到了,身边皇上心情有些失落。

“秦桧死了之后,觉得寂寞了很多!”赵朴幽幽道,“秦桧有太多的缺点,为人好投机,人品又差。不过,他活着时,至少能解决很多麻烦事,有些小事,不需要我操心。如今,他去了,麻烦事多了,脑袋都大!”

秦桧之死,一般人不知底细。

可是,瑞雪却是深知底细,秦桧犯了皇上的大忌讳,必死无疑,天上地下,谁也救不了他。

瑞雪不由道:“李纲为人刚正,赵鼎善于谋划,范宗尹多谋,其他臣子也多有贤能之辈!自然可以替代秦桧!”

赵朴摇摇头:“若是在治世,天下太平,那时他们倒是守城有余,可如今是乱世,乱世有乱世的残酷,而他们不适合乱世!李纲为人刚正,可是缺少变态,言胜于行;赵鼎善于谋划,奈何心眼太多,缺少勇气;张浚激情有余,奈何少了几分沉稳。范宗尹为人精明,却少了几分睿智。”

“而如今,正是乱世,从大乱到大治的时刻,昔日一些不好动手的弊政,正需要快刀斩乱麻,干净利落解决。一味的守成,只会害人害己;只有勇猛刚进,方有出路。可能会摔跟头,但是至少在进步!”

瑞雪心中一动。问道:“陛下,要在内阁中。换人?”

赵朴点点头道:“是要换人。只是对于文臣,多数不太熟悉,不知底细,不知哪一个合适?”

新入内阁的臣子,不会是老大臣,而当是锐意进取的年轻一辈。

瑞雪道:“虞允文,为人贤能,不避艰苦。可入内阁;万俟卨精于政务,为人圆滑,可入内阁;史浩为人才能一般,但是胜在谋划……”

这些推荐的臣子,年龄二十以上,没有超过三十岁,属于年青一代。正是锐意进取的一辈。

赵朴道:“朕仔细思量一下!”

“陛下,似乎要实行殖民之策!”瑞雪问道。

“殖民之策,从短期来说,有利于安定流民,减少叛乱;从中期来说,这有利于北伐;长期来说则有利于根除三冗三费!”赵朴道。“只是内阁那些臣子,太不给力了,暮气沉沉,缺乏进取……”

“金军南下,大量百姓南迁。加剧了人口压力,使土地。严重不足;而大量从北方逃亡而来的士绅,又利用特权,抢占大量土地,使用地更为紧张;而我朝北伐又要加重赋税,这又激化来矛盾,三者合一,酿造成流民叛乱,一波接着一波,即便是强行镇压下去,也没有意义。很快流民叛乱,会再起,这是无解的策略,根本根治不了。”

“百姓南迁,总不能挡在外面,任由金军欺凌;而士绅侵占土地,太多太多了,无法彻底清理。而我朝要北伐,必然要重税,这也无解。因而叛乱不可止!”

“唯有殖民之策,先迁移人口,减少内地流民数量,缓解人口压力;后是大规模开发,再派遣官员治理,渐渐形成规模。那时人地矛盾减轻,流民数量减少,自然没有流民叛乱!”

当内部爆发危机的时刻,只有两个手段,解决问题,一是内部改革,各个阶层利益进行再分配;二是,对外侵略,将内部矛盾转移到外面。

此时,宋朝内部改革,小改革没有问题,可是如王安石那样大刀阔斧的改革,必死无疑。此时,向外扩张成本,远远低于内部改革,收益却大于内部改革。

在后世,为了争夺南海几个岛屿,一些国家天天闹纠纷,差些打仗;可是这个时代,南海多数地区,都是无主土地,都是蛮荒之地,只有一些土著居民,领土观念淡泊,只要开着船过去,只需要付出很小代价,甚至不付出代价,就能获得大片岛屿,大片肥沃土地。

而宋朝有着庞大的海军,在这个时代,是独一无二,可以说挥手可灭国。

若是组建南海都护府,想来没有那个国家有胆子反对。

此刻,宋朝玩海洋霸权,几乎没有对手!

赵朴接着说:“我朝即便是大败金军,收复北方土地,那时北方多是一片焦土,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重建,这回加重南方百姓压力。一味靠着南方输血,会导致我朝根基不稳,拖入险境。唯有扩利于海外,减少对南方输血!”

“长期来说,三冗三费,耗尽了我大宋太多财力,致使民弱兵疲。此患不解决,我大宋必会再次上演靖康之耻。唯有向外扩张,转移矛盾,当领土人口扩大时,各个矛盾也会彻底缓解!”

赵朴详细的讲述,殖民带来的好处。

若说,之前面对内阁大臣死,赵朴是则重讲述,殖民对弘扬儒道的好处;那此时讲殖民,则是重点在利益的表述,短期利益、中期利益、长期利益,乃至是各个层次的利益。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利益,要说不同的话,就好似营销一般,将商品推销出去。

历史上,西方殖民成功,就是因为满足来各个层次利益。教廷、传教士,可以借机传教;封建地主,可以从中获取钱财;而贫民,可解决温饱,有发财的机会。

而赵朴想要将殖民政策推广下去,就要满足各个层次的利益需求。

即便是满足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