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这个皇帝瞎指挥,似乎有些不妥当。

“王守义,你做事,我放心,好好守城吧!只要襄樊得到保全,你就是大功一件!”赵朴平静道。

“微臣,定然不辱使命!”王守义道。

“那朕就敬候佳音了!”赵朴道,“通令全军,金军一日不退,朕誓不离开襄樊。本王誓死与襄樊共存亡!”

“是!”

很快,众将士们都已知晓皇上就在城楼上,亲自守城,金军不退,誓与襄阳共存亡。

而此时。没那个身穿铠甲的男子,就是皇上!

在大宋。能够亲临一线。鼓舞全军士气发出与襄阳共存亡的口号,没有一个皇帝能做到。宋钦宗、宋徽宗做不到;在前一些的神宗、哲宗做不到;就连是太宗皇帝也做不到。唯有开创大宋基业的太祖陛下,有这般勇气。

看着远处的皇帝,众将士不由的心生感动,战意渐渐的增加了起来。

宋朝并不缺乏热血之士,也不缺乏善战之兵。更不缺少名将。只是大宋的整体环境中,热血报国得不到尊敬,战场厮杀得不到奖励,名将被埋没。而勾心斗角,耍阴谋诡计,渐渐的变为了主流。

热血渐渐冷却,善哉之兵变成了废物,名将也退化为垃圾。

而这一刻,皇上亲自在城楼上,守城的举动,让那被泯灭的热血渐渐的复苏了起来。

………………

金军靠近,大旗挥舞了数下,接着悠长的号角声响起,随风传来,凄凉却慷慨,悲壮而杀气腾腾。

“灭宋!”

“灭宋!”

“灭宋!”

城下的十万金军军齐声发三声大吼,吼声震天,好似野兽在吼叫。

赵朴心中一颤。

而这时,王守义一挥手,守城的将士也是齐声喝道:

“破金!”

“破金!”

“破金!”

气势之雄壮,丝毫不下于金军。

“咚咚咚!“

又是鼓声响起,数面大鼓按着节奏同时敲响,鼓声动天,也敲击在众人心中。

金军动了,踏着鼓点,分为两个大阵走出阵列而来,后面其战士举起了手中的兵器,随着鼓声节奏,呼呼的喊了起来,带着杀气,好似潮水一般淹向了樊城。

赵朴眼睛一缩,金军一出手就动用了两万金兵,而这只是第一轮。

这段时间的恶补,赵朴已经粗略的知道了,这个时代守城的大致方式。

先是填平护城河,若是护城河有水,要搭建简易的浮桥。

接着,用蒙着牛皮的蓬车,护送弓弩手先到城墙之下,用强弓劲弩压制城墙上的防守士兵,尽可能的杀伤城上士兵,弓弩射杀一段时间后,士兵们再从大车中冲出来,或者在城墙上往上射敌,或者搭着云梯往上攀爬,以优势兵力爬上城墙后,杀灭守城士兵,再攻下城门,放大军入城;或是用冲车冲撞城门,若能打开城门,则先杀进去也好,或者其他水攻,或者是挖地道等等。

幸运的是,这个时代还没有火炮,没有轰塌城墙的战列;也没有挖地道,埋设火药炸塌城墙的战列。

因为这个时代的钢铁质量太差了,根本制造不出强大的火炮;而这个时代硫磺提纯技术也极为糟糕,制造出来的黑火焰威力有限,再加上气密性不好,致使火药攻城,还没有成为主流。

火药,此时更多是扮演着易燃物的角色,而不是爆炸物的角色。

对这些当下流行的攻城战术,赵朴都做过一定的预防,此时几乎是铁打的城池,似乎只有不断的围困,就像历史上蒙古军,打了襄阳三十九年,围困了襄阳五年,才破城。

只是金军有那么多时间可以消耗吗?

他们耗不起!

第288章近身肉搏

望着那金军两万大军越来越近时,赵朴静静的等待着,等待着金军进入弩箭的射程之内。

层层的老兵涌了上来,将赵朴挤在了后面。他这个皇帝只是观战而已,不需要他拿着大刀片子,上前冲杀。

这些老兵,都是从河东征战时,就跟谁赵朴征战已经有几年的光景了,守城战还是要靠他们,那些新兵更多是打酱油的。

在一干军中校尉的劝说下,赵朴只能是向后退去,退到了城楼内部。而城楼,建造时加固,本身就带有较强的防御之力,安全无比。

赵朴想了想,还是老老实实呆在这里吧!

赵朴拿出望远镜,开始观察敌情。

三百步…………

二百五十步……

一百五十步,终于到了弩箭的攻击范围内,也到了投石机的攻击范围内。

“投石机准备!”

“弓箭手准备!“

“滚木礌石准备!

一道道命令下达了下去,城上气氛也是随之紧张了起来。

守城的仅仅有五千多老卒,更多的是上万的新兵,今天新兵们将迎来当兵生涯中的第一场洗礼。

不过好在,小队长以上都经过了训练,又有老兵带领着新兵,守城是该怎么做,该负责那一段,如何应对等等,都有了相应的规划,紧张有些,慌乱有些,可是没有人扭头就跑。

“投石机发射!”

这时,突然一道命令下达了下去,仿若近在耳边一般,赵朴一愣,只感到投石机响动的声音传来,一个个石头被抛出,划着弧线,向着城外发射而去,好似雷霆一般。

突然响起了一道声音“发射!”仿佛近在耳边。然后便是几道嗡嗡声响起,周扁显是一愣,随即便反应了过来,那是我方的投石器发威了。

投石机发射了,赵朴的心也是随之砰砰乱跳了起来。

只是稍后变作了失望。

城下发出数道咚咚声,是石头砸在地上的声音,但却没有想象中的敌兵惨呼声传来。因为射的有点远,除了少数几个石头砸在敌军阵中,剩下的都落空了!

“可惜呀!”赵朴心中暗道可惜。

而此时,底下的投石机又开始调整,再度发射,“砰砰砰!”一个个石弹飞起。砸在了金军军阵中,立时间惨叫声传来,一些篷车在石弹的砸击下,纷纷损毁,城内的精兵也是纷纷殒命。

“好!”赵朴不觉叫喊了起来。

这时,城下的金军也开始反击,借着篷车的掩护。金军士兵拉开弓弩,向着城上射击。

“刷!刷!刷!”

好似下雨一般,仅仅是第一轮射箭,就射出了上万只箭。

看着满天的箭雨,好似天上飞过了一片黑云,连那初起的夏日都快要遮住了,天色也为之暗淡,赵朴的寒毛立时竖了起来。这是何等气势,何等凶悍。

万弩齐发,遮天蔽日!

眼见那黑云越来越近,越来越大,虽然知道箭雨射不进来,可还是有亲卫上前,用盾牌护在了赵朴身前。

那黑云好似猛兽。捕食一般,猛的扎了下来,又好似海浪扑来,瞬息之间。要淹没襄阳城一般。

“刷!刷!刷!”

响声不绝于耳,有的射在城墙之上,有的射在盾牌之上,更有的射在铠甲上,惨叫声随之而起,巨大的冲击,让赵朴不觉间心神摇曳,足足五六个呼吸之后,箭雨才暂时停歇了下来。

真是恐怖如斯!

北城墙,原本整洁明亮,此刻却是到处插着箭,或钉在城墙地面上,或插在城墙靠内侧的木棚之上,或扎在那些个犹自还在发抖的木盾或是刺在士兵身体内。

在三轮齐射之后,金军开始发起进攻。

弓箭手在远处射击,负责掩护,而一些步兵则是推动着篷车,接近了护城河,搭建浮桥,攻到城下,然后是云梯密集而上,士兵蚂蚁一般,往上冲击。

“杀呀!”

“冲呀!”

一方拼命的攻击,一方拼命的防御,一点战斗技巧也没有,只有不断的死人,不断的流血,生命是战场上最为廉价的军用物资。

而这时,投石机不断的砸向了远处的篷车,几十斤重的大石头砸下,在重力的作用下,几乎是瞬间毙命,化为肉泥。只可惜的是准头太差了。密集的攻击下,有一半的篷车被损毁,还有一半的篷车到了城下,进入了投石机的死角范围内,此时投石机再也无法威胁到金军。

而弩箭射在篷车上,只是挠痒痒,一点用处也没有。

樊城在南方,护城河宽大至极,必须要竹排做成的浮桥,使士兵们通过。为了防止火烧,在浮桥上面,铺了厚厚的一层黄土,这样活烧不着了。在牺牲了几百名金兵之后,浮桥总算是搭建成功了。

护城河,轻易的被渡过了!

金军战士奋勇向前,抬着云梯,金军杀到了城下,然后开始了密集的攻城。

云梯上有钩子,一旦靠在城墙上,抓住城垛,唯有利斧砍断,才能推到云梯。而砍云梯上的钩子时,也是为威胁的时刻,是金军弓箭手射击的最佳时刻。

一个个云梯被推到,或是被城墙上的灌木雷石砸断,或是被金汁浇在身上;而金军也是靠着精确的射击,不断的狙杀冒头的宋军。战斗很快的进入了惨烈之中。所幸的是,此时宋军还占据着优势,有余护城河的阻断,即便是有浮桥可以通过,奈何浮桥根本无法通过大型的攻城器械,这让宋军无形中占据了优势。

“轰!”一盆金汁倒下。

金汁,名字好听,其实只是煮沸的粪水而已,既烫又臭,又容易发炎感染,难缠无比。

顿时间沸水的炙躺,顺着衣甲,流入士兵的脖子内,或是手臂上,或是脸上等,立时间起了水泡,而臭味也更是弥漫开来,一些金军忍受不住,不由惨叫了起来,一些疼痛难忍最后滚落下云梯。

而此刻,沾染着猛火油的木材,更是被抛射到了浮桥上。

顿时浮桥变成了一片火海,一些正踏在浮桥上的士卒,立时间被烧成了活人;而远处的投石机更是连续的发射中,发射着也渐渐的找到了感觉,专门射杀金军士兵。

战斗在惨烈中进行,尽管宋军战士拼命抵抗,可还是有金军士兵登上了城墙,立时间短兵相接,近身搏杀开始了。

而赵朴也再次见识到了金军的凶悍,披着厚重的战甲,悍不畏死的进攻,好似一抬人形凶器,专门为了砍人而诞生。而这时,鸳鸯阵再次出动了,只是这一回变了花样,而是五人为一组,围殴一个金军士兵。

“杀!”

三敢长矛的刺杀向,金军士兵勇敢至极,也不免被刺成了血窟窿。

一个个金军士兵越上了城墙,只是人数太少,终究还是成不了气候。在鸳鸯阵的夹击之下,长矛,短剑、盾牌等武器的配合下,纷纷被绞杀,化为了城墙上的尸体。

战斗还在继续,近身搏杀还在持续。

城下的金军士兵,精确射击着,不断的支援着,一些肉搏的宋兵被射杀无数。而在城上死战依旧。

血与火在交融,赵朴的眼睛不觉间发痛。

这就是战争!

………………

此刻眼睛发痛的,不仅仅是赵朴,金兀术也是眼睛发痛。

这仅仅是第一天,仅仅是战局的开始,樊城之艰难,就超出了他的预料,伤亡之惨重也是远远超过了汴梁,南阳。这一次,金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关。

只是金兀术咬着牙,静静的等待着,忍受着巨大伤亡,不能有一丝退却,因为那里有宋朝的皇帝。

要杀了他!

Ps:襄阳大战,已经开始。

第289章金军退去

金军连续发起几次攻击,都被宋军打退了!

激战了两个时辰,金军连续的换了三波,轮番上阵,都是没有把樊城啃下来。事实再一次证明,只要宋军勇猛作战,战术应用得当,金军根本无法攻克樊城。

当鸣金声响起的时刻,金军缓缓退去。

在城墙上,还有城下,护城河内,到处都是尸体,还有散乱的箭矢,破碎的盾牌,长矛等等。这些尸体中,有的是金军士卒,还有宋军士。

看着满地的尸体,赵朴再次被震撼了,这就是战场,生命最廉价之处。

“收拾阵亡将士的尸体,免得引发瘟疫!”赵朴吩咐道。

战争,会引发大规模的战士死亡,阵亡战士的尸体若是处理不当,会引发瘟疫。而襄阳,处在温暖潮湿的地带,此刻仅仅是四月份,可是天气已经炎热至极,引发瘟疫的可能性更大,必须要谨慎处理。

历史上,很多大城,就是被瘟疫折磨,最后不攻而破。

这时,一个个吊筐下去,开始收拾整理尸体,阵亡将士的尸体被抬了起来。本来是该入土为安的,只是此时的情况,显然是不允许了,只能是火化。

“陛下,金军士卒的尸体该如何处理?”王守义问道。

“你说当如何处理?”赵朴反问道。

王守义道:“不如通知金军,前来收尸,以示仁慈!”

赵朴点点头,表示同意。

“伤亡如何?”赵朴又问道。

王守义道:“我军伤亡三千人,而金军伤亡五千人!”

赵朴皱了皱眉,这个伤亡比列可不少呀。自古是攻难守易,攻击一方伤亡要比防守一方。要巨大的很,三比一,四比一,甚至是六比一,也是存在的。而此次战斗中,伤亡数量竟然连二比一也没有达到。

守城一方伤亡太大了!

不过想一想也正常。老牌的嫡系部队,仅仅两万多,在到了襄阳之后,大力扩编,军队规模迅速扩大到了二十万。只是数量增加了。质量相应的下降了,整体上训练不足,战斗力低下,军官人数不足,没有见过血。

这些都是致命的弱点。在刚才的守城战中,新兵没有崩溃。就不错了。这样巨大的伤亡也在情理之中。

不久之后,金军也派来了使者,要求收回战死士卒的身体。

宋军答应了,一个个牛车拉动着尸体,返回金军大营。

………………

看着地图,金兀术脸色上带有愁苦之色。

襄阳之难打。超过了他的预料。此刻还没有攻打襄阳,仅仅是攻击樊城,损失就有五千之多,若是再继续打下去。可能在打上十几次,全军就要拼个光!

“我女真军善于野战,不善于攻城,若是这样下去,如何是好!”金兀术自问道。

一旁的郭药师道:“在大宋,襄阳地区,由襄阳和樊城合并而成,隔江相望,居秦岭诸山脉的重要缺口上。就路陆而言,以襄阳为中心,形成南襄隘道和荆襄大道,为南北交通的中线。古之中国疆域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主体,而中隔秦岭、伏牛、桐柏、大别诸山脉,使南北交通局限于东西中三主线。西线由关中越秦岭西段,循嘉陵江入巴蜀。东线由河淮平原逾淮水至长江下游之吴越;汴河既开,即以汴河河道为主线。中线由关中东南行,由河洛西南行,皆至宛(南阳)郡,再循白水流域,南下襄阳,复南循汉水至长江中游之荆楚。此南北交通之自然形态也。”

“就水路交通而言,襄阳北部可以通过汉江的支流唐白河,通往南阳盆地,南部沿汉江则可以直达江汉平原。正是由于襄阳在南北水陆交通中所占据的枢纽地位,真可谓是“挟大江以为池,而崇山以为固……南极湖湘,北控关洛,独霸汉上。”

“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何言乎重在襄阳也?夫襄阳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南得之,亦可以图西北者也。故曰重在襄阳也。”

最后,韩药师道:“即便是宋皇不在此处,也要攻克襄阳。襄阳一破,向东可以合兵攻击关中,破汉中,甚至是直接攻击蜀中;也可以顺流而下,直下武昌,顺流而东,直捣江南,洗劫江南财富!”

“襄阳此战,关乎大金之存亡,位置之重,胜过汴梁。汴梁克,而天下臣服;襄阳克,大宋再无回天之力!”

金兀术还是在沉默了,许久之后,才问道:“将军可有破城之法?”

郭药师道:“我有三策,可有破襄阳!”

“三策?”金兀术好奇道,“愿闻其详?”

郭药师道:“上策,以水师打破宋军水师,封锁汉水河道,隔绝襄阳城与樊城联系,使二者各自孤立,不能相互救援,并断掉襄阳的外援,使之彻底变为孤城;然后从大后方,运输来弩炮,对襄阳形成密集打击,彻底摧毁襄阳!”

“中策,从汉水上游,派一支偏师渡江,然后奇袭江陵,或是武昌,南北夹击,长期围困襄阳!”

“而下策,是离开襄阳,而是攻击其他地区。此时,宋军主力,多数汇聚在襄阳,而我军只需要少部分强制襄阳,大部或是出击两湖,或者是会师淮北,或者是攻击江南!剪除枝叶,躯干自然不存!”

在郭药师看来,三策中,上策最佳。只有建立强大的水师,击破宋军水师,才能取得此战胜利;没有强大的水师,即便是攻占了襄阳,也未必能站稳脚跟。而想要彻底取得南征的胜利,唯有建立强大的水师,才可以。

只是女真靠着铁骑,靠着强大战马,纵横天下,潜意识的忽视水师,上策很可能是下策,也不可行!

而中策,最为沉稳,只是消耗的时间较多,偏师奇袭后方,孤军深入,容易被宋军牵制,容易遭到伏击,却是最为符合金军脾气,也最为符合金兀术的脾气,最有可能采纳。

而下策对金军而言,恰恰是上策。因为金军的强大,靠着骑兵的犀利,靠的是快速出击;将大量的精兵消耗在攻坚战上,本身就是不明智,最好的策略应当是避强击虚,灵活出击,把握战争的主动权,而不是消耗在攻城战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