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海盗-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尼地,去死。”

    “窝们,哒日本帝国。”

    “我叫关谷,神奇。”

    这些音效开始回荡在杨长帆耳边。

    “啊……”他愣了一下,放下腿,转身呆滞回望小艇。

    小艇已经驶回大船底下,开始下绳往上吊。

    杨长帆双腿突然有些发软。

    没这么巧吧……传说中的倭寇?这尼玛跟学者分析不一样吧,这是货真价实的日本佬吧?本地走私海商连语言也日本化了?

    小艇归队,大船重新开始扬帆,同时开始向对岸笨重地掉头。

    杨长帆擦了把冷汗。

    也不对,真是倭寇的话,应该没有问路这个流程,直接冲上来就干了。他们是来抢劫的,去哪里都应该差不多,何必非去海宁?

    也许是日本的走私犯吧?或者是流落过来的日本雇员?

    杨长帆稳了一下,颤步走到老叟跟前:“老伯,那船有名号么?”

    老叟抬头再望,很容易发现那艘明显豪华一些的大船:“那个?”

    “对。”

    “广东那边来的吧。”老叟跟杨长帆道出了一样的判断。

    “能看出官船还是私船么?”

    “呵呵,杨公子这都不懂?”老叟不紧不慢解释道,“说多了也乱,你就记得,红配黑,是官家,其余船只,福绿浙白广赤南青,这船主体偏红,该是广东的。刚刚我看到船头两舷刊有字号,长短应该是某府某县的。”

    老叟说着又远远瞅了一眼:“应当是广东那边的货船,不是官家的。”

    “嗯……”杨长帆托腮问道,“老伯你见过倭人么?”

    “你可别咒我!”

    “行吧。”杨长帆放过了老叟,思绪却未停,自己对历史的记忆是很粗线条的,大概知道几个人几件事就不错了,其余的判断是没法从记忆里摸了,只能快速发挥自己的智商了。

    按理说,如此规模的货船,尤其又是在杭州湾内,不可能会不认路,就算不认路,海图也是有的,海宁在北岸,沥海在南岸,总不至于南北不分。就算强行凑巧,船长副手不分也就罢了,可一船那么多人,都犯这个错误实在是太小概率的事件了。

    再者,就算一船人都迷路了,要派个人去问路,必然要派个脑子相对清醒的,也没必要派这俩口齿不清的糊涂蛋来吧?

    除非,这二位已经是最清醒,口齿最清晰的了……

    也就是说,要么这一船都是智障,要么这一船都不是中国人。

    这情况就很明显了,总不可能是一船美国人。

    他们怎么得到的船?偷的抢的买的都有可能,谁知道广东最近有没有少一条船。

    杨长帆举目皱眉望向对岸,他知道自己根本看不到海宁,但他知道,海宁恐怕要遭殃了。

    只是这些倭寇也太不动脑子了,你们要抢哪里,就这么明目张胆问路么?

    杨长帆虽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也没太大雄心壮志报效国家,可他毕竟是个中国人,面对驶向海宁的倭寇,面对同胞的危亡,总该做点什么。

    杨长帆也没跟别人说自己的想法,只跟翘儿交代了几句,便迈开腿跑起来,一路奔向所衙。没记错的话,自己好像还真有监控海防的责任,现在最稳妥的方式就是把这件事报告给所里,所里紧急出快船赶在天黑前追上盘问。

    一路奔到所衙,已经快到了收工的时间,每个人表情里都充斥着慵懒,杨长帆直接进了正堂边的千户签押房,用力叩门。

    砸了半天门,千户没出来,倒是惹来了衙役:“疯啦?千户不在。”

    杨长帆紧接着问道:“副千户在么?”

    “刚才不是跟你一起出去的么?”

    “没回来?”

    “没回来。你是有多急的事啊?”

    “跟你说没用。”杨长帆追问道,“老丁在么?”

    “丁镇抚倒是刚刚回来。”

    杨长帆飞速转身奔向老丁的小号办公室。

    老丁果然是刚回来,刚坐下,见杨长帆来了,又不得不站起来,他以为杨长帆过来是聊雇工的事情,当即笑道:“我听副千户说了,没事……”

    “这个后面讲!别的事!”杨长帆喘着粗气道,“倭寇来了……”

    老丁闻言眼睛一瞪,腿也软了下来。

    杨长帆扶着膝盖这才说出后半句:“刚刚走……”

    “杨公子,你可不要大喘气……”老丁捂着胸口微微放松,随后觉得不对,又紧张起来,“啥意思?”

    “问路来着……”杨长帆这才原原本本跟老丁解释了一通,也道出了自己的分析与猜测。

    老丁听过后眉头紧皱:“也许真是倭寇。”

    “是不是的,大人赶快下令,出海盘查。”

    老丁惭愧一笑:“我没这个能耐。”

    “那请丁大人立刻禀告千户!”

    老丁倒也不着急,摆摆手:“先坐下。”

    “十万火急啊!”

    “你急也没用,坐下。”

    杨长帆无奈,非常“焦急”地暂且坐下。

    老丁则走到门前默默关好,随后回头道:“没跟别人说吧?”

    “你是第一个。”

    “那就好。”老丁再次松了口气,慢步坐到杨长帆旁边,“杨公子啊,这事,万不能说。”

    “为何?”

    “你有把握么?”

    “有。”

    “我换个问法……”老丁眉头一扬,接着问道,“你怎么能说服千户,让他相信你有把握?”

    “你不就被我说服了?”

    “我只说了‘也许真是倭寇’。”老丁拿起了刚泡好的茶,话锋一转,“也许又不是呢?”

    “这就没意思了。”

    “不是有没有意思,到头来只是有人问路,口音不对,就算我心里认定那船是倭寇,我也不敢禀告。”

    “何出此言?”

    老丁摇头苦笑:“首先咱们所里的船,还能不能用先不说,就算能用,集人,出海,准备都要时间,一时半刻是来不及的,基本不太可能追上。如果追上了,不是倭寇,那你是谎报军情,找罪受;如果是倭寇,那咱这一船人也就归西了,沥海所又少了几十口子,你还是找罪受。”

060 怪马

    杨长帆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他知道卫所十分涣散,但总不该到这个程度,一点战斗力都没有。另外他心中的厚黑,也还没到老丁这个程度。想着对岸海宁的人也是人,也有妻儿老小,他当即咬牙道:“有罪我认了,责任都记我头上,只求禀告千户,速速出船。”

    老丁再次摇头:“这点你放心,就算你当面跟千户说了,他也会说跟我一样的话,断然不可能出海。而且我先前说的明白,出海也来不及了。”

    “那就没办法了?”杨长帆愤然起身,他以为自己是个麻木的人,但跟老丁比还差着几个数量级,真到如此关头,脑袋尖都是发麻的。

    “让海宁的人去想办法吧,咱们这儿没办法。”

    “丁大人啊!”杨长帆有些愤怒地指着外面,“倘若反过来,海宁的人明明知道倭寇正往咱们沥海来,也无作无为,等咱们成为倭寇的刀下鬼,岂不是做鬼也要缠他们!”

    老丁面无表情道:“杨公子你想多了,倭寇真来,当兵的逃得比谁都快。你跟千户有交情,八成能得到消息先跑。”

    杨长帆倒抽了一口凉气。

    老丁已经是来这里后自己见过最好的人了,心态尚且如此……这一切,真是烂到了骨髓里。

    杨长帆绝望地双臂捂着脑袋两侧:“老丁,我理解你,可我过不去。”

    老丁默然一叹。

    杨长帆瞪着眼睛喃喃自语:“这件事我过不去。我今后每晚做梦,都会看见海宁人的眼睛,一双双眼睛,大的小的,老的幼的,有还未成家的小子,有还未嫁人的闺女,有怀抱婴儿的母亲,有眼睛还不会睁开的孩子……”

    “杨公子……”老丁听得身体微微发颤,他仿佛也跟着杨长帆的话,想到了那一双双眼睛。

    “丁大人……我不是好人,但也不是那样的人。”杨长帆茫然抬头,“我知道每天都会死人,南倭北虏杀了我们多少人已经数不清了,但我不能接受在眼皮底下发生这些事,我不能接受我明明可以做点什么,却沉默不言。”

    “别说了杨公子……”老丁避过杨长帆的目光,不敢看他。

    “丁大人,帮帮我。”杨长帆起身握住了老丁的手,“我知道你也不是那样的人,想想那些眼睛,他还不知道家庭的滋味,她还没睁眼看过这个世界……”

    老丁眼眶有些发酸,他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这样,他更加无法理解杨长帆是哪里来的具有魔性的说服力,但这真的有用,老丁真的觉得自己也不是那样的人。

    老丁颤颤看着自己的双手。

    “丁大人!”

    “够了!”老丁五官都拧巴到了一起,痛苦且快速地取出纸笔,三两下写了张便条,塞给杨长帆:“后厩有马……”

    “去哪里?”

    “县里,不……绍兴府。”老丁虚弱地小声道,“所里没人担得起这事,跟千户说他也会装不知道,在这里怎么说都没人敢知道。你速速赶往绍兴府,兴许会有人重视,快马加鞭传信去海宁,还有那么半分机会。”

    “明白了!”杨长帆死抓着便条,“谢丁大人!”

    “莫向他人提起我!”

    “一定!”

    老丁看着杨长帆奔出去,心绪久不能静。

    他不让杨长帆提他,绝不是做好事不留名,而是不敢担这件事。他是所里的人,压根就不能知道这件事。

    之前的假设,老丁只跟杨长帆说了一半,还有另一半没说。

    如果所里知道这个消息,没有任何作为,一旦捅出来事后追责,千户副千户说完就完,更何况自己。

    传信,怕是误报惹罪。

    不传,是瞒报,更有罪。

    所以沥海所,压根就不能知道这个消息,知道了也会装不知道,并且逼杨长帆闭嘴。

    可老丁并没有这个本事让杨长帆闭嘴,反而是杨长帆逼老丁松动了。

    老丁长舒了一口气,擦掉了额头上的汗珠:“要么成大事……”

    “要么死无葬身之地……”

    杨长帆火速找到了马厩,喊看马的交上便条,看马的这才开厩让杨长帆进去,表情也是十万个为什么。

    杨长帆左右一望,这里也就两匹马,一匹棕色瘦赖马,一匹脏兮兮的白色壮马。

    他这才想起来一个关键性问题——

    自己不会骑马。

    娘的,没时间学习了,快上马!

    杨长帆至少人高马大,当即抓着白马的马鞍便要翻上去。

    看马的可就不干了,赶紧拦上来:“别别!这匹是急用的!你用那匹瘦马!”

    “就是急用!”杨长帆也不管他,踩着马镫侧身翻上,操起缰绳,学着该有的样子抬手一勒:“驾!”

    胯下的马动也没动,还甩了甩屁股,险些将杨长帆甩下去。

    “哈哈!”看马人大笑起来,“就你这样!还骑好马呢!找个骡子算了!”

    “马儿呀马儿!”杨长帆焦急地揉着白马的鬃毛,俯身贴在他耳边,真是死马当作活马医,“这趟好好跑,保你一顿夜粮!”

    “咴儿?”白马突然头一歪,侧着马面。

    “两顿!”

    “咴咴!”马儿仰头叫唤了一声。

    杨长帆强打自信,再次勒缰:“给我走!!”

    这次还真蒙上了,马蹄扬起,昂首长啸!

    “等等!等等!”看马人上前要拦,“这是紧急军报用的马!你不能……”

    只见白马后腿一蹦,奋然要跃。

    看马的吓得捂着头坐在地上,被马冲一下子可受不了。

    却见白马见他坐在地上,自己立刻收起架势,小碎步绕过看马人,这才扬长而去。

    “畜生!畜生耍我!!”看马人大怒起身要追,却怎么追的上?

    这一系列动作要是杨长帆自己操作的,足够混花样马术圈了,可真的都是白马自己干的。

    不幸中的万幸,骑上了一匹良马!

    杨长帆也是真不会骑术,身材又高,只好伏着身子紧贴在马背上保持平衡。好在良马识途,不用引路便一溜小跑踏出了所衙。逢到路口,杨长帆微微拉缰,他便知往哪边拐。

    有这马……也许还来得及……

061 阅市

    绍兴府街市,人烟鼎沸,虽不及杭州府那样的极致繁华,却也足够让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城市低头。

    街市最能体现出一府是旺是衰,因此有官员闲着没事视察,多半也是要来这里逛一逛的。不仅是逛,他看着有趣的东西,自然会有人帮他收好,打成包,跟着他的车队一起去下一个视察点,除非这里的知府是海瑞。

    现如今海瑞连知县都没混到,知府肯定轮不到他。

    街市之中,人群让开了一部分长方形区域,倒不是主动让的,是被十几名官兵围开的,这部分“保护区域”,正是护着那五六位身着各色官服的大老爷“阅市”的。

    两名身着绯色官服的老爷在前,其余人跟在后面。

    这二人中,胸前纹着孔雀的在左,云雁在右,该是众人中官位最高的两位。右侧那位是微微躬身走的,该是左边那位更高一些。

    这位50岁上下的样子,脸上褶子不少,浓眉大眼配长须,倒还有几分英俊,昂首前行,不紧不慢。

    此人边走边看边叹:“旺啊!旺啊!”

    旁边这位年龄也没比他轻多少,身材稍微圆润一些,当即回话:“赵大人说笑了,您哪里没有去过!”

    “诶!都是梁知府治理的好么!”

    “赵大人过奖,过奖。”

    又行了几步,赵大人渐渐换了个表情,轻声叹道:“绍兴府如此繁华鼎盛之象,不是人人能享受到啊。”

    “赵大人何出此言?”

    “虽是阅市,我心里想的,却是倭乱。”赵大人环顾左右前后道,“我们在这里走着,可说不定,倭人又到了哪里,当地百姓就要受苦了。”

    知府连忙躬身钦佩状:“赵大人心系国事,下官自叹不如!”

    “这也是我此行要做的事。”赵大人侃侃而谈,“倭乱四起,圣上命我前来平乱。倭乱不平,我夜不能寐!”

    “下官久闻大人祭海平倭成效斐然!”

    “还不够,不够。”赵大人悲天悯人地点了点头。

    梁知府立刻听出了这话里的意思,连声道:“绍兴府也该为平倭出一份力,怎奈下官粗鄙,不懂祭海事宜,赵大人只管说,凡是我绍兴府有的,都可支持海神之祭祀!”

    “梁知府平乱的决心,我看到了。”赵大人点了点头,开始东张西望,寻觅到底有什么东西好“祭”给海神。

    后面几位身着青色袍子的官员也不好多嘴,只最后一位以极轻的声音问道:“什么意思啊?”

    “这都听不懂?”旁边一位官员掩面笑道,“要礼呢!”

    “要礼能听懂,前面的话听不懂。”这人皱眉不解,“赵大人说此行来浙江,是平倭乱对吧?”

    “对。”

    “又说祭海神对吧?”

    “不错。”

    “这两件事有关系么?靠祭海平倭乱么?那还练什么兵啊!”

    旁人似笑非笑:“皇上觉得有关系,那就有关系,你操什么心?”

    此人皱眉兴叹:“皇上……这是炼丹炼疯了啊……”

    “嘘……”旁边这位赶紧捂他的嘴,“跟你讲,要是早几十年,你这话刚一出口,东厂的人就能跳出来把你绑了。”

    “这不是今非昔比么。”此人微笑摆手过后又问道,“还有一点我也不明白,赵大人三品对吧?”

    “不错。”

    “那怎么贴到皇上的啊?”

    “这你都不知道?”旁人一副惊讶的表情,“你不知道赵文华的大名,总该知道严嵩吧?”

    “内阁首辅……这个谁不知道?”

    “严嵩是他干爹。”

    “懂了!”此人如梦初醒望向前面的赵文华,“赵大人也该50多了……辈分合适么?”

    “你又瞎操心了。”

    “……”

    一行人继续阅市。海神也真讲究,特别喜欢值钱的东西,沿路的字画、工艺品、玉石珠宝店铺也就遭殃了,基本上摆出来最值钱的东西都被挑走了,好在知府暗中交代过,东西要多少钱后面补上,店家们这才没玩儿命。

    前面官爷两袖清风走着,后面官兵拎着大包小包。在原则定性上,这都是为平倭乱做贡献。

    走着走着,行进的速度突然变慢,前面的官兵遣散群众好像遇到了阻挠。

    赵大人眯眼望去,原来是有间店铺门口排着长队,排半天了,谁都不愿意被遣散,就这么闹腾起来。

    赵大人不禁眼冒金光:“这间铺子卖什么?”

    梁知府也不知道,遂问左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