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朝当海盗-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必归愣在原地。
此时,最后一个人才出了舱门。
“啊。”胡宗宪仰望蓝天,一声长叹。
多少年了,他从没这么舒坦过。
杨必归眉色一厉:“老贼!你!”
此时旁边一军士走来,反手直接给了杨必归一个嘴巴,将杨必归抽翻在地。
“胡总督忠心为国!你那个爹才是贼!你才是小贼!”
杨必归头晕目眩,嘴里尝到了血味,手一抹,尽是鲜血。
翘儿怒极,挣脱军士冲上前来扶住杨必归,转头死瞪这军士:“赵同!!我相公一向对你不薄,你反叛便反叛!打孩子算什么本事!!!!有种去打我相公?!!!”
“……”副侍卫长赵同竟被翘儿训得一愣,随后自觉丢面,上前又要去打翘儿。
“住手!”胡宗宪立即抬臂道,“杨长帆待俘虏一向礼遇有加,我们也不得动粗!”
“……”赵同这才吐了口吐沫,哼了一声,“等去了京城,自有人审你们。”
此时,却突见一女子挣脱押解,奔到船边,想也不想跳下海去。
军士尽皆愣住,胡宗宪火速下令:“押好这些人!!速速下海去抓!”
军士们立刻将家眷通通按在地上,赵同上前一把按住汪滶,下令其余军士下海去抓。
沈悯芮被按在地上,苦笑道:“还是英英反应快。”
“哦?”胡宗宪在旁皱眉。
“决绝投海,宁死不被俘,免得他相公将来投鼠忌器畏首畏尾。”
“那你们也要寻死了?”胡宗宪问道。
“我们有孩子,不忍去死。”
“那她就没有孩子么?”
“她孩子坐的别的船。”
“怪不得。”胡宗宪就此抬臂道,“请大家放心,杨长帆待我不薄,上岸后我也会恳请圣上厚待诸位。”
被压在地上的人中,一老妇闻言怒道:“呸!!!!老贼!!船主不该信你!”
胡宗宪见是汪直遗孀胡氏,唯有无奈一叹:“宗宪,从始至终,都是为国为民,绝无陷害任何人的心思,你信也罢,不信也罢。”
“胡宗宪。”翘儿抱着杨必归道,“你若还念及长帆的恩情,就不要再多话,让我们自行住在舱内。”
“杨夫人说的是。”胡宗宪就此点头道,“将他们送进舱内吧,好生伺候。若再动粗,朝廷的赏赐便要被我扣了。”
苔湾府沦陷后,不知为何,东海海贼立刻又猖獗起来。群贼无首,四海之贼再度在此集结,避开重兵福建,屡袭广东、浙江。只两个月,便又回到了胡宗宪在任当年的景象,福建大兵不得不再向四方抽调,被各路海贼牵扯游击。
一时之间,民不聊生,国穷民富的情况被打破,除苔湾由于有重兵把守安然无恙外,三省百姓积累的钱粮几个月内又被洗劫一空,死者无数,转瞬之间,东南之境更加惨烈。
年末,俺答再度来犯,再进京师,任兵部尚书不到半年的杨博不得不再任蓟辽总督,出兵迎战。头年本就亏饷,如今东南贼寇猖獗,俺答来犯,一切比最初的情况还要困难,朝廷不得不加税赋,广征兵。
御书房内,嘉靖一掌重重拍在案上:“当初要打的是你们!现在要招抚的还是你们?!”
胡宗宪、徐阶坐在房内,满脸尴尬。
如今胡宗宪已青史大翻身,回京受赏,乃是又一届东南总督的大热人选。
“陛下,今不比夕。”胡宗宪进言道,“杨长帆家眷都在北京,招抚杨长帆东海除贼,正是时候。”(未完待续。)
283 兵临城下
嘉靖不忿反问“他在苔湾的时候东海就有贼了么?”
胡宗宪镇定作答:“臣在苔湾府,悉知杨长帆的方式。他名为船主,实为贼首,他让贼打哪里,贼就打哪里,或早或晚,迟早轮到我大明。”
“汝贞所说不错。”徐阶在旁道,“与其让杨贼久噬我大明之血肉,不如斩草除根。”
“你们呐,哪里是来治国的!根本就是唯恐天下不乱!北方如何了?”
“杨总督死守大同。”
“狼狈!狼狈!”
“陛下!”胡宗宪再次进言,“只要拿住杨长帆家眷,便可令其先平东海贼寇,再行北上破虏。”
“他现身在何处?”
“该是在九州。只求陛下圣旨,臣立刻修书一封,杨贼必降!”
徐阶在旁劝道:“杨总督出京之前也有此意。”
正拿捏不定之时,七十高寿又被推成尚书的老臣许论求见。
照理说,这个年龄的老尚书该是见惯了风浪,蒙古人进北京都不该慌的,但这次真的慌了。
“急报,天津卫告急!!!”
三人大惊,半晌未说出话来。
“谁?”徐阶终于问道。
“旗号,是一个‘徽’字。”
啪嗒。
嘉靖手中的茶杯掉落在地上。
“多少人?”徐阶又问道。
“不知道。”许论木木摇头。
“那我们有多少人?”
“北直隶各地,来得及调来顺天府的……”许论颤颤答道,“约有两万,但多是老弱病。”
徐阶呵斥道:“还不快去!”
“守哪里?”许论问道,“援天津三卫,还是保定、东安、通州?”
“这里!!”徐阶指着脚下,“顺天府!”
许论领命而去,房中三人心里都像是被掏空了。
嘉靖瞪眼望向胡宗宪:“他为何……有这个胆子?”
“狗急跳墙。”胡宗宪强行镇定,“败中求胜,孤注一掷,杨贼的老伎俩了。我顺天府兵精粮足,城池坚固,只需固守一个月,待杨总督击退俺答,便是杨贼灭亡之日。”
“为何如此狼狈!如此狼狈!”嘉靖指着胡宗宪怒道,“这是不是又是你与杨贼的奸计?!上次是杭州!这次是北京!”
“臣不敢!臣万万不敢!”胡宗宪大惊,跪地不起。
“你出去,你给朕出去!”嘉靖愤怒地指向门外,随即冲徐阶道,“你也出去!”
二人出了御书房,表情都像死过去一样。
“首辅,务必看好杨长帆的家眷。”
“这是一定。”
“我听说杨长贵在通政司?”
“是了。”
“也要看好他。”
“他早与杨长帆没了瓜葛。”
“那也要看好。”
“……”
三天之内,各地将领紧急领命进京护驾,官位最高者为总兵戚继光,由其统领北京防务,经兵部、内阁重议,全军退守顺天府。
其间,难免有劝说南巡者。所谓南巡,其实就是让皇帝先逃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此前俺答兵临城下都没有跑过,此时岂能跑了?纵观历朝历代,帝王弃城历来是亡国的前奏。经合议,徽王府擅水战,不擅攻城,俺答势颓,北方全境兵力都在紧急赶往北京救驾,只需拖10日,便可令杨长帆死无葬身之地。
通州左右二卫弃卫所而逃,徽王府四万精兵火速挺进。
汪显率前军,赵光头领左军,胡光右军,杨长帆徐文长坐中军,既已深入京师,便是背水一战,天津港舰队亦已从令撤去,再没留任何失败的退路。
徽王与自家亲眷逃亡的安排杨长帆嘱特七秘密安排,务必选用最亲信的侍卫,选用一心安家置业在苔湾府成长起来的侍卫,确保万无一失。不料胡宗宪老奸巨猾,连这一重都识破。
现在想来,的确是自己棋输一着。
苔湾府人,想来以苔湾人而骄傲,这样的人怎么能接受弃岛而逃去九州生活,沦为倭寇?想是胡宗宪料到此点,以归顺朝廷招抚封官进爵为诱策反。另一方面,这批人见苔湾府如此轻易投降,徽王大势已去,就此“弃暗投明”。
杨长帆只恨自己太过“君子”,出征之时若带上胡宗宪家眷,一切就要另说了,只是自己与胡宗宪约法三章在前,不得限制其亲眷自由。想来多年前胡宗宪提出这一条,也是蓄谋已久了。
君子之风果然是牵绊。
“时间不多了。”徐文长抬头眯眼看着正午艳阳叹道,“南北大军五天之内调来的数量必超我军。”
杨长帆冷然道:“放心,三天之内若拿不下,我就下令撤退。”
“长帆,这里毕竟是京师。”
“就因为是京师,此前庚戌之变还没证明京师防务有多么不堪么?”
“大不相同。”徐文长皱眉道,“庚戌之变时,首辅是严嵩,现在可是徐阶。再者,戚继光已任守城大将。论统兵,无论你我光头还是汪显,都不如他。”
杨长帆沉哼一口气,冲身后密密麻麻的重炮队努了努嘴。
“京师不比杭州,戚继光深知我军火炮的厉害,必然死守。我们轰出一个破口,千千万万军士就会拼命补上。”徐文长顿了顿说道,“再者,你我家眷,徽王都在他们手中,若是以此为挟……”
“那大家就都死个痛快。史书上记我杨长帆一个大反贼,提前砍上朱家一刀,早亡早了!”
“哎……”徐文长叹了口气,“我始终以为你,该是个冷血的人。只有冷血的人才能成大事。”
杨长帆轻哼道:“文长若觉不妥,可就此离去。不要去九州,去新杭州,新上海,新苏州均可。”
徐文长仰天长笑:“那该是,多么无趣的后半生啊……”
“那就让我们做更多有趣的事情吧。”杨长帆露出一丝邪笑,“让他们知道,我们有多强,他们有多弱。”
徐文长镇定点头:“三天,破一国,古往今来,唯有成吉思汗。”
申时,四万徽王府精兵兵临顺天府城下,安营扎寨,准备炮击。
杨长帆独自骑白马至城下,请戚继光一叙。(未完待续。)
284 劝降
戚继光站在城头,百感交集。
于徽王府,无论是他还是俞大猷,都是主和的立场,但又不敢太过明显。不料胡宗宪出此一举,造成了这般局面。
与杨长帆兵刃相向,他早已想过,但那是在海上,绝非这里。
世代军爵,戚继光理应与北京同生共死。
思索良久之后,戚继光终是单骑出城,身披重铠,于距杨长帆两丈之处勒缰停马。
两军主帅相峙,军士们皆屏气凝神,想尽力听清二人说些什么。
对视良久之后,杨长帆率先发话:“夫人还好么?”
“很好。你的夫人也很好。”戚继光不愿在此事上多做交谈,当即劝道,“你若下马投降,我力保你全家性命,今后为国效力,平倭驱虏,戴罪立功。”
“你若开城投降,我保全北京安然无恙。”
戚继光苦笑道:“就是要说这些么?”
“你站错了立场。”杨长帆右手缓缓提枪,“这样的朝廷,你鞠躬尽瘁不过是让其苟延残喘。未来在我这里,即便我死,依然在我这里。”
戚继光同样勒缰蓄势待发:“要试试你的铳快,还是我的枪快?”
“擒了我,只会让北京败得更惨,一切的战略后事我都已经安排妥当。”
“我看未必!”戚继光忽一俯身,突然驾马前冲。他想得清楚,自己武艺远在杨长帆之上,若擒住他劝降,自可免血光之灾,至于杨长帆的手铳,这么短的时间内他最多只能开一次,没这个准头,自己身披重铠,最多受伤而已。
杨长帆不慌不忙,直接瞄准马头,就此扣动扳机,燧发铳一声闷响,戚继光胯下骏马一声长嘶,立时血肉模糊,翻到在地。戚继光落地一个侧身翻滚,想也不想立即徒步提枪朝杨长帆奔去,再填弹,他来不及。
却见杨长帆丢掉手里之铳,反手又掏出一支新铳,立刻瞄准戚继光头部,口中怒喝:“元敬,别逼我!”
戚继光哪里想到杨长帆还有这招,当即僵在原地。
“你说服不了我。叫杨长贵来,我问问他家人是否平安无恙。”
戚继光看着近在咫尺的枪口和地上抽搐的战马,终是收枪点头,就此回城。
杨长帆也不走,就此站在原地等候。
两军军士皆呆滞当场,二帅电光火石之间已经完成了交锋。
若戚继光执意拼命,他那个距离冲上去刺到杨长帆绝非难事。
若杨长帆执意拼命,死射戚继光也有杀掉他的机会。
但二人显然都不是冲着拼命去的。
两军阵容,各种窃窃私语就此展开。
“为什么不杀了他?”赵光头第一个不满,“朝廷就他一个能打的!”
“赵将军说的是,开战之前斩敌主帅,借势攻城,敌必方寸大乱。”
徐文长在旁摇头道:“若是杀了戚继光,恐怕徽王也难逃一死了。”
另一边,徐阶站在城头同样微微皱眉。
戚继光若是一命抵一命杀掉杨长帆,此战已经可以宣布提前结束了,但是他回来了。
身旁兵部尚书许论叹道:“戚将军,俞将军的确都与杨长帆有交情,内心是主和的。”
另一将领借势说道:“没记错的话,杨长帆当年破杭州之时就放过了戚夫人。之前俞将军破苔湾,杨长帆也释放了俞将军的家眷。”
许论摇头道:“这样的话不要说,戚继光决计不会通敌。”
“这是一定的,只是……”将领叹了口气,“这样的心态,怎么统帅大军?”
私语之间,戚继光狼狈登上城头:“杨长帆要见他弟弟。”
“杨长贵?”徐阶惊道,“见夫人,见儿子不好么?一定要见弟弟?”
话罢他又问道:“戚将军认为他有什么用意?”
“该是问问家人是否安好。他也料定,咱们决计不会放他妻儿出城。”
“嗯……”徐阶低头望向城下的杨长帆,“家人是否安然无恙,不需要他弟弟告诉他,我们会告诉他。”
话罢,徐阶冲许论点了点头。
“徐首辅!”戚继光惊道,“此为下下策啊!!!”
“贼已兵临城下,还有什么上策?”
“杨贼既然敢来,就不怕死!”
“我不信有人不怕死。”
“首辅!请允我再出城劝说!若是不成再出此策!”
徐阶暗哼一声:“你这样,守不了城的。”
“首辅!”
徐阶随即冲许论点了点头。
不多时,徽王汪滶、汪直遗孀胡氏、徽王妃、林翘儿、沈悯芮等被一一押上城头,顶在前面。
守军就此冲城下杨长帆喊话:“杨贼!你若执意攻城!便先要炮轰你的主子!你的妻子!你的儿子!”
杨长帆微微眯眼,提抢指向城头徐阶吼道:“我只说一件事——他们不死,你们不死。这些人死一个,你们就要死十个。”
话罢,他毫不犹豫调转马头回到己方阵营。
“小人!你们都是小人!”杨必归被押在城头,怒斥左右,“打不过我爹!就抓我和我娘!”
戚继光看着杨长帆的长子,默默扼腕。
“别这么说。”沈悯芮云淡风轻笑道,“守城的戚将军,可是天下最顶天立地的真男儿!”
戚继光忍无可忍,就此怒叹一声自下城楼。
徐阶等人也并未留他。
“有劳许尚书暂替戚继光之位。”
“领命。”
徐阶转望徽王府营地,并未有太多动静,就此说道:“你们看,他们究竟还是不敢攻的。”
徐阶所料不错,至日落,徽王府军队亦未攻城。
不料子时,炮声忽然响起,此起彼伏极度密集,整个顺天府像是地震了一般,全城百姓都吓得心惊肉跳。
徐阶等人立刻来到前沿城头,却不见一点炮火。
此时军士赶来:“报!杨贼正在攻南侧永定门!”
“速速押汪滶等人!”
“首辅!黑着天,谁看得清!”
“那也押去!先押去!”
“是……”
再奔向永定门,城墙已是一片破壁残骸,徽王府的炮厉害这大家都知道,可没想到已经这么厉害了。
另一边,徽王府轰开城墙,已经架起了栈桥开始渡河冲城。(未完待续。)
285 破城
再看永定门,唯有刚刚卸任的戚继光见机最为迅速,正火速组织防务堵城。
如此混乱的局面,也的确牵不出人质了。
正当徐阶惊异之时,又有报传来,东直门同样正在遭遇炮轰。
未及反应,西直门告急。
众将大惊,徽王府重炮怎能如此之多,越重的炮也就越难调动,从入夜至此时,他是怎么瞒过守军进行这样的围城调动的?
他们的确无从得知,自安汶一战卸舰船火炮上岸部署,大破东印度舰队后,徽王府的舰船就都将火炮做成易拆装的构造,一旦要打陆战,几千门船上的重炮一夜之间亦可成为攻城利器。
将炮架上轮车,数人推动,一两个时辰之间快速移动亦非难事。
徽王府炮多,主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