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傀儡皇帝-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望着大臣们迷茫的眼神,杨侑不由得得意起来,说道:“再过不久,就是大兴百姓服徭役的时候,历年来大兴百姓一直对服徭役苦不堪言,不愿意服徭役,而如今大量的流民进入大兴地区,所求的也不过是一口饱饭,为了。

    说道这里杨侑顿了顿,看向地下的大臣,已经有不少大臣明白了,隋朝的徭役一直很繁重,而大兴地区的百姓多富裕,大半不愿意服徭役。

    “代王殿下的意思是今年要免除大兴地区的徭役,让这些流民代替大兴百姓服徭役。”骨仪装模作样的惊奇道。

    其实他上这道奏折就是要给杨侑解围,故意不直接点明,也有考验杨侑的意思。果然杨侑并没有让他失望,毫不客气的将这份创意占为己有,来增添自己的威信。

    也许所有人都知道怎么回事,没有人会说出来,传到百姓中,大家感谢的是代王殿下的仁义。

    “骨大人所言甚是。不过并不是免除徭役,而是纳钱代役,毕竟我们大兴潘库已经没钱了,我们还要养活那么多的灾民。不过,本王保证,在三年之内一定免除大兴地区的徭役。”杨侑道。

    “可是大隋律规定六十岁的老人可以纳钱代役,现在全部都允许纳钱代役,没有先例呀!”一个满头白发的礼部官员出列道。

    话音刚落,就被所有周围的官员所鄙视,不允许全部纳钱代役,那供养流民的钱你出呀!多一个人出钱那就多养活一个流民,难道你还想最后户部出钱,下个月集体去喝西北风呀!这个礼部官员看到周围人脸色也知道自己说错了,灰溜溜的溜回队伍中去了。

    “这件事就这样定了,如果皇爷爷怪罪的话,本王一力承担,”杨侑挥挥手,大义凌然道。

    “臣等誓于代王殿下共进退。”卫文升带头,所有官员集体附和道。

    “这次服徭役,一共就要修建五条水渠,疏通大兴城外的护城河。两万多流民根本干不了多久。”苏升皱眉道,苏升是大兴县令,知道今年服徭役的工程量。

    “不如趁机把大兴的官道好好的修一下,这几年大兴的官道已经损坏的很厉害。”平红贵趁机要求平整官道

    最近他一直在负责四轮马车,四轮马车对路况要求很高,要是修好官道,四轮马车一定会热销,到时候就是工部肯定会日进斗金,翻身的机会就来了。

    永丰仓可以加快速度修建了。

    万年县内还有几座桥要修。

    本府的县衙要翻修了。

    。。。。。。。。

    不知不觉中,众官员才发现大兴地区还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办。如果将这些事情全部干完,流民就是赶到明年也完不成。

    不过他们每说一项,颜君成的脸色就黑了一分,纳钱代役肯定不会多收,估计一个月就会用完,这么多的工程到最后还是要户部埋单。

    “启禀代王殿下,赈济流民事关江山社稷,老臣恳请代王总领赈灾事宜。”卫文升一脸郑重道。

    “请代王殿下总领赈灾事宜。”所有大臣都请命道

    原来在古代做善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想要当个善人,平时修个桥、铺个路,救济一下孤儿寡母就差不多了,但是如果你想救济灾民,一个不小心就扣你一个收买人心的罪名。

    杨侑也知道自己这一次是避不可避了,这个担子只能由他来抗。

    骨仪看着前方的卫文升,心中暗骂老不死的,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这是卫文升在布局,但是代王殿下一旦侧重流民的事宜,势必无暇顾及朝堂的事物,这样一来,整个朝堂又是他的天下。不过,骨仪并不在意,代王殿下已经开始醒悟,卫文升又能掌权几年呢。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十二章 赈灾告示

    赈灾了,

    朝廷要赈灾了,

    刚下早朝不久,这个消息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大兴城。

    不仅是大兴的大臣,一直在固守昔日的荣光,普通百姓也一直认为自己这座城池,理所应当该是都城,一直称大兴宫为朝廷。

    随着整个城市的苏醒,这个消息以疯狂的速度向外扩散,每到一处都是欢声一片。

    赈灾的消息让大兴百姓都松了一口气,对于善良的大兴人来说,最见不得就是看到自己在享福,而别人受苦。

    每当乞讨的人来到自家的门口,多多少少的都会送上食物和水,一些老人甚至会触景生情,眼泪汪汪的和家人诉说自己当年的苦难。

    而且这几天大兴城内外都不平静,到处都已经是流言遍地了,说是大兴城外流民遍地,凄惨无比,甚至易子而食的惨剧都有传了出来,各种剧情传的有鼻子有眼儿的。

    每当听到那些无知的人在讨论这些虚假的流言的时候,王博士总是嗤之以鼻,现在流民才过来十多天,哪有那么多凄惨的事情。

    王博士今年五十多岁,本名不叫博士,后来先帝时期,开始实行科举制,连考几次都没要考上,后来年纪大了,也就灰心丧气了,不再考了。

    平时经常在衙门前晃悠,平时给人写个状纸、在酒楼读邸报之类的谋生,被人成为博士。

    “幸亏这次朝廷赈灾及时,要不然还不一定会有多少悲剧发生呢!”宏福酒楼中,一个中年略胖的地主打扮的人叹了口气。

    宏福酒楼是王博士最喜欢去得地方,这里的饭菜便宜实惠,而且人来人往,消息很是灵通。

    “就是,听说这次流民之所以这么多,就是因为代王殿下回大兴的时候,开放了潼关,这才有这么多的流民。”王博士也插了一句。

    “王博士,你这就有所不知了,就是因为代王殿下宅心仁厚,不忍这些流民受苦,这才下令救济这些流民的。”中年地主和王博士很是熟悉,说话并没有什么忌讳。

    这时外面一片的轰然。王博士伸头一看,几个衙役从酒楼的前面经过。匆匆忙忙的离去。

    洪福酒楼对面是经常贴告示的地方,这里人流量大,消息传播的也快。

    当然贴告示的地方不只是这一处,相对于整个大兴城来说,这里的人还只是小部分。

    衙役刚走,王博士和中年地主就第一时间冲上前看。

    “服徭役。”王博士看着告示,有些苦涩的喃喃道。

    服徭役是王博士最为无奈的一件事情,隋朝规定,取得功名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但是偏偏他考了多次也没有考上。

    每次服徭役的时候他都是触景伤情,再加上他本就是一个文弱书生,年纪已经偏大,服徭役那么繁重的体力活简直要了他的命。

    “不对呀!服徭役的时间还没到呀!今年的徭役怎么会怎么早。。”中年地主不禁有些奇怪的说道。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中年地主家也没有出来过秀才,但是毕竟家庭富裕,每年贿赂一下里长就过去了。

    “咦,今年的徭役怎么这么重,竟然是去年的两倍还多。”中年地主疑惑的道。

    “我靠,”

    看着这么重的徭役!一直认为是文明人的王博士不由自主的爆了一句粗口。

    怪不得今年的徭役提前这么早,比往年多出了很多很多,是想让我们提前干呀!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嘴上不说,心中不禁埋怨起来代王殿下,刚做了一件救济灾民的好事,怎么会增加这么多的徭役。

    其实这只是早朝上议的一部分工程,要是他知道今年实际的工程量要你这多十倍的话,他估计早就晕过去了。

    王博士愤愤不平的继续看下去。

    咦!

    下面出现的一行字让他郁闷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纳钱代役,凡大兴居民皆可以纳钱代役,没有年龄限制。”王博士轻轻的舒了一口气,看来今年是要破财了。

    “恭喜王老弟了。”就在王博士暗自肉痛的时候,中年地主笑呵呵的说道。

    “何喜之有,小弟我今年是要大出血了。我家一共三个丁户,今年的代役钱不会少了。”王博士苦笑一声道。

    “王老弟莫急,继续往下看。”中年地主神秘一笑。

    “每丁的缴纳十文钱,就可以免去了今年的徭役。”王博士大喜过望。

    十文钱算得了什么,也不过是二斤肉的价格,这对于大兴地区的百姓来说算不了什么,

    除此之外,服徭役的年限也缩短了,往年的是十六到六十岁,都称为丁,都是要服徭役,而今年服徭役的年限仅仅二十到五十岁。

    王博士不敢置信的从头到尾的又把告示看了一遍,就连最后一个鲜红的代王印也没有放过,反反复复的看了又看。

    没有错,就是纳钱代役,而且年限缩短为二十到五十岁。

    王博士不禁窃喜,因为自己刚刚满五十,自己的小儿子才十八岁岁,也就说今年自己一家只需要缴纳大儿子的徭役钱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只需要十文钱,今年全家的徭役就免了。

    想想往年服徭役的辛苦,服徭役一般轻松的也需要干一个月的体力活,难道老天终于开眼了,知道体谅自己的辛苦。

    当下不顾身边的中年地主,连忙往回家赶,他要回家向自己一家人报喜。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京兆郡的每一个角落,今天京兆郡每一户人家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十三章 东宫府库

    “开饭了,”

    热腾腾的的大锅前,帮厨的师傅大声的吆喝一声,声音带着长长的尾音,传的老远。

    其实不用他吆喝,锅前面已经围满了流民。都在流着口水盯着热腾腾的大锅,要不是有人维持秩序,早就一拥而上了。

    这是大兴县县衙的其中一个救济点。负责赈济大兴城东的流民,由于从东面来得流民最多,所以这里最受重视。

    还没有等到户部的银两发下来,苏升已经等不及了,直接动用县里潘库里面的银两,率先开始救济流民。

    “不用慌,慢慢来,”一个清脆的声音让拥挤的人群安静了下来,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站在锅前安抚着众人,女孩脸蛋清秀,声音却异常的好听,一双大眼睛更是增添了几分秀丽。

    伸手接过递来的瓷碗,木碗,一个个的盛满,再递过去。

    “谢谢,小草姐姐。”一个十多岁的男孩,接过碗,看着碗中的食物谢道。

    “柱子,快吃吧!。”小草顾不得多说,匆匆的接过下一个碗,继续忙碌起来。

    柱子捧着饭碗,来到一旁大口的吃了起来,一边吃饭,一边看着忙碌的小草。

    他和小草都是一起来到大兴的流民,他孤身一人,而小草则有一个会做饭的父亲,这次朝廷赈灾,小草和父亲一起被选上了帮厨。

    小草很是善良,平时对柱子很是照顾。

    “我一定会好好的干活,以后要报答小草姐姐。”柱子看着自己瘦弱的身体坚定的道。

    心中想着,眼中不由的瞄向不远处的桌子,桌子旁边有几个衙役在那里登记,这次虽然朝廷以工代赈,但是还是能够找到自己可以干的活。。

    听老人说,以前朝廷赈灾的时候都是让他们免费吃饭的,怎么到了大兴这么富裕的地方竟然还要干活。

    不过干活也好,柱子虽然只有十多岁,能干的是给大人帮个手,这样足可以让他再挨饿了。

    “清理河道的招人了,有谁愿意的赶紧了。”一个小工头的模样中年人高呼。

    “我去。”柱子快速的将自己手中的碗放下,应道。

    “小屁孩,你行吗?”小工头眯着眼睛打量这柱子,有些怀疑的说道。

    “叔,不瞒你说,我的水性可好了,你说修路我是不行,但是清理河道那是绝对没有问题。”柱子拍拍胸口保证道。

    “那行,就你吧!”工头将信将疑的将柱子定了下来,会不会水到了河里就知道了,做不了假。

    柱子回头看了看依旧在忙碌的小草,扭头跟着工头离去。

    ※※※

    “沙沙”

    孔雀翎摩擦纸张的声音传遍了整个房间。

    杨侑坐在主桌前努力的算好姚思廉递上来的账目,地上的草纸已经堆了一大堆了。

    姚思廉坐在左边的桌后。他今天的任务不是教学,而是被杨侑拉来壮丁,负责分配流民的事物。

    要让杨侑算个算学倒是可以,但是对于这些政务可是一头雾水,所幸的是姚思廉做得很好,将赈灾的工作打理的井井有条。

    “代王殿下,这是新送来的折子。”

    王喜推开房门,将厚厚的一叠折子放在了姚思廉的桌上。

    “又是那些县令送来的申请赈灾工程的折子。”姚思廉拿起一本看了一眼,摇摇头无奈的说道。

    自从杨侑颁布以工代赈以后,除了苏升之外,各县的县令都在拼命的拉工程,,赈灾的事情全部都交给了副手去做。

    修桥、铺路、修水利、建学堂。短短一个上午,递上来的折子就超过了今年徭役的百倍以上。

    更何况还有一些距离大兴稍微远一点的县还没有送来。

    要是都报上来估计在多一倍也不止。

    “辛苦姚侍读了。”杨侑也是苦笑一声。在任何时代官员都是一样的,不管有没有必要,都是拼命的拉工程,先上马再说,拉来资金就是业绩。

    对于这些事情他也没有任何办法,只有靠姚思廉自己分辨,好在杨侑给了姚思廉很大的自主权,挑挑拣拣将一些有必要的工程排在最前面,一些离谱的直接驳回。

    又干了一下午,终于忙完了。

    “韦妃殿下有请!”刚刚忙完,一个宫女就来禀告道。

    杨侑跟随宫女回到了东宫,只见韦妃坐在了饭桌前,桌上摆上了四五盘热气腾腾的饭菜。

    “拜见母亲。”杨侑行礼道。

    “侑儿快快来吃点东西,今天辛苦侑儿了。”韦妃扶起杨侑,拉着杨侑来到饭桌前。

    吴妈及时的递上一碗晾好的粥,杨侑接过,一口气喝完,舒服的叹了一声。

    “饿坏了吧!赶紧吃一点。”韦妃连忙招呼杨侑吃饭。

    杨侑忙了很久,早已经饿了,大口的吃了起来。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不一会满桌的饭菜都已经消失在杨侑的肚子里。

    韦妃挥挥手,宫女将杯盘狼藉收起来,所有的宫女在吴妈的带领下,也都顺势全部退下。

    杨侑坐正了身子,知道韦妃有话要说。

    “侑儿长大了。”韦妃看着杨侑欣慰的说道,“这一次你做得很好,这次及时赈济了流民,又修建了大批的工程,就是当年太子也不过如此。”

    韦妃说到太子的时候眼泪瞬间掉了下来,显然是触景伤情了。

    杨侑很是尴尬,因为自己根本对元德太子没有一点感情,韦妃也没有怀疑什么,毕竟太子失去多年,那时候杨侑还小着呢!

    “这都是孩儿应该做的,毕竟这些流民是孩儿让他们入关了,就不会不管他们的死活。”杨侑轻轻的安慰韦妃。

    “这是你第一次正式涉及政事,有什么不懂的事情,要及时的向大臣们请教,不要自作主张。”

    韦妃慎重的说道,她害怕杨侑刚刚接触政事,年轻气盛,很容易就把好事做成坏事。

    但是她却不知道这时的杨侑可是有了千年后的灵魂,并不是养在深宫里面的稚童。

    “母亲放心,孩儿一定谨遵母亲教诲。”杨侑看着韦妃正色道。

    韦妃欣慰的点了点头,伸手一招,吴妈端着一个托盘进来。

    伸手将托盘上的蒙步落下,只见托盘里面放着一把精致的钥匙。

    韦妃伸手将钥匙拿起来,放在了杨侑的手里。

    “你可知道这是哪里的钥匙。”韦妃有些神秘的说道。

    “孩儿不知道。”杨侑摇摇头道。

    “这把钥匙是我们太子府的府库的钥匙,里面积攒了太子府几十年的财富,现在你已经长大,又是太子府唯一的继承人,现在这把钥匙归你保管了。只要你认为对,你可以随意的支配里面的财富。”

    韦妃将杨侑合拢,握住钥匙,郑重的说道。

    杨侑怔住了,他没有想到韦妃送来的竟然是这样的贵重的东西,他并不在意这些财富,作为穿越者,他甚至可以不损耗一点别人的利益,就可以得到巨额的财富。就像四轮马车一样,假以时日,必定是财源滚滚,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培养市场而已。

    杨侑忽然感觉鼻孔一酸,他感受到了韦妃对他浓浓的爱意和信任。

    “孩儿一定不会辜负母亲的期盼。”杨侑握紧手中的钥匙,有了这些财富,自己很多的计划都可以提前实施了。

    他知道韦妃一定是发现自己的异常之处,不过,她并没有怀疑自己,而是以为杨侑在送杨广的时候,在洛阳受到什么刺激。

    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