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傀儡皇帝-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微臣推举阴将军。”

    颜君成第一个跳出来,支持阴世师出征。

    “微臣推荐阴将军!”

    “微臣推荐阴将军!”

    出人意料,随后竟然有一大批人跳出来推荐阴世师出征。

    屈突通脸色霎时阴沉,他没有想到竟然是这个结果,按理说,他才是大兴城的最高军事长官,支持他的人应该多些,

    然而事实上却恰恰相反,几乎大部分大臣都在支持阴世师。

    杨侑看到如此诡异的情况,心中一阵疑惑。

    “一定有情况。”杨侑心中暗道。

    不过既然群臣都已经推举阴世师,杨侑也不好反对了。

    “那就有劳阴将军走一趟了!”杨侑看向阴世师。

    “末将遵命!”阴世师脸上露出兴奋的笑容。

    能够得到这一次出征的机会,也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杨侑余光一扫,突然看到屈突通阴沉的脸庞,念头一转,灵机一动道。

    “桑显和为前锋,领兵一万,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延安郡,争取在阴将军到达之前,守住延安郡。”

    “是,末将遵命!”桑显和大喜,原本以为已经没有自己的机会了,没有想到代王殿下既然亲自任命他为前锋。

    “记住,一定要守住延安郡,本王可不希望你成为第二个刘长恭。”

    杨侑目光直视桑显和,语气森然。

    “谨遵代王殿下令!”桑显和心中一凛,只觉得一股逼人的气势压迫过来,心中的窃喜不由得消散一空,郑重应道。

    “所有物资在出征之前都会准备完成,所有出战的士兵,三倍的饷银。”杨侑高声道,要打胜仗,就不能小气。

    锋利武器和丰厚的军饷加在一起,通常会无往而不利。

    “代王殿下英明!”众臣同声叫道。

    能够剿灭梁师都,对所有人都有好处,就算耗费再大的钱财也无所谓,现在大兴城家大业大,不在乎这些小钱。

    “拜见代王殿下,各位大人!”韦津已经等待很久了,一直没有插上话语,如今终于瞅到了机会。

    “韦尚书!”众臣回礼。

    “如今洛阳城危机四伏,韦尚书不在洛阳城主持大局,怎么又来到大兴。”杨侑明知故问道。

    “微臣这次来,是为了寻求大兴城和洛阳城之间的合作。”韦津微微一躬身道。

    “噢!”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韦津的身上。

    大兴城和洛阳城合作,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韦津环视四周,用沉重的声音道:“如今陛下远在江都,留下代王殿下和越王殿下留守两都。”

    “如今两都情势危急,都有敌人虎视眈眈,在这个时候,正是两都精诚合作之时。

    “哼!两都合作,不过是来打秋风的吧!”群臣中有人阴阳怪气的说道。

    上一次韦津气势凌人,强迫大兴城增税,已经引起不少人的不满。

    韦津看向群臣,顿了顿道:“代王和越王是兄弟,大兴和洛阳也是兄弟,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微臣前来正是带着洛阳的诚意,来寻求大兴的合作。”

    韦津言语诚恳,躬身像杨侑行一大礼,同时又向群臣一拜。

    “不知洛阳想要怎样的一个合作之法?”杨侑问道。

第一百三十一章 双都联盟

    满朝文武纷纷看向韦津,心思万千。

    东都和西京合作,这貌似一个不错的主意。

    如今杨广远在江都,又被李密隔断联系,大兴和洛阳之间相互扶助,这样做确实对双方都有好处。

    不多对此,大兴城众臣不少有疑虑,因为如今大型成分富裕,洛阳落后。

    如果洛阳城一心想沾大兴城的便宜,看到大兴城富裕,拼命想捞好处,那这样的联盟不要也罢!

    韦津看向四周,大兴众臣的表情一一尽收眼底,心中一震哀叹,知道上一次自己的态度已经让不少的大兴大臣不满。

    而且大兴城在经济上已经超过了洛阳城,从心理上就胜了一筹,今天洛阳要不出点血,估计是讨不到好处。

    韦津沉吟了一下道:“既然是两都合作,在下认为两都之间的砖路应该尽快修通。”

    杨侑和卫文升对视一眼,都点了点头,如果不打通两都的交通,两都合作估计会成为一个笑话。

    “貌似现在只有赈灾司一直在修建砖路,从潼关到弘农的砖路已经修通了五十里了。”颜君成阴阳怪气的说道,

    他可韦津一直都是竞争关系,说话丝毫不给韦津留面子。

    韦津官居一品,脸皮早已经练到铜墙铁壁一般刀枪不入,看也不看颜君成,转向杨侑说道:

    “洛阳不是不愿意修建道路,实在是没有经验,不过为了表示洛阳的诚意,加快砖路修建的速度,微臣建议另从洛阳向大兴方向修炼砖路,这样两头同时开工,工期可以缩短一半!”

    杨侑眼睛一亮,这个主意不错,后世的很多长期的工程都是采取这个方法,尤其是大兴的隧道,两端同时开工,工期几乎可以缩短一半。

    对于大兴和洛阳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早一日修通砖路,大兴城和洛阳的优势会早一步的结合。

    “韦大人所言甚是。”杨侑赞同道。

    然而韦津接下来的杨侑一句话让他郁闷不已。

    “如今洛阳财税紧张,还请大兴提前支付修路款项。”

    在原先的协议上,大兴城每月向洛阳上交的税赋有五万贯专门用来修建潼关到洛阳的道路,这些赋税由赈灾司监督使用。

    原来洛阳打的是这个注意,想要那五万贯的支配权。

    大臣们没有表态,都把目光集中在杨侑的身上,因为赈灾司是杨侑一手主持。

    “好吧,本王作保,按照之前的规矩,洛阳用下半年的修路专款抵押,帝国银行每月支付五万贯给洛阳。”杨侑无奈道,修通到洛阳的砖路对大兴城**太大了。

    无论是商业还是军事意义上都是不可低估的,现在吃点亏没有关系,更何况在杨侑的规划之中,洛阳早已经被视为囊中之物。

    “多谢代王殿下!”韦津大喜道。

    大臣们也点了点头,反正是帝国银行出钱,只要不让他们出钱,一切都好说。

    不过帝国银行雄厚的财力,让不少大臣眼中泛出异彩。

    “另外,洛阳需要大批的盔甲武器,这些还请大兴支援一些。”韦津略微脸红说道。

    洛阳惨败实在是损失惨重,所有物资辎重丧失一空,现在招募府兵都没有足够的盔甲兵器。

    “不可能!”大兴众臣大惊。

    兵器乃是国之重器,大兴城出征梁师都在即,本身就已经不够用了,怎么还能支援洛阳。

    “如今大兴城即将出兵五万,会造成大兴城的空虚,为了大兴城的安定,必须招募新的府兵,根本没有多余的武器。”屈突通朗声说道,反对韦津的提议。

    阴世师拥兵五万,带走了相当大的兵力,大兴城必须拥有压制阴世师的兵力,这是制衡的方法,所有大臣都心知肚明。

    杨侑也知道这个时代拥有兵器才是王道,要把大兴城的兵器盔甲给洛阳,那是不可能的。

    杨侑摊摊手,表示自己也没有办法。

    韦津眼神黯淡,也知道怎么回事,并没有强求。

    整个朝堂陷入了沉默,就在这个时候,工部侍郎平弘归出列,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微臣有办法,能够解决韦尚书的难处。”

    平弘归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在他的身上。

    大兴群臣的级别通常会比洛阳的低一个档次,洛阳一般都是尚书级别,大兴是侍郎级别。

    但是在大兴城一众侍郎中,只有两个人最为滋润,一个是民部侍郎颜君成,大兴城赋税超越洛阳,让颜君成风过无限,直接挑战民部尚书韦津。

    另一个就是工部侍郎平弘归,四轮马车的热销使得往日贫困冷清的工部,一跃成为整个大兴城最红火的部门。

    然而平弘归并不满足于此,堂堂的帝国的工部竟然成为了一个马车生产工厂,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一方面四轮马车巨大的利润使得平弘归欲罢不能,一方面平弘归又不满意如今的现状。

    一直以来平弘归没有机会发扬自己的优势,将大兴工部重现辉煌,然而韦津的到来给了他机会。

    “大兴工部曾经是帝国最大的兵工厂生产基地,如果重新恢复兵工厂的规模,微臣有把握在一月内生产一万套盔甲,十万只箭支。”

    “当真!”

    韦津大喜,一万套盔甲就可以装备一万人,十万只箭支足以打一场打仗,这对缺少兵器的洛阳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碳。

    “千真万确!”平弘归激动道,为了这个机会,他已经等的时间太久了,再制造四轮马车的时候他已经囤积了太多的熟练的匠人。

    只要稍微变换一下场地,这些熟练的匠人足以成为熟练的工人,一万套盔甲已经算是少说的了。

    “诸位大人认为如何!”杨侑看向其他的大臣。

    “可以,不过洛阳必须出钱购买工部出产的盔甲!”颜君成已经和韦津杠上了,直言道。

    众臣点头,赞同颜君成的观点,如果洛阳不付出一点代价就从大兴拉走海量的物质,那是不可能的。

    颜君成一看众人自己的如意算盘已经破灭,无奈的点了点头。

    “洛阳愿意提前支付剩下半年的一百万贯!”颜君成亮出底牌。

    洛阳城虽然底蕴深厚,但是一下子拿出一百万贯的钱财也是不可能的。

    为今之计只有妥协才能换取大兴城的支持。

    杨侑大喜,按照之前的协议,洛阳方面提前支取一百万贯,那就意味着帝国银行洛阳分行的事情已经成功了。

    “不过,大兴城必须承担救治伤兵的责任。”韦津为洛阳力争权益。

    这一次洛阳在兴洛仓打败,伤病满营,如果能够将伤病抛给大兴城,洛阳能够轻装上阵,压力大减。

    “可以!”杨侑大度的说道。

    大兴城拥有百万流民,人力资源丰富,再加上自己的现代的医学知识,救治伤病不成问题。

    随后,韦津代表洛阳,杨侑代表大兴城,又达成了一系列的共识。

    例如:如果大兴或者洛阳危机的时候,对方有出兵解救的义务。

    最后阴险的杨侑又加上了自由通商的义务。

    这一条以后被洛阳众臣深恶痛绝,却又无可奈何的条款。

    第二天,韦津就带着起草的协议,匆匆回到了洛阳。

    第四天,洛阳方面回应,同意韦津商议的条款。

    双都联盟正式成立。

第一百三十二章 流言再起

    就在韦津离开大兴的第二天,桑显和带领一万兵马匆匆赶往延安郡。

    延安郡太守吕清已经催促几次了,梁师都来势凶猛,靠近雕阴方向的几个县城已经沦陷。

    整个延安郡兵力单薄,也没有经历过战乱,面对梁师都的凌厉攻势,根本不是对手。

    现在梁师都的兵力直指郡城肤施,形势相当的危急。

    “你知道吗?梁师都已经完全占据了雕阴郡,正向延安进攻。”大兴城中有人神神秘秘的说道。

    目前整个大兴城最火的话题只有两个,那就是延安郡和梁师都。

    每当有人提起这两个话题的时候,总会涌现一大批人围听。

    “你的消息已经晚了,魏平、延川两县已经前天已经被梁师都攻破了。”另一个不屑道,

    魏平、延川是延安郡最靠北方的两个县,毗邻雕阴郡,最先受到梁师都的攻击。

    “看来延安郡是不保了!”众人纷纷摇头叹息。

    第二天,有流言传出,说梁师都大军已经到达了到达了肤施县城下,延安郡已经危在旦夕。

    虽然有人心生疑惑,但是依然信者众多。对于延安郡的战斗力,所有人都不抱希望。

    第三天,另一股劲爆的流言出现,延安郡守吕清开城投降,整个延安郡沦陷。

    这个流言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了整个大兴城。

    整个故事传的有鼻子有眼睛的,有的说延安郡守吕清贪生怕死,也有的说吕清和梁师是同乡,二人早有勾结。

    如今只是相互配合,二人已经合力准备进攻京兆郡,夺取京兆郡无尽的财富。

    不明真相的普通人立即陷入了恐慌之中,延安郡距离京兆郡,只相隔了上郡这一个郡县。

    上郡虽然是上等郡县,但是面积却不大,如果从延安郡边界出发,一日一夜的行军,就能穿过整个上郡,到达京兆郡最北边县城宜君。

    “得大兴得天下!”一个文士故作深沉,幽幽的吐出一句。

    此话一出,立即得到了其他人的赞同,梁师都最终的目标一定是大兴城,这个流言没有人怀疑,这也间接助长了流言的可信度。

    大兴、洛阳只有拥有一个就能成就霸业,但是现在看来,大兴城似乎更像软柿子,而且**性更大一些。

    “钱财动人心呀!”有人更加直白。

    所有的言论最终都不自觉的回归到帝国银行之上,那里的财富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才是**梁师都进犯京兆郡的罪魁祸首。

    所有人都在摇头叹息,代王殿下到底是太年轻呀!不知道人心险恶。

    帝国银行里面的金山银海让所有人都为之心动,更别说那些公开起兵造反的反贼们。

    可以想象,如果不是洛阳挡在了李密的前面,估计李密立马就会杀到大兴城来。

    相比于洛阳的坚城高墙,大兴城无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李家湾。

    笔直宽阔的砖道横穿整个小镇,然后分成一个个小岔路,通到每一个四合院的门口,这些四合院的主人全部都是从关东地区流亡地主豪商们,

    杨侑为了从这些关东地主的口袋里掏钱,直接按下快进键,李家湾率先实现了‘户户通工程’。

    不过这些世家地主们的花费是值得的,李密的突然崛起,一下子施虐整个中原地区。

    没有来得及逃脱的世家地主一个个家破人亡。

    乱世之中,他们这些肥羊往往都是乱兵盗匪的第一个目标,破财消灾往往只是幸运的人才能遇到,一不留神就会家破人亡。

    这些提前迁往大兴城的地主们不由的心生庆幸,要不是自己有远见,恐怕他们的下场和那些目光短浅的家伙一样。

    翟让手下的匪兵打仗不行,但是要敲诈勒索,攻打几个地主村寨,那可是手到擒来,所过之处,一片哀鸿。

    李密虽然明令禁止纵兵抢掠,实际上不过是做得隐蔽一点而已,没有涸泽而渔,维护自己良好的声誉。

    私底下,李密还是让世家地主自己乖乖的献出家财,或者主动投靠,如果再不识相,立即就会有翟让所属的匪兵上门。到时候就不是献出家财就能解决的事情了。

    这也是李密的高明之处,靠着这一招,李密在短时间内树立威望,手底下聚集了大批的世家地主武装势力,短时间内拥有超过了翟让的力量

    新李家湾最中心的一个崭新的四合院内。

    五十岁的郑显舒适的坐在软榻上,郑显是第一批来到大兴城的关东地主。

    温暖的阳光照射在泛白的棉袄上,散发出丝丝温暖。

    温暖、舒适、惬意,这种感觉和在关东的自家大院一样,在乱世之中还能享受这样的生活,实在是祖宗保佑。

    郑家历代的先祖早有,在祖训之中就有了后辈如何在乱世之中保全自己家族。

    李密战胜张须陀之后,郑显就已经察觉到危险的气息。

    祖辈的遗训使得他深刻认识到了乱世的残酷,早在那个时候,郑显就有了躲避战乱的念头。

    起先,郑显的躲避战火的最佳目的地就是郡城,那里也算是兵多墙高。安全性还是很有保证的。

    如果郡城不保,那就到洛阳去。

    然而燕来楼的邀请,让他眼前一亮,大兴城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传言,使得郑显有了新的想法。

    不同于其他世家先派出自己的子侄辈先来探探路,郑显则亲自来到大兴城,他想亲自见证一下这个神奇的城市。

    在大兴城,他仿佛遇到了一个梦幻之旅。笔直的砖道,养活近百万人的赈灾司。循环利用的鱼塘台田,还有存钱支付利息的帝国银行。

    郑显已经五十多岁了,他的一生见证了大隋朝的强大的繁盛。对于皇家的信用更是深信不疑。

    回到关东之后,他不顾其他族人的反对,举家迁往大兴城,留下大儿子照看田地和宅院。

    反正大儿子迟早是要继承家业的,而且孤身一人,贼兵来袭时,也好脱身。

    事实证明了他的英明,不到一个月,李密就攻占了他的家乡。

第一百三十三章 帝国银行挤兑

    据自身逃到大兴城的大儿子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