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异姓王爷-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朝除了北宋的前三位皇帝和南宋地高宗赵构之外,其余的很少出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窝在京城里,当然被俘的和被人逼得无路可逃的皇帝除外。所以太祖初年和太宗年间建在各地的行宫此时早就废置不用了,而随之兴起的就是运河沿岸大大小小的驿馆,专门供来往的钦差个大小官员住宿。  
  这些驿馆只是和行宫在级别和规格上有所不同,其实要说在吃喝玩乐这方面,这些驿馆倒是实用的多,岳明此时也得到徐州知州崔继亮送来的呈文:钦差行辕就设在徐州城外,运河岸边的最大的一座驿馆之内;届时徐州所有的官员和当地的名流士绅都将到城外恭迎钦差大人的大驾光临!  
  徐州就在眼前了,岳明长出了一口气,这几天豪华气派的“天字号”大车坐的他是郁闷之极,一听说徐州到了,忍不住来到车外,站在车廊上扶着栏杆向前方眺望,眼见暮色苍茫,前方高大庄严的城门已经若隐若现地出现在了视线之中。  
  岳明刚想下车骑马,顺便也领略一下这徐州城外夕阳西下的景色,可就在此时,就见前方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出现了一骑快马,骤然而至时才发现马上之人是身着黑衣的墨卫,只见此人到了钦差仪仗前滚鞍下马,先是看一眼骑在马上的冯凯,然后向站在车上的岳明禀报道:“钦差大人,刚才徐州城里突然涌出了大批的难民,说是要向当面钦差大人陈述民情!徐州知州崔继亮要动用当地的厢军出兵弹压,张士俊将军让在下火速禀报钦差大人,请钦差大人速速定夺!”    
  这些事倒在岳明的意料之中!  
  难民要面见钦差陈述灾情,这是变着法儿的控告当地的官员啊,这显然是戳到这些地方官儿的心窝子上了,岳明呵呵一笑道:“你速去告知张士俊将军,就说让他妥善安置那些出城的难民;另外告诉徐州知州崔继亮,如果他敢对手无寸铁的百姓滥用暴力、大动干戈,那么等本钦差进了城,会在第一时间用天子剑取了他的项上的人头!”      
第118章 危机四伏    
  这次成功鼓动徐州灾民聚集的正是西夏太子宁宁哥的手下刚浪陵。  
  在江南应奉司的都司衙门,雷恭允坐山观虎斗,轻而易举地让他们两家纷争再起从而当场斗法,并且决定他们两家的人,谁要是能先将钦差大臣岳明置于死地,那他雷恭允就全力以赴地帮谁重整他们的大夏国;当时情急之下,双方都当仁不让地答应了下来。  
  一离开都司衙门,他们双方就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是刚浪陵派人一打探,心里顿时就凉了半截。原来此次二王子宁令哥派来的人实力雄厚,看样子是志在必得,除了他的舅舅鄂博和号称“西夏第一勇士”的浪埋亲赴中原之外,另外他们还带了五百名“西夏朵挪儿”(敢死队),这些人可都是元昊大王费尽多年的心血,打造的一支无敌之师,这次他们的阵容可谓兵强马壮,就其实力而言,完全可以和钦差岳明率领的大队人马一决高下,可是他刚浪陵就不行了。    
  这次他临危受命前来金陵,事情来的仓促,他只是带了几个心腹和大量的财宝,原本想着用钱财就能轻而易举的收买了这个大太监;可是没想到等待他们的却是这么一场特殊的生死博弈。  
  好在刚浪陵以前是李元昊的头号亲信,掌握这大夏国的一些核心的机密,那就是他们大夏国安插在大宋京城里所有的密探以及他们的联络暗号,他都了如指掌。虽然上一次由于元昊大王被捉,大夏国藏匿在大宋京城一带的潜伏人员几乎被岳明的墨卫一网打尽,可还是侥幸地留下了一部分人,这些人隐藏的更深,在东京从事着各行各业,有的甚至还混入了大宋的皇宫,身份五花八门,充斥着大宋京城的各个角落,一旦完全启用起来。那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刚浪陵深知这些已经是他在此次行动中所有地力量,于是在离开雷恭允的都司衙门之后,他就立即派人和京城里的那些密谈取得了联系,并且在第一时间获知了大宋朝廷派出的钦差大臣兼江南各路安抚使岳明南下的具体的路线。  
  当他们得知岳明离开京城后是想要先到徐州,然后从徐州转水路南下金陵地时候;由于考虑到大宋京畿一带如今驻扎着数十万禁军,这些禁军又经常轮番调动。如果选择在京畿一带动手,无异于自投罗网;再者此时钦差队伍又是刚刚离京,各方面的防卫肯定也不会掉以轻心,也是最难下手的时候。  
  刚浪陵就决定他们就要在徐州动手了!  
  于是刚浪陵一面调集他们西夏国潜伏在金陵一带的所有力量,由他亲自率领赶奔徐州;同时他还命令隐藏在京城的全部人马也一并出动,准时的感到徐州和他汇合。于是这两支人马同时而动,分别从京城和金陵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徐州。至此,朝廷派钦差大臣南下的诏书刚刚明发天下,留给他们准备的时间还有不到五天。  
  他们原本打算在徐州城外的八里铺这个地方对钦差地车队发动突然袭击。毕其功于一役的,务必将岳明置于死地。因为这个地方正是钦差队伍经过长途跋涉、刚从官道转道徐州城郊的通衢地时候;此时徐州城遥遥在望,也正是钦差一行人的防护最松懈时候。此时打一个漂亮的伏击战,虽说有些冒险,可是成功的机会还是相当大的。    
  可是就在他们正忙着挖地道、埋火药,准备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忽然徐州城内来了大批的不明身份的人员。凭着刚浪陵跟随李元昊多年征战获得的经验,他断定这些人就是岳明派到徐州打前站地人,这些人行动十分诡异,四处打探,有时候还秘密抓捕一些可疑之人。很难找出这些人的行动规律,大大影响了他们的准备活动。  
  面对这仓促而变地形势。刚浪陵不愧是跟着李元昊在国内和政敌争斗、又在国外同大宋朝和契丹人南征北战了十几年地人。一看在城外打伏击地计划难以完全奏效。立即就调整了了策略。  
  早在他来到徐州地那一天就发现徐州一带今年开春以来。遭遇了多年不遇地大旱。田地荒芜。百姓们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还要向官府提前缴纳夏季地赋税;派人仔细一打听才知道。这徐州知州崔继亮权知徐州两年以来巧立名目、横征暴敛。百姓们早就苦不堪言。此时徐州周围八个县地难民已经达到了二万多人。  
  而如今这个消息就成了他大做文章、巧遇利用地又一大契机。  
  刚浪陵以前跟着李元昊也是经常四处镇压那些走投无路地灾民。还有遭到暴风雪袭击活不下去地牧民们。所以刚浪陵深知这股力量地可怕。如果能将这件事好好利用一下。这将近三万地难民就是围攻钦差行辕地三万大军。这些手无寸铁地饥民也可以变成嗜血地豺狼和吃人地野兽。于是当天夜里他就派出大批地人员到处散播谣言。混淆视听。鼓动这些不明真相地灾民到时候一定要当面向钦差大人陈述徐州地灾情。恳请钦差大人替他们做主。严惩徐州当地地那些盘剥百姓地朝廷官员。    
  西夏国这些潜伏在大宋地人有地已经快十几年了。深谙这些走投无路地灾民地心理。又深知此事对于朝廷、对于钦差地利害关系。于是又是谣言又是蛊惑。一时间灾民们群情激奋。大有星火燎原之势;而此时地徐州知州崔继亮还在一心想着如何巴结过往地钦差。对徐州城内一触即发地形势竟然置若罔闻。  
  在钦差到达徐州地前一天。徐州城里突然开进了数千朝廷地禁军。刚浪陵得知。为首地一个叫张士俊地将领处事更加沉稳老练。他完全不理会知州崔继亮地安排。先是派兵封锁了同外徐州地数条大路。然后开始清点城内所有可疑地地方。在极短地时间内将徐州城内所有地痞恶霸一网打尽。  
  这一下真让刚浪陵感到万分的庆幸,虽然这个张士俊雷厉风行,可是对待早就聚集在城内地数万灾民却是束手无策,既不敢派兵大肆驱赶又不敢随意屠戮和抓捕。只能是尽力安抚,同时还亲自找到知州衙门,要崔继亮尽快妥善安排。  
  崔继亮本来就对张士俊这个张牙舞爪、拿着鸡毛当令箭的武夫的反客为主火冒三丈,如今一看这个家伙又来自己眼前颐指气使,更是气愤难耐,一句“灾民问题由来已久。如今府库空虚无以为继,正等着钦差大臣前来拿注意呢”为由就将张士俊打发了。  
  刚浪陵就是抓住了这个时机,藏身于张士俊和崔继亮的夹缝之中,在精心布置的他自己的致命杀招,力求双管齐下,争取给岳明以致命一击;如今他是国仇家恨皆于一身,他地主子李元昊就是在岳明手里被俘受辱,如今又是这个人阻挡了他拥立太子东山再起的道路,无论如何他也要拼死一搏。否则一旦错过了良机,让二王子的人得了手,那他和太子就全完了!    
  此时的岳明也已经预料到了即将到来威胁。  
  那名前来送信的墨卫小校刚刚打发走。关于这些灾民和徐州城内的情报就接踵而至了,问题的复杂性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事先的预料,冯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在听取了各方面送来地情报之后,就急忙来到车内向岳明汇报。  
  程小小自从前两天那个“吹箫”事件过去之后,一直想着在老爷面前好好表现一次,可是在白天老爷的大车里不断的有人进进出出去请示各种事务,根本找不到什么机会;晚上老爷也不得空闲,有时候见人要一直见到深夜。她在车外就能感觉到老爷必定是遇到了什么紧急地大事,所以这几天根本就不敢靠近半步。  
  今天程小小一听他们就要到徐州了,听着车外随行的人也是一片欣喜,于是程小小这小妮子的春心又在泛滥了,心里一直琢磨着到了徐州城里老爷是不是就要和自己同床共枕了。她自幼在青楼里长大,耳濡目染的那些让男人快活的狐媚子手段数不胜数,如果今天晚上老爷要让他侍寝,那她可就要提前有所心理准备了,她暗暗发誓只要老爷晚上让她上床。她一定会让老爷彻骨,从此再也离不开她了。    
  于是程小小一看车外的人也都在准备着进城了,冯凯也已经四下派人提前进城安排去了,老爷此刻想必也正在准备进城了吧,于是小妮子抽了这么一个空就跑到岳明的车里来了,先是羞答答地体贴问候了一番,然后一边上前轻轻地帮着老爷活络身子,一边就拐弯抹角的开始套话儿了。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大宋异姓王爷》 第95节                        
  《大宋异姓王爷》    第95节  
作者: 豆子芽             
  可是也许是天公不作美,程小小刚刚把话切入正题。这时候冯凯就心急火燎地进来了。于是程小小忍着心里的万般委屈和失落地心情,只好规规矩矩地退到了一边。这次看冯凯的眼神不再是些许的埋怨,而变成怒目而视了。  
  岳明一看冯凯急匆匆的样子,急忙起身笑道:“到底出了什么大事,让你冯将军如此心急火燎的?”  
  冯凯来到车里一看,他的岳大人刚才就安安稳稳地斜靠在软榻上,一边摇着手里的扇子,一边还和小小姑娘笑眯眯地说着悄悄话;冯凯的心里顿时就是一松,他虽然至今还琢磨不透这位岳大人,可是每次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只要是大人有了这幅悠然自得、安之若素地神态,那即使天塌下来,也必有应对之策。  
  冯凯上前说道:“大人,据刚才我们的人送来的情报看,徐州城外这支将近三万人的难民队伍之中还夹杂着一部分可疑的人。在下估计,这些人很可能会对大人不利!”  
  岳明摆了摆手让冯凯坐下,他一边在车内踱着步子一边在仔细地考虑着。  
  三万多人的难民队伍,中间还夹杂着一部分可疑的人,如果真的是对手所为,那这实在是极为高明的一招。这些难民已经和自己地钦差队伍成了对峙之势,并且口口声声地说要当面向自己陈述灾情,自己地人就是上前一一进行排查,也极可能有漏网之鱼,难保不出现什么意外的情况。自己地对手肯定是利用了这些灾民对当地官府的不满情绪,他们再暗中组织、鼓动、怂恿,企图借机对自己暗中下手;以此看来,对手已经是提前出招了,甚至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快!    
  不仅如此,仅凭着鼓动灾民发难这一点,看来对手很是了解自己,将杀手藏匿在这些难民当中,伺机而动。这可是将近三万人啊,如果自己不能完全控制局面,到时候就算这徐州城内所有的人马都出动,还有张士俊的三千禁军和冯凯率领的墨卫,加起来也不过五千余人,一旦冲突起来,势必会伤及无辜,以至于激起民变。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一顶屠戮黎民百姓的帽子扣下来,自己也就算是彻底地报销了,估计到时候连皇帝赵祯也救不了自己可是话又说了回来,这三万人当中大部分的人都是对徐州当地的官员不满,走投无路才被少数人鼓动起来铤而走险的,但凡他们有一丝生存下去的希望是不会这样冒着被官府秋后算账的危险,拦住钦差叫屈喊冤的!    
  这就好办了,那我就好好地替老百姓做一回主,好好惩治一下徐州的这些混蛋官员,岳明拿定了注意,对冯凯道:“你火速派出精干的部下,先去弄清大部分的灾民到底有什么期望,他们打算向钦差陈述什么冤情;另外传令下去,在此处马上设起钦差行辕,派人去知会徐州知州崔继亮,让他率领徐州当地的大小官员立即前来见我!”  
  一声令下,冯凯应声而动。  
  半个时辰过后,钦差行辕就在徐州城外的八里铺临时搭建完毕;同时传来消息,徐州知州崔继亮率领徐州当地的大小官员已经等候在钦差行辕之外。  
  岳明知道,如何处理徐州这些盘剥百姓的狗官们,此时已经成了问题的关键,一旦稍有差池,那么等待在几里之外的数万难民就会蜂拥而至,那个时候,场面就已经失控了!    
第119章 高举屠刀    
  在高大威严的钦差行辕外面,以徐州知州崔继亮为首的徐州当地的大小官员,此时已经黑压压的站了一大片。因为不知道钦差大人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竟然将钦差行辕设在了徐州城郊八里铺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这些人一到行辕大帐的外面,一看门口站着的全是一身戎装、手提利刃、横眉立目的亲兵侍卫;周围也都是披坚执锐、威风凛凛的朝廷禁军在往来逡巡着,那就更是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了,一个个全都吓得两股战战、心惊肉跳。    
  毕竟几里之外就是徐州各地汹涌而来的几万灾民,再怎么说他们这些身为当地百姓的父母官们也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何况这个钦差大人就是当今天子驾前第一宠臣、京城大名鼎鼎的墨卫使岳明。  
  要说起此人,这些官员们早就如雷贯耳了,有些经典的事迹他们还都是耳熟能详。此人自从金陵初出茅庐以来屡建奇功,巧筹富商之巨款疏通镇江河道,一鸣惊人;之后大破大宋第一间谍案,天下震惊;奔赴京城,又力敌朝中三大权相,独得太后和皇上的亲睐;随后又力谏皇上而保全了皇后,深得满朝文武之心;更让人不敢相信的是,此人竟然智擒了西夏反贼李元昊,让所有的大宋人也扬眉吐气了一把;最近又以两首盖世词作和独创两的大书法再一次名满天下,其文韬武略、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样的人物会如何行事,岂是他们这帮人所能预料的。    
  这些人在外面足足站了有一刻钟,只是看到身着不同服饰的人进进出出,可是行辕里面静悄悄的鸦雀无声,静的让人都感到有些心慌,还未和钦差大人谋面,一阵不祥的预感就笼罩在了这些人的心头。  
  “我说老蔡,看来这次灾民闹荒的事儿闹大了。要说这都怪崔大人啊!如果他早些听了我的话,也不至于闹到现在这个无法收拾地地步啊!不知……不知这钦差大人会如何处置此事啊!”一个四十多岁、满脸络腮胡子的五品通判,惴惴不安地向着身边的一个从五品的团练使小声地问道。  
  “章大人,您说这话可真是取笑在下了!钦差大人嘛,自是秉了圣意,如何处置那肯定是自有章程。咱们做臣子的如何能揣摩透彻!”这个五十多岁,留着一副山羊胡子的团练副使凑到那个章大人面前,滴水不漏地小声说道。  
  他们一个通判一个团练副使就这样小声地嘀咕着,听语气看脸色,自然跟这件事地干系不大;可是其他的一些官员可就没有他们这么自在了,此时就见一个精瘦精瘦的主簿拉住一个肥头大耳的司参凑到一起小声地嘀咕道:“我说刘司参,我看这事儿玄乎啊!你看看这架势,怪渗人的,我看这次弄不好咱们俩都得玩完啊!”  
  这个大腹便便的刘司参也是一脸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