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绕指纤柔-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秦可卿已经死了,康熙沉着脸道:“继续。”
“秦兼美的身份贾府的人应该是知道的,不然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弄个没什么身家的童养媳,不过既然她已经死了那么知道实情的几人应该也要死了。而且秦兼美的养父秦邦业就是前朝旧臣的后裔。秦这一姓就是取自‘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可是连贾家都不知道的辛密。
“你是说卷宗就在秦邦业手上。”
“不,应该在贾家,可是除了已死的秦氏却没人知道。”应该在王熙凤那,她和秦可卿关系好,又不识字,正是藏那样东西的好地方,不过她可是不会说出来的。
康熙哈哈大笑:“那你告诉我那些做什么,让我对付贾家吗?”
虹玉微微一笑,道:“想要对付贾家的是您,不是我,我不过是顺着您的意思说罢了。”
康熙摇摇头道:“你武功不错,才能也是不错的,可是要让我放心用人,那还差一样东西。”
虹玉一笑:“您说。”
“前几天西藏来人通报‘准噶尔部策旺阿拉布坦祸乱西藏’这事你怎么看。”
“准噶尔又要闹了。”虹玉双手一摊无奈道。 准噶尔是厄拉特蒙古的一支部落。准噶尔部控制着天山南北,在西起巴尔喀什湖,北越阿尔泰山,东到吐鲁番,西南至吹河、塔拉斯河的广大地区。宗教上他们信奉藏传佛教,对西藏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清军为统一青藏和新疆,与准部的战争历经多次,康熙也对准噶尔贵族进行了两次规模较大的战争。可他们却在俄国政府的怂恿支持下,有着如同蟑螂般的生命力。
“你可有办法。” 准噶尔总是闹腾个不停,对康熙来说是一件很头疼的事,可有无可奈何。
“准噶尔的闹腾总是有俄国政府的怂恿支持,其实只要摆平了他们自然也不会有什么事了,所以我比较建议派人去俄国那闹腾,闹腾的他们没有心思来折腾我们,如果还嫌不够就去把准噶尔灭了,而且一定要斩草除根。”虹玉想了想道。
“去俄国那闹腾和平定准噶尔你选一样。”康熙笑道。这次他要试试她到底隐藏了多少势力。
虹玉一惊平定准噶尔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才做到的事情啊!竟然让她选,太看的起她了吧,不过要她选择的话还是去俄国那闹腾比较方便最少还有油水可捞,道:“臣女回去后就派人去俄国。”
康熙点点头,从桌下拿出一个白玉瓶道:“这让你姐姐吃了吧。”
“这是?”虹玉疑惑的看着白玉瓶。
康熙微微一笑道:“想知道我会那么信任你们西林觉罗氏吗?平常来说就是你那可以轻易收服白莲教的能力就让身为帝王的人除之而后快了。“
“想。”虹玉点点头,身为帝王总是疑心最重的,太相信自己的心灵感应的确是自己的疏忽。
心灵感应是一种心中的感觉来判断对方心理的感觉,总是无法用实际语言来描写的,却明明感觉的到。虹玉喜欢简单,所以她的做事方法也很简单,直接用心灵感应来判断对方的心意,只要确定对她有好处,那么她就会没有任何条件的信任他。就像她对林忠家的三兄弟,就像她对刚才的康熙一样,没有任何掩饰的坦白。
“黛玉你也出来吧,这也是你必须知道的。”
黛玉乖乖的从门后走了出来,在虹玉身边站定。
看着两个如花似玉的两姐妹,康熙不禁的感慨道:“没想到如海的孩子都那么大了啊!想当年我还是看着他出生的啊!”
说着站起身望向窗外,回忆道:“你们祖上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出谋划策、才能非凡,只可惜他是一个汉人,他的才能招来了太祖皇帝的忌惮,每每暗中出手欲将他除去,他也知道,却三番五次的救了太祖皇帝姓名,渐渐的太祖皇帝也放下了成见,欲与他结义金兰,可是他拒绝了,他说太祖皇帝虽无帝王之像却有帝王之气,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他只是一谋士能辅佐明君就是他的宿愿。又拿出一颗药丸道,这是一颗一异术制成的药丸,吃下后如若他与他的子孙后代有一点点的谋反之心都会七窍流血而死。说完遍吃下了药丸。太祖皇帝拦阻不急,心中后悔,从此视你祖上为心腹,并让得帝位者同样视之。就是我父王年幼时刚刚登基之时还是你曾祖父帮忙才能坐稳帝位,不然多尔衮篡位。只是你们一脉作风奇怪,如若后继有人便会去四方云游,从此再也不见身影。”
“这是当年那药的解药,是太祖皇帝令人暗中寻来的,只是还没给你祖上他就去了,后几经流转落到了我的手上,我想给你们祖父,可他却道,他从来就没有谋反之心要这药何用,让我如何他家都是女孩的时候再给女孩用。当年那药丸虽然平时没什么害处,却让人子息单薄,女孩更有不孕的可能。”康熙拿起刚才的那个白玉瓶交到黛玉的手中,道:“当年我听闻如海得了两个女孩就在你们五岁那年去了扬州,对如海说了可他却说,女孩又不是无法继承位子,让我在他选择继承人后将药给没继承位子的女孩吃了。“
黛玉一听忙道:“妹妹你吃了吧,姐姐身子本就弱,有没有那东西都一样。”
虹玉却道:“姐姐吃了吧!像我这样的性子,就是我愿意嫁还是没人要娶我呢!更何况我可是打算当老姑婆的,还是姐姐吃吧,对点儿给我找个姐夫,生个大胖小子。”
看着两姐妹亲热的样子康熙心中苦涩,他的儿子们不是结党营私就是骨肉相残,怎么能让他放心啊,可那又如何皇位只有一个,他只能选那个最适合大清江山的那个,他不能对不起列祖列宗啊!
对黛玉道:“还是你吃了吧,看你妹妹那样子她肯定是不肯的,到后面去休息吧,下面的事就不应该是你可以知道了的。”
黛玉看看妹妹又看看手中的瓶子,无奈一叹:“我知道了。”遍走到后面去了,这次她没有头疼,毕竟现在能肯定皇帝不会伤害妹妹了。
看着姐姐走到后面,虹玉定眼看着康熙。
康熙微微叹:“虹玉听旨。”
虹玉眼中一闪道:“臣,在。”
“命你护雍亲王胤禛在朕百年后顺利登基。”
“微臣接旨。”
“还有等贾府事完了,你再接了你祖上的位子吧。”康熙微微一叹,开国老臣的后人,如果不是他们太过目无王法,他还真不想动他们,“就让他们再享受下最后的奢华吧。”
第 17 章 。。。
同样的夜晚,不同的一切,围绕着同样一个人的不同话题,在不同的地方传播着。
———————————————————————————————————————
贾府,王熙凤的屋里
王熙凤看着账本,对平儿问道:“二爷还没回来?”
平儿给王熙凤添上一碗茶道:“可不是,刚向二太太通报了就又跑了出去,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赶他一样,不过,奶奶您说,依二爷雁过拔毛的性子,去了林家一趟,真的什么也没得到。”
王熙凤勾唇一笑,道:“怎么可能得到什么,林家二姑娘可是个精明人,二爷去林家干什么,她怎么可能看不出来,我看依她的恨劲儿,恐怕二爷一下船就被拘了起来。林家的东西他恐怕只能看不能碰。”
平儿睁大了眼,道:“这样,二爷不会和林大姑娘提帮忙着打理送丧的事仪吗?”
“怎么可能不会,只是你别看林大姑娘是个不管事儿的,可她也是个精明人,那时候你二爷是绝对找不着她的,而要是找林二姑娘。恐怕林二姑娘两眼一瞪,他就吓的说不出话来了。”王熙凤喝了口茶,道。
“二爷竟然会怕林二姑娘!”平儿张大了嘴。
“怕,怎么会不怕,你看我们府里的丫头婆子有几个不怕的。虽然林二姑娘从来不会打骂下人,可她只要轻轻的往你那瞟一眼,你就可以吓的冒着通身的冷汗。那是什么?那叫气势,天生的主子,而且出手大方,所以府里的下人就是怕着也是乐意在林二姑娘面前凑热闹。而你家二爷就是个欺软怕硬的主儿,林二姑娘的火儿,他可是怕的很,躲都躲不急呢,又怎么会上去凑热闹。说起来林二姑娘那通身的气派可不是薛家的宝钗能比的,将还说不定是那主位上的人呢。”
“说到主位上,我们家的那位元常在似乎就要册封了。”平儿突然想起贾元春来。
王熙凤冷哼,走到挂在床边的画前,道:“靠着别人的姓名爬上来的人,早晚会得到报应的,我们还是做好我们的事儿吧。”
———————————————————————————————————————
贾府,王夫人房里
王夫人气愤的拨动着佛珠。竟然什么也没得到,竟然什么也没的到。
一面气愤的呐呐,一面咒着。
最好还是周瑞家的看不下去了,走到王夫人的身边,倚着她的耳朵说道:“太太,您要不如了老太太的意,让宝二爷娶林大姑娘和二姑娘进门。”
王夫人冷冷的瞥了周瑞家的一眼,道:“休想我的宝玉娶了那两个狐媚子。”
周瑞家的一叹:“太太,您这么个聪明人怎么把自己给绕进去了。让宝二爷娶林大姑娘和二姑娘进门,林家的家业名正言顺就是您的了,而且您是婆婆她是媳,林二姑娘不就什么都要听您的了,您再找个机会,让她成妾,那她还不任您打骂。”
王夫人点点头,这道也是个好办法只是……“那宝钗呢?”
“宝姑娘到底也有宝姑娘的缘法,您想想,咱们府上的小姐都还小,可雍亲王府里的却还没人,如若将宝姑娘送过去……想必宝姑娘心里也是乐意的,实在不行就做平夫人,让宝姑娘做管家奶奶就是了。”
王夫人笑道:“你倒是个机灵的,不过这事儿不能由我们先提,有人啊,可比我们急着呢。”
———————————————————————————————————————
贾府,贾母房里
鸳鸯替贾母洗着脚,笑道:“听说林家姑娘回京了,您可高兴了。”
贾母微微一叹,道:“哪能啊,我可怜的两个玉儿从小没了娘,现在又没了爹,孤苦无依的,我这个当外祖母的自然要想着点儿,可别让人欺负了两个丫头去。”
却在心里却是在想着,虹儿这丫头讨厌王夫人,琏儿去自然讨不到好,不过这样也好,不会落到王夫人手里,而且虹儿从来都是孝顺自己的,只要自己开口还不是什么都乖乖的送上来。等到了虹儿和宝玉成亲了她也可以一放心了,不过宝玉这孩子似乎更加喜欢黛儿一点,就让两姐妹一起嫁给宝玉吧,按两个丫头的人品气度自然也是配的。至于薛家的那个宝钗。哼!商贾之后,宝玉企是她能配的起的,最少也要云丫头那样的侯门千金。
———————————————————————————————————————
贾府,贾宝玉房里
红帐轻幔之中,贾宝玉将袭人搂在怀中,嘴边似乎呐呐这什么。
———————————————————————————————————————
雍亲王府中,胤禛望着窗外的明月,似乎想着什么……
那拉氏捧着茶点进来,看到这一幕心中苦涩,她知道爷又在想那个人了……
爷的画中的那个小小的人儿……
在胤禛旁边放下茶点,道:“爷,累了吧,喝点而茶,吃点儿点心。”
胤禛转过头看向那拉氏,冷冷道:“你不必如此。”
那拉氏微微一笑道:“能为爷打理着一切是妾身的福气,即使您对妾身没有一丝男女之情也一样,能为您打点一切,妾身就心满意足了。”
胤禛冷冷的语气中带了点无奈和愧疚,道:“你要明白你在说什么。”
那拉氏温柔的笑道:“爷,情一字中可不只爱情,妾身以后会将对您的感情变成亲情,也会好好的照顾和保护虹妹妹的。”
当幻影第一次易容成爷的样子进入她的卧室她就知道了,他不是他。
知道实情后,她心碎,她怨恨,最后却都烟消云散。
她知道他从来都没有爱过他,就像他也没爱过府里其它的女人一样,她有什么好恨的。
她是个聪明的女人,所以从那天起她就开始努力的将自己对爷的感情转换成亲情。
她成功了,虽然心中还是有些苦涩,却不会碎了。
只要静静的看着这个男人就好,毕竟这是她曾经的最爱的人……
而她也知道他心里的那个人名字中带个虹字,还是个孩子……
胤禛定定的看着她,道:“我要你过几天接她进来。”
那拉氏微笑着,温柔而美丽,犹如落入凡尘的仙子。
终于要见到那个人儿了,那个让他温柔如水,却对其它女人残酷的小小人儿人儿……
微微笑着笑容却不见一丝苦涩……
放开了,真的放开了……
和那些女人相比……
她……何其有幸……
第 18 章 。。。
又过几日正是贾政的生辰,宁荣二处人丁都齐集祝贺,热闹非常。忽有门吏 报道:“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特来降旨。”吓的贾赦贾珍一干人不知何事,忙 止了戏文,撤去酒席,摆香案,启中门跪接。早见都太监夏秉忠乘马而至, 又有许多跟从的内监。那夏太监也不曾负诏捧敕,直至正厅下马,满面笑容, 走至厅上,南面而立,口内说:“奉特旨:立刻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 说毕,也不吃茶,便乘马去了。贾政等也猜不出是何来头,只得即忙更衣入 朝。 贾母等合家人心俱惶惶不定,不住的使人飞马来往探信。有两个时辰, 忽见赖大等三四个管家喘吁吁跑进仪门报喜,又说:“奉老爷的命:就请老 太太率领太太等进宫谢恩呢。”那时贾母心神不定,在大堂廊下伫候,邢王 二夫人、尤氏、李纨、凤姐、迎春姊妹以及薛姨妈等,皆聚在一处打听信息。 贾母又唤进赖大来细问端底,赖大禀道:“奴才们只在外朝房伺候着,里头 的信息一概不知。后来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的大姑奶奶封为凤藻宫尚 书,加封贤德妃。后来老爷出来也这么吩咐。如今老爷又往东宫里去了。急 速请太太们去谢恩。”贾母虽然觉的有些不对,但喜悦压住了心中的疑惑,一时皆喜见于面。于是都按品大妆起来。贾母率领邢王二夫人并尤氏,一共四乘大轿,鱼贯入朝。贾赦、贾珍亦换了朝服,带领贾蔷贾蓉,奉侍贾母前往。
晚上贾琏回来,凤姐命摆上酒馔来,夫妻对坐。凤姐虽善饮,却不 敢任兴。正喝着,见贾琏的乳母赵嬷嬷走来。贾琏凤姐忙让吃酒,叫他上炕 去。赵嬷嬷执意不肯。平儿等早于炕沿设下一几,摆一脚踏,赵嬷嬷在脚踏 上坐了,贾琏向桌上拣两盘肴馔与他,放在几上自吃。凤姐又道:“妈妈很 嚼不动那个,没的倒硌了他的牙。”因问平儿道:“早起我说那一碗火腿炖肘 子很烂,正好给妈妈吃,你怎么不拿了去赶着叫他们热来?”又道:“妈妈, 你尝一尝你儿子带来的惠泉酒。”赵嬷嬷道:“我喝呢。奶奶也喝一钟怕什么, 只不要过多了就是了。我这会子跑了来倒不为酒饭,倒有一件正经事,奶奶 好歹记在心里,疼顾我些罢!我们这爷,只是嘴里说的好,到了跟前就忘了 我们。幸亏我从小儿奶了你这么大。我也老了,有的是那两个儿子,你就另 眼照看他们些,别人也不敢呲牙儿的。我还再三的求了你几遍,你答应的倒 好,如今还是落空。这如今又从天上跑出这样一件大喜事来,那里用不着人? 所以倒是来和奶奶说是正经。靠着我们爷,只怕我还饿死了呢!”凤姐笑道: “妈妈,你的两个奶哥哥都交给我。你从小儿奶的儿子还有什么不知他那脾 气的?拿着皮肉,倒往那不相干的外人身上贴。——可是现放着奶哥哥那一 个不比人强?你疼顾照看他们,谁敢说个 ‘不’字儿?没的白便宜了外人。 我这话也说错:我们看着是 ‘外人’,你却看着是 ‘内人’一样呢!”说着, 满屋里人都笑了。赵嬷嬷也笑个不住,又念佛道:“可是屋子里跑出青天来 了。要说 ‘内人’‘外人’这些混账事,我们爷是没有的;不过是脸软心慈, 搁不住人求两句罢了。”凤姐笑道:“可不是呢,有‘内人’的他才慈软呢! 他在咱们娘儿们跟前才是刚硬呢!”赵嬷嬷道:“奶奶说的太尽情了,我也乐 了,再喝一钟好酒。从此我们奶奶做了主,我就没的愁了。” 贾琏此时不好意思,只是讪笑道:“你们别胡说了,快盛饭来吃,还要 到珍大爷那边去商量事呢。”凤姐道:“可是,别误了正事。才刚老爷叫你说 什么?”贾琏道:“就为省亲的事。”凤姐忙问道:“省亲的事竟准了?”贾 琏笑道:“虽不十分准,也有八九分了。”凤姐笑道:“可是当今的恩典呢! 从来听书听戏,古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