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云归来-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终于,他丢了笔,“李德全,召十阿哥胤礻我来。” 
  “喳~”李德全得了旨意,匆匆提步出去。不一会儿,就听到李德全在门口请示下:“回皇上的话,十阿哥在殿外侯旨。” 
  “宣他进来。”康熙冷冷的说,脸上满是淡漠的神情。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万福金安!”胤礻我一进来便跪伏叩首行礼,康熙也没有叫他起来,难道是胤礻我惹了什么事儿?我瞧着康熙的态度并不如往常,暗自思忖着。 
  “最近都做了些什么?”康熙冷声道。 
  我看到胤礻我有明显的停滞,半晌他才说:“儿臣在京郊的庄子上读书。” 
  “读了什么书?”康熙凌厉的语气追问着,不留丝毫空余的时间,仿佛他要问的问题,早已了然于胸。 
  “回皇阿玛的话,儿臣,儿臣”胤礻我这几句话说的极慢,带着明显的踟蹰之意,“儿臣复读了,《尚书》,《史记》。” 
  他的口气透着忧郁,该是没有读这些书吧,既然没读,为何不直接告诉皇上没读,偏要寻了借口来搪塞呢?我蹙眉看着跪在地上的胤礻我,心里又重重的叹口气。 
  “《尚书》竟是要你联络群臣,鼓捣太子的不是吗?”康 
  50、我寄愁心与清风 。。。 
  熙的语气透着重怒,把一个明黄色的折子丢在胤礻我低着的头上,发出“啪”的一声,接着掉在了地上。 
  我认得这个折子,上次太子匆匆来南书房觐见,手里就是捏着这个折子,这明黄色的折子,也是储君才能使用的折子。 
  “儿臣冤枉!”胤礻我看到那摊开在地上的明黄折子后,忙叩首说。 
  “冤枉?那便把你的冤情说与朕听听,看看这八月底的老天会不会给你飘雪!”夹杂着怒气,康熙紧锁着眉头,面色冰寒的说。 
  “儿臣实则冤枉,十日前,儿臣不过想着多精进些学问,请了几位翰林院侍读到儿臣的庄子上小聚,为儿臣指点迷津,探讨些学问道理,万没有做太子爷折子上所说之事!” 
  我听着胤礻我的口述,眼看着康熙面色愈加阴戾,胤礻我有些嘴笨,康熙又专挑着他的错处揪着不放,说出来的话眼看着对话越来越误入歧途,再说下去,胤礻我搞不好会被定个“结党营私,谋害储君。”之名,看李德全也是垂手肃立,仿若眼前什么也没有发生的样子,忙趁其不备偷偷的退了出去。 
  远远的看到小德子在廊下,便急忙过去,“小德子,快,快去请八阿哥来!” 
  “八阿哥?可是皇上的意思?”我摇头。 
  他又问:“是师傅的意思?” 
  我急忙推他,道:“你先去了再说,有这会子时间,人都请来了!”小德子带着疑惑匆匆去了,我才去御茶房端了茶水,复又进了南书房。 
  虽然他老是笨笨的卖了自己都不自知,眼下也是这样的状况,康熙盛怒中,不知会做何决定。况且,也不知太子递上来的折子,他到底有没有派人细细查过,是听信了太子的一面之词,还是证据确凿呢? 
  不过,眼看着康熙并没有拿出其它的证据,我暗忖,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些吧,康熙对太子的骄纵,已然有些过火,不愿胤礻我背上莫须有的罪名,也不想看到康熙事后凄凉苍老的神态。我在心底盼着八阿哥胤禩能早些过来。 
  “皇上,四阿哥在殿外侯旨觐见。”李德全在门口的小太监凑在耳边耳语一番后,大声对康熙请旨,殿内的气氛一时胶着,康熙死咬不放,胤礻我死活不认,只是,我吩咐小德子去请胤禩,来的为何是胤禛? 
  “宣!”康熙一声冷然的语气,殿内的气氛似乎又冰寒了几分。 
  胤禛进殿时,看到眼前的状况看起来显然是疑惑万分,但仍旧按部就班的跪伏叩首,行礼请安。 
  待得了康熙的准儿起身,他把一本书放在案上。 
  “儿臣借了皇阿玛的书,皇阿玛给儿臣规定了借阅时辰,儿臣先前耽搁了些时辰,总算在皇阿玛明令的最后一刻看完 
  50、我寄愁心与清风 。。。 
  ,便赶紧来给皇阿玛还书。” 
  康熙低低的“嗯~”了一声,胤禛是凑巧来的?我狐疑着,这时辰也太刚好了吧。 
  胤禛转身蹙眉看了地上跪着的胤礻我半天,恭身道:“皇阿玛息怒,儿臣斗胆请问皇阿玛十弟所为何事?” 
  康熙并未答话,只是一手托着额头支在龙椅扶手上,一手指指地上摊着的明黄色折子,胤禛俯身去捡那个折子,我看到他给胤礻我递了一个的眼神,不,他不是凑巧,他是替了八阿哥来的!我心底有过一丝不解,他为何如此? 
  拿了折子看了好一会儿,胤禛恭身道:“皇阿玛,儿臣只怕太子爷被谗言所误,被人离间了兄弟之情。” 
  康熙垂着眼并没有说话,胤禛沉吟了一下,接着说“我们兄弟本身和睦,为何在皇阿玛离京时才出了岔子,儿臣只是担心,有佞臣妄图权势,搬弄是非,无中生有,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太子也是对兄弟之情重视非常,故而一时未看清眼前是非也是有可能的,依儿臣之间,不若寻了八弟来询问清楚,一则八弟一直留守在京,京中大小之事都甚为熟悉,二则八弟素来与兄弟们亲厚,想来平时也是常走动的,十弟做了什么,八弟也该是清楚的。” 
  “稍有理,既是如此,你便奉着旨意去办吧,若寻到了兴风作浪之人,必要严惩!”康熙似是疲惫不堪,招了手让他们都下去了,胤礻我走前在地上磕了重重的三个响头,看着他委屈的样子,我对太子的怨恨,便更深了一层。 
  想来,康熙也是要放过胤礻我,都是他的亲儿子,横竖手心手背都是肉,怎么处罚他的儿子们,他的心都是痛的。 
  思绪正翻飞万千,忽而听得康熙一声厉斥:“跪下!” 
  我惊慌的抬头去看,正对上康熙愤怒的眸子,心里一惊,便重重的跪了下去。 
  “怪道都说你是玲珑的心思,还知道跑去搬救兵,你和十阿哥又是什么关系,救命之恩?”原来,康熙什么都看在眼里了,那么他也一定知道胤禛来的真正目的。 
  我重重的叩下头去,“奴婢斗胆,请皇上听完奴婢的话。” 
  康熙并没有接话,我知道,他是默许我说下去,“奴婢日日服侍皇上读书,懂得皇上希望朝廷清平,皇子和睦,奴婢只是担心,皇上一时盛怒,会……” 
  我知道康熙虽是个高高在上的君王,可他比寻常人家的父亲更希望儿子们和睦,友善,正因为他是皇帝,正因为他管着天下,也替所有人背负着天下,他更不希望天下会因为他儿子们的争斗而衰乱。 
  这番话,完全是我的肺腑之言,却因着是肺腑之言,说话完全没经大脑思虑周全,话到嘴边,却发现是会以下犯 
  50、我寄愁心与清风 。。。 
  上的言辞。 
  “会什么?”康熙厉声追问。 
  我蹙眉阖眼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音调似乎也没有先前那样颤抖了“会做出日后后悔的决定!” 
  一口气说完,我直起低伏的身子,迎对康熙瞪着我的眼神,心底满是忐忑,却强迫自己不能转移视线,希望康熙看到我的眼睛,能明白我心中所想。 
  终于,他垂眼去喝茶,说:“去外面跪着罢。” 
  心底缓缓松了口气,还好只是跪着,他没有赏我板子,更没有要我死,我叩头谢恩,心跳得居然比先前更为剧烈。 
  强烈的恐惧感从心底腾起,纷纷扰扰的环着我的心头,原来,我果然是很胆小的,我果然应该装作透明人,不要让他的怒火牵连到自己才对,这样,我才可以活的更久些。只是,若还是要我选择,恐怕我的身体也会不由自主的这么行动罢。 
  噙起一抹笑意,我替康熙研了今晚的最后一块儿墨,替他斟上茶,便再叩首退出大殿,在殿外的玉阶下跪着。 
  51 
  51、衷肠谁诉动人心 。。。 
  不知道过了多久,康熙离开了南书房,一众宫女太监在后头浩浩荡荡的跟着,他跨出殿门的时候完全没有看我,许是并没有旨意让我起来罢。李德全倒是同情了看了我,我朝他正要扯出一个微笑,他摇摇头,跟着康熙后头匆匆去了。 
  膝盖,渐渐觉得酸痛不堪,小腿往下,都失去了知觉。八月底的日子,到底不冷,我该庆幸,胤礻我没在十二月或者腊月那样冰天雪地的日子里犯事儿,不然我不会跪死,也会冻死。 
  抬头看天,漫天的繁星就在我头顶静静的闪烁着,我在天穹顶寻觅着自己熟悉的几个星座。苦笑,我该庆幸呢,在三百年后,北京城里早就看不见星星了,漫天的霓虹笼罩着都市,哪里会如现在般看得到这么多繁星呢。 
  再垂首,看到玉阶旁,正静静的立着一个人,一个温润如玉的身影,八阿哥,到底还是来了,只是来的太晚了,没救了胤礻我,也救不了我。仿佛是看到我对他笑,他温润的笑容忽而仿佛弥漫了大雪,飘忽不定。 
  他终于缓缓的朝我走来,似乎每走一步,都艰难万分,“八爷怎么没回府?”我问。 
  “我在军机看折子,晚了下钥的时间,过会子再回去罢。”他说,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得了你的信儿,可我不能来。” 
  他盯着我,目光满是疼惜,我避开他的目光,道:“那是你的弟弟,跟你亲密无间的兄弟。” 
  “正因为如此,我更不可以来,如果我来了,皇阿玛只会怀疑十弟是真的在结党营私,为我谋权!”他低低的说,语气里透着难过。 
  “难道不是吗?”我忽而心底有些为胤礻我感到委屈,抬眼朝他紧紧的盯过去。 
  他怔了目光,也紧紧的盯着我,忽而又垂下了眼帘,一抹苦涩的弧度攀上他的唇:“是啊,难道不是吗?” 
  他无奈的笑,刺痛了我的眼,眼泪忽而流下来,他的为难,早在十四跟我诉说的时候,已然了解,只是我…… 
  “我只是……”他低吟着抬头看我,发现我的眼泪,竟然有些惊慌,收住了正要说的话。 
  我忙用袖子拭了泪,问他:“是什么?” 
  他又苦涩的笑了,说:“是什么都不重要了,我仍旧是拖累了你,其实不只是你,我拖累了很多人。” 
  我忽而心有不忍,“不是他们逼你的吗?” 
  他看着我,苦涩的笑容一直噙在嘴边,“若不是我终是有了一点念想,别人再逼,不过一死罢了。”太子,竟是要逼死他么? 
  “你说的没错儿,老十是因为我,是我在他直隶的庄子里见了那些人,我以为直隶都是我们的人,谁曾想太子的眼线竟然能布到直隶去而我们却不知。终是我 
  51、衷肠谁诉动人心 。。。 
  疏忽了,拖累了他,却都不敢现身救他,今日要不是你来寻我,四哥碰巧来了南书房,想来老十会被皇阿玛重重责罚,不济还会被定了结党营私的罪名。” 
  “四爷不是碰巧,他是专门来的。”我说。 
  “你说什么?”他诧异的问我。 
  “四爷今日,是特意来的。”我重复道。 
  胤禩忽而低低的笑了出来,“原来今日,仍是我拖累了四哥,他那么个清静的性子,竟然会愿意趟这趟浑水,太子知道了,还不知会怎么生四哥的气。” 
  我看着他,满目凄楚,“我原该好好的什么也不做,即使被太子领着众人责骂是孽子也不该心有不甘,这样,我便不会拖累这么多人。”他说着起身,挂了月辉的身影透着无双的落寞。 
  我很想跟他说,这不怪你,只怪造化弄人,可看到他凄楚的神色,竟然什么也说不出口。 
  他静静的立着,我静静的跪着,月光静静的挥洒,终于,他问我:“你恨我吗?” 
  我苦笑,摇摇头:“不,我不恨,这都是命。” 
  他也笑了,“都是命?”慢吟片刻,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帕子裹着的东西交给我,“老十四托我给你的,你若用了,他自有办法知道你给他的信儿。”径自去了。 
  信儿?我打开帕子,以为会是什么吃食,没想到竟然是一个小小的砚台和一只小小的笔,十四是让我有什么话写给他吗?可是写了又能如何呢?苦笑着包好,放进怀里。我仍旧愣愣的跪着发呆,脑子里面什么都想不起来,只是一直盯着面前的汉白玉阶。 
  远远的,似乎在玉阶边有个杵立不动的阴影,我蹙眉看了半天,许是看错了罢,忽而阴影动了下,我心里一凛,是个人! 
  渐渐的,他往前走了几步,我触到熟悉的目光,不禁莞尔,清清冷冷的目光,还能有谁呢?抬眸看着他,他站在阴影里也看着我,内心不是没有疑惑,宫门下钥了,他还可以在宫内逗留吗?还是,他为了我,才留在宫内?所以一直站在阴影里? 
  我就这么一直看着他,似乎许久,都没有和他两个人静静的相处过。如今得了机会,竟然是在这天地开阔的地方,两个人各种数丈的距离,静静的看着彼此,什么话也不曾说。可是内心却觉得没来由的宁静,因为知道他在,所以并不会恐慌。 
  许久,天空似乎要泛起了鱼肚白,我真的很佩服自己,居然在南书房门口真的跪了一夜,忽而胤禛走过来,他的步履因着久站而有些迟缓,我对着他微笑。 
  “我走了,寅时到了,我该去准备早朝了,一会子该有人来了,回去熬点姜汤喝了,你身子弱,别再出了岔子。”清冷的语气透着关怀,暖进 
  51、衷肠谁诉动人心 。。。 
  了我的心。 
  “我不碍的。”我说。 
  “下次救人也不要把自己往火坑里推!一点眼力见儿也没有,不掂量掂量自个儿,还替别人费劳什子心!”他的语气忽而变得融合了动怒,不满。 
  笑容漾过嘴边,我点点头,他低低的叹口气,“我怎么能放心你。”说完自去了。 
  我看着他远走的背影,忽而觉得眼前渐渐模糊起来,因着胤禛在这儿,是强打了精神头,现在竟觉得疲累不堪…… 
  睁眼,我竟然在自己床上?诧异的起身,出门去看到小德子正在院子里对着药炉煽火,看到我出来,说:“姑娘可醒了,昏睡了一天呢,膝盖那儿,宫女替你上了药,太医也用过针驱寒了,一会子把这副药吃了便无大碍了,只不要久站,太医说的。” 
  “你把我送回来的?皇上准了吗?”我忙问。 
  “是一个敬事房的小太监,看到姑娘晕倒了,忙去寻了李谙达,问该怎么办,皇上昨儿个夜里就没那么生气了,便准了姑娘回来,还允宣了太医。” 
  我点点头,胤禛走的时候,天才微亮,宫禁正开,敬事房的太监为何会这么早出现?难道是胤禛,他安排了人送我回来?摇头,无解。 
  既然好了,我仍去南书房当差,康熙看到我,什么也没有说,仍旧该做什么做什么,可我看得出,他的心情好了很多,该是胤禛给了他一个满意的答案了吧。 
  “你下去罢,朕想静一静”,忽而他说,我便叩首告退,膝盖隐隐的传了酸痛感,果真是不能久站,慢慢的往自己的院子里去。 
  坐在小院儿里揉着膝盖,想起八阿哥昨晚对我说过的话,还有他嘴角一直隐匿的苦涩,我心底有隐隐约约的难过。 
  想起从前看过的电影,灰姑娘为了救自己的老仆,愤怒的对王子说,“如果你容忍你的臣民在幼年时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而受腐蚀,然后当这种恶习促使他们犯罪时,你去惩罚他们,没有什么比结论更接近事实,是你先制造了盗贼,然后又去惩罚他们。'注1'” 
  这好像是出自《乌托邦》的一句话,讲的是所有的人都困在世情里,被纷乱的琐事遮盖了视线,看不到结果,看不到出路,甚至不知道,是自己造就了让自己痛恨的一切。其实就连康熙,也是如此。 
  是他迫于朝局,立了索尼不满一岁的孙子做太子,索家才能拼死效忠,为他稳定了朝局。一旦立了太子,便不可轻易言废,他对太子所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仅仅是对太子的宠溺,更是希望能在表面上,为太子营造一个适当的储君形象。 
  而太子从小长在阿谀奉承,无尽谄媚之中,在权臣看来,太子也是能为他们博得权力和 
  51、衷肠谁诉动人心 。。。 
  荣华的筹码,所以,太子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所以太子必然会看不起出身低微的胤禩,用自己手里的权力,把八阿哥的自尊摁进土里,再用脚狠狠的践踏。 
  所以同为皇子,聪慧异常的胤禩,终于忍受不住了被人逼进死角,捏为齑粉的无助,用皇子的身份,甚至是用性命去反抗。 
  纷纷扰扰的世情一环一环的扣着,引着所有人,都朝着九子夺嫡那个残酷的现实一步一步的前行,命运讥笑着拿起鞭子,抽打着不愿意前进的人,逼迫着所有人,都朝那个方向一点一点的走去。亲情,爱情,友情,自尊,权力,国家,紧紧的拧成一条粗壮的锁链,锁着所有人的双手,没人能够挣脱,就连康熙也不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