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关东异志-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雉鸡,一根儿羽毛上都着了五六个色儿,拿到江南去那帮姑娘太太们都挤破了头颅地疯抢”
讲到这儿,我偷眼瞅了瞅旁边的梦蓉 —— 说实话,从小到大我都是听别人说书,却很少有机会和别人侃侃而谈,白话了这么久,也不知道效果怎么样。只见她小嘴儿微张,瞳子虚的都有五万四千里远了,我一瞅这架势,成了,以后我他娘的要是落魄了,就来云南摆评书摊子,准儿红!
见我嘎然而止,梦蓉吧嗒吧嗒嘴,仿佛还没听得过瘾。山风在身边儿嗖嗖地刮着,凉的她拽了一条毛毡子裹在身上。
“知焉哥,关东真有这么好?”
“那当然了,往不咸山以北,全是没人种的荒地,野果子熟透了都没人摘,一茬一茬的全烂在地里。搁在早先,十几里的方圆几乎都见不到人,谁家要是劈点栅子往地里一插,十里八里的全是你家产业。去了关东,你都不用种地,光捡野果子和蘑菇就饿不死,赶巧还能拾到只撞在树桩上的野兔,肥得飞不起来的家雀啥的……”
“哈哈……”,梦蓉被逗得发出银铃一般的笑,“知焉哥,你可别吹了,现在这世道,人都吃不饱,哪有家雀肥得飞不起来?”
“傻妹子,哥可绝没舞玄○1,哥跟你举个例子,你就知道关东物产有多丰富了:前几年山东遭灾,连树皮都啃光了,老百姓活不下去,就跑去关东好几百万人。有句老话不知你听过没有,叫做‘人上一千,无边无沿;人上一万,破地连天’。几百万人啊,要搁在别的省,一走一过,别说树皮,就连耗子洞都得给掏干净了,去了关东你说怎么着?全都安身立命了,只要你勤劳,肯干,关东就有种不完的粮食,打不完的猎”
“知焉哥,你家也是从山东逃荒过去的么?”
“我家不是”,我摇了摇头,“我家原本是京城的,我太爷爷的爷爷开了家药房。可着京城你就掐着指头数吧,除了皇上的一家御药房之外,其余没有敢跟我们比的,老毛子没进来之前那叫一个昌盛,以前我吃完早饭啥事儿没有,就是往半壁街和八大胡同一扎,不是跟大刀王五一起练练拳脚,就是听那帮江湖艺人说评书讲段子,一边喝着豆汁儿,一边吃着胶圈儿,那滋味,舒坦的就别提了……”,说到这儿,连我自己都有点儿飘飘然了。
“那放着好日子不过,你怎么就跑到关东去啦?”,梦蓉不解地问。
“不还是因为慈禧太后这个老妖婆子么?不寻思怎么治理国家,整天就他娘的想着怎么摆阔,怎么让别人赞美她宅心仁厚、普度众生了。结果呢,别人她没普度得了,自己却差点儿让八国联军给普度了,你想想,这洋毛子进了北京城还能好了吗?烧杀抢掠,无所不为,像你这么好看的姑娘都得藏到地窖里,要不洋毛子见一个糟蹋一个,往死里糟蹋”
听到这儿,梦蓉吓得用两只手捂住嘴一动不敢动,直勾勾地瞅着我。我继续说道:“这不,我家以前攒的那些基业全都扔到北京城了,我爹仗着以前和山海关一个总兵的关系,携着我们全家经逃到关东,才算是躲过一劫。全家人的命是保住了,可挣的银子十之八九全都没了,剩下的勉强够在关东开个小门面,那时候我才十五,也不懂事儿,每天就踅摸○2着像以前似的玩乐,可关东根本没有说书摊子,也没有八大胡同,满山遍野的全是大荒地。这荒地山东人瞅着高兴,因为他们之前遭灾,有口饭吃就满足了;可把我不成啊,你不知道,过惯了坏日子再过好日子没啥,可过惯了好日子,再回到坏日子可就难了,以前身子里养的那些懒虫、馋虫整天勾着你。我当时愁坏了,心想窝在这儿一辈子我不就毁了么,就寻思着怎么能发财,干点儿大事儿,赶京城安生的时候再杀回去。说来也巧,我家逃难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着就把家安在不咸山的脚下了,你没去过你不知道,那不咸可是座神山,里面山货儿一片一片的,说野鸡飞到饭锅里是有点儿玄,但凡是个会打猎的,都能连年有余,谷仓子堆得满满的,整天断不了肉吃”
“当然了,在关东种地打猎是能混得不错,可我不想窝在那一辈子”,我取过水葫芦喝了一口,又继续说:“返回京城才是我的最终目的,不过要重振家业又谈何容易,没有个三四十万两根本就是空谈,于是我就寻思着发财的道道。后来我听人说,不咸山里头藏着好些的野生山参,关东人管它叫棒槌,这玩意儿可是人间难得一见的极品,品相好的比银子都金贵,一根儿拇指粗的四品叶,你开到四五万两纹银都有人挤破头颅抢着买”
“当真这么金贵?”,一听说能买上四五万两,梦蓉的眼睛瞪得跟银铃般大。
“可不就是么?哥可没跟你闹着玩儿,不咸神山就是个金库,里面藏着无数的金子,活金子,有能耐的人可以随便到里边取出来花,没能耐的就‘麻达’在山上,或者饿死,或者被虎豹浪虫舔了”
“那为何不把种子采回,种在自己家地里呢,那样春种秋收的也不耽误收成”
“哈哈哈……”,我这一顿大笑,差点儿把梦蓉给笑毛了。
“傻丫头,你以为挖棒槌是种苞米呢,说种就种,说收就收。这东西是有灵性的,长到七八匹叶子都能成精,变成小孩儿满地乱跑,张果老不也是偷吃了一个成精的棒槌娃娃才成了神么?他倒在地上的水,路过的小狗舔了一口都羽化成仙儿,飞到南天门当了看门狗。就这么神的东西,别说挖了种子回家种了,就是刨的时候不拿红线儿拴着,它都要遁入地下逃掉的。普通的作物几个月就能长出个七八匹叶子,可棒槌要长成这样得一二百年,所以它才这么值钱,总的来讲,我觉着吧,这棒槌就不是人能种的了的”
注:○1舞玄,北方土话,意为吹牛、胡扯。
○2踅摸(xue 二声,mo 轻声),北方土话,意为四处打探寻找。
→第八十四章 … 翻五(一)←
我和梦蓉侃了一个多时辰,把她说得时而瞪眼握拳,时而掩嘴发笑,直到我说的满喉生烟,梦蓉才给我罩上毛毡子,照顾我睡觉。
经过这一通回忆,我心里也是充满了对关东的怀念。一闭上眼睛,静玉、四爷、小棒槌,大耗子就像走马灯似的在我眼前乱晃,绕的我脑仁子生疼。我把脑袋埋在毛毡子里,嘴里不断地念叨,直到念了有半个时辰才迷迷糊糊地失去知觉。
人常说‘小病不用治,一睡解千乏’,这话还真不假,之前我脑子还跟糨子似的糊在一起,一觉醒来顿时觉得神清气爽,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儿。等我披上外套以后,燕叔已经在我身后站了大半天了,此刻他和梦蓉一起生火煮着拾来野鸭蛋,我起身过去问了好,更重要的,我是想问一问寝宫和解药的事儿,毕竟我这肚脐是越来越绿了,虽说按燕叔讲,一年之内我还变不了僵尸,可我还是想尽早找到解药变回人型,那乱却人伦之事我是委实不想做的。
“毒啊!”,提起一行的感受,燕叔只说了两个字儿。
“咋个毒法?”,我和梦蓉都支着耳朵听着。
“墓里面我尚且没探出有多少埋伏,但光外头…… 就有七个隐阵,你说毒不毒?”
“七个?”
“对,七个!全都是茅水派的,这还仅仅是我瞧出来的,俗话说‘狡兔三窟、诈狐五穴’,吴三桂这老犊子肯定不能简单地设置一道防线,往前咱是越走越险,总之形势不太乐观”
“唉……”,听了燕叔的话,我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
“不过我这一趟也不全是坏消息……”,燕叔又接着说。
“哦?”,我又把头抬了起来。
“起码我通过阵型的摆放方式,隐约地探出了吴三桂想要干啥。无论用兵还是打仗,你只要摸清了对方的目的,就容易顺藤摸瓜找到他的弱点”
“燕叔,您说,墓地不就是葬人用的么,一个土坟丘子还能有什么目的可说的?”
“非也非也,你这么说可就显着外行了”,燕叔朝我摇了摇手。“大饼子搁硬了还能打人呢,何况是集风水五行于一身的墓葬学,穷人家把人埋了就图一个尊及先人,荫及子孙;可大户人家的目的就很复杂,往小了说,能影响方圆百里的地气。往大了说,能坏了一个国家的国运”
“一个人的墓葬还能影响国运?燕叔,您可别扯了,我是不信”,听了燕叔的话,我有点儿不服气。
“绝对没扯”,燕叔反驳道。“吴三桂这个阵摆的就透着一丝鬼气,风水学叫‘一五六’排法,俗话也叫‘六小夹一大’,再解释得明白一点儿就是六个小阵盘着一个大阵,小阵给大阵补给,大阵为小阵庇护,它们这一配合,各自的法力都强了不少,一看这阵型我就知道,摆阵的人肯定是一个对正五行和逆五行研究得精透的熟手,搞不好还是我同行呢”
“这‘逆五行’我倒是听您讲我,就是通过某种法术和媒介,将五行中相生相克的规律给颠倒过来,这‘六小夹一大’又是咋回事儿呢?”
“所谓‘六小’,指的是六个小阵,‘夹一大’就是通过顺序的排列,把它们依附在一个大阵上面。以前我同你们说过,茅水派有八大毒阵,每一个不仅单独使用奇毒无比,搭配起来还能使功效加倍。最重要的,双阵齐开,能够最大的吸引怨气,使阵法升级,达到终极的‘九阴还阳’毒阵……”
“燕叔您先停一下”,听到这儿,我急忙做了一个停止的手势。
“怎么?”
“您刚才说的,我有一点疑惑”
“那你就说”
“您刚才说,双阵齐开,是为了吸引怨气,使阵法升级,以达到终极的‘九阴还阳阵’?”
“没错”
“要是我没记错,‘九阴还阳阵’不就是茅水八阵中最后的一个单阵么?既然是单阵,为何不直接使用,而用较低的双阵来吸引怨气升级呢?”
“哦……”,燕叔舒了一口气,“这的确是我没说明白,其实茅水阵的每一个阵法都不是想用就用的。知焉,你还记得茅水派的图腾是什么吧?”
“不是一个邪兽?”
“没错,就是一个邪兽。这东西是由心而生,依赖怨气存活的一个孽障,虽然它和逆五行的存在全是天理不容的,可却要共同遵守着一个定律”
“定律?”,我初闻这个词儿觉得有点新鲜,觉得仿佛在京城的洋学堂里听见过。
“没错,就是定律。确切地说,这是一个守恒定律,‘守恒定律’你一定听着挺陌生的吧,这个词儿发源于外国,但是道理却是春秋战国的先人们最先提及到的。你念过私塾,肯定读过孟子关于鱼和熊掌的论述,这里面就揭示了‘生’和‘义’之间的关系,孟子就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世人,你若想取得大义,就要拿性命去换,这之间是等价的,容不得半点的差池。除此之外,老子李耳在论道时也反复地强调过‘道’的本质,‘道’的本质就是一种和谐,一种等价交换的和谐。当然几千年之后,洋毛子重理轻文,搞出了不少研究,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一个叫做‘能量守恒定律’的结论,即‘世界里的总能量是固定的,你若取得了某种能量,则定是消耗了其他的能量;你用掉了某种能量,这能量也不是消失了,而是转化为其他能量或者转移走了’……”
“燕叔,您等等,我怎么越听越懵啊”,我赶紧摇了摇手示意停下。
“其实这些我也不是太懂,都是华莱士同我说的。以前我给你讲过,那华莱士是得了双学位的奇才,十几年前我俩便相识了,我由于要盗墓,要破解各种西洋八宝转心螺丝,所以经常要和他请教一些机关的设计和解法,他同样对玄秘的中国文化也很感兴趣,于是我俩就常在一起探讨些问题。华莱士有一个好朋友叫做‘焦耳’,这个‘能量守恒定律’里面就有焦耳很多的成果,我借着华莱士这道顺风车,总能先知道一些洋毛子的东西。其实这个定律说难也不难,摊开了就好理解了,这世界其实不就是这么回事儿么,就比如:你嫌天冷想取暖,你是不是就得引火,就得消耗木材?拿焦耳的话来讲,你是为了取得‘热能’而消耗了‘化学能’;反过来说,柴烧光了,变成灰了,也不是木材消失没了,而是它经由燃烧转成了其他能量,传递给了别人,只是你没法感觉到而已。这例子难道你还不明白么?”
“明白我倒是明白,不过这和茅水派的毒阵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里关系可就大了,拿焦耳和华莱士的说法,整个世界都是绝对服从这个守恒定律的,当然也包括逆五行和那个邪兽。你布阵是想害人吧,要取得能量吧,那就得先付出代价,否则免谈。代价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拿活人当祭品,五五翻成”
“五五翻成?这又是怎么一个概念”
“五五翻成说起来简单,但确是茅水派施法的一个死穴,它的内容就是使用初级的阵法需要殉葬五人,每高一级便要翻上五倍”
→第八十五章 … 翻五(二)←
“每高一级,殉葬人数就要五五翻成,这在阵法学里叫做‘翻五’,正是这个翻五限制了茅水派最终法术的施展”,燕叔继续说道。 首发
“吴三桂佣兵为王,我听说追杀南明皇帝那几年,战俘就抓了几千余人,他若想使用终极法阵‘九转还阳’,直接屠杀这些人岂不容易,何苦还要摆几个小阵吸收怨气呢?”
“知焉,此言差矣!这‘五五翻成’的律法乍听起来好像不多,但要摆在桌面上,那数目多得能吓死人”
“吓死人?不能吧”,我耸了耸肩。
“你若不信,我现在就给你算一算,最低等的‘双狮夺食阵’需殉葬五人;‘三婴护体阵’是它的五倍,就是二十五人;‘四方顿陷阵’再乘五,就是一百二十五人;‘五行逆转阵’再乘五就是六百二十五人;同样的道理,‘六方五位阵’是三千一百二十五人;‘七星运斗阵’是一万五千六百二十五人;‘八仙覆海阵’再乘五,就是七万八千一百二十五人;若想使出终极绝阵‘九转还阳阵’,你要站稳了,是……三十九万零六百二十五人”
听到这里,我倒吸了一口冷气,三十九万!别说战俘,就连吴三桂的护卫队都添里也凑不上一半儿人呢,难怪他要处心积虑地动用小阵集气。
“集气有一个好处”,燕叔接着说,“天下但凡是冤死的、阴魂不散的、死不瞑目的魂灵都会携着一股极强的怨气被法阵吸引进来,只要进来一个,总殉葬数就加一。何时怨灵的数目超过三十九万零六百二十五人,何时小阵就会变为终极大阵,墓中埋葬的三十九万人就能死而复生了,成为不腐不朽的冥界战士”
“这倒也不失为一个妙计,只是吸引三十几万的怨灵,倒需要好些的时间”,梦蓉听完接道。
“是啊,在当时说来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在今天看来却是走了一着妙棋。康熙帝登基的时候虽然明面交好三藩,可实际他们统领的兵数却在慢慢缩减。到了撤藩的时候,据我师父讲,吴三桂的正规军,外加土司统治的民兵加在一起也不超过十五万人,在讨伐三藩之时这十五万军兵被打得不到两万。吴三桂迫于形势,只能采用隐忍策略,选择在那大墓之中韬光养晦伺机反扑了。
传闻吴三桂平时待人真诚,甚得人心,很多部下见他大势已去也不逃走,于是在兵临城下的关头他召集了几千名死忠士卒商议,野史曾有文曰:‘三桂请两千精步兵、一千骑兵,于正厅议事,言‘玄烨迫吾急也,今吴某已朝不保夕,特请诸公来此一聚以议后事,三桂多年受诸位错爱,为一方之王,已感激不尽,断然不敢再使诸公与我共患生死。有返乡养老者,吾定厚待之,有纹银粮酒相备’,官兵一听吴三桂到了现在还如此仁义,全都受了感动,群情激昂中就发了毒誓,言誓死守城,绝不投降。
后来我师父在调查茅水派时又听到一些江湖传闻,有的说吴三桂当时并没有死,而是找了一个会乔装易容的大盗,连夜给自己做了一张普通人的脸皮,混在逃难的灾民里跑了,到了中原之后,他又潜入了陈圆圆的墓前连夜高歌,还立下毒誓要找到闯王全家取命,至于那个在云南成殓的‘吴三桂’,只是个身材与他相似的军兵而已,脸上贴只是另一张人皮。
除此之外,江湖上还曾传着另外一种说法,但这说法太过诡异,导致竟几乎无人相信,慢慢就没人再提了”
“那是什么说法?”,我和梦蓉全都样脸朝天瞅着燕叔,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结果。
“那个传言是承着刚才那段野史讲的,说三千士卒发下毒誓之后,就要请命出城与清兵同归于尽,来个玉石俱焚。吴三桂闻听急忙拦住骑兵的首领,言自己生不逢时,犯了五行之理,今生断然无法与康熙对抗,还是早做打算的好。军士们不解,纷纷问其原因。吴三桂就说:吾之‘桂’字带木;康熙‘烨’字含火,火克木是五行之规,所以无论如何抗击均无胜算,与其殊死一搏使生灵涂炭,还不如自刎以谢天恩,说完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