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枕香江-第5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不能随意轻慢。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1054章角色竞逐

徐可正琢磨着怎么和林宥伦解释,林宥伦突然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啦,我也不和你绕弯子了,给你看这23幅画稿,实际上也就是想找你来做这个系列的导演,因为本来这个构思就是先从你那里来的,而且香港也没有别人比你更合适来拍这部电影……我这么说是不是有点强人所难了?”

徐可哭笑不得的愣在那里,表情颇有些尴尬。

林宥伦像是看穿了他的心事,跟着就说:“我知道你手上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剧本,不过没关系,整个狄仁杰系列并不止这23部,如果你觉得自己这个构思足够好,就可以作为一个新的素材加入进来,况且现在这23个故事在我这边就只是一个初步的概念,细节内容还需要你来拓展,这也就是我非要找你来做这个系列导演的另外一个原因。”

话说到这个份上,徐可知道自己已经没有拒绝的余地,况且他对林宥伦拿出的这23个故事概念确实感兴趣,所以也就答应了下来。

“行,这些画稿你带回去慢慢琢磨,现在我们来说说演员的事情。”

林宥伦指了指旁边的休息区,徐可会意地跟了过去。

坐下后,林宥伦翘起二郎腿,整个身子都靠进了舒适的沙发里,摆出一副闲聊的架势,徐可这边也只好换了一个更随意一点的坐姿,不过脑子却在飞速的运转。

林宥伦刚刚那话里带着一点征询的语气,也就是说他在一些角色的人选上还没有拿定主意,这时候徐可的想法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为了应付林宥伦随时可能冒出来的提问,徐可心里已经准备好了几套人选方案,但是谈话一开始林宥伦并没有立刻就问这个。

“女主角你确定就用杨恭茹?”

刚才的时候,林宥伦已经把《通天帝国》大概的故事情节和徐可讲了一遍,所以他现在这么问也并不显得突兀。

这部电影里明面上的女主角是武则天,但戏份最多的女性角色却是武则天身边的一位武功高强的侍女,徐可心知肚明。林宥伦说的是后者。

“就看她能不能吃这个苦,因为打戏一般都比较累。”徐可说着还看了林宥伦一眼,他并不清楚林宥伦在王京、杨恭茹之间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所以就只能先这么试探一下。

林宥伦根本都没有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挥挥手说:“要是连这点苦难都克服不了,那还做什么演员?”

徐可跟着又问道:“那王导演那边?”

林宥伦撇撇嘴笑道:“她现在自顾不暇,你帮他解围,他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反对?”

“那我这边就没什么问题了。”徐可没怎么考虑就答应了下来。

倒不是徐可在这个问题上不谨慎,而是因为这个角色本身就和007系列中的邦女郎差不多的性质,在影片中只起到花瓶的作用,对演技没有太高要求,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像是刚刚当选新一任港姐的杨恭茹量身打造的。

林宥伦安排杨恭茹出演这个角色或许还有更深远的考虑。但这个并不是徐可需要考虑,他更关心的是狄仁杰和武则天由谁来演。

“这就看你是准备用新人还是已经成名的演员。”

在这个问题上,林宥伦虽然有一些想法,但他更主要还是想听一听徐可的意见。

“新人的话恐怕影响力可能会略显不足,毕竟是这个系列的第一部作品。开个好头非常重要,所以我的意思还是用已经成名的演员。”

林宥伦手捏着下巴,似是在权衡着其中的利弊。

徐可接着又说:“前阵子我和刘徳华稍微提过一下,他那边倒是很感兴趣。”

林宥伦接口说道:“你的意思是让他来演狄仁杰?”

徐可也不避讳,直言说道:“无论是名气还是演技,他都是目前最合适的人选。”

“我还以为你会推荐李联杰或是赵闻卓。”林宥伦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如果是纯粹的武侠片,他们两个肯定是首选。但是狄仁杰系列肯定不行,说句不好听的,他们两个演戏都是没什么表情的,这一点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徐可提到这一点,可以说是动作演员的通病,至少目前香港娱乐圈还没有出现过一个既会演戏身手又好的演员。包括已经去世多年的李小龙也是一样。

“行吧,那就由你出面去和华仔谈,我想他应该不会拒绝。”

见林宥伦采纳了自己的意见,徐可当然高兴,就像趁着这个机会把武则天的人选也一起确定下来。但偏偏这个时候林智玲推门走了进来。

林宥伦站起身往旁边走了几步,林智玲来到他面前,压低声音说道:“可以打断一下吗?这边有一个很重要的电话。”

林宥伦回过头来,略带歉意地朝徐可耸耸肩:“这边有点事,今天就聊到这里吧。”

徐可很识趣地点点头,起身告辞。

林智玲亲自将徐可送到电梯门口,徐可请她止步,然后自己走进了电梯。

“不好意思,我胡牌了!”

曾志韦将面前的麻将牌一推,兴高采烈地等着收钱。

“靠,今天你手气怎么这么顺?”

谭永麟从钱包里掏钱的同时,目光却往同桌的梁朝韦和刘佳玲脸上看去。

并不是他多心,而是曾志韦今天已经连赢7把,如果不是梁朝韦和刘佳玲两人默契“放水”,绝对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梁朝韦尴尬地朝谭永麟笑了笑,眼神中颇多无奈。

刘佳玲反应要好一点,暗中还对谭永麟做了一个拜托的眼神。

看了看两人,又看了看正在高兴收钱的曾志韦,谭永麟似乎明白了什么,碍于情面也不好再说什么。

麻将继续,刘佳玲看准了时机就和曾志韦聊了起来。

“志韦大哥,最近你和徐可导演有没有联系?”

“有啊,前两天我还和他通过电话,怎么了?”曾志韦一边累牌一边问道。

“没什么,没什么。”刘佳玲摇摇头,语气里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曾志韦其实早看出来刘佳玲和梁朝韦今天一直在故意给他让牌,联系刘佳玲刚才的反应,他心中立刻就有了计较。

“不对,你肯定有事!”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了,徐导演最近和林先生准备合作拍一部武侠片,据说投资挺高的,媒体上现在已经有消息说,刘徳华和新晋港姐杨恭茹都会在这部电影里饰演重要角色……”

“所以你也想在里面争取一个角色?”曾志韦直接点破了刘佳玲的心思。

刘佳玲点点头,算是承认了。

“无线现在捧杨恭茹的意思很明显,而徐可的新片又是林先生在投资,既然已经有消息传出她会参演这部电影,肯定非女主角莫属,我顶多能帮你争取到一个配角,但这就没什么意思了。”

曾志韦把情况说明,然后选择权还是留给了刘佳玲。

这时候梁朝韦咳嗽了一声,将曾志韦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昨天我给华仔打了一个电话,他告诉我说,那部戏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没有确定下来。”

梁朝韦这么一解释,曾志韦立刻就明白了,原来刘佳玲的目的是这个。

当然最让曾志韦意外的还是梁朝韦的反应,他为了帮刘佳玲争取到这个角色,居然愿意放下面子给刘徳华打电话。

要知道媒体上一直都把他们两个拿来做比较,特别是最近两人在《无间道》又是演对手戏,两人其实也一直谁都不服谁,这次等于是梁朝韦主动的退让。

惊讶之余,曾志韦也明白了刘佳玲对这个角色真的很上心,而对方既然求到他这里,他也不好拒绝。

“好吧,我现在就给徐可打电话问一问,不过我不保证这事一定能成,因为徐可的脾气你们也都清楚,而且这次他上头还有一个林先生,估计很多事情他也不能自己做主。”

曾志韦起身去打电话,刘佳玲一脸紧张地看向那边,眼中满是期待。

曾志韦和徐可在电话里大概聊了大概五六分钟的样子,然后回来的时候表情并不是很满意。

刘佳玲见状,整颗心一下子就揪了起来。

“我把你的想法和徐可说了,但情况有点复杂,因为这个角色同时还有另外一个人也在争取,而且她走的是林先生的路子,只不过林先生那边还在考虑。”

曾志韦说出这个消息,刘佳玲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灰暗,强打起笑意问:“那徐导演有没有说那人是谁?”

“大陆演员刘晓琴。”

“怎么是她?”

刘佳玲忍不住皱了皱眉。

曾志韦耸了耸肩,对于这个消息他也很无奈。

“以林先生对大陆市场的重视,我觉得她会是你的劲敌,当然徐可那边也答应考虑向林先生推荐你来演这个角色,我能做的就这么多了,要是你真的很想拿到这个角色,最好还是想想其他的门路。”

刘佳玲愣神了半天,这才点了点头。

第1055章惊世之作

办公桌后,林宥伦一脸疑惑地抬起头看着林智玲。

“李翰详给你打电话,拜托你向我推荐刘晓琴?”

林智玲认真地点了点头。

林宥伦皱了皱眉,“前段时间他们不是还在打官司吗?现在又和好了?”

李翰详在拍摄期间瞒着刘晓琴挪用了一笔数额不小的资金,刘晓琴事后发觉向李翰详追讨,李翰详抵死不认,刘晓琴没办法,只好一纸诉状将李翰详告上法庭。

这件事在香港、大陆两地媒体上闹出了不小的动静,就连当时远在泰国拍戏的林宥伦都有所耳闻,只是没有太放在心上。

随后香港娱乐圈接连发生了几件大事,媒体的视线被转移开,刘晓琴和李翰详的官司谁输谁赢也也没了下文。

要不是林智玲突然提起,林宥伦已经都把这事给忘了。

“听说是事情闹大之后两人都有点招架不住,只能私下达成和解,然后刘晓琴就撤诉了。”

对于李翰详和刘晓琴之间究竟达成了什么样的和解协议,林宥伦没有任何兴趣,他只想知道李翰详为什么要向自己推荐刘晓琴,难道他不知道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徐可?

曾经因为胡金铨的事情,李翰详在媒体面前赌咒发誓,这辈子就是宁肯饿死也不会跟徐可合作,尽管后来胡金铨和徐可关系有所缓和,但李翰详这边一直都和徐可很不对付。

李翰详不知道徐可是这部戏导演还好,要是知道了还这么做。那么他这么做的初衷就很让人怀疑了。

“李翰详答应偿还刘晓琴被他挪用的资金。但是以他现在的经济状况肯定是拿不出这笔钱。如果我猜没错,这次他帮忙推荐刘晓琴,估计和这件事脱不了干系。”

林智玲说出自己的判断之后,林宥伦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

“他既然有这个闲工夫管这事,那你就打电话告诉他,最迟年底我要看到成片,迟一天都不行,还有就是派人去大陆核查一下剧组的各项开支用度。他既然有挪用资金的前科,我倒是要看看他是不是也在和我玩什么猫腻!”

林智玲心中一凛,看样子林宥伦这次是真的生气了,如果说严令择期完成目的只是要敲打一下李翰详,让他专心拍戏;那么派人去查账就直接是在警告李翰详,让他不要多管闲事。

这也怪李翰详倒霉,如果他早一天给林智玲打这个电话,估计也不会引来林宥伦这么大的怒火,而很不巧的是昨天从大陆那边传回来一个消息,让林宥伦心情变得很不好。

将的海外版权卖给林宥伦之后。张晓波拿着林宥伦预支给他的一笔资金返回国内,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终于让通过了审查,顺利出版,首版发行5万册,只用了两个星期就赶印出版,一经销售便在国内引起极大轰动。

这个年头在大陆衡量一本书销售得火不火,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看有没有盗版书的出现,而可以说是创造了大陆发行界的一个奇迹,光是在湖南长沙就一次性查获了40万册盗版书,而几位作者应邀在某个新华时,发现书店提供给读者的都是盗版书,由此可见这本书确实畅销到了一个让张晓波等人此前根本都不敢想的地步。

张晓波等人靠着这本书究竟赚了多少,林宥伦不得而知,他只知道前段时间张晓波在首都花了上千万开了一家餐馆。

相比之下,在香港更早出版发行,但直到现在也才卖出了不到1万册。

当然让林宥伦恼火的并不是两地销量的差距,而是这本书突然就被大陆政府给封了,原因是书中对冷战后中美关系和民族主义的观点不仅引起了国内的大讨论,同时也吸引了西方媒体的关注,美国媒体跟着就出现了一些要求遏制中国发展的言论。

被封,最郁闷的应该是张晓波,相反对林宥伦没有什么影响,而且因为成了舆论中心的缘故,这本书在海外的销售反而火了起来,仅在日本就销售了超过10万册。

真正让林宥伦恼火的是这本书被封的太快了一些,如果再晚半年时间,就可以制作完成了,然后就可以趁着在国内引发的讨论热潮,将这部纪录片的影响力推向更高的层次。

只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因为林宥伦这只蝴蝶扇动翅膀,导致提前在大陆出版,原本还指望着能多撑一段时间,没想到最后还是难逃封杀的命运。

看来只有把那个计划提前了!

思虑良久,林宥伦终于做出了决定。

“林先生,今天是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黄立成放下手头的工作,起身绕过办公桌,和前来拜访的林宥伦握了握手。

林宥伦表情复杂地看了黄立成一眼,没有说话。

黄立成一愣,跟着便苦笑着摇摇头。

“要是林先生是为被封一事而来,那么我也只能和你说抱歉,这事我也无能为力。”

尽管早知道黄立成会这么回答,但真正听到这话从对方口中说出,林宥伦还是不免有些失望。

“其实在第一次读到书稿的时候,我就有预料过这本会有这么一天,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去年我的时候我就和黄社长提到过的。”

林宥伦能够说出这话,等于是表明了他的态度,黄立成也跟着松了一口气。

“看我这记性,怎么就把这事给忘了!”

黄立成一拍脑袋,先是热情地邀请林宥伦到一旁沙发上坐下,然后才问起林宥伦真正的来意。

“这本书的观点虽然有些偏激,但对国际形势的判断还是一些值得称道的见解,我个人对这方面也有一些粗浅的看法,最近写了一本书,想请黄社长帮忙斧正。”

一听林宥伦这话,正准备喝茶的黄立成赶紧放下茶杯,摆手连连。

“林先生这话严重了,你是名满香江的大才子,写出的文章我可不敢随意发表意见。”

林宥伦见状只好改口:“那我请黄社长帮个忙总可以吧?这本书我希望能够在大陆出版,还希望通过黄社长这边的关系帮忙疏通一下。”

以林宥伦今时今日的身份,提出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但黄立成却有些犯难。

如果林宥伦写的小说,这事情倒是非常好办,可刚才听林宥伦的意思,这本书的内容似乎还涉及到了对时局的讨论,这个就必须要非常的慎重了。

“能够提前拜读林先生的大作,我当然是求之不得的,这样吧,给我三天时间,之后我给林宥伦一个准确的答复。”

林宥伦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叠书稿,放在面前的茶几上。

“那就有劳黄社长费心了。”

送走林宥伦,黄立成返回办公室后立刻拿起那叠书稿看了起来。

本来黄立成以为这会是一本和差不多的书,但是一看这个书名,他又不禁对此前的判断动摇了起来。

从书名上看,这本书更像是和经济有关。

放下手上的书稿,黄立成的眉头已经拧成了一条线,要不是看到这本书,他几乎都快忘了,这些年上很多和经济相关的评论文章都是出自林宥伦的手笔,他在这方面的研究可不比一些专家学者要弱,只不过是因为他在其他方面的名声太盛,掩盖了这方面的才华。

难怪金庸会这么放心地将交到林宥伦的手上,两人身上确实有不少的共同点。

众人皆知金庸之武侠小说,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同时还是一位优秀的报人,林宥伦亦是如此,大家都知道他是名满香江的才子,电影界呼风唤雨的能人,风流多金的超级富豪,却忽略了他同时还是一位经济评论作家。

想到这一点之后,黄立成对手上这本越发的重视了起来,甚至已经决定不管里面写的什么内容,都要上报中央政府听候指示。

千万不要让我失望啊!

抱着这个念头,黄立成翻开了书稿,看完目录之后,他的目光就再也挪不开了。

时间悄然流逝,天色逐渐黯淡下来,直到看不清书稿上的字迹,黄立成这才抬起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猛然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三个多小时。

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酸的脖子,黄立成有些依依不舍地合上了只看了一半的书稿,心绪却是久久难以平复。

林宥伦留下的这份书稿,其内容之惊人,远远超出了黄立成的想像,或者说是让他大开眼界。

这本书从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