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螭翱九天-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在薛老爷和薛螭还有串通了薛蟠三人联手隐瞒下,等到搬回老宅后一个多月后薛夫人才因为自己二儿子中了乡试的武解元,才知道这个事儿。薛夫人真是有脾气也没处发了,又有薛老爷和薛蟠在旁边灭火,最终,薛夫人还是同意了。不同意又能怎么样,一家三个男人都这个样子,更何况薛老爷都没反对,她能说什么,只能不停的在小儿子耳边唠叨这着让他注意安全。
本朝武举在制度上有仿照文举,不过也只仿照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项,乡试之前没有什么特别的考试,况且因为本朝武将方面也多世袭,所以考武举的人比文举的人少,所以直接乡试并无压力,流程上也没有文举那么繁琐,所以薛螭一开始考乡试的时候也得确实比较轻松的。
等到会试,薛螭就感觉到有点吃力,毕竟是全国各地选出来的武举选手,有实力是一定的,不过当薛螭在会试场上真的看到萧行天的时候,热血一下子回来了。萧行天看到他的时候还对他笑了笑,不过被他脑补为了挑衅。
本朝的会试,分两场,初场为比试武艺,内容包括马步射箭及刀枪剑戟、拳搏、击刺等,第二场为文试,主要以各家兵法中的谋略为题做策论。而第一场又分十回合,全国各地将近一百八十名武举人只有前一百名合格者才有资格进行笔试,而第二场则又要淘汰掉将近三十人,余者也差不多和文举一样是板上定钉的武进士了,所以在会试场上,薛螭并没有和萧行天对上,直到会试成绩出来,会元自然是萧行天,薛螭是第二名。薛螭看着榜上紧挨着的两个名字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感觉,毕竟没有同台竞技,虽然两人曾有过一次比赛,但当时的薛螭自然不能和现在比,所以薛螭十分希望能和萧行天再进行一场比试。
武举会试的阵势也没有弄得像文举那么大,除了一起考武举的这些武举人和朝中的将军比较惊讶于会试前两名的年龄之外,并没引起什么大风波。
武举的殿试在会试的基础上又加了一场就兵法天文地理的殿试论答,由皇帝和朝中的诸位将军出题。不过因为只剩下七十人,殿试第一场武艺比试的时候,薛螭和萧行天终于对上了。
“薛兄弟,别来无恙啊,这一场我可不会手下留情。”萧行天懒懒的笑着说,一如当初薛螭遇到他时的那样随意。“我也有与萧兄好好比试一场的想法,还请萧兄不吝赐教。”薛螭也笑道。
第一场马步弓箭,薛螭仍是略逊一筹,不过剩下的刀枪剑戟两人也算旗鼓相当,直到第三场第四场拳搏击刺,薛螭和萧行天过了不下百招,连皇帝都领着众大臣闻讯亲自围观,最终薛螭以一招之差惜败。皇帝身边的几位近臣们看着萧行天心下暗惊,这不是那位极少出现在众人眼前的九皇子吗?不过他们看到皇上都没有说什么,便都将心里的惊讶压了下去。
两人点到即止比完后,皇帝看着薛螭拊掌对身边的众大臣笑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啊。”后来当三场都过后,皇帝看着薛螭的卷子,这个字虽然一般般,但这是武举最注重并不是书法如何,而且在第三场出题论试的过程中,薛螭对所出的题也有着自己的一番老成的理解,该如何给这个本朝最小年龄的武进士点个什么名词呢?
最终,雍安亲王说:“薛螭,薛螭这个名字挺熟的啊。”“王爷,这位薛螭可是新科探花郎的胞弟呢。”皇帝身边的太监总管辛顺说。“哦,这样啊,这倒有趣,皇兄不如也点他一个探花,这探花薛螭也当的,而且这一文一武一门两探花也是一场佳话啊。”雍安亲王笑说。“有道理,就听六弟你的。”皇帝想了一下也觉得这么办不错。
所以最终萧行天成了武状元,一位名叫严易二十二三岁的人因在第三场论题中表现十分出色而被点为武榜眼,薛螭被点为了武探花,他们这一组合成了本朝年龄最低的一届武举前三强。
作者有话要说:文中关于武举的部分有参考度娘,也有我自己瞎想的设定,大家不要太计较了╮(╯3╰)╭
ps。为什么今天比昨天少了两个留言,我什么都没做啊,难道是我昨天眼花了(+﹏+)~
☆、第十四章 受封赏
薛家二儿子中了武探花的消息像一场飓风传遍了与薛家有交情的世家,薛家已经有了文探花,这下子又有了个武探花,众世家对薛家的态度明显就不一样了。上门向薛老爷道贺的人只增不减呐。各家的夫人外交也开始活动了,比如薛蟠的婚事啊什么的都被一遍又一遍在诸位夫人来“看望”薛夫人的时候提起。要不是薛蟠提前跟薛夫人打过招呼,说他现在不急着成亲。薛夫人也想给大儿子再好好相看相看做决定,所以就把薛蟠对她说的那一套拿出了先歇了众位的夫人这“火热”的劲头。
过了几天,薛螭受封从四品上的宣威将军,虽然还只是个没实权的武散官职,但也让薛家人好一阵欢喜,薛家设了几场不是很打眼的宴席,来庆祝这件事。各家与薛家关系还好的世家也都来道贺。
现在薛家也算是出了大风头。本来一同从金陵出来的四大家族,现在贾家与史家多半是靠这祖荫吃老本儿的子弟,贾家倒有过个贾敬是个举人,可惜现在信起了无量天尊,不问凡尘事了,他家还有一个身为兰台寺大夫巡盐御史的女婿,可他家女儿都过世了,这女婿是否能靠得住还两说;史家几兄弟没有出挑的,也只是袭了爵位混着日子罢了,不过贾老太君尚在,还是一直在帮衬着史家;王家倒还好,毕竟王子腾还是九省都检点。而此时,原本因为薛老太爷这位曾是天子近臣的紫薇舍人过世后,虽然仍有这皇商的名头,但毕竟是商,跟那三家面前总是有点抬不起头的架势。但这下好了,薛家大儿子入了翰林院,小儿子也封了武官,又有豪富的身家在后边撑着,现在看来前途最好的就他家了,这就导致了有的人羡慕,有的人嫉妒了。
薛螭还没到正式上班儿的时候,也只得在家里和薛老爷一起迎来送往。这一日,外边贾政领着贾宝玉贾琏来给薛螭和薛老爷贺喜,里边薛夫人和宝钗则在接待王夫人和凤姐。
“姑妈啊,看我这两个好兄弟多为你争气,你这下可真是只剩下享福了。”凤姐笑着对薛夫人说。“凤丫头说得对蟠儿和螭儿这般争气,将来少不了妹妹你的诰命。”王夫人表面上也笑着说,不过心里酸气直冒,当初她的这个庶出妹妹嫁了薛家,自己则嫁到了贾家,自己当时还高兴得很,她怎么可能挣得过自己。可现在,自己好不容易会有出息的大儿子早逝了,女儿在宫里也没什么动静,小儿子自己又不舍得苛责,还得不时防着赵姨娘和她那儿子,这样一比,自己这妹妹反倒好起来了,儿子有出息,薛老爷曾有过几个通房,现在也打发了,自己这妹妹可不就剩下享福了,这怎么能让她心里舒服。
薛夫人虽然现在对王夫人腻歪的厉害,但是对凤姐这个侄女观感还是很好的,当年薛夫人还未嫁的时候,作为长兄的王熙凤的父亲对她还多为照顾。薛夫人笑了笑说:“姐姐哪里话,宝玉现在还小,将来也必是有出息的。”王夫人又一想,也对,她的宝玉毕竟是衔玉而生和别人可不同。王夫人在与薛夫人聊天中又隐晦提及宝玉婚事问题,薛夫人则拿宝钗秋天要选秀糊弄过去了。
王夫人快要走的时候对薛夫人说:“妹妹,老太太这两天很是想念你们,改天你也该领着宝钗去我们那府上转转。”“,唉,不是我不想去,姐姐也看到了这阵子实在是太忙了,等忙过了,我一定去府上给老太太陪罪。”薛夫人说。
过了几天,薛螭就要正式去上班了,不过他现在只是个挂名闲职,只要每天去朝上站在众多臣子里应个景儿就行了。但是,每次上朝,众人的目光总是会在薛螭这里落一会儿,毕竟十四岁的将军,纵然是挂名职也是比较引人注目的,更何况薛螭还长着一张就不可能被别人忽视的脸。
不过站了这么几个月,朝上的众人渐渐没有刚开始那么对薛螭高度关注了。倒是薛螭和站他前边的武榜眼被封为忠武将军的严易熟识起来,严易也不过二十二三岁,两人兴趣什么的也都差不多,聊了几次后两人的关系便渐渐熟悉起来。不过一直令薛螭奇怪的是,他从来没有见过萧行天上朝,但是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人都对此视而不见。再准确的说自从武举之后他就一直没有再见过萧行天。
这天,薛螭本来照例站在他自己的位置上装雕像,不过他忽然发现萧行天竟然出现了,但是萧行天站的那个位置不是王爷什么的站的吗?薛螭一看到这情况再一想就明白了,萧行天的身份怕是不简单啊。
不过今天的朝堂上并不平静,边关西北传来了战事。听着奏报,薛螭的热血又一下子沸腾了,是男人,就该上战场!且不说薛螭如何热血,皇帝现在不是热血了,而是怒发冲冠,西北边界向来不太平,但是这次罗刹人(原谅我用罗刹人,我是在想不起来该用什么了)欺人太甚,竟然不顾当初与我朝订立的盟约,暗自趁军不备带领骑兵闯入边境旁的数个村庄烧杀抢掳,惨不忍睹,这简直是一种挑衅,让皇帝彻彻底底的愤怒了,甚至当场提出要御驾亲征,众位大臣苦苦劝解但皇帝有了一丝动摇,但仍然对罗刹人气愤不已。
这时,薛螭看到萧行天站了出来,只听他说:“父皇,何必为此事气坏了龙体,如果您御驾亲征边疆战乱着实令儿臣与诸位大臣担心。”“那渲儿你说怎么办?”皇帝仍然气呼呼的问。“儿臣愿代父皇扫平罗刹人。”萧行之朗声道。
“臣认为荣王殿下的提议可行,荣王殿下去不仅可以体现皇上对边关将士的重视,而且荣王殿下武艺超群,定会将罗刹人赶出我朝边境。”过了一会儿,丞相孙秉义出列启奏。皇帝又向旁边的大臣问道:“你们认为呢?”“臣附议。”“臣附议。”……皇帝点了点头,高声问萧行天道:“渲儿,那这次就靠你了,告诉朕,你能办到吗?”“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托。”萧行天自信的答道。
“皇上,臣有事要奏。”薛螭觉得要拼一把,他也顾不得得知萧行之是当今九皇子荣王萧渲这个消息。他想他不可能顶着这个虚职一辈子,摆脱现在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便是上战场立战功。
皇帝一看是这一届的武探花薛螭,点了点头:“说。”“臣愿与荣王殿下一道奔赴西北,将罗刹人驱逐出境。”薛螭高声道。“哦?为何?”皇帝一时没反应过来,毕竟薛螭的这个年龄和相貌总是能让人忘了他其实还是个挂名的宣武将军。“臣身为男儿学的一身武艺自然当保家卫国,将侵略者赶出我朝边境。”薛螭单膝跪地热血的说,他差点就要说“要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了”。
这时,严易也单膝跪地,说:“臣也愿与荣王殿下一同去扫平罗刹人。”“好!不愧是武榜眼武探花,朕就准了你们,希望你们不要让朕失望。”皇帝大手一挥,便准了二人,薛螭心下高兴与严易齐呼“谢主隆恩!”双双拜了下去。
萧行天看着薛螭,心里想到,薛螭,就让我看看,你到底值不值得为我所用。
不过在下朝之后,薛螭忽然想起一件事来,他要出征这件事,薛老爷薛夫人知道后不得念死他啊,不过他并不后悔热血一把,如果这回他能凯旋而归,那他不仅仅是个挂个虚职的武探花,而是一个真正的将军。
果然,薛螭回去将这件事一说,薛家立刻爆发了一场风暴,薛夫人此时哭也没办法了,连皇帝都同意了,她就是再担心儿子也无济于事了。薛蟠和薛老爷说他太过莽撞,薛螭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薛老爷叹道:“螭儿,这打仗的事儿哪有那么容易,那毕竟是战场,稍不留神就是以命相博啊。”听了这话,薛夫人哭得更厉害了,连宝钗都担心不已。“爹爹妈妈,你们放心,我既然敢请命上战场,就是为了赌一回,妈你也别哭了,我一定把自个儿好好带回来。”薛螭为了安慰薛夫人,最后甚至赌咒发誓。薛夫人哭着骂道:“瞎说什么呢,你个小没良心的,现在说这些,当时怎么不多想想你娘我。”但事情已成定局,薛螭是一定要出征的。薛夫人最终还是被劝住了。
薛夫人为了不让二儿子太过受苦,收拾了一堆东西给薛螭带着,薛螭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再触薛夫人霉头,只能老老实实的听之任之。连宝钗本来已经请了嬷嬷位选秀做准备,但担心薛螭,每天晚上熬夜给薛螭赶了一双毛皮护手,宝钗想,这场仗要是一时半会儿根本打不完,薛螭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万一到了冬天还没回来,这皮护手至少也能保个暖。
最终,一个月后,在薛夫人和宝钗的泪眼、薛老爷和薛蟠的担心下,薛螭和严易被封为副将,跟这大部队踏上了去往西北的道路。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更得迟了,主要是写了删,删了写,反复了几次,真是对不住大家了╯﹏╰
☆、第十五章 行军路
行军打仗从古到今都是苦差事,大部队行了大概七天的路,有部分人就已经有些撑不住了,这七天虽然不是一直都在急行军,但行军的速度绝对不慢,而且这回军中还有一部分被自家长辈扔到军营里历练的大家子弟,七天的行军,别说这些人受不了,连薛螭都感到有些疲惫。
好不容易在路边的碰到一个驿站,身为最大头儿的萧行天看着身边这些个灰头土脸的人,便下令在这个驿站处安营。可这个驿站并不是很大,上房带上厢房都不够这些级别高一点的将军们分的,两间上房,身为荣王兼主帅的萧行天自然要占一间,剩下五个副将要挤一个上房明显是不够的,因为那房间最多挤四个人,但这驿站厢房也只有几间,都让副将住了,还有参军校尉什么的根本不够使,等级再低一点的,多个人挤帐篷也是有的。
最后,荣王殿下发扬风格,表示可以和一位副将同住,让他们五个人商量出一个和他同住的人来。除了严易和薛螭是武举出身,家世本来就不错,剩下三个也算是身经百战的将军了,最最重要的是他们三草根出身,谁也不想和这龙子凤孙住一起给自己找憋屈。而严易也算得上是将门虎子,他曾爷爷曾是开国大将一员,他爷爷也是老将一个。可惜到了他父亲这一代,他父亲身体不好,根本无法承袭祖业,他爷爷只有他父亲一个儿子,他爷爷还活着的时候为他父亲讨到一个闲职,皇帝也不想寒了老将军的心,便给了严易的父亲一个武散官的职。严易是家中次子,他哥哥和他父亲身体一样不适合习武,所幸他家出了个严易这回武举拿到了武榜眼,严易这回请命出征也是希望可以再现一下他严家曾经的荣光。
薛螭也不是很想和萧行天住,因为骤然知道这个人是荣王,心里难免有些不怎么舒服。但是他被四位同僚以“尊老爱幼”的名义说要爱护他这个“小孩子”推了出去和萧行天同住。
看着被人推出来的薛螭满脸不情愿,萧行天满脸玩味的说:“怎么薛副将不想和本王同住吗?是嫌弃本王吗?”“没……有……殿下多虑了,能与殿下同住,是薛螭的荣幸。”薛螭对身后四人心里比了个中指,咬着牙微笑的对萧行天行了一个礼,恭敬的回答道。
萧行天不甚在意的笑笑,对身边跟着随军的的刘宝吩咐:“本王待会儿要沐浴,你下去准备吧。不过,”萧行天将头转向薛螭,笑的很温和“薛副将需要吗?让刘宝一并去准备。”薛螭看着这张笑脸,不知道怎的就觉得很猥琐,并且伴随着一种拳头痒痒的感觉,他努力心平气和的告诫自己不能以下犯上,他一抱拳:“这就不敢劳烦殿下费心了,薛螭告退了!”萧行天看着薛螭迅速离开的背影,忍不住乐了,还真是不经逗的小孩子。(真的吗……)
因为驻扎了军队,特别领兵的还是荣王,驿丞不敢怠慢,把驿站里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孝敬,以期荣王能够满意,其实就算不满意荣王也不会和他们这小地方计较。
到了傍晚,驿丞正在派人将大厅收拾出来供各位军爷吃饭。不过这小地方也没有什么山珍海味,拿出来的饭菜也不过是像薛家,贾家这些人家人为的家常菜罢了,甚至还有不如。薛螭以前也不是很介意这些,但是毕竟吃了这么多年自家的饭,再吃这些他觉得味道一般,还没家里做的好吃,再加上他本来就不是太饿,所以只是随便动了几筷子便停了。
坐在他身边的严易看到了关心地问:“薛贤弟怎么这就不吃了?”“多谢严兄关心,不过是没什么胃口罢了。”薛螭轻笑道。他俩刚说完,就被另三个副将拉到一边喝酒。不过这三人虽然在战场上是一把好手,但文化水平着实不怎么高,其中有一个名叫蒋茂的的将军还是那种大大咧咧的直肠子,想到什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