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阳的距离-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日本能有山口君这样的,有抱负的政治家是一种幸事。”海江田彦一装模作样的拍了拍巴掌,“但是虚言恫吓这种事情,分谁说。”

“愿闻其详。”

“国际政治上,分为鹰的语言和鸽子的语言。其中鹰的语言有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它在放出狠话的同时,能够保证它所说的最坏的情况有能力或者说一定会出现。久而久之,这种鹰的语言才会形成其固有的威慑力。反之,鸽子说再狠的发言,也仅仅是语言而已。”

说道这里,他停顿了一下:“山口君,你记得那位总理先生,有说了不算的时候吗?越南人也好,印度人也好,现在不都趴在中国人脚下发抖吗?”

“海江田君的意思是,那位总理,拥有让他的话变为现实的能力……”

“是的。”海江田彦一干脆的说,“所以,这位总理的说法并不能说是虚言恫吓,更像是把最坏的情况说给人听。”

“也就是说,那位总理在告知香港人,如果不按照他说的做,那么香港就一定会变成他所说的那个样子吗。这还真是傲慢的说法啊。“

“但是,你大可以不信吗。”海江田耸耸肩,“也许,他就真只是在说说而已呢。”

“如果是我的话,我绝对不会去想试一下的。”山口一夫嗤笑了一下,“这种风险和收益完全不成比例的事情。这么说,中共的立足点还是在国内?”

“当然。山口君,他们的那个工程的规模你也看到了。这样一种工程会涉及到多少的移民呢,有多少的拆迁工作呢。这些年,中共因为拆迁而惹出的麻烦已经足够多了吧。如果不把那些不肯听他们话的人解决的话,他们怎么能够顺利的修建这种工程。”

“海江田兄高见。”山口一夫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看来,我们是没有机会了啊。可控核聚变加上质量加速器,中国的世纪已经是一种必然了啊。”

听着山口一夫的感慨,在一帮自顾自的吃喝的海江田彦一突然嘀咕了一声。

“也不能说,一点机会都没有。”

山口一夫一愣。

“我是说,我们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中国的这个工程,不仅仅是面临国内的各种状况啊。”海江田小声说着。

“难道还有人敢去海南岛搞轰炸不成?按照现在中国的军事力量,轰炸其本土,美国人都力不从心了吧。还是说,有人想挑起世界大战?”山口一夫认为海江田在说笑。

“永远不要低估美国人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意愿。”海江田慢吞吞的说,“美国人一直在衡量收益而已。”

“收益?”

“是的,收益。”海江田彦一用手指蘸着酒在桌子上划着,“之所以这些年,中美之间对抗虽多,却没有升级成冲突,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的韬晦战略。用经济利益绑架美国,同时增强自己抗衡的资本,但绝不会去自不量力的挖美国人核心利益的墙角。哪怕现在他们在印度洋上动用了三个航母战斗群,却依然不打算挑战美国人的海洋霸权。最近,他们把安达曼群岛上的军事设施全部拆除,并且宣布建设一个旅游胜地,也正式向美国人表明,自己决心维护自己的印度洋航路安全,但同时对挑战美国人在印度洋上的权威毫无兴趣。就算是去年他们狂抛美国国债,也仅仅是在警告美国人注意不要妨碍中国的核心利益。因为在后来,中国人依然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债。他们建立东南亚的人民币体系,却没有限制犹太人资金的进入,同时他们愿意在以色列建设他们的聚变电站。这一切的一切,让美国人都在热战和其他手段遏制之间摇摆不定。”

“那现在中国人就损害了美国人的核心利益了吗?”山口一夫一脸的怀疑。

海江田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为什么美国人拿中国人突破可控核聚变这个事情不是很担心呢?”

“当然是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突破这项技术。美国人还是很有自信的。”山口一夫有些奇怪为什么海江田会问自己这样一个蠢问题。

“那么,你认为,美国人有能力建造一座这样的巨型质量加速器吗?”

山口一夫愣住了,他的脸色变了好几变,最终,他还是有些艰难的说出了答案。

“不能……”

“是的,不能。”海江田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这不是技术问题。这是个工程问题。当一个工程的规模大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对于一些工业规模不够,工业人口不足的国家来说,这就像物理学壁垒一样难以突破。我们不能,欧洲不能,美国人,同样不能。这就像2012中的方舟一样,是只有中国能做到的事情。这也是中国人最大的‘比较优势’。”

“但是这……”

“这只能表明一件事情!”海江田粗暴的打断了山口一夫的话,“中国,已经不打算同世界分享太空了,也不打算同世界分享月球。当这个LEO能力三千吨的怪物落成的那一刻,太空的大门将彻底向中国人敞开。美国的战神SLS,俄罗斯的安加拉,欧洲的阿丽亚娜,我们的H系列,这些笨重的化学火箭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就算美国人造好了自己的核聚变反应炉,也不得不在月球氦三富集点消耗殆尽之后向中国购买燃料。为什么?因为他们没办法一次性将数千吨的月尘送进太空提炼室!这可是比一千年前,那些欧洲的贵族,花光身上最后一个银币来购买一匹中国丝绸还要糟糕的事情!你说,美国人,真的愿意面对那样的现实吗?”

山口一夫冷汗淋漓,他用手擦了擦自己的额头,有些担心的说:“你说,美国人可能会同中国开战?”

“我不知道。”海江田的眼神黯淡了,“大国间的博弈是非常难以预测的。而且,就算中美之间真的爆发冲突,我们所能做的,也仅仅是蛰伏起来,直到双方分出胜负,我们好倒向胜利者,以求获得一点残羹冷炙而已。”

巴基斯坦空军司令部所在地,白沙瓦。

现在的巴基斯坦空军,仅仅是一只辅助力量和存在力量了。在老飞行员损失殆尽,作战飞机没有资金进行补充的时候,巴基斯坦就凭借着剩下的运输机,教练机,和一些少量的侦察机来保持存在感,用来辅助驻白沙瓦的中国空军作战。因为只有这样,本来很骄傲的RAF(巴基斯坦空军)才能感觉到,自己是在为收复失地而战斗着。

寇希梅很清楚他们的感受,巴基斯坦人眼中那浓浓的不甘就是最好的证明。设身处地的想象一下,如果这一幕发生在中国,恐怕自己眼睛里的不甘会比他们浓重的多吧。

寇希梅的办公室里没有开空调。这些日子,白沙瓦的电力供应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很多地方不得不限制电力的使用。这个情况也波及到了白沙瓦空军基地,基地里,只要不是必须保持温度的地方,都在节约用电,寇希梅也不例外。

她的房间前后窗都开着,过堂风让屋子里还算比较舒服。毕竟这边的空气干燥,有个阴凉就能让温度降上不少。又不像国内那种湿度大的惊人的桑拿天,躲都没地方躲。

寇希梅没有穿作训服,而是穿着一件圆领的T恤。没有盘头,一头中长发就这么披散着看文件。这也是她利用自己的级别偷偷的违反的纪律之一。

“报告!”敲门的声音响了起来。在得到一个允许的答复之后,一个黑的好像从煤堆里刚刨出来的人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

“团长!混三团后勤保障计划拟定好了,请您过目!”

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寇希梅抬起头,有些俏皮的说了一句:“高朗,我现在是总指挥,你怎么还叫团长呢?”

不要让我浪费推荐,把票投给我吧!

第149章 举棋不定的印度人

“报告团长!因为您是四团永远的团长,我们叫起来比较亲切!”在非洲待了这么长时间,米高朗现在的肤色跟烤鸡一个样,脸就算红成可口可乐也是看不出来的。听寇希梅调笑他,这家伙依然在那里挺胸叠肚,嗓音洪亮的瞎扯淡。

“行啦!自己找地方坐下,在部队上我可没空伺候你。”

“报告团长!在家里您也是领导,我是部下!”

“别贫了。”寇希梅笑骂一句,“混三团的后勤工作很重,你的计划书做完了,感觉如何?”

“糟透了。”米高朗拉过一把椅子,倒起了苦水。

“一团和二团都是专用机部队。一团的歼…20A就不说了,除了空空导弹外就是SDB,然后外加一溜的各种型号的PL…21,飙风弹现在原则上不让它打。歼…24的任务重一些,但是也大部分是250…1000公斤的卫星制导炸弹和远程空对面武器。按功能分的话,一只手也就数过来了。”

“谁让你说前面两个团,我要的是你混三团的计划书。”寇希梅有些不高兴。

“你听我说啊,我的团长大人。”米高朗叹了一口气,“三团的飞机不像一二团的飞机那样集成性那么好,而且负责的任务很杂。统计出来的混三团的吊舱就有六种,两种瞄准吊舱,一种侦查照相吊舱,两种电磁干扰和压制吊舱,还有一个伙伴加油吊舱。空战武器就算了,对地攻击武器的话,混三团是唯一装备激光制导炸弹的,需要单独建立供应体系和存放位置。重量从250公斤一直到1500公斤。有高爆,凝固汽油两种类型,另外,还有电视制导炸弹,同样包括250公斤到1500公斤等四个型号两种类型。还有两种防区外隐身攻击武器,一种是布撒器,一种是隐身巡航导弹。另外还有两种反跑道弹药,一种用来对付车队集结地的红外感应炸弹。反辐射导弹拥有鹰击…91和KD…21两个型号。大型空对面武器有KD…88和鹰击…12。剩下的还有一种灯火管制炸弹,一种集束炸弹。在我的计划书上,整个混三团共有六种吊舱,43种对地攻击武器,两种空对空导弹,一种机炮炮弹。从武器类型上看,比一团多了三倍还要拐弯。这样的话,我们的人手和仓库很有问题。”

“这种一二三四,开中药铺的办法是行不通的。”寇希梅毫不犹豫的否决了米高朗关于混三团这种什么都准备下的做法。按照这种准备方法,现在白沙瓦的所有仓库都分给三团都不够。更不要说本来就很紧张的地勤人手了。

“我们得分析一下现在面对的敌人,然后再好好考虑如果制定弹药储备计划。”寇希梅手里拿着一只中性笔,在手指上转来转去,“首先,印度人这是在境外作战,没有什么严密防守的重要目标,需要用鹰击…12这种全程高超音速的东西进行突击。另外,也没有像电信大楼,大型加工厂之类的东西需要KD…88来钻窗户。所以,这两种先一并去掉。”

“嗯嗯。”米高朗从上衣兜里摸出一支中性笔,嘴里咬着笔帽,在自己的小本子上飞快的写着。

“还有,我们在侦查中,已经发现了印度人在雅各布阿巴德紧急建设的雷达站的方位。现在陆军的人已经到了城市外围。我已经将方位数据全部转给了陆军。战斗打响之后,我们不会面对中远程警戒雷达和箭…2导弹,所以鹰击…91也不是必须的。相反,印度人的机动雷达和中近距离防空导弹可能会有不少,我们需要多准备一些KD…21的反辐射型,混三团的电歼…16必须携带足够多的这种反辐射导弹,随时补刀。另外,雅各布阿巴德地区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另外印度人最近的伪装越来越好了。对于突发目标,电视制导炸弹并不好用。卫星制导炸弹只能用来打击预设目标,这些事情还是让歼…24来做,三团将所有的铁炸弹向激光制导炸弹上集中。另外,印度人的工程机械很少,野战机场之类的重要目标的战时抢修能力很弱,延时地雷就不用了,用反跑道子弹药和子母弹箱就可以。雅各布阿巴德本身电力供应不足,灯火管制炸弹就不要多囤积了。布撒器也让二团的歼…24来做就行。还有记得红外感应炸弹就算了,容易误伤自己人,而且,你抢陆军的战果,那群老粗会跟你急眼的。”

寇希梅不着痕迹的黑了陆军一句。

“好了,我记下来了。这就去修改计划。”米高朗站起身来敬礼,“你注意休息,我先走了。”

“休息……”寇希梅大大的伸了一个懒腰,然后捶了捶自己的肩膀。

“天都不让上了,我怎么可能休息的好……”她自言自语着,“要不偷偷的自己去单飞得了……”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听见门口传来了一声重重的咳嗽声,一抬头,王磊的那张黑脸正出现在门口。

“谁要单飞啊!?”

“没!谁也没要单飞!放心啦,大政委同志,我不会给你惹麻烦的。”

“嗯……希望你说话算话。”王磊从鼻子里嗯了一声,“如果你说话不算,我就关米高朗禁闭!”

“唉????”

寇希梅说的没错。第十二装甲师几乎是踩着印度人在雅各布阿巴德外围布置的警戒部队的尾巴来的。印度人放在雅各布阿巴德以北十一公里处的那个外围步兵连在第十二装甲师威力搜索营打了一场遭遇战。印度人几乎是一触即溃。龙强生他们的坦克撵着印度溃兵的屁股到达了雅各布阿巴德外围阵地上。然后和守军进行了一次短暂而激烈的交火。在二十分钟之后,威力搜索营主动脱离了接触。短暂的交火中,印度人的一辆T…72坦克被一辆27式轻型主战坦克击毁,而自己仅仅是被对方的榴弹崩掉了一块附加装甲。本来龙强生打算强攻一下试试,但是一直担任警戒的轮式侦察车报告,他们的毫米波雷达上出现了印度人直升机的影子。虽然印度人的北极星直升机着实不怎么样,但是威力搜索营的首要任务还是侦察。营主官果断下令脱离接触,并让后方的主力部队做好反直升机准备。也许北极星直升机没有那个胆量往红旗…17的枪口上撞,但是小心没大错。

不过这一场短暂的交火,也能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印度人已经有准备了。不然的话,外围阵地的防御强度和北极星直升机的反应速度不会这么快。从这个方面看来,邹建预想的兵贵神速,打击雅各布阿巴德的计划其实已经失败了。

偷袭不成,那就转强攻。邹建丝毫没有因为计划落空而沮丧。优秀的指挥员并不是因为他有多神机妙算,而是他的准备从来都是最充分,面临作战姿态的改变也会同样随着改变。他发现自己的一个装甲师很难一口吞掉对方两个装甲旅的时候,干净利落的命令奇装满员,士气正旺的装甲47团沿着雅各布阿巴达的西侧划了一个圆弧。而印度人在雅各布阿巴德西侧的外围阵地,就这样在这个圆弧中土崩瓦解了。

邹建知道自己的兵力不足,直接强攻多半要吃亏。但是印度人是两个平级的旅在防守,能不能出城打反冲击实在不好说,既然这样,那么自己就利用装甲和机动优势,把对方的外围先扫清了再说。

这种情况下,防守一方的劣势就显露出来了。毕竟防御体系和工事都是死的,面对一支采用狼战术的高机动性,高火力的部队,他今天咬你一口,明天咬你一口,就是不倾其全力打击的话,你根本拿他没有任何办法。

雅各布阿巴德的情况,印度国内一清二楚。但是是不是要救援,军方却分成了三派。

第一派木尔坦地区全力进攻,而雅各布阿巴德仅仅需要的拖住中国人。如果坚持不住的话,可以向拉希姆亚尔汗地区撤退。巴基斯坦的政治中心伊斯兰堡就在眼前,为了胜利,前线绝对不能放弃唾手可得的巴方防线而转向西南!

抱这种想法的,国会的政客们居多。

第二派则是认为第一派根本是脑子烧糊涂了。伊斯兰堡看似马上就能拿下,其实是遥不可及。巴基斯坦将剩下的全部资源都投入到了这个地区,其防御体系已经很坚固了。更不要说在白沙瓦盘踞的中国空军。掌握了前线制空权的他们正用双重任务战斗机向印巴双反的接触线狂轰滥炸。很多次印度军人的攻势就是被这些苍蝇活活炸断。另外,有情报显示,中国人的战略轰炸机也加入了对前线的轰炸当中,所谓的胜利,根本就是一种臆想!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将全部的军事力量从巴基斯坦的泥潭中抽身出来,然后巩固拉贾斯坦邦方向和昌迪加尔方向。然后南部和中央司令部赶紧抽调力量去东部的安德拉邦和锡金邦,阿萨姆邦平叛。不然,印度就有四分五裂的危险。

持这种观点的,是阿格尼霍特里上将等人。当然,他们这种悲观言论理所当然的遭到了政客们的唾骂。

第三派则是索拉雅·甘和赛马场七号的智囊们。他们已经开始考虑怎么体面的结束战争了。或者说不那么狼狈的结束战争。总统夫人虽然觉得阿格尼霍特里上将的话有道理,但是就这样不管南线的话,那两个旅绝对没有活路。这敦刻尔克式的大撤退不是索拉雅想要的,这样撤回来的话,她的政治生命或者说国大党的执政地位就完蛋了。最好的结果是,在雅各布阿巴德打一场胜仗,然后结束战争。如果不行的话,势均力敌也可以。

反正,狼狈的,连友军都不救援就撤出巴基斯坦,这是赛马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